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植物学杂志

中国植物学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植物学杂志

科学预见在太平洋学术会议上,胡先骕听到日本学者首次发现举世稀有的川苔草科植物(Podostemonaceae)的报告时,当时就预见中国肯定也有川苔草科植物的分布。1930年参加在爪哇召开的第四次泛太平洋科学会议后,他在《岭南科学杂志》第9卷第3期(1930年)上,再一次表明并推测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多山省县以及长江上游肯定会有川苔草科植物。果不出胡先骕所料,1944年2月,厦门大学生物系赵修谦终于在福建省长汀县东北隅龙门的岩石上采到该科植物1种。1年之后,又在汀江流域、晋江和闽江流域发现2种。经鉴定,这3种均为中国特有,即:川藻(TerniopsissessilisChao)、中国川苔草〔Clado-pus(Lawiella)chinensisChao〕、福建川苔草〔Cladopus(Lawiella)fukienensisChao〕胡先骕的预见被事实证实,正说明他的治学精密,对科学问题的分析、研究非常深入。创办机构1928年,胡先骕与秉志等人在尚志学会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于北京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建所初期,秉志任所长兼动物部主任,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并受聘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植物学。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注意发现和培养人才。平时,胡先骕对青年蔡希陶和助教俞德浚不止一次谈到:“自17世纪以来,中国的植物不断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俄国的传教士、探险家、专业采集队、商贩和园艺家大摇大摆地采走,上万号的植物标本,成千种的花卉、果木种苗,都被他们带回各自的标本馆、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和大学标本室收藏,或在植物园内加以驯化。仅英国E.H.威尔逊(Wilson)一个人,本世纪初在中国湖北、四川、贵州‘旅行’11年,共收集6500号植物标本,约有5000种,并把1500种植物果木运回到美国和英国。在他的《一个带着标本箱、照相机和火枪在中国西部旅行的自然学家》一书中,承认中国的植物最丰富。中国的花卉是世界上最富丽的,特别赞赏中国杜鹃花的品种之多。在160多个品种中,他就采集80多个品种,其中60多个品种被他送往美国、英国去了。这怎不叫痛心!所以决心要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以抵制他们,尽快发展中国的植物学。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植物最丰富,中国的植物又以云南省最丰富。此人没有到过云南,还不知道中国云南的情况呢,应当到云南省去。”由于胡先骕的鼓励与支持,奠定了蔡希陶一生在云南把植物学的科研事业担当起来的基础。胡先骕称赞他们二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1930年,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在英国剑桥召开。会上,胡先骕、陈焕镛、史德尉被选为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的委员。为了加速中国植物学科研工作,并进一步了解国外到底掌握中国多少资料。1930—1931年,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经费不多的情况下,胡先骕仍支持秦仁昌到收藏有世界各地500多万号植物标本的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去。后来,秦仁昌从该园精选出18300余号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并将其拍成照片带回,以应国内研究者的需要。这是胡先骕、秦仁昌对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与发展所作出的一项极为卓越的贡献。1932年,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改由胡先骕担任,秉志仍为动物部主任。所址迁至西城文津街3号的新建楼房,内设有动物标本室、植物标本室(委派秦仁昌兼任标本室主任)、陈列室、图书室和动植物实验室,并定期出版《中国植物图谱》(胡先骕、陈焕镛)、《中国蕨类植物图谱》(胡先骕、秦仁昌)、《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周汉藩)和《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这时,科学研究人员已由10余人发展到50余人。胡先骕历年均派员到河北、山西、吉林、四川、云南和海南等省去调查和采集标本,并进行分析研究。此时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在国内外已成为较有声誉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为了扩展中国的科研机构,1938年,胡先骕派俞德浚会同蔡希陶在云南昆明创建了“云南省农林植物研究所”,由静生生物调查所与云南省政府教育厅合办。胡先骕兼任所长,并办有较大规模的植物园,即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为了创建中国自己的植物园和发展中国的经济植物,1932年,在胡先骕的倡议和亲自指导下,并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赞同和支持,静生生物调查所经与江西省立农学院协议合办庐山森林植物园。1934年,园址最后决定建在含鄱口北麓。植物园原占地面积近万亩,为亚热带山地最理想的园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植物园。不仅有天然林、人工经济林,也有风景林和生态区,既可用作开展林木的利用和研究,又是研究植物学的一个良好基地。胡先骕委聘秦仁昌为第一任庐山森林植物园主任,并及时派陈封怀赴英国进修2年,回国担任园艺技师。经秦仁昌和陈封怀的辛苦经营,数年后,庐山森林植物园便形成为中国研究园林植物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植物园科技人员。建立学会为了发展现代植物科学事业和使各地广大植物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互通声气,促进学术交流,并在社会上普及植物学知识。经胡先骕和李继侗、张景钺、钱崇澍、陈焕镛、陈嵘等19名植物学家发起及筹备,于1933年8月20日在四川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召开了“中国植物学会”成立大会。会上选举钱崇澍为第一任会长、陈焕镛为副会长,胡先骕被选为《中国植物学杂志》(季刊)总编辑。1934年3月,胡先骕为该杂志创刊号写了“发刊辞”,并首次向国内外较全面介绍了“中国近年植物学进步之概况”。同年8月21—27日,第一届中国植物学会年会在庐山莲花谷召开。会上改选胡先骕为第二任会长。在年会上,胡先骕提议用自己的力量着手编纂《中国植物志》。1935—1948年,胡先骕受聘为南京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员。胡先骕除精研现代植物分类与分布外,对古植物学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1938年,他同美国古植物学家R.W.钱耐(Chaney)在山东共同研究中国山旺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古植物化石时,证明距今1200万年前山东的植物同现代长江流域的植物有相似性。1940年,他们两人在《中国古生物志》中联名发表“中国山东中新世植物群”的长文和较多的精确图版,这不仅为中国古植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而且也开拓了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的新领域。发现水杉在胡先骕刚继续主持所内工作不久,年底便收到郑万钧从中央大学寄来薛纪如从四川万县磨刀溪采到尚不知其为“水杉”的枝叶和球花、幼球果的标本,请予以复查鉴定。胡先骕根据标本反复研究,并核查文献,确定该标本与日本大阪大学古植物学家S.三木茂(Miki)博士于1941年根据日本的2种植物化石,在日本植物学杂志11卷第261页所发表的水杉属(Metasequoia)的形态相同,应同为一属植物。经由胡先骕和郑万钧共同深入研究后,最后命名为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由于水杉在分类系统上介于杉科和柏科之间,为两科联系之桥梁,故另新立水杉科(MetasequoiaceaeHuetCheng)以区别。首次正式把在四川万县所采集的标本命名为“水杉”。这一珍奇活化石植物的发现与正式命名,引起全世界植物学家的震惊,特别是引起古植物学家的重视。这是胡先骕融会古今植物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美国的古植物学家钱耐还专程来中国对水杉进行实地考察。此后,各国出版的高等植物学和古植物学专著,也都相继有了这一记叙。为了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这一珍奇树种的重大发现,1946年,他在《地质调查所汇报》中发表《记古新世期之一种水杉》论文,将水杉的化石种与最新发现之水杉进行了比较。1947年,在美国的《观察》杂志发表《美国西部世界爷与中国四川万县之水杉》(Se-quoidofwesternAmericaandmetasequoiaofWanhsien,Szech-wan)。1948年,又在《美国纽约植物园》园刊中发表《中国是怎样发现‘活化石’水杉的》(Howmetasequoia,the“livingfossil”,wasdiscoveredinchina)。同年,与郑万钧联合发表《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自胡先骕的论文发表后,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植物园纷纷来函索要水杉种子,或派人来中国考察。直至中国解放,已有50余国家、近200处植物园先后从中国引去这个古老的孑遗植物,经各国试种均获成功。由于水杉的适应性很强,它的踪迹现已遍及世界各地。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现,1961年胡先骕写成一首500余字的科学诗——《水杉歌》。他曾将《水杉歌》诗稿寄请陈毅副总理校正。陈毅读后很有感慨,并在稿后写下读后记:“胡老此诗,介绍中国科学上的新发现,证明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主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诗末结以东风伫看压西风,正足以大张吾军。此诗富典实,美歌咏,乃其余事,值得讽诵。一九六二年二月八日。”为此,陈毅特邀胡先骕赴中南海面叙。后将此诗稿转交《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于1962年2月17日将《水杉歌》和陈毅副总理的“读后记”全文发表。创立分类系统1948年,胡先骕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所领导的静生生物调查所,自1928年创办以来,历经20年,已成为一个享有声誉的颇具规模的科研机构。收藏的标本就有20余万号,发表了论文280余篇和《中国森林树木图志》、《中国植物图谱》、《中国蕨类图谱》等专著,还培养了一大批造诣很深的植物学家。为进一步开展中国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合理开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50年,由于机构、人员的调整,静生生物所与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等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先骕受聘任研究员。他除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兼授植物分类学外,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上,并努力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1950年,胡先骕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并发表了《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的专论。他对被子植物的亲缘关系作了重要革新,不仅在目与科的排列上有重大的变更,而且对若干科的分合,也有新的建置。此外,还整理出一幅“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其主要论点是被子植物出自多元,即出自15个支派的原始被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一个较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也是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完成的第一篇学术专著。这部专著弥补了中国植物学史上的一项空白,但他仍自认并非圆满无缺,希望在古植物学和植物形态学研究有新的发现时,再继续加以修改。这也是他一贯一丝不苟、谦虚治学的科学态度。胡先骕在大学任教时,总感缺少完善的中文本教材。因此,决定依自创的多元分类系统,多运用中国自己的资料,编纂一部《种子植物分类学》,代替过去使用的英国植物学家J.哈钦逊(Hutchinson)的分类系统。该书稿在361科中,对中国所产的各科叙述极为详细。在科的描述中,还补充了中国产的重要属。对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也择其重要的加以叙述。书稿末并载有中国产种子植物检索表,因此内容更臻完善。为了适应建国初期大学的急需,未能来得及绘制插图,故以《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为书名,于1951年出版。1952年,胡先骕积极参加了反对美国发动细菌战的研究工作。经他鉴定,美国侵略者投下的沾有病菌的松树枝叶等植物均系分布于南朝鲜,而不是分布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植物。由于在这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卫生会议模范奖状和奖章。1953年胡先骕应邀编写了一部《经济植物学》。该书除花卉、森林和药用植物外,凡中国所有或在中国能见到的其他引进的经济植物,书中均作了详细记载,对各种经济植物的利用也有介绍。该书至今仍有它的重要参考价值。1952年暑期中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师范大学另迁新址。胡先骕因忙于科研任务,是年秋季便告别了数十年的教育与教学生活。胡先骕对我国植物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先后发现一个新科、十个新属、数百个新种。 胡先骕一生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其中许多是有关新种、新属、新科和植物分类系统方面的论述。 序号作品出版年份出版社1中国西部果品志1919年科学2浙江植物名录1921年科学3江西植物名录(附福建崇安县植物)1921年科学4植物教学法1922年科学5高等植物学1923年商务印书馆6论国人宜注重经济植物学1924年科学7增订浙江植物名录1924年科学8New Species,New combinations,and New Descriptions of Chinese Plants1925年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9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Forest Flora of Southeastern China1926年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10种子植物分类学近来之趋势1928年科学11Prodromus Flora Sinensis.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29年Bull.Fan.Mem.Inst.Biol12世界植物地理1933年商务印书馆13Distribution of Taxads and Conifers in China1933年Proc 5th Pacific Sci Congress14植物分类学研究之方法1934年中国植物学杂志15A Comparison of the lingeous Flora of China and EasternNorth America1935年Bull Chin Bot Soc16植物学小史1935年商务印书馆17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植物之富源1936年中国植物学杂志18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关系1937年中国植物学杂志19Constituents of the Floraof Yunnan1939年Proc Sixth PacificSci20中国山东中新世植物群1939年中国生物志(新甲种)21How Metasequoia,the“living fossil”,was Discovered inChina1948年Journ N Y Bot Gard22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1950年中国科学23水杉及其历史1950年中国植物学杂志24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1951年中华书局25经济植物学1953年中华书局26中国崖豆藤属六新种1954年植物分类学报27植物分类学简编195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8经济植物手册1958年科学出版社29中国云南山茶科二新属1956年植物分类学报30水杉歌1956年人民日报31中国鹅耳枥属志资料1964年植物分类学报32The major groups of living being:A new classification1965年Taxon

嗯,这个的话要查很多书的,要自己总结会印象更深一点

鸢尾的花语是绝望的爱。白色鸢尾代表纯真。黄色鸢尾表示友谊永固、热情开朗。蓝色鸢尾是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也有人认为是代表着宿命中鸢尾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紫色鸢尾则寓意爱意、吉祥与信仰者的幸福。鸢尾爱丽斯(紫蓝色)代表着好消息、使者、想念你。德国鸢尾(深宝蓝色)代表着神圣。小鸢尾(明黄色)寓意协力抵挡、同心。鸢尾是属羊的人生命之花,代表着使人生更美好。

鸢尾花的花语含义中表达有恋爱使者、友谊长青、光明自由、生命之花等寓意。鸢尾花传播爱意,在表达友情时象征相互鼓励和信任。

中国植物学杂志投稿

是塞尔维亚的一本关于农、林、渔业及生物工艺学的一本杂志,为半年刊,全名就是HELIA,没查到它的影响因子,不过它的Cites per Doc(类似IF,和IF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是17,我的代理今天不能用,否则给您去WEB OF SCIENCE查一下,不过如您需要可Hi我或者晚些时候我再修改答案。 去web of knowledge帮你检索了,SCI或是SCI-E都没发现收录这一杂志,建议投稿时考虑一下,如果要求投SCI或是SCI-E杂志建议暂时不要投。

植物学研究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0,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615。(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405。(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679。(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945。(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257。(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914。(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634。(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795。(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41。(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613。(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580。(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80。(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59。(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18。(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053。(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778。(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450。(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398。

中国植物学杂志官网

鸢尾花花语:想念你、优雅的心、使命、爱的使者。不同颜色的鸢尾有不同的意义:德国鸢尾(深宝蓝色):神圣小鸢尾(明黄色):协力抵挡、同心白色鸢尾花:纯真黄色鸢尾花:友谊永固、热情开朗鸢尾花在我国常用以象征爱情和友谊,鹏程万里,前途无量明察秋毫。欧洲人爱种鸢尾花,认为它象征光明的自由。在古代埃及,鸢尾花是力量与雄辩的象征。

不同颜色的鸢尾花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紫色鸢尾代表智慧、尊重,蓝色寓意着希望,而黄色鸢尾象征着激情,白色代表纯洁无暇。鸢尾花又被叫做帝王花,鸢尾花花色艳丽多彩,花期持久,每一种鸢尾花都有着独特的姿态,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1、Fang W PPreliminary Notes on Chinese ACBLSSChina,1932,7(6):143-2、方文培中国槭树科之地理分布,中国植物学杂志,1934,1(2):139-3、Fang W P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hinese Species of Enkianthus LCBLSSC1934,10(1):13-4、方文培中国落叶杜鹃中国植物学杂志,1935,2(2):598-5、Fang W PA Monograph of Chinese ACBISSC1939,11:1-6、Fang W PRhododendron Collected by Recent Chinese Expeditions,CBISSChina BS1939,12(1):1-7、方文培中国的旌节花华西边疆研究会杂志,1945,15:18-8、方文培四川柳树新种华西边疆研究会杂志,1945,15:178-9、方文培峨眉植物图志,1(1),成都:四川大学出版,1(2),成都:四川大学出版,2(1),成都:四川大学出版,2(2),成都:四川大学出版,10、Fang W PRhododenron of Mount ORYear Book,1947,2:115-11、Fang W PNew Species of Salix from Szechuan,CJWashington AS1948,38(9):312-12、方文培四照花属之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53,2(2):109-13、方文培未经记载的川康植物四川大学学报,1955,(1):33-14、方文培有花植物分类系统的比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15、方文培近年在四川采集的报春花四川大学学报,1956(2):61-16、方文培中国芍药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58,7(4):297-17、方文培,胡先骕中国七叶树属新种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1965(3):217-18、方文培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698-719,948-972,984-987,1100-1112,北京,科学出版社,19、方文培中国蓝果树科植物预报植物分类学报,1975,13(2):83-20、方文培中国槭树科植物预报植物分类学报,1979,17(1):60-21、方文培拉丁文植物学名词及术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2、方文培中国植物志46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3、方文培四川植物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4、方文培,何明友杜鹃花属的研究(一)植物研究,1982,2(2):81-25、方文培中国植物志52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6、方文培中国杜鹃花新分类群植物分类学报,1983,21(4):457-27、方文培四川植物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8、方文培中国四川杜鹃花北京:科学出版社,29 Fang WPSichuan Rhododendron of CBeijing:Science Press,30、方文培中国植物志56卷北京:科学出版社,31、方文培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1:16,420,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the plant journal是中科院植物学1区。The Plant Journal是由WILEY出版,研究领域为Plant Science,目前在同领域中排名位11,JCR Q1,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726。The Plant Journal是一本不错的期刊,领域top期刊,影响因子稳定,今年突破6分,发文量稳中上升,审稿速度快。the plant journal期刊简介:收稿范围:植物学报,生物化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遗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等。plant journal杂志2015-2018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468、90、775、726,这几年影响因子都是5分多,比较稳定,然而6分对它来说始终是一个坎。期刊的发文量近几年慢慢增加,2018年359篇,2019年433篇,整起来说发文比较稳定。从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PJ期刊的发文比例为28%,和美国差不多。其中,发表论文篇数较多的国内高校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

美国植物学杂志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0,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615。(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405。(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679。(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945。(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257。(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914。(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634。(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795。(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41。(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613。(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580。(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80。(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59。(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18。(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053。(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778。(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450。(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398。

CVH呢?

植物生物学教学辅助网

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NP)是一个百年老牌植物学综合杂志(1902年建刊,期刊历史与美国权威的植物学老牌杂志Amerian Journal of Botany类似。是英国具有很大影响力生物科学杂志 杂志属于生物行业,“植物科学”子行业的顶级杂志(MedSci注:行业主要源于JCR分区,仅供参考)。属于生物 2区大类别;所属小分类:植物科学 1区

中国植物学报

我觉得,只要是称得上“学报”的都是核心。以下是收录情况,很明显,是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网络资源系统(网络版)

以下期刊可供你参考:植物病理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改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农药学学报;农药;环境昆虫学报;植物检疫;中国植保导刊

SCI: plant disease, phytopathology, MPMI,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国内期刊: 各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病理学报之类

同意楼上所说

  • 索引序列
  • 中国植物学杂志
  • 中国植物学杂志投稿
  • 中国植物学杂志官网
  • 美国植物学杂志
  • 中国植物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