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医学类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医学类

发布时间: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医学类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已在官网上发布。预警期刊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各等级关注问题侧重不一,预警风险依次减弱。高风险预警旨在抑制学术不端问题:批量论文涉及“论文工厂”;中风险预警旨在促进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和优化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期刊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国际化程度低,以及论文处理费不合理;低风险预警旨在提醒科学家,期刊存在学术影响力骤降风险:大体量期刊发文量激增。《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确定的原则是客观、审慎、开放。期刊分区表团队希望与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部门、期刊及出版商等共同努力,夯实科学精神,打造气正风清的学术环境。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预警期刊的识别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立分析维度及评价指标,而后基于指标客观数据产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处理费(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找出那些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

医药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

说明你有学术不端行为……进入黑名单,这个出版社所在其它期刊你可能都进入黑名单了……就是不再接收你的文章,你的同校同事文章可能也不再接收了……

我怎么知道呢

各单位为了加强对其科研工作的管理,有认定的一些期刊,也有一些期刊因各种原因不符合他们单位要求,所以进了单位“黑名单”。所以安排稿件,需要看自己单位要求哈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2020

很多呃,所谓黑名单是各个省份都不一样的,比如福建厦门有些单位不认可《法制与经济》但是其他地方认识,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你可以去你们当地的相关部门咨询一下再投稿,免得发了没用。。

以财政类核心期刊目录为例: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地方财政研究4、国际税5、税务与经济黑名单目录:1、经济学研究类的《科技进步与对策》2、《经济与管理研究》3、《经济纵横》4、《软科学》5、《中国科技论坛》扩展资料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退休金挂钩,毕竟职称不同,退休后待遇差距很大,这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发表记录。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期刊“学术垃圾”比例惊人 发论文明码标价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山大学被曝列中文期刊黑名单 称用于内部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福建农业大学-2018年版北大中文期刊核心目录(2017第八版,2018~2022适用)

非法期刊:1、《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3、《中国健康月刊》。4、《中华护理杂志》(CN12-4226)。5、《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CN98-0327)。6、《现代护士进修杂志》。7、《航空航天医学》。8、《当代医药》。9、《中国医药管理杂志》。10、《中国现代医药应用》。11《中国医药卫生导报》。12、《中国卫生导报》。13、《中外妇儿健康》。14、《中国当代医学》。15、《医学新知杂志》。16、《中国中医药咨讯》。套刊和假刊都是评职称不认可的:期刊级别一定要按照评比文件,最要当心提防的是,现在有一些低档期刊,刊物名上带有“教育”或“教学”两个字,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样的刊物就是教育类刊物,唯一识别方式就是CN号的首字母,是按照中图分类号来的。作者一定要看期刊是否为纯教育类(G4类,CN刊号首字母为G4)或作者所从事专业类别刊物(如计算机类CN刊号首字母是T,医学类CN刊号首字母是R)。另外,还有些文件中规定了刊物必须是正刊,而作者发表的刊物是副刊、增刊或者套刊,那么自然也是不能用的。虽然版面费极低,但是花低价发了也没有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套刊有以下几个特点:1、套用其它刊物的出版权利。2、刊名、刊号与新闻出版总局备案不一致。3、有的套刊也会将原刊放到刊名里,后面以“·”形式附加自己名字。假刊的特点:1、新闻出版总局查询不到,多见于仿制教育期刊。2、刊名总是很好听,如“*教育论坛”、“*教育研究”等。3、纸质出版物与期刊网真刊收录数据不一致。4、版面费低廉,页码厚,纸质出版物上面信息不全。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中文类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已在官网上发布。预警期刊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各等级关注问题侧重不一,预警风险依次减弱。高风险预警旨在抑制学术不端问题:批量论文涉及“论文工厂”;中风险预警旨在促进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和优化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期刊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国际化程度低,以及论文处理费不合理;低风险预警旨在提醒科学家,期刊存在学术影响力骤降风险:大体量期刊发文量激增。《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确定的原则是客观、审慎、开放。期刊分区表团队希望与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部门、期刊及出版商等共同努力,夯实科学精神,打造气正风清的学术环境。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预警期刊的识别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立分析维度及评价指标,而后基于指标客观数据产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处理费(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找出那些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

以财政类核心期刊目录为例: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地方财政研究4、国际税5、税务与经济黑名单目录:1、经济学研究类的《科技进步与对策》2、《经济与管理研究》3、《经济纵横》4、《软科学》5、《中国科技论坛》扩展资料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退休金挂钩,毕竟职称不同,退休后待遇差距很大,这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发表记录。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期刊“学术垃圾”比例惊人 发论文明码标价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山大学被曝列中文期刊黑名单 称用于内部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福建农业大学-2018年版北大中文期刊核心目录(2017第八版,2018~2022适用)

预警杂志是有些SCI期刊发文量特别大,而且收费特别高,基本上给钱就能发,这些期刊属于掠夺性期刊,学术价值不高,并且有可能被SCI剔除,因此对这类期刊进行一些警示,就叫国际期刊预警。预警期刊往往是期刊质量出现了问题,这种期刊非常的危险,假如这个时候你在投的文章被接受,意味着你的文章可能随着期刊降级(掉出SCI名录)而降级,进而影响你毕业(正常期刊不预警不掉出SCI是没问题的),所以预警期刊一定要注意。预警期刊名单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都会考虑自己所处的单位会如何看待预警期刊名单上的期刊,主要包括为是版面费的报销问题,是否纳入绩效考量,是否可以用于后续基金和课题的代表作。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制度,实际上是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中国教育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区别

预警杂志是有些SCI期刊发文量特别大,而且收费特别高,基本上给钱就能发,这些期刊属于掠夺性期刊,学术价值不高,并且有可能被SCI剔除,因此对这类期刊进行一些警示,就叫国际期刊预警。预警期刊往往是期刊质量出现了问题,这种期刊非常的危险,假如这个时候你在投的文章被接受,意味着你的文章可能随着期刊降级(掉出SCI名录)而降级,进而影响你毕业(正常期刊不预警不掉出SCI是没问题的),所以预警期刊一定要注意。预警期刊名单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都会考虑自己所处的单位会如何看待预警期刊名单上的期刊,主要包括为是版面费的报销问题,是否纳入绩效考量,是否可以用于后续基金和课题的代表作。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制度,实际上是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黑名单是限制固定用户不能与你联系。红名单是为避免垃圾短信发到相关部门领导那里,运营商利用技术手段,将一些“重要人物”的手机号进行屏蔽,以免其像普通用户一样收到垃圾短信。被列入“红名单”的主要省市领导级别的人,进入红名单后,运营商会通知全体代理商不得向其电话推销、发送广告短信。

您提出的《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应与公民个人信用体系挂钩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一些不良的学术风气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同、联动,构建科研诚信建设合力,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98号),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和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学校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健全18岁以上成年学生诚信档案,针对考试舞弊、学术造假等不诚信行为开展教育。同年,科技部会同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国科发政〔2016〕97号),规定建立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将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人记入科研失信行为数据库。 严格科研诚信审核。以科研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为基础,由科技部牵头建立覆盖科技管理全过程的科研诚信审核机制,在国家科技计划的评审中开展科研诚信审核,全面覆盖科技计划项目、基地建设、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的申报、组织实施、验收、监督和评估各环节,对存在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相关责任主体采取“一票否决”,取消其承担项目、评奖评优的资格。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从2018年开始实施“四方承诺”制度,要求申请人、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基金工作人员共同确保项目评审工作公正性,在会评阶段实行驻会监督制度,对会议评审开展监督,引导和保障评审专家队伍更加科学地履行学术评价职责。 强化学术不端查处。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要求坚持预防和惩治并举,坚持自律和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开展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论文造假、考试作弊行为,认定并处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267起,开展科研诚信审核3万人次。2018年11月,教育部在内的4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8〕1600号),对科研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提出了43项联合惩戒措施,明确规定由科技部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向签署备忘录的相关部门提供科研领域联合惩戒对象的相关信息,同时在“信用中国”网站、科技部政府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科研领域联合惩戒对象信息,按照备忘录约定内容依法依规实施惩戒。 加强学术期刊管理。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机制”的规定,科技部建立了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及黑名单,并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对在列入预警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及时警示提醒,对在列入黑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建设科学评价体系。2018年10月科技部会同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国科发政〔2018〕210号),对各类科技评价活动中涉及“四唯”的作法限期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科技部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对企业人才申报明确不受职称限制并放宽学历要求,全面加强代表成果评价,评价指标不与论文、学历及奖项直接挂钩;教育部从高校实际出发,在科技领域“四唯”基础上增加了“唯帽子”,开展了教育系统的“五唯”清理,提出更加注重质量和贡献导向的评价体系设计,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

  • 索引序列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医学类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2020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中文类
  • 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区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