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

发布时间: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的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2007年5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 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 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的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 2007年5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在《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启动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主要走人权生活化、新型城镇化、产业自优化的发展道路。。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文献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中学生论文《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懂的朋友帮忙

生态文明建设英文文献

develop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1、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我国资源总体丰富但人均短缺,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平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针是节约资源保护为主,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系统保护治理红线,永久吉田保护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在保护环境过程当中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方首位在生态系统环境修复当中利用自然力修复防守位生态系统防守位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和重点。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文献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一是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节能减排,鼓励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脱硫脱硝、生活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建筑、商业民用等领域节能减排。2013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8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1亿吨。搞好用能管理,抓紧落实年度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绿色矿产,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发电调度、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四是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方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促进光伏产业摆脱困境。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四是加强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第三,搞好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一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在生态脆弱地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提高补助标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四,增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一是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2013年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3%。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严格考核各地年度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污染物新增量。二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加大连片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是加强PM5监测、信息发布与综合治理。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2013年要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制定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在12月底前对外发布监测数据。四是深化重点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对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分类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采取“集中支持”、“一湖一策”等政策措施,优先保护水质较好的控制单元。加强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强化铬渣等危险废物重点源管理,推进电子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监管。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是组织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发布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二是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继续组织实施5省8市低碳试点工作方案,启动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试点,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三是稳步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出经国家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和第二方审定与核证机构,促进自愿交易市场公开、公正和公平,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继续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积累经验。四是建设性参与国际谈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五是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以大国双边为重点,以多边合作为纽带,以南南合作为突破,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各地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的参与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六,搞好相应制度安排。实施鼓励分布式能源建设、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煤层气入网的政策。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试点。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今年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工作,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让祖国接班人积极投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培养 一 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讲,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对生态环境负责,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具体措施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除了学校首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之外,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这门课程成为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的必修课程,从而使使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图片视频展览等让学生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节日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现在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节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在这些节日前后各种报刊、电台甚至街头都有有关的宣传内容,这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使同学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自觉重视生态文明的问题。 4、实施开放性教育模式,因为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1)、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比如给出与生态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作答,参与识别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2)、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等活动对我国生态问题现状进行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智慧发明创造,研究生活中可以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发明,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发现科技创新的潜力。 5、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本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状况、水质调查,进行空气监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等。 三 总结 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中,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优秀人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参考文献] : [1]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葛林豫,李迎芳,郑浩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河南科技,2008(11) [3]万福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2008(9)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5)

  • 索引序列
  •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
  •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文献
  • 生态文明建设英文文献
  • 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 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