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文章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文章

发布时间: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文章

差不多

还可以,中国南方果树投稿须知如下:1、请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投稿。论文的文稿书写顺序为:中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全称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等;研究论文增加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英文中的中国作者姓名和我国地名,请用汉语拼音拼写。如系基金项目资助,请在第一页脚注标明其名称和编号。2、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须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3、作者撰稿时请注意以下几点:①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现从事专业,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如果不愿意随文披露,可以注明缺项)。②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序、表题、项目栏、表注要齐全;坐标图用Excel做图,图题、横纵坐标说明、图例要齐全,并带数据源,可在Word中打开;图版要求图题、图号、图注说明等各项齐全,各种标示要清楚。③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序著录,未实际引用的和非公开出版的文献请勿著录。请尽量引用本刊近期发表的论文,至少有1篇引用《中国南方果树》或《中国果业信息》的论文。具体著录格式参见本刊近期刊物。④文中主要试验数据需有必要的统计分析,并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4、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5、作者收到刊用通知后须付版面费,每个版面(页码)300元。汇款可邮寄或由银行信汇,写明“稿件编号及版面费”字样。6、文责作者自负。编辑部对稿件有修改、删节权。编辑部收到稿件之日起3个月内回复,逾期未收到回复的,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请勿一稿两投。稿件一经录用,即寄稿酬并赠送每位作者1册(最多5册)该期期刊。凡属本刊发表的论文,荣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者,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并请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或单位证明。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是2008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2011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应该是的 ,《中国南方果树》历年 全都是 中文核心期刊 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 2014版的 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的确是 A级期刊。

农学,在栽培和植保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技术包含着农作物的,园林的和园艺的所有技术内容,它需要的技术面最广。园艺,它的整个技术面只涵盖园艺单方面的技术内容,不涵盖农作物的和园林业的技术,技术面较小。 深造选专业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版

应该是的 ,《中国南方果树》历年 全都是 中文核心期刊 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 2014版的 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的确是 A级期刊。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

差不多

答:通常一个杂志社包含许多生物学杂质,我这里提供给你网址,你自己寻找它们的生物学类期刊。 昆虫知识,昆虫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学杂志等,几乎所有的中国生物类杂志均在其中!台湾的zoological studies,在东南亚也比较厉害!世界著名的有 (这是世界最强的,兼并了许多中型杂志社) (植物保护,农林,资料深度不高,但是非常广泛)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

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以 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根据全国柑桔产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求,着重解决柑桔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大力加强开发研究,推广科研成果,开展科技咨询和人员培训;组织协调全国性重大科研或科技项目协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编辑出版全国性专业刊物。建所50年来,先后获得各项研究成果1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10项,部省级奖励成果51项),专利10项(“十五”以来,获得科研成果12项,申请专利6项,新品种审定5个,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编著和参加编著科技著作100余部,发表论文1800余篇(“十五期间,发表论文341篇,出版专著14部)。柑桔所现有植物病理学、果树学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种质资源学、果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土壤学、微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招收研究生228人,其中硕士202人,博士26人,博士后6人。重点研究领域:品种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工作,通过全国柑桔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调查收集,建立起“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已经保存柑桔类种质资源1268份,涵盖柑桔亚科植物中10属25种14变种;此外,在“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的无病毒良种库已保存396个优新品种原种材料。初步建成了柑桔种质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利用的研究体系,在柑桔分类、系统演化、分子进化、种质创新及其理论基础以及基因发掘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柑桔育种工作,主要致力于引种、选种、杂交育种、辐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航天育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柑桔(含砧木)优新品种;开展柑桔遗传育种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柑桔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创新育种技术;开发和利用分子标记、转基因产品及其检测技术。柑桔栽培与生理研究方面,系统开展柑桔大小年结果、花芽分化机理及其调控、保花保果、营养诊断、缺素症矫治与精准施肥、菌根调查与筛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水分生理与节水灌溉、产地环境与生态修复、果园水土保持、果品质量控制、精准管理、远程决策、良好农业规范(GAP)管理模式、果园规划设计、留树贮藏等领域的研究或技术开发。柑桔病虫害防治研究,在柑桔病害方面,着重研究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调查鉴定在国内发生分布情况,筛选柑桔抗病品种,开展柑桔病害分子检测与分子病理学、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技术、非疫区建设关键技术、危险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等研究。在柑桔虫害方面,着重研究螨、蚧类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开展柑桔虫害与分子昆虫学、天敌资源与开发利用、生物源农药研发和新农药筛选等研究。保存182种柑桔害虫标本,22种病害标本,62种害虫天敌标本。贮藏加工研究方面,系统开展柑桔果实采后生理、采前处理及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期包装方法、防腐保鲜剂筛选、产地高效节能贮藏、通风贮藏、制冷贮藏、湿冷贮藏、柑桔适宜加工品种筛选、加工新产品和新工艺、加工副产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柑桔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主要开展柑桔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标准、溯源检测技术、新型分离介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等研究,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柑桔苗木、鲜果及加工品质量等监督检验工作。宏观发展与信息研究。开展全国柑桔生产区划、良种区划和生态区划研究,国家和区域柑桔发展规划编制,产业信息资源研究,专业信息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研究开发,专业期刊编辑出版,我所门户网站建设,智能化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建立,多维柑桔数据模型与虚拟技术研究,柑桔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研究与建立,柑桔现代教育和远程培训系统研究与建立等。由该所完成的”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的建立“成果,对新一轮柑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已初具雏形,部分省市已全部采用无病毒良种苗木。该所主持的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三峡库区柑桔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有效地支撑了三峡库区生态友好型高效柑桔产业发展和亚洲最大橙汁加工基地建设;该所组织的柑桔转基因抗溃疡病品种研发和基因芯片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所获得的主要国家级成果奖有:1、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中育7号甜橙育成与应用;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国家果树种质圃的建立、果树资源性状鉴定及优化种质筛选;3、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哈姆林甜橙的引种及推广、国外果树引种试种研究与利用;4、全国、省、市科学大会奖3项:柑桔罐藏品种研究、应用抗生素防治柑桔黄龙病、云南红河橙—柑桔属大翼橙亚属的一个新种;5、“国家科技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1项:《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翻译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葡萄透翅蛾(图2-123)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又名葡萄透羽蛾,葡萄钻心虫。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发生,南方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该虫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使受害部位肿大,叶片变黄脱落,枝蔓容易折断枯死,影响当年产量及树势。(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30~36毫米,体蓝黑色。头顶、颈部、后胸两侧以及腹部各节联接处呈橙黄色,前翅红褐色,翅脉黑色,后翅膜质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雄虫腹部末端有一束长毛。卵长椭圆形,略扁平,红褐色,长约1毫米。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38毫米左右,全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老熟时带紫红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蛹体长18毫米左右,红褐色。圆筒形。图2-123 葡萄透翅蛾雌成虫 卵 幼虫 幼虫头部及前胸背板(背面观,示前胸背板上斑纹)幼虫为害状 蛹 成虫羽化后的蛹壳(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葡萄枝蔓中越冬。在南方第二年春季葡萄萌芽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在枝蔓内继续蛀食为害,3月底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并有趋光性。卵产于新梢叶腋芽眼处。初孵幼虫从新梢叶柄基部蛀入嫩茎内,为害髓部,形成蛀食孔道。在蛀口附近常堆有大量虫粪,受害枝蔓节间肿大,上部叶片枯黄。幼虫从7月至9月为害最重,11月份后在枝蔓内越冬。(3)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将被害枝蔓剪除,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6月至8月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进行处理。大枝受害可直接注入5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②药剂防治。在产卵孵化期,喷布50%三硫磷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rginosa Bremer et Grey)葡萄天蛾(见图2-124)属于鳞翅目,天蛾科,又名车天蛾。我国南北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南方主要有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该虫以幼虫食害叶片,低龄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便将叶片食尽,残留部分粗脉和叶柄,严重时常食成光杆,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品质。图2-124 葡萄天蛾成虫 产于叶上的卵 卵粒(放大)幼虫 蛹(背面观)蛹(腹面观)(1)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约48毫米,翅展约100毫米,触角21毫米,体形肥大、纺锤形,前翅红褐色,密生绒毛。前翅近前缘中央有一块三角形斑。体背自前胸至腹端有浅线1条。身体橙黄色,腹部7节。雄蛾稍小于雌蛾,腹8节。卵球形、直径5毫米左右。表面光滑。淡绿色,孵化前淡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绿色,体背颜色稍淡,圆柱形,腹部10节,背部两侧有一条纵线,腹背尾部有一锥状尾角。当演化成为成虫时,第八至第十腹节变成雌成虫的生殖器。雄成虫生殖器由幼虫的9、10两节形成。蛹长纺锤形,茶褐色,体长45~55毫米。(2)生活习性 葡萄天蛾每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羽化出土。成虫白天潜状,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嫩稍上,单粒散产。每雌虫产卵155~180粒。成虫寿命约一周。卵期6~8天。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夜晚取食,白天静伏,成龄幼虫每夜可食成叶3~5片。受到惊动时口器分泌绿水。幼虫期30~45天。到7月初老熟幼虫开始到葡萄架下表土中或落叶下化蛹。夏蛹体四周有一层很薄的网状膜,常和落叶连在一起。蛹期15~18天。7月底8月初第二代成虫开始出现。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危害。10月后幼虫入土化蛹越冬。(3)防治方法 ①挖除越冬蛹。人工捕捉幼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②利用幼虫易患病毒病的特点,从田间收集自然死亡的幼虫捣烂加水100倍,喷布枝叶,通过病毒传染使幼虫致死,效果良好。③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喷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敌百虫乳油800倍液。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葡萄短须螨(见图2-125)属于蜱螨目,细须螨科。又名葡萄红蜘蛛。该虫在我国北方分布较普遍,南方葡萄产区也有发生,以若虫、成虫为害嫩梢、叶片、幼果等。叶片、嫩梢受害后,呈现黑色斑块,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呈黑色,变脆易折断。果粒被害,果皮变成铁锈色,粗糙易裂,影响产量和品质。图2-125 葡萄短须螨成虫 卵 幼虫 若虫(1)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微小,一般在32毫米×11毫米,体赭褐色,眼点红色,腹背中央红色。体背中央呈纵向隆起,体后部末端上下扁平。背面体壁有网状花纹,背面刚毛呈披针状。4对足皆粗短多皱纹,刚毛数量少,跗节Ⅱ有小棍状毛1根。卵大小为04毫米×03毫米,卵圆形,鲜红色,有光泽。若虫大小为13~15毫米×06~08毫米,体鲜红色,有足3对,白色。体两侧前后足各有2根叶片状的刚毛。腹部末端周缘有8条刚毛,其中第三对为长刚毛,针状,其余为叶片状。后期体淡红色或灰白色,有足4对。体后部上下较扁平,末端周缘刚毛8条全为叶片状。(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6代以上。以雌成虫在老皮裂缝内、叶腋及松散的芽鳞绒毛内群集越冬。第二年3月中、下旬出蛰,为害刚展叶的嫩芽,半月左右开始产卵。卵散产。全年以若虫和成虫为害嫩芽基部、叶柄、叶片、穗柄、果梗、果实和副梢。10月下旬逐渐转移到叶柄基部和叶腋间,11月下旬进入隐蔽场所越冬。在葡萄不同品种上,发生的密度不同,一般喜欢在绒毛较短的品种上为害、如玫瑰香、佳利酿等品种。而叶绒毛密而长或绒毛少,很光滑的品种上数量很少,如龙眼、红富士等品种。葡萄短须螨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平均温度在29℃,相对湿度在80%~85%的条件下,最适于其生长发育。因此,7、8月的温湿度最适合其繁殖,发生数量最多。(3)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园,剥除枝蔓上的老粗皮烧毁,以消灭在粗皮内越冬的雌成虫。②春季葡萄发芽时,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加3%洗衣粉进行喷雾。③葡萄生长季节喷2~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葡萄瘿螨[Colomerus vitis(Pagenstecher)]葡萄瘿螨(见图2-126)属于蜱螨目,瘿螨科。又名葡萄潜叶壁虱、葡萄锈壁虱。我国南方地区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梢、嫩果等。叶片受害,初在叶背产生苍白色斑,以后逐渐隆起,产生绒毛,变成黑褐色,病叶萎缩,变硬,凹凸不平。(1)形态特征 成虫圆锥状,白色。具多数环节,体长1~3毫米。近头部生有2对足,腹部细长,尾部两侧各生有1根细长的刚毛。雄虫略小。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30微米。(2)生活习性 葡萄瘿螨以成虫在芽鳞或被害叶内越冬。第二年春天随着芽的开放,瘿螨由芽内爬出,随即钻入叶背茸毛底下吸收汁液,刺激叶片,增生绒毛。被害叶片,起初于叶背发生苍白色斑点,但幼嫩叶片,则被害部呈茶褐色。不久被害部向叶面鼓出,叶背生灰白色绒毛。以6、7月间为害最烈。图2-126 葡萄瘿螨成虫 被害叶的横切面(3)防治方法 ①秋后彻底清扫果园,收集被害叶烧毁或深埋。②早春葡萄芽膨大吐绒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潜伏芽内的瘿螨。这次喷药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若历年发生严重,发芽后可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③疫区插条、苗木等向外地调运时,应注意检查,防止把瘿螨传到新区去。无瘿螨地区从外地,特别是有瘿螨地区引入苗木时,在定植前,最好用温汤消毒。具体方法是把插条或苗木先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移入50℃热水中,再浸5~7分钟,即可杀死潜状的瘿螨。葡萄毛虫(Illiberis tenuis Batler)葡萄毛虫(见图2-127)属鳞翅目,斑蛾科。又名葡萄星毛虫、葡萄斑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以幼虫为害葡萄嫩叶、叶片、花序和果实。幼叶被害后形成穿孔,危害重的仅留下网状的叶脉,造成早期落叶;被害的芽不能萌发;花序受害不能正常开花;果穗被害后出现小穗干枯脱落。图2-127 葡萄毛虫蛹 幼虫 成虫(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0毫米,体黑色,翅半透明,略有蓝色光泽。雄成虫触角呈双栉齿状,雄成虫触角栉齿状,其上着生刚毛。卵圆形,乳黄色,成块产于叶背。幼虫初龄为乳白色,后渐变为紫褐色,长大后,体为黄褐色,末龄体长10毫米。体节背面疏生短毛,每节具4个突起瘤状物,排列成4条黄色纵线,边缘有黑色细纹,瘤状突起上生有数根灰色短毛和2根白色长毛。蛹黄褐色,体长约10毫米,外有白茧包围。(2)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2代,以2~3龄幼虫在枝蔓翘起的老皮下和植株基部的土块下结茧越冬。第二年葡萄萌芽后便迁移到芽上为害。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出现在8月初,卵期3~7天,蛹期10天,单雌可产卵53~200多粒。第一代幼虫密度大,危害严重。幼虫初期多集中在葡萄叶背为害,长大后有吐丝坠落习性,可转到其他植株或枝条上为危害。(3)防治方法 ①冬季彻底清园,将葡萄枝蔓上的翘皮剥除、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喷布50%敌敌畏乳剂或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葡萄根瘤蚜[Phylleoxera vitifollii(Fitch)]葡萄根瘤蚜(见图2-128)属于同翅目,瘤蚜科。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属国际的重要检疫对象。该虫原产于北美东部,1892年由法国传入我国,目前我国的台湾、辽宁、山东、陕西等省均有局部发生危害。葡萄根瘤蚜以若虫和成虫为害葡萄叶片和根部。叶片受害后,在叶背形成粒状虫瘿,称为“叶瘿型”;根受害后,逐渐形成较大的瘤状突起,称“根瘤型”。为害葡萄栽培品种时,美洲系和欧洲系品种的被害症状显然不同。危害美洲系葡萄品种时,既能为害叶部还能为害根部。欧洲系葡萄品种,主要是根部受害,征状与美洲系葡萄根部被害状相同,但是叶部一般不受害,有适应在叶部生活的趋势。一般受害后出现树势衰弱,提前落叶,产量下降,严重时整株枯死。(1)形态特征 根瘤蚜虫可分为根瘤型,叶瘿型,有翅型和有性型。①根瘤型。成虫体长2~5毫米,长卵形,黄至黄褐色,头部颜色较深,触角及足黑色,体背具有许多黑色瘤状突起,并具1~2根细毛。卵长3毫米左右,淡黄至黄色。若虫初孵时淡黄色,后变黄色。②叶瘦型。成虫近圆形,黄色,体背面凹凸不平,无黑色瘤状突起。卵长椭圆形,色淡黄。若虫淡黄色。③有翅型。成虫长椭圆形,前宽后狭,体长约9毫米,初孵时淡黄,后橙黄色,胸部红褐色,中后胸各1对翅,翅面有不明显半圆形小斑点,前翅前缘有翅痣,后翅前缘有钩状翅针。卵类似根瘤型卵。若虫初孵时似根瘤型若虫,2龄时体较根瘤型狭长,有明显黑色背瘤,3龄时体侧可见灰黑色翅芽,成熟若虫胸部淡黄色。④有性型。是有翅型大小型卵孵化出来的,大型卵孵成雌虫,小型卵孵化成雄虫。成虫体长椭圆形,淡黄至黄褐色,触角黑褐色,无翅,有黑色背瘤。卵长椭圆形,深绿色。若虫在卵中发育,孵后不再脱皮。图2-128 葡萄根瘤蚜有翅型雄成虫 有翅型若虫 有性卵 无性卵 叶瘿型成虫 根瘤型成虫(背面)根部被害状(2)生活习性 葡萄根瘤蚜主要行孤雌生殖,繁殖速度快,代数多,在美洲种葡萄上具有完整的发育循环叶瘿型和根瘤型。在欧洲种葡萄上具有根瘤型,极少发生叶瘿型。叶瘿型以冬卵和若虫在枝蔓和根部越冬,根瘤型则以若虫越冬。我国山东烟台发现的根瘤蚜属于根瘤型。每年发生8代,以初龄若虫在表土和粗根缝处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5月上旬产生第一代卵,5月中旬至6月底和9月份两个时期发生最重,蚜虫数最多,7~8月雨季时期被害根系开始腐烂,蚜虫向表土上移,在须根中为害,形成大量菱形根瘤。有翅若虫于7月上旬始见,9月下旬至10月为盛期,延至11月上旬,有翅蚜虫极少钻出地面。有翅蚜虫在美洲野生葡萄上产大小不同的未受精卵。大卵孵化为雌蚜,小卵孵化为雄蚜。雌雄交配后产卵越冬。第二年春,孵出若虫在葡萄叶片上为害,形成虫瘿叶瘿。虫瘿成熟后又产卵孵出若虫,形成新的虫瘿,并一年繁殖7~9代。叶瘿型蚜虫自第二代起便开始转入土中,危害根系,形成根瘤蚜虫。到秋末,才行两性生殖。葡萄根瘤蚜可由叶瘿型直接转变成根瘤型,但根瘤型绝不能直接转变成叶瘿型。为害葡萄叶后,就能形成虫瘿。葡萄根瘤蚜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卵和若虫在-14℃~-13℃时才被冻死,当土温13℃时即开始活动。月平均降水量100~200毫米时最适合繁殖,但雨水过多或多雨年份不利于繁殖发生危害,反之,干旱年份易造成大量发生危害。不同的土壤条件对根瘤蚜的发生繁殖危害也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疏松,物理性状好,团粒结构好,利于蚜虫迁移繁殖,发生危害严重。反之,在沙土发生危害较轻或不发生。(3)防治方法 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新开发种植区,禁止从疫区引种。如必须从疫区引种,要进行严格的苗木消毒和检验方可调运。苗木处理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浸1~2分钟,其他用具也需进行药液处理。②建立健全无虫苗圃。选择不利于根瘤蚜繁殖发生的砂质土壤作苗圃地。③土壤处理:发现有根瘤蚜虫的葡萄园,可用50%辛硫磷乳油5千克,加细土50千克进行毒土处理,也可稀释成药液进行淋灌。其他害虫(见表9)表9 葡萄其他害虫表9 葡萄其他害虫(续)-1注:此书部分病虫图为仿制参考文献[1]翁树章,苏美霞等编著香蕉、菠萝、杧果优质丰产技术问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沈兆敏总主编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常绿果树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3]董启凤总主编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落叶果树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唐欣甫,韩德元编著十三种落叶果树病虫草害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刘联仁编著果树害虫防治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6]朱伟生,黄宏英等编著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何等平,唐伟文等编著新编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8]柯冠武编著龙眼优质丰产关键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9]王林瑶等编著昆虫知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0]浙江农业大学等编果树病理学(果树专业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1]北京农业大学等主编果树昆虫学(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2]浙江农业大学编著农业植物病理学(下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3]赖晓桦等绿乳铜防治柑橘溃疡病试验江西果树1997(1)[14]黄金星等炭特灵防治柑橘炭疽病试验初报福建果树,1996(1)[15]张权柄等果圣——一种防治蚧螨害虫的植物性新药剂中国南方果树1998(2)[16]凌志刚等柑橘缺铁黄化矫治技术中国南方果树,1998(1)[17]陈忠辉功夫乳油杀虫效果好江西果树1997(3)[18]段志坤湘中柑橘矢尖蚧的发生与防治江西果树1997(3)[19]林尤剑等福建枇杷病害与综合防治福建果树1999(3)[20]郑良等柑橘根结线虫病药剂防治试验福建果树1994(2)[21]戴桂珍香蕉叶斑病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福建热作科技1993(3~4)[22]卢鸿德等香蕉束顶病的综合防治福建热作科技1993(3~4)[23]文衍堂等香蕉叶腐病病原及防治初步研究中国南方果树1997(1)[24]王壁生等广东香蕉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中国南方果树1997(3)[25]冯荣扬等日晒菠萝防治菠萝心腐病中国南方果树1998(3)[26]林居庆杧果病虫发生概况及防治福建果树1995(3)[27]林醒华番木瓜栽培技术福建热作科技1995(1)[28]张格成等中国柑橘害虫的种类、为害和防治现状四川果树1997(1)[29]陈祥照桃树流胶病的研究I病原特性及其发病规律植物病理学报15(1)[30]李道顺桃树流胶病防治试验江西果树1996(4)[31]何朝晖等李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比较试验及措施福建果树1997(3)[32]白栋梁柿绵蚧的防治策略福建热作科技1996,21(1)[33]王元兴等油390374上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中国南方果树1997,26(3)[34]叶海凤“大功臣”对油390374蚜虫的防治效果福建果树1998(4)[35]李章凑油390374根施爱卡士防治蚧壳虫的效果福建果树1998(2)[36]魏学贵油390374园桑白蚧的发生和防治福建果树,1996(4)[37]汪季常等梨锈病发生规律研究中国南方果树1997,26(2)[38]李建荣等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控制对策中国南方果树1996,25(1)

水果小木瓜介绍 水果木瓜即番木瓜,为小型红肉木瓜。番木瓜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中的一个种,为多年生半木本植物,学名Carica Paonpy Linn,英文Papaya,Pawpaw 。番木瓜原产南美洲,属热带优质水果,具有营养丰富(被美国科学家评为十大营养保健水果之首)、用途广泛(果用、菜用、药用兼优)、结果快(适区种植自定植至始收仅需8个月左右)、产量高(种植管理得好年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效益好(一般市场销售价在4元/公斤以上)等特点,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日升、夏威夷、梭罗二号、香妃、香蜜红、台农二号、香水木瓜等。 一、番木瓜的生物学特性 1、根系及其特性 番木瓜主要用种子实生繁殖,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系主根粗大,侧根强壮,须根多。结果树的主根和粗达3-4厘米的侧根数条构成根系的骨架,对植株起着固定和贮藏养分的作用;在主根、侧根上密生须根,须根上着生根毛,起着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随着根系生长,部分须根发育成一级侧根,部分须根衰退枯死,根系不断更替。 番木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下10-30厘米处;3月平均气温达到17℃时,新根始生长(开始追肥促长),5-6月土温在30℃以上时发根最旺盛,7-8月表层土温超过40℃时对根系生长不利(畦面应履盖降温),12月以后,根系生长缓慢、停顿(不必要再施肥)。 番木瓜根系的另一特性是肉质性和好气性,因此需较多水分且土壤通气良好,但水浸通气不良即死。 2、茎及其特性 属空心茎,粗大,侧芽有抽生能力。番木瓜顶芽生长正常时侧芽受抑制,当顶芽冻死或切去顶芽或植株上部,易抽生侧枝。 番木瓜植株矮壮,有利于早结果、抗风和田间管理。因此,斜植有利于抑制植株长高,增粗树干,提早结果;被风所折或树龄较大、树干较高时,可在离地面1米高处切断茎干,促进抽生侧芽成新茎干,并开花结果。 同一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单性株生长较快,两性株生长较慢。 3、叶及其特性 番木瓜由种子萌发抽出的子叶呈椭圆形,第一、二片真叶呈三角形,从第四、五片叶开始呈三出掌状深裂,第九、十片叶出现五出掌状深裂,成龄株叶大、5-7掌状深裂,叶色浓绿或绿,叶柄长且中空,叶柄绿或紫,是品种鉴别的一个依据。 番木瓜叶轮生,温度较低时抽生和生长较慢,气温高、水分和养分充足,发生新叶多,且生长快。一般全年抽生新叶约60片,肥水条件较好的可以抽生90片以上。叶片由抽出至老熟夏季仅需20天,冬季则需30天以上,叶片寿命一般仅4个月左右。延长叶片功能期和提高光合效能,是丰产的关键,每一个果实平均须有一片以上的叶睡供给养分,因此要注意保护叶片,培养圆头形树冠,增加叶面积指数。但衰退枯黄叶及风折叶要及早清除,以使田园洁净、通风,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 4、花及其特性 当番木瓜植株生长到达一定的叶片数(早熟品种24-26叶),达到一定叶面积,有一定的营养物质积累后,便可陆续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可周年花芽分化,但气温较低时开花不良而不结果。在高温干旱情况下易出现趋雄倾向而间断结果。 番木瓜的花分为雌花、雄花及两性花。 雌花子房肥大,雄蕊退化,子房发育成的果实多为近圆形果,果腔大,果肉薄,种子多,一般无商品价值; 雄花较小,子房退化成针状,不能结果。 两性花又可分为长圆形两性花和雌型两性花以及雄型两性花。 长圆形两性花中等大,雄蕊5-10枚,子房长圆形,所发育成的果实长圆形,果肉厚,果腔小,单果重大,是主要商品果; 雌型两性花较大但比雌花略小,花形不正而易于识别,雄蕊1-5枚,子房起梭或畸形,果实畸形而价值不大; 雄型两性花较小但比雄花稍大,雄蕊10枚,子房圆柱形或退化,果实细小或畸形,价值不高。 只开雌花的植株称为雌株,无栽培意义;只开雄花的植株为雄株,即番木瓜公,也无栽培意义;主要开两性花的植株称为两性株。 两性株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如气温由低变高(季节变化),所开的花有由雌型两性花转而出现长圆形两性花、再出现雄型两性花和短梗雄花;反之,气温由高变低(季节变化),花性的出现由雄型两性花及短梗雄花转为出现长圆形两性花、再出现雌型两性花。一般温度在26-32℃之间开的大多数是长圆形两性花,低于26℃或高于32℃便于出现趋雌或趋雄现象。 5、果实及其特性 番木瓜的果实为浆果,含水量约90%;未成熟的番木瓜富含白色乳汁,其主要成分为蛋白酶。番木瓜的果形有长圆形、椭圆形、梨形等,以梨形果和长圆形果的品质及商品性最佳。高温干旱、低温阴雨、坐果过密、肥水缺乏和药害等,均可引进落花落果。 高温、光照足,番木瓜果实生长、发育快,其中果实增重最快的时期是开花后62-82天;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所需天数,因开花时间不同而异,如4月上旬开花的,约经180天成熟;4月下旬开花的,约经160-170天成熟;6月上旬开花的,仅需用100-120天成熟;9月以后开花的,要180-210天才成熟。低温使果实发育期延长,且果肉有明显苦味,品质较差。 6、种子及其特性 成熟种子呈黄褐色或黑色,外种皮有皱折;单果种子粒数最少仅数粒,最多达1000多粒;留种要选取坐果好的两性株,并取两性花的花粉人工授粉,并待果实黄熟过半后采果,后熟至全黄熟时才剖取种子。 每克干种子约有50-65粒,新种子发芽率好,旧种子发芽率差;种子发芽适温为35℃左右,低于23℃或高于44℃均对种子发芽不利,以白天气温35℃、夜间气温26℃时发芽最快,故种子最适宜的催芽温度为35-37℃。 二、番木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番木瓜是热带果树,喜炎热气候。因此,番木瓜适宜在年平均温度22-25℃、最低月平均温度16℃以上地区作经济栽培,广西以北回归线以南种植最佳。 番木瓜生长适温为26-32℃,15℃是番木瓜生长的最低温度;10℃时生长停滞;连续3天以上日均温10℃以下的阴雨天气,番木瓜会出现寒害;短时5℃幼嫩组织已出现寒害;0℃时健壮叶片受冻枯死。但温度过高对番木瓜生长发育也不利,当温度高于35℃时,花的发育受影响,出现趋雄现象,会引起落花落果,影响产量。 5-7月开花、9-11月成熟的果实较好;9-10月开花、次年3-4月成熟的果实质硬、味淡、苦涩、品质差;11月开花、次年5-6月成熟,其果肉尚能软化,因而含糖分略高,风味也较好。 土温过高、过低均对表层根系有伤害,因此畦面履盖尤其重要。 2、水分 番木瓜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需充足、均衡的水分,干旱缺水对生长、结果不利,因此常保持土壤湿润尤其重要。但水分过多、土壤通气差,对生长不利,暴雨浸园半天会造成植株严重受害甚至死亡。所以,番木瓜种植一定要解决排水和供水问题。 空气湿度较低时番木瓜生长最好,因此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极为重要。 3、光照 番木瓜是喜光果树,需充足的光照。番木瓜果实在树上完全成熟的最后4-5天阳光充足,品质最好。因此,要选择向阳地方建果园,并合理密植,及时清除枯叶等。 4、风 番木瓜根肉质且浅,茎肉质中空仅表层半木质化,叶大且脆,果实多负荷大,因此极怕大风特别是台风。 5、土壤 番木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要丰产优质,宜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PH6-5的砂质壤土或砾质壤土。因此,土壤PH低于5时应增施石灰;种植时最好深沟高畦。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索引序列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文章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版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
  • 中国南方果树投稿经验介绍英文翻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