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发布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820余人,硕士生导师164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9名,还有一批著名的资深教授。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是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关于招生人数 「返回」 我校201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700人左右。 1.专业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注“1”的,是指该导师只招收1名博士生,而无论其设置几个研究方向。除明确标注只招收1名博士生的外,其他导师的招生人数将依据其实际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科研项目和经费情况以及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导师所在学院的招生总名额等综合确定,既有可能为1名,也有可能为2-3名。 2.新评聘导师(姓名后标注*的导师)招生名额均为1人。 兼职导师(姓名后标注#的导师)没有独立的招生名额,须和合作导师联合招生,其招生名额由兼职院系和其合作导师在招生总名额内适当予以解决。 3.部分院系所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我校本科直博生的接收工作预计在2009年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公布接收情况,请注意查看。 4.本校在读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接收硕博连读生的工作预计将在2009年12月底前完成,申请者须在报考前与导师联系以确认该导师是否有意接收硕博连读生。 二、报考条件 「返回」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核心刊物目录查询:文科(点击查询);理科(点击查询)。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如果在入学考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必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须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攻读MBA、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毕业时没有毕业证书、只有学位证书)应届生只能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请点击进入)。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65年9月1日以后出生)。 这是北师大2010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北大核心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等,含73个学科类目。论文评价体系相关知识:北大核心期刊指的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国内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国内论文评选体系还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到文汇,南师大查找下15年的招生目录就知道了

333教育综合是国家统考,看国家公布的大纲就好,而826小学课程与教学的2012年公布的参考书是《小学教学论》,刘树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你可以随时关注下南京师范大学文汇考研,那可以找到这本书,还有其他一些信息的,对你备考很有帮助的!

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看看,参考书一般会写的,不然就是没指定书目;此外,你在【支点考研真题】下载点真题,就知道汉语基础考的是什么了,希望能帮助你

当然不是一个刊物,一个是学校级别的,一个是院系级别的,不过现在两个刊物都是cssci来源刊。

北京师范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下载

我这里有做成电子版的,您需要么

你加我的号 我给你发一份正版的,可以让打电话到北京图书馆去核实的

亲、找到好的发稿机构,一切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情,我向来都是这样,省事多了。

北师大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1-4918CN: 11-1608/B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

国家教育刊物可发中国校外教育,中国科教新导刊,中学生英语,高中数理化等期刊,CN教育期刊网上有详细信息,可参阅。

北大核心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等,含73个学科类目。论文评价体系相关知识:北大核心期刊指的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国内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国内论文评选体系还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这个是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去看的,一般都是会有的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探究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第18课昌盛的文化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学习与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25课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学习与探究之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社会历史小调查学习与探究之2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伟大的开端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3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4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课:走向战略进攻第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第课: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学习与探究之5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课外学习推荐书目及主要网址后记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5课:万方乐奏又于---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学习与探究之1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战第8课: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10课: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学习与探究之2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究之3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人的时候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化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第22课:人类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学习与探究之4第五单元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第24课:昔日的辉煌第25课: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学习与探究之5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主要网址目录后记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学习探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21课追《根》溯“园”—走进美第四单元构建文化的圣殿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第25课弹《命运》论《英雄》—贝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2课苏联的崛起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第5课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课邪恶的轴心第7课疯狂的战车第8课正义的胜利第9课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0课“冷战”与“热战”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3课挑战“两极”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15课“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6课告别“雅尔塔”第17课干戈不息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19课共建“地球村”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学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查询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探究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第18课昌盛的文化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学习与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25课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学习与探究之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社会历史小调查学习与探究之2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伟大的开端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3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4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课:走向战略进攻第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第课: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学习与探究之5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课外学习推荐书目及主要网址后记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5课:万方乐奏又于---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学习与探究之1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战第8课: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10课: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学习与探究之2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究之3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人的时候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化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第22课:人类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学习与探究之4第五单元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第24课:昔日的辉煌第25课: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学习与探究之5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主要网址目录后记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学习探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21课追《根》溯“园”—走进美第四单元构建文化的圣殿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第25课弹《命运》论《英雄》—贝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2课苏联的崛起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第5课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课邪恶的轴心第7课疯狂的战车第8课正义的胜利第9课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0课“冷战”与“热战”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3课挑战“两极”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15课“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6课告别“雅尔塔”第17课干戈不息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19课共建“地球村”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学

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820余人,硕士生导师164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9名,还有一批著名的资深教授。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是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关于招生人数 「返回」 我校201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700人左右。 1.专业目录中导师姓名后标注“1”的,是指该导师只招收1名博士生,而无论其设置几个研究方向。除明确标注只招收1名博士生的外,其他导师的招生人数将依据其实际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科研项目和经费情况以及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导师所在学院的招生总名额等综合确定,既有可能为1名,也有可能为2-3名。 2.新评聘导师(姓名后标注*的导师)招生名额均为1人。 兼职导师(姓名后标注#的导师)没有独立的招生名额,须和合作导师联合招生,其招生名额由兼职院系和其合作导师在招生总名额内适当予以解决。 3.部分院系所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我校本科直博生的接收工作预计在2009年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公布接收情况,请注意查看。 4.本校在读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接收硕博连读生的工作预计将在2009年12月底前完成,申请者须在报考前与导师联系以确认该导师是否有意接收硕博连读生。 二、报考条件 「返回」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核心刊物目录查询:文科(点击查询);理科(点击查询)。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如果在入学考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必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须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攻读MBA、MPA、教育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毕业时没有毕业证书、只有学位证书)应届生只能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请点击进入)。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65年9月1日以后出生)。 这是北师大2010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 索引序列
  •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 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下载
  • 北京师范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下载
  •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
  •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目录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