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中文的你还没看懂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 一书中有很大篇幅的讲解。

钢筋混凝土结构参考文献

绪论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概述2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3结构的可靠度4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思考题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1钢筋1钢筋的品种、级别与形式2钢筋的强度与变形3钢筋的冷加工4钢筋的选用原则2混凝土1混凝土的强度2混凝土的变形3材料强度取值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思考题第3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截面配筋的基本构造要求1截面形式和尺寸2受弯构件的钢筋3钢筋的保护层4钢筋的间距5截面的有效高度2正截面受弯破坏形式与分类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2适筋梁与超筋梁、少筋梁的界限3单筋矩形截面计算与配筋1基本假定2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3截面配筋4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的计算与配筋1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应用范围2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5T形截面正截面计算与配筋1概述2T形截面的分类和判别3两类T形截面的判别式4截面设计思考题习题第4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1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2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步骤3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要求1抵抗弯矩图2钢筋的弯起3纵筋的截断4纵筋的搭接与锚固思考题习题第5章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1概述2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3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2轴心受压螺旋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4偏心受压构件的初始偏心距和二阶效应增大系数1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2二阶效应增大系数5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大偏心受压构件(ξ≤ξb)2小偏心受压构件(ξ>ξb)3对称配筋矩形截面的计算方法4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思考题习题第6章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1概述2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3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大偏心受拉构件2小偏心受拉构件4受拉构件构造要求思考题习题第7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开裂扭矩的计算2极限扭矩的计算3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2矩形截面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3构造要求1纵筋2箍筋思考题习题第8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1耐久性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2混凝土的碳化3钢筋的锈蚀4耐久性概念设计思考题第9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1概述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缺点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先张法2后张法3预应力混凝土材料1混凝土2钢筋4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损失和减小损失的方法1张拉控制应力2预应力损失3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一般要求2先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3后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思考题第10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与构造要求1混凝土梁板结构1梁板结构的形式2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3双向板截面配筋和构造要求4装配式楼盖5楼梯6雨篷2多层框架结构1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特点2结构布置3构件的选型4框架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5现浇框架结构节点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构造7框架梁与预制梁板的连接构造8填充墙的构造要求9柱下独立基础10有抗震要求的梁柱及节点核心区箍筋的配置11有抗震要求的钢筋锚固与接头3高层建筑结构1高层建筑的定义2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3高层建筑的构造要求思考题第11章课程实训1现浇楼板施工图有关规定2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标准构造详图第12章本门课程求职面试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应对参考文献

你好啊,你的钢筋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 观察法⑵ 调查法⑶ 测验法⑷ 行动研究法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⑺ 个案研究法⑻ 案例研究法⑼ 实验法 (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发展趋势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到什么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即选题的意义,包括对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开题报告撰写者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介绍。 (3) 研究方法及措施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在开题报告中,学生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中的抽样法、问卷法,论文论证中的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写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争取在这些方面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或建议。(4)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5) 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在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同样应具备不少于2篇的外文文献 。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

你想写论文,让别人给你找资料?

百度上面有很多

(1)期刊论文[1]史庆轩*,王南,田园,王朋,李坤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第34卷,第4期,144-151页,[2]王秋维,史庆轩*,姜维山,张兴虎,侯炜,田园 新型截面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第34卷,第11期,123-129页,[3]杨坤, 史庆轩*, 赵均海,姜维山,孟和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第46 卷,第1 期,34-41 页,[4]Jinjie Men, Qingxuan Shi* ISCS method for th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irregula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Volume22,Issue 11,pp887-902,[5]史庆轩*,王朋,李坤,王南,田建勃 加载制度对新型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J] 工程力学,第31卷,第3期,152-159页,[6]史庆轩*,王朋,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柱剪切粘结破坏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力学, 第30卷,第11期,136-142页,[7]侯 炜,史庆轩*,刘 阳 斜向加载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第30卷,第12期,213-219页,[8]杨坤*,史庆轩,赵均海,郭亚妮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抗轴压性能[J] 工业建筑,第43卷,第2期,9-13页,[9]李坤*,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性能指标限值研究[J] 工业建筑,第43卷,第2期,24-28页,[10]杨坤,史庆轩*,赵均海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的塑性铰长度[J] 工程力学,第30卷,第2期,254-259页,[11]史庆轩*,王南,王秋维,门进杰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研究[J] 工程力学,第30卷,第5期,131-137页,[12]史庆轩*,王斌,王朋,王南,田建勃 双轴加载下RC带翼缘剪力墙抗震性能对比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第41卷,第4期,712-716页,[13]候炜,史庆轩* 不同地震作用方向下混凝土核心筒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J] 振动与冲击,第32卷,第14期,116-121页,[14]候炜,史庆轩*,郭子雄 不同参数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研究[J] 工程力学, 第30卷, 第10期,77-85页,[15]郭智峰,门进杰*,史庆轩,王秋维,李坤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初探[J] 土木工程学报,第46卷,增刊,101-105页,[16]李坤,史庆轩*,郭智峰,历英强,王南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层间位移计算及探讨[J] 土木工程学报,第46卷,增刊,86-92页,[17]史庆轩*,王朋,王秋维 桁架-拱模型用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第35卷,第4期,7-12页,[18]史庆轩*,王朋,王秋维,卢亚北 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建筑,第43卷,第10期,134-139页,[19]史庆轩*, 李博宇 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对比分析[J] 工业建筑,第43卷,第9期,77-82页,[20]王峥*,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J]工业建筑,第43卷,第7期,105-109页,[21]李坤,史庆轩*,王朋,王南,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反应能量分析 振动与冲击,第32 卷,2014 [22]史庆轩*,李坤,田建勃,王朋钢筋混凝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层间耗能分布研究工程力学,已录用,[23]门进杰*,李慧娟,史庆轩,贺志坚,王顺礼,周琦 某板式住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 结构工程师,第29卷,第3期,1-10页,[24]惠宽堂,王南*,史庆轩 碳纤维约束与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对比[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第35卷,第4期,32-37页,[25]史庆轩*, 杨文星, 王秋维,田园,张兴虎,姜维山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第33卷,第9期,49-58页,[26]史庆轩*, 杨坤, 刘维亚等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工程力学,第29卷,第3 期,141-149页,[27] 杨文星, 史庆轩*, 张成中 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4卷,第2期,198-203页,[28]王秋维*, 史庆轩, 唐六九 新型型钢混凝土柱的数值模拟及轴压比限值研究 工业建筑,第42卷,第7期,128-133页,[29]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研究进展 结构工程师,第28卷,第1期,153-158页,[30]张欣颖, 史庆轩* 闭口截面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纵向剪切粘结承载力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8卷,第2期,52-54页,[31]白力更*, 史庆轩, 姜维山,冯永伟,李宁 桁架-拱模型计算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剪切承载能力 工业建筑,第42卷,第11期,68-74 页,[32] 赵群昌*, 史庆轩, 王秋维 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 建筑科学,第28卷,第5期,71-75页,[33]Qingxuan Shi*, Yuan Tian and Nan W Comparison Study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nfined byNormal- and High-Strength Lateral T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1, 4(8-10): 2686-[34]王秋维*, 史庆轩, 姜维山 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二阶效应分析 力学与实践,第33卷,第3期,34-41页,[35]王秋维, 史庆轩*, 侯炜,田园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抗震性能评估 世界地震工程,第27卷,第1期,34-40页,[36]王秋维*, 史庆轩, 辛高伟 基于Pushover 方法的中小学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灾害学,第26卷,第2期,86-90页,[37]王秋维*, 史庆轩, 梁春霞 SRC 框架结构基于需求能力系数法的抗震性能评估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第28卷,第3 期,289-293页,[38] 门进杰, 史庆轩* 竖向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 振动与冲击,第30卷,第6期,114-119页,[39]史庆轩*,侯炜,田园, 王秋维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性态水平及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31卷,第6期,88-95页,[40]史庆轩*,王社良,苏三庆,王秋维,朱军强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第44卷,第7期,1-9页,[41]史庆轩*,侯炜,刘飞,郭栋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第32卷,第10期,119-129页,[42]史庆轩*,杨坤, 白力更等 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第44卷,第12期,9-17页,[43]刘派,史庆轩*,孙冲我国中小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指标量化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第9卷,第2期,7-10页,2)会议论文[44]Qingxuan Shi*, Nan Wang, Peng Wang, Zhifeng G Study of high-strength lateral ties stress ofhigh-strength confined concrete[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671-671: pp1958-1962, 2013,Kunming,China[45]Qingxuan Shi*, Jianbo Tian, Kun Li, Zhifeng G Research statu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steel-concrete composite coupling beam[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671-671: pp1315-1318,2013, Kunming,China[46]Kun Li, Qingxuan Shi*, Zhifeng G Analysis on seismic energy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frame-core wall[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671-671: pp1329-1334, 2013, Kunming,China[47]王秋维*, 史庆轩, 王朋 不同含钢形式型钢混凝土柱截面设计方法研究 全国第十二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11,70-75 页,浙江宁波[48] 门进杰*, 史庆轩, 邓明科等 某点式住宅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全国第十二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11,70-75 页,浙江宁波[49] Wenxing Yang*, Qingxuan Shi and Huixiang S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High Strength RC 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V166-169,pp919-926,2012,Xi’an,China[50]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Liujiu T Research on quantified performance index for SRCfram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368-373, pp3353-3356, 2012, Xi’an, China[51]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Peng W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earch on story drift limit forSRC composit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275-277,pp1123-1126,2012,Xi’an,China[52]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 Inter-story capacity spectrum for the performance based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C frame structures I: M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517, pp745-748, 2012, Hong Kong, China[53]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 Inter-story capacity spectrum for the performance basedseismic design of vertically irregular RC frame structures II: 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517, pp749-754, 2012, Hong Kong, China[54] Jinjie Men*, Zhifeng Guo and Qingxuan S Research on behavior of composite joints consisting ofconcrete and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166-169, pp815-818, 2012, Xi’an, China[55] Jinjie Men*, Qingxuan Shi and Qi Z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onnections in composite framesconsisting of RC column and ste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368-373, pp 568-572, 2012,Xi’an, China[56] QingXuan Shi*, Qiuwei Wang and Kun Y Displacement Based Seismic Evaluation of ReinforcedConcrete 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163-167,pp1063-1067,2011,Guangzhou, China[57] Qingxuan Shi*, Yuan Tian and Wei H Experimental Study of Shear Strength for High-StrengthConcrete Beams with High-Strength 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163-167, pp972-976,2011, Guangzhou, China[58] Kun Yang*, Qingxuan Shi and He M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Limits of HSC Columns Confinedwith High-Strength Stirrup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163-167, pp1024-1028, 2011,Guangzhou, China[59] Kun Li*, Qingxuan S Nonlinear Analysis of RC Core Walls Based on Three-Vertical-Line-Element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255-260, pp1959-1963, 2011, Guangzhou, China[60] Wei Hou*, Qingxuan Shi and Zhilin M 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on RC Core Wall Based on Fiber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163-167, pp1068-1073, 2011, Guangzhou, China[61]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Jinjie M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RC Frames Basedon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163-167, pp4331-4335, 2011,Guangzhou, China[62] Qiuwei Wang*, Qingxuan Shi and Liujiu T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SRC framestructur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255-260, pp2421-2425, 2011, Guangzhou, China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原因浅析摘要: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需要对整幢房屋的结构构件进行安全鉴定,首先通过现场踏勘进行外观检查,可能会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各种质量问题,其中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裂缝出现都是事出有因,有设计上错误、原材料性能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不当和地基不均匀沉陷等等,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如何鉴定裂缝、分析裂缝和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分析1引言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需要对整幢房屋的结构构件进行安全鉴定,首先通过现场踏勘进行外观检查,可能会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各种质量问题,其中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裂缝出现都是事出有因,有设计上错误、原材料性能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不当和地基不均匀沉陷等等,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如何鉴定裂缝、分析裂缝和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裂缝成因和特征,判断结构受力工作状况,评定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此种鉴定方法具有简便、直观和快速等优点,在房屋安全鉴定中运用很广。其缺点在于它只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而不能定量地分析结构的安全性。为此,对可疑结构构件应进行强度、刚度和抗裂性验算,必要时还应通过荷载试验,然后作出安全鉴定意见。2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分析判明是结构性裂缝还是非结构性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对结构的影响差异也很大,只有弄清结构受力状态和裂缝对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对结构构件进行定性。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非结构性裂缝往往是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和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1)判明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结构性裂缝,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脆性破坏,另一种是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是结构破坏的征兆,属于这类性质裂缝的有受压构件裂缝(包括中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的压区)、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斜截面裂缝、冲切面裂缝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局压裂缝等。脆性破坏裂缝是危险的,应予以足够重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其它安全措施。塑性破坏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人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稍小。属于这类破坏的受力构件的裂缝有:受拉构件正载面裂缝,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载面受拉区裂缝等。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最大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例如某办公用房,四层二跨框架结构,跨度5m及7m,1998年竣工,使用不久,部分梁出现裂缝,要求鉴定。通过现场查勘,发现梁的裂缝均出现在梁的两端,为约45°的斜裂缝,且混凝土的质量较差,后经过对部分梁的混凝土取芯试压,最低强度等级约为C12,平均强度等级为C15,图纸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二者相差较大,由于荷载增大及混凝土强度低,通过复算,梁处于超筋状态,属脆性破坏裂缝,应予立即加固。(2)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和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按其表征可分三种:一是表面细小裂缝,即缝宽很小,长度短而浅;二是中等裂缝,其宽度在2mm左右,长度局限在受拉区,裂缝已深入结构一定深度;三是贯穿性裂缝,缝宽超过3mm,长度伸到受压区,裂缝已贯穿整个截面或部分截面。结构性裂缝不仅表征结构受力状况,还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裂缝宽度愈大,钢筋愈容易锈蚀,意味着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握裹力已完全破坏,使用寿命已近终结。一般室内结构,横向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设计

你想写论文,让别人给你找资料?

结构力学是基础,抗震概念要清楚,基本构件计算熟练。

型钢混凝土的型钢可不受含钢率的限制的原因:纯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太大的时候,结构物延性不好,所以有含钢率的限制。型钢混凝土可以改善这个指标,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延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明显提高,尤其是实腹式型钢,因而此种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一倍以上。所以型钢混凝土的含钢率会比纯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高很多,而由于克服了结构的延性问题,型钢混凝土中型钢不受含钢率的限制。【结构的延性】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为了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减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应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成延性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类构件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避免构件的脆性破坏,从而导致主体结构受力不合理,地震时出现过早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做好延性设计,防止构件在地震作用下提前破坏,并避免结构体系出现不应有的破坏。

毕业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班级: 学号: 姓名:目录一、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1二、连续浇捣混凝土时在拌合及运输方面应采取的措施……………………………2三、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2四、外加剂的合理选择………………………………………………………………6五高温条件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方案 高温条件 钢筋模板一、施工浇筑方案的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1、 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二、连续浇捣混凝土时在拌合及运输方面应采取的措施1、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每区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送筑。(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钢筋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4)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5)现场按每浇筑100立方米(或一个台班)制作3组试块,1组压7d强度,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l组作仍14d强度备用。三、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根据平面控制网,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和基础墙、柱位置线;每跨至少两点用红油漆标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1、机具准备1)、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机具由该项技术提供单位配备。高峰期钢筋施工时至少保证5台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其技术参数如下表示:设备型号 GHG40型滚丝头型号 40型可加工范围 16~40整机质量(kg) 5902)限位挡铁: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限位,型号划分与钢筋规格相同。3)螺纹环规: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4)力矩扳手力矩扳手精度为±5%5)辅助机具砂轮切割机:用于钢筋端面整平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6)、钢筋焊接机具电焊机、控制箱、焊接夹具、焊剂罐等焊接电流:焊接电源400~450A;施工手续现场钢筋工人员必须佩戴上岗证,焊工必须有岗位资格证(有效)参加钢筋机械接头加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执证上岗。未经培训人员严禁操作设备。钢筋连接及锚固要求A竖向钢筋D≥18mm,采用电焊压力焊;横向D≥18mm采用机械连接;D<18mm用搭接。B相关要求(1)钢筋锚固必须符合GB5001-2002的规定,提供参考值如表:名称部位 锚固长度 末端弯钩长度 d<25 d≥25 基础DL 35d ≥10d底板 35d 40d ≥10d墙柱插筋 直接插至底板下表面 ≥10d(2)钢筋搭接长度必须符合GB50010-2002或按GB50204-2002附录B: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3)机械连接接头按加工标准,见2D项所述钢筋的加工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A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进行钢筋调直,I级钢筋冷拉率为4%,由于钢筋加工区场地有限,钢筋冷拉长度为27m,冷拉后为08m;钢筋冷拉采用两端地锚承力,标尺测伸长,并记录每根钢筋冷拉值。B钢筋弯曲1)钢筋弯钩或弯折:I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5d(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为3d;Ⅱ级钢筋做90°或135°弯折时,其弯曲直径为4d。2)箍筋末端的弯钩:I级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受力钢筋直径或箍筋直径的5倍,弯钩平直长度为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角度45°/135°。C焊接接头1)施焊前检查设备、电源,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荷工作;2)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钢筋表面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锤击矫直。3)选择焊接参数主要参数为: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参见施工工艺标准)。焊剂应存放于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如受潮,便用前须经250~300℃烘焙2小时,并进行记录。D机械连接 钢筋端面整平→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查→带帽保护→丝头质量抽检→存放待用。操作要点钢筋端面平头:采用砂轮切割机平头(严禁气割),保证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垂直。剥肋滚压螺纹:使用钢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加工钢筋加工成直螺纹;丝头质量检查:对加工的丝头进行质量检验(按以上丝头设计表);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塑料保护帽进行保护,防止螺纹损伤;丝头定量抽检:项目部质检部组织自检,存放待用: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钢筋绑扎及安装(1) 底板、基础梁钢筋防水保护层上放线,基础标高放线→搭设梁脚手架→南北向梁上铁放置、绑扎→东西向梁上钢筋放置、绑扎→放南北向梁箍筋→放置三道柱箍→东西向板梁钢筋下铁放置、绑孔→南北向板梁下铁放置、绑扎→放置底板、基础梁垫块→拆除基础梁脚手架→调整基础梁位置→墙柱插筋放线→放置墙柱插筋并临时固定→放置三道墙体水平筋→底板上铁标高放线→放置马凳→南北向底板上铁放置、绑扎→东西向底板上铁放置、绑孔→调整、固定墙柱插筋。底板、基础梁钢筋排列顺序为:东西向筋上铁在上,下铁在下;南北向钢筋在东西向钢筋中间;若基础梁上下铁不只一排,东西向筋与南北向钢筋交错布置;底板钢筋的弯钩,下排均朝上,上排均朝下;钢筋网的绑扎: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而且必须牢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扎成“八”字型,朝向混凝土内部,同一直线上相临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箍筋接头(弯钩叠合处)沿受力方向错开布置,箍筋转角与受力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呈“八”字形 本工程主要是防护墙及顶板的支模及混凝土的浇筑,要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射线泄漏, 防护墙、顶板模板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做到不变形、胀板。其它辅助用房按常规工程施工方法便可。 ⑴ 模板安装及支撑工程 本工程防护墙厚度有5m 、5m,高度8m、3m,为了保证工程需要,采用支模方法如下:模板采用20mm 厚竹胶合板、横档用80× 80 枋木间距400mm,拉丝及内撑均用Ф 16钢螺丝两用/ 梅花状80 × 80m 一道作为墙体拉结、墙体高度在0 米以上拉丝间距可墙大至20 × 20m 一道,立档采用宽160mm 槽钢、间距600,经计算防护墙体的侧压力在高5 米以下为5T/m2,因此,斜支撑需用200mm 槽钢间距为1200。立柱水平拉杆用40 × 40 角钢、十字交叉拉结。同时,在墙体转角位置由于拉丝不能固定,立档及斜撑槽钢按外侧壁的间距加密一倍安装。 为保证F 轴防护墙外侧模板的平整、垂直,除了在墙体用钢螺栓拉结外,在地梁上预埋Ф 16a1200 钢筋,作水平拉结,防止斜撑滑移。 ⑵ 顶板模板有支撑 本工程的顶板厚度不同, 梁部X 机房厚500,60CO 机房1000、直加机房2500,经计算,直加机房顶板的最大荷载重是65800N/m 2, 因此, 对模板、杉木支撑的要求很高, 为保证其模板的稳定生刚性, 采用支模如下。 模板为20mm 竹胶合板,下用80 × 80 枋木拼密。 模枋条用工字钢1 2 # , 固定在支顶上。 支顶用Ф 108 无缝钢管。间距800mm。顶板厚度为5 — 0 米的支撑,间距可增大到1 米。 为确保整体稳定性, 防护墙、枯板部分的模板均采用满堂红支顶一次成型,互成连整体 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体外加剂的用量及使用性能,商品混凝土站在浇筑前应报告送达施工单位4外加剂的合理选择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体外加剂的用量及使用性能,商品混凝土站在浇筑前应报告送达施工单位(1)选择水泥。选用杭州水泥厂水化热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早期的水化热与同龄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3d的水化热约可低30%。 (2)掺加磨细粉煤灰。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75kg,改善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可泵性 ,还可节约水泥50kg。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2℃,因此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5~6℃。 (3)选用优质外加剂。为达到既能减水缓凝,又使坍落度损失小的要求,经比较,最后选用了上海产效果明显优于木钙的EA—2型缓凝减水剂,可减少拌和用水10%左右,相应也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 (4)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实践证明,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强度较高,在一定掺量范围内60d强度比29d约可增长20%左右。同时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 90 )》,地下室内工程宜用60d龄期强度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控制温升,减少温度应力,根据结构实际承受荷载情况,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将原设计混凝土28d龄期C30改为60d龄期C30(即用28d龄期C25代替设计强度),这样可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50kg,混凝土温度相应随之降低5~6℃。5高温条件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1,考虑高温和远距离运送造机坍落度18±2cm, 水泥用量控制在370kg/3以下。由于降低水泥用量可降低混凝土温度16~18℃。 成的坍落度损失较大,取出 用原材料降温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 根据由搅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理,可求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说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与原材料的温度成正比,为此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措施:①将堆场石子连续浇水,使其温度自浇水前的56℃降至浇水后的29℃ ,且可预先吸足水分,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②黄砂在钱塘江码头起水时,利用江水淋水冷却,使之降温。③虽混凝土中水的用量较少,但它的比热最大,故在搅拌混凝土用的3只贮水池内加入冰块,使水温由31℃降到24℃,总共用去冰块75t。这样一来,经计算出机温度T为8℃,37次实测的平均实测值2℃,送达现场的实测温度为60℃,从而使入模温度大为降低。 3 保持连续均衡供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1)为了紧密配合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的连续均匀供应,经过周密的计算和准备,安排南星桥和六堡两个搅拌站同时搅拌,配备了18辆3搅拌车和两只移动泵,在三天四夜里始终保持了稳定的供应强度,基本上做到了泵车不等搅拌车,搅拌车不等泵车,未发生过一次由于相互等待而造成堵泵现象。 (2)本工程基坑挖深7m,坑内实测最高气温达62℃,为避免太阳直接暴晒,温度过高,造成浇筑困难,采取在整个坑顶搭盖凉棚,并安设了通风散热设施,使坑内浇筑温度大幅度降低,接近自然气温,不仅控制了最高温升,而且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得以顺利浇筑。 3)为不使混凝土输送管道温度过高,在管道外壁四周用麻袋包裹,并在其上覆盖草包并反复淋水、降温。 (4)考虑混凝土的水平分层浇筑装拆管道过于频繁,施工组织工作难于实施,故采取斜面分层浇筑,错开层与层之间浇筑推进的时间以利下层混凝土散热,但上下层之间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出现施工“冷缝”。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浆体较多,在浇筑平仓后用直尺刮平。约间隔1~2h,用木蟹打压两次,以免出现表面收水裂缝。4 加强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 混凝土抹压后,当人踩在上面无明显脚印时,随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不使透风漏气、水分蒸发散失并带走热量。且在薄膜上盖两层草包保湿保温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 , 延长散热时间,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经实测混凝土3天内表面温度在48~55℃之间,且很少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裂缝情况。 5 通过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 (1)温度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和混凝土中心至表面的温度梯度,保证规范要求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小于25℃及降温速率。 (2)温度是直接关系整个混凝土基础质量的关键。为了客观反映混凝土温度状况,进行原材料温度 、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自然温度、覆盖养护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棚内温度等7个项目的测试,便于及时调整温控措施。(3)主楼基础的混凝土温度按不同平面部位和深度共布置了25个测点(图1),由专人负责连续测温一周,每间隔2h测一次,比规范规定每8h测2次的频度要大些。效果及结论 (1)混凝土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与评定标准(GBJ 107-87)》进行了测试,有关结果 如表1,属合格。(2)由于采用了“双掺技术”(缓凝减水剂和磨细粉煤灰),延缓了凝结时间,减少了坍落度损失,改善了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使得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送条件下仍能顺利泵送 ,也未发生堵泵。 (3)混凝土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共实测37次,原材料温度测试20次,混凝土内外温度连续测一周,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出现在浇注后的3~4d之间,与文献介绍的一致。内外温差仅为1 5℃,且低于规范规定不得大于25℃的要求。 (4)经各有关单位的严格检查和近年来的使用,未发现有害裂缝(仅表面有个别收水裂缝)。 混凝土密实平整光洁,无蜂窝麻面

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上网查一下,山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通知,可能是2010年13号文吧

可以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 索引序列
  •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钢筋混凝土结构参考文献
  •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
  • 型钢混凝土结构论文设计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