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发布时间: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论语》 《论语》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经典的著作之一,通过阅读其弟子的记录,我们可以读出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史记》(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一,很多专家都推荐它也就理所当然。其实中学语文课本已经选用了其中的几篇,适当扩展,肯定能读出更多的乐趣。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 《唐诗三百首》选漏的优秀诗歌也许很多,但是选中的却几乎都是好诗。随便打开吟诵几首,诗人的风采就会跃然眼前。其实,我们仍然生活在他们的诗歌中,永远不能摆脱。 《呐喊》(鲁迅) 现代文学起始阶段最重要的著作。《呐喊》中的大部分都已选入了语文课本,也是各种升学考试的常考内容。现在,请放下考试的负担,读一下鲁迅笔下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小说中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围城》(钱钟书) 现代文学中最有趣的也是最好的小说之一,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该书自出版后,一直长销不衰,改编成电视剧也同样受欢迎。 《随想录》(巴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思想有关的书不胜枚举,巴金的《随想录》显得很不时髦,但是也许是最认真、最坦诚的一部,如果承认青年人有必要了解“文革”的话,《随想录》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有关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很多,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最不像教材的,也是最好的之一,没有时间读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我们,可以从这一本开始。 《乡村经济》(费孝通) 现在经济学是热门中的热门,在读那些各式各样的舶来品的间隙,也不妨读一下切合中国实际的作品。费孝通几十年前撰写的《乡村经济》(再版本在书店并不难找),尽管书名与经济有关,却一直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意义可见一斑。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现在,我们对外国文学的引进几乎可以达到与原作地的读者同步阅读的程度,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不妨再读一遍。 《西方哲学史》(罗素) 现在,几乎所有西方哲学家的代表著作都已经有了中译本,而这本由一流的哲学家撰写的哲学史无疑是最好的敲门砖。

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要把生存认识到首位从早认识它《狼图腾》希望会有帮助

LZ的青春小说大约是什么年龄段的?什么风格的?青春小说这个分类比较宽泛哦,有诸如校园啦、纯爱啦、文艺啦、成熟啦,还有综合、奇幻类呢。每个杂志约稿的风格类型、年龄层次都是不一样的哦~还有很多杂志投稿是有大概的字数规定的。要投稿的话首先要研究约稿函,看自己的风格类型适合哪一家再去投,这样过稿的机会会更大一点。由于不清楚LZ具体是属于哪一类的,就推荐几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吧。比如《男生女生》、《花火》、《新青年》、《少男少女》以及《中学生》之类的都是比较好的哦~具体的约稿函可以在红榜、中国约稿网以及天使领域的浮云殿里面去找,这几个都是比较正规的。

这一百种图书包括人物传记、品德教育、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内容。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吴尚之介绍,这批图书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时代精神,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倡科学,倡导新知,还注重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1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李菁/著��2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罗歌、吴显果/著��3 《王光美访谈录》 黄峥/执笔��4 《梁思礼院士自述——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 梁思礼/口述;吴荔明、梁忆冰/整理��5 《撑起生命的蓝天——空难与我》 王嘉鹏/著��6 《课本中的名人在童年、在少年(中国卷、外国卷,4册)》�� 李秀云、何大明、杜艳飞/主编��7 《少年博雅文库·科学的难忘岁月(4册)》 江晓原/主编��★品德 教育��8 《共和国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上、下册)》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9 《红军:1934-1936》 师永刚、刘琼雄/编著��10 《中华传统美德》 高路/编著��11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谈师友/谈人生(3册)》 季羡林/著��12 《诺贝尔奖获得者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 健修/编��13 《青少年成才必备的六堂情商培训课(6册)》��熊力樊、萧月等/主编��14 《孝·道:<天下父母>感动中国的50个真情故事》��吕明晰/主编��15 《我能做好——中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自我引导技巧》[美]Julian Taplin,张祥荣/著��16 《青少年心理压力管理手册》��[美]布赖恩 L.西沃德、琳达 K.巴特丽特/著��17 《敢赢》 [美]马克·维克多·汉森、杰克·坎弗莱德/著��18 《谎言长着红耳朵》 [德]莱内尔·埃尔林格/著��★科普��19 《少年科普热点丛书(12册)》丛书编写组��20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10册)》丛书编委会��21 《天 ·地·人生态丛书(3册) 》牛正寰、陈自红、铁穆尔/著��22 《大发现系列丛书——爱因斯坦的宇宙》�� [美]加来道雄/著、徐彬/译��23 《去南极、去北极》 金雷/著��24 《全民应急科普丛书(6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著��25 《青鸟译丛(6册)》�� [英]克里斯·莱弗斯、[美]卡尔·齐默等/著��26 《新法布尔自然观察法(第一、二辑,23册) 》��韩国自然观察研究会/编��27 《宇宙简史》 [英]斯蒂芬·霍金/著��28 《科学家讲故事(2册)》 周嫦��29 《生动的自然科学童话(4册) 》��[韩]申政民、李美爱 著;李胜奎、柳基勋/绘��30 《天空趣象》 金传达��31 《亲近月球》 李元等��32 《与植物零距离》 祁云枝��33 《穿越时空(12册)》 [英]克莱尔·艾斯顿、马克·斯达西等��34 《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 赵亚辉、徐永清/编著��35 《孩子最爱玩的科学实验》 杨芳等/编绘��36 《讲给孩子的世界地理(4册)》 刘兴诗��37 《动物记(3册) 》[加拿大]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38 《神奇的科学魔方》 [美]维基·考伯、凯茜·达林/著��39 《快乐科普剧》 赵明��★知识��40 《中华文化承传(4册)》 主编 施仲谋;副主编 杜若鸿��41 《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42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葛兆光/著��43 《阅读中国系列丛书(4册) 》��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李晓、曾遂今等/著��44 《中文经典100句——古文观止、论语、史记(3册)》�� 季旭升 总策划��45 《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著��46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 宋兆麟、李露露/编著��47 《中国人的民俗世界》 蒯大申 祁红/著��48 《西方哲理大师漫画故事(3卷)》�� 主编 颜玉强;副主编 陈鹏��49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4册)》 卢勤、王杏村 主编��50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8册)》 丛书编委会��51 《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 [德]布凌格 主编;王河新、史仁虎、刘百宁等/译��52 《影响历史的99种发明》�� 主编 李亚宁;副主编 廖伟、陈梅芳��53 《诺贝尔奖获奖者的100个精彩故事(10册) 》杨建邺 主编��54 《带你走进博物馆(5册)》 丛书编委会��55 《青少年必备丛书——有益青少年一生的法律知识》�� 董梅、宣炀/著��56 《主宰——支配社会发展的25大人文法则》�� 邢志华、匡志强/编著��57 《快乐中学生》 卢宇、张玲/著��58 《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 主编 孙云晓;副主编 刘秀英、曹萍��59 《汉字王国 》[瑞典]林西莉/著;李之义/译��★文学·艺术��60 《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10册)》�� 金波、张之路、沈石溪、冰波、保冬妮、王一梅等/著��61 《我的课桌在哪里》 黄传会/著��62 《剑鸟》 范礻韦/著��63 《假如我是海伦》 张悉妮/著��64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丛书(5册) 》��孙幼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著��65 《2006年中国幼儿文学精品彩绘版(4册) 》金波 主编��66 《鼹鼠的月亮河——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高洪波/主编��67 《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穴4册) 》��薛涛、董恒波、车培晶、许迎坡/著��68 《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5册) 》金波/著��69 《笠笠非常图本小说(4册) 》秦文君/著��70 《中国原创童书·月光下的肚肚狼 》冰波/著��71 《国际大奖小说·狗来了 》��[奥]克里斯蒂娜 ·涅斯特林格 著;[德]尤塔·鲍尔/绘��72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董宏猷系列(3册) 》��董宏猷/著��73 《小学生、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2册)》 滕刚/主编��74 《童画·童话集(5册) 》��周锐、冰波、王一梅、肖定丽、安武林/著��75 《非常小子马鸣加(5册)》郑春华/著;姚红/图��76 《父亲》梁晓声/著��77 《千年庭院(盲文版)》 余秋雨 著��78 《老海棠树》 史铁生/著��79 《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著��80 《芦荡金箭》 金曾豪/著��81 《一路格桑花》 党益民/著��82 《回家:一只灰喜鹊受伤之后》 谢立军 著/摄影��83 《斑羚飞渡》 沈石溪/著��84 《小太阳》子敏/著��85 《笑猫日记(3册)》 杨红樱/著��86 《我在长大系列——蔚蓝色的夏天》 李学斌/著��87 《鬼狗》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著��88 《假小子戴安》 杨红樱/著��89 《毛毛》 [德]米切尔·恩德/著;李士勋/译��90 《于是,天使来到身边》 Di Fer/著��91 《纳尼亚传奇(7册)》 [英]C.S.刘易斯 著��92 《世界名画乐园(5册) 》梅叶、陆华、潘岚/著��93 《彩图音乐小百科 》李丹芬/主编��★动画·图画��94 《抗日小奇兵系列(5册)》动画片改编��95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穴5册)》 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96 《中国人的智慧大师(漫画版,8册)》��纪秀荣、李华敏、陈德军 策划��97 《反斗猫俏皮狗(10册)》 任东耀、李刚 策划��98 《连连看(初、中、高、超级版,12册)》 本书编委会��99 《雅诺什童话集(第一辑、第二辑,7册)》[德]雅诺什��100 《小狗卡皮系列(12册)》[英]米克·英克潘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

嗯,如果是网络文学的话建议去起点,起点有作家保障计划滴,每个月最少有800,而且起点估计是目前人最多的网络文学网站了…………如果是投稿去杂志么,我建议投读者,自己写的总想让别人看到嘛,读者看的人貌似蛮多的,如果不是的话表拍我………………

《长江丛刊》《青春岁月》《黄河黄土黄种人》《中国文艺家》《艺术家》《今古文创》《青年文学家》《清风》《北方文学》《文化学刊》等 知网收录的刊物都可以

《当代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级别高,发文的话是《当代青年研究》更容易一些。

《十月》 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 《小说》地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北京文学》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人民文学》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啄木鸟》 地址:北京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当代》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昆仑》地址:北京白石桥路42号《中国校园文学》 地址:北京金台路17号(朝阳文化馆内)《文学故事报》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青年文学》 地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传记文学》 地址:北京前海西街17号《儿童文学》 地址:北京市东四北12条21号《民间文学》地址:北京市农展馆南里文联大楼14层《中国作家》地址:北京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四海》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外国文学》 地址: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中流》地址:北京永安路106号《北京纪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7号《中华散文》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神剑》地址:北京紫竹院南路23号《方圆》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甲4号《诗刊》 地址: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词刊》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诗探索》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文艺理论与批评》地址:北京前海西街17号《新生界》地址:北京阜内大街64号《解放军文艺》 地址:北京海淀区白石桥路42号《佐仁文学报》 地址:北京西城区定阜大街1号北师大《东方少年》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7号《文艺报》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作品与争鸣》 地址:北京市慈云寺邮局005信箱《金盾》地址:北京崇文门东顺城街10号《剧本》 地址:北京东四八条52号《民族文学》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翔凤胡同3号《新剧本》 地址:北京西长安街7号《文学评论》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世界文学》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曲艺》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国外文学》地址:北京大学化学北楼217室外上海地区《小说界》 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收获》 地址:上海巨鹿路675号《上海文学》 地址:上海巨鹿路675号《东方剑》地址:上海市五原路228弄10号《萌芽》 地址:上海吴兴路277号锦都大厦《少年文艺》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电视·电影文学》地址:上海延安西路238号《文学大众》 地址:上海湖南路105号《电影新作》 地址:上海市永福路52号《上海故事》 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597号《故事大王》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故事会》 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外国故事》 地址:上海市延安中路955弄14号《电影故事》 地址:上海市安福路322号《上海小说》地址:上海汉口路300号天津地区:《小说家》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文学自由谈》 地址:天津市新华路237号《艺术家》 地址:天津市新华路237号《天津文学》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散文》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城市人》 地址:天津和平区成都文星里10号《通俗小说报》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蓝盾》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唐山道62号《儿童小说》 地址:天津市新华路237号吉林地区:《小说月刊》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短篇小说》 地址:吉林市解放大路信用大厦九楼《民间故事》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街七号《电影文学》 地址:长春市红旗街20号《作家》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春风》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同志街5号《青春诗歌》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副167号《戏剧文学》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建设广场83号《参花》 地址:长春市建设广场85号辽宁地区:《芒种》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9号《中国铁路文学》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60号《文学大观》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9号《诗潮》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9号《鸭绿江》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9号《海燕》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6号《满族文学》地址:辽宁省丹东市七经街18号黑龙江地区:《小说林》 地址: 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91号《北方文学》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耀景街22号《章回小说》 地址:哈尔滨南岗耀景街22号《青年文学家》 地址:齐齐哈尔鹤城体育场南二门《名人》 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大方里小区105栋《岁月》 地址:黑龙江大庆东风新村纬二路2号《诗林》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91号《文艺评论》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耀景街22号《北极光》 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胜利路2号《雪花》 地址:黑龙江鸡西红旗路15号内蒙古自治区《山丹》 地址:呼和浩特公园西路文艺楼《小小说作家》地址:包头市昆明钢铁大街50号《北方作家》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鄂尔多斯东街科技大厦《草原》 地址: 呼和浩特锡林北路15号河北地区:《散文百家》 地址:河北邢台市顺德路136号《女子文学》 地址:石家庄新开路73号市政府西院1楼《长城》 地址;石家庄石岗大街市庄路2号《小小说月服》 地址:石家庄石岗大街市庄路2号《文论报》 地址:石家庄石岗大街市庄路2号《新诗大观》 地址:河北邢台隆尧《新诗大观》编辑部《诗神》 地址:石家庄石岗大街市庄路2号《杂文界》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军路12号《杂文报》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210号《青少年文学》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秀水胡同50号山西地区:《山西文学》 地址: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科幻大王》 地址:太原市水面关南街18号《民间传奇故事》地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78号《都市》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肖墙2号《黄河》 地址:山西省太原南华门东四条《火花》 地址:太原迎泽大街378号《中外故事》 地址:太原迎泽大街378号山东地区:《当代小说》 地址:济南经十路152号《作家报》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楼南路10号《山东文学》 地址:济南洪家楼南路10号《故事大观》地址:山东济宁市太白楼东路8号《时代文学》 地址:济南市洪楼南路10号《新聊斋》 地址:济南市经六路117号《文学世界》 地址:济南市洪南楼路10号《影视文学》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79号《青岛文学》 地址:青岛市信号山路25号《黄河诗报》 地址:济南经六路117号安徽地区:《太阳》 地址:安徽蚌埠市胜利中路152号《清明》地址:合肥市宿州路55号《作家天地》 地址:安徽马鞍山市湖北路市文联《警探》 地址:合肥市安庆路282号《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地址:合肥市宿州路九号《诗歌报》 地址:合肥市宿州路9号江苏地区:《钟山》地址:南京颐和路2号《雨花》地址:南京市颐和路2号《青春》地址:南京沙塘园7号3楼《乡土》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6号《译林》地址:南京中央路165号《太湖》地址:江苏无锡市长大弄5号《崛起》地址:江苏淮阴市健康西路140号《民国春秋》地址:南京中央路165号《少年文艺》地址:南京高楼门60号综合楼浙江地区:《山海经》 地址:杭州市浙江展览馆内《东海》 地址: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展览馆内《江南》 地址:杭州市南山路105号《野草》地址:浙江绍兴市胜利西路210号《西湖》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市府综合楼《文学港》地址:宁波市柳汀街98-1号福建地区:《厦门文学》 地址: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散文天地》 地址:福州市西洪路凤凰池省作协《警坛风云》 地址:福州华林路12号《故事林》 地址:福州西洪路凤凰池省文联《福建文学》 地址:福州市西洪路凤凰池《海峡》地址:福州东水路76号河南地区:《散文选刊》 地址:郑州市经七路34号《百花园-小小说世界》地址:郑州市伊河路12号《小小说选刊》地址:郑州市伊河路12号《故事家》 地址: 郑州市经七路34号《牡丹》 地址:洛阳市中州中路135号《中州今古》地址:郑州市红旗路东段25号《名人传记》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73号《传奇故事》 地址:郑州市花园路三号省文化厅院内《莽原》 地址:郑州市经七路34号《故事世界》地址:郑州市经七路21号《东京文学》 地址:河南开封府前街72号《热风》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河路17号湖北地区:《长江文艺》地址:武汉武昌东湖路417号《芳草》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写作》地址:湖北武昌武汉大学内《三峡文学》地址:湖北宜昌市云集路市委院内《中华传奇》地址:湖北荆沙市沙市五一路口4栋《戏剧之家》地址:武汉市武昌东亭2路1号《中国故事》地址:武汉市武昌付家坡丁字桥路94号《今古传奇》地址:武汉武昌东湖路417号《当代作家》地址:汉口解放大道新育村33号《江河文学》 地址:湖北宜昌清波路10号湖南地区:《芙蓉》 地址:中国长沙银盆南路67号《湖南文学》地址:长沙上大垅东风二村十七栋《散文诗》地址:湖南益阳市体育场东侧《楚风》地址:长沙市八一西路35号《洞庭湖》地址:湖南省岳阳市金鹗公园北门江西地区:《微型小说选刊》地址:南昌市新魏路17号《百花洲》地址:南昌市新魏路17号《文学与人生》地址:南昌市八一大道104号《中外故事传奇》地址:南昌市新魏路17号《星火》地址:南昌市八一大道371号《鹃花》地址:南昌市二七北路鹃花楼《影剧新作》地址:南昌市江大财路10号广东地区:《广州文艺》地址:广州市文德路170号文化大楼4楼《作品》 地址:广州市文德路75号《珠海》地址:广东珠海市吉大景东路新华大楼四楼《随笔》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南叶》地址: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南路《南叶》杂志社《华文文学》地址:广东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编辑部《湛江文学》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南方路50号101室《花城》地址:广州市水荫路11号《特区文学》地址:深圳市桂园路13号广西地区:《广西文学》 地址:南宁市建政路28号《南国诗报》地址:广西南宁建政路28号文联大楼内《红豆》 地址:广西南宁市民生路79号《三月三》地址: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8号《南方文学》地址:广西桂林市榕城路41号《金田》地址:广西玉林市北效《漓江》地址:广西桂林市南环路159号海南地区:《椰城》地址:海口市文明西路9号《天涯》地址:海口市海府路69号《天涯》杂志社陕西地区:《美文》地址:西安莲湖巷2号《延河》地址:西安建国路71号《喜剧世界》地址:西安市莲湖巷2号《百花》 地址:西安市西七路169号《延安文学》地址:陕西延安市凤凰山麓105号甘肃地区:《阳光》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飞天》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284号《西北军事文学》地址:兰州市南昌路398号《驼铃》地址:兰州通渭路123号新疆地区:《中国西部文学》 地址:乌鲁木齐友好南路22号《绿洲》 地址:乌鲁木齐市光明路15号《绿风》地址:新疆石河子市北三路《民族作家》地址:乌鲁木齐友好南路22号《伊犁河》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86号栋《新疆回族文学》地址:新疆昌吉市延安南路青海地区:《青海湖》地址:西宁四五西路1号宁夏地区:《黄河文学》地址:银川市民生街23号市文联《朔方》 地址:宁夏银川市文化东街23号四川地区:《四川文学》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青年作家》地址:成都市花牌坊街45号家和楼7楼《剑南文学》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建设街8号《科幻世界》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当代文坛》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凉山文学》地址:四川西昌市三衙街3号《龙门陈》地址:成都盐道街3号重庆地区:《红岩》 地址:重庆市中山三路重庆村30号云南地区:《滇池》 地址:昆明新迎小区文艺路3号《大家》 地址:昆明市书林街100号《边疆文学》 地址:昆明翠湖东路3号《金沙江文艺》地址:云南楚雄市鹿城南80号贵州地区:《花溪》地址:贵阳市狮子路27号《山花》地址:贵阳科学路66号《夜郎文学》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工人路2号《南风》 地址:贵阳科学路66号西藏地区:《西藏文学》地址:西藏拉萨市北京西路170号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稿

有起点中文网17k小说网创世中文网纵横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言情小说吧看书网红薯小说网逐浪小说网网易云阅读磨铁中文网塔读文学网腾讯文学网凤凰网原创蔷薇书院3G书城小说阅读网晋江原创网飞卢小说网黑岩阅读网恒言中文网甜阅读铁血读书起点女生网凤鸣轩小说网榕树下一千零一页天下书盟幻剑书盟新浪读书青年文摘陌上香坊香网新小说吧阅读阁创别书城幻文小说网断天小说网乐读中文网华夏天空小说网新华阅读网风起中文网不可能的世界悦读坊新文学中文网酷匠网龙若中文网小说家九酷文学半壁江中文网时阅中文网天地中文网连城读书起创中文网这些都是可以投稿的小说网站。

《当代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级别高,发文的话是《当代青年研究》更容易一些。

《长江丛刊》《青春岁月》《黄河黄土黄种人》《中国文艺家》《艺术家》《今古文创》《青年文学家》《清风》《北方文学》《文化学刊》等 知网收录的刊物都可以

这类文学网站太多了啊 什么榕树 天涯 红袖添香 这些都提供电子稿件稿酬的 只要你写的好 稿酬很顺利就打到你银行账户了 前提都是类似的大网站 小网站基本不行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文章

香火袅袅的庙宇前,虔诚的身影长跪不起。而那神圣过千年的佛像,面目慈善,高高在上。这时候,我自也不可免俗地跪拜下去:“愿一切善良的心灵受到庇佑,愿所有苦难的灵魂得到救赎。” 立身合十,佛像含笑如常。 我不知道它们千百年间听过多少各异的祈求:平步青云、金榜题名抑或与子偕老。于我,佛学是一门文化,以关爱为渊、悲悯为源的禅文化。 林清玄说,当年释迦牟尼于菩提下所悟得的禅理,乃是以对众生平等的爱为起步。我于是相信:用生生不息的爱编成馨香四溢的花环,予众生以芬芳,便是禅文化的不二宗理。 在敬老院,为老人擦净身上的污物,我看到阿婆的笑容如菊花嬿婉,“好伢子,我又多了个孙女啊!” 在孤儿所,送给那里的孩子几串鲜艳的风铃,风拂铃动,我听到属于童年的乐音终摇曳而出。 在重症病房,跟那个同龄的女孩子讲学校的故事,一直安静的她睁着漆黑如墨的眼睛,目光里有了亮亮的憧憬

LZ好,网络利与弊与道德安全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内容一 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二、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三、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四、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五、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为81(满分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内容二 网络的影响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内容三 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内容四 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 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 者队伍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互联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资料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2002、4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热,使中学生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使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势必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4%的中学生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上网引导。当今社会,中学生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学生便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学校作为中学生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中学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四、社会原因 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中学生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同时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大量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脑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积极影响,关键在于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学校、家庭、社会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这是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和结果来就如何正确引导和防治上网带来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议: 消除弊端的建议 一、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在上网之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二、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可以提供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应该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三、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学校的法制校长和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中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组织专题讨论。同时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学生,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缺少点击率。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中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一批能吸引中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中学生、凝聚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学生就一定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 四、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网络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颗毒瘤。我国在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法规,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网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网吧的管理与查处力度,坚决取缔违规操作的“黑”吧,并对有营业执照的网吧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的软件的开发。要建立网络监察机制,成立网络监察安全部门,招募网上警察,加大打击力度,以对付日益猖獗的网上犯罪。 研究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26493希望对你有帮助!

达不到核心的级别,自然不是核心。

《当代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级别高,发文的话是《当代青年研究》更容易一些。

现代国企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1 新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品质、内部能力与成长绩效研究 余红剑 浙江大学 2007-05-01 博士 0 631 2 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 殷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8-01 博士 5 1029 3 中国股价行为金融计量研究 刘 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8-01 博士 2 1132 4 韦勒克诗学研究 支宇 四川大学 2002-02-20 博士 0 346 5 家族企业领导行为、治理模式与绩效研究 李保明 浙江大学 2008-06-01 博士 0 51 6 走向“情境”与“问题” 邵燕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04-11-01 博士 0 590 7 审计人员忠诚及其对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影响研究 郑梅莲 浙江大学 2008-04-01 博士 0 418 8 团队沟通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 季晓芬 浙江大学 2008-05-01 博士 0 587 9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方刚 浙江大学 2008-04-01 博士 0 786 10 人为价值研究 赵渤 复旦大学 2004-04-17 博士 0 369 11 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韩宇 天津大学 2004-08-01 博士 3 1190 12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 王铜安 浙江大学 2008-09-01 博士 0 26 13 基于权力的中国企业领导影响力研究 詹虹 厦门大学 2006-10-01 博士 0 259 14 创业组织学习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丁岳枫 浙江大学 2006-05-01 博士 16 1081 15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郑海东 浙江大学 2007-10-01 博士 0 2995 16 创业型企业组织服务导向及其对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徐璐 浙江大学 2008-04-01 博士 0 393 17 盈余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相关研究 赵岩 吉林大学 2007-04-01 博士 0 826 18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 柳宏志 浙江大学 2007-05-01 博士 0 1171 19 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邱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01 博士 1 1985 20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 2005-07-01 会议 0 44

有一本书的书名是《二号首长》,推荐可以看下,不是讲职场,而是讲官场的,但对在国企里工作还是有帮助的。不过最终还是要保持一个平常心。

  • 索引序列
  •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
  •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稿
  • 当代青年研究投稿网站推荐文章
  • 现代国企研究投稿网站推荐书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