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发布时间: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王世德教授自15岁起发表文章,解放前在《江苏民报》,《人报》,《大锡报》,《大风报》,《无锡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解放后至今,一直笔耕不辍,在全国所有省区的刊物上都有发表文章。例如:北京的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戏剧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怎样写学术论文》,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美学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影视审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等。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文艺月报,《上海文学》,瘟疫论丛,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十五贯>研究》,《崇尚壮丽的社会主义爱情》。香港《明报月刊》。台湾《国文天地》。《海南日报》。天津市百花文艺出版社《美·艺术·时代》。广东《学术研究》、《广州文艺》。广西师范大学《东方丛刊》。《西藏民族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宁夏固原师专学报》。《甘肃艺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黑龙江《求是学刊》。吉林《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优秀文艺理论奖。辽宁沈阳《中国图书评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石家庄市《文论报》。河南《美与时代》。湖南《美育》,《长沙水电学院学报》。湖北《汉江学刊》,长江文艺出版社《浇花集》。《陕西戏剧》。《四川大学学报》,《四川文学》,《四川戏剧》,《电影作品》,《文史杂志》,眉山《苏轼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学新趋势》,四川人民出版社《谈艺录》,四川社科院出版社《大众美学》。重庆出版社出版《文艺美学论集》,《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美的欣赏与欣赏》。《江苏文艺》(《雨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剧本。浙江杭州《东海文学月刊》,温州市《墨苑》。《福建论坛》,泉州市《黎明职业大学学报》,安徽《艺潭》,安徽大学出版社《人学、美学研究与探索》。《江西社会科学》。《云南师大学报》。贵州《山花》、《苗岭》、《贵州大学学报》。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审美学》,山东大学《文史哲》。山西《名作欣赏》等。

华夏由来 Hsia亦作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了百越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 夏、华, 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 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近人章太炎以为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华山固在汉族基地陕西境内, 但不合民族自称。商周建都在今河南、陕西, 不在夏水流域, 命名由于夏水, 联系不上, 且无所对待, 也不是民族自称命名的由来。到了汉代, 汉族不称夏、华或华夏而称为汉。章太炎又谓由于汉水得名。按“ 汉”字, 古文之形, 义为国中大水, 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 不是汉水, 国名由水, 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作者认为汉人称汉, 是对匈奴急读为“ 胡” 而言。朝代之最大为汉, 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 北有强‘ 胡’ , ‘ 胡’者, 天之骄子也”③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关④。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 ②《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 中华民国解” ③ 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东胡考引用此句文, 查史记、汉书匈奴传不载此文。 ④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 胡” 语有瑞兽带之义。鸟桓, 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华,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中国叫华夏民族的原因:汉族最早是由夏民族发展而来的,汉族的先民们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长期发展后,到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了用“华”、“夏”的单称和“华夏”连称的族体,并在中原一带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即华夏族。汉族的称呼始于汉代。又由于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华夏的意思:中国民族之本干,在春秋时代人的口里,常称为诸华或诸夏,华与夏在那时人的观念里,似乎没有很大的分别。据有些学者的意见,华与夏很可能本是指其居住的地名。在《周礼》和《国语》两书里,华山是在河南境内的,很可能便是今之嵩山,故今密县附近有古华城。而夏则为水名。古之夏水即今之汉水。华夏民族,很可能指的是在今河南省嵩山山脉西南直到汉水北岸一代的民族而言。夏代的祖先即在此一带,若再由夏代逆溯上去,则黄帝、虞舜等的故事,也是在这一带的相近地面流传。至于更推而上,说到中国民族的原始情形,则现在尚难详定。大体上中国民族远在有史以前,早已是中国的土著了。他们散居在中国北方平原上,自然有许多支派和族系的不同。但因中国北方平原,区域虽广,而水道相错,易于交通,再则各地均同样宜于农业之发展,生活情形易于同化,因此中国人在很早有史以前,各地相互间也早已有一种人文同化之趋向。由此在很早也就能形成为一个大民族,即后代所谓的华夏民族。拓展资料:含义: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夏”作为中原,“蛮夷戎狄”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夏、中土、中国。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夏族与汉族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风俗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民族

《左传》记载:“以服事诸夏。”“楚食华夏。”“商不谋夏,夷不乱华。”由此知,我国人民从古代起,就自称诸夏、华夏,或单称夏或华,到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就成了我们种族的名称。而把之外的民族叫作夷、狄、戎、蛮。那么,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说,一个民族的形成,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磨合、融汇甚至牺牲,才能凝结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共同疆域的整体。完全可以说民族的形成是一部野蛮的争斗史,也是一部文明团结史。秦汉时期所说的中国人,在古代实际上来源于华夏、东夷、南蛮三大民族集团。而三大集团中的华夏集团的代表,一个叫炎帝,一个叫黄帝。炎帝神农氏没落时期,黄帝轩辕氏“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经过阪泉之战和琢鹿之战后,黄帝排除了异己,兼并、融合、统一了中原区的诸多民族,形成了华夏族主体。华夏、东夷、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华夏族的核心部分。华夏集团发祥于今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经渐渐地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东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传说中的黄帝与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战于涿鹿,并且擒杀了蚩尤,这蚩尤就属于东夷集团。东夷集团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的极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东至海。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是伏羲与女娲。这一集团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华夏、东夷、南蛮三个部落集团长期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经过战争,使得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史记》说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xunyu),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就是说黄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它一些部落,势力东达勃海,西至甘肃,南到长江,北到幽陵,并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建了“帝都”,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相对稳定的早期“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黄帝及其后裔的华夏集团与其它部落不断融合。有虞氏虞舜与陶唐氏帝尧的两个女儿的通婚,意味着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进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着一个亲善大于仇视,友好大于争夺,联合大于离乱,世世代代通婚,不断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体———华夏族基本形成了。据前所说,华夏族早在尧舜时期已经形成。但是史学界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华夏族是在夏朝时才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坏氏族部落为目的,淡化血缘概念为条件的。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夏代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同步的历史进程。而原始社会末期,炎黄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构成的,不符合民族发展形成的规律。认为华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这个观念,是以国家的形成作为华夏族形成的根据。但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国家的形成应该从夏代往前推千余年。那么,还以为华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显得观念落后了。长期以来的落后观念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夏以前的历史非但半点不了解,而又不愿深入往前研究,只认识商代的甲骨文,就以为中国以前只有传说,没有历史。这种观念一直束缚着中国史学界的思维。也有学者认为华夏族起源于商、周和战国时期。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形成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往往要经过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反复磨合,因此很难准确地说明诞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汉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尧舜时期形成的华夏族基础上,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几代的民族统一,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才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广大人口的汉民族。《尚书?武成》说:“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三国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说:“威慴万乘,华夏称雄。”《说文》对“华夏”这样解释:“华者,茶也,美也。”即是说“华夏”意味着美好、繁荣的中原地区繁衍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又云:“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华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词。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华。华夏、中华,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凡所统辖,皆称华夏或中华,亦称中国。而中华民族则是我国各民族的统称,它既是血统概念,又是地理概念,还是文化概念,构成一个血统、地缘、文化认同的民族整体,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域诸侯国诸族在历史长河中整合而成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格式怎么写

就是写你的论文相关的研究情况,比如:你的论文题目是大学生毕业情况,那现状就写到目前为止研究的情况

会计专科毕业论 啃帝国好多;‘

您好,我这有篇范文,你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格式和题目;浅析会计电算化【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2-6809(2007)0710061-02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 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 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 现行的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了紧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个轴心,使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再现,导致软件开发思维停留在现行传输模式下。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是现行传输的时空固定化、格式化和高度集中化。在经济内容纷繁复杂、经济业务与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满足不了管理者的需要了。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除了定时、按规定格式提供信息外,更多的精力应花在设计出适时提供各种现行使用者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使得各信息使用者能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其所需的信息,作出各种决策,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获取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传输模式如下: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五、改造会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 (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 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帐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 (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 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 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 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三)记帐凭证种类的统一。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帐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帐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帐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帐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四)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三大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16种行业的三大会计报表,内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把这些小“异”加以改造,更便于上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基层企业数据的汇总或比较,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根据当今集团企业越来越多的现状和集团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趋势,三大报表统一的要求将更强烈。 (五)帐簿形式的改造。 帐簿载体的改造。传统帐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帐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帐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帐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帐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帐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 帐簿格式的改造。传统帐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帐簿格式来查帐。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帐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到四个帐户: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用现行帐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帐。用电脑帐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帐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帐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帐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 (六)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帐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帐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帐,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 (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资料: 〔1〕 邓钠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防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5) 〔2〕 张文祥 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 2005,(11) 〔3〕 陈辉军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 2006,(21) 〔4〕 韩光强,张永 现代审计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审计〔J〕企业经济 , 2004,(11) 〔5〕 郑娟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科技资讯 , 2005,(27) 这是我大学时同学的论文,您看一下吧,祝你论文写作成功!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0人,兼职教师1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0余人,博士、硕士220余人,“双师型”教师286人。 聘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建有集摄录编为一体的电化教学中心,同时装备有7个多功能大教室,供开展电化教学使用,对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电化教学课程,课时分布为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校在2000年又自己设计规划建成了内部传输速度为1000兆的以太网,并联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拥有8个C类地址,现有数千台计算机联网,可以满足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6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109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10项;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十堰市科研成果奖72项。现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0人,兼职教师1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0余人,博士、硕士220余人,“双师型”教师286人。 聘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建有集摄录编为一体的电化教学中心,同时装备有7个多功能大教室,供开展电化教学使用,对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电化教学课程,课时分布为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校在2000年又自己设计规划建成了内部传输速度为1000兆的以太网,并联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拥有8个C类地址,现有数千台计算机联网,可以满足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6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109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10项;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十堰市科研成果奖72项。现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2011年  [9]Jiakuan Yang*,Xinfeng Zhu,R Vasant KEthylene glycol-mediated synthesis of PbO nanocrystal from PbSO4:A major component of lead paste in spent lead acid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1,2011,131,336-342   [10]Yin Yang,Jiakuan Yang*,Jiaolan Zuo,Shu He,Xiao Yang,Kai ZStudy   model,Water Research,2011,45(11):3439-3452   [11]Haiyu Yang,Jingyang Liu,Jiakuan Yang*Leaching copper from shredded particles of waste printed circuit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7,393-400   [12]Kai Zhang,Jianwen Liu,Wanchao Liu,Jiakuan Yang*Preparation of glass-ceramics from molten steel slag using liquid-liquid mixing Chemosphere,2011,85,689-692   [13]Jianwen Liu,Danni Yang,Linxia Gao,Xinfeng Zhu,Lei Li,Jiakuan Yang *Effect of iron doped lead oxide on the performance of lead acid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1,196,8802-8808   [14]JKYang*,TYRen,JZhu,YLLi,NYe,XFZhu and JWLInfluence of pretreatment process on the properties of phosphogypsum-based composite RILEM Conference 2011,Hong Kong,5   Symposium,in Cancun,Mexico,1-3,Dec,  [16]刘欢,杨家宽*,时亚飞,李野,何姝不同调理方案下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环境科学,2011,32(11):3394-3399   [17]刘欢,李亚林,时亚飞,李野,何姝,杨家宽*无机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环境化学,2011,30(11):1877-1882   [18]时亚飞,杨家宽*,李亚林,刘欢,毛苇,侯海攀,李野,何姝基于骨架构建的污泥脱水/固化研究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70-75   [19]杨丹妮,刘建文,高林霞,朱新锋,李磊,杨家宽*高性能铅酸蓄电池用电极活性物质的研究蓄电池,2011,(3):111-115   [20]刘万超,张校申,江文琛,朱新锋,杨家宽*拜耳法赤泥粒径分级预处理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1,5(4):921-924   [21]熊唯,刘鹏,刘欢,时亚飞,侯海攀,杨家宽*污泥调理剂的研究进展化工环保,2011,31(6):501-505   [22]杨寅,谢浩,何姝,王韶锋,李野,杨家宽*基于数值模拟的污水处理厂能耗优化研究城镇水务,2011,(05):15-19   [23]张凯,邓超,刘万超,刘建文,杨家宽*A novel process of preparing glass-ceramics directly from molten steel 宝钢技术研究(英文版),2011,(2):9-14 2010年[1] Wanchao,Liu,Jiakuan Yang,Xiao B Review on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auxite residues in 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2009,93,220-[2] Ying Yang,Yingying Wu,Xiao Yang,Kai Zhang,Jiakuan Y Flow field prediction in full-scale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0,62⑵,256-[3] Wanchao Liu,Xinfeng Zhu,Xiaosheng Zhang,Jiakuan Y Size separation of pretreatment and alumina recovery from Bayer red XXV Interantional Mineral Processing Congress (IMPC) 2010 Proceedings,Brisbane,Queensland,Australia,6-10 September,[4] Jiakuan Yang,Xiao Yang,Wanchao Liu,Xinfeng Zhu,Jianwen L Preparation of autoclaved bricks based on gold mine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5] Yin Yang et Study on two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full-scale oxidation ditch for optimiz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ffluent quality by using CFD model,Water Research,S[6] Haiyu Yang,Jingyang Liu,Jiakuan Y Leaching copper from shredded particles of waste printed circuit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7] Jiakuan Yang et Durability of autoclav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of cement-sewage sludge-fly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2009年[1] Jiakuan Yang,Bo Xiao,Aldo R B Preparation of low melting temperature glass-ceramics from municipal waste incineration flyash,Fuel,2009,88,1275-1280[2] Jiakuan Yang,Wanchao Liu,Lili Zhang,Bo X Preparation of load-bearing building materials from autoclaved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2009,23: 687-693[3] Wanchao Liu,Jiakuan Yang,Bo X Application of Bayer red mud for iron recovery and bui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from alumosilica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1: 474-478[4]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Fen Wang,Bo X Economic analysis of power generation from floating solar chimney power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doi: 1016/[5] Xinping Zhou,Jiakuan Y Temperature field of solar collector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solar chimney power systems in C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accepted[6]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Bo Xiao,Guoxiang Hou,Fang X Analysis of chimney height for solar chimney power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9,doi: 1016/[7]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Reccab M Ochieng,Xiangmei Li,Bo X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plume from a power generating solar chimney in an atmospheric cross Atmospheric Research,2009,doi: 1016/[8] 杨家宽,谢永中,刘万超,段光福,林显龙,杨斌 改性磷石膏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其机理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2009,12⑶: 352-355[9] 杨家宽,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肖波 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现代化工,2009,29⑶: 32~372008年[1] Jiakuan Yang,Dudu Zhang Jian Hou,Baoping He,Bo X Preparation of glass-ceramics from red mud in the aluminium Ceramics I 2008,34: 125-130[2] Jiakuan Yang,Bo X Development of unsinter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rom red mud wastes produced in the sintering alumina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2008,22: 2299-2307[3]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Bo Xiao,Xiaoyan S A special climate around a commercial solar chimney power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ASCE,2008,134⑴: 6-14[4] 刘万超,杨家宽,肖波 拜耳法赤泥中铁的提取及残渣制备建材的实验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⑴: 187-192[5] 舒娟娟,杨家宽,黄雯,肖波 磁性负载改良型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有色金属,2008,60⑷: 26-292007年[1]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Bo Xiao,Guoxiang H Simulation of a pilot solar chimney power Renewable Energy,2007,32,1637-1644[2]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Bo Xiao,Guoxiang H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in a solar chimney power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7; 27: 2044-2050[3] Xinping Zhou,Jiakuan Yang,Bo X Improving natural ventilation in a combined solar house with a solar chimney and a solar water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2007,80,55-59[4] 杨家宽,侯健,姚昌仁,陈凡,肖波 烧结法赤泥道路材料工程应用实例及经济性分析 轻金属,2007⑵: 18-21[5] 杨家宽,肖明丹,周敏,周敏,何宝平,张杜杜,肖波 垃圾焚烧飞灰熔制微晶玻璃固定化与资源化研究 玻璃与搪瓷,2007,35⑶: 1-5[6] 周敏,杨家宽,肖明丹,张杜杜,何宝平,肖波 垃圾焚烧飞灰浸出特性及固化试验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2007⑵: 119-123[7] 何宝平,杨家宽,周敏 同时作为热种子和药物载体的生物陶瓷的研制 玻璃与搪瓷,2007,35⑴: 15-18[8] 何宝平,杨家宽,杨述华,肖波,周敏 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新型热种子的研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⑸: 736-738[9] 黄雯,杨家宽,范双艳 活性炭负载TiO2的甲苯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工业催化,2007⑽: 56-59[10] 舒娟娟,杨家宽,黄雯,肖波 磁性负载改良型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反应器的研发 环境保护科学,2007⑸: 27-29[11] 杨斌,杨家宽,唐毅,谢永中,肖波 粉煤灰和生石灰对生活污水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⑷: 98-99[12] 郑莹,杨家宽,段光福,肖波,肖明丹 铸造旧砂蒸压砖的研制 铸造,2007⑼: 1001-1004[13] 饶磊,杨家宽,肖明丹 钢渣微晶玻璃显微硬度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2007(增刊),38,3782-37852006年[1] Zhou XP,Yang JK,Xiao B,Yuan XD Temperature field of solar collector in China''''s first pilot solar chimney thermal power Proceedings of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Conference,Florence,Italy,August 2006[2] Zhou XP,Yang JK,Xiao B,Yuan XD Current study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solar chimney thermal power systems in C Proceedings of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Conference,Florence,Italy,August 2006[3] 杨家宽,陈凡,侯健,肖波,刘伟,齐波 赤泥高等级路面基层材料的工程应用 中国市政工程,2006⑸: 7-9[4] 杨家宽,侯建,齐波,刘伟,肖波 铝业赤泥免烧砖中试生产及产业化 环境工程,2006⑷: 52-55[5] 周敏,杨家宽,肖明丹,张杜杜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固化技术 环境卫生工程,2006⑸: 1-3[6] 周新平,杨家宽,肖波 依山建造斜体太阳能烟囱的构想 可再生能源,2006⑷: 9-11[7] 周新平,杨家宽,肖波 太阳能烟囱发电试验装置内流场的CFD模拟研究 热力发电,2006⑶: 23-26[8] 李雪飞,杨家宽 含铬污泥酸浸方法的对比研究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⑵: 26-28[9] 杨家宽,郑广富,沈学勤 高校全英语(或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教育科学,2006⑹: 49-51[10] 黄雯,杨家宽,舒娟娟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 2006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广州,2006年,11月[11] 舒娟娟,杨家宽,黄雯 磁性负载易分离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器的研发 2006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广州,2006年,11月[12] 舒娟娟,李素媛,黄雯,杨家宽 低浓度有机废气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技术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⑾: 4-6[13] 杨家宽(第四作者) 生物质能循环经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ISBN 7-5025-7597-9)2005年[1] 杨家宽,张杜杜,侯健,邢国,肖波 赤泥-粉煤灰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⑹: 616-619[2] 杨家宽,王梅,齐建召,肖波 铸造旧砂制备免烧砖及经济性分析 环境工程,2005⑶: 81-82[3] 杨家宽,肖波,刘年丰,李进军,何归丽 WASP6预测南水北调后襄樊段的水质 中国给水排水,2005⑼: 103-104[4] 杨家宽,肖波,刘年丰,章北平,李进军,何归丽 WASP6水质模型软件用于汉江襄樊段水质模拟研究 水资源保护,2005⑷: 8-10[5] 杨家宽,肖波,袁旭东,李劲 太阳能烟囱技术抽取地下水研究 可再生能源,2005⑶: 39-40[6] 周新平,杨家宽,肖波 太阳能烟囱发电装置的CFD模拟 可再生能源,2005⑷: 8-11[7] 齐键召,杨家宽,王梅,肖波 赤泥做道路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5⑹: 30-33[8] 王梅,杨家宽,侯健 赤泥粉煤灰免烧免蒸砖的原料与制备 矿产综合利用,2005⑷: 30-34[9] 杨家宽(第五作者) 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ISBN 7-5025-7020-9)2004年[1] 杨家宽,张杜杜,侯健,邢国,肖波 热处理条件对赤泥微晶玻璃表面晶化和体积晶化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⑹: 20-24[2] 杨家宽,王梅,何归丽,杨述华,肖波 热处理条件对FeO-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显微组织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⑵: 48-51[3] 杨家宽,王梅,何归丽,杨述华,肖波 FeO-Fe2O3-CaO-SiO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的磁性及生物活性 功能材料,2004年(增刊),35: 2282-2286[4] 杨家宽,张杜杜,肖波 高掺量赤泥-粉煤灰微晶玻璃研究 玻璃与搪瓷,2004⑸: 9-11[5] 朱新锋,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负载型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材料与工程学报,2004⑹: 863-866[6] 朱新锋,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强化TiO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化工环保,2004⑹: 421-425[7] 王梅,杨家宽,齐建召 工业废渣生产免烧免蒸砖的应用与开发 新型建筑材料,2004⑿: 18-21[8] 朱新锋,杨家宽,肖波 燃烧法合成二氧化钛的初步研究 功能材料,2004年(增刊):2019-2021[9] 朱新锋,杨家宽, 肖波 大颗粒纳米晶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2004年(增刊): 1986-1989[10] 朱新锋,杨家宽,肖波 强吸附性负载TiO2光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2004年(增刊): 1951-19532003年[1] 杨家宽,李劲,肖波,张建峰,马志云 太阳能烟囱发电新技术 太阳能学报,2003⑷: 565-570[2] 杨家宽,肖波,姚鼎文,王秀萍 钢渣铸造成型资源化技术研究 有色金属,2003(增刊):68-70[3] 杨家宽,肖波,唐东羚,王秀萍 钢渣基微晶玻璃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⑴: 34-36[4]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利用钢铁炉渣制备微晶玻璃技术 有色金属,2003⑶: 130-133[5] 杨家宽,肖波,姚鼎文,王秀萍 黄磷渣热态直接成型资源化 化工环保,2003⑴: 38-42[6] 杨家宽,肖波,姚鼎文,王秀萍 黄磷渣微晶玻璃制备及显微结构分析 矿产综合利用,2003⑵: 40-43[7] 张建锋,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及展望 可再生能源,2003⑴: 5-7[8] 杨家宽,李进军,张建锋,肖波 太阳能烟囱发电装置温度场和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71-474[9] 杨家宽,张建锋,李进军,肖波 太阳能烟囱发电装置建造和试验研究 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475-4782002年[1] 杨家宽,肖波,姚鼎文,王秀萍 钢渣直接熔制高档陶瓷产品 环境工程,2002⑸: 41-42[2]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黄磷渣资源化进展与前景 矿产综合利用,2002⑸: 37-40[3]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 工业废渣制备矿渣微晶玻璃进展 玻璃与搪瓷,2002⑹: 47-52[4] 杨家宽,朱新锋,肖波,王秀萍 磁性悬浮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02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北京:238-239[5] 刘兴立、肖波、杨家宽 焦炉煤气的余热利用 能源工程,2002⑵: 37-39[7] 孙萍、肖波、杨家宽、王秀萍 微波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化工环保,2002⑵: 71-752001年[1] 杨家宽,姚鼎文,肖波,王秀萍 废石膏与氯化钾焙烧法制硫酸钾新工艺 化工环保,2001⑹: 365-366[2] 吴启兵,杨家宽,肖波,郭晓丹 钢渣热态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1⑼: 11-12[3] 冷成保,肖波,杨家宽,柳小荣,孙萍 暗河式生活垃圾干发酵处理研究 环境工程,2001⑷: 45-472000年及以前[1] 杨家宽,黄乃瑜,李焰 消失模废气净化设备研制 热加工工艺,2000⑷: 41-42[2] 杨家宽,黄乃瑜,李焰 负压消失模工艺中EPS热解产物的研究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0⑷: 22-24[3] 杨家宽,黄乃瑜,李焰,杨应凯 消失模铸造工艺回用旧砂性能的研究 铸造技术,2000⑹: 3-5[4] 杨家宽,黄乃瑜,李焰 消失模车间废气净化处理中工艺参数的研究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9⑶: 5-8[5] 杨家宽,李焰,孔令文,黄乃瑜 消失模车间废气净化处理中催化剂的选择 铸造,1999⑺: 9-12[6] 杨家宽,李焰,唐东羚,黄乃瑜 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铸造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热分解产物 色谱,1998,16⑶: 241-243[7] 杨家宽,樊自田,黄乃瑜 从“夕阳工业”到先进制造技术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⑷: 59-62[8] 杨家宽,李焰,黄乃瑜 气化模车间卫生状况及废气净化方法 铸造,1998⑶: 44-46[9] 杨家宽,李焰,宋象军,黄乃瑜 气化模材料热分解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⑸: 31-34[10] Yang Jiakuan,Li Yan,Huang N Behavior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EPS in the Lost Foam Casting P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C Technology,Beijing,199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省级刊物刊物在划分级别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关于学报的:普通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都统一划归为省级刊物。因为学报的学术性,要比刊物的学术性高,所以其级别也是一个特例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主办: 内江师范学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四川省内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1785   CN: 51-1621/Z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曾用刊名:内江师专学报;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时间:1986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6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内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A4开本,理科7个印张(112页),文科8个印张(128页),文理科各6期,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1-1785,国内统一刊号为:CN 51-1621/Z。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注重学术质量,注重社会效益,鼓励创新。努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传递科研信息,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风建设。

差距很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是核心(cssci),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只是普通刊物,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1、红学百岁十二目,不识兵备计悬瓶——兼议乾隆御制《桃》诗中“‘悬瓶’藏春”的人文价值2、《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开篇的结构内蕴3、如何客观对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欧阳健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批判》谈起4、辛亥革命前夕新加坡《中兴日报》所刊小说的历史意义5、《三国演义》“本主”现象试论6、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7、论张大千题画诗的美学蕴含8、超以禅外,得其环中——论禅宗对张大千人格思想的影响9、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变性人现象与文化10、论《古诗十九首》中儒家精神的失落11、元稹、白居易的李白评论分析——兼及两个问题的辨析12、李煜词意象简论13、最后一个破碎的犹太人——卡夫卡“犹太复国主义”论14、201部首的名称及信息代码探讨15、也说通假字的注释——周及徐《新编古代汉语》误释通假举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关于论文的写法?怎么样写论文: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必须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正文不要一句话来回说,一句话表达准确即可;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近日有朋友们通过平台向小编私信:怎么样写论文?接下来小编就贴心地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怎么样写论文”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帮助作用,那么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继续往下阅读吧。

目前《长江大学学报》有两种种独立发行的期刊。分别是: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ISSN:1673-1409。为中文普通期刊。2、《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3-1395。为中文普通期刊。

学术论文书写的标准格式要求(一)标题论文标题应简短、明确,把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范例:立足学生需求,培养“时代小作家”——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学为例(二)作者姓名单位标题下放置作者姓名,要求居中,如多作者则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不同单位则用角标做好对应关系(最后附范例)。作者单位应具体明确需要有唯一性,顺序为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的地名以及邮政编码。范例:赵钱1,孙李21XX省XX市XX县第X中学;2XX省XX市XX区第X幼儿园(三)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字样为黑体五号字,左对齐。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五号字,行距为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范例:摘要: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基本方法;(四)正文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范例:一、(一)、1、(1)、①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范例: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范例: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书写“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以2-5条为宜。范例:参考文献:[1]王斌 在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的讲话提纲[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01):1-[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J] 价值工程,2018,(01):[3]胡予宸 新时期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提升策略[J] 现代交际,2017,(24):81-[4]王希辉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何侍昌新著《涪陵榨菜文化研究》评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131-(六)邮寄地址,联系方式等文章若是用来发表,则在文章最后放上刊物的邮寄地址和收件人信息等信息,方便出刊后杂志社安排邮寄,邮寄地址需规范且具体,联系电话用来联系或通知用。范例:省市县区路号+单位名称或楼号房号,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最好是手机号。(七)电子文档的命名要求论文的命名: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doc文件。范例:学术术 学术论文书写的标准格式要求doc(八)其他

那怎么样写论文并且还能得高分呢,第一点你需要明白,写好论文可是需要论文查重的,一篇高分论文必然是需要原创的才行。当然这还不够,观点明确+批判性思考+论述充分+结构流畅+避免抄袭+格式标准,这些才是构成一篇高分论文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如何能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兼顾这些方面就是我们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是丰富有效的阅读 + 形成创造性观点 + 批判性评价+ 强有力的分析论述 + 确保结构清晰。前期准备:(1)有效阅读: 拓展性阅读,注重阅读质量。先理解了,再开始写作。学会利用好目录、摘要和引言,总结作者核心观点,梳理论证思路和结构,深度挖掘有用信息。(2)分析论题: 通过分析论题可以确定你的论述方向,确定关键术语及其定义,使内容保持连贯和一致。质疑问题可以帮助你阐明定义和发展观点。论文撰写:(1)充分论述: 强有力的论述是一篇好论文的基础也是核心。你需要充分说明这个说法正确的原因。(2)结构清晰:导言需清晰地呈现你所要探讨的问题和观点,主体主要基于Point、Evidence、Explain来进行。结论只需要做到重述你的论点即可。到此为止,基本上一篇好的论文就算完成了,但这里并没有结束。反复修改,精炼定稿之后才算得上高分论文,当然千万不要忘了严格按论文格式写作哦,现在清楚怎么样写论文了吧。

  • 索引序列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格式怎么写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