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ei检索期刊目录国内

ei检索期刊目录国内

发布时间:

ei检索期刊目录国内

其实,投EI期刊没啥必要呢,EI期刊的审稿周期太长啊,反正目的就是进EI数据库,还不如投个EI会议呢,EI会议见刊又快,进库也快,性价比较高。

像中南大学学报就是,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刊。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以前EI是每一年更新一次EI期刊目录,现在从2015年开始改为每个月更新一次EI目录,所以EI期刊到底有哪些必须以当月的为准,ei期刊这样搞,就会大大增加EI期刊录用难度,建议你可以考虑发发EI会议论文,虽然比不了期刊,但是毕竟文章还是会进EI数据库,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上面很多EI会议知识和教程,可以多学习下

ei检索期刊目录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以前EI是每一年更新一次EI期刊目录,现在从2015年开始改为每个月更新一次EI目录,所以EI期刊到底有哪些必须以当月的为准,ei期刊这样搞,就会大大增加EI期刊录用难度,建议你可以考虑发发EI会议论文,虽然比不了期刊,但是毕竟文章还是会进EI数据库,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上面很多EI会议知识和教程,可以多学习下

有一个ei期刊目录!跟咱们北大核心目录一个意思!目录中的期刊就是

相对比较好中的EI期刊随着会议的组织越来越乱,很多朋友在寻找相对比较好中的SCI和EI期刊自从DCDIS和LNCS被踢出SCI后,特别好中的SCI基本没有了所以要发SCI期刊,文章还是确实要有点东西的你百度下:品 优刊,上面很多EI会议知识和教程,可以多学习下

就是EI目录里的。

国内ei期刊目录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以前EI是每一年更新一次EI期刊目录,现在从2015年开始改为每个月更新一次EI目录,所以EI期刊到底有哪些必须以当月的为准,ei期刊这样搞,就会大大增加EI期刊录用难度,建议你可以考虑发发EI会议论文,虽然比不了期刊,但是毕竟文章还是会进EI数据库,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上面很多EI会议知识和教程,可以多学习下

请问您要发表论文吗

就是EI目录里的。

4月14日。2021年11月25日,Elsevier官网更新了最新版EI检索期刊目录,2021年,El目录更新四次最新版本目录内共收入了4978本国外期刊与229本国内期刊,其中7本国内期刊获EI目录收录。EI目录更新的比较慢,不像SCI或ssci一样一个月就会更新一道多次,之前有时候半年更新一次,有时候一年更新一次,今年更新的比较多一些,大概三个月左右更新一次。EI会议截稿时间:第一卷:2022年03月30日第二卷:2022年04月14日第三卷:2022年04月30日

ei期刊收录和检索

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是全文收录(或检索),有时候是摘要收录(或检索),但是国家图书馆等出具的检索证明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官方承认的。

期刊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发表吧了解。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你好!EI:是EICompendex,就是日常我们常说的EI检索;EI(INSPEC,IET),我猜测就是被INSPEC,IET数据库收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EI期刊检索

1,CA检索就是发在期刊上,但通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后收录入库。 2,JA检索是发在期刊上,但没有开会宣读,也被EI入库收录了。 3,准确来说,CA检索和JA检索的区别,就在于文章是否被国际会议宣读过。如果被国际会议宣读了,就是CA检索;没有被宣读,就是JA检索。 EI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在职称评审和校科技部每年奖励中,只认可被EI核心收录的文章(EI光盘版)。EI Village是一个数据库平台,包含两个数据库(EI和Inspec),所以首先把Inspec前面的勾去掉。下图是区分JA类型和CA类型的方法: 若判断为Document type: Conference article(CA检索),则为会议论文。 若判断为Document type: Journal article(JA检索),再同时满足② 有主题词和分类码,则为核心收录;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码则为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 目前来说,EI期刊源刊基本是JA检索类型。 评职称时档次高于EI检索会议类型。EI期刊源刊的含金量绝对远高于EI检索会议。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EI 期刊分为EI源刊和EI会议 EI源刊也就是JA ,EI会议是CA

《工程索引》(EI)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 1 、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 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 、EI Page One题录 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 One 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 包括的学科有: ——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 ——工程管理。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有创新。 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 索引序列
  • ei检索期刊目录国内
  • ei检索期刊目录
  • 国内ei期刊目录
  • ei期刊收录和检索
  • EI期刊检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