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护理科研杂志

护理科研杂志

发布时间:

护理科研杂志

现在的护理方面的期刊不好写啊,主要看伱是发核心期刊还是一般期刊啦?普遍的护理老多老多的类型

护理论文投稿可以投哪些杂志?目前护理类的杂志数量较少,需求量远大于发文量,因此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发表论文难度相对较大。

医学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指哪一类?医学信息,医学研究这两类都是属于国家级杂志里面的。

《护理研究》是个比较不错的护理期刊,是中华医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主办的。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护理类不错的期刊。还拖,还相对比较难发表。建议投 南方医科大学主办的 《护理学报》还相对好发点。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科护理》这个不要发了,啥核心也不是。就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也是办 护理研究的 这批人办的。因为《护理研究》难发表时,就推荐你发他们的《全科护理》。全科护理,是投稿就要的。算 是最最低档的 护理期刊了。最难发的是 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这2个都是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的双核心。《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还不错的,也算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护理科研杂志投稿

登陆,然后注册即可。

基本都需要。注重文章的严谨性,秉着对双方都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彰显单位对作者能力的认可,这个介绍信是一定要有的,大多数都需要的,级个别可能不需要,具体还是要根据你得研究方向看所在领域是否有。比如《护理学杂志》,投稿完成后将单位对技术及保密审核的单位介绍信上传至投稿系统,作者单位需负责稿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确保不一稿多投。单位介绍信一般是贵院护理部或科研管理部门出具,具体请咨询贵单位管理部门,不提供模版。

投稿邮 箱:huliyuyanjiuzz @ 163 com

护理科研杂志期刊

每一份杂志都有自己的宗旨和覆盖领域,这样的信息在它们的网站上都有介绍。可以根据介绍来决定。《护理研究》是介绍医学护理研究的期刊,其中它的英文版也是ChineseNursingResearch是我国第一本英文版护理学杂志,它是诞生填补了我国护理学期刊无英文版的空白。这对向国外展示我国护理科研战果,缩短我国护理与先进国家护理水平的差距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电子投稿又逐渐成为主流,作者们很容易忽视不同杂志的投稿指南,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一定要这2个么?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老师跟我们聊天过,属于近期发展中的杂志,那个比较好发表,近一年内发表询证护理只要不太差都可以发

《护理研究》是个比较不错的护理期刊,是中华医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主办的。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护理类不错的期刊。还拖,还相对比较难发表。建议投 南方医科大学主办的 《护理学报》还相对好发点。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科护理》这个不要发了,啥核心也不是。就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也是办 护理研究的 这批人办的。因为《护理研究》难发表时,就推荐你发他们的《全科护理》。全科护理,是投稿就要的。算 是最最低档的 护理期刊了。最难发的是 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这2个都是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的双核心。《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还不错的,也算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医学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指哪一类?医学信息,医学研究这两类都是属于国家级杂志里面的。

护理科研杂志官网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使用方法及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护理体验 留置时间  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其留置时间目前尚无严格规定,护士凭经验决定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丧失了其本身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现从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及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和对策、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1 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  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  浅静脉[1]。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5~1 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1 封管液的种类 即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25×104 U。  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 生理盐水5~10 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 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 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3封管的技术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5 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  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 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1 防止感染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 ,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2 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3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 目前尚无严格规定,护士凭经验决定留置时间。建议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5+2)d为宜,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丧失了其本身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  4更换注射部位 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5选择适量封管液量 套管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6 保护好留置针肢体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1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2做好健康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正确封管。  4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 (1 )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 h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 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 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5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次/2 h,20 min/次。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5 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  1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或部位有关 选择静脉如有静脉瓣,静脉不直或太细都将导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失败。李娟炜等〔4〕在对262例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研究中发现,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最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下肢大隐静脉则无显著差异。汤文决等〔5〕在研究500例1个月~10岁的儿童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时认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下肢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建议大年龄组患儿首选手背静脉,小年龄组患儿首选颞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小年龄组患儿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且患儿不易配合,撕扯粘贴膜造成留置针脱出导致留置失败,小儿头皮正中静脉渗出率高于颞浅静脉。路必琼等〔6〕探讨了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置管反应,结果显示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建议为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0 mm的血管,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的静脉管径平均为1 mm,可作为老年患者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首选静脉。在关节、患肢、下肢远端部位选择血管穿刺不易留置成功,因为在关节处,随着关节的活动,留置针易移位滑出血管;在患肢,由于血供较正常肢体差,血循环相应较慢,留置针易发生堵管;在下肢远端静脉血流缓慢,不但影响输液效果,还因血栓形成影响留置时间。要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以免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造成堵管。  2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时间有关 影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主要的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耿少英等〔7〕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中,以白兔双耳外侧的耳缘静脉血管炎症病理改变为依据,探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推断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96 h。姜丽等〔8〕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留置时间3天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建议常规留置时间定为3天较为合适,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姜凤荣等〔9〕在对50只家兔研究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认为,其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如果注射药物刺激性小且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操作,则可适当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7~9天,但如果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化疗或脱水药物不宜用留置针注射。静脉炎的发生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穿刺操作时无菌消毒不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输液速度过快,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侧压力,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增加,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输注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等静脉血管的刺激等继而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等。因此,控制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延迟静脉炎的发生则可延长留置时间。  3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封管技术有关  1 封管液种类和剂量的选择 封管液种类和剂量的选择是保持留置导管(针)通畅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应用封管液主要是稀释肝素,肝素在体内外应用时具有强抗凝作用,稀释后被常规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而广泛用于临床。陈显春等〔10〕对165例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了不同封管液封管的对比观察,发现稀释肝素封管堵管率低于生理盐水封管,其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大剂量优于小剂量。黄美香等〔11〕在研究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患者出凝血机制和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时发现,出凝血机制正常的老年人使用四种不同剂量的肝素液: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25 u/ml)、1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5 u/ml)、5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5 u/ml)和2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5 u/ml)进行封管是安全、可靠的,用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25 u/ml)封管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因此,对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脂质代谢异常、血液高凝状态等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时,只要出凝血机制正常,首选稀释肝素封管,可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再次为生理盐水,过去认为只有抗凝药物才能有效封管,并不完全确切。周晓慧〔12〕在对用肝素、保养液和生理盐水三种封管液封管效果研究中发现,这三种封管液封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生理盐水封管维持时间达23 h,用于留置针封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水盐代谢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因此,对于用肝素封管有可能引起出血和过敏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蔡华等〔13〕研究用当日输液完毕后用输液器内液体作为封管液直接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并与用生理盐水封管进行封管效果的对比观察,发现封管维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留置针保留天数4~9天者占87%,认为该方法值得推广,有利于留置针的广泛使用。  2 封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正压封管法:临床上多采用连续、不间断和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使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瞬间正压封管法: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则应用瞬间正压封管法,是一种无需使用封管液、特殊的、先进的封管方法。在输液完毕后,输液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分离时,可自动产生瞬间正压,将留置(导管)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导管;对于医护人员,在进行封管操作时,无须使用钢针,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避免由于针刺造成意外感染〔14〕。双重正压封管法:杨丽等〔15〕在原正压封管的基础上采用反折留置针的延长管的根部,减少了套3腔与静脉腔的相通的长度,阻断血液回流,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庞溯摈等〔16〕在改良封管方法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后认为,在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结束后,先静脉滴注20 ml的生理盐水,再用肝素封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4 其他因素 如留置针型号选择与血管不相称,穿刺处皮肤过敏或炎症,留置针局部液体渗漏等。但以下一些特殊的或可能不太重要的因素也应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  1 患者自身疾病原因 高血压患者,静脉穿刺操作拔除针芯时,血液常倒流至导管内,导致管腔凝血阻塞而使留置失败;有严重的心肺疾患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肢体高度水肿,留置针穿刺后,液体慢渗,导致肢体肿胀加重,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魏晓兰等〔17〕在研究高血黏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时发现,留置时间的长短受血液黏度结果的影响,高血黏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较正常血黏度者明显缩短,留置针堵管率增高。  2 患者体位不当或留置针上方衣着过紧 输液肢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强迫体位造成肢体疲劳,发生不自主移动或躁动,导致留置针脱出;衣着过紧时,由于长时间压迫有留置针的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凝固而阻塞。  3 置管后护理缺陷 如:留置针固定不妥,粘贴保护膜脱落,留置针被迫带出移位;昏迷、躁动、精神失常等患者看护不力,造成自行拔出或抓脱留置针;淋湿粘贴保护膜而无法继续留置。 6 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对策  1 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护理干预。梁克清等〔18〕在对56例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患者在留置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接受干预的患者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天,患者对留置针使用满意度达8%,并发症明显下降。护理干预内容主要有,对患者及家属告知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等;指导患者避免碰撞或按揉留置针部位,避免留置针肢体剧烈运动或用力,适当限制留置针肢体的活动;下肢应用留置针输液时,应抬高肢体20°~30°,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护理人员应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掌握患者病情和输液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对于不能配合、昏迷、躁动、精神失常患者给予置管肢体约束,避免留置针抓脱和滑出。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尚玉芝〔19〕在研究影响留置时间因素分析时认为,为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输液过程中,要告知患者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2 改进和提高操作技术 提高穿刺、送管、固定、封管等技术。穿刺前,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和选用粗大的静脉,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穿刺时,采取适当的进针角度与速度,正确掌握送管时机和技巧,提高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避免静脉内膜受损;穿刺后,留置针封管时注意封管液的选择和剂量,推注封管液速度宜缓慢,保证正压封管,防止药液刺激血管壁。徐朝华等〔20〕通过改进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降低了堵管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首先,在穿刺见回血后即松止血带并打开调速器,在液体缓慢输注的条件下继续送管,保证及时冲净残留在留置针腔内的血液,防止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而发生堵管。其次,输液过程中,延长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留置针尖端,不易回血,减少堵管的发生。再次,封管前将刺入肝素帽的针头外拔2/3使退针匀速,保证正压封管,同时采用脉冲式封管法在管腔内形成涡流,彻底冲走管壁内腔附着的药液、回流血液和大分子液体,降低堵管机会。李冬梅等〔21〕在探讨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封管效果时发现,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的不同,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将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由延长管的远段改进为近段后,可显著降低导管内回血率和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在远段时,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应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后回血率和堵管率增加,留置效果降低。  3 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 在留置过程中应对穿刺点进行密切观察,保持粘贴保护膜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及时拔管,并给予局部热敷等。庄倩等〔22〕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即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王荃声等〔23〕在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的改良应用,可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是将透明保护膜中心开窗3 cm×3 cm,对准穿刺点,使保护膜与皮肤粘贴好,每天消毒穿刺点2次,用一次性输液贴覆盖穿刺点,改良后的保护膜可有效减少皮肤炎性反应和留置针脱出的发生。关于粘贴膜的更换时间,张易等〔24〕在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粘贴膜更换时间的研究中提出,导管滑出和导管细菌培养阳性与更换粘贴膜的时间无关,可能与出汗、渗出多、活动度大、薄膜易脱落等因素有关,建议最佳更换粘贴膜的时间为每周二次,如有粘贴膜脱落现象及时更换。通过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降低留置针的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7 小结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缪晓梅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12)  [2] 梁燕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88,12(2):  [3] 王小莲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 , 3 ( 10 )  [4] 李娟炜,林雯倩,梁前芝,等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现代医院,2007,7(8):100-  [5] 汤文决,张旦红儿童浅静脉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A):41-  [6] 路必琼,刘惠凤,蔡伟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护理学杂志,2003,18(2):91-  [7] 耿少英,赵改婷,高荣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4,19(13):3-  [8] 姜丽,张炜,热依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05,19(11B):  [9] 姜凤荣,包影,初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6,21(14外科版):55-  [10]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11] 黄美香,张燕燕,刘丽,等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8A):2013-  [12] 周晓慧静脉留置针3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8-  [13] 蔡华,隋莹,郑丽红,等输液器内液体直接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护理研究,2003,17(8A):874-  [14] 吕瑞京,牛静可来福接头和肝素帽接PICC导管的比较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A):  [15] 杨丽,赵媛,高春英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双重封管固定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3-  [16] 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1-  [17] 魏晓兰,孔凡玲,金敏高血粘度患者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391-  [18] 梁克清,李卡路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现代护理,2007,13(20):1863-  [19] 尚玉芝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06,20(11A):2878-  [20] 徐朝华,冯雅男,王金兰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6B):1578-  [21] 李冬梅,何艳,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5,20(5):  [22]庄倩,单丽霞,田亚男,等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皮肤消毒法的改良及应用现代护理,2006,12(1):30-  [23]王荃声,郭敏,冯素萍,等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9-  [24] 张易,凌云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黏贴膜更换时间的探讨上海护理,2005,5(2):34-

这个期刊只能算不错,十个国家级期刊之一,但不怎么好中,版面费还贵。算是护理期刊第二类吧。与护理学报、护理学杂志、国际护理学杂志这些期刊相当,排名也相当,影响也相当。第一类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就这三个。

《护理研究》是个比较不错的护理期刊,是中华医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主办的。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护理类不错的期刊。还拖,还相对比较难发表。建议投 南方医科大学主办的 《护理学报》还相对好发点。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科护理》这个不要发了,啥核心也不是。就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也是办 护理研究的 这批人办的。因为《护理研究》难发表时,就推荐你发他们的《全科护理》。全科护理,是投稿就要的。算 是最最低档的 护理期刊了。最难发的是 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这2个都是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的双核心。《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还不错的,也算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护理科研杂志那种好

目前全国所有正规的护理期刊 目前只有 25种:护理类的期刊目前只有3个核心类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科技核心[ 仅12种 ]:1、中华护理杂志 2、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3、护士进修杂志 4、中国护理管理。5、护理管理杂志 6、护理学报 7、护理学杂志 8、护理研究。9、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10、现代临床护理 11、解放军护理杂志 12、上海护理。未被 任何类别核心期刊目录 收录的正规护理期刊:1、国际护理学杂志 2、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3、齐鲁护理杂志 4、天津护理 5、中华护理教育 6、循证护理 7、护理研究(英文版) 8、中国临床护理 9、临床护理杂志 10、护理实践与研究 11、护理与康复 12、全科护理 13、当代护士(学术版)。

我们这里发表是你的首选。我可以帮你发表的。看到我的扣我。

吉林省大多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工作总体在进步,但不同医院之间护理绩效水平差异性仍较大,吉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改善护理绩效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不明白的可以到 品优 刊或许能帮到您的

现在的护理方面的期刊不好写啊,主要看伱是发核心期刊还是一般期刊啦?普遍的护理老多老多的类型

  • 索引序列
  • 护理科研杂志
  • 护理科研杂志投稿
  • 护理科研杂志期刊
  • 护理科研杂志官网
  • 护理科研杂志那种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