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

发布时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

天地人教育网qq296400559

刊名:新中医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周期:月刊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6-7415CN:44-1231/R邮发代号:46-3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新中医创刊时间:196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新中医》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创办于1969年10月,1972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当时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月刊,并正式向国外公开发行,为全国最早向国外发行的中医期刊。 学术论坛、专家经验、铁涛医话、临床论著、实验研究、中医急症、肝病证治、皮肤病证治、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中医外治、临床报道、尿石通征文、用药心得、医案精华、古方新用、验方介绍、随笔杂谈、病例报告、综述等专栏。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招聘

我们学校有义诊,但想你推销就是人,你小心点。

我们学校的确有青年志愿队,而且很多。但是如果是推销买仪器的那就超出了我们学生的志愿者队的职能,所以最好不要买了。

假的吧

我们学校是有这个组织,但是绝对不会推销任何东西,都是免费的。我也参加过他们的义诊,主要就量量血压、拔拔火罐、做做推拿和贴贴耳穴。一般都是学生自发的,偶尔会有个老师跟一下。保健还是可以的,治病救人嘛……呵呵…… 你说的情况肯定是有人假冒的了。你可以假意留着他,然后打电话报警,把他给抓了。免得贻害社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姚建平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020-36585485、6585489 传 真:020-36590326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主任简历

周岱翰,男,主任医师,教授,肿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并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癌症》、《中医药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 在卅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对中医肿瘤学颇有建树,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平素勤于耕耘,潜心发皇古义,中医对癌瘤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就记载有“瘤”的病名,而相关论述、治癌特技、辨证方药则流散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周教授指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八法是现代中医治疗的绳墨,治学师古不泥;发展拓宽温病学说,根据中医理论、症状分析、治后转归、实验研究等对放射线的中医药属性进行辨证,首先提出放射线属“火邪”、“热毒”,辨证归属温病范围,在放疗中配合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可减少放射毒副反应,放疗后予以清热祛邪、滋肾育阴可减轻后遗症、降低复发和转移。在临床研究中,学识衷中参西,医技推陈致新,认为手术、放射、热疗及射频、冷冻、化学药物等祛邪措施,与中医药、支持及营养治疗等扶正补虚配合,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治肝癌强调清肝利胆、健脾益气,开展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辨证论治;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益气养阴,探索中医配合分子靶向药物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 1978年开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建肿瘤研究室,先后编写广东省中医肿瘤专科班教材和大学选修课——中医肿瘤学讲义,1982年至1984年举办了3期广东省消化系统癌瘤专科班,为全省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一百余名中医治癌骨干;1985年起在大学主讲《中医肿瘤学》课程;举办4期全国中医内科肿瘤高研班;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已出站2名),博士生10名(澳洲、越南、台湾各1名)、硕士8名,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研究生、进修生、中青年教师。周教授注重弘扬岐黄医术,发挥中医特色,多次出国讲学,足迹遍及20余国,每年皆有大量的外宾、华侨请求诊治,饮誉东南亚、港澳台等地,作为中医教授,登上西方高等学府谈阴阳、论气血、讲伤寒、辨虚实、写著作、收弟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顾问研究员,被皇家黑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聘为博士生导师。 受多年临床经验和治愈患者的启发,研制莲花片、鹤蟾片、乳核散结片、琥珀止痛膏等系列抗肿瘤中成药;获部、省、局级科技成果奖各1次;先后发表80余篇论文及出版了《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等专著。基于他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杰出出成就,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44年8月出生,广东惠东人。1969年8月毕业于广东中医药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在骨伤科教研组任教。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9月起,先后任年级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南雄分院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7月任中医系办公室主任。1986年3月任总务处副处长。1987年11月任广东省卫生厅中医处副处长兼省中研所副所长。1990年7月任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省中研所所长、省第二中医院院长。1996年1月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1998年12月被评为主任医师。2001年7月转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2月~2005年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2009年~至今任广东南方职业学院院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主住是谁?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020-36585485、6585489 传 真:020-36590326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席--萍,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理事,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副主委。1973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学药专业。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修完研究生课程结业。曾在澳大利亚悉尼麦克里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和培训。毕业至今在药学领域已工作了29年,涉足了药学领域各方面的工作,曾在医院药房、药厂研究所、药检室从事中西药品的处方调配,医院制剂的配制,药剂科业务管理、药品质量检测的监控、药理试验以及中药新药的研究工作。熟悉临床药学专业理论,擅长中药制剂质控标准和制剂工艺的研究。主持一项广东省科委立项课题,参予多项国家和省级攻课题的研究。药剂科管理获广东省中医局“放心药房”的荣誉称号。

  • 索引序列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招聘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姚建平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主任简历
  •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主住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