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发布时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不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中查不到该条记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主要栏目主要登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论著(高质量的优秀论著可以英文发表)、研究快报、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医学写作、罕见或少见病例报告等。收录情况被美国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及其《医学索引》(IM),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ⅥNITI)和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增补文摘》(ExtraMED)收录;并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CSCD)等国内所有相关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要多久

大学都有学报 大学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举的,需要学术交流品台

当时邮箱就会有自动回复,表示投递成功;然后只要是工作日,相关人员就会查看的。但是如果没有入选的话不会退稿也不会有通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到三审

截至2014年12月,该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局工程研究中心,2个湖南省设计(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另外学校还建有生态研究所、昆虫资源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林产工业研究所、生物质材料研究所、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所、物流与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所、材料成形技术研究所,粮油加工机械研究所、家具企业产品策划研究所、陶艺与公共艺术工作室、住宅室内空间艺术研究所、现代家具工程技术研究所、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风能机电与结构工程研究所、数理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土地资源利用与评估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培育与保护实验室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城市森林生态实验室、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实验室、昆虫系统进化与综合管理实验室、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室、林业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质复合材料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工业)研究(设计)中心: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湖南省竹业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竹木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创新型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农林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林业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2006年至2011年,该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亿元,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项目92项、社会科学项目11项,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2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2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30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4余篇 。2010年至2013年5月,该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48”计划、国家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项目522项;其它项目1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00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228部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2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有文献资源总量21万册(件)。其中印刷型图书24万册,电子图书9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余个,各种非印刷资料5100件。 学术刊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原名《中南林学院学报》,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办的以林为特色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该刊1981年创刊,2010变更为月刊,月底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 1673-923X,国内刊号为CN43-1470/S。该刊是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优秀高校学报,湖南省一级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入编了国内所有的期刊数据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将开设的栏目主要有:生态文明研究、生态旅游、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论坛、公共管理、金融与财务、国际贸易、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新闻出版、图书馆管理、高教研究、学术争鸣等等。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 。《经济林研究》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刊于198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刊。该刊是我国唯一的反映国内外经济林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该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 1003-8981,国内刊号为CN 43-1117/S。主要刊登经济林、果树和观赏园艺等学科栽培、育种、育苗(包括常规育苗和快速繁殖育苗)、生物科学与技术、产品加工利用与贮藏、资源开发与利用、生产经营与管理、发展战略以及与经济林、果树和观赏园艺有关的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昆虫学、病理学等方面的论文,设有综述、述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实用技术、发展战略等栏目 。

是北大核心期刊

打电话去问编辑,多沟通

9 出版专著与发表论文专著与教材:《旅游者碳足迹》,中国林业出版社,03《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12《旅游景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教材)《旅游解说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6月《生态旅游管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旅游景区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9月(2007年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简明森林调查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年3月学术论文:王怀采,钟永德,罗芬 旅游开发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以岳麓山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1,27⑽:58-罗芬,钟永德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细分研究——基于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 经济地理,2011,31⑵:333-姚金雨,许娜子,朱宁华,钟永德,李家湘,景美清,罗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森林可持续旅游对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⑶:191-吴 葵, 钟永德城市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研究——以长沙市橘洲公园为例,大家,2011⑼:袁金明,钟永德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湖南省为例,生态经济,2011⑷:123-扶梅娟,钟永德长沙市康体休闲服务产品外地市场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⑴:89-罗彤,钟永德 基于交通改善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炎陵县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⑴:86-Luo fen,Zhong Touris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arch moti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backpackers of university 201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nd Digital Society (ICNDS)Luo fen,Zhong Perceiv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Outward Bound Touris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SERVQUAL M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Luo fen,Zhong Visitors'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in the National Park: A Case Study of ZhangjiajieNational Forest P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易果平,钟永德,易米平乡村旅游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研究----以官庄景区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⑶:51-陈艳,钟永德 中国植物园研究综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⑾:253-罗芬,钟永德,王怀采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对低碳旅游研究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10,19⑶:105-洪梅,钟永德 省级旅游卫星账户的构建初探,中国商贸,2010(28):177-余勇,钟永德,许建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游憩体验与环境态度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⑵:149-陈开源,钟永德 森林旅游引入心理保健功能的可行性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⑶:48-吴 葵, 钟永德 橘洲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⑾:186-余勇,钟永德 基于环境态度的游客环境行为预测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旅游论坛,2010,3⑸:514-谢冽,钟永德 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⑹,30-成风明,钟永德,周美芳,翟光华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态度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⑹:201-王怀采,钟永德,罗芬 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动机与解说偏好研究——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⑹:122-李文明,钟永德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⑹:170-洪文艺,钟永德,李文明,陈乃法基于饭店业核心内容的舒适度营造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09(34):108-钟永德,陶飞亦歌亦泣 若悲若喜——浅谈土家族哭嫁歌,现代企业教育,2009⑷:139-140李文明,钟永德 中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旅游论坛,2009,2⑶:340-余勇,钟永德 少数民族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3⑹:65-钟永德 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全面深度剖析——阎友兵教授《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评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⑴:莫家明,钟永德 从森林碳汇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家天地,2009⑺:48-李文明,钟永德 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9,24⑾:90-YiHuang,JinyangDeng,JianLi,YongdeZ Visitor’s Attitudes Towards China’s National Forest Park Policy,Roles and Funkations,and Appropriaate Use,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⑴:63-MAI-HE LI,WEN-FA ⅪAO,PEILI SHI,SAN-GEN WANG,YONG-DE ZHONG,ⅪNG-LIANG LIU,ⅪAO-DAN WANG,ⅪAO-HU CAI & ZUO-MIN SHI Nitrogen and carbon source–sink relationships in trees at the Himalayan treelines compared with lower elevations,Plant,Cell and Environment,2008 (31): 1377–陈秀清,钟永德 国内外旅游罩研究综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⑴:88-周美芳,罗 芬,钟永德 湖南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0⑶:24-罗 芬,钟永德,李 健,陈 朝 主旨导向的旅游解说规划“七步法”,社会科学家2008,4:103-李文明,王怀采,钟永德 试论森林旅游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⑴:58-罗 芬,钟永德,吴忠宏,张西林 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旅游解说需求之研究——以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旅游学刊2008,23⑻:69-李晶博,钟永德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调研世界2008,李晶博,易志慧,钟永德 中国森林旅游标准体系构建初探,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⑶:26-曾婧婧,钟永德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聚类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08,罗 芬,钟永德 旅游解说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旅游学刊2008,23⑼:9-钟永德,王怀采,李晶博,罗 芬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旅游论坛2008,1⑴:130-李晶博,钟永德,王怀采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23⑸:93-张西林,钟永德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改革探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56-潘日鸣,兰成云,钟永德 炎陵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探讨,湖南林业科技2007,34⑴:41-洪梅,钟永德 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及主要问题分析,企业家天地2007,3:129-钟永德传统文化——和谐乡村旅游的基础,湖南林业2007,6:罗 芬,钟永德,李 健,俞益武 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探讨,浙江林院学报2007,24⑶:336-钟永德,张 清,杨泽坤,郭 晖 青少年红色旅游行为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沙市青少年的实证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1⑴:78-张西林,钟永德 农村小水电建设中的水电和谐开发,水力发电2007,33⑺:97-钟永德,王怀采,黄家兰 游憩活动对活地被物层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浙江林院学报 2007,24 ⑸:593-汪丽娜,钟永德,罗 芬 旅行社客户会员制的博弈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1⑷:27-罗明春,陈超群,钟永德 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特区经济2007,12:156-陈超群,罗明春,钟永德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 11157-11158,伍孝勇,钟永德对张家界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07,156-罗  芬,吴伟进,钟永德 辩证认识奥运旅游效应,旅游学刊2007,22⑺:6-钟永德,罗 芬 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26⑴:69,79,89,李文明,李  健,钟永德休闲化是旅游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的视觉,旅游学刊2006,21⑼:8-9钟永德,罗 芬 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进展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6,15⑷:87-93钟永德,付红军,罗 芬 凤凰沱江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4⑴:1-李 健,钟永德,王祖良,孙 雪 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6,25⑼:1141-陈晓磬,钟永德,周可华 长沙城市旅游营销的休闲文化视点,长沙大学学报 2006,20⑹:9- 李 健,钟永德,罗 芬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特区经济,2006,7侯碧清,钟永德 3S技术在株洲市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中的应用,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⑶:96,7,17,27罗 芬,钟永德,付红军 SMRM模式在环境解说中的应用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⑸:38-41,46罗 芬,钟永德,李 健,付红军 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分析,旅游科学2005,19⑸:33-37罗明春,罗 军,钟永德,王国勋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⑹:111-115钟永德,李迈和,Norbert K 地球暖化促进植物迁移与入侵,地理研究 2004,24⑶:348-356钟永德,罗明春,袁建琼 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⑷:83-87罗明春,钟永德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客流日分布规律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⑷:58-63罗明春,钟永德,袁建琼 论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求索2004,12Zhong Y Wasserhaushalt in verschiedene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Forsten Suedchinas,Dissertation des Instituts fuer Waldoekologie der Universitaet fuer Bodenkultur Wien,林辉,钟永德,黄忠义 澧水北源森林资源水文状况评析,湖南林业科技2002,29⑵:8-10戴枚斌,张合平,何 平,钟永德,彭光裕 南洞庭湖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结构和效益评价,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19⑷:30-33陈凤翔,钟永德,张合平,何 平 南洞庭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19⑷:68-70LI Maihe,ZHONG Y Untersuchungen des Dickenzuwachses und der Aeestammform in Abhaengigkeit von unterschiedlichen Aestungsintensitaeten,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Natural Sciences,Symposium on Natural Sciens of China Scholars in Austria,Vienna,欧松,欧润贵,钟永德,汪继勇,林辉流域系统森林水文作用过程的辨识和仿真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1996,16⑴:9-13欧松,欧润贵,钟永德,汪继勇,林辉 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综述,湖南林业科技1995,22⑷:1-7,11欧松,欧润贵,钟永德,汪继勇,林辉遥感森林水文作用动态过程的建模和仿真,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4:46-50欧松,欧润贵,钟永德,汪继勇,林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研究森林水文作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4:51-54欧松,欧润贵,钟永德,汪继勇,林辉森林水文作用动态过程模型及效应评价,中南林学院学报1995,15⑵:106-115四川小米桐种子播种品质的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1986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初审

一、审稿流程 采用双向不记名方法(注意删去所有作者信息);未录用者只能查阅综合意见,专家意见原则上保密。 实行三审制:责任编辑初审;专家二审,副主编、主编审查、讨论并由主编终 审查。 稿件原则上不允许缺审。 专家审稿采用“外稿内审,内稿外审”的办法。外校专家原则上应有教授职称。 初审、二审合格但需修改的论文,修改后由主编复审。 二、录入、校对、印刷流程及进度 编务收集文稿、磁盘 双月5日前 编务下稿,印刷厂录入 用时 5天 执行编辑统收清样、初查 用时 2天 规范检查:查漏补缺 责任编辑一校、初步技术处理 3天 规范细查、摘要等,图表处理;版面增删 作者二校(少量增、删、改) 5天 中英文摘要、内容修改,文字、图表、造字 责任编辑三校(版面/文字/图表等) 5天 版面确定、内容转接,个别文字处理 执行编辑校对,英文审校 7天 目录、内文,页次、转接 副主编审查校对 5天 执行编辑核对胶片 4天 副主编审查胶片 3天 主编审查胶片、签印 3天 编务、印刷厂 5-7天 单月25日前

在《中国社会科学》、 《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7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主持《英美商法》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专著:(1)《高管薪酬:激励与控制》,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2)《董事问责:制度结构与效率》,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3)《董事问责标准的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公司法》(译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5)《公司控制权配置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6)《公司治理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文库)1999年版。(7)China’s Business Contracts: Forms and Precedents, Butterworths, 教材:(1)《商法学:原理·图解·实例》(第一、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2)《商法学通论》(第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3)《中国法概论》(Concise Chinese Law),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简明中国法》(Concise Chinese Law),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中国民法》(China's Civil Law),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7)《中国商法》(China's Commercial Law),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8)《中国程序法》(China's Procedural Law),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9)《法律专业英语》,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 公司治理(1)《董事会运行中非理性因素的法律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2)《董事会结构性偏见的心理学机理及问责路径》(独立),《法学研究》2010年3期;(3)《论董事问责的诚信路径》(独立),《中国法学》3(4)On director’s accountability in China: good faith path(独立),Frontiers of Law in C3(5)《集团诉讼与系统性偏袒之矫正——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案的博弈分析》(独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论董事文责的诚信路径》,《中国法学》2008-6(7)《论公司法建构经营者诚信义务的必要性理论与改革》,《理论与改革》2008-1-(8)《论董事诚信义务的法律地位》,《法学杂志》2007-7-(9)《投资者权益保护与群体诉讼模式选择》,《河北法学》2007-4(10)《我国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索》(第一),载《财贸经济》2001年第7期。(11)《亚太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综述》(第一),载《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3期。(12)《上市公司董事会改革研究》(独立),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7卷(2000年第2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社。(13)《中小企业替代组织形式探索》(独立),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14)《公司:制度实体》(独立),载《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5期。(15)《公司治理制度的多元结构》(独立),《暨南学报》,1998年第4期。(16)《论中国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载《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第3期。(17)《经营者支配公司之成因》(第二),载《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5期。(18)《东南亚华人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独立),载云冠平主编《东南亚华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19)《中小企业替代组织形式研究》(独立),载张炳申主编《亚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公司自主性与经营者支配》(第一),载《南方经济》,1998年第3期。(21)《东南亚华人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独立),载游汉明主编《华人管理本土化之开拓》,香港城市大学2001版。(22) Reviews on the Seven Miracles of Management,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September-October, 1999, P29。(23) Reviews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Measur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November-December, 1999, P29-30。(24) Reviews on compara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governance systems, 载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nager, March-April, 2000, p29-30。(25) 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SMEs, in Studies on Asian Pacific SMEs development & support systems (South Korea, 2000)(26) On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SMEs, in Small Business Review, V3 N1, 2.2 知识产权(1)《日本专利制度与路径依赖机制》(独立),载《日本研究》1997年第2期。(2)《试析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第一),载《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3期。(3)《试论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第一),载《知识产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4)《商业秘密及预防泄密措施》(独立),载《特区与港澳经济》1994年第4期。(5)《关贸总协定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第二),载《知识产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6)《日本专利制度与日本民族精神》(第二),载《外国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7)《海峡两岸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第二),载《著作权》1991年第2期。(8) Recent Development of IP Protection in China, HK Law Yearbook (1995)(9) A program of IP Education, Gazette, January 1995(10) Progress of IP Protection, Gazelle, February 1995(11) Scope of Trademark Extended, Gazette March 1995(12) Action Plan Avert Trade War, Gazette April 1995(13) Judge's Law Enhances IP Protection, Gazette, May 1995(14) Enforcement of IP Agreement, Gazette, June 1995(15) Recent IP Cases, Gazette, July 1995(16) Functioning Task Forces, Gazette, August 19952.3 区域经济法治(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法制转型》,《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财贸研究》2005年第2期。(3)《台湾制定“两岸条例”的背景》,《海峡两岸》1991年第1期。(4)《前进中的重庆台商投资开发区》,《海峡两岸》1992年第1期。(5)《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不同法律传统的冲突与协调》,《当代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6)《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法律对策探索》,《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7)《美国反信息欺诈立法及其起始》,《南方经济》2004年第6期。(8)《后安然时代的信息质量监控》,《当代财经》2003年第7期。(9)《欧盟公司法创新与准法》,《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1)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管薪酬控制机制研究(09YJA82002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2)诚信义务与董事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07SFB2030)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课题,主持人。(3)董事问责:制度结构与适应性效率研究(07G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4)市场失序的法律漏洞及其补救方案设计(70141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5)企业知识资产资本化研究(09JDXM82005),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人。(6)公司治理结构之效率研究(JA6300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7)欧盟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主持人。(8)公司治理准则:准法机理与国际比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主持人。(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9904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0)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79930400),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1)2004年5-6月,加拿大SACS项目资助访问加拿大UBC、多伦多等大学。(2)2007年7-12月,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学者。(3)美国国际访问学者(IV)(1994、2004)(4)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英国)(12-12)(5)当代中国经济与文化研讨会(英国外交部与伦敦大学主办,1999年6月9日)(6)亚太地区技术转让与许可制度(1995年4月)(7)为林肯大学本科学生讲授中国合同法、欧盟竞争法(1999年2-4月)(8)为埃克塞特(Exeter)法学院教师作中国法治学术报告(1999年8月22日)(9)华人管理本土化国际研讨会,香港(2001年5月)(10)中小企业亚太论坛第四届国际研讨会副秘书长,2000年11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已审回

一、古典文学1.《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2.《苏轼与俳优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全文摘转。3.《佛教文化对包公文学的影响》,2008年第1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4.《唐宋传奇中的游历仙境主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晚唐曹唐游仙诗中的仙洞原型:兼及 历史演进中的乌托邦定势》,《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游仙诗中的死亡再生母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3)全文摘转。《仙界方七日,人间已千年》,《文史知识》2003(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6)索引,2004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古典文学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二人合著,排名第一。《游仙诗中的仙境动植物原型追溯》,《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1期。《古代文学博士点研讨综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桑图腾文化的变迁》,《文史知识》1997年第12期。12《亦真亦幻难评说——唐传奇中的“时空魔幻”叙事》,《名作欣赏》, 《明清小说所见包公戏扮演传播史料》,2007年第4期,《明清小说研究》。年第7期。《苏轼与宋代杂剧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弃妇、弃妇意象与女性化审美》,《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游仙诗中的山崇拜》,《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仙界方七日 人间已千年——古代游仙文学的相对时空观》,《唐都学刊 》 2005年第1期。《唐代游仙诗的世俗化及其成因》,《唐都学刊》, 2002年第2期。《中国古典文学的“知音”情结》,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司空图《诗品》篇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原型追溯》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试论庄子哲学的寓言形式》,《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通天塔原型——古代游仙诗中的山崇拜》,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年第3期。二、文学传播学1.《文学传播学论纲》, 《当代传播》,2010年第5期。 2.《包公文学形象传播的新思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年3月31日。3.《古典文学传播研究刍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29日。 《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口头与书写之间:文学传播史上的一次大变局》,《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三种包公错断严查山故事的变异与传播规律》,《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9期。《期刊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兼论<中医往事1910——1949>的学术价值》,《出版发行研究》 , 2012年12期。《现代信息传媒产业的外部性》,《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课堂教学效果的传播学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三、谣言研究《谣言传播的本土语境及风险防控》,《当代传播》 2011年第5期。 《从“香蕉致癌”谣言看科学传播的本土语境》,《新闻爱好者》,2009年14期。《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谣言、流言及叙述大传统》,《思想战线》,2014第2期。四、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神授天书与代圣立言:香山宝卷的人类学考察》,《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丛书出版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以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为中心》,《出版发行研究》 , 2013年3期。《文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性——以“仙乡淹留”传说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血社火”的历史文化新探》,《民俗研究》,2013年第3期。《迷狂与书写:对“天书”母题的思再反》,《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5期。《文学何为?文化大传统对文学价值的重估》 ,《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论大传统文本与“N级编码理论“、”N重证据”的关系兼与叶舒宪教授商榷》,《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西王母流变史的文化阐释》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齐家文化与文化担当》,《丝绸之路》,2014年第10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排名亦稳步前升,在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年版中在民族学类排名中位列第二。

  • 索引序列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要多久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到三审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初审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已审回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