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第十三期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第十三期

发布时间: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第十三期

《工人日报》是应该要订的,这份报纸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对工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如果你的单位是在浙江省,要配合省里的重要工作,那么还要订《浙江工人日报》。之后还要订两到三份研究性、学术性的刊物,如《中国工运》、《工运研究》、《浙江工运》等。

法律分析: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法律依据:《中国工会章程》第一条 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第二条 职工加入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发给会员证。第三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对工会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撤换或者罢免不称职的工会工作人员。(三)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问题及本单位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要求工会组织向有关方面如实反映。(四)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求工会给予保护。(五)工会提供的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疗休养、互助保障、生活救助、法律服务、就业服务等优惠待遇;工会给予的各种奖励。(六)在工会会议和工会媒体上,参加关于工会工作和职工关心问题的讨论。

中国工会的三个重要特性包括:阶级性、群众性、自愿性。1、工会的阶级性。也就是说,工会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成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可见,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是成为工会会员的具体标准。2、工会的群众性。即工会是一个由职工群众组成的组织。其成员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工会所代表的也应该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3、工会的自愿性。即工会是由职工群众自愿结合成立的。也就是说,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的,是自愿结合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但是,这并不排除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的工作,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性质工会的一般法律性质是社团法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基层工会组织具备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具备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与所建工会以及工会投资兴办的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是各自独立的法人主体,应当分别承担各自的民事责任。雇主相对人的团体,因此,雇主相对人才是成为工会会员的实质性的资格要件,不属于雇主相对人的雇主及其代表人或代理人就不应具有会员的资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工会

肯定是首选《工人日报》 毕竟是六大中央报纸之一然后可以选择《浙江工人日报》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

我认为适合工会妇委会这块定的杂志,有中国工会,中国妇女妇女之刊,妇女之友,工会之友,读者故事会等这些杂志都比较适合。

《工人日报》、《浙江工人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工运》——是全总指导工会工作的机关刊物。 《工会信息》——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各级工会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及时地、有价值的信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 《工会工作通讯》——是全总办公厅主办的全总重要机关刊物,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及时性、实用性”的办刊特点。 《工运研究》——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发行刊物。 《中国职工教育》——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的刊物。 《华夏女工》——是全国工会系统内的唯一一份女性刊物。 都不错的。

中华全国总工会(All-China Federation of Labor)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简称总工会。是中国共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沿革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 ,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张国焘、邓中夏先后任主任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 。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 ,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总工会和各根据地总工会联合为解放区总工会。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区总工会和国民党统治区工会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决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为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会组织和带领工人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掀起了多次大罢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总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致力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和丰富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外遵循独立自主、广泛联系的方针,到1990年底 ,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会组织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社会职能与改革1988年10月召开的全总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会要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指导原则,履行以下社会职能:①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②吸引职工参加改革,努力完成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③代表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④引导和教育职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工会工作的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改革全局,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基层活力,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团结教育广大职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工会改革的目标是:把中国工会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充分民主、职工信赖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政治团体。工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明确工会的社会职能,理顺工会与共产党、工会与政府、工会与企事业行政方面的关系,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中心环节,密切工会与群众的关系,改革工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 ,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张国焘、邓中夏先后任主任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 。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 ,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总工会和各根据地总工会联合为解放区总工会。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区总工会和国民党统治区工会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决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

工会信息杂志2021年第5期

肯定是首选《工人日报》 毕竟是六大中央报纸之一然后可以选择《浙江工人日报》

5月25日。教育学文摘》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育期刊。 [1] 据2020年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显示,该刊编辑委员会共有编委13人、执行编委1人,编辑部共有责任编辑2人。 [2-3] 据2021年2月11日维普网显示,《教育学文摘》发文量为331篇,被引量为78次。 [1]

《工人日报》、《浙江工人日报》、《四川工人日报》 《中国工运》——是全总指导工会工作的机关刊物。 《工会信息》——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各级工会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及时地、有价值的信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 《工会工作通讯》——是全总办公厅主办的全总重要机关刊物,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及时性、实用性”的办刊特点。

中国化工信息杂志2004年第32期

可以用浏览器搜索登录。浏览器搜索即可找到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官方账号进行登录。中国化工信息周刊是以“整合传媒力量,传播专业理想”为己任的专业化工媒体。

2013年 第A02期目录    经济论坛  (1)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刘燕  (2)谈内部审计的评估问题 刘智华  (3)油田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韩玉霞  (4)如何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 张荣明  (5)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问题探讨 陈强  (6)油气资产折耗问题探讨 彭勇  (7)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会计方法探讨 刘峻  (8)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王黎明  (9)树立价值经营理念,优化财经管理 谌丽静  (10)浅析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高清华  科学管理  (11)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探究 赵鹏 李红梅  (12)换热器热效率的简单计算 李海燕  (13)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 方光丽  (15)浅析300MW机组锅炉汽压和汽温的调节 李敏  (16)谈35KV线路的运行和维护 王传友 陈国 冯正富  (17)通讯电台故障分析及维修 李立凯  (18)移动式海洋平台电力负载计算方法研究 李春光  (19)旋流计量装置的应用分析 贾鹏  (20)钻井柴油机故障和保养工艺探讨 陈晓  (21)示功图监控诊断计量系统流程与作用 李敬恩  企业管理  (23)浅谈企业基层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卢银芝  (24)从国际形势谈企业安全管理 吴晓明  (25)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杨华伟  (26)浅析设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曹国栋  (27)实施“四个一”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 夏立元  (28)EAP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及其创新 周志红  (29)浅析石油企业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徐文杰  (30)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 张伟生  (31)例会制度在政工工作中的作用 孙治国  (32)论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的重要环节 李卫明  (33)浅谈对基层班组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于华  (34)浅谈如何在工作中规避职业伤害 王东霞 黄洁 王文鹏  (36)浅谈油田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苗勇  (37)浅议我国人力资源管理 张志刚  (38)浅议我国油田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管理 谭宏明  (39)谈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 许金涛  (40)探索如何建立油区治理长效运行机制 马恒波  (41)提高油田职工积极性措施探讨 于华  (42)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安全生产 史静  (43)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 王丽  (44)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的思考 白矿周  (45)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女工帮扶水平 刘华  (46)建立干部业绩行为档案的探索与思考 丁丽萍  (47)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白云  (48)开展感恩教育构建胜利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李方强  (49)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牛智昌  (50)加强班组建设激活班组活力 孔伟  (51)浅谈胜利油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三大难点及应对策略 张利辉  (52)浅谈教练员职责与行车安全 昝强  (53)浅析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特征和步骤 邢磊  (54)新形势下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我见 魏海清  (55)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做好三方面 张霞  (56)浅谈如何提高供热站安全运行水平 郝羿  (57)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 吴锡春  (58)强化基层计生工作 王顺姬 涂文静 郭子祥  (59)谈基建中如何加强对承包商的HSE管理 屈衍峰  (60)油田物资组织结构的优化研究 张洪生  (61)谈油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实施 杨永慧  (62)浅析项目投资决策主要指标 井鲁  (6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方法 邢涛  (64)绩效考核对国企的管理作用 张保府  (65)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对企业的重要性 李民永  (66)外部项目抓好党建工作几点体会 冯兆杰  (67)班组文化建设之我见 刘迎军  (68)电气设备管理系统需求性分析 罗丽华 张雁 吕丽

中国化工集团跨国并购之道战略为本,成在能力——中国化工集团跨国并购之道柯银斌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康荣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刘颖悟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6年,中国化工集团密集地进行了三次跨国并购,均获巨大成功。与一些中国企业国际化遭遇暗礁相比,中国化工国际化成功的逻辑在于:早期国际化经营的历练是“基因”,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是“基础”,与一流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是“基本”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化工新材料”战略定位的指导下,制订了多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并在2006年成功实施对三家外国企业的全资并购,目标公司均是技术和市场“双领先”的著名大集团下属的公司/业务,其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与中国化工的生产资源和市场资源形成了互补的协同效应。三起跨国并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例如基于机遇、特性和现实的战略设计,多层面、充分的战略准备,对不同层次战略时机的把握艺术,以及在交易前进行的文化融合等等。战略定位、互补和准备成立之初,中国化工的总体战略定位是“老化工,新材料”,即传承几代化工人的基业,在重组改造国有化工企业的过程中发展化工新材料,并适当向上下游延伸,在化学工业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体现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晰的战略定位“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将“化工新材料”作为主营业务范围,并强调在关键技术领域和化工新材料行业体现控制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影响力(在若干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和带动力(带动下游产业及中国整个化学工业)。此外,这种战略目标重视并购重组与改造的战略功能,拥有“适当向上下游延伸”的战略弹性。BLOCK中国化工2006年的三起跨国并购中国化工成立于2004年5月,是经国务院批准,在蓝星集团、昊华集团等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营业务,任建新担任总经理。中国化工拥有生产经营企业l18家,24家科研院所,10多家上市公司。3年来中国化工销售收入平均增长91%,利润增长72%,2007年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2006年的一年内,中国化工完成了三起跨国并购,并且顺利运营至今,这在中国企业实践中是唯一的。这三起并购分别为:2006年1月、4月和10月先后完成法国安迪苏公司(Adisseo)、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Qenos)和法国罗地亚公司(Rhodia)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100%股权的收购。符合战略定位、基于互补的协同在并购理论中,协同效应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中国化工的跨国并购同样非常重视协同效应。首先,目标公司的主要业务符合并购方的战略定位,被并购企业的业务都属于中国化工“化工新材料”的业务范围。其次,目标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尚未掌握的。比如安迪苏公司拥有蛋氨酸授权专利技术398项(申请专利755项),罗地亚公司拥有有机硅授权专利技术201项(申请专利521项)。再次,目标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中国市场有发展前景。比如蛋氨酸是主要的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巨大,并拥有10%的年增长率。再如有机硅产品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有着良好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前景。目标公司:技术与市场都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它中国企业并购标的大多数处于亏损或衰退期不同,中国化工并购的三个目标公司都拥有较高的技术地位和市场地位。比如安迪苏公司是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29%。维生素业务全球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约21%。生物酶业务全球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为9%。凯诺斯公司的管理能力堪称业界一流,其实施的安全、环保、健康的管理系统(SHE)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目前,中国化工正将其SHE系统转移到集团所属国内企业进行推广。精心设计的并购方案与过程首先,三起跨国并购都是100%拥有公司股权和业务控制权,而没有采取与原有股东或业务控制方合资经营的方式。这种全资方式为并购后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化工完全控制董事会,不仅保证其发展战略在海外企业和全球市场的贯彻和执行,还为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董事会提供了机会,这在并购之前是难以实现的;以全资拥有的海外企业为“根据地”,在全球市场上再度进行企业并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国化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把海外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管理资源转移到中国市场下整合,提升中国化工的整体组织能力,为进入“世界500强”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第二,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互派高层管理人员,突破了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传统模式。在传统的并购整合模式中,并购方一旦取得100%的公司股权和业务控制权,常常会派出较多的管理人员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而原高层人员则纷纷离职。中国化工突破了这种模式,只委派少量管理人员进入目标公司,主要担任副职,原高层人员位置基本不变(只有安迪苏的CEO更换为原COO),有些人员的职位还得以提升(例如进入董事会)。德鲁克曾提出一个检验并购成功的准则:被并购企业高管人员的职位在1年内被提升。这个准则被中国化工所佐证。第三,跨国并购与国内新建相结合。中国化工正在探索在特定的业务层面,把跨国并购与国内新建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在中国企业实践中较为少见。比如中国化工利用安迪苏公司全球领先的蛋氨酸生产专利技术,开始在天津新建一套年产15万吨的蛋氨酸装置。基于远见与能力的并购战略并购实践表明:并购战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并购方的战略远见与服务机构专业能力的结合。中国化工的战略远见主要表现在:对行业特性与本质的认识、并购方的战略准备与战略时机把握和交易全过程(尤其是交易前)的文化融合上,这些正是中国企业其它跨国并购案例中,较为缺乏的战略因素。基于现实的战略设计根据钱德勒教授的研究,21世纪初期,化学工业不再成为真正的高技术产业,因为化学科学不再产生基本的新学识,以根本性地刺激新产品的商品化。基于对化学工业版图的清晰认识,任建新为中国化工制订了以跨国并购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出于成本、市场和环境压力等各方面的考虑,逐步将过剩的产能和落后的生产装置向我国转移,并且封锁技术,使我国原本就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的传统化学工业发展空间更加狭窄。这需要我们有关企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全球视野内控制优质企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实施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如何融入国际社会,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收购兼并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但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磨合。国际并购不仅仅是商业行为,而且是人的沟通,文化的融合。这种跨国并购战略具有以下特征:(1)抓住了全球化学工业重组和调整的机遇。全球性的化学工业重组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9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重组达到高峰期。之后总体趋缓,但仍活跃至今。(2)认清了化学工业的本质特性。世界主要化学品公司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形下,后来者企业无法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抢先”机会而后来居上,只能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从老牌跨国公司的手中承接其主动或被动放弃的业务和市场。(3)以获得技术资源为主要目的,主要是基于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4)以长期、充分的战略准备(尤其是人的沟通和文化融合)为基础。(5)为通过国际资本运营留下空间。中国化工并购的4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都在并购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收购只花了95亿,收购时的估值倍数是当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4倍左右,而据国际人股本投资基金的评估,目前这4家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160至180亿元人民币,即按照EBITDA的7倍以上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退出。为此蓝星实现并购后成功引入了美国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黑石集团以市值法评估认购20%的股份(包括海外资产),融通权益性资金6亿美元,并为进一步整体上市打下基础。多层面、充分的战略准备中国化工的三起跨国并购都是在充分的战略准备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整体规模和实力层面的战略起点准备。在蓝星集团时代,任建新就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考,但并没有急于行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蓝星集团的整体规模和实力与跨国并购的主体资格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任建新以收购重组国内化工企业为主要任务,先把企业规模做大,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化工集团的组建。中国化工2004年组建时,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近300亿元,多项产品居于中国市场第一位和亚洲市场前列。这就是任建新为2005/2006年启动跨国并购战略做好了规模和实力的准备。(2)组织机构设置层面的战略人才准备。任建新在担任蓝星集团总经理时就成立了国际部、海外办事机构专门负责海外市场和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汇集了一批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后来大多数成为中国化工开展国际业务的骨干力量。(3)关于全球化学工业动态的战略情报准备。中国化工是在原化工部直属企业基础上组建,企业的领导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对国内外化工行业总体情况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还拥有专门的化工行业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机构。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是中国化工所属专业公司之一,是中国化工行业规模最大、最有实力的战略/竞争情报研究机构。中国化工拥有的24家科研院所,大多是在各自技术领域中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情报。因此,能够为中国化工的跨国并购提供强大的情报服务和研究支持,尤其是在并购标的选择的前期阶段。(4)关于目标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战略心理准备。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都是与蓝星集团和中国化工打过3年以上交道的外国企业。先是洽谈技术转让,未果;接着商谈组建合资经营企业,未果;罗地亚公司与中国化工于2004年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高层人员的频繁接触,不仅增进了了解和认同,而且可直接获得对方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无疑为日后的并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寻找、把握、创造并购时机中国化工组建时,各项战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因此正式把跨国并购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并实际操作。从跨国并购交易的时间区间选择来看,在2006年内相继完成三起并购是极其少见的,这种高密度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对并购方的资源和能力要求甚高。中国化工之所以能成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前期各项战略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中国化工对这些公司进行了长期跟踪,有的达3年之久,不仅全面了解了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产能、技术、市场、前景等情况,而且与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频繁接触并成为好朋友,也是对方加深了对中国化工的企业文化、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在长达3年以上的战略准备之后,多起并购案在同一年完成,对中国化工而言是“水到渠成”的。单项并购交易的时机把握艺术,在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并购中表现较为明显。因“非典”影响,全球家禽存栏量和养殖量减少,安迪苏公司的蛋氨酸产品产量、销售和利润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化工认为这是降低收购成本的良机,于是主动出击,在多年的沟通基础上,促成双方在2005年正式签约,实现了低成本收购。罗地亚集团在2004年总体财务状况发生困难,中国化工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时机,促成了双方在2006年10月正式签约,既缓解了罗地亚集团的财务状况,又使中国化工获得了完整的有机硅业务。在某项并购交易中,存在多个关键的时间点,例如草签协议时间、正式签约时间、正式交割时间等。在交割时间的安排上,中国化工主要考虑的是商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年底财务报表的“美化”,尽量在年初实现交割。凯诺斯公司交割时间的控制更体现了中国化工对时机的把握艺术,由于采取的是无现金、无负债的并购方式,中国化工考虑到凯诺斯公司技术改造投入的连续性因素,在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和对手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交割。以上不同层次战略时机的把握,既是任建新并购艺术和经验的具体体现,又根植于中国化工的战略准备之中,两者缺一不可。交易中的文化融合在中国化工有关跨国并购的文件和资料中,只有“文化融合”,而没有“文化整合”一词。“融合”与“整合”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了完全不同的理念原则:融合的前提是尊重对方,视并购双方为平等关系,而整合则流露出“征服者”的气势。并购者往往被视为“成功者”,但并购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旦自认为是“成功者”,成功率将大为降低。任建新曾在一篇内部讲话中,如此阐述“和”的经营之道:“和而不同”,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和”的文化与我们的经营之道结合起来。“和”,对内而言是求同存异的融合,是取长补短的学习,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家和万事兴。对外而言是和气生财取之有道,是关注健康与环境的天人合一,是构建和谐企业,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勇于担负社会责任。“不同”,就是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差异化道路。中国化工的文化融合并不限于在并购之后,而是贯穿于并购交易的全过程。这种交易前的文化融合是战略准备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双方核心人物的交流、沟通和相互认同上。在三起并购案中,对外方人员的来访,任建新总是亲自接待,在获取目标公司及主要人员动态信息的同时,不断介绍和传播中国化工的企业愿景和战略意图;任建新还多次邀请对方到家里做客,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同时,又建立起双方主要人员之间的朋友关系。正是交易前双方人员接触与交流的诸多细节,奠定了双方互信的基础。任建新说,并购不能有占领军的心态,而要站在被并购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安排工作,让他们感到是受尊重的,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从而赢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并购后企业的运行能够保持人员稳定、业务稳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引以自豪的文化、历史,学习、尊重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资产关系上我们是“老板”,在国际化经营中他们是“老师”。成功在于整体组织能力中国化工为什么能形成创新的战略思路,并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其跨国并购战略成功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我们必须深入到中国化工的整体组织能力中去寻找答案。战略型企业家的谦和之道战略型企业家是西方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涵是指“将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结合起来”。战略家的本质是富有远见卓识,企业家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战略型企业家集战略家与企业家于一身。中国的战略型企业家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业能力、行业重组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任建新正是一位战略型企业家。1984年,任建新利用一项专利技术,借款1万元,带领7个半人创办“ 蓝星清洗(行情 股吧)”,开创了中国工业清洗行业和市场。1996年总部迁至北京之后,蓝星集团开始了中国化工行业的重组,以多种方式并购重组了国内70多家化工企业。2004年5月,以蓝星集团和昊华集团为基础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成立,又在国内重组了30家企业,至此,任建新已经有了重组107家国内企业的经验。2006年,任建新主导的三起跨国并购行动取得成功,既是多年战略思考和战略准备的结果,又将成为中国化工更大规模跨国并购的基础。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同时拥有以上三种能力的战略型企业家并不多见。除任建新之外,张瑞敏是其中之一。其它企业家或者由于行业特性所决定只需拥有某项能力,或者只同时拥有以上三种能力中的两项,或者严重缺乏某项能力。2007年11月28日,任建新在北京大学做题为“中国化工海外并购‘三字经’”的演讲,当听众问到跨国并购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时,任建新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谦虚”。回顾任建新创业24年的业绩,我们发现,“谦和”的确是他的成功之道。组织学习的成功逻辑早期国际化历练形成的国际视野和基本能力。1991年8月,蓝星清洗在兰州成立中日合资的“蓝星BC清洗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在日本成立分公司;1992年4月,蓝星清洗在乌克兰的基辅成立“蓝星—波罗米尼清洗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11月,蓝星清洗与美国美西环境集团公司在洛杉矶合资成立“美国蓝星公司”……这些早期的国际化历练是许多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它所形成的国际视野及其基本能力成为中国化工跨国经营的“基因”。基于国内并购重组经验的并购及整合能力。自1996年兼并江西星火化工厂开始,到2007年底,蓝星集团与中国化工在国内并购重组了100多家生产企业,接收了24家科研院所,如此大规模、高密度和高成功率的并购重组活动,使蓝星及中国化工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具有并购及整合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仅靠以上两种因素还难以保证跨国并购的成功,因为今天的环境与上个世纪有所不同,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也存在不同。对此,中国化工聘请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专家来解决问题,他们带来了跨国并购的专业经验和能力,与中国化工并购团队的紧密合作,在互补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能力成为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这是一种组织学习,早期国际化经营的历练是“基因”,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是“基础”,与一流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是“基本”。“三基合一”则是中国化工跨国并购的完整逻辑。组织能力的持续之道无论是从企业经营的财务数据,还是从价值创造来看,中国化工的三起跨国并购都取得了成功,三家海外企业与中国化工之间的某些协同效应正在发挥其作用。从提升中国化工整体性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化工仍需继续努力,其中的主要方面就是组织能力的构筑。2006年12月,中国化工与北京奥运会信息技术服务商源讯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启动集团管理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项目。中国化工组织了200多人的项目团队(其中外籍人员50多人),一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设计,一方面进行多家试点企业的项目建设实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企业组织能力的构筑不仅要在生产、营销和管理领域不断投资,而且要在信息化领域大量投资,以信息化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这必将是一项价值巨大的管理创新,能够充分发挥跨国并购的协同作用,为中国化工在全球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投稿

找官方的,有的是文化公司的邮箱非杂志社的。最好是直接打杂志社电话问

靠不靠谱,就算了,其实也就损失败十块钱的稿费,版权还是在你手里的建议你不要有顾虑,如果连投稿都不敢投,那就没机会发表了最后建议你去中国写手之家的杂志征稿版看看,里面都是杂志社编辑发布的约稿信息至于是否成功,那就看你的功力了

把你的稿子寄到杂志社去,如果你担心稿件丢失,用email

  • 索引序列
  •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第十三期
  •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
  • 工会信息杂志2021年第5期
  • 中国化工信息杂志2004年第32期
  • 中国工会信息杂志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