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是12348 一般打都是加上当地的区号!列入北京 010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杂志是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连续性出版物,每年分4期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分别为每季度的末月。

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下的“联系方式”一栏有。系 别 代码 联系老师 电 话 通讯地址 邮 编外国文学系(外文系) 101 李玲燕 8519558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外国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文学系(文学系) 102 张 媛 85195461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少数民族文学系(少文系) 103 莎日娜 8519563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少数民族文学所科研处 100732语言学系(语言系) 104 白长茂 85195385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语言所科研处 100732语言文字应用系(语用系) 105 刘子琦 65592968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语言文字应用系 100010历史系(历史系) 201 凌文超 8519580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历史所科研处 100732近代史系(近代史系) 202 杨婉蓉 65250526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近代史所科研处 100006世界历史系(世界史系) 203 刘 巍 65275905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世界历史所科研处 100006考古系(考古系) 204 雷 然 85116476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号考古所科研处 1007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国史系) 205 狄 飞 66572303 北京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处 100009中国边疆历史系(边史系) 206 刘 洋 65598065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1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00005马克思主义研究系(马研系) 301 杨 静刘晓欣 851963118519569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研系)1347室 100732哲学系(哲学系) 302 许国荣 65138373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哲学所科研处 100732世界宗教研究系(宗教系) 303 白文飞 851954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宗教所科研处 100732经济系(经济系) 401 陆 桦 68034303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经济所科研处 100836工业经济系(工经系) 402 谷玉珍 68033728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工业经济所科研处 100836农村发展系(农发系) 403 张 斌 851964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农村发展所 100732财政与贸易经济系(财贸系) 404 孙 亮 68027440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财贸所科研处 100836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数技经系) 405 沈 嘉 65137561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数技经所科研处 100732投资经济系(投资系) 406 程 翼 63908826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806 投资系 100037城乡建设经济系(城乡系) 407 刘美芝 58934029 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城乡建设系 100835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政策系) 408 刘克龙 81360225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行政楼225室 102488金融系(金融系) 409 徐义国 85195336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1号楼 金融研究所211室(金融系) 100732系 别 代码 联系老师 电 话 通讯地址 邮 编法学系(法学系) 501 崔燕云 64054224 北京市沙滩北街15号法学所科研处研处 100720政治学系(政治学系) 502 张 宁 85196398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政治学所科研处 100732社会学系(社会学系) 503 殷 维 8519555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社会学系 100732民族学系(民族系) 504 孙 懿 6893853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民族所科研处 100081人口与劳动经济系(人口系) 505 张彦海 8519541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科研处 100007新闻学与传播学系(新闻系) 506 王 颖 65980298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代中心10层1013室 100026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环系) 507 何 丽 65252160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 100005社会发展系(社发系) 508 张晨曲 65124692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博源宾馆604室 100006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系(俄欧亚系) 601 张林山 64039106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科研处 100007日本研究系(日本系) 602 林 肖 64039045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日本所科研处 100007拉丁美洲研究系(拉美系) 603 刘亚楠 64039017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拉丁美洲所科研处 100007西亚非洲研究系(西亚非系) 604 丁 燚 64039168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西亚非洲所科研处 100007美国研究系(美国系) 605 许安结 85083507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美国研究所309室 100720欧洲研究系(欧洲系) 606 蔡雅洁 85195736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欧洲所科研处 100732亚洲太平洋研究系(亚太系) 607 朴光姬 64063922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亚太所科研处 100007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世经政系) 608 李春姬 85195777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科研处 100732法律硕士 801 郝倩倩 6400551081360816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720102488工商管理硕士 802 孙晓晖 6473123764747082 北京市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214室 招生就业部 100102社会工作硕士 803 林莉云 81360065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B105室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 102488公共管理硕士 804 白玲玲 64720837 北京市望京中环南路1号 100102金融硕士 805 张菀洺孙 晓 81360067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B107室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102488税务硕士 806 赵 娜 81360069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图书馆B109室) 102488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807 刘 强 81360060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 102488

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是12348 一般打都是加上当地的区号!列入北京 010

中国司法案例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以下简称司法案例研究院),2016年9月揭牌,在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下开展司法案例的收集、生成、研究和交流工作。司法案例研究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案例研究机构。司法案例研究院秉持服务司法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法学教育研究、服务中外法学交流、服务法治建设的办院宗旨,坚持“服务、创新、合作、开放、共享”的工作原则,团结引领广大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致力于搭建案例交流和研究平台,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统筹协调推进司法案例研究。司法案例研究院以“互联网+司法案例”模式开创案例研究新局面,促进国家法治建设,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重要支撑。在广泛收集整理古今中外典型司法案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指导审判工作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对审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服务法官办案的参考案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风尚的价值性案例,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的普法性案例等。依托法律职业共同体,携手司法实务经验丰富、科研水平与公认度较高的法律工作者,司法案例研究院组建专家委员会,打造中国司法案例研究高端智库。专家委员会是司法案例研究院学术决策与重大管理事项的咨询机构,提高司法案例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民主化水平,为国家战略和司法决策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面向未来,司法案例研究院将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发挥智库功能,发挥案例研究对法治宣传、法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推动案例研究形成“百花齐放”新格局。

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

可以联系河海大学法学院,电话: 025-83787295 传真:025-83787371 电子邮箱:邢鸿飞,男,江苏高淳人,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1984年至1997年,南京大学任教,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系系主任。1997年迄今,河海大学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历任河海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法学会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南京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南京市政府法制法律咨询委员会成员,南京市中级法院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现致力于公用事业法、国际河流法的研究。  出版《官僚与官僚制》、《行政法学》、《中国现行法制探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原理》、《行政诉讼的程序与方法》、《公用事业法原论》、《高校行政法治论》等学术著作。主编、参编《行政诉讼法学》、《新编行政法实务指南》、《行政管理学》、《法学教程》、《法学概论》等教材。在《中国法学》、《法学》、《江海学刊》等主流期刊(CSSCI期刊源)发表《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契约性》、《试论行政契约的分类及形式》、《论行政契约缔结与履行的特殊规则》、《行政合同的制度分析》、《行政合同在BOT项目中的运用及其法律保障》、《论行政程序立法中的三组关系》、《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论行政相对人》、《论行政集团诉讼》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独立承担、主持“市场经济中的行政合同研究”、“水权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水行政执法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中西官制与文化比较研究”、“城市垃圾处理BOT项目中的行政合同及特许经营权研究”、“城市拆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水权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行政应对措施法律问题研究”、“江苏法律援助机制与工作研究”、“高校的行政主体地位及其教育管理中的公权与私权关系研究”、“南京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立法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条例立法研究”、“国际河流法律问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的学术论文《水权及相关范畴研究》荣获“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00年,荣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可以联系河海大学法学院,电话: 025-83787295 传真:025-83787371 电子邮箱:邢鸿飞,男,江苏高淳人,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1984年至1997年,南京大学任教,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系系主任。1997年迄今,河海大学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历任河海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法学会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南京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南京市政府法制法律咨询委员会成员,南京市中级法院法学专家咨询组成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现致力于公用事业法、国际河流法的研究。  出版《官僚与官僚制》、《行政法学》、《中国现行法制探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原理》、《行政诉讼的程序与方法》、《公用事业法原论》、《高校行政法治论》等学术著作。主编、参编《行政诉讼法学》、《新编行政法实务指南》、《行政管理学》、《法学教程》、《法学概论》等教材。在《中国法学》、《法学》、《江海学刊》等主流期刊(CSSCI期刊源)发表《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契约性》、《试论行政契约的分类及形式》、《论行政契约缔结与履行的特殊规则》、《行政合同的制度分析》、《行政合同在BOT项目中的运用及其法律保障》、《论行政程序立法中的三组关系》、《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论行政相对人》、《论行政集团诉讼》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独立承担、主持“市场经济中的行政合同研究”、“水权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水行政执法与水法修改专题研究”、“中西官制与文化比较研究”、“城市垃圾处理BOT项目中的行政合同及特许经营权研究”、“城市拆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水权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行政应对措施法律问题研究”、“江苏法律援助机制与工作研究”、“高校的行政主体地位及其教育管理中的公权与私权关系研究”、“南京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立法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条例立法研究”、“国际河流法律问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的学术论文《水权及相关范畴研究》荣获“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00年,荣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法学界影响力最大,最具匠心,最难发表的是三种刊物:《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中国教育部总机是010-66096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截至2017年7月,教育部设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教育部职责:一、 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二、 研究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三、 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方针、政策;监测全国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国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四、 研究提出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实话告诉你,你生在中国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反抗的,你打爆电话人家也不会理你的。因为我们是工人阶级(共青团团章里有),就是要劳动。而我们又是未成年人,有什么好劳动的呢?只是是没命的读书! 这个是国家教育部的网站:电话里面应该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承办单位: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运营单位:中国教育信息网(武汉)运营中心 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业务楼505A邮编:100816 电话:027-87274229 027-87824229 027-87304229邮箱: 京ICP证040678号

非法的。CNxx_xxxx的代号有一个范围,除此之外都是非法出版物。前两位的数字不能大于65,后四位的含义是:报刊类0001——0999,期刊类是1000——5999。因此,该期刊是非法的。如果想发表文章又没有门路,可以和联系,我这里有多种适合教育类的期刊和报刊。另外,你可以登陆"中国期刊网"()查询 。请参考下面的内容: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泉教职改〔2004〕8号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各县(区、市)教育局职改办,市直各学校: 2003年以来,我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盗版印刷CN刊物、假冒CN刊号等类型的非法出版物,以及未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为此,我局于2004年3月10日发出《关于盗版和非正式出版CN刊物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教职改〔2004〕2号)的文件通知,但由于非法刊物给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广大教师反响强烈,分别通过来电来信举报等形式反映情况。为了使评审工作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维护评审工作的严肃性,经向新闻出版部门和有关单位查实,以及在"中国期刊网"()查询有关刊物的论文目录,现就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经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杂志社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教学月刊》(CN33-1279/G4)2003年8A和8B综合版等2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2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二、经广西教育学院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中学文科》(CN45-1280/G4)2003年5·6月号合刊、《中学理科》(CN45-1279/G4)2003年5月号、《小学教学参考》(CN45-1233/G4)2003年5·6月号合刊等3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3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认定《改革与创新》(CN35-0053)、《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CN03-4383/HK)、《当代教育杂志》(CN(HK)NR4064/190/01)、《中国教学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CN(H)39-7869/G)、《中国现代教育杂志》(CN35-3917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CN18-4258/H)等7种刊物为非法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当代素质教育》(CN03-3313/G·HK)、《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CN03-3569/G·HK)等2种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 四、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证实《航空教育》(CN11-2548/G)、《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未在该局登记,它们的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系非法出版物。 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教学研究论丛》(CN11-1038/F)与《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系同一刊物。 五、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查实,并在其网站上作特别提示(_bz_asp),由此认定与其特别提示内同名同号的刊物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刊物及其刊号详见附件。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导刊》(CN23-1340/GD)与《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系同一刊物。 六、在选送我市评审论文的刊物中,发现《现代教育科学》(CN22-1339、CN22-1173)、《现代中小学教育》(CN22-1096/G4)、《继续教育研究》(CN23-1470/G4)、《引进与咨询》(CN35-1076/F)(素质教育论坛专辑)、《学会》(CN35-1127/G3)(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武夷科学》(CN35-1104/Q)(季刊,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等刊物内含有大量我省或我市教师论文,经"中国期刊网"查询论文目录,与其正式刊物目录完全不一致,并且刊物上没有标注"增刊"字样,也没有出具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出版许可证,由此认定这些版本的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 七、本文所列的刊物或刊物版本,均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不予认可,允许参评对象更换符合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要求的论文。论文发表的截止时间可放宽至2004年3月。八、由于受到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影响,我市2003年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评审还未结束。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更换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04年4月25日。 九、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论文,经专家鉴定结果为不符合我市评审要求的(即论文质量不符合要求),论文不予更换。 十、从2004年度起,送审代表作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一律不予认可,且不能更换。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二○○四年四月十九日主题词: 非法出版物 调查结果 论文 处理意见 抄送: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泉州市职改办,存档(二)。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发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 名称 刊号 名称 号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CN26-1035/I4 CN35-1239HK/GCN26-1035R CN-4258/H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CN(HK)4251/171/02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25/11/03教育科研论坛 CNNR 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 184/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CN(H)39-7869/G CN03-1202CN03-1202/GCN03-1202/HK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CN98-4359/G4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CNHK0315 CN35-1515HK/GJCN43-8319H/GCN98-0315/G4CN98-0315/R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 4540/264/03CN43-8816/R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CN65-082HK CNH39-7869/G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当代教育 CN(HK)NR 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CN11-4525/N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CN(HK)4263/186/02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CN13-4412/H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法学三大核心期刊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1、法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学术刊物。2、中国法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3、中外法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 中国法学办刊历史:1984年,《中国法学》创刊,为季刊。 彭真为期刊题写刊名,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文章。1985年,《中国法学》改为双月刊。 1992 年,朱镕基在《中国法学》发表文章,对国企改革问题作了阐述。1994 年《中国法学》创刊10 周年之际,李鹏、乔石、任建新、彭冲、雷洁琼、王汉斌为《中国法学》题词。1995年起,该刊连续四次获得中国期刊界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5年,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2013年3月,《中国法学》英文版正式创刊。2014年5月16日,《中国法学》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新一届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法学研究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法学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外法学

为了体现办刊理念,形成本刊风格与特色,特设置“本期聚焦”“学术专论”,“立法与司法研究”、“批评与争鸣”、“研究述评”、“书评等栏目,欢迎作者针对栏目进行投稿。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本刊总编室,不要直接寄给责任编辑;文章如被采用,本刊会联系作者发送相应的电子稿。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标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以便本刊进行专家匿名审稿。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本刊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凡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专有使用权,包括以文集、繁体文、电子文等出版发行,其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该约定,请在投稿时予以明示。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专有出版权,且直至法定版权保护期满。一切形式的复印、照排、节选、电子刊物选用以及其它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制,须事先征得本刊的书面许可。本刊所发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时指明的为限;任何文章的负责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增加”或“减少”作者个数。

  • 索引序列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 法学教育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