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三纲领见于哪个文献

三纲领见于哪个文献

发布时间:

三纲领见于哪个文献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人们常称:“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想要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从这几本书入门。那“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呢?

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  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出处及详解:《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党的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搞好这项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抵制盲目推崇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错误倾向,反对企图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脱离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他指出,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推崇。根据这次全会精神,在全国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反对精神污染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文明网-“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起源和党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纲领还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关于党员条件,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个介绍,均可接收为党员,但在入党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新党员入党后为候补党员,接受党组织的考察,考察期满经党员讨论和党组织批准,才能转为正式党员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与其他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政策,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召开背景: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哪个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三次文献  也称三级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

指南属于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它主要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一次文献与二次文献:1、一次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2、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它们都可用作文献检索工具,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文献线索,是积累、报道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有效手段。

1)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实际科研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或一些新见解的文献。一般包括,期刊论文、专著、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2)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的文献。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3) 三次文献,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如综述研究:专题述评、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未来展望等;参考工具书: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词典。大全等;文献指南:专科文献指南、索引与文摘、服务目录、工具书目录等 4) 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以及各种内部档案等

党的纲领性文献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党的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搞好这项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抵制盲目推崇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错误倾向,反对企图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脱离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他指出,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推崇。根据这次全会精神,在全国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反对精神污染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文明网-“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起源和党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诞生

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是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1938年五月至六月间,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这篇军事哲学著作。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对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鼓舞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产生了重大影响。扩展资料: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综合分析时代背景和中日国情,将这场战争界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总结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参考资料:人民网-《论持久战》的当代启示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纲要属于哪种文献

你说的参考文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可以属于网上电子公告或报告类型,用[EB/OL]或[R/OL]标识,参考文献格式如下:[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EB/OL].(上传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网址).或[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R/OL].(上传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网址).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人们一改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纷纷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丰富自由的教学内容,大胆独特的教学方式,个性独立的学习方法,一下子敲醒了人们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执迷与笃信。

不抄写网络,俺肯帮忙,

  • 索引序列
  • 三纲领见于哪个文献
  • 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 哪个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 党的纲领性文献
  • 纲要属于哪种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