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发布时间: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飞行器设计专业(082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特制定本“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飞行器设计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培养方向本院飞行器设计学科包括以下培养方向:1 空间飞行器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空间飞行器系统设计;空间飞行器先进结构概念、振动控制与优化设计;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空间飞行器工程系统设计自动化与软件设计等。 2 导弹设计研究方向包括;导弹总体设计;导弹飞行动力学、制导与控制;导弹结构动力学等。 3 运载火箭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现代飞行器综合设计方法;飞行器结构设计;微小型飞行器设计等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5年,非全日制3~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 修 课 自然辩证法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0 3 外国语 120 3 应用数理统计 54 3 7门至少 选1门 应用泛函分析 54 3 矩阵理论 54 3 数值分析 54 3 数理方程 54 3 数学规划 54 3 常微分方程 54 3 现代控制理论 48 3 航天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54 4 飞行动力学 48 3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32 2 导弹制导原理 48 3 飞行器设计软件研制基础 48 3 最优控制及应用 32 2 导航原理 48 3 限 选 课 可靠性设计 48 3 导弹仿真原理 32 2 多体动力学 32 2 现代设计方法 32 2 高等结构分析方法 32 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54 5 航天器飞行动力学基础 48 3 载人航天技术 32 2 航天系统工程 32 2 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 48 3 导弹飞行动力学 48 3 学分要求:总学分≥32 必修课学分≥17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26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本学科具体硕士课程设置如下: 2 学分规定和要求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每周课内1小时计1学分,即课内16-20学时记1学分,1门课程一般不超过3学分。 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或以自学为主的课程,课内外每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实验课一般按课内外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硕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最低为32学分,一般为11—13门课,其中必修课(学位课)至少17—18学分,一般为6-7门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至少26学分。其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包括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60学时 3学分 外国语 120学时(A、B班) 3学分 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课(4—5门) 11—12学分 限选课(3—4门) 五、主要培养环节和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入学第一个学期内,导师和指导组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制定出具体的培养计划。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本学科要求精读有关外文文献至少10篇,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论文选题是关系到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将严格把握选题是否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在答辩之前至少1年之前完成,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通过四级评分,中与不通过的比例不得少于10%。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院长批准可限期重新开题,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 实践环节安排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应届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环节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专业实践。实践环节不计学分。教学实践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辅导、指导生产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实验等。专业实践可从科研中选定,也可安排实验室工作,参加校“冯如杯”竞赛获奖,可算作专业实践。文科研究生可安排社会调查等,但必须提交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实践环节时间为 3—4周( 80学时),完成后由负责教师考察并写出评语。4 中期筛选 在课程学习完后安排一次中期筛选。中期筛选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中期筛选结果需报培养处备案,未能按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研究生应根据情况做出处理和说明理由。 中期筛选应对每位硕士生的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后,按下列各项规定做出处理。(1)凡能较好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己进行的论文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博士培养前途者;或者思想品德好,具有优异才能者,可按研究生院有关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能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良,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培养计划,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经审核批准可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学习。(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开具学习证明,不再继续硕士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位课出现两门次不及格(含补考在内)或课程累计三门次不及格者;学位课总平均成绩低于70分者;指导教师或院长根据综合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学院的中期筛选工作由院长统一领导,党政参与,要实事求是,逐个考核。5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5讲以上学术报告,由导师负责检查。6 论文中期检查要加强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对于论文工作抓得不紧或不认真的学生,应给予黄牌警告,甚至终止培养。7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 8 论文答辩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规范答辩管理工作。在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意见中,要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形式及时反馈给学生。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成员和评阅人中均至少有一人不是本单位的教师。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一次不通过率。 六、学位审核 学院在进行学位审核时,要逐个进行审核,并对申请学位者进行按质排序。如果没有不授学位或缓授学位人员,应将排序在后5-10%的人员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重点审查。 为检查评估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校、院每年将选取部分论文送外单位评估。评估发现不符合要求者,经校、院两级学位委员会审核可撤消已授予的学位。 七、管理工作 1.培养方式、方法(1)硕士生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时间均不少于一学年。全日制学生要求一年内完成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学习与考试。(2)对每个研究生均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同一培养方向基础不同的研究生可有不同安排。(3)每个研究生必须有明确的导师,提倡采取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形式,发挥教研室的集体力量和作用,搞好师生合作,教学相长。(4)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应注意进行革新,不断摸索,总结和创造新的经验。2.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体现本学科特色,加强基础和拓宽知识面;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前沿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实验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增大方案柔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应为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余地,使研究生在选课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以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培养方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与学分、培养各环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培养方案是培养研究生的法规性文件,具有其权威性,由院组织专门小组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本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经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跨院(系)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由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要有一定的共性,体现学科的内涵。本培养方案按二级学科制定。 3.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生的培养计划,经教研室同意后,报院长批准,送研究生培养处备案。培养计划应征求研究生本人意见,任意选修课可由研究生自己选定。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制定。

飞机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浑成,质朴无华,然而正是受此启发,人类才发展起了建设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夜奔腾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导人们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运动的惯性力等许多道理,教会人们如何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潜能吗?金属,给人类的灵感就更多了,这类看起来很坚硬的东西,被火融化后竟能按照人类的需要变成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明白了各种物质都有熔点,都能进行形态和能态转化。

dydtzfxjgjg

飞机是靠机翼的上下气压差来提供升力的,因为只要飞机向前运动(无论是在跑道上滑行还是在空中飞行),机翼下方的气压机会大于机翼上方的气压。如果你学过流体力学就会明白,伯努利方程就是飞机飞行的原理,而机翼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发动机的作用是给飞机提供向前的动力,也就是前面说的使飞机向前运动,但不是向上的动力,阻力带来升力 是从空气存在的角度而言。有空气存在就有阻力,正因为空气的存在,飞机飞行中克服阻力才导致机翼的上下气压差,机翼的上下气压差带来了升力。但实质上阻力带来升力不能充分说明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飞行原理实际上跟飞机的即时速度有关,只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不存在阻力,飞机一样会飞行。这也是某种高速飞机机翼越越小的原因。飞机的飞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上升;二是前进。 前进靠的是发动机的动力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向前牵引力或是喷气产生的向前推力。 上升是根据伯努利原理,即流体(包括气流和水流)的流速越大,其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其压强越大。飞机的机翼做成的形状就可以使通过它机翼下方的流速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了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即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就有了一个升力,这个压强差(或者说是升力的大小)与飞机的前进速度有关。当飞机前进的速度越大,这个压强差,即升力也就越大。所以飞机起飞时必须高速前行,这样就可以让飞机升上天空。当飞机需要下降时,它只要减小前行的速度,其升力自然会变小,以致小于飞机的重量,它就会下降着陆了。

照实填写。一般参照网上的专业机器介绍。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

我知道你是航院的,也知道你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咱不能恁直接是不

航院的吧

你不会也是北航的吧

飞行器设计专业(082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特制定本“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飞行器设计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培养方向本院飞行器设计学科包括以下培养方向:1 空间飞行器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空间飞行器系统设计;空间飞行器先进结构概念、振动控制与优化设计;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空间飞行器工程系统设计自动化与软件设计等。 2 导弹设计研究方向包括;导弹总体设计;导弹飞行动力学、制导与控制;导弹结构动力学等。 3 运载火箭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现代飞行器综合设计方法;飞行器结构设计;微小型飞行器设计等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5年,非全日制3~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 修 课 自然辩证法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0 3 外国语 120 3 应用数理统计 54 3 7门至少 选1门 应用泛函分析 54 3 矩阵理论 54 3 数值分析 54 3 数理方程 54 3 数学规划 54 3 常微分方程 54 3 现代控制理论 48 3 航天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54 4 飞行动力学 48 3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32 2 导弹制导原理 48 3 飞行器设计软件研制基础 48 3 最优控制及应用 32 2 导航原理 48 3 限 选 课 可靠性设计 48 3 导弹仿真原理 32 2 多体动力学 32 2 现代设计方法 32 2 高等结构分析方法 32 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54 5 航天器飞行动力学基础 48 3 载人航天技术 32 2 航天系统工程 32 2 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 48 3 导弹飞行动力学 48 3 学分要求:总学分≥32 必修课学分≥17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26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本学科具体硕士课程设置如下: 2 学分规定和要求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每周课内1小时计1学分,即课内16-20学时记1学分,1门课程一般不超过3学分。 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或以自学为主的课程,课内外每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实验课一般按课内外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硕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最低为32学分,一般为11—13门课,其中必修课(学位课)至少17—18学分,一般为6-7门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至少26学分。其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包括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60学时 3学分 外国语 120学时(A、B班) 3学分 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课(4—5门) 11—12学分 限选课(3—4门) 五、主要培养环节和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入学第一个学期内,导师和指导组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制定出具体的培养计划。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本学科要求精读有关外文文献至少10篇,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论文选题是关系到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将严格把握选题是否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在答辩之前至少1年之前完成,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通过四级评分,中与不通过的比例不得少于10%。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院长批准可限期重新开题,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 实践环节安排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应届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环节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专业实践。实践环节不计学分。教学实践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辅导、指导生产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实验等。专业实践可从科研中选定,也可安排实验室工作,参加校“冯如杯”竞赛获奖,可算作专业实践。文科研究生可安排社会调查等,但必须提交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实践环节时间为 3—4周( 80学时),完成后由负责教师考察并写出评语。4 中期筛选 在课程学习完后安排一次中期筛选。中期筛选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中期筛选结果需报培养处备案,未能按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研究生应根据情况做出处理和说明理由。 中期筛选应对每位硕士生的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后,按下列各项规定做出处理。(1)凡能较好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己进行的论文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博士培养前途者;或者思想品德好,具有优异才能者,可按研究生院有关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能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良,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培养计划,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经审核批准可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学习。(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开具学习证明,不再继续硕士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位课出现两门次不及格(含补考在内)或课程累计三门次不及格者;学位课总平均成绩低于70分者;指导教师或院长根据综合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学院的中期筛选工作由院长统一领导,党政参与,要实事求是,逐个考核。5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5讲以上学术报告,由导师负责检查。6 论文中期检查要加强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对于论文工作抓得不紧或不认真的学生,应给予黄牌警告,甚至终止培养。7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 8 论文答辩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规范答辩管理工作。在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意见中,要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形式及时反馈给学生。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成员和评阅人中均至少有一人不是本单位的教师。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一次不通过率。 六、学位审核 学院在进行学位审核时,要逐个进行审核,并对申请学位者进行按质排序。如果没有不授学位或缓授学位人员,应将排序在后5-10%的人员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重点审查。 为检查评估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校、院每年将选取部分论文送外单位评估。评估发现不符合要求者,经校、院两级学位委员会审核可撤消已授予的学位。 七、管理工作 1.培养方式、方法(1)硕士生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时间均不少于一学年。全日制学生要求一年内完成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学习与考试。(2)对每个研究生均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同一培养方向基础不同的研究生可有不同安排。(3)每个研究生必须有明确的导师,提倡采取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形式,发挥教研室的集体力量和作用,搞好师生合作,教学相长。(4)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应注意进行革新,不断摸索,总结和创造新的经验。2.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体现本学科特色,加强基础和拓宽知识面;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前沿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实验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增大方案柔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应为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余地,使研究生在选课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以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培养方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与学分、培养各环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培养方案是培养研究生的法规性文件,具有其权威性,由院组织专门小组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本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经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跨院(系)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由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要有一定的共性,体现学科的内涵。本培养方案按二级学科制定。 3.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生的培养计划,经教研室同意后,报院长批准,送研究生培养处备案。培养计划应征求研究生本人意见,任意选修课可由研究生自己选定。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制定。

飞机总体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歼8和平挂掉后研发加速

你这个想免费要一个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上网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可以下载下来自己改改,否则就要花钱找人做喽。

基于参数化组件描述的复合材料桨叶结构设计 柔性杆连接的仿壁虎机器人结构设计 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结构设计与分析 CommonKADS在夹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模型输出敏感度分析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某微型涡喷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 微小井眼水力加压器结构设计及钻压计算 世博轴大跨度索膜结构设计与研究 连续流粮食干燥控制系统变量分析与结构设计 基于适坠性的轻型飞机结构设计改进方案卡塔尔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综述 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高性能计算 面向装配的产品结构设计模糊评价方法与实现 Sialon-Si3N4系梯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及制备 对称型叠层陶瓷喷嘴的结构设计及其冲蚀磨损行为研究员 超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长条形空间反射镜及其支撑结构设计 新型闪光X射线二极管绝缘结构设计 压水堆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开合屋盖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防止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结构设计参数分析 世博文化中心主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针对H264去块滤波的实用结构设计 桥梁结构设计中的知识复用技术 世博文化中心钢屋盖结构设计

深远影响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意义

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文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也可以提高我国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或许促进科技方面的成长,晦气于科技方面的前进,晦气于实现这方面的冲破,具有非凡意思的这是一种新的冲破,也是一种新的钻研。

飞行器设计专业(082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特制定本“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飞行器设计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培养方向本院飞行器设计学科包括以下培养方向:1 空间飞行器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空间飞行器系统设计;空间飞行器先进结构概念、振动控制与优化设计;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空间飞行器工程系统设计自动化与软件设计等。 2 导弹设计研究方向包括;导弹总体设计;导弹飞行动力学、制导与控制;导弹结构动力学等。 3 运载火箭设计研究方向包括;现代飞行器综合设计方法;飞行器结构设计;微小型飞行器设计等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5年,非全日制3~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 修 课 自然辩证法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0 3 外国语 120 3 应用数理统计 54 3 7门至少 选1门 应用泛函分析 54 3 矩阵理论 54 3 数值分析 54 3 数理方程 54 3 数学规划 54 3 常微分方程 54 3 现代控制理论 48 3 航天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54 4 飞行动力学 48 3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32 2 导弹制导原理 48 3 飞行器设计软件研制基础 48 3 最优控制及应用 32 2 导航原理 48 3 限 选 课 可靠性设计 48 3 导弹仿真原理 32 2 多体动力学 32 2 现代设计方法 32 2 高等结构分析方法 32 2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54 5 航天器飞行动力学基础 48 3 载人航天技术 32 2 航天系统工程 32 2 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 48 3 导弹飞行动力学 48 3 学分要求:总学分≥32 必修课学分≥17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26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本学科具体硕士课程设置如下: 2 学分规定和要求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每周课内1小时计1学分,即课内16-20学时记1学分,1门课程一般不超过3学分。 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或以自学为主的课程,课内外每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实验课一般按课内外60学时计1学分,该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硕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最低为32学分,一般为11—13门课,其中必修课(学位课)至少17—18学分,一般为6-7门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至少26学分。其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包括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 60学时 3学分 外国语 120学时(A、B班) 3学分 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课(4—5门) 11—12学分 限选课(3—4门) 五、主要培养环节和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在入学第一个学期内,导师和指导组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制定出具体的培养计划。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本学科要求精读有关外文文献至少10篇,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论文选题是关系到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将严格把握选题是否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在答辩之前至少1年之前完成,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通过四级评分,中与不通过的比例不得少于10%。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院长批准可限期重新开题,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 实践环节安排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应届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环节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专业实践。实践环节不计学分。教学实践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辅导、指导生产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实验等。专业实践可从科研中选定,也可安排实验室工作,参加校“冯如杯”竞赛获奖,可算作专业实践。文科研究生可安排社会调查等,但必须提交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实践环节时间为 3—4周( 80学时),完成后由负责教师考察并写出评语。4 中期筛选 在课程学习完后安排一次中期筛选。中期筛选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中期筛选结果需报培养处备案,未能按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研究生应根据情况做出处理和说明理由。 中期筛选应对每位硕士生的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后,按下列各项规定做出处理。(1)凡能较好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己进行的论文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博士培养前途者;或者思想品德好,具有优异才能者,可按研究生院有关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能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良,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培养计划,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经审核批准可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学习。(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开具学习证明,不再继续硕士论文阶段的学习。学位课出现两门次不及格(含补考在内)或课程累计三门次不及格者;学位课总平均成绩低于70分者;指导教师或院长根据综合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学院的中期筛选工作由院长统一领导,党政参与,要实事求是,逐个考核。5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5讲以上学术报告,由导师负责检查。6 论文中期检查要加强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对于论文工作抓得不紧或不认真的学生,应给予黄牌警告,甚至终止培养。7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 8 论文答辩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规范答辩管理工作。在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意见中,要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形式及时反馈给学生。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成员和评阅人中均至少有一人不是本单位的教师。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一次不通过率。 六、学位审核 学院在进行学位审核时,要逐个进行审核,并对申请学位者进行按质排序。如果没有不授学位或缓授学位人员,应将排序在后5-10%的人员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重点审查。 为检查评估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校、院每年将选取部分论文送外单位评估。评估发现不符合要求者,经校、院两级学位委员会审核可撤消已授予的学位。 七、管理工作 1.培养方式、方法(1)硕士生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时间均不少于一学年。全日制学生要求一年内完成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学习与考试。(2)对每个研究生均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同一培养方向基础不同的研究生可有不同安排。(3)每个研究生必须有明确的导师,提倡采取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形式,发挥教研室的集体力量和作用,搞好师生合作,教学相长。(4)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应注意进行革新,不断摸索,总结和创造新的经验。2.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体现本学科特色,加强基础和拓宽知识面;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前沿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实验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增大方案柔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应为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余地,使研究生在选课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以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培养方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与学分、培养各环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培养方案是培养研究生的法规性文件,具有其权威性,由院组织专门小组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本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经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跨院(系)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由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要有一定的共性,体现学科的内涵。本培养方案按二级学科制定。 3.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生的培养计划,经教研室同意后,报院长批准,送研究生培养处备案。培养计划应征求研究生本人意见,任意选修课可由研究生自己选定。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制定。

1、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2、然后对前人所做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论文所做工作与前人做工作的差异分析;说明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3、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从实际价值去谈。4、你的题目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综述的目的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5、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明确可能创新的内涵,确定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 索引序列
  •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 飞机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
  • 飞机总体设计论文选题背景
  • 飞行器设计论文选题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