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什么

发布时间: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什么

关于地理方面最早的著作是《山海经水经注》虽然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残篇,但是著书时间是在先秦时候了。

最早的吗?中国古代很多,志怪类小说当中都包括有部分地理知识。但是,我记得最早的专门的地理著作应该算是《水经》吧!

北魏的郦道元,所著的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以《禹贡》命名。《禹贡》撰著者根据理想中的政治区划,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在全书1193字中,该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

最早的是《山海经》 。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 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而《山经》是中国地理著作最古的开山之作

《水经》

《水经》 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著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争议颇多。《隋书·经籍志》载“《水经》三卷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为“撰”,郭成为作者。但《新唐书·艺文志》称为桑钦撰,宋以后人的著作大多称为桑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水经注》则是郦道元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撰成,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达三十万余字,共40卷。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

《水经》 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著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争议颇多。《隋书·经籍志》载“《水经》三卷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为“撰”,郭成为作者。但《新唐书·艺文志》称为桑钦撰,宋以后人的著作大多称为桑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水经注》则是郦道元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撰成,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达三十万余字,共40卷。

最早的吗?中国古代很多,志怪类小说当中都包括有部分地理知识。但是,我记得最早的专门的地理著作应该算是《水经》吧!

山海经

《禹贡》的体裁属于地志。是篇迟于《山经》,早于《汉书·地理志》,是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有人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此不无道理。它和《山经》有些地方相像,诸如题材也是托古于夏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其分区标准,打破当时邦国割据、诸侯林立的局限,而以大一统思想着眼(这自与先秦其它古籍如《春秋》、《左传》、《国语》以及《诗经》、《国风》等,迥然不同),以名山大川为界等等。不同的是,《禹贡》利用了战国时期发达的地理学知识,超脱了《山经》极原始的地理概念,扬弃了神话成分而专就人类力所可及的平治水土方面来讲;摆脱了《山经》确认四方为沟说,而已知惟东方是海,超过了《山经》东西南北中“五方”的极原始朴素的区划,代之以实际得多的“九州”的区划。因此,我们可以说,产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山经》,是中国地理著作最古的开山之作;产生于战国中期的《禹贡》,运用战国时期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知识,则突破原始的幻想阶段,以征实为目的,尚实地考察,比《山经》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说,《山经》作者在中国地理学史上率先开了结集的一派,《禹贡》作者则“青出于兰”开了征实的一派。《禹贡》对后世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甚深且巨,以至清代学者李振裕说它“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 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综述

关于地理方面最早的著作是《山海经水经注》虽然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残篇,但是著书时间是在先秦时候了。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这是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全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并对每区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第二部分是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第三部分是叙述9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第四部分是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臃yong)塞溃决之患;第五部分是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扩展资料:《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巫风盛行的历史条件下撰写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传播的许多神秘观念,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和近人顾颉刚的《〈禹贡〉注释》最为重要。

《水经》 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著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争议颇多。《隋书·经籍志》载“《水经》三卷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为“撰”,郭成为作者。但《新唐书·艺文志》称为桑钦撰,宋以后人的著作大多称为桑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水经注》则是郦道元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撰成,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达三十万余字,共40卷。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是C 山海经不属于地理著作,书中神话色彩太浓。真正最早的史书地理著作是水经注,全面系统的地理著作

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什么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春秋

尚书这本作品是由孔子编撰的,但是历史上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只是一种猜测,没有依据。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尚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的名字有三种解释:“尚”就是上,意为上古之书;“尚”是尊崇,意为人们尊崇的书;“尚”指君王,意为朝堂之书。《尚书》共二十八篇,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虞书:《尧典》、《皋陶谟》;夏书:《禹贡》、《甘誓》;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 索引序列
  •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什么
  •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是
  •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
  • 中国第一部地理文献综述
  • 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