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是谁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是谁

发布时间: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是谁

198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199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硕士学位,2001于日本产业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8月回国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儿科主任,为儿科风湿病/肾脏病专业年青的学科带头人。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儿科继续教育》等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肾脏病杂志》审稿人,以及多项科研基金的评审专家。作为一直负责普儿科医疗工作的科主任,主持每周一次的科内疑难病查房,主持或参加每周一次的风湿/肾脏病查房,临床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特别是对儿童风湿病(包括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幼年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大动脉炎、白塞氏病、系统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等)、儿童肾脏病(包括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部分遗传性肾脏疾病等)、急/慢性EB病毒感染以及Prader-Willi 综合征(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等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亚洲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卫生部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儿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Pediatric Allergy, Immunology and Pulmonology》、《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儿科专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社》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世界临床药物》、《儿科药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北京妇幼卫生杂志》等10家学术期刊编委。1995年2月至8月赴瑞士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心任访问学者。1998年至1999年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三位WHO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赴澳大利亚悉尼亚利山大儿童医院呼吸科进修。2000年至2001年作为国家教委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呼吸科进修。在儿童呼吸系统方面及内科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共计12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8篇。现共培养研究生44人,博士后1人,其中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在读博士生研究生3人,已培养硕士生研究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儿童睡眠监测中心,201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小儿呼吸专科”以全国总分第一名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担任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主编、儿科学(双语版)主译、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儿科部分主编、高教部十五规范化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以及《全科医师丛书儿科学》的主译、《儿科效率手册》的副主编,参与编写《实用儿科学》、《当代实用儿科学》、《当代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丛书》及全国7年制医学教材儿科学。近年来,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中国医师奖、北京“三八”红旗奖章、北京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十百千卫生人才“十”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名单是谁

李仲智,男,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兼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为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秘书;中华小儿外科学会胸心学组组长;中华学会北京分会胸心学组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北京医院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现在作为温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的陈肖鸣,是小儿外科研究生导师。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主持了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温州市重大攻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小儿实体肿瘤治疗规范》及《医院绩效管理》,并担任多部学术专著编委,入选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至今培养了研究生10多人,分别在国内外医疗及科研机构工作。陈教授同时担任了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小儿肿瘤学组副组长,小儿肝胆学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学会理事,国家教育部法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三届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评审专家,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暨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和卫生法学与伦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副主席暨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教育厅预防医学与护理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性学会副会长,还担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和浙江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温州医学会副会长,温州市法学会副会长,温州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温州医学院学报》和《肝胆胰外科杂志》副主编;《浙江医学杂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浙江实用医学杂志》和《医院管理论坛》、《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等杂志编委。此外,陈教授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侨联常务理事,温州市红十字会常务理事,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永乐医疗救助和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长,世界温州人联谊会常务理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执行会长,温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四届理事,温州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是谁

从事内科呼吸专业23年,对内科呼吸专业及相关学科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水平高是内科呼吸专业学科带头人,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纤维胸腔镜的应用首先在我区解决了恶性胸腔疾病的诊断。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在自治区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现在是中华内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呼吸学会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目前在研项目有:DC的培养及其临床意义、COX-2的肺癌表达及临床意义。《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教师、全国优秀医生。先后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1篇,代表作有《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研究进展》《Survivin, Caspase-3,GST-π,Pgp在NSCLC的表达及意义》《19、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现在研究方向是DC的培养及其临床应用、COX-2的肺癌表达及临床应用、DVT及肺栓塞。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悳(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钱悳教授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钱悳教授曾任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医学百科全书》、《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专著和杂志编委,《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分册》、《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主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部)。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王澍寰中国手外科之父、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王澍寰教授:中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手外科杂志》编委及主编,中华外科学会手外科学组组长。擅长手外科,在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方面有突出成就,被美国手外科学会前主席柯迪斯誉为中国手外科之父。1959年,他在中国国内无先例、无权威的情况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医、教、研较高起点的手外科专业。1963年,他在中国率先开展直径1毫米左右的显微血管外科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家兔断耳再植及临床指动脉吻合的成功,走在了手外科发源地美国的前列。1964年,王澍寰在肉眼及放大镜下成功地为一位四岁的小男孩接活直径4毫米的血管,保住了离断的第二、三截食指。8年后,北美断肢考察团10名专家之一,美国显微外科之父邦奇在手外科参观现场时宣称,这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断指再植。

张肇达?? 叫这名字的很多阿,名人也有几个,你需要的是哪个?

刘昌伟,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际循环-聚焦血栓杂志》编委;《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武警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人。

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是谁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疗质量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市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副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2015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进入公示阶段,新一届行政班子拟任人 姜保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骨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卫计委国家重点专科人民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计委临床路径骨科专家组组长,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肩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北京市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总编辑,《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副主编,《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es and Biotechnology 》编委以及十余种中文核心期刊的编委。

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评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评为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长春市首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委,中华创伤学会吉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长春市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审稿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等7种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吉林省伤残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专家,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专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折愈合与应力遮挡效应、骨科生物力学、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吉林省科技厅等20多项课题资助,近10年共获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杂志上共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80余篇,6篇被SCI收录,14篇被EI收录;论著1部。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临床专长与科研方向是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骨科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侧重于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擅长常规和复杂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畸形、髋臼骨折、髋部及骨盆肿瘤、复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对老年和中青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专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开展了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结构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完成上千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8-10年随访优良率均在98%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治疗骨折与骨缺损;四肢骨关节复杂骨折、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和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有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索引序列
  •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是谁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名单是谁
  •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是谁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 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