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怎么写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怎么写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以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为例)博士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深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术训练。在高校经受专门学术训练的莘莘学子们,往往借助学位论文凝聚并展示其多年孜孜求学付出的心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总体而言是比较高的,它们构成了一国学术成果的重要部分。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谈及博士论文写作时,曾把博士学位论文比之为一个标竿。博士论文对写作者而言,真好像是一个标竿,倘若跳不过或勉强过关,只能说明写作者的学问还没有做好,功夫不够扎实,还没有资格戴上博士帽。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如此,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是写作者跨过标竿,进入了经济学学术殿堂。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专业,对博士论文写作中的几个有关问题谈点认识体会。论文选题:重要的起点博士论文同写作别类文章不一样,首先要选择好适合于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在许多博士生导师来看,论文选题是“重要的起点”,博士生们在确定选题时应特别注意:首先,论文选题值得做。所谓“值得做”,即指有理论价值,下功夫研究有可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甚至还有可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贡献。由于经济学是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因此选题还必须考虑研究此问题有无实践意义。惟有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才是值得做的课题。论文选题我能做,能写好。确定这个选题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随意抓一个热门的课题,即使这个课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不一定能写好。这是因为该选题同自己的长期的知识积累、兴趣以及长处相脱节,不能发挥比较优势,写作起来不免吃力,甚至有可能难以完成。选题不宜过小或过大,而应当是小题大做,即所谓“小题目,大文章”。“小题目,大文章”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做深做透,还宜于控制,使研究成果比较坚实。好的选题,题目看似虽小,但深度和厚度却较大。做学术论文,研究要单刀直入,切忌贪大求全,四面开花。选取前人没有研究和涉猎过的课题。从新的角度选题,使选择的课题和论文题目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尽量选择对自己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博士论文毕竟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虽然很重要,但不一定都能作为自己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长计议,应当尽量选择围绕此问题,能长久做下去,作为自己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引用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学术规范训练的第一步,是一个“规范”而得出的成果。所谓学术文献引用的规范,首先是指要重视注明引文的出处,这是学者著述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累沉淀下来的。因此,任何论文的观点和论据不可能全部都是自己的,部分甚至某些重要观点或论据是引用别人的,这是允许的。但是,引用了别人的思想观点或论据,必须注明,注释不能含糊。这一方面体现出对他人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便于评阅人和读者了解论文材料及观点或论据的来源。学术研究虽然总是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层楼更上的,但学术引用也应有个度,不能不加节制的过度引用,这也是学术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如果参考文献太多,大量引用别人的成果,那么还会有多少观点和内容是属于你自己的呢?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抄袭和剽窃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学术腐败现象。抄袭他人之作几乎已成了一些大学研究生的公开秘密。写作博士论文难免会有学术文献的引用,但必须把握好度,这个最基本的限度,就是读起来能让人觉得论文确实是你花功夫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而不是从前人或当代学人那里抄袭而来的。恰当使用数学工具多年来,经济学在中国被归类为文科,加之许多年岁较大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不熟悉现代数学知识,因此,经济理论研究普遍存在缺乏定量分析的现象。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学界相当的人中又出现了过度滥用数学的另一个倾向,经济学几乎成了数学的分支。在高等经济类院校的研究工作中数学化包装越来越明显。有的博士研究生刻意追求数学化,不论是懂或不懂,需要或不需要,都硬要在写作的论文中加进一些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有的博士研究生还喜欢故弄玄虚,本来可以用几句浅显易懂文字表述的结论,却用许多人看不明白的数字、公式进行推导,搞“数字游戏”。经济学运用数学分析虽然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不能单靠数学工具,数学只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工具箱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只是为理论生动直观地或需要定量的表达,提供了可能的方式。经济学是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加以分析和科学抽象才能得出结论的学科。高等经济类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在从事研究工作或写作博士学位论文时,既要重视运用数量分析工具,注意克服以往忽视运用数学的缺陷,适当增加经济数量的成分,但同时又必须特别重视克服近年来在一些人中出现的滥用数学和搞“数字游戏”的错误倾向。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对任何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良好的学风和文风都是非常重要的。高等学府的博士研究生做学问事,首先要做学问人,理应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首先,要唯实求是,端正学风。博士是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任何时候都应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违背学术道德。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对自己关系很大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提出问题,运用数据资料,还是推导结论,都要有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第二,不仅要端正学风,而且要有良好的文风。在时下的青年学子中流行着一种不良的文风:写文著述晦涩难懂,夹缠梗阻,噎塞不通,句义不明,文义模糊,让人昏昏然不知所谓。现在的高等经济类院校里,有的博士研究生写的东西,不仅别人十分费解,弄不明白,不堪卒读,甚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有些图表和名词术语的确切含义。

硕士学位论文应按导师、学术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1本,校图书馆2本,院(系、所、中心)留存册数,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要求,确定打印或复印的册数,一般应有10-15本。 博士学位论文应按导师、论文评阅人、同行评议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1本、校图书馆3本,院(系、所、中心)留存的册数,及有关人员的要求,确定打印或复印的册数,一般应有15-25本。 所有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按图书馆的要求提交与印刷版完全一致的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的文件格式为DOC或PDF文件,完整的电子文本包括封面、版权声明、中英文文摘、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后记、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声明(具体要求请参见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北京大学学位论文远程提交)。4.经研究生院确定为保密的学位论文,提交一本标有密级字样的印刷本论文,同时出具一份盖有北京大学保密委员会印章的《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通知》。无须提交电子文本。(参见北京大学图书馆保密论文管理办法)5.研究生毕业离校时,电子版论文必须通过验证合格,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2007年7月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相关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接受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现在也发展的非常好,而且还获得了全球的大奖,一直在为国家做贡献,是很厉害的人。

2004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2002 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1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世顺奖一等奖200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0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优秀奖

这份名单一早就已经上传共享在国涛上了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有奖励。评选为优秀论文可能会被保送学习,也可以刊登在有影响力的杂志上,还有现金奖励,但是名额有限。评选为优秀论文是困难的也是优秀的。

一、招生工作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规模稳中有升,达2680名,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2117名(硕士生1740名、博士生377名);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563名(工程硕士496名、MPA55名、MBA12名)。二、培养工作2012年度进一步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力度,本年度先后奖励和资助286人次,包括:创新性科学研究资助55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资助35人,优秀科研成果奖励70人,优秀学位论文奖励126人次(校级123人、北京市优博2人、全国优博1人)。无论是资助额度还是广度,均达历年新高。进一步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完善硕-博贯通式培养的选拔机制;分别进行了本-硕-博和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选拔工作,2012年度共选拔产生本-硕-博和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88名。在校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创建地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为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科研与工程实践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地大研究生培养的空间资源、延伸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2012年度继续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建“地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为创新性地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平台。三、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促进研究生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改革。为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进一步贯彻学校“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012年度组织实施研究生教材建设与教改立项工作,共立项资助21项,其中:教改项目11项、教材建设10项;并对各类项目进行了定期检查验收。四、交流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展国际视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分别采取“练内功、请进来、走出去”的系列措施,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练内功:组织实施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2012年度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共有1848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报告(博士生362人、硕士生1486人)。请进来:开设“研究生名师讲堂”,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2012年度举办研究生名师讲堂113场次(专题学术报告96场、专家授课17门)。走出去:开设“国际学术交流”专项,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5人次;联合创办的“中-日研究生论坛”,2012年发展为“中-日-韩研究生论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2012年分别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合作关系。大力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成功选拔公派留学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为提高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2012年组织选拔了100余名研究生参加英语托福班强化培训,促进选拔高质量的研究生公派留学。2012年地大共有48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其中:其中攻读博士学位21名,联合培养博士生27名;研究生公派留学规模创历史新高。五、质量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确保培养质量。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与管理,分别推进实施:研究生招生环节的巡视检查工作,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环节的督导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行为规范监测工作,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工作。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重视过程管理,严把学位出口,建立健全淘汰制度。2012年检测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000余人次,对其中300余份论文提出整改建议,对18位研究生做出延期整改和推迟毕业的处理决定。2012年度全校共授予研究生学位总人数1739名(博士学位282人、硕士学位1457人),创历史新高。六、获奖成果大力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奖励计划,2012年度(12月31日统计)在校研究生发表SCI检索论文175篇(全校348篇),其中:学术榜刊论文44篇、国际SCI论文70篇、国内SCI论文61篇;研究生发表SCI论文总数和在外刊发表SCI论文数快速提升,并有2名博士生(张凡、孟俊)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2篇学术论文,取得历史最佳成绩。2012年度学校又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蒋小伟、李淼),另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彭国华)。同时,加强研究生教学成果与教育管理经验总结,推广宣传与交流,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组织编著出版了98万字的“中国地质大学60年研究生培养文集”—《根深叶茂》。针对地大近些年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组织开展学校“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总结与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获得2012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申报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七、附录表1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北京理工大学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78年起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才思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1996年全国第一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全国第一批工程博士试点单位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3个,以及MBA、EMBA、MPA、工程硕士(包括25个工程领域)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4个国防特色学科,3个一级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开放实验室;4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个校级研究生教学实验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学校有专任教师20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58人,硕士生导师1179人。全校有各类全日制@才思研究生11209人,其中,学历硕士生7959人,博士生3250人。在校非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规模超过7000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研究生教育根深叶茂、硕果丰盈,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学校确立了培养拔尖创新及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截止2013年12月,我校累计授予博士学位 5074 人,授予硕士学位 34188 人。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竞赛奖励、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团体学术奖励与基金,许多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工商管理硕士,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学校聘请了近百名国外著名的教授、学者为名誉教授、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研究生院注重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学发展、质量至上”的思路,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才思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学科优化工程”、“优秀生源工程”等改革举措,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贡献力量

2008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国防科工委第3批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04年国防科工委委属高等学校优秀教师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2年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1998年兵器工业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兵器企业管理综合评价研究)1995年兵器工业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质量功能展开(QFD)软件系统开发)1994国防科工委软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技队伍特殊政策研究)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

引用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是使用英文标点[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如:[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参考文献格式:[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引用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应该在编写顺序,然后再解决。

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 封面(参见附件1)。 版权声明。 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中文摘要:内容摘要要求在3000字以内,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专业名称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一行写导师姓名。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参见附件2。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序言(或序论、导论):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题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9.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抄袭剽窃。 结论: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突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应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 参考文献:按不同学科论文的引用规范,列于文末(通篇正文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译成中文(参见附件3)。文献是期刊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版次、页码。 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入的公式推导,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的辅助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缩略语,程序全文和有关说明,其它对正文的必要补充等。 作者的致谢、后记或说明等一律列于论文末尾。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 封底。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怎么写
  •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