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

游汝杰 游汝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历:  出生:1941年7月生于浙江温州。  教育: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  职务: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  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当前研究课题: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方言学著作与十九世纪汉语方言研究  中国地方戏曲音韵研究  担任课程:先后担任过《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音学》、《汉藏语系概要》、《专业英语阅读》、《吴语概论》、《现代汉语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出访: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1989年3月-1989年4月。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990年9月-1991年2月。  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客座科学家, 1991年4月-1991年9月。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到日本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天理大学、西北大学等大学短期访问,1996年10月—12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1998年8月-11月。  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客座教授,1998年11月—2003年12月期间先后两年。此外还多次赴欧美港台参加国际会议及短期访问(一个月以下)。  著作:  撰有专著十来种(包括合作)、论文三十余篇、译文四五种。主要如下:  甲论文要目  《论普通话的音位系统》,载《中国语文》,1980年5期,328-334,合作。  《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载《民族语文》,1982年2期,33页-45页转48页。  《从语言学角度试论亚洲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载《农史研究》,第三辑。农业出版社,1983年,131-144页。  《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载《方言》,1984年1期,3-12页。  《老派金山方言中的缩气塞音》,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357-358页。  《湖南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载《方言》,1985年4期,257-272,合作。  《温州方言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及其在台语里的对应表现》,载《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273-281页。  《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 载《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184-192页。  《宋姜白石词旁谱所见四声调形》,载《中国语言学报(美国)》,1988年2期。JCLV16N2 p246-262。  《吴语里的反复问句(中、英文),经删节刊于《中国语文》1993年2期。93-102页。  《黑龙江省的站人和站话述略》,刊《方言》1993年2期,142-147页。  《吴语里的人称代词》,刊《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32-49页。  《中国南方语言里的鸟虫类名词词头及相关问题》,刊《汉语语源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JCL,NO8,1995),253-268页,美国 加州大学。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和界说》,载《复旦学报》,1995年3期。  《吴语里的合璧词》,载《中西学术》),NO1,Shanghai,  《杭州方言动词的体》,载 《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刊》), NO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语言系属研究述评》,载《云梦学刊》,NO3,  《古文献所见吴语的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载《桥本万太郎纪念中国语论集》日本内山书店,。  《西洋传教士著作所见上海话的塞音韵尾》,载《中国语文》1998年2期。  《浙江慈溪的一个闽语方言岛—燕话》,刊《语言研究》1998年2期(总第35期),90-102页。合作人:徐波。  《成化本南戏白兔记里的吴语成分》,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  《上海话、广州话、普通话接近率的计量研究》,刊《汉语计量和计算研究》(邹嘉彦等编,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1998年。57-78页。合作人:杨蓓。  《温州方言的“有字句”和过去时标志》,载《汉语方言共时和历时语法研讨论文集》(伍云姬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68-192页。  《温州方言两字组变读的音长变化》,载《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纪念王士元先生论文集,石锋、潘悟云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圣经方言译本书目考录》,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三辑,80-131页,2000年,  湖北教育出版社。  Xiang,Facts about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HW Wilson Company,US,  《吴语地理在历史上的演变》,载《中国语文研究》(香港),2001年第1期,43-56页。  《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方言学著作调查报告》,载《东方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3月。264-281页。  《吴语内部各片的音韵对应》,载《声韵论丛》第十二辑,2002年4月,台湾学生书局。189-216页。  《现代汉语的兼语式和兼语句》,载《汉语学习》2002年6期,1-6页。  《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倾向和地区竞争》,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1期,12-21页。  合作人:邹嘉彦。  乙专著要目  《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共260页,图2幅;1988年台湾南天书局出版繁体字本。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本。  《上海市区方言志》(393-483页,即语法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共18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年修订本,共336页。  《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共220页。修订本,2000年,共281页。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语言文字卷》(副主编;前言;方言学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1982年7月,共642页。  《上海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1998年再版,,118 页。  《温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445页。  《游汝杰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16页。  《汉语与华人社会》(简体字本),与邹嘉彦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  《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36页。  《游汝杰自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共348页。  丙译著要目  《上古时代的华夏人和邻族》,刊《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43-376页。  《“音位”的历史和涵义》,刊于《国外语言学》,1980年2期,23-31转38页。  《汉语》,刊于《语言与人类交际》一书,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56-71页。  《文字的始祖》,刊于《语言与人类交际》一书,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100-112页。  获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1986年。  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79-1995)二等奖。  上海市1986-199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  上海市社会科学1986年-1987年优秀学术成果奖。

因为报社低调 做人委婉。

一版序言一版自序再版序言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从语词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第三章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四章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第五章 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第六章 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第七章 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第八章 总结附录一 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附录二 茶山歌附录三 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附录四 语言学在云南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网址

新闻出版总署查无此刊,至少不能界定为正规刊物。

对外教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主要有:第一梯队:《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二梯队:《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另外,由于本体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像诸如《中国语文》、《汉语学习》、《中国语言学报》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阵地。汉语和汉字的优点: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文字有四千至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又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它们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作为记录、保存、传播知识的工具——文字,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不可埋没的贡献。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汉语和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象磁铁般的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

大师傅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英文

是目前国际上有名的英语教育类学术期刊,该刊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同时是中英文同步出版,文章全文上网。期刊简介《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是目前国际上有名的英语教育期刊,该刊为月刊,刊号为ISSN 2310-3442,出版地:新加坡。主管单位:Singapore 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Singapore Language Education Center。主办单位:Singapore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Singapore New Century Education Association。现在,杂志已经面向全球所有的华人地区发行,每期发行量超过10万份,在美国唐人街、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被广泛订阅。由于广受好评,《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杂志中的英文文章,每期杂志中已经有很大比例的文章被美国汤姆森中心的SCI数据库与CPCI-SSH数据库全文收录。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如此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的东西。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归纳起来,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语文学传统从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开始,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对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19世纪语文学家的工作为现代语言学的独立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发展到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这一传统的继承者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把语言学看成是一门横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独立的边缘科学。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有两种提法:“语言与文化”和“文化中的语言”。为了界定语言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有的语言学家将文化分为两大范畴,“大文化”和“小文化”(Bright,1976)。其中,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在文化结构中,语义的基本单位是“义素”。义素是词位通过文化结构表示语义的基本单位。一种语言中的词位和义素之间的关系是基本稳定的。这种稳定关系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使语言成为了解文化的钥匙。但是,词位和义素之间并不一定总是一对一关系。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的不同文化行为也会影响词位和义素的对应关系。 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音符号系统和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根本所在。不了解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就无法辨认该语言的语音或书写的符号,并从中获取语义。没有掌握法语语言结构的人,就很难辨认法语字母不同组合后所表现出的词义,同样,不懂俄语的人,也会把俄语当成抽象的字母组合,根本不懂它所表达的词义。

英语语言学偏重学术科研。你如果愿意攻读博士学位、以后在高校任教或在研究所做学术研究,应选考此专业。 外国语言与应用语言学偏重实际运用。你如果愿意取得硕士学位后做各种语言培训等工作,应选考此专业。 我是川大的,我给你看看川大的硕士专业的课程: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研究方向:现当代英美文学 、美国文化研究 、加拿大文化研究、欧洲文化研究; 主干课程:第二外语 、英语写作 、西方文论 、文化批评 、作家与作品专题、美国文化与文学专题 、加拿大小说 、论文写作 、两次大战间美国小说 、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美国重要历史文献选读、莎士比亚戏剧 、英美诗歌 、英国文学专题 、美国文学专题 、加拿大历史文献选读 、加拿大研究引论 、加拿大文化专题、欧洲文明史、欧洲一体化研究、欧洲国别文化与文学专题。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英语为例) 研究方向:现代英语及语音理论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 主干课程:第二外语 、外语写作 、应用语言学(英) 、语言理论研究(英) 、语言哲学(英) 、翻译通论(英) 、英汉互译实践(英) 、语义学、词汇学、语音语调学、文学翻译基础(英) 、口译理论与实践(英) 、名译评析(英) 、论文写作、心理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俄语口译 、阅读与翻译。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数据

1、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人们的意识形态集中起来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法律条例,审美意趣,而语言就是在人类产生之后,随着文化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语言又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殊性。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3、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实际上也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表现,人类因有思维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了文化,又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互相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4、语言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相互制约,虽然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映和传播工具,但并不是说语言就不如文化重要,也不是从属于文化,鉴于语言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共同成长,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扩展资料: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而随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语言也随之产生。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所在,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可以探视出它所代表的民族的社会风貌,人群心理,道德观念,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等,而人的社会性决定任何人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开放又先进的社会里。正是在不同人群,不同种族的相互交流,文化渗透中社会才会不断进步,而语言就是这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所以说文化和语言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对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对自己学习一门语言有很大帮助,这是要求不要片面孤立的去学习一门外语,只有通过不断地了解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才能真正透彻地去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论: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百度百科-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如此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的东西。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归纳起来,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语文学传统从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开始,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对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19世纪语文学家的工作为现代语言学的独立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发展到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这一传统的继承者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把语言学看成是一门横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独立的边缘科学。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有两种提法:“语言与文化”和“文化中的语言”。为了界定语言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有的语言学家将文化分为两大范畴,“大文化”和“小文化”(Bright,1976)。其中,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在文化结构中,语义的基本单位是“义素”。义素是词位通过文化结构表示语义的基本单位。一种语言中的词位和义素之间的关系是基本稳定的。这种稳定关系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使语言成为了解文化的钥匙。但是,词位和义素之间并不一定总是一对一关系。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的不同文化行为也会影响词位和义素的对应关系。 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音符号系统和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根本所在。不了解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就无法辨认该语言的语音或书写的符号,并从中获取语义。没有掌握法语语言结构的人,就很难辨认法语字母不同组合后所表现出的词义,同样,不懂俄语的人,也会把俄语当成抽象的字母组合,根本不懂它所表达的词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0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注重加强理论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大学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 社会科学II出版发行:浙江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8-942X, 33-1237/C创刊时间:1955  影响因子 000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影响研究、会展经济、旅游目的地、业界之声、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规划及国外旅游研究前沿等方面的文章;逢双月集中刊登外语学术成果,主要刊登: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跨文化研究及外语教学等方面的文章。主管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快捷分类:文学文史哲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3-6539, 11-2802/H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 420审稿时间:6-9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南开语言学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希望所刊出的论文既要视野开阔,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具体而微。在研究内容上,可以有语言本体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来解决汉语和其他语言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主管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  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快捷分类:文学中国语言文字 哲学与人文科学出版发行:天津  半年刊  A4期刊刊号:978-7-100-1007-6,创刊时间:2002审稿时间:6-9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语言与文化期刊官网首页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拓展资料文化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扩展资料。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网址有错吧 把邮箱地址给我 具体题目作者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它是史前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的创造性。 (2)它既不属于主观世界,也不完全属于客观世界,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性质。 (3)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是超时代、超政治、超观念的。 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说它是最重要的载体,是相对于其他载体而言。其他载体只能向人们显现文化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一个角落;而语言则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语言如果要超越时空,就需要借助于文字。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文字充当着最重要的载体,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负载功能,是靠它与语言的特殊关系而存在的。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语音和语法是超时代的。有人主张汉语语法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意识,似乎至今缺乏有力的论证。 语言对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力  文化内容,特别是哲学文化在靠语言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分不清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于是经常误把语言和其所指混同。于是语言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最突出的例子如语言崇拜(包括文字崇拜),如汉语的双音节词汇对对称美的观念的形成所起的强化和推动作用,如宗教语言进入全民语言后,语言本身对人产生影响等。 语言理解与文化理解的关系 正是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换言之,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三个层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给这个,不给那个,至于课程给予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怎样确定,则是应该进行研究的。 近年汉语教学界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重视,即基于这一原理。学界在这方面进行的探讨已经不少,意见虽不很一致,但在上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则是共识。

  • 索引序列
  •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
  •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网址
  •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英文
  • 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官网首页数据
  • 语言与文化期刊官网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