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

发布时间: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

李亦非,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曾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并担任主播,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及执行副总裁。2008年7月,任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  中文名: 李亦非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 1964年  职业: 企业家  毕业院校: 外交学院,维科市贝勒大学  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13岁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 李亦非生活照(10张) 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公共信息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联合国呼唤亚洲》并担任主播。 1990年,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并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 1994年,任职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开始为英国石油公司、英特尔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国企业设计在中国市场上的形象。 1999年3月,任职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出任MTV音乐电视频道的中国区总裁。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1]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李亦个人写真(7张)??非2001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5位全球商业领袖新生代,并成为当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之后,又入选《财富》杂志年度50位国际商界女强人。2005年和2006年,李亦非连续两年当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十位商业女性。[2] 梦想  编辑本段梦想  [2]  武林高手  [3]李亦非曾经想当武林高手,曾获得1977年全国青少年太极拳武术冠军。她还参与了《火烧圆明园》、《神秘的大佛》等电影的拍摄。 [3]  外交家  她曾经想当外交家,所以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她于1985年赴美深造,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任职。  爱上性感品牌  而她现在的理想是使中国更多的年轻人爱上MTV这个以音乐和年轻人的时尚文化为标志的性感品牌,它已经覆盖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电视家庭用户。 (财富人生)李亦非:中国功夫  和其他职业经理人相比,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在她履历表上的最新一栏写着的是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维亚康姆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在这个位置上的出色表现使她成为第一个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中国女性。而这一切,都是从1999年那天她第一次走进维亚康姆中国公司简陋的办事处开始的。她是一个信奉3F的女人。  编辑本段维亚康姆(中国)总裁  身怀绝技  出席各种活动(20张)李亦非的另一个身份是身怀绝技的女侠。1977年,13岁的李亦非获得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1980年代参演了《神秘的大佛》等三部武侠片。之后赴美读书,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90年,李亦非任职于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加盟维亚康姆前,在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总裁  作为跨国公司的中国总裁,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如果私下去问,“游说”肯定排名十分靠前,当然也有人称之为“政府关系”或“公共关系”——总之,就是面对政府或处于垄断地位的甲方的游说能力。 李亦非是其中公认的高手。中国政府对于涉及意识形态类的产业控制严格,国外资本进入的门槛甚高。但看看李亦非的成绩;  成绩  2003年4月,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正式通过广东省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广东人可以在增补39频道看到24小时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得落地权的国际媒体品牌; 2004年3月,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访问中国,宣布与上海文广集团成立合资制作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影视制作公司; 2005年4月,MTV电视网与中国移动签署阶段性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手机音乐市场; 2005年5月,MTV电视网下属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哈哈尼克电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维亚康姆还积极抢占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其旗下的维亚康姆户外公司于2005年9月收购摩奇创意公司70%的股份达成协议,并表示可选择在5年后收购其余30%的股份。这是维亚康姆户外公司在中国的第一项收购交易。12月,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该公司拥有北京巴士股份(爱股,行情,资讯)公司全部约5000辆公交车的广告发布权。  特点  在一群男性中工作,并且得到信任,女性高管的专业性都无需怀疑,但我们从李亦非身上看到的女性力量在商业中的崛起并不等同于女权主义的崛起。她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比男性显示出更多的耐心和韧性,也更加兼顾理性与感情。  追求时尚  李亦非没有因为统率全球第一大传媒公司的中国区业务,就放弃喜欢打扮、追求时尚这些女性该有的特质。1999年以来,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绝没有一张是素面朝天,李亦非坦率地承认喜欢精致的妆容,据说她甚至会在每次前往不同国家时,都跑去做一个当地最流行的发型。 一回到家里,李亦非就变成抱着儿子、带女儿写作业的好妈妈,以及给老公做饭擦皮鞋的好妻子。“家庭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她说,“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工作压力真的会把我逼疯。”  思维方式  女性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更胜任复杂的环境中的协调工作。如果把男性的思维方式比喻成十字路口,女性思维更像是立交桥,要是不从医学或是心理学的角度上去较真,相信这个比喻一定能得到很多人认可。  “媒婆”工作  对于工作,李亦非认为自己其实做的是“媒婆”的工作——寻找到中国强势的传媒机构并使之成为维亚康姆的合作者。这个媒婆肯定不容易当,要促成中移动、央视等垄断巨头同意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既需要政策破冰,也需要合作者求同存异。李亦非必须拥有足够的韧性。她曾对自己的工作比喻到:“就像是夫妻两个人吵架,各说各话。然后丈夫和妻子分别跑到你面前哭诉。听完双方的理由,你觉得其实这事很简单,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合一下就行了。但是,当你在说合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跟丈夫还是跟妻子说,两人都不接受。于是一遍、两遍、三遍……如果两个人合好了,你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两个人最后还是分手了,你会有一种浓重的挫败感。” 耐心和韧性,对于李亦非的“媒婆”工作帮助最大。维亚康姆的主要竞争对手新闻集团与青海卫视的合作被叫停后,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公开承认,新闻集团在中国发展业务的尝试“碰壁”。李亦非则骄傲地说: “传媒领域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性子太急,但好在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让中国政府、运营商和维亚康姆的董事们互相了解、理解,李亦非应该是个擅长化解误会、消弭冲突的人。她曾表示,在维亚康姆的中国策略推进过程中,美国老板也会提出质疑、怀疑,对她的市场战略发展有意见,“但他的方式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他不会说你应该这么办。他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责任  李亦非认为,这时作为女性和高管,自己的责任是向老板提供真实的方案。“跟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可以说服他,如果在最后说服过程中你没有达到目标,必须接受他的决策。这是你的专业和职业素养的问题。”她说。 求同存异的基础是李亦非对于自己的清醒定位:你要懂得一点,谁是给你面包抹黄油的人。“事实上,商业社会中没有永远独赢的故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妥协获得更大价值。”她说。异曲同工的是,她眼中女性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善解人意,“其他一切美好都从此衍生”。 李亦非小时候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实际上,她已经做到了。在驾驶维亚康姆在中国蓝海游弋的同时,她把中西文化间的大使角色做得游刃有余。  编辑本段人物特写  信念  (Faith) 1999年,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只是位于中粮广场一间房里的小办事处,员工仅6人。李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象是:过期的报纸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垃圾桶无人倒,没有负责人,没有制作部门,没有发行部门,没有广告部门。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但她在1999年4月来MTV后,一个月后就拿到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批文,MTV的品牌能和中央电视台联系在一起,这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当李亦非打电话汇报时,亚太区的总裁从电话那边传来了一连十几声表示极度兴奋的感叹词。在此之后,维亚康姆连续4年成功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CCTV-MTV音乐盛典。 李亦非认为MTV是一个通过音乐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她称自己是一个兼职的“文化参赞”。 2003年2月,她组织中国民族交响乐团在美国进行了四场世界级水平的演出,并且维亚康姆公司帮助中央9套在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底特律、纽约、华盛顿等十大城市高档商业酒店实现了落地,这是一个向美国商业、政治、娱乐圈的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介绍中国的一个方法。而从2003年4月26日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也正式通过广东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 2003年6月5日,李亦非接到了提升的通知:由于策划并促成了4月份MTV广东24小时音乐频道的落地和播出,她被提升为MTV全球音乐电视网亚洲部资深副总裁。  风趣  (Fun) 现在,搬进北京国贸大厦的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已经变了模样——门口是漂亮的电视墙,办公室里张贴着各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派拉蒙电影公司等出品影片的大幅海报,在阵阵音乐声中,染了发的员工穿着露脚趾的凉鞋走来走去。李亦非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提倡FUN。”她的办公室里也摆放着粉紫色的沙发、粉色的玫瑰、黄色的百合和许多她喜爱的照片,包括她在今年MTV音乐盛典上和谢霆锋的合影——李亦非像个孩子一样灿烂地笑着,而谢霆锋依旧在摆酷。 “MTV是一个年轻人的品牌,一定要在你的工作、你的目标、以及给你的客户提供的产品中体现有趣,要好玩,让他们喜欢。”李亦非认真地说。 这件听起来很有趣的事情其实很难,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要面对的是一群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生人、染着黄头发身上贴着水晶亮片的年轻人,为他们引导并创造最前沿的潮流文化。 回想从1995年回国后8年来,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年轻人的变化之大。 她印象最深的,是台湾歌坛小天王周杰伦在中国第一场演唱会。这次演唱会是李亦非带领MTV频道在上海做的。演出当天,李亦非应该去做开场讲话,然后开始正式表演。结果来到现场门口一看,她顿时惊呆了——门口大约有数千狂热的年轻人,把演出地点的玻璃门都挤破了,冲进去。“他们非常敢于表达自我。我们小的时候,特别压抑,就好像有什么事情或者情感,都是不能够轻易流露的,”李深有感触。 李亦非开玩笑说,公司除了她最“老”以外,其他的都是非常年轻,非常时尚,非常酷。但员工说,她才是最fun的老板,这不仅仅是风趣、幽默,更是一种快乐、开心的状态。  韵味  (Feminine) 李亦非喜欢读《易经》,她将《易经》里的两句话作为座右铭。一句叫“潜龙勿用”,李亦非相信当人没有准备妥当的时候,不要过激地去争取。第二句是“亢龙有悔”,就是做事不能做满,如果让任何事做到极致,要小心负面作用。她一旦到了一个兴奋点,就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得意过度,这是她从小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平衡意识。 1995年回国后,李亦非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博雅公关公司,负责政府关系和公众事务,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很多跨国公司,尤其是财富500强的企业,在中国做一些政策性的调研或者游说,包括建议、咨询等等。她1996年刚到博雅时只不过是个经理,仅仅一年半之后,就被升为总监,又过了一年半,她升为董事总经理—这是公司在中国区的最高级别,这个提升速度在这个公司是前所未有的,在李亦非之后他们也没有再提升本土的总经理。 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也是她当时的客户之一。默多克一定没有想到,李亦非通过接待他,获得了解传媒行业的一个机会,“我帮助客户在中国政策或者思维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建议,但是同时他们也反过来教会了我很多行业性的知识。” 因为在博雅积累了深厚的传媒行业知识和经验,所以仅仅与”VIACOM“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只谈了几小时话,那个高级副总裁回到酒店就忍不住给她打来电话: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公司?” 李亦非是个懂得韵味的女人。这种韵味在于懂得进取,也懂得适时妥协。当年上了《财富》封面以后,她一下子从一个推出明星制造明星的的媒体人物变成了被媒体追逐的明星,但她说:“我自己是谁,我的过去,我的未来,我对人生的很多想法和追求,都没有任何改变。” 对她来说,其实抓住身边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她有美满的家庭,聪慧可爱的一儿一女。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先生汪潮涌找段充裕的时间,不是去以往度假的地中海、瑞士、夏威夷,而是穿上球鞋、破牛仔裤,然后背上大包,像两个大学生一样把中国所有的名山爬一遍,来个痛痛快快的野游。  编辑本段人物专访  新闻人物:你认为互联网对传统的电视频道有冲击吗 李亦非:毫无冲击,完全是相辅相成的。像YouTube这样的模式,它的流量很大,也上传了很多东西,但毕竟还是一种“草根式”的经营,商业模式还有待于考查。在中国,首先版权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政策的空间还没有完全放开。 新闻人物:MTV在新媒体领域有什么举措 李亦非:我们在新媒体上有很多突破,包括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提供MTV音乐频道的内容,和百度合作网上视频内容的共享。不管从商业模式、还是内容整合,都做到了双方合作价值最大优化。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月访问量超过上千万,都是15岁到24岁年轻的音乐爱好者,另外跟A8、新浪、搜狐、TOM、QQ全都有合作。 新闻人物:中国传媒市场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李亦非:中国传媒产业还只是婴儿阶段,美国是个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中国是几百亿,这个市场还有待于开发。中国传媒的问题在于市场细分不够,例如,一说做娱乐节目,全国所有的电视台都做娱乐,全都成了娱乐频道,不像美国有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高尔夫频道、纯音乐频道,音乐频道有黑人音乐、乡村音乐、中国音乐,非常细化,每个人拿着遥控器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频道。现在在中国搜索10个电视台,可能都在放电视剧,而且3家电视台在放同一部电视剧;再搜索另外10个频道,都是在PK。可能100家电视台做的事只能分为5大类:新闻、体育、财经、娱乐、影视。非常单一、资源浪费、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闻人物:你怎样看待财富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李亦非 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  李亦非: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目的。我可以说至今已经满足了全部个人基本需求,将来的财富在后面加零,也只是对奋斗的一种认可方式。我现在就做着自己想做的人,将来也不排除个人创业,像我先生那样,正如前惠普CEO奥菲丽娜所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剔除枝叶,走向主干的过程”,成就自己,拥有爱,是我今生的目标,我的野心太大了么 新闻人物:你怎么看待自己经历丰富的人生 李亦非:如果说练武术、拍电影都纯属偶然的话,那么考外交学院、出国深造、到联合国工作,直到进入博雅、维亚康姆公司,则一路随心所向。记得上初一的第一天,我的英语老师给我们教ABC,第一次听到“Sun”这个词,我就觉得美极了,beautiful language!从此我疯狂地爱上了英语。我跟爸爸说,我需要国外最好的语言教材。每天中午,我骑20分钟车返家,独自听上半个小时的"灵格风"磁带,吃完饭再骑车返校,风雨无阻。初中统考,我以全市前十名成绩进入北京外语学校,我对知识的饥渴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记得拍《神秘的大佛》这部片子是在乐山,我的手里从不离书,三个月后回来数学考试得了99分,其间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也饱读了不少。 新闻人物:你认为自己的魅力来源于什么 李亦非:尼采说人生的愿望不外有三:健康的身体、通过劳动获得富裕和看上去优雅美丽。有一本书叫《漂亮者生存》,我很同意其中的观点。漂亮不仅仅是纯粹的美,它包括知识、自信、幽默感、谈吐的优雅程度,是一种整体的生命状态。我认为我个人的最大魅力来源于我的沟通能力。沟通的成败可以直接导致一件事情的成败。我就常常跟上司讲中国成语故事,什么是"抛砖引玉"、"树倒猢狲散"、"对牛弹琴"等等,他也是个非常高智商的人,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常常伴随着大声的笑,我以我的方式描述中国政治、经济,说明它对我们的意义在哪儿,应该怎么决策,我们的合作称得上愉快而默契。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从来不偷懒。你可以说我做得还不够完美,但你不能说我没有尽力。不去尝试,机会是零;去努力了,就有50%成功的机会。人生就是由每一天、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危机的处理和每一个销售的业绩组成的。如果你在小事情上苟且,那么你在大事上和你的一生中,一定是一个苟且的人。 新闻人物:职业女性与家庭的完美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平衡点,你怎样兼顾两者的角色? 李亦非:感谢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在北体业余体校练武术的时候,天天花去四五个小时,而拍电影、交功课几乎都是交叉进行的,这培养了我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也锻炼了我同时驾驭几件事情的能力。我每天上班会列出十件事情,前三件是最重要的,分清轻重缓急是其中的关键。比如我女儿病了住医院,那世界上就没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我女儿很好的话,同时我又有一个重要会议,那我可能会取消本来要回家吃饭的计划。至于与先生交流,我永远都有时间,我们有说不完的话。 新闻人物:你对同样留学归来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李亦非:对于刚刚归国和正在归国的留学生,我有两个忠告:第一,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害怕从零开始;第二,一定要回归社会,融入现实环境,不能总是把自己孤立成一个外来者。 新闻人物:你一天正常的工作状态是什么 李亦非:比如今天,凌晨2点才睡,7点起床,上午接受你们杂志、外交学院、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下午全球公司视频会议,接下来还有关节目制作的会议,晚上有个商务晚餐,8、9点结束。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老板雷石东 李亦非:他是个非常睿智、思路极为敏捷的人,已经83岁了,他在有生之年打造了这样一个传媒帝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个非常没有耐心的人,和他相处聊天是对自己沟通能力、反应能力的挑战,是一次脑力激荡。他的问话,问一半你就要听懂,你的回答,答一半他就明白了,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发射,回答要精确、直接到位,不能绕圈子。我觉得是对智力的刺激和挑战。他经常只说很短的一两句话,非常精辟,例如前段时间他要减肥,他就只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一点,瘦老鼠都活得长。”一下子就点出了他减肥的所有原因。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自己 李亦非:我觉得我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有敬业精神、勤奋、不断学习,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热情的一个职业经理人。  编辑本段相关  李亦非简历 中国女人《财富》破零 本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上,是一个中国女人灿烂的微笑。这微笑属于37岁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经理李亦非。《财富》杂志刚刚选出了25位全球企业新星,认为他们在未来10年内要协助塑造商业世界的面貌,李亦非在其中名列榜首,是惟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性。 李亦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亚洲新一代人才正在崛起,他们是未来十年推动亚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4]李亦非生于北京,曾获1977年全国武术比赛青少年组武当剑冠军,出演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于1985年赴美深造,她曾被美国《财富》杂志及CNN评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并应邀在2000年10月参加由《财富》和CNN联合举办的“亚洲商界女性精英”高峰会并发表演讲。

钟彬娴,美籍华人。雅芳总公司总裁和首席营运长官。彬娴2岁的时候,父亲得到了麻省理工的教授职位,全家移居韦尔兹立。20岁时她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钟彬娴加入雅芳,曾任公司总裁和首席营运长官,1999年11月临危受命出任雅芳全球首席行政长官,当选为雅芳全球董事会主席。她是通用电器公司董事会成员,2003年6月当选纽约股票交易所董事会成员。2002年《时代》杂志和CNN宣布她入选最有影响力得二十五位全球行政人员。2003年1月,她以年度最佳经理人的身份成为《商业周刊》的封面人物。2003年10月,《财富》杂志连续第六年推选她为“全美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名列第三。2012年4月,钟彬娴(Andrea Jung)任雅芳公司(Avon Products, I)董事长 ,其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原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副董事长(Vice Chairman)接任。2012年10月5日,全球直销化妆品巨头雅芳宣布,董事长钟彬娴将在年底离职,首席独立董事雷德-哈桑(Fred Hassan)接任董事长一职。根据最新公告,此番卸任董事长后,钟彬娴将担任雅芳董事会高级顾问。接任者哈桑现年66岁,系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合伙人。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演员

那就去super 或者宝蓝阁,你想要的东西全有,连十块钱的爸爸妈妈的照片都有……

名:李准基 (이준기) Lee Jun-ki基本信息中文名字:李准基(中国亲们也音译成李俊基)韩文名이준기生日:1982年4月17日学校:首尔艺术大学电影系so没事的时候喜欢电影方面的东西居住地:釜山 昌原身高:178CM血型:B型体重:66KG(曾经,现在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估计只有50来KG了……)家族成员:爸爸、妈妈、一个妹妹宗教信仰:天主教兴趣:电子游戏、足球、上网、唱歌跳舞特长:택견--1段(택견:TaeKyon,韩国古流武术跆跟,跆拳道就起源于此。)跆拳道--黑带三段 (高校的时候在釜山是国家代表队员)射击、泰拳、机械舞、攀岩、走钢丝、假面具舞、唱歌、跳舞、表演 ……昵称:猴子--貌似是因为耳朵大聂~结果wuli俊俊就拿头发盖住耳朵聂(momo)起重机--口能素因为韩文发音(momo)小包子--喜欢股着腮帮子把脸弄得很"饱满"``类似于包子哒```衣架子一一什么衣服穿在准基身上都那么好看!`羡慕!``胎梦:妈妈背着奶奶的彩袋礼物的梦宝贝一号:我性格:比较沉默寡言 酒喝多了对同事比较活泼,180度转变酒量:2瓶半烧酒睡觉习惯:睡觉喜欢左右翻,特别是没事的时候解压的办法:跳舞,唱歌,或喝点酒在跳舞喜欢的颜色:红色,蓝色喜欢的食物:咖喱饭、牛排、五花肉、pizza 、寿司喜欢的饮品:烧酒和咖啡喜欢的动物:小狗喜欢的季节:春天,秋天喜欢的演员:薛京求讨厌的类型:神经质,目中无人的类型最高兴时候:我出生的时候;初次收到礼物的时候;大学合格的时候 ,获得大钟奖的时候最伤心的时候:奶奶去世的时候

外文名: 이준기 国籍: 韩国 出生地: 釜山昌原 出生日期: 1982年04月17日 职业: 演员 毕业院校: 首尔综合艺术大学电影系 代表作品: 《王的男人》

凭借电影《王的男人》一举成名的韩国超人气偶像李俊基在中国拥有极高的人气,很早就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李俊基昨天(9月28日)在北京正式签约加入英皇公司,以千万身价把自己在中国内地和港台的经纪约签给英皇,正式进军中国娱乐圈。作为嘉宾到场的Twins组合之一的蔡卓妍专门为恭喜李俊基加盟“英皇大家庭”从纽约坐飞机抵京到场祝贺,并送上了一件唐装,阿sa希望李俊基穿上以后能够让中、港、台的影迷们多一份亲切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Fans。李俊基表示,“英皇娱乐”一直都有强大的网络,推广旗下艺人在音乐及演艺事业的发展,故对英皇很有信心,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拉近和中国影迷的距离。同时他还说道“英皇集团不时参与及投资电视、广告及跨国的电影制作,在亚洲的规模及实力都十分雄厚,相信可以帮助自己在亚洲的发展。自己本身很喜欢演戏,希望可以与亚洲知名导演及演员合作,可以多一些跨地域的交流及演出”。随后英皇星艺的艺人代表白冰上台献花,并祝贺李俊基成功签约英皇。发布会现场,英皇娱乐集团行政总裁吴雨、艺人管理部总监霍汶希小姐及英皇娱乐集团行政总裁徐岩与“COMA”行政总裁签下合约。这表明李俊基正式加盟“英皇娱乐”的大家庭,将中国、香港、及台湾三地的经纪人合约签于“英皇娱乐”。而“英皇娱乐”亦会为李俊基在三地开拓更大的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影迷欣赏到李俊基的演出。据消息称,李俊基签约英皇后,将有机会与英皇内地新人白冰合作。一个是韩国当红男优,一个是中国的金喜善),是否能诞生出银屏巨作,就此问题,内地记者致电英皇星艺副总包胡尔查。他表示,目前尚无专案计划,但是希望以后有好的影视作品为其二人提供一个合作的机会。

财富人物杂志封面

李亦非,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曾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并担任主播,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及执行副总裁。2008年7月,任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  中文名: 李亦非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 1964年  职业: 企业家  毕业院校: 外交学院,维科市贝勒大学  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13岁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 李亦非生活照(10张) 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公共信息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联合国呼唤亚洲》并担任主播。 1990年,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并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 1994年,任职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开始为英国石油公司、英特尔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国企业设计在中国市场上的形象。 1999年3月,任职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出任MTV音乐电视频道的中国区总裁。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1]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李亦个人写真(7张)??非2001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5位全球商业领袖新生代,并成为当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之后,又入选《财富》杂志年度50位国际商界女强人。2005年和2006年,李亦非连续两年当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十位商业女性。[2] 梦想  编辑本段梦想  [2]  武林高手  [3]李亦非曾经想当武林高手,曾获得1977年全国青少年太极拳武术冠军。她还参与了《火烧圆明园》、《神秘的大佛》等电影的拍摄。 [3]  外交家  她曾经想当外交家,所以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她于1985年赴美深造,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任职。  爱上性感品牌  而她现在的理想是使中国更多的年轻人爱上MTV这个以音乐和年轻人的时尚文化为标志的性感品牌,它已经覆盖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电视家庭用户。 (财富人生)李亦非:中国功夫  和其他职业经理人相比,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在她履历表上的最新一栏写着的是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维亚康姆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在这个位置上的出色表现使她成为第一个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中国女性。而这一切,都是从1999年那天她第一次走进维亚康姆中国公司简陋的办事处开始的。她是一个信奉3F的女人。  编辑本段维亚康姆(中国)总裁  身怀绝技  出席各种活动(20张)李亦非的另一个身份是身怀绝技的女侠。1977年,13岁的李亦非获得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1980年代参演了《神秘的大佛》等三部武侠片。之后赴美读书,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90年,李亦非任职于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加盟维亚康姆前,在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总裁  作为跨国公司的中国总裁,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如果私下去问,“游说”肯定排名十分靠前,当然也有人称之为“政府关系”或“公共关系”——总之,就是面对政府或处于垄断地位的甲方的游说能力。 李亦非是其中公认的高手。中国政府对于涉及意识形态类的产业控制严格,国外资本进入的门槛甚高。但看看李亦非的成绩;  成绩  2003年4月,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正式通过广东省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广东人可以在增补39频道看到24小时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得落地权的国际媒体品牌; 2004年3月,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访问中国,宣布与上海文广集团成立合资制作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影视制作公司; 2005年4月,MTV电视网与中国移动签署阶段性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手机音乐市场; 2005年5月,MTV电视网下属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哈哈尼克电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维亚康姆还积极抢占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其旗下的维亚康姆户外公司于2005年9月收购摩奇创意公司70%的股份达成协议,并表示可选择在5年后收购其余30%的股份。这是维亚康姆户外公司在中国的第一项收购交易。12月,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该公司拥有北京巴士股份(爱股,行情,资讯)公司全部约5000辆公交车的广告发布权。  特点  在一群男性中工作,并且得到信任,女性高管的专业性都无需怀疑,但我们从李亦非身上看到的女性力量在商业中的崛起并不等同于女权主义的崛起。她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比男性显示出更多的耐心和韧性,也更加兼顾理性与感情。  追求时尚  李亦非没有因为统率全球第一大传媒公司的中国区业务,就放弃喜欢打扮、追求时尚这些女性该有的特质。1999年以来,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绝没有一张是素面朝天,李亦非坦率地承认喜欢精致的妆容,据说她甚至会在每次前往不同国家时,都跑去做一个当地最流行的发型。 一回到家里,李亦非就变成抱着儿子、带女儿写作业的好妈妈,以及给老公做饭擦皮鞋的好妻子。“家庭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她说,“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工作压力真的会把我逼疯。”  思维方式  女性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更胜任复杂的环境中的协调工作。如果把男性的思维方式比喻成十字路口,女性思维更像是立交桥,要是不从医学或是心理学的角度上去较真,相信这个比喻一定能得到很多人认可。  “媒婆”工作  对于工作,李亦非认为自己其实做的是“媒婆”的工作——寻找到中国强势的传媒机构并使之成为维亚康姆的合作者。这个媒婆肯定不容易当,要促成中移动、央视等垄断巨头同意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既需要政策破冰,也需要合作者求同存异。李亦非必须拥有足够的韧性。她曾对自己的工作比喻到:“就像是夫妻两个人吵架,各说各话。然后丈夫和妻子分别跑到你面前哭诉。听完双方的理由,你觉得其实这事很简单,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合一下就行了。但是,当你在说合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跟丈夫还是跟妻子说,两人都不接受。于是一遍、两遍、三遍……如果两个人合好了,你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两个人最后还是分手了,你会有一种浓重的挫败感。” 耐心和韧性,对于李亦非的“媒婆”工作帮助最大。维亚康姆的主要竞争对手新闻集团与青海卫视的合作被叫停后,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公开承认,新闻集团在中国发展业务的尝试“碰壁”。李亦非则骄傲地说: “传媒领域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性子太急,但好在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让中国政府、运营商和维亚康姆的董事们互相了解、理解,李亦非应该是个擅长化解误会、消弭冲突的人。她曾表示,在维亚康姆的中国策略推进过程中,美国老板也会提出质疑、怀疑,对她的市场战略发展有意见,“但他的方式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他不会说你应该这么办。他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责任  李亦非认为,这时作为女性和高管,自己的责任是向老板提供真实的方案。“跟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可以说服他,如果在最后说服过程中你没有达到目标,必须接受他的决策。这是你的专业和职业素养的问题。”她说。 求同存异的基础是李亦非对于自己的清醒定位:你要懂得一点,谁是给你面包抹黄油的人。“事实上,商业社会中没有永远独赢的故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妥协获得更大价值。”她说。异曲同工的是,她眼中女性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善解人意,“其他一切美好都从此衍生”。 李亦非小时候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实际上,她已经做到了。在驾驶维亚康姆在中国蓝海游弋的同时,她把中西文化间的大使角色做得游刃有余。  编辑本段人物特写  信念  (Faith) 1999年,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只是位于中粮广场一间房里的小办事处,员工仅6人。李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象是:过期的报纸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垃圾桶无人倒,没有负责人,没有制作部门,没有发行部门,没有广告部门。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但她在1999年4月来MTV后,一个月后就拿到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批文,MTV的品牌能和中央电视台联系在一起,这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当李亦非打电话汇报时,亚太区的总裁从电话那边传来了一连十几声表示极度兴奋的感叹词。在此之后,维亚康姆连续4年成功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CCTV-MTV音乐盛典。 李亦非认为MTV是一个通过音乐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她称自己是一个兼职的“文化参赞”。 2003年2月,她组织中国民族交响乐团在美国进行了四场世界级水平的演出,并且维亚康姆公司帮助中央9套在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底特律、纽约、华盛顿等十大城市高档商业酒店实现了落地,这是一个向美国商业、政治、娱乐圈的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介绍中国的一个方法。而从2003年4月26日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也正式通过广东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 2003年6月5日,李亦非接到了提升的通知:由于策划并促成了4月份MTV广东24小时音乐频道的落地和播出,她被提升为MTV全球音乐电视网亚洲部资深副总裁。  风趣  (Fun) 现在,搬进北京国贸大厦的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已经变了模样——门口是漂亮的电视墙,办公室里张贴着各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派拉蒙电影公司等出品影片的大幅海报,在阵阵音乐声中,染了发的员工穿着露脚趾的凉鞋走来走去。李亦非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提倡FUN。”她的办公室里也摆放着粉紫色的沙发、粉色的玫瑰、黄色的百合和许多她喜爱的照片,包括她在今年MTV音乐盛典上和谢霆锋的合影——李亦非像个孩子一样灿烂地笑着,而谢霆锋依旧在摆酷。 “MTV是一个年轻人的品牌,一定要在你的工作、你的目标、以及给你的客户提供的产品中体现有趣,要好玩,让他们喜欢。”李亦非认真地说。 这件听起来很有趣的事情其实很难,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要面对的是一群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生人、染着黄头发身上贴着水晶亮片的年轻人,为他们引导并创造最前沿的潮流文化。 回想从1995年回国后8年来,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年轻人的变化之大。 她印象最深的,是台湾歌坛小天王周杰伦在中国第一场演唱会。这次演唱会是李亦非带领MTV频道在上海做的。演出当天,李亦非应该去做开场讲话,然后开始正式表演。结果来到现场门口一看,她顿时惊呆了——门口大约有数千狂热的年轻人,把演出地点的玻璃门都挤破了,冲进去。“他们非常敢于表达自我。我们小的时候,特别压抑,就好像有什么事情或者情感,都是不能够轻易流露的,”李深有感触。 李亦非开玩笑说,公司除了她最“老”以外,其他的都是非常年轻,非常时尚,非常酷。但员工说,她才是最fun的老板,这不仅仅是风趣、幽默,更是一种快乐、开心的状态。  韵味  (Feminine) 李亦非喜欢读《易经》,她将《易经》里的两句话作为座右铭。一句叫“潜龙勿用”,李亦非相信当人没有准备妥当的时候,不要过激地去争取。第二句是“亢龙有悔”,就是做事不能做满,如果让任何事做到极致,要小心负面作用。她一旦到了一个兴奋点,就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得意过度,这是她从小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平衡意识。 1995年回国后,李亦非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博雅公关公司,负责政府关系和公众事务,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很多跨国公司,尤其是财富500强的企业,在中国做一些政策性的调研或者游说,包括建议、咨询等等。她1996年刚到博雅时只不过是个经理,仅仅一年半之后,就被升为总监,又过了一年半,她升为董事总经理—这是公司在中国区的最高级别,这个提升速度在这个公司是前所未有的,在李亦非之后他们也没有再提升本土的总经理。 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也是她当时的客户之一。默多克一定没有想到,李亦非通过接待他,获得了解传媒行业的一个机会,“我帮助客户在中国政策或者思维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建议,但是同时他们也反过来教会了我很多行业性的知识。” 因为在博雅积累了深厚的传媒行业知识和经验,所以仅仅与”VIACOM“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只谈了几小时话,那个高级副总裁回到酒店就忍不住给她打来电话: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公司?” 李亦非是个懂得韵味的女人。这种韵味在于懂得进取,也懂得适时妥协。当年上了《财富》封面以后,她一下子从一个推出明星制造明星的的媒体人物变成了被媒体追逐的明星,但她说:“我自己是谁,我的过去,我的未来,我对人生的很多想法和追求,都没有任何改变。” 对她来说,其实抓住身边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她有美满的家庭,聪慧可爱的一儿一女。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先生汪潮涌找段充裕的时间,不是去以往度假的地中海、瑞士、夏威夷,而是穿上球鞋、破牛仔裤,然后背上大包,像两个大学生一样把中国所有的名山爬一遍,来个痛痛快快的野游。  编辑本段人物专访  新闻人物:你认为互联网对传统的电视频道有冲击吗 李亦非:毫无冲击,完全是相辅相成的。像YouTube这样的模式,它的流量很大,也上传了很多东西,但毕竟还是一种“草根式”的经营,商业模式还有待于考查。在中国,首先版权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政策的空间还没有完全放开。 新闻人物:MTV在新媒体领域有什么举措 李亦非:我们在新媒体上有很多突破,包括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提供MTV音乐频道的内容,和百度合作网上视频内容的共享。不管从商业模式、还是内容整合,都做到了双方合作价值最大优化。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月访问量超过上千万,都是15岁到24岁年轻的音乐爱好者,另外跟A8、新浪、搜狐、TOM、QQ全都有合作。 新闻人物:中国传媒市场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李亦非:中国传媒产业还只是婴儿阶段,美国是个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中国是几百亿,这个市场还有待于开发。中国传媒的问题在于市场细分不够,例如,一说做娱乐节目,全国所有的电视台都做娱乐,全都成了娱乐频道,不像美国有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高尔夫频道、纯音乐频道,音乐频道有黑人音乐、乡村音乐、中国音乐,非常细化,每个人拿着遥控器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频道。现在在中国搜索10个电视台,可能都在放电视剧,而且3家电视台在放同一部电视剧;再搜索另外10个频道,都是在PK。可能100家电视台做的事只能分为5大类:新闻、体育、财经、娱乐、影视。非常单一、资源浪费、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闻人物:你怎样看待财富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李亦非 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  李亦非: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目的。我可以说至今已经满足了全部个人基本需求,将来的财富在后面加零,也只是对奋斗的一种认可方式。我现在就做着自己想做的人,将来也不排除个人创业,像我先生那样,正如前惠普CEO奥菲丽娜所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剔除枝叶,走向主干的过程”,成就自己,拥有爱,是我今生的目标,我的野心太大了么 新闻人物:你怎么看待自己经历丰富的人生 李亦非:如果说练武术、拍电影都纯属偶然的话,那么考外交学院、出国深造、到联合国工作,直到进入博雅、维亚康姆公司,则一路随心所向。记得上初一的第一天,我的英语老师给我们教ABC,第一次听到“Sun”这个词,我就觉得美极了,beautiful language!从此我疯狂地爱上了英语。我跟爸爸说,我需要国外最好的语言教材。每天中午,我骑20分钟车返家,独自听上半个小时的"灵格风"磁带,吃完饭再骑车返校,风雨无阻。初中统考,我以全市前十名成绩进入北京外语学校,我对知识的饥渴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记得拍《神秘的大佛》这部片子是在乐山,我的手里从不离书,三个月后回来数学考试得了99分,其间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也饱读了不少。 新闻人物:你认为自己的魅力来源于什么 李亦非:尼采说人生的愿望不外有三:健康的身体、通过劳动获得富裕和看上去优雅美丽。有一本书叫《漂亮者生存》,我很同意其中的观点。漂亮不仅仅是纯粹的美,它包括知识、自信、幽默感、谈吐的优雅程度,是一种整体的生命状态。我认为我个人的最大魅力来源于我的沟通能力。沟通的成败可以直接导致一件事情的成败。我就常常跟上司讲中国成语故事,什么是"抛砖引玉"、"树倒猢狲散"、"对牛弹琴"等等,他也是个非常高智商的人,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常常伴随着大声的笑,我以我的方式描述中国政治、经济,说明它对我们的意义在哪儿,应该怎么决策,我们的合作称得上愉快而默契。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从来不偷懒。你可以说我做得还不够完美,但你不能说我没有尽力。不去尝试,机会是零;去努力了,就有50%成功的机会。人生就是由每一天、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危机的处理和每一个销售的业绩组成的。如果你在小事情上苟且,那么你在大事上和你的一生中,一定是一个苟且的人。 新闻人物:职业女性与家庭的完美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平衡点,你怎样兼顾两者的角色? 李亦非:感谢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在北体业余体校练武术的时候,天天花去四五个小时,而拍电影、交功课几乎都是交叉进行的,这培养了我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也锻炼了我同时驾驭几件事情的能力。我每天上班会列出十件事情,前三件是最重要的,分清轻重缓急是其中的关键。比如我女儿病了住医院,那世界上就没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我女儿很好的话,同时我又有一个重要会议,那我可能会取消本来要回家吃饭的计划。至于与先生交流,我永远都有时间,我们有说不完的话。 新闻人物:你对同样留学归来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李亦非:对于刚刚归国和正在归国的留学生,我有两个忠告:第一,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害怕从零开始;第二,一定要回归社会,融入现实环境,不能总是把自己孤立成一个外来者。 新闻人物:你一天正常的工作状态是什么 李亦非:比如今天,凌晨2点才睡,7点起床,上午接受你们杂志、外交学院、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下午全球公司视频会议,接下来还有关节目制作的会议,晚上有个商务晚餐,8、9点结束。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老板雷石东 李亦非:他是个非常睿智、思路极为敏捷的人,已经83岁了,他在有生之年打造了这样一个传媒帝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个非常没有耐心的人,和他相处聊天是对自己沟通能力、反应能力的挑战,是一次脑力激荡。他的问话,问一半你就要听懂,你的回答,答一半他就明白了,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发射,回答要精确、直接到位,不能绕圈子。我觉得是对智力的刺激和挑战。他经常只说很短的一两句话,非常精辟,例如前段时间他要减肥,他就只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一点,瘦老鼠都活得长。”一下子就点出了他减肥的所有原因。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自己 李亦非:我觉得我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有敬业精神、勤奋、不断学习,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热情的一个职业经理人。  编辑本段相关  李亦非简历 中国女人《财富》破零 本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上,是一个中国女人灿烂的微笑。这微笑属于37岁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经理李亦非。《财富》杂志刚刚选出了25位全球企业新星,认为他们在未来10年内要协助塑造商业世界的面貌,李亦非在其中名列榜首,是惟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性。 李亦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亚洲新一代人才正在崛起,他们是未来十年推动亚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4]李亦非生于北京,曾获1977年全国武术比赛青少年组武当剑冠军,出演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于1985年赴美深造,她曾被美国《财富》杂志及CNN评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并应邀在2000年10月参加由《财富》和CNN联合举办的“亚洲商界女性精英”高峰会并发表演讲。

张会亭,生于1977年3月6日 , 河南许昌人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第一商业财经主持人。鼎旌文化资讯机构董事长(旗下有:北京鼎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主驰天下网、活动供求网 ),中国策划学院客座教授,著名公关策划及高端经济活动专家。第二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理事。《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2008封面人物。中国第一个公开推出彩色整版报纸广告的财经主持人。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

德籍华裔女子Ailin Graef (网名Anshe Chung)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中炒卖虚拟地皮,轻松赚取百万,为此荣登《财富》杂志和《商业周刊》的封面。二零零六年十一月,日本警方先后逮捕了中国留学生周晓旭(二十四岁)和王悦思(二十三岁),原因是这两人分别在网上出售了上亿元的网络游戏电子武器装备,各自赚取了三亿日圆(约九百二十三万美元)和六百万日圆,虽不违反日本商法,但是他们以留学生身份从事经营活动不符日本法例。电子武器装备需要在网络游戏中长时间在线才能得到,但一般上班族没时间,于是海外中国留学生专门雇请中国大陆的网民在线打机,取得电子武器装备,然后在网上卖掉牟利。于是,虚拟世界中的武器装备也变成了现实中的金钱交易,即「RMT(Real Money Trade)」。中国年轻网民众多,而且可以长时间泡在网上打机,而不在乎获得多少报酬,因而为RMT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虚拟货币与现实财富也更紧密联系起来。不过,中国虚拟货币泛滥已引起当局重视,虚拟货币可在游戏中流通变现,还可作为网上交易代用币,威胁人民币的法定地位,日前有专家呼吁严格管制。

董明珠一共登上过14次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排行榜,她在全球的影响力都很高。

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人物

董明珠一共登上过14次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排行榜,她在全球的影响力都很高。

史蒂夫·乔布斯[1](Steve 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2]),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3]1976年4月1日,乔布斯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1]1977年4月,乔布斯在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展示了苹果Ⅱ号样机。1997年苹果推出iMac,创新的外壳颜色透明设计使得产品大卖,并让苹果度过财政危机。[4]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向苹果董事会提交辞职申请。[5]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经历了苹果公司几十年的起落与兴衰,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乔布斯同时也是前Pixar动画公司的董事长及行政总裁。[6]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乔布斯因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7]病逝,享年56岁。[8][2]中文名史蒂夫·乔布斯[9] 外文名Steve Jobs[10] 别名苹果教父国籍美国民族生父是阿拉伯人,生母是日耳曼人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出生日期1955年02月24日逝世日期2011年10月05日职业发明家,企业家毕业院校美国里德学院信仰佛教主要成就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Pixar动画公司创始人杰斐逊公众服务奖代表作品Macintosh、Mac系列、iPod、iTunes、iPhone、iPad等配偶劳伦娜·鲍威尔·乔布斯身高188厘米生父Abdulfattah John Jandali生母Joanne养父保罗·乔布斯(Paul Jobs)养母 克拉拉·乔布斯(Clara Jobs)血型O星座双鱼座

董明珠应该是登上了美国财富杂志9次,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

她一共登上过9次。也是我国第1位商业女性登上这种财富杂志。所以可以证明,董明珠绝对是一个有实力的女企业家。

  • 索引序列
  •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
  •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韩国演员
  • 财富人物杂志封面
  •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
  • 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人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