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不是。《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报道重点以护理学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等各个方面,及时反映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及护理专家经验荟萃,展示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飞跃发展的丰硕成果,将最优秀的护理论文介绍给广大读者。而《实用护理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学会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它们不是一回事。

性 别 女出生日期 11职 称 教授学习经历07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07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本科毕业, 获医学学士学位07 长治医学院 护理专业专科毕业工作经历07-至今 江南大学医药学院 教授 07-07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任教10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助教10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讲师10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副教授10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教授9/2001-5/2002 美国UCSF及USF学习10/1999-10/2000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访问学者)03/2001-07/2005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护理学系主任09/2001-至今 指导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及社会兼职中华护理学会江苏省护理分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无锡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和《中华护理教育杂志》编委,江苏省高等学校医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讲课程 内科护理学;护理研究;健康评估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 消化系统疾病及护理,护理教育 科研方向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教育及老年护理等的研究。曾主持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课题“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内的表达及意义”1项,留学回国人员研究基金课题“几种胃肠激素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内的表达及意义”1项,现承担江南大学教改课题(综合性大学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2项。并与无锡市卫生局及相关医院合作进行社区护理及临床护理的研究。

是正规期刊。《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国家级连续型医学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9369/R,国际刊号ISSN2096-2479。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时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应我国护理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护理学术研究。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专科研究,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中医护理,基础护理,手术室护理,社区护理,个案研究,调查分析,心理卫生,讨论与研究,综述,期刊评论,国际交流,经验与革新等。主要面向:临床医护人员和护理爱好者。扩展资料该杂志的投稿要求为:1、文题:应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尽可能不使用代号。文题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本刊每版2500字符,请作者根据版面情况投稿!2、摘要:采用结构式文摘,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摘要部分一般不超过二百字。3、关键词:摘要下标引3~5个关键词,请参考最新版《Index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MesH》,若无该词可使用自由词。4、图表: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不应重复,统计表应另纸绘出附在稿件中,以便审阅。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编号,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纵横之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留一位。5、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使用医学名词、药物名称应注意前后统一。医学名词不得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稿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词后加圆括号,注明缩写,药物名称以《中国药典》和《中国通用药名》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6、计量单位: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计量单位的书写必须规范,不应使用已废止的单位。7、标题符号:正文中标准层次的编号按GB/1-1993和GB7713-87的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第三级标题1;第四级标题1。全部左顶格写,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8、讨论: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果与观点,在结果中不要重复已叙述的内容。9、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绝对不是,杂志是很严肃的事情,差或错一个字都不是同一本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实用医刊》1974年1月创刊,原刊名《中原医刊》,2006年成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 杂志之一,2008年更名为现刊名。

有偿文章吗?没遇到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是正规期刊。《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国家级连续型医学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9369/R,国际刊号ISSN2096-2479。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时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应我国护理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护理学术研究。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专科研究,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中医护理,基础护理,手术室护理,社区护理,个案研究,调查分析,心理卫生,讨论与研究,综述,期刊评论,国际交流,经验与革新等。主要面向:临床医护人员和护理爱好者。扩展资料该杂志的投稿要求为:1、文题:应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尽可能不使用代号。文题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本刊每版2500字符,请作者根据版面情况投稿!2、摘要:采用结构式文摘,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摘要部分一般不超过二百字。3、关键词:摘要下标引3~5个关键词,请参考最新版《Index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MesH》,若无该词可使用自由词。4、图表: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不应重复,统计表应另纸绘出附在稿件中,以便审阅。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编号,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纵横之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留一位。5、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使用医学名词、药物名称应注意前后统一。医学名词不得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稿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词后加圆括号,注明缩写,药物名称以《中国药典》和《中国通用药名》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6、计量单位: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计量单位的书写必须规范,不应使用已废止的单位。7、标题符号:正文中标准层次的编号按GB/1-1993和GB7713-87的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第三级标题1;第四级标题1。全部左顶格写,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8、讨论: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果与观点,在结果中不要重复已叙述的内容。9、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中华临床护理杂志是假杂志吧其他的杂志要看你投文章的内容和质量了,周期比较快也比较正规的 我感觉是护理研究杂志,要说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质量是很高的,一般的护理论文是不发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有一些内幕的,投稿前最好和编辑联系一下,其他的杂志都是中规中矩吧。

专业的护理类期刊不会太多。1、《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中华护理杂志》3、《中华护理教育》4、《中国实用护理杂志》5、《中国临床护理》6、《中国护理管理》7、《现代临床护理杂志》8、《天津护理杂志》9、《上海护理杂志》10、《全科护理》11、《齐鲁护理杂志》12、《临床护理杂志》13、《 解放军护理杂志》14、《护理与康复》15、《护理研究杂志》16、《护理学杂志》17、《护理学报》18、《护理实践与研究》19、《护理管理杂志》20、《国际护理学杂志》

刊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主办: 中华医学会周期: 旬刊出版地:辽宁省大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7088CN: 21-1501/R邮发代号: 8-8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曾用刊名:中国实用护理;实用护理杂志创刊时间:1985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部主任

桃花万树卷帘看

有偿文章吗?没遇到过。

李云龙,本科,主任医师,洛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专业。任中华医学会洛阳市妇产科学组委员兼秘书。设计并主持开展的科研《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肾上腺素骶管注射在产科镇痛中的应用》荣获1998年洛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副主编完成现从事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临床急症学》的编著。先后在《中国妇幼保健》《中国误诊医学》《中国实用医刊》《中国实用医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

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1983年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王绣瑛   王绣瑛,中国护理教育及公共卫生护理专家。1908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正定。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公共卫生护理助教。1935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38-1943年任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讲师,兼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主任、副所长等职。1943-1946年协助协和护校往成都复校,获副教授职称。1945年与华西大学社会系赴彝族地区考察卫生状况。1946年回北平任原职。1950年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副理事长。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率护士长教学队赴沈阳。1954年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创办北京市第三护校并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1980-1987年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首都医学院护理顾问,现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曾主编《公共卫生护士学概要》《小学卫生试验教材》《护理发展简史》《护理荟萃》和组织编写《卫生广播演讲集》 等书,任护理杂志编委会主任,《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分册》《医院护理管理》《基础护理》(英译汉)、《护理手册》等书的编委。主编的《家庭护理》获全国科普图书二等奖。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任,应邀赴伦敦接受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授予的荣誉校友称号。   1983年7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王绣瑛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这项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的护理工作者(与王诱被同获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的还有其他20个国家的35名护士)。全国政协主席,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王绣瑛同志授奖。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代表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还活着,老人家了……

求心得!别人的能叫心得吗?同学,注意要自己写,好坏没关系,关键是自己要思考!

(一)学会概况1.办会宗旨 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护理事业、出人才、出成果。2.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护理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主要代表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3.主要任务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重点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活动,加强同国内外护理团体和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联系;组织出版护理学术资料;大力普及推广护理科技知识;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或进修班,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并积极发现人才,向有关部门推荐;发动会员对国家重要的护理技术政策和有关问题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接受上海市有关部门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文献的编审,并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著作和科普作品;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4.发展现状 上海市护理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6056名,团体会员单位138个。学会设专职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3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常务理事19名,理事60名。设有15个专业委员会(内含5个学组),8个工作委员会及学会办公室、继续教育基地、《上海护理》杂志编辑部3个办事机构。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休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执行理事会决议,由学会办公室具体执行。上海市护理学会积极开展了有利于护理学科发展的各项活动,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曾2次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学会之星”,多次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二星级学会”,被国家考试中心评为“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先进考区”,:获得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科技进步奖组织奖,历年来会员中获得上海科技精英提名奖1名(安之璧),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赵继军),获国际南丁格尔奖4名 (史美莉、陆玉珍、陆冰、李琦)。(二)办会思路的创新与发展1.有所归 建设好组织形式的家,使更多的护理人员“走进家门”。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学会工作的有序运转。理事会遵循理事会、秘书长的分工负责制原则,实现理事长主事、秘书长办事、理事理事。每届举办1期理事专业委会主任培训班,确保新任理事和专委会主任能尽快进入角色,履行职责。每月1次理事长、秘书长办公会议,处理解决日常学会事务;每季度召开1次常务理事会,重大事项由常务理事会决策;每年召开1~2次全体理事会议,每年1次学会工作会议等。2003年对专委会的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任期内提供本专业发展动态综述一篇及以上;任期内组织一次外事活动,扩大上海在国际的影响;每年完成“6个一”,即拟一份学术会议征文、提供1~2个免费讲座课题、申报1~2个继续教育课题、举办1~2个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组织1次参观、提供1~2条可供杂志应用的信息。2.有所为 建设好表达形式的“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让她们觉得,学会是一个能够展示聪明才智的地方,通过参加学会的活动,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家”对每一位会员的亲和力。3.有所惠 通过创办《上海护理》、评定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报告会,推荐参评南丁格尔奖、建立荣誉会员制度和切实保障会员的各项权利,为会员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创造条件帮助会员实现自我提升,使会员深刻体会到,加入学会,在履行义务的同时,能够有所回报,增加了会员“我爱我家”的感情。4.有所建 建设好家的物化形态,使会员拥有更好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条件。(三)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1.推动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第三、四、七届理事会) 1979年就根据卫生部 (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义)文件精神,积极配合上海卫生干部进修学院联合举办脱产1年的上海市护士长专修班。1980年又开办了脱产2年的 护理师专科进修班迈出了高等护理教育的步伐。90年代起,为争取上海地区护理专业成人自学考试早日开展,1991年理事会成员对全国29个省市的成人自学考试现状进行调查,1992—1993年连续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并协助论证上海市护理专业自学考试的迫切性、可行性。市卫生局、市教委于1993年底正式发文同意于1994年4月首次开考。1998年起学会又进一步努力促成了上海开设本科段成人自学考试。2002年起学会又同上海市医务工会、上海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推行了硕士生证书班,至今以成功举办了4期。高等护理教育的迅速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护理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护理专业驶进快车道奠定了基础。2.促进护理队伍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化(第五届理事会) 1991年,组织人力对上海护理科技队伍127个单位护士长以上护理骨干2499人做了技术职务方面的调查与预测,向上海市卫生局等有关单位提出了《关于解决护理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出现断层问题的建议》,建议行政部门对于护理人员职称评审给予政策倾斜,使一大批 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得以晋升,调动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3.实施团体会员及会员联结员制度(第五届理事会) 为进一步密切学会与会员间的双向联系,更好的为广大基层单位会员及护士服务,1992年第五届理事会经过反复论证,通过了建立团体会员及会员联络员制度的决定,于1993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会员联络员大会。团体会员制度不仅从人员上壮大了学会的力量,也增加了学会的资金来源,为开展护理科技开发,活跃学术活动、表彰先进等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4.建立“上海护理科技奖”评审制度(第六届理事会) 为推动护理科学研究向深层次发展,1994年第六届理事会决定建立“上海护理科技奖”评审制度,每2年评选1次,这一制度有力地激发了上海护理人员从事护理研究的热情,带动了上海市护理科研水平的提升。5.开展优秀护理论文评审(第六届理事会) 自1995年开始,结合庆祝国际护士节举办优秀护理论文报告评选活动,每2年举办1次,以鼓励护理人员多思考、多研究,多出论文。6.建立教育基地(第六届理事会) 1997年,积极筹建上海市护理学会教育基地。此想法得到B-D亚洲有限公司的理解与支持,经多方选址、磨合,选定上海新闸路1531号二楼 (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占地面积238平方米。为学会举办各类培训、讲座提供了良好的场地。7.创办《上海护理》杂志(第六、七届理事会) 1996午10月,经学会六届理事会多年努力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上海护理》杂志(内刊)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它的诞生实现了上海护理科技人员拥有自己学术交流园地的心愿。2001年1月,该杂志由内刊改为公开出版发行,对活跃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8.开展专业护士培训(第七、八、九届理事会) 自1999年以来,上海市护理学会就已经开始进行临床专业护士的培训工作。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出台以后,上海市卫生局对上海专业护士的发展工作做了重要部署,明确由上海市护理学会承担此项工作。2006年,学会组建了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课题组,开展调研并论证,为制定上海临床专业护士的培养计划和标准提供依据。并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护士培训。9.自筹资金购房,扩建办公场地(第八届理事会) 2004年,学会理事会群策群力,自筹资金购买办公场地,为学会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证。

  • 索引序列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编辑部主任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部主任
  • 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