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啊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啊

发布时间: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啊

六朝乐府与民歌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版。乐府诗论丛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文心雕龙探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中国古代文论管窥 齐鲁书社1987年3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3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望海楼笔记 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李白诗选(署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 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古代诗歌选(4册,与顾易生、徐鹏合编,署名王易鹏)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62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3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8月、1981年11月、1985年7月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7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间陆续出版。历代诗歌浅解 (与顾易生、徐鹏合编,此为60年代初《古代诗歌选》的修订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文心雕龙》译注 (与周锋合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乐府前溪歌杂考》,《国文月刊》75期,1949年2、《离合诗考》,《国文月刊》79期,1949年3、《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国文月刊》81期,1949年4、《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解放日报》1953年6月15日5、《说黄门鼓吹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期,1954年5月10日6、《汉代的俗乐和民歌》,《复旦学报》1955年第2期7、《吴声、西曲中的扬州》,《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1955年8、《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形成》,《复旦学报》1956年第2期9、《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语文教学》1956年第12期10、《从诗论看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一种原因》,《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87期,1956年1月8 日11、《汉代鼓吹曲考》,《复旦学报》1957年第1期12、《南北朝乐府中的民歌》,《语文教学》1957年第9期13、《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复旦学报》1957年第2期14、《陈子昂和他的作品》,《文学遗产增刊》第4辑,1957年15、《谈李白的〈蜀道难〉》,《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44期,1957年2月17日16、《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82期,1957年11月10日17、《读〈柳毅传〉》,《语文教学》1957年第3期18、《〈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98期,1958年3月2日19、《乐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关系》,《文汇报》1959年7月7日20、《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68期,1959年7月5日21、《略谈〈长恨歌〉内容的构成》,《复旦学报》1959年第七期22、《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语文教学》1960年第4期23、《谈高适的〈燕歌行〉》,《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15期,1960年5月29日24、《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当时诗风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62期,1961年5月7日25、《王维和他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出版《王右丞集笺注》代序26、《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文汇报》1961年7月29日27、《萧统的文学思想和〈文选〉》,同上副刊第378期,1961年8月27日28、《李白为什么景仰谢朓》,《文汇报》1962年7月28日29、《杜甫的文学思想》,文汇报》1962年4月11日30、《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03期,1962年2月25日31、《范晔〈后汉书〉的序和论》,《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32、《读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山东文学》1962年第6期33、《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精神》,《文汇报》1962年1月27日34、《〈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35、《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75期,1964年8月23日36、《略谈严羽和他的诗歌创作》,《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520期,1965年8月15日37、《元结〈箧中集〉和唐代中期诗歌的复古潮流》,《复旦学报》1978年第2期3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文艺论丛》第4辑,1978年39、《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40、《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41、《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历史原因》,《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同上书。42、《李白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收入同上书43、《刘勰论文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标准》,《广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文心雕龙探索》44、《略谈李白的文学思想》,《语文学习丛刊》第6期,1978年11月45、《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46、《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第9辑,1980年47、《钟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解》,《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48、《李白诗歌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李白集校注》前言49、《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4辑50、《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批评中的文质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51、《钟嵘〈诗品〉与时代风气》,《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52、《〈文心雕龙〉的宗旨、结构和基本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l期53、《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沧浪诗话〉》,《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齐鲁书社1981年54、《<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诗标准》,《唐代文学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期55、《唐代诗歌与小说的关系》,《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56、《并庄屈以为心》,《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57、《〈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1983年58、《从〈乐府〉〈谐隐〉看刘勰对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态度》,《柳泉》1983年第l期59、《〈文心雕龙·风骨〉笺释》,《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辑60、《刘勰的文学历史发展观》,《文心雕龙学刊》第l辑,1983年61、《〈物色〉篇在〈文心雕龙〉中的位置问题》,《文史哲》1983年第2期62、《从〈文选〉选录史书的赞论序述谈起》,《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3年11月1日63、《刘勰论宋齐文风》,《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6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65、《从文论看南朝人心目中的文学正宗》,《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66、《读〈虬髯客传〉札记》,《学林漫录》第11集,1984年67、《谈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68、《〈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史》第22辑,1984年69、《〈文心雕龙·序志〉“先哲之诰”解》,《复旦学报》1985年第l期70、《读〈文心雕龙·神思〉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l期71、《刘勰论文学作品的范围、艺术特征和艺术标准》,《文心雕龙学刊》第3辑,1986年72、《钟嵘〈诗品〉论奇》,《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6年7月29日73、《说盛唐气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3期74、《汉魏六朝的四言体通俗韵文》,《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6年。收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75、《应当重视对〈文选〉的研究》,《江海学刊》1988年第5期76、《〈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77、《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潮1988年78、《李白<古风·其一>篇中的两个问题》,《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79、《刘桢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第l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80、《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4辑,1989年81、《杜句“羯胡事主终无赖”解》,《杜甫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82、《刘勰文学理论的折中倾向》,《暨南学报》1989年第1期83、《论李白的平交王侯思想》,《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1990年84、《刘勰对东汉文学的评价》,《文心同雕集》,成都出版社1990年85、《谢惠连体和<西洲曲>》,《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86、《<旧唐书·元稹自居易传论>、<新唐书·白居易传赞>笺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87、《讽喻诗与新乐府诗的关系和区别》,《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88、《释·‘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89、《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文史》第34辑,1992年90、《杜甫诗论的时代精神》,《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91、《读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中国文化》第8期,1993年92、《唐代诗文古今体之争和<旧唐书>的文学观》,《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93、《<文选>简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文选全译》前言94、《唐人的诗体分类》,《中国文化》第12辑,1995年95、《读汉乐府相和、杂曲札记》,《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1995年96、《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1期97、《王渔洋论唐代乐府诗》,《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98、《说<文心雕龙·序志>的一段话》,《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9、《简论唐传奇和汉魏六朝杂传的关系》,《中西学术》第2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0、《李白诗歌的两种思想倾向和后人评价》,《文学遗产》1997年第l期101、《<文选>所选论文的文学性》,《古籍研究》1997年第7期102、《<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3、《元白诗在晚唐五代的反响》,《文学研究》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4、《郭茂倩与<乐府诗集>》,《学术集林》第14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05、《古文论研究应当重视作家作品的评论》,《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106、《谈<文心雕龙>的<风骨>、<通变>》,《文史》第49辑,1999年107、《读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学林漫录》1999年108、《鲁迅小说细节描写与域外小说的关系》,《海上论丛》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9、《研究〈文心雕龙〉应全面了解其作家作品评价》,《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110、《〈文心雕龙〉为何不论述汉魏六朝小说》,《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1、《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文史》第60辑,2002年112、《谢庄作品简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13、《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114、《我研究古典文学的情况和体会》,《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115、《白居易诗歌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116、《李白文学思想的复古色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17、《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同上刊2004年第1期

●《与五代史料相关的谶言诗的文本类型与文化阐释》,《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4期。●《谶言诗的精神分析学阐释》,四川戏剧,2007年3期。●《古代文学论丛》,中华书局,2007年3月(参编)。●《杜甫对张说诗之承袭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1期。●《杜甫研究学术网站现状述》,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3期。●《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2期。●《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流行乐对古诗词的吸纳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杜甫诗谶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4期。●《现代传媒中女性形象批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期。●重庆旅游资源中的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年10月。●《传统诗词搭载现代传媒对古典文学教学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7月第7期。●《我有新诗何处吟 草堂至此添颜色》,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6月第2期。●《流行乐对古典诗词的吸纳刍议》,四川戏剧,2009年5月第3期。●《千古洞庭一绝句:评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名作欣赏,2008年9月第9期。●隋唐五代谶文学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西部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持;2010年11月立项;预计2012年12月结题。●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中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办;主持;2010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初盛唐转型期文学研究——以张说为中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西南大学社科处;主持;2009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再谈杜甫“预测诗”》,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7月第3期。●杜甫研究,重庆市第一届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高教系统教学资源及软件类一等奖,重庆市教育文员会,2010年7月。●《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非核心期刊,应该是省级期刊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

六朝乐府与民歌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版。乐府诗论丛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文心雕龙探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中国古代文论管窥 齐鲁书社1987年3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3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望海楼笔记 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李白诗选(署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 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古代诗歌选(4册,与顾易生、徐鹏合编,署名王易鹏)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62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3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8月、1981年11月、1985年7月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7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间陆续出版。历代诗歌浅解 (与顾易生、徐鹏合编,此为60年代初《古代诗歌选》的修订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文心雕龙》译注 (与周锋合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乐府前溪歌杂考》,《国文月刊》75期,1949年2、《离合诗考》,《国文月刊》79期,1949年3、《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国文月刊》81期,1949年4、《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解放日报》1953年6月15日5、《说黄门鼓吹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期,1954年5月10日6、《汉代的俗乐和民歌》,《复旦学报》1955年第2期7、《吴声、西曲中的扬州》,《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1955年8、《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形成》,《复旦学报》1956年第2期9、《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语文教学》1956年第12期10、《从诗论看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一种原因》,《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87期,1956年1月8 日11、《汉代鼓吹曲考》,《复旦学报》1957年第1期12、《南北朝乐府中的民歌》,《语文教学》1957年第9期13、《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复旦学报》1957年第2期14、《陈子昂和他的作品》,《文学遗产增刊》第4辑,1957年15、《谈李白的〈蜀道难〉》,《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44期,1957年2月17日16、《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82期,1957年11月10日17、《读〈柳毅传〉》,《语文教学》1957年第3期18、《〈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98期,1958年3月2日19、《乐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关系》,《文汇报》1959年7月7日20、《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68期,1959年7月5日21、《略谈〈长恨歌〉内容的构成》,《复旦学报》1959年第七期22、《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语文教学》1960年第4期23、《谈高适的〈燕歌行〉》,《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15期,1960年5月29日24、《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当时诗风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62期,1961年5月7日25、《王维和他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出版《王右丞集笺注》代序26、《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文汇报》1961年7月29日27、《萧统的文学思想和〈文选〉》,同上副刊第378期,1961年8月27日28、《李白为什么景仰谢朓》,《文汇报》1962年7月28日29、《杜甫的文学思想》,文汇报》1962年4月11日30、《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03期,1962年2月25日31、《范晔〈后汉书〉的序和论》,《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32、《读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山东文学》1962年第6期33、《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精神》,《文汇报》1962年1月27日34、《〈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35、《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75期,1964年8月23日36、《略谈严羽和他的诗歌创作》,《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520期,1965年8月15日37、《元结〈箧中集〉和唐代中期诗歌的复古潮流》,《复旦学报》1978年第2期3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文艺论丛》第4辑,1978年39、《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40、《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41、《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历史原因》,《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同上书。42、《李白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收入同上书43、《刘勰论文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标准》,《广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文心雕龙探索》44、《略谈李白的文学思想》,《语文学习丛刊》第6期,1978年11月45、《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46、《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第9辑,1980年47、《钟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解》,《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48、《李白诗歌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李白集校注》前言49、《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4辑50、《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批评中的文质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51、《钟嵘〈诗品〉与时代风气》,《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52、《〈文心雕龙〉的宗旨、结构和基本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l期53、《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沧浪诗话〉》,《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齐鲁书社1981年54、《<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诗标准》,《唐代文学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期55、《唐代诗歌与小说的关系》,《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56、《并庄屈以为心》,《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57、《〈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1983年58、《从〈乐府〉〈谐隐〉看刘勰对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态度》,《柳泉》1983年第l期59、《〈文心雕龙·风骨〉笺释》,《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辑60、《刘勰的文学历史发展观》,《文心雕龙学刊》第l辑,1983年61、《〈物色〉篇在〈文心雕龙〉中的位置问题》,《文史哲》1983年第2期62、《从〈文选〉选录史书的赞论序述谈起》,《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3年11月1日63、《刘勰论宋齐文风》,《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6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65、《从文论看南朝人心目中的文学正宗》,《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66、《读〈虬髯客传〉札记》,《学林漫录》第11集,1984年67、《谈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68、《〈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史》第22辑,1984年69、《〈文心雕龙·序志〉“先哲之诰”解》,《复旦学报》1985年第l期70、《读〈文心雕龙·神思〉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l期71、《刘勰论文学作品的范围、艺术特征和艺术标准》,《文心雕龙学刊》第3辑,1986年72、《钟嵘〈诗品〉论奇》,《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6年7月29日73、《说盛唐气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3期74、《汉魏六朝的四言体通俗韵文》,《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6年。收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75、《应当重视对〈文选〉的研究》,《江海学刊》1988年第5期76、《〈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77、《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潮1988年78、《李白<古风·其一>篇中的两个问题》,《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79、《刘桢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第l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80、《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4辑,1989年81、《杜句“羯胡事主终无赖”解》,《杜甫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82、《刘勰文学理论的折中倾向》,《暨南学报》1989年第1期83、《论李白的平交王侯思想》,《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1990年84、《刘勰对东汉文学的评价》,《文心同雕集》,成都出版社1990年85、《谢惠连体和<西洲曲>》,《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86、《<旧唐书·元稹自居易传论>、<新唐书·白居易传赞>笺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87、《讽喻诗与新乐府诗的关系和区别》,《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88、《释·‘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89、《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文史》第34辑,1992年90、《杜甫诗论的时代精神》,《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91、《读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中国文化》第8期,1993年92、《唐代诗文古今体之争和<旧唐书>的文学观》,《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93、《<文选>简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文选全译》前言94、《唐人的诗体分类》,《中国文化》第12辑,1995年95、《读汉乐府相和、杂曲札记》,《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1995年96、《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1期97、《王渔洋论唐代乐府诗》,《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98、《说<文心雕龙·序志>的一段话》,《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9、《简论唐传奇和汉魏六朝杂传的关系》,《中西学术》第2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0、《李白诗歌的两种思想倾向和后人评价》,《文学遗产》1997年第l期101、《<文选>所选论文的文学性》,《古籍研究》1997年第7期102、《<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3、《元白诗在晚唐五代的反响》,《文学研究》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4、《郭茂倩与<乐府诗集>》,《学术集林》第14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05、《古文论研究应当重视作家作品的评论》,《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106、《谈<文心雕龙>的<风骨>、<通变>》,《文史》第49辑,1999年107、《读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学林漫录》1999年108、《鲁迅小说细节描写与域外小说的关系》,《海上论丛》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9、《研究〈文心雕龙〉应全面了解其作家作品评价》,《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110、《〈文心雕龙〉为何不论述汉魏六朝小说》,《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1、《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文史》第60辑,2002年112、《谢庄作品简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13、《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114、《我研究古典文学的情况和体会》,《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115、《白居易诗歌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116、《李白文学思想的复古色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17、《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同上刊2004年第1期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初为双月刊。7月1日,童书业在第2期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观点,在学术界拉开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大幕。9月1日,赵俪生在第3期发表《武训当时鲁西北人民的大起义》。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论文。随后又发表大量农战史研究论文,使《文史哲》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中心。11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典型人物的创造》,这是《文史哲》最早发表的一篇在校学生的论文,也是李希凡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史哲》善于“扶植小人物”的传统由此发端。 1952年3月1日,日知在第2期发表《与童书业先生论亚细亚生产方法问题》,提出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引发学术界热烈讨论。7月1日,为配合思想改造运动,第4期发表了一组“思想改造”文章,标志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开始巨大的转型。11月1日,萧涤非在第6期发表《学习人民语言的诗人——杜甫》。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杜甫研究论文,其后,杜甫研究一直是《文史哲》关注的重点之一,成为刊发杜甫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园地。 从1953年第2期开始,《文史哲》改由山大学报委员会领导编辑出版,成为“山东大学学报之一”,不再是“同人刊物”。“文史哲杂志社”宣告“于二月一日结束”,编委会也进行了改组。1月1日,第1期发表杨向奎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和吴大琨的《论前资本主义地租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经济形态说”和“过渡形态说”。 1954年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1月1日,陆侃如在第1期发表《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学的主流。4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以初出茅庐的勇气对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的《宋江考》一文进行了批评。5月1日,罗尔纲在第5期发表《与叶菲莫夫教授谈太平天国问题》,提出了国内史学界未曾有人提过的太平天国年代问题。7月1日,第7期开始连载陆侃如、冯沅君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稿》,迄1955年第12期止,长达18期,被称为“学术期刊史上也是一个创举”。9月1日,李希凡、蓝翎在第9期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红楼梦》研究的大讨论、大争鸣。 1955年4月1日,《文史哲》第4期开始连载萧涤非长篇论文《杜甫研究》,“山大杜诗研究的地位一举奠定”。 1959年1月杂志停刊。1961年8月停刊两年的《文史哲》杂志复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编辑部工作由刘健飞负责,刘健飞调回山大历史系后,由孙衷文接任,直至1966年停刊。1966年6月1日,《文史哲》第3期出版后再次停刊。1973年4月24日,毛泽东发出《关于恢复一些刊物的指示》:“有些刊物为什么不恢复,像《哲学研究》、《历史研究》,还有些学报?不要只是内部,可以公开。无非是两种:一是正确,一是错误。刊物一办,就有斗争,不可怕。” 随后,山东省革委会责成山东大学筹备《文史哲》复刊,并改为季刊,由刘光裕担任编辑部副主编,主持工作。。据刘光裕《1973年〈文史哲〉复刊的回忆》透露,这次复刊“是中央决定后通知学校的,并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1973年10月,《文史哲》复刊号发行,征订数高达令人吃惊的72万份,为全国所仅有。但由于纸张供应缺乏,只得限量发行,实际印刷24万份。 1974年春,孔繁由北京大学调入山东大学工作,任《文史哲》主编。1977年11月,陆侃如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与刘大杰论杜甫信》,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用“儒法斗争”来贯穿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曲解事实强把杜甫安排为法家的做法进行批驳。本期杂志还刊登了萧涤非《清算“四人帮”破坏毛主席关于批判继承的原则的罪行——评梁效〈杜甫的再评论〉》,对“四人帮”为了适应篡党夺权的需要、硬把所谓“儒法斗争”扩展到文学史领域、唆使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搞所谓“文艺史上的儒法斗争”进行批判。在《文史哲》上进行的“杜甫研究”讨论,被学界看作是“文革”后杜学复兴的标志。 1978年10月15日,第5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撰写的《理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华飞的《从实践的特点谈真理的标准》,展开“真理标准”讨论。此后,《文史哲》开始大幅度转换办刊方向,由政治斗争的工具复归学术本位,刊登了一批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办刊质量大为提高,逐渐恢复了“文革”前的声誉,对推动“新时期”学术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文史哲》从由限国内发行改为公开发行。4月25日,《文史哲》第2期发表了一组纪念“五四”的论文,庆祝“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从本期开始,《文史哲》开始出现英文目录,并开设了《文史哲》创刊以来的首个连续性专栏“现代美国文学研究”。 1981年,《文史哲》由双月出刊改为单月出刊,篇幅从每期80页增至104页,并从此固定了篇幅,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增减页码容量。1986年6月10日至11日,为纪念《文史哲》创刊35周年,《文史哲》编辑部和山东大学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在山东大学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讨论会”。1987年1月24日,《文史哲》第1期部分篇目出现内容提要。

非核心期刊,应该是省级期刊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儿啊

《价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发表于哈汉语研究价995年第3期八比较法在古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第2期。《杜甫律诗中虚词运用及其审美效应》发表于《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发表于《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近体诗语词超常馈合及审美功能》发表于《社会科学家》1992年第3期;《绝句中的常见句法形式》发表于台湾《国文天地n999年7月总170期。

●《与五代史料相关的谶言诗的文本类型与文化阐释》,《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4期。●《谶言诗的精神分析学阐释》,四川戏剧,2007年3期。●《古代文学论丛》,中华书局,2007年3月(参编)。●《杜甫对张说诗之承袭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1期。●《杜甫研究学术网站现状述》,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3期。●《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2期。●《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流行乐对古诗词的吸纳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杜甫诗谶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4期。●《现代传媒中女性形象批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期。●重庆旅游资源中的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年10月。●《传统诗词搭载现代传媒对古典文学教学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7月第7期。●《我有新诗何处吟 草堂至此添颜色》,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6月第2期。●《流行乐对古典诗词的吸纳刍议》,四川戏剧,2009年5月第3期。●《千古洞庭一绝句:评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名作欣赏,2008年9月第9期。●隋唐五代谶文学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西部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持;2010年11月立项;预计2012年12月结题。●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中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办;主持;2010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初盛唐转型期文学研究——以张说为中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西南大学社科处;主持;2009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再谈杜甫“预测诗”》,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7月第3期。●杜甫研究,重庆市第一届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高教系统教学资源及软件类一等奖,重庆市教育文员会,2010年7月。●《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非核心期刊,应该是省级期刊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工作

非核心期刊,应该是省级期刊

属于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扩展版目录

浅谈《儒林外史》的白描手法 ‚艺谭 1981、3论词的空与实(合作)‚光明日报1983、3、15 (收入《词学论稿》)《牡丹亭》的杨葆光手批本‚江西大学学报1983、2元曲修辞方式选析‚修辞学习1983、2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山东师大学报1983、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又收入《词学论稿》)谈谈我国古代戏曲的喜剧手法‚河北戏剧1983、4词学研究论文集浅评‚文学评论1983、4 (收入《上海版书评选》)杨潮观四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3古代曲论中的艺术风格论‚华东师大学报 1984、4《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部分读后‚读书1984、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杜诗中的艺术辩证法(合作)‚草堂(杜甫研究学刊)1985、2古代戏曲中妒忌描写的发展‚ 山东师大学报 1985、4为《长生殿》中的“情”一辩‚华东师大学报1986、1杨潮观短剧的艺术独创性‚中国古代戏曲论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古代曲论中的观众心理学‚ 学术月刊 1986、1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怎样阅读唐宋词书籍(合作)‚文献1987、3明代文人戏曲生活的生动记录‚戏剧艺术1987、3安徽曲论家的理论贡献‚ 艺谭 1987、5谈谈李商隐的七言近体诗(合作)‚艺谭 1987、6杨潮观年谱‚中华戏曲第4辑 1987、12龚自珍诗词中的梦‚杭州师院学报1988、1词学宏观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8、1《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试补‚古籍研究1988、1想得深‚说得俏——论喜剧语言‚安徽新戏1988、5论古代戏曲民俗‚华东师大学报1988、5古代曲论中的观众位置论‚艺术百家1988、4杜诗艺术辩证法续谈‚ 杜甫研究学刊1988、4行家·戾家·利家‚读书 1988、10蒋星煜的《西厢记》研究‚上海艺术家1989、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一部有深度的喜剧新作‚安徽新戏 1989、2陈子龙的词与词论‚词学第7辑1989、2词话中的艺术风格论‚文艺理论研究1989、5徽商与戏曲的关系‚安徽新戏1990、1戏曲艺术创造中的信息反馈流程‚艺术百家 1990、1戏曲观众的心理定势‚戏剧艺术1990、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儒林外史》的美学特色‚明清小说研究1990、2论元杂剧的分类研究‚河北学刊1990、5(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四大徽班的启示‚艺术界1990、9-10词的接受美学浅谈‚词学第8辑1990、10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游戏说”‚ 辽宁大学学报1991、2一部崭新的词史‚江淮论坛 1991、3孔尚任罢官之谜‚ 古典文学知识1991、5当代意识与传统艺术经验‚中华诗词第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8论元人杂剧中的“家长里短剧”‚艺术百家1992、1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 山东师大学报 1992、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戏曲观众审美趣味和审美层次的差异性‚中华戏曲第14辑1993、8中国古代近代悲剧理论概说‚艺术百家1995、4中国古典喜剧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96、2潘之恒评传‚戏剧艺术1996、4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艺术百家1996、4中国古典戏剧学的历史分期与理论框架‚华东师大学报1996、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古代戏剧表演学的理论体系‚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7、1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剧论中的人物形象论‚河北学刊 1997、1王阳明与戏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中国悲剧学研究的新拓展‚学术月刊1997、4金院本补考‚文学遗产1997、5晚唐诗境与词境‚华东师大学报 1997、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世纪前期中国戏曲研究‚戏剧艺术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杨恩寿对戏曲研究的贡献‚山西师大学报1998、1古典诗歌的意象结构‚古籍研究 1998、1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2汤显祖与唐代文学‚文史哲1998、3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牡丹亭》的评点‚艺术百家1998、4南北融合与古代戏剧‚ 华东师大学报1998、6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文化报1999、2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戏剧艺术1999、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梁山伯祝英台故事的演变‚戏曲艺术1999、4南北融合与金代诗歌的发展‚泰安师专学报 1999、5南北融合与诸葛亮形象演变‚华东师大学报2000、2折子戏与表演艺术‚中国文化报2000、4、13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文学遗产200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纳兰性德词二首赏析‚文史知识2000、5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文艺理论研究2000、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小说审美理想的阐释‚人民日报2000、12、2宋杂剧金院本剧目初探‚南京师大学报2001、1南北文化融合与词体的确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4(收入澳门大学《中华词学论丛》)试论南戏《张协状元》的价值‚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徽州曲论平议‚徽学2000年卷2001、6无题诗简论‚文艺理论研究2002、1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2、5(收入《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河北学刊 2002、5元曲中的“三五七”现象述论‚山西师大学报2003、1试论旧体词曲与新文学诗歌创作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戏剧艺术2003、3戏曲活动与戏曲民俗的生动记录——皖籍作家竹枝词研究之一‚池州师专学报2003、4(收入《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明代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29辑‚2003、6昆曲评论家潘之恒‚中国昆曲论坛2003‚2003、10戏曲楹联里的学问‚上海戏剧2003、11-12刘永济曲论平议‚中国韵文学刊2004、1一位朝鲜学者眼中的中国戏曲‚上海戏剧2004、1-2近代戏曲的南方中心——上海‚中文自学指导2004、3利玛窦与明代戏曲‚上海戏剧2004、10清前期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30辑‚2004、4浅议林步青的“时事新赋”‚中华艺术论丛第2辑‚2004、6深情妙赏牡丹亭(收入《牡丹还魂》)‚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4、9清代中期咏剧诗歌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试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续集》)演变研究患难与共生死情‚上海戏剧2005、3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戏剧艺术2005、4肯綮在死生之际(收入《曲高和众》)‚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2005、11近代咏剧诗歌简论‚ 文艺理论研究2006、1专写钗盒情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临川四梦”文学渊源探讨‚文学遗产2006、3(新华文摘论点摘要)宋代文人与戏剧关系略论‚江海学刊2006、4近代上海昆剧管见‚中国昆曲论坛2005年卷(2006、7)戏曲生态学:古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上海竹枝词与戏曲‚中华戏曲第34辑(2006、11)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性‚近代中国与文物(国家博物馆馆刊)2007、1(收入《第一届于右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戏曲研究第72辑(2007、1)独辟蹊径‚致远钩深——评蒋星煜先生的《西厢记》研究‚中华戏曲第35辑(2007、5)即幻悟真——评上海昆剧团对《邯郸梦》的演绎‚昆剧艺谭总第二期(2007、6)试论咏昆剧诗的价值‚中国昆曲论坛2006年卷(2007、7)读《日本填词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琵琶记》与古代曲论的几个重要命题‚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咏《牡丹亭》诗歌简论‚台湾中央大学《戏曲研究通讯》第五期(2008、6)徽班在北京的发展及其历史经验‚《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9融会贯通‚追求原创——戏曲研究的点滴体会‚戏曲研究第76辑(2008、9)明代串客述略‚中国昆曲论坛2007年卷(2008、12)完整演绎的可贵尝试‚上海戏剧2009、3从小说到戏曲——《廉吏于成龙》剧本创作的艺术匠心‚艺术百家2009、2《忘山庐日记》蕴藏的戏曲文化信息‚文化遗产2009、2尚长荣艺术断想‚戏曲研究第78辑(2009、4)雅俗新旧中西之间——从《忘山庐日记》看近代文人戏剧审美情趣‚文艺理论研究2009、3从曲家尺牍看昆曲的传播接受‚中国昆曲论坛2008年卷(2009、6)顾颉刚与京剧‚戏曲艺术2009、3试论《牡丹亭》范式‚华玮主编《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天台桃源‚国家人文地理2010、2意大利传教士和明代的南京城‚国家人文地理2010、3顾颉刚与梆子‚文化艺术研究2010、1试论《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流传及词曲沟通的趋势‚文艺理论研究2010、4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地址在哪里

非核心期刊,应该是省级期刊

已发

●《与五代史料相关的谶言诗的文本类型与文化阐释》,《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4期。●《谶言诗的精神分析学阐释》,四川戏剧,2007年3期。●《古代文学论丛》,中华书局,2007年3月(参编)。●《杜甫对张说诗之承袭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1期。●《杜甫研究学术网站现状述》,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3期。●《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2期。●《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流行乐对古诗词的吸纳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杜甫诗谶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4期。●《现代传媒中女性形象批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期。●重庆旅游资源中的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年10月。●《传统诗词搭载现代传媒对古典文学教学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7月第7期。●《我有新诗何处吟 草堂至此添颜色》,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6月第2期。●《流行乐对古典诗词的吸纳刍议》,四川戏剧,2009年5月第3期。●《千古洞庭一绝句:评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名作欣赏,2008年9月第9期。●隋唐五代谶文学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西部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持;2010年11月立项;预计2012年12月结题。●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中传统语言文学遗产整理,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办;主持;2010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初盛唐转型期文学研究——以张说为中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西南大学社科处;主持;2009年12月立项;预计2011年12月结题。●《再谈杜甫“预测诗”》,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7月第3期。●杜甫研究,重庆市第一届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高教系统教学资源及软件类一等奖,重庆市教育文员会,2010年7月。●《百年张说研究回顾与展望》,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 索引序列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啊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儿啊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在哪里工作
  •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地址在哪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