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

男,汉族,1970年5月生,河南登封人,副教授职称,中共党员。9~7 郑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就读。9~7 登封五中任教。9~7 郑州大学中国科技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统招)。9~7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9~1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公费)。2008年元月至今,河南科技大学任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社会兼职:鸦片战争博物馆特约研究员,负责国家文物局在2006年启动了“明清海防遗存保护前期研究”工程中的船炮问题研究。二、1999年9月~至今的科研业绩主要从事中西军事科学技术史与科技哲学研究,2002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独著35篇,其中北京大学2008年版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25篇(含2008~2009年版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20篇)。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国务院参事室文摘》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报》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3篇;《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3篇。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书籍2部。2009年度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参加的课题[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材质比较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06BAK20B003,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一负责人,2009年6月结项。[2] 2007年度国家重大社会科学课题清史工程三级项目~《清史图录·军事卷》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二负责人。项目编号:200710120503005。(2)近5年发表的论文如下:[1] 刘鸿亮:《侵华英军“利炮”探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号(第133期)第3版。五千字。[1] 刘鸿亮:《洋务运动以前中国火炮的盛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五千字。[2] 刘鸿亮:《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弹研究再析》,《史林》2010,(3):86~99。2万字。《史林》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3]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复合金属炮技术盛衰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86~93。5万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4]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铁炮射速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71~77。5万字。《国务院参事室文摘》2009年11月8日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3日转摘。《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5] 刘鸿亮、孙淑云、牛书成:《鸦片战争时期中西铁炮制造技术优劣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03~108。1万字。《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6]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卡龙炮技术的初步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9):145~153。5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7] 刘鸿亮、孙淑云、李晓岑、李斌:《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调查研究》,载《海交史研究》2009,(2):104~127。3万字。《海交史研究》为专业性期刊。[8]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龚振麟铁模炮技术的研究方法新谈》,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26。2万字。[9]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铁炮材质的比较研究》,载《清华学报》(台湾),2008,( 4):563~598。4万多字。台湾《清华学报》为国际性期刊和SSCI来源期刊,是中国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10] 刘鸿亮、孙淑云:《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炮弹的技术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63~68。1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1] 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射程问题研究再析》,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4期,5万字。《历史档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2]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8。2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页192)做了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期做了论点摘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3] 刘鸿亮:《关于16~17世纪中国佛郎机火炮射程的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10):185~192。5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4]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性能比较》,载《清史研究》2006,(3):31~43。2万字。《清史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页187~188)2006年第6期有论点摘编;《光明日报·文摘报》2006年9月8日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41~51页)》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页186)做了论点载编。[15]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载《社会科学》2005,(12):86~95。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6] 刘鸿亮:《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87~90。1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做了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7] 刘鸿亮: 《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0~114。1万字。《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18] 刘鸿亮:《明清之际红夷(衣)大炮的射程及其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3):78~83。2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1期(页161)有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9] 刘鸿亮:《科技:是天使抑或是魔鬼》,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5~7。5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1~5。1万字。[21] 刘鸿亮:《徐光启与红夷大炮问题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42~47。1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有论点摘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 [19] 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5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中国行政管理系统中“博士官”现象的一些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1):50~53。1万字。《中国行政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1] 刘鸿亮、岳秀红:《透析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现象》,载《教育探索》2005(1):55~570。8万字。《教育探索》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2] 刘鸿亮:《“博士官”问题探析》,载《中州学刊》,2005,(1):77~80。1万字。《中州学刊》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3] 王冰峰、刘鸿亮:载《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和“以人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41~143。1万字。[24] 刘鸿亮:《“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一些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5):62~65。1万字。[25] 刘鸿亮、李清聚:《高校教师授课满意度以“学生评教为第一”的辨证再思考》,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3):57~60。1万字。[26] 刘鸿亮:《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9。1万字。 [1] 《中原文化大典-科技典-化学卷》,2008年4月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2006年全国重大出版工程、河南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河南“国书”之称,10万字。[2] 《科学技术史》,独著1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3] 《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独著35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拟出版。[4] 《中英战船与鸦片战争》,独著2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拟出版。

陆杰荣教授研究成果《哲学境界与当代意义的形而上学》被鉴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项目。著作《哲学境界》正式出版后获吉林长白山图书一等奖及辽宁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委社科一等奖,论文《论马克思哲学的事件思考方式》获省政府首届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另外有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所转载。近几年他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先后3次承担教育部科研课题,并获得多次奖励。2000年至今,结题的《哲学境界与人生的终极关怀》其成果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专门给予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成果内容已经国家社科规划办推荐,汇编成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曾评为沈阳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称号。《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 论哲学境界与人文精神品位的内在契合,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己出版了《哲学境界》、《形而上学与境界》、《哲学的性质与机制》等6部著作。撰写并出版了《现代西方哲学引论》等3部教材,为我省哲学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同其他专家一起为辽宁大学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这是省的第一个马哲的博士点,受到国内学术界的瞩目。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新日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是 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双核心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月刊、大16开、160页,国内定价:12元 刊号:ISSN1002-3291CN 21-1076/C,国内邮发代号:8-74 国外发行代号:BM176《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辽宁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59年创刊,公开发行,双月刊。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辽宁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面向国内外学术界,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力争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用现代办刊理念创办精品学术期刊。多年来刊物质量稳步提高。荣誉:2009年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为核心期刊;2012年,进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2012-20113年)。多篇论文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篇论文作为重要科研项目的产出成果获得省政府奖。从2012第1期开始,学报调整栏目,打破简单地按照学科专业设置栏目的限制,突出政治、经济、管理、法制、文化等社会与学界持续性关注的主题,并加大策划选题、组约稿件的力度。其中,“本刊特稿”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发表“名家名篇”;“专题研究”专栏则邀请国内外著名和知名学者,结合理论前沿、学术热点或者社会关切,集中讨论同一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栏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时代主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宏观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东北全面振兴与现代化”旨在研究东北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经验话题;“管理理论与创新”从大管理视角,刊载深化和创新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的新观点、新模式、新方法;“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学、法律与法制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承与发展”从大文化视角探讨文学、史学及其他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繁荣的问题;“国际经济与政治”专栏关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暨国际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是谁主编的

辽宁大学学报 包括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什么核心期刊 也不是的。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孙文良:《明清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孙文良:《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孙文良,李治亭著:《天聪汗崇德帝》,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 1994重印。 孙文良:《《中国官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孙文良、张杰、郑川水:《乾隆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孙文良,张杰著:《1644年中国社会大震荡》,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孙文良主编:《满族大辞典》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孙文良、董守义主编:《清史稿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参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点校《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 点校《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 8 论明与后金的辽沈之战 孙文良 社会科学辑刊 1980-10-279 封建主义的所谓“轻利重义” 孙文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10-2710 论明与清松锦决战 孙文良; 李治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10-2811 清开国勋臣何和礼 孙文良; 李治亭 社会科学战线 1984-04-3012 满族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 孙文良 满族研究 1986-07-0213 论满族的崛起 孙文良 民族研究 1986-01-3114 历史是改革家的良师益友 孙文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8-2915 《辽东志略》校理 孙文良; 李向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10-2816《满洲源流考》辨析 孙文良 社会科学辑刊 1987-06-3017 论清初统治的因革与变化 孙文良 社会科学辑刊 1989-06-3018学问文章老更醇——读王钟翰先生《清史新考》 孙文良 清史研究 1991-12-3119 论清初满汉民族政策的形成 孙文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0220 矿税监高淮乱辽述略 孙文良 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 1982-04-01 会议21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 孙文良 明史研究第1辑 1991-03-01 会议22 清前期满族文化发展的趋势 孙文良 满学研究(第一辑) 1992-07-01 会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级别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月刊、大16开、160页,国内定价:12元 刊号:ISSN1002-3291CN 21-1076/C,国内邮发代号:8-74 国外发行代号:BM176《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辽宁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59年创刊,公开发行,双月刊。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辽宁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面向国内外学术界,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力争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用现代办刊理念创办精品学术期刊。多年来刊物质量稳步提高。荣誉:2009年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为核心期刊;2012年,进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2012-20113年)。多篇论文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篇论文作为重要科研项目的产出成果获得省政府奖。从2012第1期开始,学报调整栏目,打破简单地按照学科专业设置栏目的限制,突出政治、经济、管理、法制、文化等社会与学界持续性关注的主题,并加大策划选题、组约稿件的力度。其中,“本刊特稿”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发表“名家名篇”;“专题研究”专栏则邀请国内外著名和知名学者,结合理论前沿、学术热点或者社会关切,集中讨论同一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栏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时代主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宏观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东北全面振兴与现代化”旨在研究东北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经验话题;“管理理论与创新”从大管理视角,刊载深化和创新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的新观点、新模式、新方法;“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学、法律与法制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承与发展”从大文化视角探讨文学、史学及其他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繁荣的问题;“国际经济与政治”专栏关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暨国际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版)是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主管,辽宁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科学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各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辟有综合评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科研通讯、学术争鸣等栏目。

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王铭,男,汉族,1950年3月15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于1999年12月~2001年2月赴美国伯米基大学作访问学者重点研究美国移民问题。现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校学术委员。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高教学会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陈燕 女,1936年生,辽宁省海城人。大专文化。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文工队员、文书、干事、科员、主办、劳司经理等职。1992年离休后,立即参加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学习,多次参展参赛并获奖。在书法方面,1994年获陕西省交通书画协会硬笔书法一等奖;1997年-1999年,又以书法作品三次参加海内外书画展,分别荣获"百佳奖"、"银奖",作品刊入《祖国万岁》、《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宝收藏指南》等书画集。从1996年起,在西安老战士大学学习国画,课程上有教学重点钻研月季,经苦心临摹老师佳作。不久,参加广西桂林举办的"炎黄杯"书画展,荣获铜奖;遂后,又在海内外书画团体举办的大展赛中荣获特别金奖1次,金奖3次,银奖5次,铜奖1次,优秀奖4次,百花奖1次,佳作奖1次;先后被授予"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跨世纪中国优秀老年书画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纪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画作品和艺术简介,由10多家书画团体分别编入《专家人才库》、《书画艺术经典》、《书画家辞典》、《书画家大典》、《书画精品集》、《台历》等;被7家书画团体分别聘为"书画师"、"高级书画师"、"高级研究员"、"高级院士"、"研究院院士"、"名誉教授"、"名誉理事"、"客座教授"等。 陈燕,女,1952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船舶电工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主持的项目“大连市信息网的可利用信息资源库(数据仓库)的研制及其应用”获得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连市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应用GPS、GSM进行车辆定位与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获得“一种无限定位终端数据保存和硬件保护的方法”专利一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应用》;获各种优秀论文奖十余项。已经培养毕业研究生6人,在读博士12人,硕士4人。大连市优秀发明成果实施企业家、大连海事大学2002-2003年度“泛洋”优秀教师一等奖、并入选辽宁省科技专家人才库;于2003获得工程咨询甲级资格证书;并多次获得校级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等职称。 姓名: 陈燕 所属医院: 邮电总医院(北京邮电医院) 性别: 女 职称: 副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 肾病科 主治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孟肾炎,肾积水,肾病综合症 擅长:肾脏病、血液透析。 论文:9篇 其中代表论文: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46例临床分析、阴离子间隙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 获奖:1项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系列研究 河北大学陈燕 女,1955年出生,教授。 主要成就: 现任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编审,兼任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版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学、科技传播学、出版学、科技写作方面的研究。现已公开出版译著1部、著作6部,其中《科技期刊编辑方法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6月)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传播学方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为河北省社科资助课题专著。在《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出版发行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承担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项,主持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编辑学课题1项。负责的自然科学学报获教育部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个人被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授予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银牛奖"。

  • 索引序列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是谁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是谁主编的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级别
  • 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