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

最近,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及《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收到读者与企业的来电、来函,对《印刷量与标准化》第5期刊登的我在天津“全国油墨(胶印)印刷试性标准化试验基地”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组建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C)的问题表示出较大兴趣,并询问有关情况。根据SAC/TC170工作进程,现在提出拟于近年内组建印刷业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SC),旨在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信息传达给业界,并结合印刷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为推动印刷标准化事业的发展而提出了初步设想,以期引起业界的重视,希望有实力、有愿望的企业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应,为提升企业与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尽一份心力。  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的情况,现特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这方面的政策、要求以及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概述。  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TC和SC的规划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8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由目前的近700个增加到2000个;到2010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力争达到2600个”。2006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批准筹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135个。目前,全国共有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800余个。  二、关于SAC/TC170  SAC/TC170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的一个重要TC组织,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从事全国性印刷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机构。SAC/TC170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负责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提出印刷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组织行业内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化的管理服务,负责全国印刷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包括按产品划分的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印刷、票据印刷、标签印制等以印刷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领域;按工艺流程划分的印前、印刷、印后处理;按印刷方式划分的胶印、凹印、柔印、网印、数字印刷及特种印刷;按产品印刷过程控制要素划分的印刷设备(如印刷机械、印前设备、印后设备等)、原辅材料(如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胶片、塑料等)的印刷适性及印刷工艺的条件要求、生产环境安全要求;按市场准入分类的印刷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环保安全要求、贸易要求、检测方法等。  SAC/TC170是我国印刷界唯一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130)有接口的印刷标准化机构,是ISO/TC130“P”(积极)成员,拥有国际印刷技术标准的提出、起草、审查和表决权。我国印刷界其他的TC组织目前是通过SAC/TC170与ISO/TC130常设的5个工作组(WG)进行联系。  ISO/TC130的5个常设工作组是:  第一工作组:术语(Terminology)  第二工作组:印前数据交换(Prepressdataexchange)  第三工作组:印刷过程控制与测量(Processcontrolandrelated metrology)  第四工作组:媒介与材料(Mediaandmaterials)  第五工作组:安全与人类工程(Ergonomics-Safety)  三、为何要组建新的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贯彻落实标准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提升我国标准化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扩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模,决定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  当前,我国印刷业发展态势强劲,且如前所述,印刷涉及多个领域,面宽而复杂,就行业所需标准而言,粗算不下几百项,而目前制修订的仅有60余项。如果仅仅依靠目前的印刷标准化组织及其工作,要完成整个印刷体系标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根本不适应印刷业当前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动员和依靠多方力量提升发展水平。因此,适时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细分印刷标准化工作领域,扩大和增强印刷标准化队伍,加大印刷标准化工作力度,形成多头并举的局面,是实现我国印刷标准化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途径。  四、为何印刷业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筹建新的技术委员会在名称和工作领域上不应与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已批复筹建和拟筹建的技术委员会交叉重复。因此,我国印刷业如需组建新的标准化组织,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根据这一要求,可以组建印刷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如印前分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报纸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数字印刷分技术委员会、票据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印后分技术委员会、印刷原辅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等等。  五、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  关于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有明确的表述:分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在技术委员会下面某一具体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印刷分技术委员会须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印刷分技术委员在SAC/TC170的领导(协调)下从事相应领域内的全国印刷标准化事务。  六、组建原则  应遵循市场需要、任务明确、结构合理、保证质量、国际接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有国际对口的,原则上应按照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细分,设置相应的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涉及产品或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技术委员会,原则上应由国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承担秘书处。  七、组建条件  主要有:  秘书处承担单位具有支持标准化事业的积极性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并愿意提供如人员、经费等办公保障;  国际接轨,尽可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其认可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TC)或分技术委员会(SC)对口;  遵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规定。  八、承担分技术委员会(SC)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较强的技术实力;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配备所必需的标准化技术人才和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  九、分技术委员会(SC)的组成  SC由15名以上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分技术委员会组成中应有所属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担任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副秘书长以上职务。  产品类标委会,同一单位担任主任委员(含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含副秘书长)和普通委员的代表各不得超过1人,且秘书长和主任委员不得来自同一单位。  十、活动经费的来源  各级TC、SC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经费;  委员和观察成员交纳的费用;  开展本领域标准化的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收入;  秘书处承担单位提供的经费;  社会各界对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资助;  其他。  十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事务的有关政策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使企业有机会获得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服务平台。  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以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  加快技术委员会建设,有效增加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从技术委员会的设立、委员组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使龙头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加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力度。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或参与秘书处工作,强化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承担产品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的工作。  鼓励来自企业的专家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尤其是产品类或与市场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支持企业直接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鼓励企业出资制修订产品类的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提出具有自主创新科研含量的标准项目,解决我国在标准的前瞻性以及国际标准的跟踪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科研带动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政策、要求是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这对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印刷行业的各个领域能否不失时机地在近年内组建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对于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志于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企业、企业家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加强联合,创造条件,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赢得先机。SAC/TC170将全力给予支持、配合、协调与服务,为促进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前行有所作为。

请问您是要进行投稿吗?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

印刷版就是正版书再印刷(可理解为没有版税的盗版书)复印版是正版扫描图印刷(一般是老书,绝版书会再复印,降低成本,文字图片较为模糊)以前盗版多为人工录入电脑,然后再印刷,因此错字率较高相较2010年前,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印刷技术的提高,盗版书已经不差。结语:尽量支持正版!

首页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 经济财政 教科文艺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大气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06 V30 N1 P1-10--------------------------------------------------------------------------------关于半拉格朗日半隐式大气模式的时步问题胡志晋 史月琴 摘 要:讨论半拉格朗日半隐式大气模式中时步的限制,展示时步过大时用一般的首尾两点平均方案计算非线性源汇项的严重误差,提出精确的源汇项计算格式并作了特例计算和比较,讨论了被模拟的大气过程和波动的特征对时步的要求,指出柯朗数NC=C·△t/△X是大气模式时空步长匹配的重要参数指出云降水和大气化学过程特征时间对相应的正定变量的计算时步的限制关键词: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格式;非线性源汇项;时步分类号:P4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895(2006)01-0001-10On the Time Step of Semi-Lagrangian Semi-Implicit Atmospheric ModelHU Zhi-Jin SHI Yue-Qi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12、2004CB4183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05001作者简介:胡志晋,男,1935年出生,研究员,主要从事云降水数值模拟和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E-mail: 作者单位:胡志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史月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参考文献:[1]Williamson D L,Rasch PA class of semi-Lagrangian approximations for JAS,1989,49:2082~2096[2]Staniforth A,Cote JSemi-Lagrangian integration schemes for atmospheric models-A MWR,1991,119:2206~2223[3]Ritchie H,Temperton C,Simmons A,e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mi-Lagrangian method in a high-resolution version of the ECMWF forecast MWR,1995,123:489~514[4]Nair R,Machenhauer BThe mass-conservative cell-integrated semi-Lagrangian advection scheme on the MWR,2002,120:649~667[5]陈嘉滨,季仲贞半拉格朗日平方守恒计算格式的研究大气科学,2001,25(6):837~846Chen Jiabin,Ji ZA study of energy-conserving semi-Lagrangian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2001,25(6):837~846[6]陈嘉滨,季仲贞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平方守恒计算格式的构造大气科学,2004,28(4):527~535Chen Jiabin,Ji ZA study of complete square-conserving semi-implicit semi-Lagrangian scheme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2004,28(4):527~535[7]陈德辉,胡志晋,徐大海,等CAMS大气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3Chen Dehui,Hu Zhijin,Xu Dahai,et Study on CAMS Atmospheric 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 System (in Chinese)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13[8]刘式适大气波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68~70Liu SAtmospheric China Great Encyclopedia,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Beijing:China Great Encyclopedia Press,68~70[9]Hu Zhijin,Zou GAtmospheric non-hydrostatic model and elastic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1992,35(4):463~475收稿日期:2004年10月18日修稿日期:2004年12月15日出版日期:2006年1月31日军事史林 中国医药导刊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建筑设计管理 商业研究 毒理学杂志 传感器与微系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四川化工 保山师专学报 光电子技术 湖北体育科技 工业锅炉 血栓与止血学 太原科技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数码世界 高校后勤研究 冶金能源 微电机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航海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美术观察 中州煤炭 信息记录材料 云南交通科技 中国稀土学报 森林公安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衡水学院学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湖北电业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数字化期刊论文网 ©2008年版权所有

中国质量认证,这本杂志不错,上面内容主要针对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具体条款的讨论和应用等内容,对审核员或质量管理员比较实用。希望能帮到你。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多少

最近,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及《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收到读者与企业的来电、来函,对《印刷量与标准化》第5期刊登的我在天津“全国油墨(胶印)印刷试性标准化试验基地”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组建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C)的问题表示出较大兴趣,并询问有关情况。根据SAC/TC170工作进程,现在提出拟于近年内组建印刷业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SC),旨在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信息传达给业界,并结合印刷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为推动印刷标准化事业的发展而提出了初步设想,以期引起业界的重视,希望有实力、有愿望的企业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应,为提升企业与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尽一份心力。  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的情况,现特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这方面的政策、要求以及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概述。  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TC和SC的规划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8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由目前的近700个增加到2000个;到2010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力争达到2600个”。2006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批准筹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135个。目前,全国共有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800余个。  二、关于SAC/TC170  SAC/TC170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的一个重要TC组织,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从事全国性印刷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机构。SAC/TC170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负责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提出印刷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组织行业内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化的管理服务,负责全国印刷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包括按产品划分的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印刷、票据印刷、标签印制等以印刷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领域;按工艺流程划分的印前、印刷、印后处理;按印刷方式划分的胶印、凹印、柔印、网印、数字印刷及特种印刷;按产品印刷过程控制要素划分的印刷设备(如印刷机械、印前设备、印后设备等)、原辅材料(如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胶片、塑料等)的印刷适性及印刷工艺的条件要求、生产环境安全要求;按市场准入分类的印刷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环保安全要求、贸易要求、检测方法等。  SAC/TC170是我国印刷界唯一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130)有接口的印刷标准化机构,是ISO/TC130“P”(积极)成员,拥有国际印刷技术标准的提出、起草、审查和表决权。我国印刷界其他的TC组织目前是通过SAC/TC170与ISO/TC130常设的5个工作组(WG)进行联系。  ISO/TC130的5个常设工作组是:  第一工作组:术语(Terminology)  第二工作组:印前数据交换(Prepressdataexchange)  第三工作组:印刷过程控制与测量(Processcontrolandrelated metrology)  第四工作组:媒介与材料(Mediaandmaterials)  第五工作组:安全与人类工程(Ergonomics-Safety)  三、为何要组建新的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贯彻落实标准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提升我国标准化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扩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模,决定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  当前,我国印刷业发展态势强劲,且如前所述,印刷涉及多个领域,面宽而复杂,就行业所需标准而言,粗算不下几百项,而目前制修订的仅有60余项。如果仅仅依靠目前的印刷标准化组织及其工作,要完成整个印刷体系标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根本不适应印刷业当前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动员和依靠多方力量提升发展水平。因此,适时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细分印刷标准化工作领域,扩大和增强印刷标准化队伍,加大印刷标准化工作力度,形成多头并举的局面,是实现我国印刷标准化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途径。  四、为何印刷业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筹建新的技术委员会在名称和工作领域上不应与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已批复筹建和拟筹建的技术委员会交叉重复。因此,我国印刷业如需组建新的标准化组织,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根据这一要求,可以组建印刷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如印前分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报纸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数字印刷分技术委员会、票据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印后分技术委员会、印刷原辅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等等。  五、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  关于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有明确的表述:分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在技术委员会下面某一具体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印刷分技术委员会须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印刷分技术委员在SAC/TC170的领导(协调)下从事相应领域内的全国印刷标准化事务。  六、组建原则  应遵循市场需要、任务明确、结构合理、保证质量、国际接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有国际对口的,原则上应按照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细分,设置相应的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涉及产品或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技术委员会,原则上应由国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承担秘书处。  七、组建条件  主要有:  秘书处承担单位具有支持标准化事业的积极性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并愿意提供如人员、经费等办公保障;  国际接轨,尽可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其认可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TC)或分技术委员会(SC)对口;  遵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规定。  八、承担分技术委员会(SC)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较强的技术实力;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配备所必需的标准化技术人才和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  九、分技术委员会(SC)的组成  SC由15名以上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分技术委员会组成中应有所属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担任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副秘书长以上职务。  产品类标委会,同一单位担任主任委员(含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含副秘书长)和普通委员的代表各不得超过1人,且秘书长和主任委员不得来自同一单位。  十、活动经费的来源  各级TC、SC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经费;  委员和观察成员交纳的费用;  开展本领域标准化的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收入;  秘书处承担单位提供的经费;  社会各界对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资助;  其他。  十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事务的有关政策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使企业有机会获得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服务平台。  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以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  加快技术委员会建设,有效增加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从技术委员会的设立、委员组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使龙头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加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力度。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或参与秘书处工作,强化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承担产品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的工作。  鼓励来自企业的专家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尤其是产品类或与市场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支持企业直接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鼓励企业出资制修订产品类的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提出具有自主创新科研含量的标准项目,解决我国在标准的前瞻性以及国际标准的跟踪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科研带动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政策、要求是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这对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印刷行业的各个领域能否不失时机地在近年内组建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对于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志于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企业、企业家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加强联合,创造条件,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赢得先机。SAC/TC170将全力给予支持、配合、协调与服务,为促进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前行有所作为。

龙源期刊网客服电话:400-656-5456以上信息经过百度安全认证,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请以官网信息为准。官网客服信息请点击: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核心期刊分七种,你说的太笼统了

不是核心期刊 标准科学曾经是,但现在都不是了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刊期 出版日期 订阅单价 18-229 公关世界(下半月) 月刊 当月16日 ¥50 4-464 印刷杂志 月刊 当月10日 ¥00 64-65 印刷世界 月刊 当月20日 ¥00 82-292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月刊 当月01日 ¥00 82-789 今日印刷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836 印刷工业 双月刊 单月25日 ¥00 82-929 中国印刷 月刊 当月15日 ¥50 82-985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月刊 当月15日 ¥00 82-986 数码印刷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987 印刷经理人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988 印刷技术 半月刊 每月01、15日 ¥00 以上杂志均可在邮局订阅。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多少号

期刊名称:《新疆教育》(哈文版)办刊宗旨:探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理论,介绍少数民族教育课改最新动态。主编:哈布力哈克编辑部电话:0991-2861005国内统一刊号:CN65-1027/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9449发代号:58-48发行方式:邮发、自发开本:大16开刊期:月刊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69号邮编:830001主办单位:新疆教育出版社主管单位: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每本定价:00元创刊时间:1959年

最近,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及《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收到读者与企业的来电、来函,对《印刷量与标准化》第5期刊登的我在天津“全国油墨(胶印)印刷试性标准化试验基地”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组建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C)的问题表示出较大兴趣,并询问有关情况。根据SAC/TC170工作进程,现在提出拟于近年内组建印刷业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SC),旨在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信息传达给业界,并结合印刷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为推动印刷标准化事业的发展而提出了初步设想,以期引起业界的重视,希望有实力、有愿望的企业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应,为提升企业与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尽一份心力。  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的情况,现特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这方面的政策、要求以及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概述。  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TC和SC的规划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8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由目前的近700个增加到2000个;到2010年,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力争达到2600个”。2006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批准筹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135个。目前,全国共有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800余个。  二、关于SAC/TC170  SAC/TC170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的一个重要TC组织,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从事全国性印刷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机构。SAC/TC170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负责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提出印刷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组织行业内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化的管理服务,负责全国印刷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包括按产品划分的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印刷、票据印刷、标签印制等以印刷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领域;按工艺流程划分的印前、印刷、印后处理;按印刷方式划分的胶印、凹印、柔印、网印、数字印刷及特种印刷;按产品印刷过程控制要素划分的印刷设备(如印刷机械、印前设备、印后设备等)、原辅材料(如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胶片、塑料等)的印刷适性及印刷工艺的条件要求、生产环境安全要求;按市场准入分类的印刷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环保安全要求、贸易要求、检测方法等。  SAC/TC170是我国印刷界唯一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ISO/TC130)有接口的印刷标准化机构,是ISO/TC130“P”(积极)成员,拥有国际印刷技术标准的提出、起草、审查和表决权。我国印刷界其他的TC组织目前是通过SAC/TC170与ISO/TC130常设的5个工作组(WG)进行联系。  ISO/TC130的5个常设工作组是:  第一工作组:术语(Terminology)  第二工作组:印前数据交换(Prepressdataexchange)  第三工作组:印刷过程控制与测量(Processcontrolandrelated metrology)  第四工作组:媒介与材料(Mediaandmaterials)  第五工作组:安全与人类工程(Ergonomics-Safety)  三、为何要组建新的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贯彻落实标准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提升我国标准化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扩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模,决定征集组建新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  当前,我国印刷业发展态势强劲,且如前所述,印刷涉及多个领域,面宽而复杂,就行业所需标准而言,粗算不下几百项,而目前制修订的仅有60余项。如果仅仅依靠目前的印刷标准化组织及其工作,要完成整个印刷体系标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根本不适应印刷业当前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动员和依靠多方力量提升发展水平。因此,适时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细分印刷标准化工作领域,扩大和增强印刷标准化队伍,加大印刷标准化工作力度,形成多头并举的局面,是实现我国印刷标准化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途径。  四、为何印刷业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筹建新的技术委员会在名称和工作领域上不应与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已批复筹建和拟筹建的技术委员会交叉重复。因此,我国印刷业如需组建新的标准化组织,只能组建分技术委员会(SC)。根据这一要求,可以组建印刷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如印前分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报纸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数字印刷分技术委员会、票据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印后分技术委员会、印刷原辅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等等。  五、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  关于分技术委员会(SC)与技术委员会(TC)的关系,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有明确的表述:分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在技术委员会下面某一具体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印刷分技术委员会须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印刷分技术委员在SAC/TC170的领导(协调)下从事相应领域内的全国印刷标准化事务。  六、组建原则  应遵循市场需要、任务明确、结构合理、保证质量、国际接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我国现有的技术委员会,有国际对口的,原则上应按照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细分,设置相应的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涉及产品或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技术委员会,原则上应由国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承担秘书处。  七、组建条件  主要有:  秘书处承担单位具有支持标准化事业的积极性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并愿意提供如人员、经费等办公保障;  国际接轨,尽可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其认可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TC)或分技术委员会(SC)对口;  遵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规定。  八、承担分技术委员会(SC)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较强的技术实力;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配备所必需的标准化技术人才和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为秘书处开展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  九、分技术委员会(SC)的组成  SC由15名以上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分技术委员会组成中应有所属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担任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副秘书长以上职务。  产品类标委会,同一单位担任主任委员(含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含副秘书长)和普通委员的代表各不得超过1人,且秘书长和主任委员不得来自同一单位。  十、活动经费的来源  各级TC、SC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经费;  委员和观察成员交纳的费用;  开展本领域标准化的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收入;  秘书处承担单位提供的经费;  社会各界对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资助;  其他。  十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事务的有关政策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使企业有机会获得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服务平台。  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以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  加快技术委员会建设,有效增加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数量。从技术委员会的设立、委员组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使龙头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加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力度。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或参与秘书处工作,强化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承担产品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的工作。  鼓励来自企业的专家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尤其是产品类或与市场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支持企业直接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鼓励企业出资制修订产品类的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提出具有自主创新科研含量的标准项目,解决我国在标准的前瞻性以及国际标准的跟踪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科研带动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政策、要求是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这对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印刷行业的各个领域能否不失时机地在近年内组建不同领域的分技术委员会,对于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志于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企业、企业家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加强联合,创造条件,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赢得先机。SAC/TC170将全力给予支持、配合、协调与服务,为促进我国印刷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前行有所作为。

  • 索引序列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多少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官网电话多少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