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

陈世悦1 肖敦清2 李 聪1 蒲秀刚2 黄 鹏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55666; 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80)摘 要: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发育了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灰质 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等5种白云岩类型,白云岩储层主要为微晶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 构造缝和溶蚀孔隙为主,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沙一下亚段的滨1和板4油组,以埋藏白云岩分布为 主的六间房—联盟—周清庄和赵家堡地区最为有利,准同生白云岩分布的齐家务地区也是较有利的勘 探区带。引言湖相白云岩在我国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以及准格尔盆地二叠系、柴 达木盆地古近系等地层中均有产出。前人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条件及物质来源等方面。田景春等(1998)通过对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白云岩的研究后认为白云岩的产出层位与海侵期次具有明显的 对应关系[1];孙钰等(2007)认为海侵作用、古气候条件和火山活动均为惠民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黄杏珍等(2001)认为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的白云岩以蒸发成因为主[3]; 蔡毅等(2005)对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古近系白云岩研究后认为其也主要是蒸发成因[4];戴朝成等通 过对辽东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产于深凹陷内的一套深湖相白云岩的研究后发现,其产出位置明显受区 域内辽中凹陷西界的北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5]。但对湖相白云岩储层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1 白云岩分布特征歧口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部,西侧为沧县隆起,东南为埕宁隆起,总体呈北北东一北东走向。沙一 下亚段自下而上可分为滨1、板4、板3和板2四个油层组(图1)。前人认为该区沙一下亚段的碳酸盐 岩主要为石灰岩,且泥晶灰岩是较差的储层[6,7]。随着勘探的深入,逐渐认识到白云岩在沙一下亚段普 遍发育,主要分布在齐家务、六间房、王徐庄及赵家堡一带(图2)。2 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白云岩的分类主要考虑其成分和结晶程度两方面特征。按成分分为白云岩 与碎屑岩的混杂类型(泥质白云岩和砂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过渡类型(灰质白云岩或白云 质灰岩);按结晶程度分为微晶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两类。泥晶白云岩是指白云岩的晶体粒度范围介于 隐晶质到微晶之间(图3A),主要发育于滨1和板4油组的歧口和埕海地区。微晶白云岩晶粒大小约 2~5μm,形状呈他形-半自形,且以他形为主(图3B),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齐家务、六间房-周 清庄-王徐庄一带,滨1油组的齐家务和六间房地区也有小范围分布。泥质云岩主要为薄层条带状暗色 泥岩与浅灰白色白云岩呈微波状互层(图3C)。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孔店凸起东西两侧和板3油组的 王徐庄地区。砂质白云岩中的砂质成分以粉砂级石英、长石颗粒为主(图3D)。X射线衍射分析也显示 该区白云岩石英含量较高,长石以钾长石为主,主要分布在赵家堡地区的滨1和板3油组下部。灰质云 岩为白云岩与灰岩的过渡岩类,白云岩晶粒较灰岩明显粗大(图3E),具明显的重结晶现象,而与之共 生的泥晶灰岩部分未见有明显的重结晶现象。图1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地层综合柱状图图2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分布图3 储集空间类型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包括粒内溶孔、铸模孔、特大溶孔、晶间溶孔 和构造缝等。1 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粒内溶孔主要见于含生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或生屑灰岩中。发育粒内溶孔的生屑或鲕粒以灰岩为 主,少量为白云岩。部分颗粒内溶蚀强烈仅保留原始颗粒外形时就变成了铸模孔(图4A,B),铸模孔 大小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不等。图3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型2 特大溶孔特大溶孔主要发育于微晶白云岩和生屑白云岩中,溶孔体积两倍或多倍于周围最大碎屑颗粒或晶 粒。当特大溶孔发育于颗粒碳酸盐岩中,其实是粒间溶孔的扩展,即溶蚀作用不仅溶蚀掉了胶结物,同 时也使颗粒被溶蚀掉(图4C、D)。3 晶间溶孔晶间溶孔主要发育于结晶的白云岩中。由于研究区白云岩以泥晶-微晶白云岩为主,因而此类孔隙 非常小,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但通过扫描电镜可以发现晶间孔隙较为发育,尤其在自形程度较高的细 晶白云岩中更为发育(图4E、F),个别微晶孔隙较大,微孔可达5~10μm,当溶蚀作用强烈时可转为 特大溶孔。4 构造缝构造缝是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构造应力超过了岩石的弹性限度而使岩石发生破裂所形成的裂缝。研究区内构造裂缝其边缘多平直,延伸较远,成组出现,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可分为宏观缝和微观缝(图5),宏观缝在岩心上就明显可见,一般在1mm左右,微观缝多在显微镜线可以观察到,通常小 于1mm。图4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图5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发育特征从白云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可以看出,研究区裂缝充填分为三期,早期以含铁白云石充填为主,含铁 白云石基本不发光或发暗棕色光,晚期充填含铁方解石,局部见泥质充填,之后为泥质和铁方解石先后 充填。铁方解石发棕色光,脉内泥质发靛蓝色光,孔隙不发光(图6)。裂缝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尽管在岩心观察中发现白云岩裂缝后期充填度很高,但在铸 体薄片观察中发现,很多被充填的裂缝在后期成岩变化中,充填物被局部溶蚀,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局部地区溶蚀裂缝宽达64mm,呈串珠状溶蚀孔(图7)。图6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充填阴极发光特征(10×10)图7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裂缝充填物后期溶蚀特征4 储层物性特征1 物性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直方图的统计分析看出,白云岩类储层 孔隙度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2%~9%之间,孔隙度小于5%的样品能占到总的样品数的60%,5%~8%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0%,大于8%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30%(图8);而渗透率的分布则较 为集中,20×10-3μm2 ~50×10-3μm2之间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0%。大于90×10-3μm2的样品占样 品总数约20%。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2 孔隙结构特征压汞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压力低于56MPa时,基本无进汞量。当压力达到12MPa时,进汞量 开始大量增加,当压力超过48MPa时,进汞量则显著降低。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38~ 5859μm之间,主要的进汞喉道半径分布在1465~0366μm间,表明研究区孔隙结构以微细喉道 为主(图9)。图8 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孔隙度(左)、渗透率(右)分布直方图图9 微晶白云岩毛管压力曲线及孔分布特征图图10 白云岩孔隙度-深度关系图3 白云岩类孔隙度与深度关系一般来说,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在上覆 岩层压实作用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逐渐降 低。而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 并没有随深度增加而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反 而在2500~2700m之间有异常高值(图10)。根据研究区白云岩成因分析,齐家务和黄骅浅 湖地区局限洼地处白云岩主要以准同生期蒸发 浓缩成因形成,而六间房—周清庄—赵家堡地 区半深湖地区白云岩则主要由埋藏白云岩化成 因为主。埋藏白云岩结晶程度较准同生白云岩 结晶程度高,通过对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发现,裂缝在结晶程度高的微晶白云岩和泥晶 白云岩中更为发育。故在研究区虽然埋藏白云 岩发育深度较准同生白云岩大,但其孔隙度并 没有随深度增大而降低。4 白云岩类储层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沙一下亚段滨1、板4、板2+3等油组平面孔隙度、渗透率的展布特征分析,发现板 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发育最好。这是由于板4油组大量发育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结晶程度相对较高,成分相对较纯,两者均有利于裂缝和溶蚀孔隙的发育。板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0~18%之间,孔隙度高值区分布在周清庄-王徐庄地区、羊三木一 带、赵家堡地区和港深10井区附近(图11)。其中周清庄-王徐庄地区微晶白云岩发育面积最大,储 层累计厚度一般为2~6m,最厚可达10m;孔隙度一般为0~10%,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处可达 5%。羊三木一带储层累计厚度一般为2~5m,最厚处可达6m,孔隙度一般在0~12%,高值区一 般大于10%,最大处可以达到28%。赵家堡地区储层累计厚度一般为4~8m,最厚处可以达到 8m,孔隙度一般在0~10%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处可见89%。港深10井区附近储 层累计厚度一般在1~4m最厚可以达6m,孔隙度一般在0~8%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10%,最大值为 6%。图11 板4油组白云岩类孔隙度平面分布图板4油组白云岩类储层渗透率高值区主要为周清庄-羊三木-王徐庄一带及赵家堡地区(图12),其中周清庄与羊三木地区的渗透率值一般为(0~30)×10-3μm2之间,高值区一般大于30×10-3μm2,而赵家堡及王徐庄地区渗透率一般为(0~20)×10-3μm2之间,高值区一般在30×10-3μm2以上,其中 赵家堡和王徐庄地区局部渗透率值大于100×10-3μm2。图12 板4油组白云岩类渗透率平面分布图图13 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物性特征与含油气关系图5 有利储集区带预测1 储层分类评价根据研究区白云岩类岩石类型与孔隙度、渗透率 关系、沉积-成岩作用及裂缝分布特征,以及沙一下 亚段白云岩类储层物性与含油气性的关系分析(图13),当孔隙度小于5%时,主要表现为致密层,无油水显示;油层、水层及油水同层样品点的孔隙度 主要分布在孔隙度大于5%的区间。由于储层渗透率 变化比较敏感,即使孔隙度大5%,渗透率就有可 能变化几、几十甚至几百毫达西,因此,确定储层物 性下限时主要依据孔隙度的变化特征与含油级别的关 系(表1)。据此将白云岩类储层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最好储层,储 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其次为晶间溶孔及胶结物内 溶孔。代表岩类以微晶白云岩为主,其次为泥晶白云岩;该类储层主要分布于西部的齐家务地区,六间 房—周清庄地区及赵家堡地区,多与断裂和局限洼地有关,具有较高的工业产能。表1 歧口凹陷沙—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分类评价表Ⅱ类中等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不均匀分布的各类溶蚀孔、白云岩晶间孔、少量微裂缝等,代表岩 性主要为泥晶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分布范围与Ⅰ类储层类似,主要是介于局限洼地与浅滩之间的云 坪、灰云坪环境,如近两年在齐家务及六间房地区的旺32、房30等井均有较好油气显示。Ⅲ类非储层:主要为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和部分灰质白云岩,多见于远离断层和凸起的湖湾和 云灰坪等环境。2 有利储集区带预测研究区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差异较大。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 滨Ⅰ油组和板4油组,其中板4油组较为发育,板2+3油组白云岩储层有利区带分布范围较小,且较 为孤立,且储集性能以中等—差的Ⅱ类储层为主。下面以板4油组为例加以说明。板4油组白云岩储层分布较广,Ⅰ类储层面主要王徐庄-羊三木至赵家堡一带(图14),其中王徐 庄-羊三木一带,主要储集岩为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试油显示多为油层和油水层,赵家堡一带主要储 集岩为微晶云岩,试油显示多为油层。6 结论(1)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发育了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灰质白云 岩或白云质灰岩等5类白云岩,微晶白云岩是主要的储层岩石类型,晶粒约2 ~5μm,呈他形-半自形,且以他形为主,主要发育于板4油组的齐家务、六间房-周清庄-王徐庄一带,滨1油组的齐家务和六 间房地区也有小范围分布。(2)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包括粒内溶孔、铸模孔、特大溶孔、晶 间溶孔和构造缝等,裂缝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3)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类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2%~9%之间,而渗透率的分布则较为 集中,20×10-3μm2 ~50×10-3μm2之间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0%,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由于 六间房—周清庄—赵家堡地区以埋藏白云岩化成因为主,在2500~2700m之间孔隙度表现为异常高值 发育带。(4)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层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差异较大。Ⅰ类储层主 要分布在滨Ⅰ油组和板4油组,且在板4油组中,Ⅰ类储层面主要王徐庄-羊三木至赵家堡一带。图14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板4油组有利区带预测参考文献[1]田景春,尹观,覃建雄,等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与湖湘白云岩成因之关系[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12(4):250~256[2]孙钰,钟建华,袁向春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一段白云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27(3): 78~83[3]黄杏珍,邵宏舜,闫存凤,等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J]沉积学报,2001,19(2):207~212[4]蔡毅,熊琦华尕斯库勒油田E32油藏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30~33[5]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等辽东湾盆地沙河街组湖相白云岩成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2):187~192[6]肖春平歧口斜坡区沙一段下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7]金振奎,邹元荣,张响响,等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泊碳酸盐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2,4(3):11~18

1949年前,中国的沉积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研究工作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近一二十年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者不仅为祖国找到了大批矿产基地,而且结合沉积矿产的研究,在石油、天然气、煤、锰矿、磷矿、盐矿、沉积铜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成岩和成矿理论。在沉积矿物、沉积环境、沉积模式、古地理、沉积建造、沉积地球化学、现代沉积等方面也都获得了很大进展。陆续出版了一批沉积学和古地理学方面的专著、图集和教材。刘鸿允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理图《中国古地理图》(1955)。王鸿祯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与沉积古地理学相关的高等学校教材《地史学教程》(1956),并领导了中国第二代沉积古理图《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和《中国层序地层研究》(2000)等研究总结工作。刘宝珺、曾允孚等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0)、《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1985)、《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1994)。曾允孚、夏文杰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6)。余素玉、何镜宇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9)和《化石碳酸盐岩》(1982)。孙永传、李蕙生编著了《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6)。何镜宇、孟祥化编著了《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1987)。贾振远、李之琪编著了《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9)。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著作和教材主要有:孟祥化等编著了《沉积盆地与建造层序》(1993)和《内源盆地沉积研究》(1993)。冯增昭等编著了《中国沉积学》(1994)、《沉积岩石学》(1993)、《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1989)、《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1990)、《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0)、《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1)。邓宏文等编著了《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1993)。梅志超编著了《沉积相与古地理重建》(1994)。王良忱、张金亮编著了《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96)。赵澄林编著了《沉积学原理》(2001)。陆克政等编著了《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2001)。于兴河编著了《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2002)。姜在兴编著了《沉积学》(2003)。这些成果不仅在教学和指导找矿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效果,而且也丰富了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关的刊物有《岩相古地理》(1981年创刊)、《沉积学报》(1983年创刊)和《古地理学报》(1999年创刊)等。如上所述,近20年来,我国的沉积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古地理编图工作是与沉积学和大地构造学的理论同步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沉积古地理图,主要是概略性的以岩石组合和生物类型为依据而编制的。70年代以来,在现代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编图精度从概略比例尺扩大到中、大比例尺。近年来,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提出编制第三代岩相古地理图,即要恢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古地理位置,把大陆变形和古板块的位移表示出来,这样的图件一般都是大范围概略性或小比例尺图件,编制这样的图件难度较大。1979年成立的中国沉积学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的发展,学会相继召开了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并于1983年创刊了《沉积学报》,对提高我国沉积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沉积学和古地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球科学进入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等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重点和前沿正在发生转移,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并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全球变化等4个主题展开,这就使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定量沉积学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因此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沉积矿产和能源越来越紧缺的21世纪,沉积学及古地理学也必将在沉积矿产和能源勘探开发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地址

核心期刊,很不错

(按时间顺序,打*者为代表作) ICAP法同时测定动、植物样品中痕量元素 环境化学,1987,6(4):48- 回井周,王璞珺,王松君,马凯林,傅春久 麦饭石的吸附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8,18(4):423- 汪碧华,马凯林,王璞珺,王惠芬 维持ICAP仪器测试条件长期稳定性的研究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19(1):105- 马凯林,王璞珺,王松君,回井周,傅春久 *元素地球化学-数理统计法在松南陆相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沉积学报,1991,9(3):31- 王璞珺,刘招君,刘万洙,杜小弟。 *松辽盆地白垩系测井-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2):169- 王璞珺,杜小弟,王东坡 松辽盆地白垩纪黑色页岩沉积与湖泊缺氧事件 见:长春地质学院建院40周年 科学研究论文集(基础地质)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65- 王璞珺,王东坡 矿物的阴极发光性及其在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专辑):164- 王璞珺,杜小弟,计桂霞 沉积速率的定量计算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1):67- 杜小弟,王璞珺 冰筏沉积与古气候、古地理 岩相古地理,1992,(4):35- 杜小弟,王璞珺 Thermal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ocarbon from Non-marine S Lanzhou, China, 1992, 13- Wang Pujun, Du X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特征 地质学报,1992,66(2):327- 刘招君,王东坡,刘立,刘万洙,王璞珺,杜小弟,杨光 冀东马兰峪地区韧性剪切带的变质作用与石英蠕变的关系 地质科学,1992,(4):325- 曹林,林强,王安平,王璞珺 *盆地演化的计算机模拟:回顾·应用·展望 岩相古地理,1993,13(4):46- 王璞珺,杜小弟,王东坡 沉积盆地分析的定量数学模拟:原理与方法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3,8(3):14- 王璞珺,杜小弟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 Acta Geologica Sinina, 1993, 6(2): 167- Liu Zhaojun, Wang Dongpo, Liu Li, Liu Wanzhu, Wang Pujun, Du Xiaodi, Yang G 沉积盆地热史研究方法 世界地质,1994,13(3):114- 王璞珺,刘万洙,王东坡。 非海相沉积层序同位素年龄的直接测定研究及盆地分析中的同位素年代学方法 世界地质,1994,13(3):124- 王璞珺,周燕,王东坡。 **松辽盆地白垩系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划分对比 地质学报,1995,69(4):372-381。王璞珺,杜小弟,王骏,王东坡 **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蒸发岩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沉积学报,1995,13(增刊):53- 王璞珺, 任延广,王东坡。 岩屑总化学成分的统计学方法在白垩纪松辽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岩相古地理,1995,15(2):114- 王璞珺,王东坡 油田地下地质与沉积微相研究软件系统 岩相古地理,1995,15(2):137- 徐开志,王璞珺 *松辽盆地白垩纪湖侵沉积层序与湖海沟通事件的地球化学纪录 岩相古地理,1995,15(4):14- 王璞珺,杜小弟,王东坡 论露头剖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以柯坪县印干村志留系剖面为例 岩相古地理,1995,15(5):29- 刘万洙,杜小弟,王璞珺 生物(细菌)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固定作用的模拟实验及其机理探讨 世界地质,1995,14(2):59- 王璞珺,孙利炜,常平,王东坡。 塔里木盆地原形及其演化 见:王英华主编 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新进展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杜小弟,王璞珺,匡立春,王东坡 **Chronostratigraphy and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Cretaceous of the Songliao B Acta Geologica Sinina, 1996, 9(2): 207- Wang Pujun, Du Xiaodi, Wang Jun, Wang D The global correlation of Songliao nearshore continental basin, Cretaceous, NE C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Earth Sciences, 1996,(Special Issue):117- Wang Pujun, Liu Wanzhu, Wang H *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6,26(1):47- 王璞珺,王东坡,常平,李红。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黑色页岩的形成环境及海水入侵的底流模式 岩相古地理,1996,16(1):34- 王璞珺,王东坡,杜小弟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见:张延庆主编 石油科技进展 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P160- 杜小弟,王璞珺,张殿发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 见:程恩华主编 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 武汉:地质大学出版社, 191- 刘招君,程日辉,王璞珺 峨口铁矿中硫化物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世界地质,1996,15(3):37- 徐勇,乔葆,王葳,王璞珺 Lake-marine linking events of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C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China, 4-14 August, 1996, Abstract volume 2 of 3, Wang Pujun, Du Xiaodi, Wang H *Volcano related sedimentary basins and oil & gas NE C In Proceedings for the 4th Korea-China joint geology symposium on crustal evolution on northeast A Jang BA, Cheong DK (eds) Kongwan Univerty Press: Chunchen,1997,109- Wang PuJun, Wang Hong-Bin, Song WeiH *油页岩物相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石油实验地质,19(4):382-王璞珺,常平,李红,王东坡。 嫩江组黑色页岩-白云质结核-生物灰岩互层层序成因与海水入侵的片流模式 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23- 王璞珺,姚杰,卲正奎 *北班公湖-怒江带构造-沉积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增刊Ⅱ):21-王璞珺, W Schneider, F Mattern, 李才。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 沉积学报,15(3):14-杜小弟,王璞珺,匡立春,王东坡。 下辽河坳陷新生代火山岩储层与油气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增刊Ⅱ):49-王宏斌,王璞珺,陈弘,王树学,曲永宝。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碎屑-凝灰岩储层研究综述 世界地质,16(3):34- 王宏斌,王璞珺,陈弘,白晶哲。 松辽盆地嫩江组白云岩结核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岩相古地理,17(1):22-刘万洙,王璞珺。 松辽盆地东部火山事件的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2(1):57-程日辉,刘招君,王璞珺。 松辽盆地西部英台湖泊扇三角洲层序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参数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8, 27(增刊Ⅱ):101-周永胜,利特克,王东坡,王璞珺。 *Continental strike-slip rifts and their stratigraphic signature: application to the Bangong/Nujiang zone (Tibet) and the South Pennic zone (Alps) Geol Rundschau, 87: 206- F Mattern, W Schneider, P Wang (王璞珺),C Li。(该杂志SCI impact factor =357)。 辽盆地火山事件研究-营城组火山岩特征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50-王璞珺,王树学,曲永宝,任延广。 辽盆地北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对比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8-单玄龙,王璞珺,陈树民,任延广,万传彪。 辽河油田外围钱家店凹陷烃源岩特征与油源对比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72- 孙少波,王璞珺,宋维海。 关于松辽盆地(北部)T3反射层研究的基本结果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114-杨宝俊,王璞珺,刘财,单玄龙。 钱家店凹陷反转构造与油气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69-王宏斌,孙少波,王璞珺。 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55- 刘万洙,王树学,曲永宝,王璞珺。 杏山断陷及朝阳沟背斜带重磁场源机制研究及深层油气预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93-焦新华,吴燕冈,刘万崧,王璞珺。 松辽盆地及周缘深层侏罗系-下白垩统生物地层和地层对比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专辑):62-宋维海,万传彪,边伟华,单玄龙,王璞珺。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and its geologic implications in the east China and Korea In: The 6th Sino-Korean Joint Symposium on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E Byung-joo Lee, Seung Ryeol Lee, Jeongchan Kim and Han Yeang Lee) O 11-16, 1999, Taejon, K 6- Xuanlong Shan, Wanzhu Liu, Wang Pujun, Weihua Bian, Liu Y Comparison of early filling patterns between Songliao Basin of China and Kyeongsang Basin of K In: The 6th Sino-Korean Joint Symposium on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E Byung-joo Lee, Seung Ryeol Lee, Jeongchan Kim and Han Yeang Lee) O 11-16, 1999, Taejon, K 25- Wanzhu Liu, Xuanlong Shan, Wang Pujun, Weihua Bian, Liu Y *Sr, Nd, Pb and O isotop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ngliao basin (SB), NE China: constraint on tectonic (Abstract)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2000(12): Wang Pu-Jun, Satir M, Siebel W and Chen F (该刊物的SCI 影响因子=099)。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shanian orogeny and the evolution of Songliao basin (SB), North/Northeast C (Abstract)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2000(12): Wang Pu-Jun, Sun Xiao-Meng, and Mattern F (该刊物的SCI 影响因子=099) 中国东部陆缘主要盆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旋回及相模式长春科技大学学报,30(专辑):14-单玄龙,王璞珺,许文良,陈树民,宋维海。 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部地层特征及构造演化长春科技大学学报,30(专辑):38-边伟华,王璞珺,单玄龙,万传彪。 松辽盆地深层哑地层研究Ⅱ:磁性地层,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 31(专辑Ⅳ):25-31,王璞珺,杨惠心,单玄龙,年静波,万传彪,任延广 松辽盆地深层哑地层研究Ⅰ:层序地层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专辑Ⅳ):19-刘万洙,任延广,王璞珺,单玄龙,年静波,杨惠心,万传彪 陆相盆地中沉积相的垂向序列组合类型及其在岩相古地理编图中的意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专辑Ⅳ):27- 程日辉,王璞珺,唐华风,游海涛 流体包裹体pH值和Eh值的估算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专辑Ⅳ):124- 游海涛,程日辉,王璞珺 *Volcanism, palaeogeomagnetism and oil & gas of the Songliao basin, Jurassic-Cretaceous, NE China in Proceedings, 8th Korea-China Joint Geology Symposium on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Kangwon, Korea, June 2001, 13- Wang PuJun, Shan XuanLong, Liu WanZhu, Bian WeiHua, Yang HuiXin and Ren YanG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of volcanic basin fillings – an example from faulted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 J G R NE Asia, 4(2): 116- Chen Rihui, Liu Wanzhu, Shan Xuanlong, Wang Pujun, Chen Shumin and Qu Y **40Ar/ 39Ar and K/Ar dating on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constraints on stratigraphy and bas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91:331- PuJun Wang, WanZhu Liu, ShuXue Wang and WeiHai Song(该刊物的SCI影响因子=357)。 **The Cretaceous volcanic succession around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canism and Geological Journal, 6, 37(2):97- PuJun Wang, YangGuang Ren, XuangLong Shan, ShaoBo Sun, ChuanBiao Wan and WeiHua Bian (该刊物的SCI影响因子 =476)。 *Marine ingressive events recorded in epicontinental sequences: example from the Cretaceous Songliao Basin of NE Chin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iassic Central Europe Basin of SW G J G R NE Asia, 2002, 5(1): 35- Wang PuJun, Liu WanZhu, Yin XuiYing, Schneider Werner, Mattern F *陆相盆地中海侵层序特征:中欧盆地三叠系与松辽盆地白垩系对比研究。矿物岩石,2002,22(2):47-53。王璞珺,Schneider Werner, Mattern Frank,边伟华。(EI检索)。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sciences in NE Asia and the 9th 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f Geology on Crustal Evolution in NE A July 31-August 4, 2002, Changchun, C p44- Wang Pujun, Shan Xuanlong, Cheng Rihui, Qiu Chunguang and Chen S *Volcanics within and around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constraints on basin In: IGCP-420 Continental Growth in the Phanerozoic: Evidence from Central A August 5-14, 2002, Changchun, C p105- Wang Pujun, Satir Muharrem, Chen Fukun, Siebel Wolfgang, Chen S 松辽盆地海侵事件沉积,第七界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08,甘肃省敦煌市。王璞珺,刘万珠,Schneider Werner,Mattern Frank。 试论中国东部大型盆地区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复合尺度解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2):317- 杨宝俊,张梅生,王璞珺,刘财,孙晓猛,焦新华,单玄龙,孟令顺,刘万崧,许文良,郭华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18- 王璞珺,陈树民,刘万洙,单玄龙,程日辉,张艳,吴海波,齐景顺。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28- 刘万洙,王璞珺,门广田,边伟华,尹秀珍,许利群。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12- 宋维海,王璞珺,张兴洲,蒙启安,单玄龙,程日辉。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赋存型式和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24- 程日辉,刘万洙,王璞珺,单玄龙,陈树民,曲永宝。 火山灰事件沉积在松辽盆地哑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09- 王璞珺,迟元林,任延广,单玄龙,万传彪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45- 刘万洙,王璞珺,曲永宝,梁江平。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岩性、岩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36- 李世凯, 刘万洙,陈树民,王璞珺 火山岩同位素测年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28- 李全林,王璞珺, 邱春光 济源凹陷中生界烃源岩埋藏史及生烃史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41- 温 暖, 王璞珺, 程日辉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相和亚相的测井识别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专辑Ⅴ):123- 邱春光, 王璞珺, 门广田, 刘万洙 构造活动和火山作用对干酪根成烃转化的影响 地质科技情报,2003,22(1):83- 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单玄龙 构造断阶对沉积的控制:来自地震、测井和露头的实例 沉积学报,2003,21(2):255- 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 徐家围子断阶带对火山岩体和沉积相带的控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2):126- 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单玄龙,陈树民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世界地质,2003,22(2):105- 王璞珺,Mattern Frank, Schneider Werner, 刘万洙,田纹全,李才 The Cretaceous of the eastern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Tibet): tectono-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2003, 16(1): 34- Wang Pujun, Mattern Frank, Schneider Werner, Liu Wanzhu, Li Shikai, Li C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317- 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程日辉,单玄龙,任延广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第三纪构造-火山事件及其油气盆地的控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479- 宋维海,张兴洲,王璞珺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basin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Bangong-Nujiang zone (Tibet): a Re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3, 92: 228- Schneider Werner, Mattern Frank, Wang Pujun, Li C (SCI impact factor =357) Abiogenic origin natural gas in the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 In: The 10th Korea-China Joint Geology Symposium on Crustal Evolution in Northeast Asia (E Bo-An Jang and Daekyo Cheong) N 18-21, 2003, 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7- Wang Pujun, Hou Qijun, Wang Keyong, Chen Shumin, Liu Wanzhu, Li Q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the Mesozoic Non-marin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J G R NE Asia, 16(2):129- PuJun Wang, Zhiqiang Feng, Frank M Influence of Okhotsk suturing on the Songliao Basin: evidence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genic Correlation in Contiguous Region of China, Russia and M 2003,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9- PuJun Wang, Frank Mattern, Shumin C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NW C In: Sun G, Mosbrugger V, Ashraf AR, and Sun YW (Eds): Proceedings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Symposium on Paleontology,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Xinjiang, C Urumqi, 2004,A 25- Jilin University Press, 61- Wang PuJun, Zhang Yan, Cheng Rihui, Sun Xiaomeng, Mattern Frank, Du X On several key problems abou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 In: Sun G, Mosbrugger V, Ashraf AR, and Sun YW (Eds): Proceedings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Symposium on Paleontology,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Xinjiang, C Urumqi, 2004,A 25- Jilin University Press, 79- Sun Xiaomeng, Wang PuJun, Mattern Frank, Hao Fujiang, Guo Z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new evidences from volcanic rocks and In: Wang QH, Zhang Y and Sun W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Sino-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Crutal Evolution Northeast A Changchun, 2004,July 25-30, C Jilin University Press, 20- Wang PuJun, Sun Xiaomeng, Zhu Defeng, Cheng Rihui, Li Q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古潜山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控制因素 世界地质,2004,23(2):138- 马玉春,王璞珺(通讯作者),田纳新,李丽贤,唐华风,田纹全 下扬子区三叠纪最大海侵事件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关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2):55- 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唐华风,孔庆莹,宋维海 下扬子区三叠纪层序地层样式对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响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2):134-141。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唐华风,白云风,孔庆莹,宋维海。 松辽盆地断陷期层序地层特征与含油气性-以徐家围子断陷为例 见:陆相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隐蔽油气藏勘探基础、方法与实践。蔡希源、郑和荣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07, 王璞珺,陈树民,程日辉,齐景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黄铜矿中多元素 王松君,常平,王璞珺,侯天平,岩矿测试,2004,23(3):228-230。 裂谷盆地构造控制地形-沉积体系演化研究与面临问题 于秀英,程日辉,王璞珺 世界地质,2004,23(2):123-127。 Methane-rich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hosting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 J G R NE Asia, 2004, 7(2): WANG Pu-Jun, HOU Qi-jun, CHENG Ri-hui LI Quan-Lin, GUO Zhen-hua, HUANG Yu- 松辽盆地断陷期超层序界面的地质属性刻画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蒙启安,王璞珺(通讯作者),杨宝俊,程日辉 地质论评,2005,51(1):46-54。 新疆东天山哈密五堡地区中奥陶世大柳沟组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田纹全,王璞珺,李嵩龄,孙晓猛,温暖,刘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35(3):297-307。 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型油气藏成藏条件 世界地质,2005,24(2):138- 杜耀斌,田纳新,王璞珺,涂志民,程庆甫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安装

何小燕,胡挺,汪亚平*,邹欣庆,施晓钟,2010。江苏近岸海域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海洋科学,34(9):44-54。(*通讯作者) 刘秀娟,高抒,汪亚平,2010。淤长型潮滩剖面形态演变模拟: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5(4):542-550。 刘秀娟,高抒,汪亚平,2010。倚岸型潮流脊体系中的深槽冲刷——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海洋通报,29(3):271-276。 闵凤阳,汪亚平,高建华,刘运令,张志林, 黎礼刚,2010。长江口北支的沉积物输运趋势。海洋通报,29(3):264-270。 徐志伟,汪亚平*,李炎,马菲,张凡,叶长江,2010。多元统计及物源分析支持的北部湾东部海域沉积物输运趋势。海洋学报,32(3):67-78。(*通讯作者) 邢飞,汪亚平*,高建华,邹欣庆,2010。江苏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海洋与湖沼, 41(3):459-468。(*通讯作者)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夏小明,2010。胶州湾铅-210比活度的分布模式及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海洋学报,32(1):83-93。(*通讯作者) 许炯心,周立旻,李炳元,杨小平,周力平,师长兴,高抒,郑祥民,熊康宁,汪亚平,朱秉启,2009。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地理学报,64(1l):1375-1393。 左平,汪亚平,程珺,闵凤阳,2009。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海洋环境科学,28(6):648-651。 李婧,高抒,汪亚平,2009。长江口水域含沙量时空变化卫星遥感定量研究方法探讨。海洋学报,31(4):167-175。 闵凤阳,汪亚平*,左平,刘运令,吴祥柏,2009。深圳湾西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沉积学报(待刊)(*通讯作者) 程珺,高抒,汪亚平,闵凤阳。苏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其对环境动力的响应。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9 (1):7-12。 闵凤阳,汪亚平,2009。江苏淤泥质海岸入海河道闸下淤积研究。海洋科学,32(12):87-91。 左平,汪亚平,程珺,闵凤阳,2009。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海洋通报,28(1):50-54。 吴祥柏,汪亚平,潘少明,2008。长江河口悬沙与盐分输运机制分析。海洋学研究,26(4):8-19。 马菲,汪亚平*,李炎,叶长江,徐志伟,张凡,2008。地统计法支持的北部湾东部海域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地理学报,63(11):1207-1217。(*通讯作者) 左平,汪亚平,程珺,闵凤阳,2008。深圳湾海域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海洋学报,30(4):71-79。 张瑞,潘少明,汪亚平,高建华,2008。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137Cs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第四纪研究,28(4):629-639。 贾建军,夏小明,汪亚平,2008。美国岸线现状调查30年进展综述——以美国弗吉尼亚州为例。海洋学研究,26(2),53-58。 龚文平,汪亚平,王道儒,陈斌,2008。海南新村港潮汐汊道波流联合作用下的动力特征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海洋学研究,26(2),1-12。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夏小明,贾建军,2008。胶州湾沉积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运移趋势。海洋通报,27(3):57-66。 白凤龙,高建华,汪亚平,程岩,林天岩,2008。鸭绿江口的潮汐特征。海洋通报,27(3):7-13。 张瑞,汪亚平,潘少明,2008。近50 年来长江入河口区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海洋通报,27(2):1-9。 杨旸,高抒,汪亚平,2008。杭州湾北部潮流深槽区细颗粒物质输运与再悬浮过程。海洋学报,30(2):80-91。 张 瑞,汪亚平*,高建华,潘少明,张志林,2008。长江口泥质区垂向沉积结构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海洋学报,30(2):92-101。(*通讯作者) 高建华,汪亚平,潘少明,张瑞,李军,白风龙,2007。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地理学报,62(9):981-991。 汪亚平,高抒,2007。胶州湾沉积速率:多种分析方法的对比。第四纪研究。(待刊) 杨旸,高建华,汪亚平,潘少明,王爱军,2007。长江口南港底部边界层特征的观测与分析。海洋科学(待刊) 谢东风,高抒,汪亚平,2006。砂质底质潮汐水道均衡态模拟初探。海洋学报,28(6):86-93。 杨旸,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王爱军,2006。长江口枯季水动力悬沙特征与再悬浮研究。南京大学学报,42(6):643-655。 杜晓琴,高抒,汪亚平,2006。潮滩水流加减速阶段边界层流速剖面的比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6(5):37-44。 张瑞,汪亚平,潘少明,2006。长江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时间系列分析。南京大学学报,42(4):423-434。 汪亚平,高建华,潘少明,2006。长江河口区边界层参数的观测与分析。海洋地质动态,22(7):16-20。 汪亚平,高抒,贾建军,2006。浪流联合作用下潮滩沉积动力过程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与分析。科学通报,51(3):339-348。 汪亚平,潘少明,HV Wang,高建华,杨旸,王爱军,李占海,吴中,2006。长江口水沙入海通量的观测与分析。地理学报,61(1):35-46。 贾建军,汪亚平,高抒,王爱军,李占海,2005。江苏大丰潮滩推移质输运与粒度趋势信息解译。科学通报,50(22):2546-2554。 李占海,高抒, 柯贤坤, 汪亚平,2005。江苏大丰海岸碱蓬滩潮沟及滩面的沉积动力特征。海洋学报,27(6):75-82。 高建华, 汪亚平, 潘少明,王爱军, 杨旸,2005。长江口枯水期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泥沙研究。5:66-73。 高建华, 汪亚平, 潘少明,王爱军, 杨旸,2005。长江口悬沙动力特征与输运模式。海洋通报。24(5):8-15。 王爱军,汪亚平,高抒,潘少明,2005。长江口枯季悬沙粒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海洋科学进展,23(2):159-167。 王爱军,汪亚平,2004。江苏王港潮间带表层碳酸盐的沉积特征。江苏地质,28(2):90-95。 王爱军,汪亚平,高抒,2004。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盲区数据处理及其在长江河口区的应用。水利学报,10:77-82。 高建华, 汪亚平,王爱军,李占海, 杨旸,2004。ADCP在长江口悬沙输运观测中的应用,地理研究,23(4):455-462 王爱军,汪亚平,杨旸,2004。江苏王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输运趋势。沉积学报,22(1):124-129。 李凤业,宋金明,李学刚,汪亚平,齐君,2003。胶州湾现代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3(4):29-33。 汪亚平,高建华,2003。河口海岸区悬沙输运量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ADCP)观测技术的初步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3(5):469-472。 王爱军,汪亚平,2003。江苏王港地区现代潮滩地貌发育特征。资源调查与环境,24(1):38-44。 杨旸,汪亚平,高抒,2003。江苏王港盐沼潮沟的水动力及悬沙输运过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3(4): 23-28。 王爱军,汪亚平,柯贤坤,李占海,2003。潮间带水沙多层位同步测量系统应用的初步研究。海洋通报,22(3): 61-68。 高抒,汪亚平,2002。胶州湾沉积环境与潮汐汊道演化特征。海洋科学进展,2002,20(3):52-59。 汪亚平,高抒,2001。胶州湾沉积动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海洋科学, 25(2):26-28。 汪亚平,高抒,贾建军 ,2000。海底边界层水流结构及沉积物搬运研究进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8):101-106。 汪亚平,高抒,贾建军。2000。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地理学报,55(4):449-458。 贾建军,高抒,汪亚平,2000。人工示踪沙实验的原理与进展。海洋通报,19(2): 80-89. 汪亚平,高抒,李坤业,1999。用ADCP进行走航式悬沙浓度测量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30(6): 758-763。 汪亚平,张忍顺,1999。江苏弶港盐沼风车河潮沟的地貌与动力演化。海洋科学集刊 ,41: 40-50。 高抒,程鹏,汪亚平,曹奇原,1999。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海洋通报。18(6):44-50。 高抒,汪亚平,贾建军,1999。“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科学问题。科学,51(6): 8-11。 汪亚平,张忍顺,高抒,1998。论盐沼-潮沟系统的地貌动力响应。科学通报。43(21) :2315-2320。 汪亚平,张忍顺,1998。江苏岸外沙脊群的地貌形态及动力格局。海洋科学。(3): 43-47。

按照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难度四颗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逻辑严密。主要成果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都由作者自负。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所属项目: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的,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英文摘要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相当于中文1000字)、关键词。《沉积学报》创办的时间是在1983年,是现状非常有影响力的期刊。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中心

按照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难度四颗星。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逻辑严密。主要成果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都由作者自负。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所属项目: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的,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英文摘要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相当于中文1000字)、关键词。《沉积学报》创办的时间是在1983年,是现状非常有影响力的期刊。

我是矿物的,我们一般去中国知网上找

朋友说的这些刊物太专业,一般人做不了

核心期刊,很不错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安装包

核心期刊,很不错

朱小鸽吴崇筠(1921~1995),沉积学家,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主编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与《沉积岩石学》,是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她提出并总结了大庆油田萨尔图砂岩体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获石油工业部“红旗手”称号。其专著《沉积岩》是国内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她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专著,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两次出版,并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她为我国石油工业与沉积岩石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质学史论丛·6·吴崇筠,四川江津县人。1938年,南开中学迁到重庆,吴崇筠初中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报考南开高中,得到录取。1941年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一些著名大学各自分别在不同日期报名考试,吴崇筠报考了5个大学:成都华西坝医学院,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重庆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中央大学地质系;先后发榜,竟然都被录取。她本喜欢物理和农业,但认为国家富强,资源开发利用是大关键,不仅“抗战”需要,子孙后代也需要。哥哥不放心她独自远行昆明,最终进了中央大学地质系。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同班只她一位女生。她学习努力,以致毕业时系里的老师都不肯放她走。1945年毕业后当了张更系主任和李学清教授的助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到南京。1947年,吴崇筠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系留学,师从系主任拉塞尔博士(RSRussell),研究沉积物中的微古生物学。1949年夏季获得硕士学位,8月与同校留学生朱康福结婚。1950年1月到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即响应新中国的召唤于1950年9月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夫妻共同回到祖国,11月进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吴崇筠夫妇把带回的将近2000美元全部捐献给了国家。1951年,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后56天就参加了全国第一届石油展览会的筹办。根据苏联专家来华后提出的勘探方针“自西而东”,石油总局组织勘探队。1952年春节后不久,与几位老师带一批年轻人西出玉门关,以全队唯一女性又是小队长身份,深入现场,在青草湾、红树峡、积阴功台等处进行地质勘探,后调到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1953年春末,她再次出差去四川和西安。一年半之间,在玉门、成都、西安三处分别筹建第一批石油勘探实验室。1954年,她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任地质勘探系矿物岩石教研室(简称岩矿室)主任,副教授,讲授本专业的沉积岩石学、普通岩石学、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及钻井物探专业的岩石学等。当时主要采用苏联教科书,不适合我国具体情况,要重新编写教材。作为教研室主任,她一边授课,一边组织安排和编写教材,同时组建实验室。1959年9月,松辽盆地松基三井喷油,12月,吴崇筠将刚刚出生4个月的第三个孩子断奶,陪同苏联专家前往。1960年春大庆会战开始,3月,吴崇筠与石油学院的一批师生到大庆,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7月份,调去前线指挥部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专搞钻井岩心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是当时取全取准数据的重要一环。指挥部领导人包括余秋里部长曾听她讲解地质知识,从此被称为吴教授。直到年底才回京。1962年再去大庆并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大庆油田开发期间她先后6次去大庆工作,被石油工业部授予“红旗手”称号。1963年,吴崇筠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2月,周总理在全国人大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她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报告,为祖国的逐渐富强而激动不已,为自己能参与其中做些工作而欣慰。1969年11月,吴崇筠随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东营,1970年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讲课,带野外实习,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材施教,深受好评。1974年借调回北京,当时世界上已发现不少大油田在碳酸盐岩中,我国南方也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沉积,部领导把这一课题交给她。吴崇筠翻译并摘编国际上有关碳酸盐岩的重要文献,进行现场调查,多次为碳酸盐岩学习班、研讨会讲课。1977年,吴崇筠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1978年任院副总地质师,在沉积室工作,是该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吴崇筠是主要参加者。她是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历经8年,抱病完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编写。该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于1992年两次出版,1993年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4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当时吴崇筠已于1995年8月7日去世,享年74岁。一、新中国石油地质实验室的创建人吴崇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回国的留美学生之一。当时国家严重缺油,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石油的重要性,勘探找油成为石油管理总局的第一要务。根据苏联专家的意见甘肃-青海一带是重点,1952年春她与勘探队西出玉门关,深入西北高原进行野外地质勘探,并任小队长。野外工作加强了,很快就显露出实验室工作跟不上。吴崇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时的硕士研究课题就是对标定沉积岩年代起决定性作用的微古生物学的研究,大部分工作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因此总局把她调回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她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组织实验室,调配试验设备,培训人才。她按不同的实验项目,分组定向培训专业人员,使实验室工作得以较快地全面展开,配合野外工作上了轨道,成为国内第一个石油地质实验室,很快完成了古、新近系岩矿综合剖面,对缺少生物化石的陆相古、新近系地层划分起了很大作用,为确定钻井目标层位提供了依据,开创了岩矿工作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实验分析工作日益加重,实验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1953年她又去四川组建实验室,下半年在西安建成全国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培训更多的年轻人。当时她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却没有告诉同事。只是随身带一把开水煮过的剪刀和几块纱布以防万一,跑野外时路途崎岖不平,她就把手放在座位,坐在自己的手上以减少颠簸。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就这样建立起来,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基础数据与分析成果,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科学水平,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她当年培训的人员,后来都成为这方面的骨干。1960年春,吴崇筠参加大庆会战,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后又去前线指挥部下属的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钻井岩心的对比分析是摸清油藏地层情况、计算储量、制定开发方案的重要方面,是“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种数据”的重要一环。但钻井取心既麻烦又影响进尺,钻井队不很重视。为了提高取心率与保证岩心质量,她带领队员到井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宣讲取心工作的重要与意义。在各级领导与工人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取心率,关键井位上的取心率与岩心质量都达到要求。当年大庆会战的条件极其艰苦,她带领全组人员自己动手收集、搬运岩心,并自己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心进行整理、保管、分析。根据岩心数据和其他地质资料建成了大庆油田生产实验区地宫。为大庆油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1954年,吴崇筠调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该校讲授沉积岩石学的第一人。当时高教部指定以苏联教材为主,但并不适用。她一边担任繁重的授课任务,一边自学俄语,从美国带回的两大箱英文书籍只能在家中查看;编写了约30万字的《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大大提高了沉积岩石学的教学水平。这本北京石油学院铅印的教材是全国石油系统高校沉积岩石学教材的先导。在此参考教材的基础上,1962年她又主编了石油高校教材《沉积岩石学》,38万字,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也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从此国内几乎所有高校的相关专业都采用这一教材,使用范围远远超过石油院校,其影响广泛而深远。1963年,吴崇筠又组织各石油厂矿专家与北京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的教师合作,花3年时间编写了54万字的专著《沉积岩》。以后几经修改重编,于1977年由燃料化学工业部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历经文化大革命,吴崇筠主编该书,与编者们一起冒了很大风险。但一经出版即受到高校及油田、勘探等科研与生产部门地质工作者的好评,被作为工具书广泛应用。吴崇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调离石油学院之后,仍然主审了由华东石油学院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82年版与1993年版,为两书的最后定稿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两本教材都是上述教材与专著的延续和拓展。其中199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沉积岩石学》(第二版),100万字,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高校第三届优秀教材特等奖,是以吴崇筠为首的中国石油大学两代人40余年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的结晶。三、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创立者国外的大部分油田都为海相沉积,而中国90%以上的原油储量来自陆相沉积或以陆相沉积为烃源岩,即生油岩。因此研究陆相沉积盆地的沉积学对查明油气的生成、聚集与分布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崇筠自我国陆续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后,就在教授沉积岩石学与编写教材的同时,对我国油田的陆相沉积特点进行研究。1977年正式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后,更进一步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的特征、规律及其与油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深入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分布规律、湖泊分类与湖盆充填类型、湖泊内部沉积环境的划分、湖盆砂体类型及分布规律等。吴崇筠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中新生代湖泊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提出古构造性质、古地理位置、古气候环境为划分湖盆类型的三原则。综合分析结果与实际应用的需要,建立了中国中新生代湖泊分类系统、12种湖泊类型,即近海断陷淡水湖、内陆断陷淡水湖、近海坳陷淡水湖、内陆坳陷淡水湖;近海断-坳过渡型淡水湖、内陆断-坳过渡型淡水湖;近海断陷盐湖、内陆断陷盐湖;近海坳陷盐湖、内陆坳陷盐湖、近海断-坳盐湖、内陆断-坳盐湖。她指导其研究集体编制了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相系列图,展现了各类湖盆的沉积演化历史与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为油气资源评价和明确勘探领域奠定了沉积学理论基础。吴崇筠深入研究了古代湖泊沉积特征,详细考察和分析现代湖泊岸线变迁、水动力状况及相应沉积物的特征与分布,提出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这3个界面控制着生储油层的分布;良好的生油层分布于浪基面以下,大部分储集砂体如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滩坝分布于浪基面和洪水面之间;浊积砂体位于浪基面以下。以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得到普遍的赞同、推广与应用。吴崇筠对湖盆中从近源区至远源区所发育的各类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环境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划分的原则方法、鉴别标志与划分系统。划分原则强调从湖盆整体着眼,根据砂体所处的湖泊亚相带,即砂体所处的水深、坡度、距源区、距岸带和距河口远近等因素来划分砂体类型。划分方法则从沉积相分析着手,不仅研究砂体本身的沉积特征,还要研究砂体围岩的沉积特征和环境因素,实际上就是应用相的共生组合原理的沉积相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砂体预测能力和勘探预见性。将湖泊砂体划分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水下扇、滩坝、广义浊积砂体五大类。对于各类砂体的鉴别标志,从沉积环境、围岩特征、沉积作用、砂体特征、主要发育阶段、相邻砂体及与相似砂体的区别,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吴崇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中新生代湖盆沉积模式,阐明了坳陷、断陷、断陷-坳陷过渡型3种湖盆沉积模式和沉积格局、生油层和储层类型,及其在湖盆中的分布规律。她带领研究集体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南沿海大陆架众多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与含油气性研究。东部盆地包括松辽、二连、渤海湾、南襄、江汉、苏北等;中部盆地包括陕甘宁、四川、滇黔桂等;西部地区包括酒西、柴达木、吐鲁番、准噶尔、塔里木等;沿海大陆架地区包括东海、珠江口、莺琼、北部湾等。对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成岩作用,油气生储组合与分布等作了全面剖析。揭示了各种类型盆地的含油气潜力和油气分布形式。指出中国中新生界是以河湖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东部少数地层中见到的少量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化石,说明这些盆地受到海侵的影响,但影响的时期和地区是短暂和局部的,这是近海盆地、近海湖泊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受海侵影响的时期正是主要生油层发育期。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出古、新近纪中国东部的海侵方向趋势为从南至北、自西而东的特点。吴崇筠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思想构思缜密,体系完整,既有对湖盆沉积基本理论的阐述,又有对重要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及含油气性的描述,并上升为陆相沉积与油气生成、储集、成藏关系的总结,主要成果体现在她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中,这本从1983年开始酝酿,直到1989年完稿,在她确诊患了鼻咽癌后,仍然坚持完成的专著,1992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简装本,1993年再版精装本,成为从事盆地地质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有关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也是有关院校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英文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石油大会上面世,其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叶连俊院士称为:有广度,有深度,有创见,具国内外先进水平,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油气沉积学专著。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储量不断提升,吴崇筠开创的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中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沉积岩石学是地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原理和方法对寻找沉积矿床,特别是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从1954年吴崇筠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就从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当时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地质学科快速发展,地质、石油高校急需相应教材,吴崇筠花费了很大心血编写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她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62年出版),与《沉积岩》(1977年出版)分别为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公开发行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与专著。吴崇筠对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具有与中国的石油事业紧密联系,与实践相结合并为实际生产服务的特点。她在参加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期间,提出并总结了萨尔图砂岩体的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她对我国东部断陷湖盆不同类型沉积相模式进行了研究,撰写了“油区岩相古地理”、“中新生界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断陷湖盆浊积岩”等论文,丰富了我国沉积学研究的内容,为石油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198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沉积学家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引起与会学者极大的兴趣与好评。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油区相继发现了丰富多彩、沉积特征各异的多种油气储集砂体。吴崇筠把握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前沿,领导和组织翻译了国外有关浊流和扇三角洲的最新论文,亲自撰写综合评论文章。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气储层作为石油部重点攻关项目,既已取得重要成果,也面临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问题。在此关键时刻,吴崇筠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研究和编制我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图;二是建立专门实验室,开展水槽试验与现代湖泊沉积的调查研究。两项建议都被采纳。水槽实验室由江汉石油学院负责,吴崇筠被聘为顾问,负责人是她的学生,多次得到她的指导。该实验室于1998年开始运行,为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长庆油田油层沉积微相、辽河油田扇三角洲砂体形成机制等作了沉积模拟,收到良好效果。全国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开展1:400万编图,吴崇筠带领课题组完成了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沉积相系列图。为进一步开展的以石油勘探目的层为对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既解决了生产中提出的问题,又发展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吴崇筠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期间,虽然是院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始终在沉积室工作。她借鉴、吸收在石油勘探与地学领域中国际上的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对我国东部油田独特的湖相沉积特点与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对比与分析。她带领研究集体,多次深入油田和野外实地考察,进行踏实的针对我国特色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她积累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与辨证思维,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以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三因素划分的湖盆类型是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沉积学基础;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划分湖泊内部次级环境,指明了不同类型湖泊的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湖盆砂体成因分类是油气储层评价与预测的科学根据,为我国沉积岩石学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沉积学报》于1983年创刊,吴崇筠任副主编。她对每期的稿件进行认真审核。这一刊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注意,1992年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还被北京高校图书馆协会与北大图书馆期刊研究会评为“核心期刊”,被甘肃省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沉积岩石学》、《沉积岩》、《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吴崇筠毕生从事沉积岩石学教学与研究的3个里程碑,也是她对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五、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基石吴崇筠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教育事业,她对于教书育人看得很重,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编者从小就经常听她说,绝不能误人子弟,不能耽误一个学生。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初期,她担任了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都要编写教材,同时作为教研室主任,还要组建实验室,安排培养年轻人,任务十分繁重。但她丝毫不肯马虎,每门课都要先在教研室中试讲,再给学生讲,讲过一遍再修改成正式教材。除沉积岩石学教材外,她编写的教材还有《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普通岩石学》,都由北京石油学院铅印出版。除了教学,她多次在石油系统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上讲课,在大庆会战时为指挥部领导人包括余秋里部长讲解地质知识,极受好评,被称为吴教授,从此这个称呼伴随她终生。1969年11月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省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1970年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吴崇筠给他们授课并带野外实习。这批学员有些是从油田、农村直接选拔出来的,基础知识非常差,知识水平又参差不齐。吴崇筠因材施教,讲课中尽量深入浅出,在油田以实例施教,并经常在家中为个别基础太差的学生补课,深受好评。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不点名地把矛头指向她。而吴崇筠却能沉住气,对担心她的学生说:只要不直接点我的名,我就照样上课、去野外,不耽误你们。20世纪80年代,当国家批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招收研究生时,吴崇筠是第一批被聘请的导师,先后招收硕士和博士生11名。她对研究生的培养十分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授沉积学课,带学生到油田调查研究,与油田技术负责人共同商定在学术上有研究价值、对生产有实际应用意义且资料较丰富的课题。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与研究,认真审查论文,论文定稿时更是逐句逐字的审定,一丝不苟。有一位研究生对沉积岩中的微细构造很有兴趣,并以此为论文,偏离了原定主题与研究内容。吴崇筠严肃指出不妥之处,并推迟了答辩,让其按要求重新撰写论文。吴崇筠同时十分尊重油田、厂矿等基层工作者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成果,在著书立说时或采取合作的方式,或认真说明资料出处,因此油田、厂矿的人都愿意与她合作。她主编的专著,1977年出版的《沉积岩》与1993年出版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都有油田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吴崇筠不愿当官,只愿作一个普通的学者,她始终保持了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成果、不图虚名的中华传统美德。1993年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共同领导的二级学会)推荐吴崇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到上一级学会就没了下文。1995年初中国石油学会(一级学会)又推荐吴崇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同意上报,但未当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The International Biographic Center)的“国际名人辞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及美国“95年人物”(Men of '95)都欲选列入吴崇筠,她鉴于他们要收费而拒绝。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津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报她为有资格领取此津贴人之一。不久国家对早年归国的留学生也给予补贴,院里让她让出位置,仅领早年归国津贴,她完全同意。但以后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作为一种荣誉,在职称(院士)评定、住房分配等方面有各种实际的好处,她却从无怨言。吴崇筠自回国后,从事的都是教书育人与基础性科研工作。她自己说:40多年来,教书、带研究生与培养年轻人占较大比重。做点实际工作与研究,也都是基础性的,服务于油气勘探的整体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科技人员应尽的责任。“后来居上”与“青出于蓝”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我能作为更多年轻人发展途径中的一个台阶,是心满意足的。吴崇筠淡泊名利,甘为垫脚石,但愿祖国强盛,人民富裕,便是她最大的欣慰。六、主要论著[1]吴崇筠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北京:北京石油学院[2]吴崇筠,等沉积岩石学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3]吴崇筠,等沉积岩北京: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4]吴崇筠判断沉积相的古生物标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5]吴崇筠译砂岩体油气田地貌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6]赵澄林,吴崇筠油区岩相古地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7]吴崇筠,薛叔浩,等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英文版,1992)[8]吴崇筠谈谈生物礁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6):74~85[9]吴崇筠湖泊沉积相的划分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2):1~10[10]吴崇筠,刘宝珺,王德发,等碎屑岩沉积相模式石油学报,1981(4):1~10[11]吴崇筠,裘亦楠,朱国华暴风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石油勘探与开发,1983(4):77~80[12]吴崇筠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1983(1):5~26[13]高延新,吴崇筠,庞增福,等辽河盆地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沉积学报,1985(4):83~93[14]吴崇筠沉积学进展石油实验地质,1986(1):1~7[15]吴崇筠湖盆砂体类型沉积学报,1986(4):1~27[16]吴崇筠,薛叔浩我国油区碎屑岩沉积学研究现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2):81~82

  • 索引序列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地址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安装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中心
  • 沉积学报官网下载安装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