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发布时间: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喀什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学校历史1962年上半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贯彻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精神,本着“压缩规模,调整布局,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对自治区大专院校进行调整,决定将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在南疆喀什市组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9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建立。196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来师专视察指导工作,宣布将喀什师范学校搬迁,其校址定为喀什师专校址。1978年8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由三年专科改为四年本科。2016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98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00人,占专任教师的76%,其中博士14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的55%。                                    学科建设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含4个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23个,非师范类专业32个,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九个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交通工程专业、护理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自治区高原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自治区特别扶持学科:化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环境科学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环境科学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学前教育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学生成绩2019-2020学年,学校本科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2项;自治区级奖项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0项、特等奖1项;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24项,校级39项。                                    学术科研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学校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结题;3个项目获2021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2项课题获“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立项。2020年,学校2项课题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项课题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项目立项;1项课题被确立为自治区社科联2020年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诠释专项课题,5个项目获2020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2020年度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自然科学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科学学院李中英老师撰写的《关于南疆地区乡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2018年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获“2019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学术期刊《喀什大学学报》系喀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和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体育学、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工程类学科等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该刊注重刊发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中巴经济走廊 ”建设的专门研究论文,主要辟有政治哲学研究、经济法律研究、中巴经济走廊研究、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文学艺术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在喀什大学就读感觉十分愉快,喀什大学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坐落于喀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012年,被列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学术资源:喀什大学图书馆是在1962年学校成立时,从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抽调部分工作人员和图书资料建立的。据学校官网2015年6月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新、老两馆,总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050个,馆藏各类图书121万册,电子图书30万种,订有中、外文报刊1266种;过刊合订本8万余册。订购有CNKI、万方、Springer、EBSCO、维普等数据库平台中的十五个数据库。《喀什大学学报》是喀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数学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喀什大学

有的。  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70年迁至保定市,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河北省保定市,分设北京部分。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了“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专家验收。2003年3月划归教育部管理,现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    建校以来,我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勉励。经历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为电力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及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完备,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兼备,并与高等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以工为主,兼有理、文、法、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面向社会服务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点专业、29个硕士点专业、8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44个本科专业(含4个二学士学位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全校共有教职工2451人,在编专任教师1163人,其中正教授181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54人),副教授384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已占教师总数的46%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已占教师总数的11%以上。面对新世纪,学校积极构建并启动了“151人才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校外引进、校内遴选,形成了一支包括10名左右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5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00名左右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的人才梯队。这支人才梯队,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政治素质好、群体实力强、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    学校占地面积1132亩,校舍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已达2亿多元人民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4145万元,图书馆藏书104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29213人,其中,研究生2161人(博士生255人、硕士生1906人)、本专科生17559人、函授生9433余人、外国留学生60人。学校坚持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适应社会与经济改革和发展为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不断完善学分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九五”以来,学校共承担102项教改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次签约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率年年上升,2003年达到24%,在近三年举行的全国性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共获60余项国家级奖励。在近几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总分均居河北省高校首位,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工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丰硕成果。“九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高科技“攀登B”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奖励基金(含霍英东基金)项目等40余项,承担了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80余项,还完成了大批来自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申请授权专利2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5300余篇,被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500余篇。学校科学技术期刊有《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电力科学与工程》、《现代电力》、《电力高等教育》、《电力档案》、《中国电力教育》等。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形成了若干控股和参股高新技术产业,与若干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合作,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基地。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被北京市认定为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与国际著名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培养的有效途径,先后和欧、美、日本、俄罗斯和香港地区的30余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建立了校园网和国际计算机检索终端,与国内外许多单位建立了情报资料交流关系。    近年来,学校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学效益为目的,致力于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取得一批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造就一批站在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骨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努力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电力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力争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华北电力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网址: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6月28日。6月28日上午,学报编委会2021年工作会议在行政楼112会议室召开。校长程淮中、副校长王丹出席了会议,学报编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是学报编辑部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在校长领导下,对学报编辑部出版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政治理论研究 经济与法律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语言文字研究文艺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在喀什大学就读感觉十分愉快,喀什大学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坐落于喀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012年,被列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学术资源:喀什大学图书馆是在1962年学校成立时,从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抽调部分工作人员和图书资料建立的。据学校官网2015年6月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新、老两馆,总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050个,馆藏各类图书121万册,电子图书30万种,订有中、外文报刊1266种;过刊合订本8万余册。订购有CNKI、万方、Springer、EBSCO、维普等数据库平台中的十五个数据库。《喀什大学学报》是喀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数学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喀什大学

喀什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学校历史1962年上半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贯彻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精神,本着“压缩规模,调整布局,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对自治区大专院校进行调整,决定将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在南疆喀什市组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9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建立。196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来师专视察指导工作,宣布将喀什师范学校搬迁,其校址定为喀什师专校址。1978年8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由三年专科改为四年本科。2016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98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00人,占专任教师的76%,其中博士14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的55%。                                    学科建设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含4个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23个,非师范类专业32个,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九个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交通工程专业、护理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自治区高原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自治区特别扶持学科:化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环境科学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环境科学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学前教育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学生成绩2019-2020学年,学校本科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2项;自治区级奖项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0项、特等奖1项;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24项,校级39项。                                    学术科研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学校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结题;3个项目获2021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2项课题获“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立项。2020年,学校2项课题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项课题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项目立项;1项课题被确立为自治区社科联2020年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诠释专项课题,5个项目获2020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2020年度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自然科学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科学学院李中英老师撰写的《关于南疆地区乡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2018年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获“2019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学术期刊《喀什大学学报》系喀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和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体育学、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工程类学科等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该刊注重刊发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中巴经济走廊 ”建设的专门研究论文,主要辟有政治哲学研究、经济法律研究、中巴经济走廊研究、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文学艺术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喀什大学是一个重点本科类院校,并不是211

政治理论研究 经济与法律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语言文字研究文艺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喀什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学校历史1962年上半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贯彻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精神,本着“压缩规模,调整布局,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对自治区大专院校进行调整,决定将原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在南疆喀什市组建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9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建立。196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来师专视察指导工作,宣布将喀什师范学校搬迁,其校址定为喀什师专校址。1978年8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由三年专科改为四年本科。2016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98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00人,占专任教师的76%,其中博士14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的55%。                                    学科建设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含4个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23个,非师范类专业32个,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九个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交通工程专业、护理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自治区高原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自治区特别扶持学科:化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环境科学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环境科学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专业:学前教育自治区战略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学生成绩2019-2020学年,学校本科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2项;自治区级奖项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0项、特等奖1项;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24项,校级39项。                                    学术科研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学校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结题;3个项目获2021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2项课题获“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立项。2020年,学校2项课题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项课题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项目立项;1项课题被确立为自治区社科联2020年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诠释专项课题,5个项目获2020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2020年度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自然科学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科学学院李中英老师撰写的《关于南疆地区乡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2018年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获“2019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学术期刊《喀什大学学报》系喀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和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体育学、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工程类学科等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该刊注重刊发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中巴经济走廊 ”建设的专门研究论文,主要辟有政治哲学研究、经济法律研究、中巴经济走廊研究、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文学艺术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新体育、足球世界。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喀什大学是一个重点本科类院校,并不是211

6月28日。6月28日上午,学报编委会2021年工作会议在行政楼112会议室召开。校长程淮中、副校长王丹出席了会议,学报编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是学报编辑部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在校长领导下,对学报编辑部出版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

  • 索引序列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 喀什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