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心理学报审稿人能看到相互的意见吗

心理学报审稿人能看到相互的意见吗

发布时间:

心理学报审稿人能看到相互的意见吗

1 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人格与社会心理、工业与组织心理、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综述。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极具权威的研究综述。不接受单纯的量表编制报告。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  2 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需上传word文档。暂不需交打印稿。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寄至编辑部。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应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的单位、作者已被录用但还未出版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等。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3 撰稿要求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研究报告需写出研究的原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参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出版手册。建议来稿正文(不包括图表、摘要、参考文献)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参考文献限制在30条以内。具体要求如下:1 文题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2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要把结果与结论混为一谈)。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尽可能不用“本研究”、“我们”等第一人称。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4段,约500个单词。英文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请到“下载中心”下载。3 关键词须给出3~5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关键词需是专业词汇。4 分类号采用中图分类号。可由编辑部填写。5 标题层次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如一级用“1”、“2”、“3”,二级用“1”、“2”、“3”,三级用“1”、“2”、“3”。标题仅限三级。6 统计表达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总样本容量为N,分组样本容量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χ,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英文字母都需斜体。希腊字母(a、β、χ、η)都不需要斜体。统计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显著性p可保留3位,有特殊要求的可保留多位)。报告推论统计(F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时,需给出自由度或样本量。建议给出统计检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减号和负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7 表格采用三线表。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每个栏目(纵向的列)都需有栏目名称,栏目名称不能横向解释。8 插图和照片需清晰可读。图中所用文字为6号宋体。照片应反差好、层次清晰。9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参考文献著录要求”。详细规定还可查阅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出版手册。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1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是著者(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中国人著者需写全姓名)和出版年,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作者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2 正文后的文献列表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 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书写。如果是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并把中文文献放在英文后面的方括号中。 中文文献中的著录符号需用英文(半角)符号。 英文逗号、点号、冒号后要留一空格。 著者姓名、出版年、文题、书名、出版信息等各个文献成分末尾用点号结束。 排版时需悬挂缩进。 每条文献都需有斜体部分。一般是期刊名称和卷号、书名、会议名称等。 常见的文献类型要求如下:(1)期刊论文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刊名,卷号,起止页码示例:Zhuang, J, & Zhou, X L (2001) Word length effect in speech production of C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3, 214–[庄捷, 周晓林 (2001)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心理学报,33, 214–] 英文文献,姓需全拼,名只写首字母;姓氏后面有逗号,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有缩写点。 7个著者以内,所有著者全部列出;超过7个,写前6个著者和最后一个著者,其余用英文省略号(3个点号)代替。 著者之间都用逗号隔开。7个著者以内,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 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特殊要求大写的除外)。 刊名和卷号后用逗号,字体为斜体。不需要写期刊的期号,除非期刊的每一期都是从第1页开始编页码,才要写期号(期号和两边的括号为正体);如果全年各期页码是连续编号,则不需要写出期号,只需要写出卷号即可。 页码范围符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2)书籍或篇章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Pan S (1987)Anthology of Pan Shu’s Nanjing, China: Jiangsu Educational P[潘菽 (1987)潘菽心理学文选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名字体为斜体 与中文文献对应的英文中,出版地城市后需加国家(如China),用逗号隔开。 编著的编者后需在括号内加E或E,中文加“编”。 (3)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 文题 见(In) 编者名 姓(中文写姓名)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Wang, D F, & Cui, H (2004)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 model of Chinese In D F Wang & Y B Hou (E),Selected papers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 1, 46–84) Beijing,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P [王登峰, 崔红 (2004) 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见 王登峰,侯玉波 (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 46–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者是名前姓后。中文书写的中文文献的编者还是写姓名。 文题字体为正体,论文集名字体为斜体。 “见”字后需加一空格。 10 编排顺序最终录用稿按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英文题目;(10)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或作者的英文姓名);(11)作者单位英文名称;(12)英文摘要;(13)英文关键词。初投稿和修改稿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4 稿件评审本刊采用匿名审稿。稿件初审由编辑部和责任编委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的用稿要求,判断来稿是否有送审价值。外审由责任编委或编辑部请同行专家审查稿件,每篇稿件至少要送2位同行专家评审。如果评审结果不一致,还会继续送多位同行专家审查。如果外审后多数审稿人同意发表,则由责任编委和主编做出终审决定。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退稿后不接受申诉。5 稿件处理流程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是:编委初审->外审->退修->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发稿->组版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退修”和“编委复审”三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编辑部收到定稿后,还要进行英文摘要审读、参考文献校对,并返回作者予以确认,然后排版。排版后给作者发送PDF格式的清样,由作者打印后校阅,然后邮寄回编辑部。清样上的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根据清样寄回和投稿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就近的那一期上发表。因为期刊每期的页码是固定的,无法保证所有寄来清样的文章在同一期上发表,所以有的文章可能要滞后发表。6 修改稿要求同行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回复。  一个标准的修改说明应该包括几层含义:(1)要说明你对审稿意见是如何理解的。让审稿人知道你对审稿意见的理解是否到位。(2)要针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果是文章的问题,要交代清楚为什么出现相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修改稿中是如何修改的,修改的道理何在。(3)对于修改不了的问题,要做出解释并对相应的思考,主动跟审稿人进行交流。(4)要告诉审稿人,修改稿中你的修改在什么地方,以方便审稿人审阅。经过多次修改的修改稿应保留历次的修改说明。每次修改稿都不要有作者的有关信息。保留正文前的论文自检报告,可以修改。最终的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致谢等。英文部分的作者姓名应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Houcan, LI Shu7 版面费和稿费2010年开始,稿件发表后,本刊将收取版面费(250元/页)和审稿费(100元/审)(注:版面费和审稿费收取的总和3000元封顶;无论汇款还是转账,务必注明稿件编号),并付稿酬(500元/篇),所付稿酬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赠送样刊2册。重要提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给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以免耽误了稿件处理。投稿3天之后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送的带有稿件编号的收稿单。(你可能没有投稿成功)审稿超过计划完成时间10天以上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退修或退稿”的邮件。(当审稿到了规定时间尚未完成,系统会自动给审稿人发催审单。由于审稿需要时间,所以还要再等1周以上。如果还没有完成,应该给编辑部发信,请求编辑部人工催促审稿人。有些特别繁忙的审稿人需要多次人工提醒。)需要修后再审的稿件,修改稿上传后,3天以上没有被编辑部送至外审阶段。(当作者成功上传修改稿后,编辑部能够看到稿件上传的完成标记。但有时不显示完成标记,原因不明。也有可能上传稿件不成功。所以,如果3天以上还未送外审,可能是系统未显示完成,需要作者提醒编辑部查看)版面费缴纳20天后还没有收到发票。(编辑部没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缴纳费用和开发票都要到心理所财务处办理,有时需要排队,所以周期要长一些。通过银行转帐,所财务处也未必能够及时通知编辑部前去办理。)-完-

数学论文投稿审稿意见能看到审稿人吗

…我看最小说上面讲的是一篇文章在让众多的读者看到时好像还要初审啊…什么审一大堆的…感觉挺严格的…我也不懂…听下一位的回答吧!哈哈

投稿后根据系统提示有个 推荐人,初审的时候推荐人是作者自己等专家审核,的时候可以自己约定哪个专家审核,完了等主编

您如果是投稿发表,那么就要填写个人信息,所以期刊审稿人是可以看到您个人信息的。

不能因为稿件需要分别参考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如果后面的审稿人可以看到前面审稿人的意见,则存在串通嫌疑。under review是英文论文发表中的一种状态,意为正在审核中,说明文章正处于审稿阶段,英文论文发表需要作者对文章发表各个过程的状态一一把握,特别是通过系统投稿发表的英文论文,我们需要经常登录系统查看文章状态。

看不到审稿人意见

可以问编辑。因为编辑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了解审稿人的意见和性格的,辅助过很多审稿人,可以更明白的审稿人提出的意见。

后来怎么解决的呀?

wumin1283(站内联系TA)返回审稿意见的决定权利在于编辑,可能编辑认为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不好或者其他审稿人没有意见,所以给你几个意见你就按照修改就是了。祝好运!speter(站内联系TA)意见有多有少,如果写的好,意见当然少了。

审稿人可以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吗

只是可能需要说明在paper里面说明下没有考虑这个model。但是第二轮,另一个审稿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回答说没有,结果他直接把我reject了。这怎么办?其实我第二轮也想加来着,但是由于都已经告诉第一个审稿人说没有了,而且他也没有说不考虑不行。所以最后还是没加。没想到因为这个被拒,郁闷啊。有补救的办法吗?visitor958(站内联系TA)这个不一定。有的杂志可以(审稿后可以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有时编辑也发给所有审稿人),有的不会。 加上呗,如果很关键的话,如果你还有机会给拒你的那人墨迹一下的话好好说明一下! 已经在和他联系了,他回复说给我两次机会我没改,我真是冤枉,第一次我没太看懂他的意思,第二轮看懂的时候我已经和另外的审稿人说没有加了,而且别人并没有说非加不可。所以我只好和他说没有加。但是从他的回答来看,是一定需要的。所以我在和他联系,看能不能加上后再审下。mummy527599(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clw8393 at 2011-01-12 21:37:37: 已经在和他联系了,他回复说给我两次机会我没改,我真是冤枉,第一次我没太看懂他的意思,第二轮看懂的时候我已经和另外的审稿人说没有加了,而且别人并没有说非加不可。所以我只好和他说没有加。但是从他的回答 必须滴,好好说明白!努力着(站内联系TA)Elsevier的杂志的审稿人是可以看到别的审稿人的意见的,但必须是自己的审稿意见提交之后。另外,也看不到别的审稿人的个人信息。clw8393(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努力着 at 2011-01-12 21:39:41: Elsevier的杂志的审稿人是可以看到别的审稿人的意见的,但必须是自己的审稿意见提交之后。另外,也看不到别的审稿人的个人信息。 这个杂志好像是sprniger的wubo11(站内联系TA):tiger02:YUCP2(站内联系TA):tiger28:YUCP1(站内联系TA):tuzi1:YUCP(站内联系TA):tuzi1:zoujin129(站内联系TA):tiger33:xmhyingyu(站内联系TA)bless!jiao1123(站内联系TA):tiger28:努力着(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clw8393 at 2011-01-12 21:44:51: 这个杂志好像是sprniger的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常给Weily和Elsevier审稿,都能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但Springer没审过。zhzimi_2007(站内联系TA)帮顶!!

羡慕,我的好几条意见。你这个可能是编辑整合了几个审稿人的意见,经过了挑选与删除。

所以,好好改吧,很大可能还是到通个审稿人手上,如果看你改得不错,审稿人满足了录用可能性大多了。投了个浙大学报,一个月给的审稿意见,貌似只有一个审稿人,意见是修改后重审,这种情况修改后被录用的机会大么?有类似经验的同学请指点迷津,谢谢~好好地改吧,机会还是有的呀future_9898(站内联系TA)好好改,还是有机会的dashuhaoa(站内联系TA)我有类似经历,也是退休后再审。死马当活马医,按修改意见一条条修改,回信中作了说明,关于数据问题没法改的那一条也进行了说明。最后不长时间居然录用啦。所以呢,有一线希望就加油啦。sunnyniao(站内联系TA)谢谢各位同学的祝福,今天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了。确实有两个审稿人,只是一个人的意见后来才给的。不知道浙大学报的版面费是多少,同学们有知道的么?sunnyniao(站内联系TA)Originallypostedbyjiann_li84at2011-06-0411:07:45:不要担心yx6808(站内联系TA)只知道我们浙大医学版虽然不了解,但工学想想就更强,毕竟是我们王道专业

通讯作者能看到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应该是通知。理论上是通讯作者才会收到回复。但是有些会发给所有作者。所以要看会议方的习惯。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其他作者不能够看到审稿意见。一般情况下杂志投稿需要给所有的作者发一个邮件确认你是参加了该论文投稿。从侧面说也就杜绝论文署名的问题。正常情况下 审稿意见只有负责投稿的人以及通讯作者能够看得到,这个负责投稿的人和通讯作者对整个论文负责。

  • 索引序列
  • 心理学报审稿人能看到相互的意见吗
  • 数学论文投稿审稿意见能看到审稿人吗
  • 看不到审稿人意见
  • 审稿人可以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吗
  • 通讯作者能看到审稿意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