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

发布时间: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

去这里 搜索有很多附件 对你有帮助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的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声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1 口蹄疫流行状况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溃、鹅口疮。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其列为18种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以病毒为载体,传播速度快,途径广,易感畜几乎100%发病,死亡率虽然只有2%~3%,但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患病期间和患病后其肉、奶产量下降及种用价值丧失也可造成较大损失。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之后时有暴发流行,且多在冬春季节,夏季很少。最近几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1〕。1999年全世界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口蹄疫。2000年韩、俄、蒙、日、南非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均发生口蹄疫。2001年,口蹄疫在英国卷土重来,并在欧洲广泛蔓延,给英国造成约9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口蹄疫的老疫区,建国前的半个世纪口蹄疫总的流行情况是农区少发,牧区多发,没有停止过,有时是大流行。建国后口蹄疫曾发生4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口蹄疫暴发流行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动植物检验检疫论文

我国加入WTO以后,困扰我国产品出口多年的关税、配额限制等贸易障碍有望消除。然而,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形式的贸易障碍却日益突显出来。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们首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绿色贸易壁垒性质、特点和成因;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我国出口大国的优势地位。本文试图就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做几点探讨。 一、绿色贸易壁垒及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系 (一)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垒。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趋扩大,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研究方面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的文章频繁出现在各种刊物上,但是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较大分歧。有些人把绿色贸易壁垒看作是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蓄意设置的贸易障碍。如有人认为:“所谓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的一种行为。”还有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以环境标准等一系列手段推行其新重商主义政策,从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构成障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措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为由限制进口的措施。”或者认为,“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主要指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为由而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在他们的定义中,主要强调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并不一定是蓄意设置的贸易障碍。 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意见,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应该是: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问题专家给出的更准确的定义是:“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二)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是出现在我国的一个新词汇。虽然这一词汇目前在我国已广为人知,但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因而也没有权威的定义。在WTO的法律文本和相关的国际文献中也没有绿色贸易壁垒一词。在WTO的法律文本中,有关绿色壁垒的规定都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定之中。因此严格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出口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为由而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商品进入该国形成了壁垒。而绿色贸易壁垒是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上,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方面所形成的贸易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样,绿色贸易壁垒所涵盖的问题非常复杂,很难依据表面现象来推断事情的本质。因此,笔者在上文给出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是一种中性的概念。就绿色贸易壁垒本身来说,可能是正当的,也可能是不正当的。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是真正出于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而不正当的绿色壁垒则是指以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名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在我国,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这一概念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大多数人在论及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时,往往把它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通用概念来使用,但我们在分析和论证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时。应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及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与绿色贸易壁垒相对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技术性贸易壁垒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 20世纪70年代,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争端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关贸总协定通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草案》,后经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正式定名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80年代后期,WTO各成员方又达成了名为《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国际多边协议。该协议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进一步扩展,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原则扩展到国际贸易中的动植物检疫领域之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宗旨是通过国际协商,尽可能地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该协议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部分明确指出:“各成员方应确保技术法规的制订、采纳或实施,不应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为此,技术法规对贸易的限制不应超过为实现合理目标所必需的范围,并考虑这些合理目标不实现将带来的风险。这些合理目标尤其包括: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保护环境。”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内容涉及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食品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国际规则。其宗旨包括三个方面:(1)同意各成员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但这些措施不能对情形相同的成员构成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视,也不能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限制;(2)通过建立多边规则指导各成员制定、采用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3)把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总之,《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特点和影响 (一)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包装与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目前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主要有环境标志、生态(或绿色)包装、环境技术标准以及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或区域性环境保护公约。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150多个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 2、国别环保法规。国别环保法规是指主要发达国家在空气污染防治、废弃物污染防治、化学品管理、农药管理、自然资源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涉及许多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如食品农药残留标准、纺织品环境标准等。 3、绿色标志制度。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由专门机构颁发的证明产品达到环境标准的一种图形标志。标志获得者可以把标志印在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表示该产品不仅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使用后处理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 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生或再利用,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如可再生回收再循环包装、多功能包装、以纸代塑包装等。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是指对进口产品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进行的检测。重点是对涉及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农药残留量、放射性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进行的检测。如美国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日本的《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等都对强制性检验检疫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的问题,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减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消费心理普遍增强,绿色消费浪潮普遍兴起,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易获得各国公众的广泛支持。 2、绿色贸易壁垒的涵盖面广,限制进口的措施名目繁多。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还涉及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目前受其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农产品、水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食品、纺织品、药品、建材、玩具等制成品。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绿色贸易壁垒涵盖了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直至废弃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 3、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的专家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大于关税壁垒。其原因除了上述理由外,主要在于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在国家之间传播迅速。只要有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采用了某项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使该项绿色贸易壁垒措施迅速扩散到许多国家,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4、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需要以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后盾,因此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领导权。借此,他们可以尽可能把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测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使其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合法化。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科技力量相对落后,因而难以对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增大 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我国出口产品相当大一部分是以初级加工、低附加价值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而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 以农产品为例。从2002年前8个月的情况看,入世前普遍预期我国出口前景较好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大多遭遇进口国比较严厉的绿色壁垒的限制,出口退货、受阻的问题远远超出预期。2002年1至5月份,我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同比减少了3%。2002年初,欧盟以食品安全为由,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封关。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受欧盟全面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影响,使我国对欧盟的畜产品出口降幅达5%。欧盟此举还引起了挪威、匈牙利等国相继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封关,日、韩、沙特等国也相继提高了对动物源性食品检验标准,致使我国同类产品对亚洲和非洲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2002 年1至5份月,我国畜产品累计出口9亿美元,同比下降12%。 除农产品外,我国其他出口产品遭受国外绿色壁垒阻拦的情况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和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因此而蒙受的损失达170亿美元。 三、绿色贸易壁垒存在并愈演愈烈的原因 如上所述,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而不是支持各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如果各成员能够严格遵守协议,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会愈演愈烈。但事实上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原因与上述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上述两个协议的约束力有很大关系。 WTO协议基本上是原则性的规定,其用语有时颇为含糊,一些提法含义不够明确,使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合法性和隐蔽性歧视较难界定,因而易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如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导言部分提出:“不应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又如在《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第3条“协调统一”中规定:“如果某种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所产生的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保护程度,比以有关国际标准、原则或建议为依据制定的措施所提供的保护程度高,而且有科学依据,则成员方可加以引用或保留。” 但是,协议中并没有对“其认为适当的程度”给予明确的界定,而且允许成员方采用“比以国际标准、原则或建议为依据制定的措施所提供的保护程度”更高的措施,这实际上是默认WTO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定技术性措施的标准,从而给发达国家实施过高过严的技术性措施提供了很大空间。 从近年来上述两项协议的执行情况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像他们承诺的那样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反而凭借其优势地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技术标准,采用高灵敏度的检验检疫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障碍。这些限制进口的措施,究竟有多少属于正当的贸易壁垒,有多少属于不正当的贸易壁垒,目前还很难做出定论。这也使发展中国家难以通过WTO的贸易争端处理规则和程序来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四、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面对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我国应采取何种态度? 有一种意见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愈演愈烈,说明WTO协议的某些条款是有缺陷的。由于这些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所滥用。绿色贸易壁垒大多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单方面的贸易限制,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平等关系。因此,他们主张WTO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应加强协调和合作,在WTO的新一轮谈判中更多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强化WTO协议中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差别待遇的相关规定的约束力。这种意见从原则上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无论是修正WTO的协议条款,还是更多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都不是近期内可以较快得到解决的。我们应从更高的视角、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绿色壁垒。 我们应该看到,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对绿色贸易壁垒绝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地看到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意义。 我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进口的产品不设防。从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出发,对进口产品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是每个国家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贯彻环境保护原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因此,要消除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歧视和限制,关键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顺应全球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要求,努力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另一方面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愈演愈烈也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只是停留于愤怒和抱怨,而不以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大幅度地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不仅会在发达国家市场受排挤,也会在许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面前感到力不从心,也就难以继续保持我国产品出口大国的优势地位。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态度,已经反映在我国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我国在WTO执行协议条款上已经做出了承诺:入世后,中国将遵守WTO关于技术性措施的所有法律法规,包括产品覆盖范围、国际标准、指导原则和建议。不仅要确保我国的技术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协议的要求,而且要对其他成员方的技术法规、标准提出我们的意见,充分享受我们在WTO的权利并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

非关税壁垒措施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常常牵涉到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有所不同,当某些情况发生变化时,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和有关的进出口国家的影响程度较难估计,现从几方面简述如下:一、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当非关税壁垒趋向加强,国际贸易的增长将趋向下降;反之,当非关税壁垒趋向缓和或逐渐拆除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将趋于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关税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大幅度地放宽和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1973年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加强,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以直接进口数量限制为主干的非关税壁垒网,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1973-1989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5%,1980-1985年降为3%左右。(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非关税壁垒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变化,阻碍和损害着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的经济集团之间相互限制彼此的某些商品进口,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二、对进口国的影响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一样,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例如,美国通过“自限协定”,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结果在美国市场上每辆日本汽车价格在1981-1983年间分别提高185美元、359

汗 这样也可以啊?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范文

这个写的方面有很多,,来我有写好的 亲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编者按]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5日发出通知,对如何保持我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势头,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把转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作为全省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发展我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来制定畜牧工作的方针和措施。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的意见》刊登于后供各地畜牧部门学习参考。  我省畜牧业已经连续28年持续稳步增长,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于全国首位,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分散养殖和粗放经营越来越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彻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畜禽产品,已成为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的必然途径。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确保产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以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为重点,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1、把动物疫病防治控制与畜牧业投入品监控结合起来,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  2、把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畜禽养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同步改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3、把畜牧业科技创新与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结合起来,着力构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建立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济结构。  4、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养殖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实现畜牧业“四改五化”,即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  具体任务:“十一五”期间,无疫区建设充分发挥作用,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明显改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畜产品全部实现安全化;推行畜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商品猪适度规模饲养出栏量占总出栏的比重达60%以上,建立一批畜禽标准化饲养基地;畜禽良种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规范畜禽定点屠宰,严格禁止私屠滥宰,严格对病死畜实行“四不一处理”,生猪的工厂化屠宰加工达60%以上;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9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农民人均畜产品现金收入每年增加50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从业人员技能化  一是努力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争在2010年前把养殖户普遍培训一次,改变农村的卫生习俗和养殖习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分工分业,走专业化饲养的路子,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专门化和技能化。  二是加快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到2010年,使30%以上的养殖户获得绿色证书,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配备具有大专学历水平的兽医和畜牧专业人员。乡镇兽医人员达到中专学历水平以上。  三是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对定点屠宰加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动物疫病知识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人员上岗许可制度。  (二)规范饲养技术,实现畜禽生产标准化  一是加快畜牧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严格按照优良畜禽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与设施、品种与繁殖、畜禽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60个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60个标准化商品禽生产基地(县)、20个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县)。  二是加大畜牧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培育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畜禽新品种(系)与配套系。抓紧新饲料开发,研制安全饲料加工配制技术。推广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技术,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载体,将成熟技术集成配套,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三是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引种、培育、推广相结合,做好良种的扩繁和推广工作。各地应积极研究和制定畜禽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发挥畜禽育种科研单位的作用,扶持民营科研机构,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畜禽种业集团,加快畜禽良种生产的产业化,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  (三)加大监控力度,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  一是强化对动物疫病监控。在充分发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强化适度规模场、生态养殖小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建设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做好流通防疫监管。  二是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除在养殖环节加大力度外,重点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质量监控。  三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要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和防疫管理体系。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要依托当地资源,积极构建 “果园养猪”、“山地养鸡”、“稻鸭共育”等畜禽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体系建设配套化  一是建立多种领域、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依托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等组建畜牧业成果转化中心、创新服务中心、专家大院、专业协会、信息网络等,将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传统的服务项目与环境治理、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和市场拓展等现代服务项目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规范的养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养殖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探索启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管理规范(GMP),良好兽医规范(GVP)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等行之有效的受理体系认证。为我省的畜产品特别是猪肉制品的外销和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经营流通产业化  一是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和不同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增加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保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  三是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现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做强做大。  四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的联结纽带,把农户、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小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地联结起来,处理好企业和农户之间、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生态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及散养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增强其规避疫病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政策投入制度化  一是解决好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凡是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用地,一律作为农业用地。不得占有基本农田,不占或少占耕地。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以及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所需的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畜禽的适度规模养殖。  二是调整省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结构。规范引种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对畜禽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农户的引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进度。  三是支持养殖户、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沼气能源的最好原料,在当前耕地肥力下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尤其必要。财政资金和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应重点支持养殖场户的沼气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是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五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坚持和推广小额信贷,农村信用联社要支持规模饲养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龙头企业可根据国家规定成立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六是在全省推广生猪养殖保险。建立畜禽养殖保险体系,对于防范和降低养殖业风险特别是推进病死家禽“四不一处理”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应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逐步推广。推行初期,可由各市、县政府制定鼓励、支持养殖户参加生猪养殖保险的办法,促进养殖保险顺利开展。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论文

回答 您好,通常论文都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部分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标题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用词恰当,力求简短,能反映出论文的内容。 摘要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新见解,语言精炼。提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便于检索。中文摘要200字左右。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正文不要车轱辘话来回说,一句话表达准确即可,尤其不要多次出现主观感受性话语,类似于感受性的需要不可以作为论文的论据。绪论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本论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结论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重新审视文献/更新文献。决定你的受众: 1)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研究论文,回顾类论文,教程。 2)想要投稿什么类的期刊。 3)读者是谁:本科生,专业研究者,还有总是要面对的审稿人。 更多8条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学号 XXXXXX 姓 名 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专业 国际商务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论文审题表选题 研究课题 绿色贸易壁垒 题 目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选题说明 论文要点 全面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成因、表现形式、地位作用,以及当前绿色贸易壁垒的状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研究方法 主要以论述的方法全面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内容。 研究基础 针对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以绿色贸易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进行论述。定题 题 目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论文评定表(学生不必填写)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论文答辩小组意见 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成绩 组长签字 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 论文指导委员会审定成绩 主任签字 目 录封面(中文)………………………………………………………………………… 1封面(英文)………………………………………………………………………… 2论文审题表 ………………………………………………………………………… 3论文评定表 ………………………………………………………………………… 4目录 ………………………………………………………………………………… 5论文摘要(中文)…………………………………………………………………… 6论文摘要(英文)…………………………………………………………………… 7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 8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 82.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 ……………………………………………… 83.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94.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 10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 11三、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121.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 122.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 123.对进口国的影响 ……………………………………………………… 134.对出口国的影响 ……………………………………………………… 135.对我国的影响 ………………………………………………………… 13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 14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 142.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 143.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 154.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 155.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 16注释……………………………………………………………………………………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 摘 要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成因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即从国家的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对一国环境保护、保障人民安全健康、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造、完善本国环境制度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且也对一国外贸发展产生阻碍、对落后国家经济增长产生制约等消极作用,同时综合分析在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对进口国、出口国可能面临的各种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对外贸易领域可以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 ABSTRACTGreen trade barri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trade protection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realm due to its superficial rationality and This text is to analyze the nature of green trade barrier from the research of its causes in both positive aspect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of new product or new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etc) and negative aspects(such as hind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bstacle of GDP increase, etc) And the text explain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its nature under several In the e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our export trade more frequently fac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the text puts forward to the countermeasure and proposal that we should adopt in our foreign Key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 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关系愈加密切。同时,各国间的贸易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些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产业与市场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绿色贸易壁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也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 , GBs)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绿色壁垒”可以说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词。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的绿色壁垒概念,大多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立场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认为,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①2、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一)经济原因 国家利益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会成为一些国家用来作为保护本国贸易的手段,其内在动因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且随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300k,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一60%。在此情况下,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势必对进口国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进口国不得不在原有的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不能再用之后寻求新的保护措施,即绿色贸易壁垒。 (二)政治原因 许多国家的各政党,为了拉拢选民,谋求政治资本,纷纷把环境保护政策和目标纳入其施政纲领中,以此作为有关政党及领导在政治地位和政治前途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 (三)环境保护原因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促使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原有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而且危害更大,如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大范围酸雨以及有毒、放射性等化学品的扩散,不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损失,也加速了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虽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警觉,并着手采取一些治理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世界范围内,局部污染正成为突破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由此刮起了新一轮环境保护浪潮。加之,贸易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在国际贸易中更多考虑环境保护也成为必然,因此,全球化的环境问题以及绿色贸易的形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性。 同时,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又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与贸易的密切相关性促使所有的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的耗费计入成本,各国为使这种环境成本达到最低,都想不同程度地通过各种环境手段使一部分内部化环境成本隐性地向其他国家转移。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它们之间在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更乐意选择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合理性将此成本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这样,发达国家不仅降低了自己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且通过这种转移实现了本国的环境保护。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因其成本高,且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从而使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现实。 (四)法律原因 在GATT/WT。的框架下,虽然没有达成专门的环境保护协议,但在很多贸易协定中,存在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都有突破传统国际贸易基本原则,包括公平贸易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等最重要原则在内的环境保护规定。这些规定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3、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形式: (1)绿色关税制度。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胁及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2)绿色市场准入制度。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口。③(3)“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 (4)推行国内PPMs标准及其他环保标准。PPMs是'PROCESSING &PRODUCT METHOD',的缩写,是对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所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有的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PPMs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环保标准,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达到。 (5)强制性绿色标志(签)、强制要求ISO 14000认证等。绿色标志(签)、认证制度本身是非强制性的,各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申请,但是如果进口国政府把通过认证规定作为进口商品的必要条件或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必要条件,对于想要出口到对方国家的产品来说,就必须选择通过认证,取得标签这条路。 (6)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绿色贸易壁垒有很多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而设置的,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口国政府不惜重力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检验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利用其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条件对进口货物实施检验,使进口货物难以通过。 (7)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例如荷兰政府规定啤酒饮料一律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容器,实际上为进口的同类产品带来了极大的麻烦。4、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绿色壁垒除了能超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外,在贸易与环境甚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为:(1)绿色壁垒是保护生态环境,促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保护生态环境,促使全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国际社会的共识。(2)绿色壁垒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绿色壁是技术进步的产生,同时通过不断提高环保技术法规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采取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也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鼓励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能达到较高标准企业的发展,淘汰低环境标准和不合格产品,促使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3)绿色壁垒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有效工具。通过运用绿色壁垒,限制甚至有害于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的贸易,从而有利保护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绿色壁垒是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的重要武器。建立有效的绿色壁垒体系可以帮助一国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损害人类生存与活动所领带的自然支持系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所有国家的安全都构成现实威胁。因此,环境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等相互联系,互相作用,构成完整的安全概念。(5)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绿色壁垒措施在调节贸易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绿色壁垒措施正在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能过建立绿色壁垒体系来调节贸易进出口,已经迫在眉睫。④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1、绿色贸易壁垒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措施。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又据中国首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提供的资料,1997年我国至少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环保因素而受阻。⑤2、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涉及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它不仅对产品 (消费)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操作人员医疗卫生条件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如美国实施的HACCP计划,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实施其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表现为环境技术规定、标准,而且这些规定的执行过程也逐渐成为外国商品进入市场的严重障碍,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往往导致旷日持久的调查和取证,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并延误了良好的商机。例如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活鱼,就遭到长达45天的批批检验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鱼死在码头,几乎无法再出口。⑥3、绿色贸易壁垒设置的对象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其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所以,这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阻挠。4、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国所确定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必将进行不断的调整,包括壁垒设置的内容、方式、手段、目标以及设置壁垒的程度等都在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动;另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动态性还表现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往往会产生联动反应,一国实施立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纷纷效仿,由一个设限国快速扩散到多个设限国,给出口国造成重大的打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使用,己经严重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以及各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大国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无疑是一把“温柔”的利刃,“温情脉脉”地刺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三、 绿色贸易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设置绿色壁垒之后,受限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减少。但是如果在设置绿色壁垒之前,该类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下降,而并不必然导致国际贸易额绝对量的减少。2、 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一般来讲,农产品贸易受到绿色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受到绿色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受到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发达国家本身,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阻碍和损害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3、 对进口国的影响 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由于有污染的产品被绿色壁垒阻于国门之外,进口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洁的产品,但由于产品价格上升,进口国的消费者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所需的商品,而有关厂商却从中获得高额利润。4、 对出口国的影响绿色壁垒对出口国不同的生产厂商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厂商,其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绿色壁垒阻碍了国内许多厂商的出口,竞争对手锐减,出口市场广阔,而且国际市场上绿色产品价格上升,更使得生产绿色产品的厂商能够补偿由于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而增加的成本。对于不能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旧采用旧的有污染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厂商,其境况将严重恶化。国内该类产品供给大大多于需求,短期内产品积压,使得价格下跌,产量减少。消费者将得到价格上的实惠,但同时却要承受使用有污染产品所带来的副作用。5、 对我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具体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从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来看,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份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出口会立即出现停滞,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从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来看,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相关的费用,从而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大大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出口效益日渐下降。从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来看,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因此,必须恰当处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冲击。⑦四、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1、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21世纪议程的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产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建议明确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⑧2、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目前,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己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只注重提高开放程度,会因贸易条件的恶化,造成资源外流。因此应该提高我国贸易的质量,优化贸易结构,其中使产品符合环境标准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1)重视科技投入,发展绿色产业既然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企业无法回避的贸易问题,那么,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带给我们的启示,提高我国产业的环保标准,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体现人性化的生产和管理以及服务过程,就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政府应该从宏观上给予企业相应的引导和支持。(2)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工业制成品质量的提高是突破国际市场环境壁垒的关键。因此应该在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中,推广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3)结合IS0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产品出口的贸易IS014000系列环境标准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标准,其实施已成为国际潮流。但在我国,IS014000管理体系的实施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推进。因此要尽快配置环境管理的硬件设备和完善各种法规,积极推行IS014000,使更多的企业生产符合国际环境标准要求,促进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3、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1)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建立有关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咨询机构,加强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贸易对象国环境壁垒繁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大,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环境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法规、技术和标准,同时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共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为企业服务。(2)加快我国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并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应该投入必要的资金以完善检测的技术条件,使部分有条件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以获取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授权,并力争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成员。(3)为确保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应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坚决禁止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包括危险废弃物和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等)进口,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4)建立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国际标准、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环保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如果企业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变化了的标准和相关信息,就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对策,无法有效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因此,政府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必须高度重视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及时搜集、反馈国外贸易壁垒的变化情况,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⑨4、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真正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从环境税收立法入手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使之向绿色产业倾斜,鼓励清洁生产;环境立法应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经济活动中的违犯环境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严惩。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在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成本间的关系,达到环境保护与降低生产成本目标的“双赢”。(2)应加强对外的公关协调工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用各种国际公开场合反对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要求给予发展中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制定新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⑩5、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符合严格环境标准的产业体系,并运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渐高涨的公众环保热情和环保要求。我们就以全民环境教育为基础,逐步树立“诚实、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道德观,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需求”,摒弃“奢侈浪费、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广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注释:

321121231

了苦果纷纷呼吁和国际非让他风格和火箭股份如符合和购房人吐谷浑有人功夫功夫和改革和股份共划分方法法国风格和华人飞天符合规划方法法国风格股份公告gtr天天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选题

动物检疫工作直接关系到动物、动物产品的生产安全,关系到畜牧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检疫的对象是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所以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看看这方面的书籍吧,《现代动物检验检疫方法与技术》%B6%AF%CE%EF%3B%BC%EC%D1%E9%3B%BC%EC%D2%DF&url=http%3A//www%2Edangdang%2Ecom/product%5Fdetail/magproduct%5Fdetail%2Easp%3Fproduct%5Fid%3D9320545&p=8771c64ad6c90ae708e2947c5a5c90&user=baidu

通过检疫,可以检出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防止疫病流行。

国内动物检疫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屠宰动物的品质检验由屠宰企业自身负责,商业部门主管。 动物进出口的检疫检验由国家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其他动物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法规由各省自行制定;农业部兽医局具体负责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活动,卫生部门对肉品作为食品进行管辖;市场等流通环节带皮猪肉上的滚花印章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生猪定点屠宰厂生猪屠宰检疫合格后加盖的,圆章是屠宰企业对屠宰的生猪品质检验合格后加盖的; 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合并为屠宰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并监管。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
  • 动植物检验检疫论文
  •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范文
  •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论文
  • 动物检验检疫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