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1982年9月—1988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2008年5月,先后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副主任、主任,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党总支书记;2008年6月,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2年4月任恩施州委常委;2012年5月在恩施州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查询了并没有找到此人

武汉大学编辑部主任

他是河北石家庄人

曾业英,男,1940年9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乡大禾溪村。1955年秋考入江西省赣州高级中学(今赣州市第三中学)。1958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65年6月至1966年6月在黎澍主编的《历史研究》任编辑。1972年秋转至中华民国史组任研究实习员,成为大陆民国史研究领域的第一批拓荒者。1979年至1990年,由助理研究员晋升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任民国史研究室副主任,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3年9月起应聘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4年任《近代史研究》主编、编辑部主任。

张宗子,旅居美国的汉语写作者。1961年11月出生于河南光山县。祖籍河南长葛。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0年转入中文系。1983年毕业,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工作五年,1988年秋自费赴美留学。自1990年起,在纽约侨报工作十余年,先后担任编译、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2006年后,在纽约市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工作。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写作以散文和读书随笔为主,偶尔翻译英文作品。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先秦诸子、南北朝文、唐宋诗歌、唐人小说和历代笔记。现代作家中,最尊敬鲁迅先生,认为个人写作从鲁迅那里获益最多。喜爱欧美近现代小说和现代诗歌,常读的作家包括普鲁斯特、博尔赫斯、里尔克、卡夫卡、乔伊斯等。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题名: 修鞋姑娘作者: 官翠玲出者: 《全国优秀学生作文选》编辑部出地: 北京出日期: -09洲: 亚洲国家: 中国主题关键词: 短文小品文献出处: 《全国优秀学生作文选》初中官翠玲,副传授,企业办理博士研究生,副院长,《医疗药品市场营销学》精品课程负责人,讲授《医疗药品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课程。首要研究方向为医疗药品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 现任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理事。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17篇,参编教材3部,其中2部为副主编,主持研究课题3项,参与5项研究课题。姓名 官翠玲性别 女生人年月 年8月 2 E-mail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学位 教育学硕士 职务 系副主任 职称 副传授 所在院系 湖北中医学院办理系通讯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研究方向医疗药品市场营销学 服务营销学 教学情况一、近五年讲授的首要一卡通消费系统重庆课程 1、医疗药品市场营销学,专业课,周8学时,讲授5届学生共560人。 二、广告学,专业课,周3学时,讲授1届学生共36人。 3、服务营销学,专业课,周2学时,讲授3届共127人。二、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毕业论文指导,8人。 二、,毕业论文指导,8人。 3、,毕业论文指导,5人。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市场营销专业(医疗药品方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湖北中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年,课题负责人。 二、《构建医疗药品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医疗药品特色之研究》,湖北中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年,课题负责人。 四、近五年的教学研究论文和教材 1、《医疗药品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突出医疗药品特色》,第1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报,年第1期,ISSN -987×。 二、《医疗药品院校非医疗药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第1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报,年第4期,ISSN -987×。 3、《医疗药品市场营销学》,副主编,科学出社,年8月第1,ISBN 7-03--9。 4、《消费者心理学》,参编消费易,科学出社,年8月第1,ISBN 7-03--9。五、近五年的教学表彰 1、年被评为湖北中医学院优秀教师。 二、年被评为湖北中医学院优秀教师。 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我国中医疗药品市场国际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年,主持人。 二、《湖北省中医现状调查》,湖北省卫生厅社会形态科学研究项目,年,参与者。二、近五年在国内外祖父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入世对我国中药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第1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报,年第3期,ISSN -987×。 二、《加入WTO与湖北中药的国际化发展》,第1作者,武汉大学学报,年第5-1期,ISSN -。 3、《关于农村弃耕需要解答的题目的几点思考》,第1作者,湖北大学学报,年第3期,ISSN -, 42-/C。 4、《试论关系营销的运用》,独撰,武汉大学学报,年第5-2期,ISSN -。 5、《我国中药国际化的营销思考》,独撰,市场营销导刊,年第4期,ISSN -。 6、《试议医疗投诉的关系营销》,独撰,湖北中医学院学报,年第3期,ISSN -987×。 7、《评联想收消费照相机购IBM全球PC业务》,独撰,中外学术导刊(北京),年第15期,ISSN -。 8、《浅析孙中山未能实行的原因》,独撰,论文集《现代化视野下的孙中山研究》,崇文书店,年9月第1,ISBN 7---3/D16。 9、《探析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独撰,论文集《经济全球化违景下的服务营销》,中国财务经济出社,年9月第1,ISBN 7---4/。 10、《论政府顾客导向与企业顾客导向的关系》,独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年第6期,ISSN -,42-/C。 11、《中医国际化的环境分析》,独撰,党政干部论坛,年第11期,ISSN -837X。 1二、《入世后过渡期对我国医疗药品业的影响及对策》,独撰,冶金出社,年。 13、《我国药价虚高的经济学思考》,独撰,中国物价,年第5期,ISSN -398X。

1982年9月—1988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1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2008年5月,先后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副主任、主任,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党总支书记;2008年6月,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2年4月任恩施州委常委;2012年5月在恩施州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查询了并没有找到此人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陈军,男,1956年10月生民族 籍贯 学历 学位 汉 安徽 研究生 硕士 陈军1983年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硕士学位。1981-1982年在法国地理院学习遥感技术,10-4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和Laval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下半年在中央党校第41期进修班学习。1987、1992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教研室副主任,1990年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5年调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2000年起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开展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项面上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十余项基础研究项目,主持设计研制了国家陆地边界数据库系统等十余项GIS应用系统,组织完成了利用地理信息辅助全国水资源战略研究等十余项应用工程。共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近100篇学术论文,发表了1本学术专著,合作发表了3本学术和科普图书。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术专著“Voronoi动态空间数据模型”获200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年被中组部、人事部等六部委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现兼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执委、大会主席,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长、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顾问专家组成员。是国家行政学院和清华、武大、中国矿大、北师大、浙大、吉大、中科院遥感所等十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查询了并没有找到此人

中国社会经济史、明清史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职情况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12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11月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2005年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20 03-2008)“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1一2006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减灾救荒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2003—2007年“清代湖北民间契约文书整理研究”,国家清史文献项目,2006----2010年主要论著(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彭雨新,张建民),武汉大学出版社5《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6《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9 明清农业垦殖论略,《中国农史》4清代两湖堤垸水利经营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4碑石所见晚清陕南堰渠水利与社会,(日)《中国水利史研究》第29号(2001)“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4期饥荒与斯文:清代荒政中的生员赈济,《武汉大学学报》1 《明清农业垦殖论略》,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4-11《明清长江中游农业研究》(论文组),第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6《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第一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7《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系列成果)获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1996-12《灾害历史学》湖北省政府,第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年10月《湖北通史·明清卷》,第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10月《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 “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2008-10 1 清代湖北洪涝灾害论略 江汉论坛 102 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农业考古 13 清代江汉--洞庭湖平原堤垸农业研究 中国农史 24 清代湘鄂西山区的经济开发及影响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45 “湖广熟天下足”述论 中国农史 4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转载)6 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史研究 史学理论 27 清代湘赣边山区的棚民与经济社会 争鸣 38 人口运动与水利问题的历史反思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论丛 59 明代的人口政策与人口逃移 武汉大学学报 310 明清农业垦殖论略 中国农史 4 (光明日报5转载)11 清代两湖堤垸经营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412 清代基金生息述论 武汉大学学报 513 明清长江中游山区的灌溉水利 中国农史2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和《经济史》7同时转载)14 明清江皖沿江平原圩田研究(上,下) 古今农业 3一415 明代湖广人口变迁论 经济评论 2 (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3转载)16 明清汉水上游山区开发与水利问题 武汉大学学报 117 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田水利 中国农史 218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减灾救荒思想述论 江汉论坛 819 治山减灾与长江流域持续发展 长江论坛 3 。又见《中国经济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20 传统方志农田水利资料利用琐议 中国农史 221 论清代溺婴问题 经济评论 222 论明清时期的水资源利用 江汉论坛 323 历史意识与生态平衡 光明日报 1324 论康雍乾时期的蠲赋与减租 《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525 洞庭湖区农业发展论略 经济评论 326 明代湖北的鱼贡鱼课与渔业 江汉论坛 527 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集聚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28 论传统农业时代的自然保护思想 中国农史 129 明代秦巴山区流民的附籍与分布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30 明清山区资源开发特点述论 武汉大学学报 631 明代秦巴山区的流民与资源开发 人文论丛 1999年卷32 论山水关系与湖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评论 1999年12月33 传统农业时代自然灾害论略 荆州师院学报 634 近二十年湖北莲花村的经济变迁 人文论丛 2000年卷(合)35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与农村社会 《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636 碑石所见晚清陕南的水利问题与自然灾害 清史研究 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 7)37 碑石所见晚清陕南堰渠水利与社会 (日)中国水利史研究 第29号(2001)38 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 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论集 中国农业出版社,(日)东京勉诚出版社 1239 清代秦巴山区的经济林特产开发与经济发展 武汉大学学报 2002年3月40 旧钞本《皇明条法事类篡》未分卷文书初考 人文论丛 2001年卷41 明代两湖地区的宗藩与地方社会 江汉论坛 2002年10期42 汉口近代前夜的社会保障 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 武大版 2002年7月43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2002年4期44 深化中国传统社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 光明日报 2003年1-14 (《新华文摘》2003-4)45 明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转 社会保障研究 2003年卷46 湖广分省问题述论 江汉论坛 2003年12期

武汉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科研项目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具体如下列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的结构规范化研究”(11BFX003); 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立法后评估研究》,批准号为07BFX010(2007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为NCET-10-0550); 2013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研究”(项目批准号:13SFB2005); 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法》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IA080112)”;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律绩效评估机制研究》,批准号为2007SFB2002(2007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化立法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01(2003年);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2013年度课题“民族教育平等权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RDZC13007);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项目:《法科学生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批准号为FIB070335-A12-04。 “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立法后评估研究》被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2009年度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为1389SS09078。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立法的效益问题研究》,批准号为AHSK01-02D048(2002年); 已出版专著如下列等:《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立法效益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立法后评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代表性论文 《“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 《法律科学》2006年06期; 《法治指数的中国引入:问题及可能进路》, 《 政治与法律》2015年05期; 《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法律文本中的“附件”设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06期; 《论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建构》, 《 政法论坛》2010年05期; 《法律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模式探讨》,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立法的合法性评估》, 《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法律绩效评估的发生机制——以国家主导为视角》, 《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刍议》,《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立法后评估对象的选择》, 《 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立法听证初论》,《法学杂志》2002年04期; 《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和体制机制》, 《江汉学术》2015年04期; 《政府信息公开的说明理由制度探讨》, 《 电子政务》2015年09期;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质量及保障机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年05期; 《我国法案公开征求意见回应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年02期; 《我国法治指数设立的规范化考察》, 《理论学刊》2015年05期; 《体育法律修改包裹模式的运用——以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化开放立法为考察对象》,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政府档案信息公开的立法探索》, 《学习与探索》2007年03期; 《论立法的正当程序》, 《华东政法大学学学报》2006年02期; 《“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法律科学》2006年06期;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立法回避制度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04期; 《立法的社会接受能力探讨》,《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论立法成本》,《理论与改革》2001年06期; 《立法论证探讨》,《政治与法律》2001年03期。 《论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及制度保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探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06期; 《法律文本中“法的目录”设置论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年03期; 《法律文本中的“废止条款”设置论析》, 《政治与法律》2013年07期; 《论我国公民的被选举权及其完善》,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01期; 《论法律文本中“过渡条款”的规范化设置》, 《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加拿大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咨询制度考察》,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03期; 《法律文本中题注的设置论析》,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2年02期;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1期; 《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滞阻析论》, 《 理论与改革》2010年05期; 《司法解释正当性的困境及出路》,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立法技术评估的探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05期; 《论立法的可操作性评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4期; 《立法后评估的触发机制——国家与社会联动的视角》,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年05期; 《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中州学刊》2009年05期; 《法律适用原则竞合时的司法选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加拿大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探讨》,《法治研究》2014年第8期。

(一)科研课题1.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育与新闻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863ss05126),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优秀等次。2.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兼论“环珠江口体育带的构建”》(项目号:03BTY019)之子课题《小康社会中的大众体育与体育传媒》(2006)。3.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康社会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子课题《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2007)4.主持完成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足球审美系统研究》(1996-1998)。5.主持完成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媒体与球迷的互动状况研究》(1999-2001)。6.主持完成湖北省高校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师专系列选修课程建设研究》(1997-1999)。7.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项目《21世纪的信息产业与体育产业》(2001-2002)。8.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完成广东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第三批项目课题《<体育摄影>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广东省教育厅,2004-2006)。 9.主持完成广州体育学院2002年度立项院管教学课题《体育新闻专业多元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研究》。10.主持完成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度立项院管教学课题《中国登高文化研究》。11.主持完成广州体育学院2004年度立项院管教学课题《体院大学语文同步训练及题库减少研究》。12.主持研究广州体育学院2004年度院管教学项目《体育新闻业务量化积分计分标准研究》(2004-2006)。13.主持完成广州体育学院院管重点项目《当前我国体育报纸编辑工作现状、工作规范和操作制度研究》(批准号:03ZD015)14.主持研究广州体育学院院管一般项目《手机体育传播的性质、方式与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06YB15)15.主持广州体育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广州亚运背景下珠三角体育传媒发展与我院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2006-2007)。16.主持研究123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科研资助项目《论体育观赏作为体育休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06-2007)主持研究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一般项目《体育新闻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BKYBJG20060261)18.主持研究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院管重点课题《我院学生考研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7YGZDI01)。(二)学术著作、教材1.《体育媒体通论》,专著,独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2.《大学语文》,教材,主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3.《迷球时代:中国媒体与球迷互动状况研究》,专著:独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出版。国内数十家媒体发表评介文章,《桂林晚报》转载了其中部分内容。4.《足球美学引论》,独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专辑出版。5.《足球潮》,专著,独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出版。6.《生死两茫茫:足球世界和中国足球》,专著,与施俊合著,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7.《教师演讲学》,编著,第一副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光明日报(1993.10.21)、中国教育报(1993.7.21)、文摘报(1994.2.27)均发表了评介文章。8.《讼师狡智》,传奇故事集,独撰,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出版。9.《休闲体育概论》,编著,参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10.《体育观赏概论》,合著,人民体育出版社即出。(三)论文与评论1.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肖沛雄、张德胜.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从F1报道看纸媒三强的核心竞争力.独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3.从六方会谈报道看南方日报国际新闻特色.于淼、张德胜,青年记者,2005年第3期.4.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第一作者.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05年第3期5.体育报纸新闻标题数字化现象探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论体育解说的逻辑层次.第二作者.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7.足球与宗教的审美思辨.第一作者.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卷1997年第6期全文转载.文章入选香港IEEC和香港文汇报社主编《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公报》.?8.足球的基本形态及其价值属性.第一作者.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第14卷第3期.9.学分制是培养体育师资的有效途径.第一作者.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第2期.此文获湖北省教委、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四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三等奖.10.试论经济欠发达地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方式.第一作者.体育科学,1998年第18卷第3期.11.足球,一种审美的生命游戏.独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12.论足球活动中人与人冲突的性质.独撰.浙江体育科学,1998年第2期.《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版)收录.13.球迷狂热的共时态因素.独撰.浙江体育科学,1998年第5期.14.足球,当代市民的狂欢节.独撰.读书,1998年第10期.社会学核心刊物《社会》全文转载(1999.1),《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999.2).《羊城晚报》摘要转发并点评(题为《最真的野性美》),1998.11.7.15.现代人以足球代审美.独撰.江汉论坛,1998年第8期.《体育文化月刊》全文转载,1999,(1).16.论球星崇拜的性质.独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上海《社会》全文转载(1999.8).17.论足球艺术的悲剧精神.独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18.足球活动中人与自然的潜在冲突.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7.(2);体育文化月刊全文转载,1997,(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摘目,1997,(7).19.足球是一种生活方式.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20.足球非理性三人谈.第三作者.广州: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21.足球与宗教:面对瞬间的一刻.独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2期.22.自然美欣赏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模式.独撰.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23.球场建筑的艺术审视.第一作者.咸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24.简论球场建筑的形式美.独撰.北京:体育科学,1999增刊.25.论足球艺术的审美属性.独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6).《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997,(2).26.论足球文化的扩散方式.论文.第一作者.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6);足球报理论版,1996.11.7.《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997,(2).27.足球现场直播的解说艺术.独撰.广州:南方电视月刊,1998,(10).《湖北电视月刊》全文转载,1998,(11)、(12).《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年版)收录.28.关于职业球员对待身体态度的哲学思考.第一作者.青海师专学报,1998,(4).?29.论足球运动的狂放性氛围.独撰.青海师专学报,1995,(3).30.足球同宗教的联系与区别浅论.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6,(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摘目,1997,(2).31.看球与看戏的审美心态剖析.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4,(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摘目,1995,(3).本文原文1994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学术节研究生优秀论文一等奖.32.球星发饰的美学思考.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9,(6).33.球衣号码的三大功能.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9,(5).34.足球是什么.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9,(3).35.足球与战争.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8,(12).36.说说队长.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8,(11).37.足球与海.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7,(7).38.闲话足球报道.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7,(8).39.闲话点球.论文.独撰.太原:体育文化月刊,1998,(10).?40.师专特色学分制探讨.论文.第六作者.湖北高教,1997,(1).此文获湖北省教委、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四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二等奖.省教委重点教研项目.41.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实行委托实习制.论文.独撰.荆州师专学报,1990,(1).42.分级分类评估在我校的运用与实践.论文.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1,(4).43.师专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独撰.湖北高教,1997,(4).44.自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独撰.湖北招生考试,1998,(9).45.美狄亚与窦娥.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0,(4).46.论性与文艺的关系.独撰.咸宁师专学报,1994,(4).47.贫困的北京人.报告文学.独撰.北京:窗口,1994,(1);中国信息报(1994.1.19)、北京青年报(1994.4.11)分别转载.48.殉情与崇拜.独撰.体育博览,2003年第1期.49.从巴克利亲吻驴臀说起.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2期.50.现场的魔力.独撰.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3期.51.职业联盟、球员工会与政治文明.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3期.52.球员工会百年回眸.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3期.53.“八字”秘诀定国奥.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4期.54.体育:仪式化的战争.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5期.55.中国人的登高癖.独撰.体育博览,2003第8期.56.公益性赛马可否开禁?体育博览,2003第9期.57.风光抑或可怜的随队翻译.体育博览,2003第9期.58.改造我们的加油方式.体育博览,2003第10期.59.武术能进奥运会吗? 体育博览,2003第11期.60.媒体更应反思.独撰.体育参考,2002年世界杯总结专刊.61.网球“价值观”.体育博览,2003第12期.62.揭开“博彩”的面纱.赛马,试刊号(2004.1).63.只有政治文明才能救中国足球.体育博览,2004第11期.64.体育新闻教育课程:简约而不简单.中华新闻报,2004年10月25日第4版(新闻教育版).体育师友全文转载,2004第12期.65.试论用武术取代课间广播体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作者.体育师友,2004年第1期.报纸赛事报道“三段论”研究独撰新闻界,2006年第6期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第一作者新闻界,2007年第1期体育博客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作者新闻界,2007年第4期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实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独撰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研究第一作者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新华社体育新闻写作与报道特征研究第二作者新闻知识,2007年第1期体育与媒体的三种关系模式 第一作者新闻知识,2007年第5期(四)报纸专栏文章1998年足球世界杯赛期间,应邀在新华社《世界杯快报》、湖北《咸宁日报》上开辟“德胜侃球”专栏;2002年足球世界杯赛期间,应邀在广州《足球》报、珠海《珠江晚报》上开辟“一方评论”专栏。迄今为止,先后在《中国体育报》、《足球》报、《世界杯快报》、《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桂林晚报》、《武汉晚报》、《咸宁日报》等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数十篇。

  • 索引序列
  •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武汉大学编辑部主任
  •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武汉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