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发布时间: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的原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一度让诗坛出现了与当时流行的"新月派"完全相反的诗歌。有了这样的关系,戴望舒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戴望舒被这个美丽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时,他在诗的扉页题字给绛年,大胆向她表白。但绛年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份敬重之心。她比他小5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意,甚至在看到他给她写的诗句时,也没有丝毫被打动。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出于对兄长好友的敬重,绛年不好断然拒绝戴望舒,希望他知难而退。可是她愈是这样不果断拒绝他,愈是让戴望舒觉得有一线希望,这就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有一回,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他跳楼自杀来向绛年求爱。戴望舒的过激行为,终于让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依然不爱他,也许是戴望舒那自小落下天花的麻子脸让她无法爱他,但在他以死相胁之后,她勉强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个稳定收入才可。想必绛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子,戴望舒只会写诗,她对经济上的担忧过重了。戴望舒为了一份爱情,不情愿又必须地踏上了"达特安"邮船赴法留学。在国外的几年,戴望舒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在巴黎一年,他几乎没有去听过教授讲一堂课,而是每天躲在宿舍里翻译书稿换生活费。这时,远在国内的施蛰存给戴望舒邮寄过他的工资作生活费。而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别之后,据说她与一个冰箱推销员恋爱上了。当年冰箱推销员是个比较时髦的行业,发展前景也比较看好,绛年与推销员在一起,感觉非常好。这一切施蛰存当然知道,只是他怎敢告诉戴望舒呢?这不好的消息却传得很快,不久戴望舒就在国外风闻。这样,他就更没心思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很多书。他回国后,找到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压抑心中怒火,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绛年一巴掌,既而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戴望舒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却加深了他内心自卑的情绪。自小长相上的缺陷本就让他自卑,爱的女人跟别人跑了更让他的自尊受到打击。他内心依然深爱着绛年,但已经没有用了。就在他以后的婚姻中,绛年留给他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出现,以至他与穆丽娟婚后,很快就冷淡她,不与她说话交流,当她是个局外人。穆丽娟晚年时依然对戴望舒耿耿于怀。她说:"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完全给了施绛年去了。"一场不对等的初恋,让戴望舒永坠于悲剧之中。他与穆丽娟的婚姻结束了,与杨静的婚姻也结束了。这也是戴望舒与徐志摩不同的地方。徐志摩不会在不爱自己的女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会强扭一份得不到的感情。不爱了就分手,不可能了再重新开始。每一场恋爱都是一次全新的投入。戴望舒不。他永远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在一个不可能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费去一生的时光。

杂志总编不能比主编出名,

总编的职务大,总编是负责杂志社全面的工作,是所有主编的总管

类似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要搞好关系。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风雨飘摇,“一二八”淞沪抗日的硝烟仍未散去。在当局的政策压制下,一些左翼文艺刊物如郁达夫等编辑的《大众文艺》、蒋光慈主编的《拓荒者》等,均被查禁。鉴于前事,现代书局的两位老板洪雪帆和张静庐便考虑办一个“不冒政治风险的纯文学刊物,能够持久地按月发行,使门市维持热闹而带动其他出版物的销售”。于是,他们物色了施蛰存。施蛰存这个名字,是与20世纪的中国文化相伴相随的。1932年的施蛰存,既不是左翼作家,又和国民党没有关系,距而立之年尚差三岁,精力充沛。其时,他已经在上海办过两家出版社,编辑过两份期刊,可谓最佳人选。自此,施蛰存这个名字和《现代》杂志紧密相连,也和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分割。

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 施蛰存[1]奠基人之一。1930年代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1952年以后他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施蛰存因早年与鲁迅有过论战,因而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施蛰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进行散文创作;1950年—1958年期间,翻译了200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相比之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则高于刘呐鸥和穆时英。施蛰存的病态小说,题材更为广阔,内容也更为丰富。他不仅以上海为主要场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而且还对上海市郊小城镇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扫描。他笔下的人物多是生活在都市底层的小人物,如舞女、小商人、小职员之类。作者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来抒写他们受生活挤压的惨苦情状。如《薄暮的舞女》的主人公素雯非常厌倦终日陪伴男人们寻欢作乐的舞女生涯,把脱离苦海的希望寄托在她的情人身上,并因此中止了与舞厅老板签订的合同,也拒绝陪客人跳舞。恰在此时,她的情人破了产。她的希望成了泡影,她又只好低三下四地给舞客打电话,陪笑脸,表示不再拒绝对方的邀请。素雯的前后变化,决不是她个人的品行不端,而是由于生活的折磨,她不得不去食自己泡制的苦果。 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施蛰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他1930年代与鲁迅论战,20世纪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晚年对社会也很关注,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鉴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施蛰存曾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3年)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编辑本段活动年表 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 1913年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 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 戴望舒1923年入上海大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 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 1928年后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 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的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 1935年应聘上海杂志公司,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O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9年任教云南大学,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1943年任教厦门大学,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52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1954年《轭下》新版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年编撰《后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 1974年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 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 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 北山谈艺录续编《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 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编辑本段主要著述 短篇小说集 梅雨之夕英文版《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 散文集 《灯下集》—《待旦录》 编译作品 《荣誉》—《轭下》—《征服者贝莱》—《劫后英雄》—《妇心三部曲》—《匈牙利短篇小说集》—《波兰短篇小说集》—《外国文人日记抄》 学术著作 《唐诗百话》—《词学论稿》—《宋元词话》—《历代词籍序跋萃编》—《北山集古录》—《水经注碑录》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代表作品: 《鸠摩罗什》等

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谁

应该不是。现在很多人非常无聊,专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喜欢找什么原型,这什么的最讨厌了。或许哪天诗人就是在雨巷碰见了一个姑娘,也或许根本就没这回事,但诗人就是灵感突来,写下这美好的理想。这对于创作者来说都是很平常的事。实在是受不了那些一天到晚找原型的无聊学者。。。

哪国的中国现代文学鼻祖:鲁迅英国现代文学鼻祖:笛福

个人心中的不同,我个人不倾向于这个观点。联系背景看。更像是对于前途,希望的惆怅。

鲁迅

现代杂志的主编

杂志总编不能比主编出名,

类似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要搞好关系。

主编是技术职称,通过专家评审才能获得 执行主编履行主编的职能,但不一定具备主编职称,由单位聘任即可 所以还是主编大!

回答 亲,您好。正在为您解答这一道题,您需要耐心等待5分钟左右,答案马上为您揭晓,请不要着急哦! 您好亲,社长大 报社总编辑和社长的区别:社长是行政总管,官最大,掌管财务、人事,具有全面最大权限,总编是业务长官,对具体编辑事项具有全权支配,总编辑的工作总结就是把握出版方向,对图书质量负责,创造开发环境,参与出版管理,带领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 更多1条 

《现代》杂志的主编

鲁迅先生啊

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

应该不是。现在很多人非常无聊,专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喜欢找什么原型,这什么的最讨厌了。或许哪天诗人就是在雨巷碰见了一个姑娘,也或许根本就没这回事,但诗人就是灵感突来,写下这美好的理想。这对于创作者来说都是很平常的事。实在是受不了那些一天到晚找原型的无聊学者。。。

鲁迅

  • 索引序列
  •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
  • 现代杂志的主编是谁
  • 现代杂志的主编
  • 《现代》杂志的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