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选题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选题

我提供资料 也可以现做

总结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题目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总结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

北京地理。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目录1 详细详细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410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7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开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北京市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库系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关系等研究项目分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完成了“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单位工程”的建设,全面完善和加强了软硬件配套设施。形成了一支能承担系统设计和开发、数据获取与处理、信息存储与管理、产品应用和分发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技术队伍。完成了一系列数据标准规范的编制和修定,包括《北京市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和《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交换格式规范》等,并进行了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技术、GIS数据加工入库、数据库数据更新机制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完成了1:500、1:2000、1:10000地形图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地名数据库、规划道路、拨地数据库等。在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和数据增值业务,先后承担了北京市通州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北京市海淀区危改信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市政管委城管信息系统、北京公安电子地图系统及市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等的建设。向全市百余家用户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其中包括市政府各委办局、北京市奥组委、及数十家区县政府职能部门。 地理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库、更新、维护和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社会各界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的建设、安全维护;内、外网维护与更新;●进行测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加速传统测绘技术改造,跟踪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上级部门和院下达的科研课题,做好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组织结构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内设办公室、技术研发室、应用开发室、数据库管理室、计算机网络管理室等部门。部门职责和业务范围 办公室:行政管理、事务管理技术研发

身为一名北京的小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精神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核心爱国――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精髓创新――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仍将以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 特征包容――即宽容、容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品质厚德――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培育了北京市民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格式

第三类为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未来十年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国际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之一。 指标9、轨道交通客运比重。由于轨道交通运输量大、不堵车的优点,成为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国际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措施。因此轨道交通客运量比重就成为衡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大城市约为60―80%,由于北京城市人口密集的特点,这一比重应不少于50%才能达到国际化都市标准。 指标10、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是城市国际交通的最主要指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多年来一直在国内高居首位,但与国外城市相比就有不小差距。单从数量上仅相当于国际城市90年代初平均水平的14.6%,相当于香港90年代初的34.5%。因此国际化标准值应达到4500万人次以上。 指标11、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健康的城市环境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大面积绿地以及无噪音污染。其中空气、水尤其重要。目前采用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是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项指数加和,可用于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总体状况、年际变化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程度的比较。指数数值越高,表明空气污染越严重。根据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国际化标准值应定为P<3。 第四类是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的指标。如前所述,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国际化程度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全球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国际中心城市。 指标12、当代著名的国际化城市都是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可以说是全球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企业战略决策中心。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数量将日益增加,而全球前500家最大跨国企业的前100家就控制了世界近三分之―的直接投资,因此该指标极有代表性地反映出该城市的国际控制能力。根据国际城市发展经验,只要有一半以上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就能很好地说明城市的国际化趋势及未来的成长性。 指标13、外国金融机构数量突出地反映了城市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体现城市的金融资本影响力。从世界上高度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过程看,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各类金融机构将不断涌入。这一指标的确定必须与我市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 指标14、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年入境旅游人数是体现城市国际交流功能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经验,年海外游客人境人数至少在600万人次以上才可成为具有“全球性旅游中心”特征的国际化城市。 指标15、年举办国际会议次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不但是经济中心,同样是世界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大量国际组织的存在使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大型国际会议的重要举行地。例如,目前纽约、东京等城市年均举办80至90个左右的国际会议。因此我们的国际化标准值基本接近目前世界水平。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赶上或超过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不断努力,至少需要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应分步实施,明确阶段性目标。北京建设一流国际化大都市应是一个50年的长期目标,可分三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主要现代化指标达到一般国际化城市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第二阶段到2020年进入国际性城市的第一层次目标,使政治、科技文化功能初步具有全球性,而经济功能也应达到区域国际性城市的水平。第三阶段到2050年,当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接近或赶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时,北京不仅在政治、科技文化方面成为全球性中心,在经济方面也将是全球性中心,届时北京将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名符其实的全球性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坐失良机,现实性和前瞻性必须有效统一,走先现代化,而后国际性城市继则国际化大都市的阶段性发展之路

题目 作者 摘要 关键字 作者简介 正文 引用文献

一、中西方古代和近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①、《商君书》②、《管子》③、《墨子》④等典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则加强了全面规划;宋开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北宋中叶,开封城已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 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代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的《建筑十书》⑤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纺机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A'er bo di)、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斯卡摩锡(Sikamoxi)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 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1915年盖迪斯提出区域原则,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先进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1922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nt)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子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 二、我国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编制任务、工作内容 (一)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是在省(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用以指导详细规划的编制。为了适应由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满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概括为“两阶段、五层次”的体系:两阶段是指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和城市详细规划阶段。五层次是指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三个层次和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任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包括: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指导区域内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综合评价区域和城市发展、开发建设的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内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三、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行政体系以及调整和审批程序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体系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城市规划行政和城市规划运作提供法理依据。 (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现代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其他法定职能一样,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发和相关法。 (二)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中国的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分级体制。各级城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除此而外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中提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城市规划的审批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由建设部批复。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有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向上级人民政府报批城市整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带包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同意。 四、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要和相配合,协同进行,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发展计划。城市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话所确定的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内容等。 (三)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总体规划则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视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范畴,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指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五)城市规划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是平行的职能机构。各个机构依据法律授权或城市人民政府的指定,各有其主管的事务范畴,互不覆盖。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互不越权。但是,城市规划与计划、土地、交通、房产、环保、环卫、防疫、文化、水利等许多方便的工作都是有密切的关系。各行政部门的工作需要相合衔接和配合。

北京城市建设杂志

不是的,!!

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城乡建设》都不是核心、、好像是国家级的

刊名: 城乡建设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主办: 建筑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8455CN: 11-1618/D邮发代号: 2-21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城乡建设曾用刊名:城市建设创刊时间:1956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复合影响因子:216 综合影响因子:076

在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里没有找到,不是中文核心期刊。期刊名称 城市建设 期刊CN号 11-5897/F 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 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北京慧坤投资公司 文种 中文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以下是知网的信息:刊名: 城乡建设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主办: 建筑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8455CN: 11-1618/D邮发代号: 2-21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城乡建设曾用刊名:城市建设创刊时间:1956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 索引序列
  •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选题
  •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题目
  •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
  • 北京城市建设论文格式
  • 北京城市建设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