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杂志的影响因子

杂志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文章的影响因子和杂志的影响因子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是以发表杂志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准的。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扩展资料:IF作为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估的指标之一并非是汤森路透创造的。它的真正发明者是美国科技情报所(ISI),1992年并入了汤森路透。自1975年以来,ISI每年定期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其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期刊IF。一般来说,一本期刊的IF越高,证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因此,ISI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一种文献计量学的工具来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期刊。后来,IF的数值逐渐变成为反映科学家和学者对于值得关注和有帮助的科学研究的判断。

1、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影响因子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从上面可以看出,影响因子是针对杂志的,不是针对某篇文章,但一般说文章的影响因子就是其发表的杂志影响因子。2、被引用次数就是被别人放在了他的论文的参考文献里有什么其他想知道的再问我哈。。。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由尤金·加菲得在1960年代创立。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在1998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

有的。一般提到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默认指的是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然而,对于很多非理工科的同学来说,经常接触的期刊为中文期刊。一般而言,中文期刊的重要性主要通过被收录的数据库来进行评判。1、首先,我们打开知网(网址:),在主页搜索框右下角,点击出版物检索。2、这样就进入到出版物检索界面了,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检索的期刊名即可。除了上面这种网页版查询方法外,还给大家提供一种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在微信中搜索关键字《论文影响因子》,切换到小程序选项。即可通过这个图标带有中文核心字样的小程序,进行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以上便是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两种方法。不过,因为对中文期刊的评价缺少相关量化指标,权威的统计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机构,目前只有知网有相关数据进行发布。但相对来说,影响因子数据不是很全,只能查询近一年的影响因子。且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基本上都是低于1。目前仅仅只作为参考。

一、看该篇文章发表期刊,好的期刊(比如20以上因子的)不会有低影响因子的(5的)文章。二、该篇文章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向,研究深度等,通过使用数据,页面浏览量,从Scopus和CrossRef获得的引用次数,社会网络链接(social networlking links),媒体报道,评论以及读者等级(user ratings )等方面鉴定你的文章影响因子。比如,你的文章每年被5篇引用,并保持十年,因子上个5差不多。三、注意:传统的IF评价的是一个期刊整体的水平,而不是单个文章的水平。

杂志的影响因子

一、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什么?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计算公式:IF(k)= (nk-1+nk-2) / ( Nk-1+Nk-2)。  二、如何查询期刊影响因子  首先,查询影响因子要知道具体的查询地址,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的查询地址不同。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  其次,查询影响因子必需知道期刊缩写名,这个有很多规则,具体如下:  单个词组成的刊名不得缩写  部分刊名由一个实词组成,如Biomaterials,nature,science等不得缩写。  刊名中单音节词一般不缩写  英文期刊中有许多单音节词,如FOOD,CHEST,CHILD,这些词不得缩写。如医学期刊hearand lung, 缩写为Heart Lung,仅略去连词但少数构成地名的单词,如NEW,SOUTH等,可缩写成相应首字字母。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可缩写为N Engl J Med,不应略为New Engl J Med,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urgery可缩写为S Afr J Surg,不可缩写为South Afr J S另外,少于5个字母(含5个字母)的单词一般不缩写,如Acta,Heart,Bone,Joint等均不缩写。  刊名中的虚词一律省略  国外学术期刊刊名中含有许多虚词,如the,of,for,and,on,from,to等,在缩写时均省去。如Journal of chemistry缩写为J chem,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缩写为Arch Med R  单词缩写应省略在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英文单词缩写一般以辅音结尾,而不以元音结尾。  如American省略为Am,而不省略为Ame或Amer,Medicine或Medical缩写为Med,European缩写为Eur等。但Science例外,缩写为Sci,可能是因为元音I之后又是元音E的缘故。缩写刊名每个词首字母必须大写,而不可全部都用大写或小写。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大于2。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计算方法,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相关如下比如说,某期刊2014年、2015年发文总量是200个,2014年、2015年被2016年被引次数总计100个,那2016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100÷200=5。影响因子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但影响因子的判断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同专业对应的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差别很大,综合类的和专业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一个综合类的期刊,因是大类,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影响因子就高;而比较小类的冷僻的专业,因为研究的人本来就少,被引用率就低。

文章的影响因子就是杂志的影响因子吗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具体的某篇论文的是没有影响因子的!只有引用次数的多少!影响因子是对期刊来讲的!

有的。一般提到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默认指的是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然而,对于很多非理工科的同学来说,经常接触的期刊为中文期刊。一般而言,中文期刊的重要性主要通过被收录的数据库来进行评判。1、首先,我们打开知网(网址:),在主页搜索框右下角,点击出版物检索。2、这样就进入到出版物检索界面了,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检索的期刊名即可。除了上面这种网页版查询方法外,还给大家提供一种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在微信中搜索关键字《论文影响因子》,切换到小程序选项。即可通过这个图标带有中文核心字样的小程序,进行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以上便是查询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两种方法。不过,因为对中文期刊的评价缺少相关量化指标,权威的统计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机构,目前只有知网有相关数据进行发布。但相对来说,影响因子数据不是很全,只能查询近一年的影响因子。且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基本上都是低于1。目前仅仅只作为参考。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区别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是的,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的杂志社的文章被引用、被提及的次数越多。你想很多人写篇文章时都会看看你的文章,说明你的文章比较有权威,自然会说明文章质量高。

  • 索引序列
  • 文章的影响因子和杂志的影响因子
  •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
  • 杂志的影响因子
  • 文章的影响因子就是杂志的影响因子吗
  • 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区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