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纪录片的文献性

纪录片的文献性

发布时间:

纪录片的文献性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其结构就是编导者对题材的组合、安排。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有: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 绘圆法 纪录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是将数学中的"绘圆"劫于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即纪录片的创作者谋略在这种作品中所言之中核;"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声场的主要活动区域。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就常常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片子一开始就是机场,主要人物出现,上海人丁尚彪、26岁曾一夜无家可归的硕士生、娇生惯养的、老李和他的女儿编导选取一群远在他乡的异国游子,用游子们在他乡的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作为他揭示主题的情节,"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什么样的经历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我们看着片子想着这样的问题,而导演张丽玲就是希望用这部片子将这样的思考传达给我们。诸多的人物,诸多的故事,三年来的变化,通过这种结构,我们了解到异乡漂泊的艰辛,对此充满同情、理解和关心。 设定中心线法 在我国电视荧屏上,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制作方式。所谓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一个个繁杂庞大的内容穿连起来,构成一部又一部雄伟的作品。运用"设定中心线法",不仅可以起到使一个庞大繁杂的主题变得清晰透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一堆在后期编辑时无从下手的素材整理出一个头绪,运用人为设定的中心线,完成编辑,给后期编辑带来意相不到的方便。电视纪录片《大三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三峡工程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真实记录,充分说明了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瞬间就是历史的永恒。总导演张金鹏运用8集的容量去承载和展示了三峡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这一宏阔绵延的历史事件。它从工程的缘起和观众的焦点切入,第一集就引入了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资料片,正是这次会议决定了三峡工程一定要立项上马,由此三峡工程的序幕渐渐拉开,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逐步形成。它以海、陆、空三个大视点把航拍的恢弘气势与细致入微的纵深开掘结合起来,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而后几集分别从转换机制、百万移民、专题论证、黄金水道保航、五级船闸兴建、大江截流方面展开拍摄,抒写了一首咏唱沧桑、驾驭大河的壮丽史诗。 阶梯式递进法 电视是一种直接刺激观众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传媒手段,而视觉又是最能接受新鲜刺激的器官。阶梯式递进法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在每个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个个悬念,当台阶上完,谜底全部解开,全片结束。这种结构方式很像我国章回小说、传统评书中的"抖包袱"、"卖关子"。它改变了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为电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出一批相对稳定的电视观众群体,使更多的观众通过电视去关注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故事型的纪录片常常运用这种结构,结局怎么样了啊,到底下面会发生什么啊,一步一步引导人们看下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常运用此类结构,将一个个原本平淡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依据文理逻辑法 此种结构方式是指: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依据文理逻辑结构纪录片,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画面—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这样的纪录片不仅具有现实的价值,同时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以纪录片《伟人周恩来》为例,这是一部伟人传记,却既不走纵向编年的路子,也不循横向书事的成规,而是以横为主,纵横兼顾,适合于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服从内容。十六集洋洋大观,其中不少篇章涉及个人生平经历和几十年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难解难分,却能做到经纬清晰。其中,《周恩来与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中国第一外交家》、《周恩来与邓颖超》等,设题角度新颖,内容丰富,都足以独立成篇。在半个世纪的国共两党、两军历史上,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长期形成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特殊关系,从孙中山麾下的革命伙伴到分道扬镳互为死敌,从二次合作到再度对立,对立双方又有共同心愿。这种特殊关系是伟人周恩来历史性和人格力量的重要标志。第五集《周恩来与蒋介石》、第九集《铭刻在红岩上》和第十三集《梅园雪》等,把两党两军与两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描写得跌宕起伏。可以说,没有这种结构篇章,不足以写活周恩来。《伟人周恩来》强调回顾历史的采访谈话但不忽视历史资料的搜集和使用,不忽视摄影和解说词的创作,全面驾驭多种艺术手段。凡是采访生动充分的篇章,不使用或少用解说词和音乐;有的篇章则让解说和音乐充分发挥作用。《伟人周恩来》最后播出的时候好评如潮,时过几年仍然令人记忆深刻,这不得不说得益于其结构方式。

记录片 纪录片  documentary (film)  ASA100-1250的超高感度记录用胶片之通俗。  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法国《电影辞典》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美国《电影术语汇编》中,纪录片的定义是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关于电视录片的定义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记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它的非虚构性,纪录片所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其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是纪录,而不是扮演。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不要触及政治敏感问题

文献纪录片是我国特有的纪录片类型,也被称为“汇编类影片”,是指利用影响、图片、文字材料等影视表现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阶段历史发展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与审视的纪录片作品。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其以投资巨大、题材宏大、制作精良、传播有效引领了各个时期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变迁。代表性的作品有《话说长江》、《望长城》、《再说长江》、《复兴之路》等。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和该类型也很相似。参考资料:《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主编

纪录片的文献性体现在哪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际上,这种再创作的剪辑是依据了生活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利用声画关系的逻辑与联想,服务于创作者叙事目的的一种重构。由此可见,在电视纪录片中"真实"是一个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与审美体验。 二、 既然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那么,这种价值意义最本质的体现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梳理的另一个问题是: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同专题片相比,纪录片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首先,他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片子,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就象纪录片《望长城》,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分水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关注的一个人文主题。在《望长城》中占据镜头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些普通人。继《望长城》之后的《藏北人家》《半个世纪的爱》《沙与海》《龙脊》等等都体现了对人的深层关注,都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去除了许多直接的功利心,多了一些人文性。与纪录片不同的是,专题片主题重在说明问题,阐释政策观念,如"科教兴国""中华之剑"等,虽然这些专题片中也有精彩的纪实段落。也有对人的关注,但那只是用人来说明某个特定的主题,而纪录片则是以人为本,更接近人类学与民俗学。 其次,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注重感受与体验的共时性,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与栏目化专题节目不同,栏目化的专题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制作周期短,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生活层面。结构较为自由、宽容度大,而纪录片对生命的本质关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比如纪录片《我们的留学业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拍摄历时三年,由于在人物发生重大变动的几个阶段摄像机部在场,纪录了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在动态取材中使生活的各种原始信息得以保留,片子也因而有了生命力。 第三,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表现人文内容应有一定的结构力。有起始、发展、高潮。结果等,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它需要较大的精力和资金投入。较长的创作周期和个性化的操作方式,因此,难以在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水线上操作,可以说纪录片的制作与专题片的制作完全是两回事,不但关注对象不同就是思维方式和建构手法都少有共通之处。所以,当我们谈到纪录片的特性时,这两者的区分必须泾渭分明。否则,我们做出来的纪录片就会老是给人感觉四不象,特别是一些地方台选送的评优片往往看似纪录片而实际上又充满了专题片式的说教与表现。它虽然也使用一些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但因为它在本质上不具备文化品质和价值意义,不具备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注,也没有什么真正能打动观众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伪纪录片的制作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它很容易被淹没。 冷冶夫曾经在《纪实论》中指出,纪录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念。的确,建立正确的观念是纪录片创作的前提。

文献纪录片是我国特有的纪录片类型,也被称为“汇编类影片”,是指利用影响、图片、文字材料等影视表现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阶段历史发展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与审视的纪录片作品。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其以投资巨大、题材宏大、制作精良、传播有效引领了各个时期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变迁。代表性的作品有《话说长江》、《望长城》、《再说长江》、《复兴之路》等。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和该类型也很相似。参考资料:《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主编

准备

大家都把纪录片的优点说了,我也不说什么了,我也是一个喜欢看纪录片的人,觉得可以让我增长很多知识,但是我觉得纪录片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多纪录片在述说某些人物和事件时,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刻意突出这一人物和事件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背景音乐的声音还比述说声音大声,又没有相关的字幕,搞得我听那些述说时一段一段的,都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注意一些就好了。

纪录片的文献

文献纪录片是我国特有的纪录片类型,也被称为“汇编类影片”,是指利用影响、图片、文字材料等影视表现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阶段历史发展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与审视的纪录片作品。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其以投资巨大、题材宏大、制作精良、传播有效引领了各个时期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变迁。代表性的作品有《话说长江》、《望长城》、《再说长江》、《复兴之路》等。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和该类型也很相似。参考资料:《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主编

可以。参考文献电子格式写。要写上视频出处的网址。但是很少将网址作为参考文献。

纪录片的文献价值

真实,真实,还是真实。

大家都把纪录片的优点说了,我也不说什么了,我也是一个喜欢看纪录片的人,觉得可以让我增长很多知识,但是我觉得纪录片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多纪录片在述说某些人物和事件时,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刻意突出这一人物和事件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背景音乐的声音还比述说声音大声,又没有相关的字幕,搞得我听那些述说时一段一段的,都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注意一些就好了。

真实。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

文献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其结构就是编导者对题材的组合、安排。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有: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 绘圆法 纪录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是将数学中的"绘圆"劫于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即纪录片的创作者谋略在这种作品中所言之中核;"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声场的主要活动区域。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就常常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片子一开始就是机场,主要人物出现,上海人丁尚彪、26岁曾一夜无家可归的硕士生、娇生惯养的、老李和他的女儿编导选取一群远在他乡的异国游子,用游子们在他乡的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作为他揭示主题的情节,"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什么样的经历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我们看着片子想着这样的问题,而导演张丽玲就是希望用这部片子将这样的思考传达给我们。诸多的人物,诸多的故事,三年来的变化,通过这种结构,我们了解到异乡漂泊的艰辛,对此充满同情、理解和关心。 设定中心线法 在我国电视荧屏上,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制作方式。所谓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一个个繁杂庞大的内容穿连起来,构成一部又一部雄伟的作品。运用"设定中心线法",不仅可以起到使一个庞大繁杂的主题变得清晰透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一堆在后期编辑时无从下手的素材整理出一个头绪,运用人为设定的中心线,完成编辑,给后期编辑带来意相不到的方便。电视纪录片《大三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三峡工程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真实记录,充分说明了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瞬间就是历史的永恒。总导演张金鹏运用8集的容量去承载和展示了三峡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这一宏阔绵延的历史事件。它从工程的缘起和观众的焦点切入,第一集就引入了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资料片,正是这次会议决定了三峡工程一定要立项上马,由此三峡工程的序幕渐渐拉开,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关注的焦点和兴趣点逐步形成。它以海、陆、空三个大视点把航拍的恢弘气势与细致入微的纵深开掘结合起来,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而后几集分别从转换机制、百万移民、专题论证、黄金水道保航、五级船闸兴建、大江截流方面展开拍摄,抒写了一首咏唱沧桑、驾驭大河的壮丽史诗。 阶梯式递进法 电视是一种直接刺激观众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传媒手段,而视觉又是最能接受新鲜刺激的器官。阶梯式递进法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在每个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个个悬念,当台阶上完,谜底全部解开,全片结束。这种结构方式很像我国章回小说、传统评书中的"抖包袱"、"卖关子"。它改变了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为电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出一批相对稳定的电视观众群体,使更多的观众通过电视去关注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故事型的纪录片常常运用这种结构,结局怎么样了啊,到底下面会发生什么啊,一步一步引导人们看下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常运用此类结构,将一个个原本平淡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依据文理逻辑法 此种结构方式是指: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依据文理逻辑结构纪录片,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画面—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这样的纪录片不仅具有现实的价值,同时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以纪录片《伟人周恩来》为例,这是一部伟人传记,却既不走纵向编年的路子,也不循横向书事的成规,而是以横为主,纵横兼顾,适合于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服从内容。十六集洋洋大观,其中不少篇章涉及个人生平经历和几十年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难解难分,却能做到经纬清晰。其中,《周恩来与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中国第一外交家》、《周恩来与邓颖超》等,设题角度新颖,内容丰富,都足以独立成篇。在半个世纪的国共两党、两军历史上,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长期形成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特殊关系,从孙中山麾下的革命伙伴到分道扬镳互为死敌,从二次合作到再度对立,对立双方又有共同心愿。这种特殊关系是伟人周恩来历史性和人格力量的重要标志。第五集《周恩来与蒋介石》、第九集《铭刻在红岩上》和第十三集《梅园雪》等,把两党两军与两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描写得跌宕起伏。可以说,没有这种结构篇章,不足以写活周恩来。《伟人周恩来》强调回顾历史的采访谈话但不忽视历史资料的搜集和使用,不忽视摄影和解说词的创作,全面驾驭多种艺术手段。凡是采访生动充分的篇章,不使用或少用解说词和音乐;有的篇章则让解说和音乐充分发挥作用。《伟人周恩来》最后播出的时候好评如潮,时过几年仍然令人记忆深刻,这不得不说得益于其结构方式。

真实性、创造性、思辨性、艺术性是电视纪录片的四个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特征一部能带给人共鸣、思考与感动的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必须要具备这四方面的特征,并达到四者的和谐统一

准备

记录片 纪录片  documentary (film)  ASA100-1250的超高感度记录用胶片之通俗。  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法国《电影辞典》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美国《电影术语汇编》中,纪录片的定义是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关于电视录片的定义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记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它的非虚构性,纪录片所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其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是纪录,而不是扮演。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 索引序列
  • 纪录片的文献性
  • 纪录片的文献性体现在哪
  • 纪录片的文献
  • 纪录片的文献价值
  • 文献纪录片的特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