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设计一款新产品论文

设计一款新产品论文

发布时间:

设计一款新产品论文

如何改善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中空玻璃的边缘密封失败, 意味窗户失去应有的功能, 不但窗户的设计节能性能达不到, 而且消费者也不能透过结露的空气层看清外面。 1、影响中空玻璃密封长期寿命的主要因素 (1)中空玻璃的设计, 包括选择何种隔条以及结构:单道密封还是双道密封; (2)密封胶的选择及用量; (3)干燥剂的选择; (4)间隔条的选择:连续的抑或为四角插接式; (5)玻璃的清洗; (6)工艺及工人的加工质量。2、间隔条的选择 间隔条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1)热传导系数,(2)对中空窗密封寿命的影响。从热传导率出发,可将中空玻璃使用的间隔条分为冷边和暖边两大类。冷边是指传统的金属铝框,暖边指间隔条的材料或构造不同于传统铝隔条的间隔条,如国内使用的胶条(由波浪形铝带外加一层内含干燥剂的密封胶)。我国目前使用的间隔条大部分为铝隔条,属于冷边类,易导致边缘处结露或上霜,降低整窗的节能效果。暖边间隔条顾名思意是一种旨在改善中空玻璃边缘热传导性的间隔条, 通过采用少量的金属或完全非金属材料,或改变传统铝条的结构来实现窗户的节能效果。在北美, 暖边主要有超级间条(SUPER SPACER), 舒适胶条(SWIGGLE),不锈钢U型隔条(INTERCEPT), 强化塑料和铝合成的漕型条,玻璃纤维隔条,以及带冷桥的金属隔条等等。随着人们对节能的认识提高,可以预见暖边隔条在我国中空玻璃市场份额会逐渐上升。据报道,传统的冷边金属隔条在北美市场的份额已由1990年的85%下降到1997年的20%,而在同一时期,暖边类的间隔条却从1990年的15%上升到1997年的80%。 从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角度看,暖边与冷边之分和窗的密封寿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属冷边的铝间隔条可能较暖边隔条的寿命要长,而有的暖边隔条的密封寿命也可能较冷边隔条的寿命要长。关键要看间隔条本身与中空玻璃的其他材料配置如何。3、铝间隔条 铝间隔条主要有两类:传统的四角插接式与改进后的连续长管弯角式。四角插接式在具体做法上又分为接头处涂胶处理与不涂胶处理两种。一般来说,铝框的接头越少其密封性能越好,只有一个接头的连续长管弯角式铝框较四角插接的改善许多。但是,如果四角插接式铝框在接头处涂胶,而连续长管弯角式不涂胶,则接头少的密封性能不一定比接头多的好。 鉴于我国目前使用的间隔铝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四角插接式,而连续长管弯角式铝框的制造成本又较高,笔者认为,提高中空窗密封性能的较实际方法是采取在四角接头处涂胶的方法。4、暖边间隔条 有些暖边间隔条内含有溶剂,在温度升高时会分解挥发,悬挂在中空玻璃的空气层里。如果中空玻璃内采用的干燥剂不能吸附这种挥发的有机溶剂水汽,当温度降低时,溶剂水汽就会凝结在玻璃内侧,形成化学雾,导致玻璃永久性变花。 为改善中空窗的节能性能,有些厂家将LOW-E玻璃与暖边隔条结合起来使用,但LOW-E玻璃的镀镆对化学雾特别敏感,一旦形成就较之普通白玻看上去更明显。因此,在选择暖边隔条时,必需考虑到化学雾的问题。5、中空玻璃的构造:单道密封和双道密封 中空玻璃胶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1)密封作用,即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中空玻璃空气层内;(2)结构作用,即在外界温度高低变化及高湿度和紫外线照射下仍能够保持中空玻璃的结构整体性。可见,中空玻璃胶的作用要求中空玻璃打两道胶,一道结构一道密封,各尽其职。如果中空玻璃只打一道胶,即单道密封,则这一道胶要同时起两项作用。但在实践中,选择一种同时具备良好的密封和结构性能的胶是不可能的。 与其他试验标准不同,P1中空玻璃密封寿命加速老化试验没有通过和不通过的标准。除高湿度和大气循环的测试条件外,P1测试的产品还要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直到测试的密封系统失败为止。事实表明,单道密封系统的寿命要较之双道密封系统短。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和表2。表1 单道密封系统的P1测试单道密封系统配置 时间 聚异丁烯胶,铝隔条 24小时 内含波浪铝条的丁基胶条 2周 硅酮胶,铝隔条 3周 聚硫胶或热熔丁基胶,铝隔条 6-8周表2 双道密封系统的P1测试双道密封系统的P1测试 时间 聚异丁烯胶与聚硫胶或与聚胺酯、铝隔条 12-18周 硅酮胶,四角插头不经涂胶处理、聚异丁烯胶、铝隔条 15-20周 内含波浪铝条的丁基胶条、硅酮胶 25周以上 硅酮胶、四角插头经涂胶处理、聚异丁烯胶、铝隔条 40周以上 热熔丁基胶、超级间隔 40周以上表3 水汽渗透率(MVTR)单位:克/平米/24小时 MVTR 渗透率聚异丁烯 25 045热熔丁基胶 60 073舒适胶条 60 073聚胺酯 4 250聚硫胶 0 380硅酮胶 0 000表4 不同中空玻璃胶的性能之比较 抗水汽能力 抗紫外线能力 抗热能力 抗冷能力热熔丁基胶 优秀 好 好 一般聚异丁烯胶 优秀 好 好 一般聚硫胶 好 好 好 一般聚胺酯 好 好 好 好硅酮胶 差 优秀 优秀 优秀舒适胶条胶 优秀 好 好 一般6、胶的选择及用量 在选择中空玻璃胶时需要考虑胶的特点。在选择密封胶方面,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水汽透过率(MVTR),其次是抗紫外线能力,再次是抗温度变化能力。水汽透过率指外界水汽透过胶进入中空玻璃空气层内的速度。水汽透过率越低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就长,反之亦然。 此外, 还必须考虑胶的透气性(见表5)。表5 透气性(氩气)聚异丁烯胶 1热熔丁基胶 2舒适胶条 2聚硫胶 4聚胺酯 10硅酮胶 >100 所打胶量的多少对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用水汽渗透路程(MVTP)来衡量。水汽透过路线是指水汽透过胶进入中空玻璃空气层内所必需通过的距离。一般来说,水汽透过路线越长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越长,反之亦然。 在选择结构胶方面主要考虑胶的结构强度,与玻璃的兼容性,以及胶的施工方法。7、干燥剂的选择 干燥剂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吸附生产时密封在空气层内水份,吸附可挥发性有机溶剂和吸附在中空窗寿命期进入空气层内的水汽。显然,选择适当的干燥剂的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干燥剂应具有的三个功能。但同时要求干燥剂不吸附空气层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用于中空玻璃的干燥剂主要有两类:分子筛和二氧化硅。分子筛有3A、4A和13X三种。干燥剂的吸附是选择性的,与其孔径的大小有直接关系。3A分子筛除水分子之外不吸附任何物质(包括气体和挥发的化学溶剂),而13X分子筛和二氧化硅则吸附一切物质。 因此,选择干燥剂时必须综合考虑它们各自的性质。 干燥剂的选择与选用的何种中空玻璃胶有直接关系,必须结合起来考虑。8、玻璃的清洗 清洗玻璃是中空玻璃生产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保证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的最重要的环节。如果玻璃上的残留的油渍和汗水不能彻底清洗掉,则密封胶与玻璃的密封程度及结构胶对玻璃的黏合力就会大大削弱,从而降低中空窗的密封寿命。应该强调指出,前面所述的选择干燥剂、密封胶和间隔条应考虑的因素,是以玻璃清洗干净为前提的,它们对中空玻璃寿命的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玻璃清洗干净与否为转移的。但实践中,人们往往对清洗玻璃的重视程度最差,必须改正。9、中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和操作人员的加工质量 一般来说,生产中空玻璃时使用的人工越少就越能保证中空玻璃的质量。尽管采用不同的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手工、半机械化或机械化)在相当大的程度影响中空玻璃的密封寿命,采用不同的隔条的中空玻璃系统可能起的作用更大些。比如说,使用传统的间隔铝框虽然生产工艺的机械化程度同样高,但是四角插接式的隔条就不如连续长管弯角式的隔条产生的密封寿命高。再比如,使用美国超级间条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手工,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相应的专用设备投资从8千美元到50万美元不等,但其密封寿命却不受影响。 操作人员加工质量可以说是影响中空窗密封寿命的关键。从玻璃的清洗、灌注分子筛,到上条、合片、打胶和充惰性气体,无一环节不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加工质量有关。因此,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实施事前质量控制等手段是提高中空玻璃密封寿命所必需的。表6 不同中空玻璃胶的性能之比较 结构强度 与玻璃的兼容性 施工方式热熔丁基胶 一般 一般 热融泵或挤压聚异丁烯胶 差 一般 手工和挤压聚硫胶 优秀 优秀 泵或涂抹聚胺酯 优秀 优秀 泵或涂抹硅酮胶 优秀 优秀 泵舒适胶条 一般 一般 手工、半自动化、自动化表7 干燥剂干燥剂类型 孔径(埃) 被吸附物 非吸附物3A分子筛 3 H2O 其他一切4A分子筛 4 H2O,空气,氩气,氪气 SF6,溶质13X分子筛 5 所有 无二氧化硅 20-300 所有 无表8 干燥剂的选择 吸附水的能力 吸附溶质的能力 吸附空气的能力 吸附氩气的能力3A分子筛 √ ××× √√√ √√√4A分子筛 √√ ××× ×× ××13X分子筛 √√√ √√ ××× ×××二氧化硅 ××× √ × ××表9 干燥剂的选择和密封胶建议使用的干燥剂和密封胶热融丁基胶 3A聚胺酯 3A聚硫胶/单道密封 3A/13X聚硫胶/聚异丁烯胶 3A或3A/13X其他胶/聚异丁烯胶 3A

怎样设计产品的包装  字数:4142  摘要:过去简单粗陋的包装严重影响了商品的内在品质,近年来,许多因素促使包装成为一项重要的营销工具。本文从包装设计的要求和如何充分发挥包装的促销功能出发,介绍了产品包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列举了几种当前企业经常使用的包装策略。  关键词:产品包装 物流 促销  中图分类号: TB482 文献标识码: A  How to Design the Sales Packing  Wang Huiyan  (Economy Management Department,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In the past, the simple and shabby sales packing of commodity resulted in a bright to the actual quality of With discuss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acking designing and how to utilize the promotion function of packing,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acking design and present several packing methods applied frequently by the businesses in   Key words: Sales Packing Logistics Promotion  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基于成本和生产的考虑,其主要功能只是包容和保护商品,不太注重包装的美学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包装的功能。所以过去简单粗陋的包装严重影响了商品的内在品质。近年来,许多因素促使包装成为一项重要的营销工具。它必须吸引顾客注意,描述产品的功能特色,给顾客以信心,使产品在顾客心目中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因此,包装的促销功能越来越突出,它是无声的推销员,充当着广告的媒体。而且,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表示他们愿意为产品的便利、美观、可靠以及包装精美所代表的名声多付一点钱。设计优良的包装可以很快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公司和品牌的形象。所以,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上营销成功,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产品的包装。如何设计适合产品特色、品质、形象的包装,就成为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包装设计的要求  包装的大小、形状、色彩、文字说明和图案必须协调一致,支持产品的定位。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靳埭强设计的猛龙牛仔就是这一宗旨下的传神之作。" 因为美国以出产优质的牛仔裤而闻名,所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为猛龙牛仔的形象增加了美国色彩。同时在其外包装上增加了充满节日气氛朱古力形象,使得这个包装有了浓郁的人情味。" 新的包装推出来后,猛龙牛仔的市场迅速打开,现在猛龙牛仔已是香港人过节送礼的佳品。比较典型的案例,如伊利儿童奶粉的包装。鉴于国内奶粉包装设计尚无人使用高质感玩具插图的情况,伊利选用了与儿童关联性较强的玩具插图当主视觉,让人一眼便知本产品与“儿童”、“成长”有关,视觉效果清楚又直接。伊利婴幼儿奶粉全系列的包装色彩采用粉色系,传达“亲切”及“温馨”的视觉感受。本产品上市后火爆的程度只能用“供不应求”来形容。  包装的构造要便于使用、保存。包装的发展主要基于使用的保质性、便利性。许多小食品的包装设计在这方面很典型:包装袋开启边设计成锯齿形,便于开启;包装袋内充上惰性气体,防止霉变,保持新鲜,便于保存。公司应考虑开发出复合包装来实现保质目的,如在大包装内进行独立包装的奶粉、卫生巾等。但是,有些产品的包装还有待于改进。如火腿肠、洗衣粉等等。火腿肠,尤其是小重量的,打开食用很不方便;洗衣粉包装应考虑在每次的用量上如何把握。  包装要不断创新。产品的改进和开发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变化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作为产品的一部分的包装也必须不断创新。哪个品牌能首先创新包装,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则其市场占有率必然会有显著提高,给公司带来胜过竞争者的可观利润。儿童型AD钙奶市场主要由“哇哈哈”、“乐百氏”两个品牌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包装采用吸管式。而新品牌“小家伙”果奶,一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其创新的旋转式盖子。只要稍稍用力旋转,再揭下盖子,便可饮用。这种包装安全、实用,很适合儿童。处于今天的市场环境,消费者的偏好在不断改变,技术在不断更新,大部分公司必须每隔1年至2年甚至几个月便要重新设计包装。  包装必须和产品的广告、价格、分销渠道以及其他的营销决策一致。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图案、色彩、设计风格等必须与广告一致,这样做可以壮大企业声誉,提高可信度。百事可乐公司在亚洲请著名歌星王菲来做广告,其电视广告、户外广告与产品包装的色彩、图案、风格完全一致,使消费者能在不同的场合看到相同的信息,提高了接触频率,不仅加深了对产品印象,而且使消费者感觉公司的产品与广告宣传是一致的,是可以信赖的。追求包装精美、优良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也就是实际售价确定包装成本。如果目标市场顾客的购买力有限,就要相应地降低包装成本。反之,可以给产品设计精美、优良、材质成本较高的包装。可口可乐早年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考虑到我国消费者消费水平偏低的特点,其产品一律使用塑料瓶的大包装,以降低包装成本,从而降低售价。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听装的可乐也开始在市场上大量销售。对物流、销售渠道环节多的大量分销的产品,如日用品,其包装要使经销商易于处理。  包装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环保性。现在大部分产品的包装材料使用的是塑料、聚拢乙烯泡末,这类材料难以自然分解,形成了污染环境的“白色垃圾”。如很多食品的包装,一次性快餐饭盒,大部分零售商店包装所售商品等都使用这类包装。“白色垃圾”已经形成破坏环境的严重问题,社会急需可以降解的包装替代品。  包装设计具有很直观的效果。当你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寻觅时,你的目光在每件产品上的停留时间是很短的,因此,包装设计必须是直接的,直观的,它必须清晰明了,使顾客对产品的用途一目了然,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平面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图案与色彩的应用,正确的节奏把握,材质的选择等等,都有具体的了解与掌握,力求使每项设计都经济实用。伊利婴幼儿奶粉包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一点。设计师考虑到每一位妈妈在摆满众多品牌奶粉的货价前,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孩子多大了,他需要的是哪一个阶段的奶粉,其次看品牌。所以伊利把表示阶段的字样放在最显著的位置,设计得很抢眼。这也是伊利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二、可以使用的包装策略  再使用包装策略。使包装物不仅能包装商品,而且在商品使用后还能移做他用,给消费者以额外利益,促使消费者购买。月饼、糖果等类食品的塑料、铁制盒式包装,是比较成功的。  组合包装策略。就是按消费习惯,将多种有关联的商品组合在同一包装物中,便于配套购买商品,有利于商品的连带出售。如一套牙具、梳子、小镜子和香皂盒组合在一起,主要针对外出或旅行的消费者,便于购买和使用。礼品盒常常采用此中策略,如雀巢咖啡礼盒、茶具、酒具、婴儿用物品、地方多种特产组合等等,但必须注意包装外观要精美。  附赠品包装策略。包装内装有赠品或抽奖号码,借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和重复购买。这种策略在家庭消费品包装方面可以使用。因为小食品的购买频率比较高,而且主要消费群体是妇女和儿童,内装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赠品,就可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并且重复购买。  一致性包装策略。企业将其所生产的产品,在包装外型上(如图案、色彩、形状等)融入一致性因素,使消费者易于辨认或联想到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可以借以提高或壮大企业的声势。特别当新产品上市时,采用这种包装策略,可以利用企业已有商品的声誉,增强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采用这种包装策略,一般以企业重点产品的商标或包装印象为一致性因素。  企业协作的包装策略。该策略是指普通企业由于企业声望小,产品知名度不高,特别是新产品问世,一时难以打开市场,可以与企业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联合经营,在商品包装上重点突出联合企业的名称。包装上仿效名牌产品的包装装潢,这是适应消费者的购买经验以保持商品主顾的一种作法。如日本电子产品在初进美国市场时滞销,后采用西尔斯的商标,并以此策略占领了美国市场。  产品的成功,未必是因为包装的成功,但包装的成功,能促进产品更大的成功。总而言之,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包装,应着重表现商品本体性、趣味性、市场性的意义,追求多元个性风格化的特定价值,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包装应成为一种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动力。法国社会学专家杨·波德里雅尔曾说过:“物品想要转化为消费品就必须成为一种记号”。即在今天成熟型消费社会里,消费者所追求的已不再是一个作为物品的商品,只有在重视产品内在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的同时,重视商品包装,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泰元好包装自己会说话--伊利婴幼儿奶粉包装设计手记[J]销售与市场,2002,10:89-  〔2〕李松涛浅谈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设计网,2002,8:26-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10-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论文

电子创新设计,性能更高的便携产品的市场情况_html

以下均可参考,从参考网址进入,合适的话,给我加分!谢谢基于labVIEW虚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FPGA电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恒温箱单片机控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 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报警门铃设计论文 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基于DSP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智能抢答器设计 基于LabVIEW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DSP设计的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单片机数字钟设计自动起闭光控窗帘毕业设计论文 三容液位远程测控系统毕业论文基于Matlab的PWM波形仿真与分析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波形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设计 水位遥测自控系统 毕业论文宽带视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 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毕业论文球赛计时计分器 毕业设计论文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毕业论文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毕业论文 基于CPL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毕业论文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正弦信号发生器 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步进电动机竹竿舞健身娱乐器材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汽车倒车测距仪 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发电机保护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语音电子门锁设计与实现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无线抢答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VHDL语言PLD设计的出租车计费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控制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设计论文声控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锁相频率合成器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ultism/protel的数字抢答器 单片机智能火灾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无线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单片机对玩具小车的智能控制毕业设计论文数字频率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毕业设计论文楼宇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车辆牌照图像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设计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 工厂变电所一次侧电气设计电子测频仪--毕业设计 点阵电子显示屏--毕业设计电子电路的电子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器毕业设计论文图书馆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C3的虚拟环绕声实现电视伴音红外转发器的设计 多传感器障碍物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码录音与播放系统单片机控制的霓虹灯控制器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毕业设计10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 年产26000吨乙醇精馏装置设计卷扬机自动控制限位控制系统 铁矿综合自动化调度系统磁敏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两段传输带机电系统广告灯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CFA的二阶滤波器设计霍尔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全自动车载饮水机浮球液位传感器水位控制系统 干簧继电器水位控制系统电接点压力表水位控制系统 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电压无功补偿综合控制装置 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DSP电机调速 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电子体温计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红外测温仪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测距仪智能数字频率计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信号发生器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电子万年历 遥控式数控电源设计 110kV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22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智能数字频率计 信号发生器基于虚拟仪器的电网主要电气参数测试设计 基于FPGA的电网基本电量数字测量系统的设计 风力发电电能变换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电流继电器设计 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 交流电机型式试验及计算机软件的研究 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智能立体仓库系统的设计 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检测电路制作 智能小车自动寻址设计--小车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探讨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音频多重混响设计 单片机呼叫系统的设计 基于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 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带智能自动化的红外遥控小车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温度计的设计 智能楼宇设计 移动电话接收机功能电路 单片机演奏音乐歌曲装置的设计 单片机电铃系统设计 智能电子密码锁设计 八路智能抢答器设计 组态控制抢答器系统设计 组态控制皮带运输机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音乐门铃 基于单片机控制文字的显示 基于单片机控制发生的数字音乐盒 基于单片机控制动态扫描文字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LMS自适应滤波器的MATLAB实现 D功率放大器毕业论文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智能电话报警器 数字频率计 课程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 基于VHDL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秤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负载系统设计 电压比较器的模拟与仿真 脉冲变压器设计 MATLAB仿真技术及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 发电机-变压器组中微型机保护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生产流水线产品产量统计显示系统 水位报警显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基于MCU温控智能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 数字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的设计 200电话卡代拨器的设计 数字式心电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及波形输出实现 电压稳定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DSP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IIR设计) 一氧化碳报警器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全氢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通用串行总线数据采集卡的设计 单片机控制单闭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 单片机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单片机大型建筑火灾监控系统 USB接口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设计 基于Matlab的多频率FMICW的信号分离及时延信息提取 正弦信号发生器 小功率UPS系统设计 全数字控制SPWM单相变频器 点阵式汉字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的宽范围高精度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 开关电源设计基于PDIUSBD12和K9F2808简易USB闪存设计 微型机控制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流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新型自动装弹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交流异步电机试验自动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转速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多功能频率计的设计18信息移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和识别集散管理系统—终端设计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基于AT89C51SND1C的MP3播放器基于光纤的汽车CAN总线研究汽车倒车雷达基于DSP的电机控制超媒体技术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电子指南针设计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单片机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对漏电保护器安全性能的剖析解析民用建筑的应急照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银行自动报警系统

(最多可选2个答案) 对回答者的感言: (选填项,40字以内) 毕业论文 电信主站: 网通主站: 论文目录: 经济学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债务论文 保险论文 金融论文 期货论文 证券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发展战略 财税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 财务理论论文 融资投资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 税务论文 财政研究论文 法律论文 国际法论文 法理论文 民法论文 经济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 司法制度论文 刑法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 法律文书 律师实践 工商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工学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电子机械论文 工程建筑论文 计算机论文 物流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通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论文 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 合同 借款合同 保险合同 公司合同 证券合同 委托合同 租赁合同 承包经营 买卖合同 承包合同 技术合同 劳动合同 服务合同 产权合同 招投标书 会计论文 会计管理论文 会计理论论文 会计研究论文 电算会计论文 注册会计论文 审计论文 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化学论文 地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教育论文 教学类论文 诚信教育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电教论文 幼教论文 德育论文 师德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论文 医学论文 中医论文 西医论文 心理学论文 护理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药学论文 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逻辑学论文 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 文化论文 中西文化比较 历史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当代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法制 新农村建设论文 中国外交论文 军事理论 八荣八耻论文 马哲论文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文艺论文 体育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论文 应用文 班主任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指导 工作总结 思想汇报 实习报告 调查报告 个人简历 公共管理论文 其他 创新论文 旅游论文 英语论文 科技论文

Goldisthal抽水蓄能电站的创新设计 论文 作者:Akristoff  时间:2007-11-25 12:04: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要:2003年9月30日,德国图林根州为1060MW的Goldisthal抽水蓄能电站举行了正式的落成典礼。本文着重对发电机组及其在线监测系统的创新设计做了总结回顾。 关键词:Goldisthal 抽水蓄能电站 创新设计   经过了六年多的施工建设,2003年2月3日,Vattenfall Europe Generation(VE-G) 1060MW的Goldisthal抽水蓄能电站第一台水泵-水轮机投入运行。   Goldisthal电站位于德国图林根州南部的Schwarza河上,是欧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之一。最早的两个电站装机容量都是265MW,已经投入使用,并且成功地为Vattenfall的高压输电网送电。2004年伊始,另外两个变速机组也将投入运营。Goldisthal电站将会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最先进的抽水蓄能电站行列。   负责水泵-水轮机组(Konsortium Goldisthal水力发电站)的集团包括VA TECH Escher Wyss股份有限公司、Voith西门子水力发电站和CKD Blansko工程部门等等。发电机由ARGE AEV集团提供,包括Alstom Energietechnik股份有限公司和VA TECH ELIN股份有限公司。   土建工程包括发电主厂房、隧洞和上游水库,其承建者是ARGE PSW Goldisthal集团。   上游水库环形坝的沥青衬砌是由瑞士的Walo Bertschinger施工,下库主坝的沥青衬砌由Strabag完成。 创新与协作   Goldisthal是德国新近修建的唯一一座最大的水力发电设计方案,至少超前20年。由于它包括4个发电能力331MVA的机组,它不仅是世界上同类电站发电量最多的一座,最具能量的设备之一,而且还有一些创新点。   完全自动化环形焊接技术(TIG-Hot金属丝过程)首次应用于焊接钢制隧道内衬的环形接缝,达到了很高的安全性和焊接质量,其效率是手工焊接的两倍,而且证明对于高强度QT钢焊接是最好的。在点焊前,所有的焊接参数和程序都已经在VA TECH 水力发电站的林茨工厂按1∶1的比例原形展现。焊工的培训以及焊接程序的测试也将随后进行。   VA TECH Hydro对Goldisthal的提供范围包括变速异步发电机和同步发电机的详细设计,活动部分、轴承、轴和转动部分的生产,交流线圈的安装,所有装置安装和投入运营的监督管理,以及DIA Tech追踪诊断体系的安装。较大的水力发电设备,包括节制闸、叉管和所有的进、出口的水工钢结构都是由VA TECH Hydro和Linz提供的,电动机是由VA TECH Hydro和澳大利亚的Vienna/Weiz提供的。 提高效率   8400t钢隧道内衬是在一个临时的野外制造厂现场生产出来的。节制闸门和钢隧道内衬总共有320000t,其中160000t是在临时的施工现场生产的。   这种电动发电机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在分载涡轮运转方式(标准操作)下显著提高效率。为了实现变速运转,四台发动发电机其中两台是带有旋转炉双馈异步电机。   与正常的同步电机不同的是其转子是由三相交流电提供能量,这就可以通过用一个低频率变化的转动场传动转子来改变转动,而且是有计划地设计一套可确保高效运作的程序。在水泵运转中,为了高压输电网的稳定输出,可以控制输出量。这些机器额定电能331MVA、额定电压18KV和300347的转速(535转/分钟),另外的两台设计成常规的静态激振同步电机。   该级别的异步电机在欧洲是特有的。类似产品只有在日本生产过。在欧洲和美国使用的许多大电机都是VA TECH Hydro生产的。   在德国,VA TECH Hydro与他的合作伙伴Voith Siemens Hydro和CKD Blansk已经协作完成设计、供货并将完成安装、委托代理这四台水泵-水轮机,包括附件。在机械上,已经实现了水泵-水轮机组设计上的创新。最显著的设计特性包括一个带有轻型调速环导叶运行装置设计理念、FEM计算、最优化的蜗壳设计和在没有水压力的情况下埋置蜗壳。用于Goldisthal水泵-水轮机预应力导叶轴承证实了VA TECH Hydro的技术在一些年前已经有所发展,尤其应用于水泵-水轮机组。   VA TECH Hydro作为水泵-水轮机协会的领导者,应对水泵-水轮机的基础工程技术负责,提供一套座环的蜗壳、两套完整的带有导叶的导叶装置、上下机盖、两套转轮、专门为安装水泵-水轮机建起的成套工具等等,还有发电站的高低压系统。监测和故障早发现   鉴于生产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重要性,先进的监测和诊断系统对环境改变下的监测指示,对于分析趋势和超越警戒水面提供警告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应该提供在发生严重破坏之前非正常老化和故障变异原因的快速诊断,这些分析和诊断结果可以帮助电站操作员、技术专家和电站业主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样就可以降低维修费用和提高发电效率。   硬件和软件的利用是根据现代系统概念面向未来的发展和补充,也应支持溶合现有的监测部件要素和一定用户的扩充。   早期故障诊断、减少不定期的运转中断和缩短修理时间是将来运作过程的主要目的。此外,长时间的电子存储精确的结果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历史数据,不仅在数据分析时具备巨大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改善电站经营。达到峰值能量供应表明提高了效率。   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在Goldisthal的抽水蓄能电站上装备了DIA TECH监测和诊断系统。 在线智能监测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DIA TECH系统和国际供电公用公司合作发展。软件和硬件是由微软公司生产的“视窗”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而来的。它的模数体系结构使得对单个操作者的专用方案增强和补充发展成为可能。这种开放式的系统体系结构允许三方成果的简单综合。   各种诊断模块(已知模块)对于机械、绝缘和热力问题的鉴定是有用的,验证和监测不同的运转方式(停止、启动、稳定状态、关闭)和模型(例如发电、同步电容器运转、水泵作用运转)。   使用这种在线智能监测系统,能够较早发现主要机器部件的状态改变,而且更容易判断应力的大小,从而事先提供一个基本可靠的维修策略。这使得监控机器管理简化,与此同时改进电站的实用高效。 气候和地貌   旱季水库将提供9 106m3的水量并在雨季水库能起到控制增大洪水的作用。由于上下库水位差很大,因此,两库的水都允许使用。   在站点,特殊的气候条件要求所有的安装制作必须在抗寒的条件下完成。必须严格地遵从许多的环境规律,尤其是对于野外装配工作。与土木承包商的密切合作对隧洞工程的完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上库坐落在Farmdenkopf山上,是一座沥青混凝土密封、填石环形水坝。上库蓄水能力为12 106m3,经由钟形入口,连接两个920m长直径为2m的钢纹压力隧洞,通往发电站的洞室。   主要的洞室长137m,宽26m,高49m。该发电站由水泵-水轮机、发电机、球形阀和附属设备四部分组成。两条380m长直径为2m的尾水渠通向下库的出口,下库由Schwarza河上67m高的填石水坝构成,也组建了一个小型的电力设备。 环境保护   Goldisthal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可靠并且环保的水电能源。通过建造地下发电站,让庄稼继续在地面上生长,业主和建筑队都能够保护环境,则可避免主要的环境变化。地下洞室式发电站的运转也将是比较经济的。   电站除了提供1060MW的能量外,还将带来其它方面的利益,包括调节高压输电网和其他后备电站的主次功率。另外,在工程建设时期将用到近1000多个工人,还将有50个永久性工作岗位。另外将为当地的服务和维修部门创造80个工作岗位。   精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上库占地55公顷,包括截流,钻74 km长的隧洞进入山脉,开挖大量的石头。为了避免地质上的断层,涡流洞窟干线的位置不得不改变。不管工程多么巨大,采用简单易行的方式。   过去通常采用大块岩石锚固,再喷混凝土和钢啮合以保护桥墩和一些内部通道。开挖出的大约155000m3的原料作为水坝的填石。为了不影响风景,下游主坝的迎水面斜坡和环形水坝的外坡用草皮覆盖并且管理部门的建筑按照当地的建筑风格建造。   在整个工程中,Vattenfall不断地监测当地的动植物群落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纠正由工程引起的失衡和破坏。在德国的东部,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环境与工程相适应,已经和德国协会建立了合作基金会。[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哪些题目?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哪些题目?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希望对你有帮助哪怕只有一点点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产品或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降低资源消耗;或增强智能化和可靠性,使产品具备更加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或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有能力享用新产品……变化的实质是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机电产品生产装备的进步往往带来一个具体生产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产生质的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飞跃。支持发展这一技术领域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开发新一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智能型产品,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开发高度自动化、高精度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需要。200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将重点支持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下列六个方面适宜中小企业承担的技术产品:l、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3、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4、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5、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6、地面机动交通工具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一)简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二)简述机电一体化代表产业数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项能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件精确度及其生产效率的先进制造技术,不仅能适应单件、各种批量生产,还能加工传统方法难加工的形状复杂、精确度高的零件。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相关的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及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它将促进机械制造业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及信息技术对提升制造水平的重大作用。本基金将重点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数控单元技术的创新项目、具有结构及工艺创新的高性能的数控制造设备。(1)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可靠数控系统及驱动系统;(2)高性能加工编程软件及应用软件;(3)先进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4)先进数控加工用刀具  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1.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2g,主轴转速已达60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30m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DMG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和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1μ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h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在EMO2001展会上,新日本工机的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个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的加工。德国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下5面加工和5轴联动加工,可由CNC系统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间接控制。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TheNextGenerationWork-Station/Machine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enSystemArchitectureforControlwithinAutomationSystems)、日本的OSEC(OpenSystemEnvironmentforController),中国的ONC(OpenNumericalControl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在EMO2001展中,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ProductionCenter”(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CPC);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展出“ITplaza”(信息技术广场,简称IT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Manufacturing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简称OME)等,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1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2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  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  目前,欧美国家非常重视STEP-NC的研究,欧洲发起了STEP-NC的IMS计划(1~31)。参加这项计划的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20个CAD/CAM/CAPP/CNC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美国的STEPTools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数据交换软件的开发者,他已经开发了用作数控机床加工信息交换的超级模型(SuperModel),其目标是用统一的规范描述所有加工过程。目前这种新的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在配备了SIEMENS、FIDIA以及欧洲OSACA-NC数控系统的原型样机上进行了验证。  2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用户信心不足。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往往规划理想,实施困难。  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3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8-  〔2〕梁训王宣,周延佑。机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21-  〔3〕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5):13-  〔4〕杨学桐,李冬茹,何文立,等距世纪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国家机械工业局,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的特点。  检测传感部分 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执行器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动力源 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机电一体化主要课程  机械方面: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数控编程技术,autoCAD,Mastercam软件,C#  电工方面:可编程控制器PLC,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路,电工电子  实习课程:电力拖动,PLC,单片机,钳工,普通车、铣、刨床,数控车、铣,加工中心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专门人才,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职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1、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机械创新产品设计论文

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找论文资料肯定去知网了,清华搞的,我国的论文基本都在那里了,不会搜的话我可以教你,我百度空间里有找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困难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目前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创新学还处于发展初期,各种不同理论及工具不断涌现,远没有形成普遍可以接受的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要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充分获取适用的知识;二是要使用符合创新设计思维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充满了矛盾,所获取的知识应有助于矛盾的迅速解决,这就要求知识获取工具紧密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因此要统一研究知识获取工具与设计系统。另外,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成功设计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因此设计系统必需符合创新设计思维规律。创新设计思维规律应作为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的理论基础。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创新设计思维的研究出发,融合知识获取方法,研究创新设计理论,进而开发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系统。1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规律我们常把思维的过程称为“思路”,是因为可用路径问题来说明人类思维过程。本文提出两个机械创新设计思维原则:一是最短路径原则。设计者得到产品的功能要求后,往往首先检索出最佳设计实例,这样可以最迅速接近目标,然后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找出价值较低的极少数组件作为研究对象,再分析所得对象存在的矛盾,尝试作最小变动以解决矛盾,如矛盾没有解决则拟作更大变动或扩大研究对象范围,最后得出最优结果。通过这样途径所消耗的能量最少,体现了最短路径原则。二是相似性联想。汤川秀树的定同理论认为,联想能力就是找出事物彼此相似性的创造力,相似性是指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要用计算机系统来辅助设计师从自然界中发现形态各异的事物的相似性是很困难的,因此本文只研究从机械产品实例中挖掘相似性,以促进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计过程是从功能要求到作用原理,再到物理结构的映射过程[1]。在CBR系统中,功能要求、作用原理与物理结构可作为实例索引,因此可统称它们为索引项目。同一索引的不同类索引项目之间的联想可称为纵向联想,而不同索引的同类索引的联想可称为横向联想。判断联想是否合理的依据是相似性,相似性由已有产品实例确定。比如,“超声波研磨机产品实例”使“超声波振动”作用原理与“研磨”功能要求纵向地产生了内在联系;又如,多种产品实例可满足同一功能要求,那么它们用于实现该功能的作用原理及物理结构具有相似性。功能要求是联想的起点,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通常记忆有大量的设计实例,因而掌握纵向及横向相似性,所以能迅速地进行横向及纵向的联想,能触类旁通,得出具有相似作用原理及物理结构的实例(简称相似实例)并进行组合优化,最后得到最优解。 这两项原则已被多种设计方法不自觉地采用了,基于实例推理不但能迅速接近最优解,体现最短路径原则;物场分析法(简称TRIZ)分析了上百万设计实例,确定功能要求与作用原理及物理载体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作用原理或物理载体的可替代关系,使设计师可根据功能要求找到适当的作用原理及物理载体,体现相似性联想原则。2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 两项创新设计思维原则充分体现在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的设计中,系统还利用了多种创新设计方法及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的流程如图1所示,它包含如下关键技术: 1 实例检索 利用基于实例推理(CBR)技术时首先要深入研究它的优缺点。CBR是一种以实例为知识载体的知识供应方法。当前它仍有如下不足:首先,系统为了达到实用通常建立庞大的实例库,这导致管理困难,系统运行效率低;其次,通过检索得到的只是一个或很少实例,而其它不符合检索要求但含有适用知识的实例没有利用,支持创新的力度不够;最后,实例调整严重依赖领域知识,难度大,所以很多CBR系统简化为实例检索系统[2]。导致这三项缺点的深层原因是实例是独立的,不同实例所蕴含的知识难以组合利用。为了克服这个矛盾本文提出通过相似性联想找出相似实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组合优化,实现实例知识的重用。本系统的实例检索功能用商品化PDM系统IMAN中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功能及搜索功能来实现,实例的可视化表示与管理依靠IMAN的产品结构树功能实现。2可视化的实例模型表达及矛盾分析概念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研究一种统一的设计方案表达方法[3]。文献[4]对日本学者吉川弘之提出的FBS图进行扩充,使用两个框架分别描述一个设计方案的功能层次与结构层次,并存储功能单元与结构单元的对应关系,使计算机理解产品的结构及其功能。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够直观,因此本系统在功能层次图与结构层次图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关系图,以语义网络的方式描述结构及之间的作用关系,使结构与功能处于同一张图中,设计者可直观地理解产品原理,根据功能关系图并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分析实例存在的矛盾。实现创新的关键是正确分析产品中所存在的矛盾[5]。产品设计中的基本矛盾是产品功能成本比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未能实现某些产品功能质量目标;二是某些功能质量得到改善而某些功能质量却恶化。矛盾分析结果用于指导新作用原理、新物理结构的联想,进而找出相似实例。3基于WEB的创新设计知识库本系统的创新设计知识库包括作用原理库、物理结构库与实例库。当系统根据相似性搜索到新作用原理或物理结构后,相应的实例自动调出。作用原理库与物理结构库的开发借鉴了TRIZ的成果,再针对机械领域补充整理出二百四十余种作用原理(其中包括五十余种基本措施)。在每种作用原理下分别存储多种物理结构,形成物理结构库。实例库主要针对几种常见的家电产品进行开发。创新设计知识库是创新设计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WEB文本知识库,文本经过笔者开发的机械知识XML标记处理,使知识库建立在国际标准XML文本之上,因此可实现知识资源的异地共享,并且在此知识库之上可建立基于WEB的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满足异地协同设计的需要。4相似性的量化方法及改进的遗传算法每种产品的结构不同,需要不定相同的遗传算法编码。本系统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采用浮点数编码方式。在传统的遗传算法中,初始群体是通过用随机的方法来产生的[6],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实例的作用原理或物理结构的相似性作为筛选实例产生初始群体的依据。实现该途径的关键在于相似性的量化也即相似度的计算方法。相似度实质是实例的关联知识,必须以一定的算法在实例集合中挖掘得到。纵向联想的相似度实质是功能目标与实现手段的关系程度,横向联想的相似度实质是实现手段的可替代关系程度。相似度越高意味着得到已有产品实例的更多支持。根据相似度来筛选初始群体就等于利用以前的设计经历,使初始群体的产生有合理的基础,因此能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本文根据相似性联想原理提出如下纵向及横向联想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设产品实例集合为C,功能元素集合为F,作用原理或物理结构元素集合为G。分别记为:C={Ci|i=1,2,…,n}; F={Fj|j=1,2,…,m}; G={Gk|k=1,2,…,q}。实例集合中的实例Ci以不同的隶属度uij及uik分别隶属于Fj及Gk。 设元素Gk到元素Fj的纵向联想相似度为rkj,则:rkj = 又设G空间中有元素Gk和Gm。实例Cji分别以隶属度uik和uim隶属于元素Gk和Gm,设从Gk到Gm的横向联想相似度为rkm,则:rkm = 隶属度作为实例对象的一项属性来存储。系统根据以上算法从实例集合中挖掘相似度知识,辅助设计师从相似度较高的方向进行联想,并用于指导遗传算法初始群体的产生,从而促进设计创新。3 结论 本文研究创新设计思维规律并用于指导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系统的开发,系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关于创新设计思维规律论断的正确性以及多种新技术的可行性。系统可通过矛盾分析与联想,搜索到适用的作用原理、措施、物理结构及实例以解决矛盾,完成概念设计阶段的功能优化与原理优化,是实现机械广义优化设计方法的新成果。

百度文档有你所要的所有啊!

创新产品设计论文3000字

你好的!⑴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⑵ 只有自己写论文,做设计才能顺利的毕业⑶ 在这里我给出方法,以及相关资料寻找的网址,请认真阅读⑷ 否则,真的可能导致预想不到的后果!==================================================================== ❶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创论文! ❷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❸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❹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❺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❻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弄通顺就可以了!【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❶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❷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❸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❹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❺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❻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❼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 索引序列
  • 设计一款新产品论文
  •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论文
  •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论文
  • 机械创新产品设计论文
  • 创新产品设计论文3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