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诗人杂志社简介

中国诗人杂志社简介

发布时间:

中国诗人杂志社简介

《中国诗人》2020年第4期目录 诗开卷007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组诗)/ 梁 平014 关于诗歌,我的只言片语 / 梁 平019 云端之上(组诗)/ 包临轩034 “北中国”的沉静、开阔与通达 ——包临轩诗歌读记 / 王士强 诗方阵040 一棵树望着她的村庄(组诗)/ 陆 健048 碎片化的自我 / 陆 健050 月亮山的月亮(组诗)/ 郭晓晔054 诗与现实 / 郭晓晔056 凉春有记(组诗)/ 霜扣儿061 以诗歌抚平流年之恙 / 霜扣儿063 人间四月 (组诗)/ 宝 兰068 智性写作中的先锋意识 ——宝兰诗歌印象初探 / 三色堇072 日常(组诗)/ 单永珍076 被省察的生活 / 单永珍079 陷入朦胧(组诗)/ 陈广德083 深处的沉弱有一点痛在苏醒 ——浅析陈广德诗歌 / 冬 雁086 贴地而飞(组诗)/ 伤 水090 赤裸的朴素和感知的突破 ——说说伤水的诗 / 甘 遂094 万物低垂(组诗)/ 周西西099 与大地平行,与心灵贴近 ——周西西及其诗歌印象 / 芦苇岸 诗视野105 近期抒情(组诗)/ 高 平108 放歌大草原(组诗)/ 何 鹰111 庚子春天手记(组诗)/ 梁志宏113 细察与聆听(组诗)/ 水 白116 写给一座城(组诗)/ 刘丽莹119 一条河从远方归来(组诗)/ 邓晓燕123 初春的眼神(组诗)/ 莫燅珠125 低于尘埃的水声(组诗)/ 王守勋127 阳台的歌声(组诗)/ 梁永利129 纸上的温暖(组诗)/ 马晓雁 诗随笔131 打磨词语的光芒 ——蓝蓝诗歌阅读札记 / 葛筱强 诗版图(惠安诗群作品小辑)134 浪行天下的诗(二首)/ 浪行天下135 叶逢平的诗(二首)/ 叶逢平136 张鞍荭的诗(二首)/ 张鞍荭137 陈功的诗(二首)/ 陈 功138 吴银兰的诗(二首)/ 吴银兰139 黄育聪的诗(二首)/ 黄育聪140 曾永龙的诗(二首)/ 曾永龙141 蔡华阳的诗(一首)/ 蔡华阳142 黄丽蓉的诗(二首)/ 黄丽蓉143 张志忠的诗(二首)/ 张志忠144 蒋拱伟的诗(二首)/ 蒋拱伟145 郑泽鸿的诗(二首)/ 郑泽鸿146 张不知的诗(二首)/ 张不知147 张文华的诗(一首)/ 张文华148 何隆昌的诗(一首)/ 何隆昌148 庄尔的诗(一首)/ 庄 尔149 胡建国的诗(一首)/ 胡建国150 陈君云的诗(一首)/ 陈君云151 在“坚韧的创造”中生长和拓展 ——以《惠安诗群作品小辑》为例 / 庄伟杰 诗记忆160 灵魂飞出一道彩虹 ——纪念长诗《狂雪》发表30周年 / 王久辛 诗高地166 渭河组章(三首)/ 官 华168 播种(外二首)/ 刘灵芝169 空山(三首) / 凌 子171 采茶曲(三首)/ 晏 晴172 母亲的牵挂(外二首) / 李 东174 整个十月,我没有写一首诗(外二首)/ 吴红铁175 雪的时刻(三首)/ 苏唐果177 节令书(三首)/ 庄 波179 玫瑰刺(三首)/ 吴红绫181 风吹麦浪(三首)/ 王保元182 冬至不惹相思 (外二首) / 苏 峰183 平原歌 (三首)/ 荒 村185 泥土的味道(三首)/ 秋 语186 医者仁心(外二首)/ 波 兰187 茅草(外二首)/ 唐春元188 坚毅的逆行(三首)/ 石明洪 诗缅怀190 诗心·诗骨·诗魂 ——著名诗人李瑛、李小雨父女与我的友情 / 冯永杰 诗纵横(安徽阜阳(界首)诗人作品选)200 当风铃响起(外一首)/ 王 瑞201 枣红马 / 李 北202 冬日,一场大风 / 穆 帆203 渠县汉阙 / 李春景204 高铁,一条梭动的鱼 / 王 忍205 路过 / 侯之兰206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 郭 芬207 西伯利亚的风 / 郭培玉208 眷念 / 郭 侠209 秋望 / 闫玉倩210 残屋 / 张桂立211 飞向若尔盖 / 范兴中212 黄昏下的呐喊 / 王长征213 归途 / 袁灵君214 乡戏 / 穆 涛 诗单元215(一首诗系列)张钧和 应云霞 范丹花 陈 玉 余 晓徐圣兰 刘亮亮 周小刚 师建军 张素英忧 乐 鲁 雁 马忠荣 马鸣泉 宋 珈B潜夫 二 海 余晓虹 党 宏 英曼斯一 禾 诗漫评222 诗人的阅读:“一种不可亵渎的孤独” ——读李德武随笔集《挣脱时间的网》 / 林 舟 诗现场075 中国诗歌网喜迁新居085 桂兴华朗诵诗集《领跑者》研讨会 在上海书城举行098 著名诗人郑道远斩获《大家》文学奖170 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榜单发布178 王鸣久文艺评论集《语言镜像与精神光谱》出版180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戴望舒诗选》出版189 海洋诗歌的美学标本:《海色映天》诗选出版199 “中诗微刊”简介205 昌耀诗歌图典《高车》出版

中国诗词杂志社,是由中国当代诗人马中奎先生创办、中国诗词研究会下属的诗词杂志社。

11月8日,纪念《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暨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在大东文化馆举行。典礼上,《中国诗人》执行总编罗继仁回顾了30年创办历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李松涛宣读了中国诗歌学会的贺涵,辽沈朗诵名家李峻岭、杜桥等人现场朗诵了获奖诗人的作品。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中国诗人》是沈阳的骄傲,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李松涛说。全国的100多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他们,罗继仁非常激动,他说:“《中国诗人》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主管,1988年8月在上海创办,主要发表原创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创刊时,诗坛泰斗艾青先生为这本杂志题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兼容并蓄,开创一代诗风’。后因经济等问题休刊。1999年8月,《中国诗人》由沈阳的诗人们接办,经过筹备,于同年11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复刊号。由于它设计新颕,内容厚重,又具有前卫和先锋性,兼顾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写作特点,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与喜爱,现在已经成为当下诗坛的一大亮色。”没有好诗宁缺毋滥此次《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诗歌大奖赛自征稿起,收到3042位国内诗人共8732首(章)作品。最后,大赛共评选出二等奖4名(一等奖空缺)、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20名。“当下诗坛还是非常活跃的,创作诗歌的人很多,但好诗却凤毛麟角。我们这次大赛评选非常严格,根据来稿的水准和文学性,最终评委们决定不颁发一等奖。没有好诗宁缺毋滥!”罗继仁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这次大赛坚持不跟风、不媚俗,尊重诗人的创作风格,以‘诗真、诗美’作为诗的价值取向,挖掘了一批好诗。”82岁总编寄语青年诗人“我今年82岁了,是全国年龄最大的诗歌刊物总编。”罗继仁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青年诗人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力,很多80后、90后诗人开始发表他们的作品。罗继仁说:“当下中国诗歌水准不一、派别较多,很多人都觉得写诗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分分行、发到朋友圈就是诗。其实,那充其量称为‘口水诗’,我建议青年诗人要把精力花费在创造性的活动上,把情感的抒发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一定要走到百姓中去。”

《中国诗人》杂志简介

《中国诗人》2020年第4期目录 诗开卷007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组诗)/ 梁 平014 关于诗歌,我的只言片语 / 梁 平019 云端之上(组诗)/ 包临轩034 “北中国”的沉静、开阔与通达 ——包临轩诗歌读记 / 王士强 诗方阵040 一棵树望着她的村庄(组诗)/ 陆 健048 碎片化的自我 / 陆 健050 月亮山的月亮(组诗)/ 郭晓晔054 诗与现实 / 郭晓晔056 凉春有记(组诗)/ 霜扣儿061 以诗歌抚平流年之恙 / 霜扣儿063 人间四月 (组诗)/ 宝 兰068 智性写作中的先锋意识 ——宝兰诗歌印象初探 / 三色堇072 日常(组诗)/ 单永珍076 被省察的生活 / 单永珍079 陷入朦胧(组诗)/ 陈广德083 深处的沉弱有一点痛在苏醒 ——浅析陈广德诗歌 / 冬 雁086 贴地而飞(组诗)/ 伤 水090 赤裸的朴素和感知的突破 ——说说伤水的诗 / 甘 遂094 万物低垂(组诗)/ 周西西099 与大地平行,与心灵贴近 ——周西西及其诗歌印象 / 芦苇岸 诗视野105 近期抒情(组诗)/ 高 平108 放歌大草原(组诗)/ 何 鹰111 庚子春天手记(组诗)/ 梁志宏113 细察与聆听(组诗)/ 水 白116 写给一座城(组诗)/ 刘丽莹119 一条河从远方归来(组诗)/ 邓晓燕123 初春的眼神(组诗)/ 莫燅珠125 低于尘埃的水声(组诗)/ 王守勋127 阳台的歌声(组诗)/ 梁永利129 纸上的温暖(组诗)/ 马晓雁 诗随笔131 打磨词语的光芒 ——蓝蓝诗歌阅读札记 / 葛筱强 诗版图(惠安诗群作品小辑)134 浪行天下的诗(二首)/ 浪行天下135 叶逢平的诗(二首)/ 叶逢平136 张鞍荭的诗(二首)/ 张鞍荭137 陈功的诗(二首)/ 陈 功138 吴银兰的诗(二首)/ 吴银兰139 黄育聪的诗(二首)/ 黄育聪140 曾永龙的诗(二首)/ 曾永龙141 蔡华阳的诗(一首)/ 蔡华阳142 黄丽蓉的诗(二首)/ 黄丽蓉143 张志忠的诗(二首)/ 张志忠144 蒋拱伟的诗(二首)/ 蒋拱伟145 郑泽鸿的诗(二首)/ 郑泽鸿146 张不知的诗(二首)/ 张不知147 张文华的诗(一首)/ 张文华148 何隆昌的诗(一首)/ 何隆昌148 庄尔的诗(一首)/ 庄 尔149 胡建国的诗(一首)/ 胡建国150 陈君云的诗(一首)/ 陈君云151 在“坚韧的创造”中生长和拓展 ——以《惠安诗群作品小辑》为例 / 庄伟杰 诗记忆160 灵魂飞出一道彩虹 ——纪念长诗《狂雪》发表30周年 / 王久辛 诗高地166 渭河组章(三首)/ 官 华168 播种(外二首)/ 刘灵芝169 空山(三首) / 凌 子171 采茶曲(三首)/ 晏 晴172 母亲的牵挂(外二首) / 李 东174 整个十月,我没有写一首诗(外二首)/ 吴红铁175 雪的时刻(三首)/ 苏唐果177 节令书(三首)/ 庄 波179 玫瑰刺(三首)/ 吴红绫181 风吹麦浪(三首)/ 王保元182 冬至不惹相思 (外二首) / 苏 峰183 平原歌 (三首)/ 荒 村185 泥土的味道(三首)/ 秋 语186 医者仁心(外二首)/ 波 兰187 茅草(外二首)/ 唐春元188 坚毅的逆行(三首)/ 石明洪 诗缅怀190 诗心·诗骨·诗魂 ——著名诗人李瑛、李小雨父女与我的友情 / 冯永杰 诗纵横(安徽阜阳(界首)诗人作品选)200 当风铃响起(外一首)/ 王 瑞201 枣红马 / 李 北202 冬日,一场大风 / 穆 帆203 渠县汉阙 / 李春景204 高铁,一条梭动的鱼 / 王 忍205 路过 / 侯之兰206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 郭 芬207 西伯利亚的风 / 郭培玉208 眷念 / 郭 侠209 秋望 / 闫玉倩210 残屋 / 张桂立211 飞向若尔盖 / 范兴中212 黄昏下的呐喊 / 王长征213 归途 / 袁灵君214 乡戏 / 穆 涛 诗单元215(一首诗系列)张钧和 应云霞 范丹花 陈 玉 余 晓徐圣兰 刘亮亮 周小刚 师建军 张素英忧 乐 鲁 雁 马忠荣 马鸣泉 宋 珈B潜夫 二 海 余晓虹 党 宏 英曼斯一 禾 诗漫评222 诗人的阅读:“一种不可亵渎的孤独” ——读李德武随笔集《挣脱时间的网》 / 林 舟 诗现场075 中国诗歌网喜迁新居085 桂兴华朗诵诗集《领跑者》研讨会 在上海书城举行098 著名诗人郑道远斩获《大家》文学奖170 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榜单发布178 王鸣久文艺评论集《语言镜像与精神光谱》出版180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戴望舒诗选》出版189 海洋诗歌的美学标本:《海色映天》诗选出版199 “中诗微刊”简介205 昌耀诗歌图典《高车》出版

《中国诗歌》(月刊)是由著名诗人阎志主编、谢克强执行主编、著名批评家邹建军教授副主编的大型诗歌杂志,每月上旬在武汉编辑,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7期开始编辑《诗歌月刊》(下半月刊),2010年1月开始转编《中国诗歌》,现已出版共30期。主要的栏目有《本期头条》、《中国诗选》、《诗人档案》、《原创阵地》、《实力诗人》、《新诗经典》、《诗歌批评》、《大学生诗群》、《诗人访谈》、《诗学视点》、《女性诗人》、《探索频道》等。与中国闻一多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诗坛最高奖“闻一多诗歌奖”,每一年奖励一位在思想与艺术上作出重要探索的诗人,奖金10万,入选诗人从本刊全年共12期的“本期头条”诗人中产生。《中国诗歌》是当代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中国诗歌》是中国诗歌批评与诗歌翻译的重要平台。

11月8日,纪念《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暨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在大东文化馆举行。典礼上,《中国诗人》执行总编罗继仁回顾了30年创办历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李松涛宣读了中国诗歌学会的贺涵,辽沈朗诵名家李峻岭、杜桥等人现场朗诵了获奖诗人的作品。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中国诗人》是沈阳的骄傲,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李松涛说。全国的100多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他们,罗继仁非常激动,他说:“《中国诗人》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主管,1988年8月在上海创办,主要发表原创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创刊时,诗坛泰斗艾青先生为这本杂志题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兼容并蓄,开创一代诗风’。后因经济等问题休刊。1999年8月,《中国诗人》由沈阳的诗人们接办,经过筹备,于同年11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复刊号。由于它设计新颕,内容厚重,又具有前卫和先锋性,兼顾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写作特点,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与喜爱,现在已经成为当下诗坛的一大亮色。”没有好诗宁缺毋滥此次《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诗歌大奖赛自征稿起,收到3042位国内诗人共8732首(章)作品。最后,大赛共评选出二等奖4名(一等奖空缺)、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20名。“当下诗坛还是非常活跃的,创作诗歌的人很多,但好诗却凤毛麟角。我们这次大赛评选非常严格,根据来稿的水准和文学性,最终评委们决定不颁发一等奖。没有好诗宁缺毋滥!”罗继仁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这次大赛坚持不跟风、不媚俗,尊重诗人的创作风格,以‘诗真、诗美’作为诗的价值取向,挖掘了一批好诗。”82岁总编寄语青年诗人“我今年82岁了,是全国年龄最大的诗歌刊物总编。”罗继仁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青年诗人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力,很多80后、90后诗人开始发表他们的作品。罗继仁说:“当下中国诗歌水准不一、派别较多,很多人都觉得写诗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分分行、发到朋友圈就是诗。其实,那充其量称为‘口水诗’,我建议青年诗人要把精力花费在创造性的活动上,把情感的抒发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一定要走到百姓中去。”

中国诗人杂志简介

在百科搜“中国诗词月刊杂志社”

我查了下 《中国诗人》是季刊。因为 有‘新诗方阵’‘ 新诗百家’等栏目,相信一般爱好者也是可以投稿的。

11月8日,纪念《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暨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在大东文化馆举行。典礼上,《中国诗人》执行总编罗继仁回顾了30年创办历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李松涛宣读了中国诗歌学会的贺涵,辽沈朗诵名家李峻岭、杜桥等人现场朗诵了获奖诗人的作品。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中国诗人》是沈阳的骄傲,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李松涛说。全国的100多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他们,罗继仁非常激动,他说:“《中国诗人》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主管,1988年8月在上海创办,主要发表原创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创刊时,诗坛泰斗艾青先生为这本杂志题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兼容并蓄,开创一代诗风’。后因经济等问题休刊。1999年8月,《中国诗人》由沈阳的诗人们接办,经过筹备,于同年11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复刊号。由于它设计新颕,内容厚重,又具有前卫和先锋性,兼顾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写作特点,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与喜爱,现在已经成为当下诗坛的一大亮色。”没有好诗宁缺毋滥此次《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诗歌大奖赛自征稿起,收到3042位国内诗人共8732首(章)作品。最后,大赛共评选出二等奖4名(一等奖空缺)、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20名。“当下诗坛还是非常活跃的,创作诗歌的人很多,但好诗却凤毛麟角。我们这次大赛评选非常严格,根据来稿的水准和文学性,最终评委们决定不颁发一等奖。没有好诗宁缺毋滥!”罗继仁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这次大赛坚持不跟风、不媚俗,尊重诗人的创作风格,以‘诗真、诗美’作为诗的价值取向,挖掘了一批好诗。”82岁总编寄语青年诗人“我今年82岁了,是全国年龄最大的诗歌刊物总编。”罗继仁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青年诗人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力,很多80后、90后诗人开始发表他们的作品。罗继仁说:“当下中国诗歌水准不一、派别较多,很多人都觉得写诗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分分行、发到朋友圈就是诗。其实,那充其量称为‘口水诗’,我建议青年诗人要把精力花费在创造性的活动上,把情感的抒发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一定要走到百姓中去。”

人民中国杂志社简介

据百度而言好像挺正规,不过在相关其他站点均无此媒体,所以有很大可能是空壳媒体

人民中国网《河北频道》是由人民中国杂志社,人民中国网主管主办的国家时政类新闻网站,人民中国网《河北频道》对我省民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党政关切的重点进行集中报道。为了充分发挥人民中国网《河北频道》“聚地方民意众意、促进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间的作用,人民中国网将依托《河北频道》主流媒体新闻网站在河北省各地市收集企事业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和媒体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我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智库研究机构。

人民中国书画院成立于2013年11月15日,隶属于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是合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浙江诗人杂志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秋石原名贺金祥。浙江绍兴人。1966年中专毕业。1968年因故被迫赴北大荒务农,后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79年起研究沦陷区文学和现代文学、左翼文学,近十年以鲁迅研究为主。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白桦无悔》,文学评论集《聚讼纷纭说萧军》、《为鲁迅、茅盾辩护》,长篇传记《萧红与萧军》;长篇评传《两个倔强的灵魂》,编注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等,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50万字。扩展资料人民日报评论员署名也有叫秋石的。例如中组部的“仲祖文”和“仲组轩”小组、政法委的“钟政轩”小组、中宣部理论局的“钟轩理”小组(主要在其主管的《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以及中央委员会的“秋石”小组(主要在中央委员会主管的《求是》杂志发文)。同时,少数政府部门也有写作组,例如卫生部的“卫民康”小组。参考资料来源:中青在线-中国官方“写作组”署名有什么讲究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理)-秋石

《人民日报》有时发表的评论文章,会署诸如“任仲平”、“国纪平”、“柯教平”之类的名字,“任仲平”就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可想而知,《求是》杂志在发表重要理论文章时就会以“求是”二字的谐音“秋石”来署名。显然,“秋石”并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求是》杂志成立的专门的小组写的。

读者,青年文摘,看你什么性质的了,自己去书店看看啊,看性质和你文章差不多的杂志,不买就把出版社地址信箱什么的记下来。

  • 索引序列
  • 中国诗人杂志社简介
  • 《中国诗人》杂志简介
  • 中国诗人杂志简介
  • 人民中国杂志社简介
  • 浙江诗人杂志简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