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半导体材料期刊排名

半导体材料期刊排名

发布时间:

半导体材料期刊排名

期刊名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APPL PHYS A-MATER 出版周期 Monthly 出版ISSN 0947-8396 通讯方式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期刊主页网址 在线投稿网址 邮箱投稿 其他相关链接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Current Contents - Physical, Chemical & Earth Sciences 偏重的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7) 无机非金属材料(6) 数理科学(3)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3) 物理学I(3) 凝聚态物性 II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2) 半导体材料(2) 发光材料(1) 纳米材料(1) 材料(1)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1) 投稿录用比例 85% 审稿速度 平均 92308 个月的审稿周期

JCR分区, 工程技术3区 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材料科学:综合4区PHYSICS, APPLIED物理:应用4区 不是top期刊

给你找个中国的:自动化、计算机部分1 计算机学报 北京 中国计算机学会等2 软件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4 自动化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等5 计算机科学 重庆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6 控制理论与应用 广州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等7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京 中国计算机学会等8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京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北京 中国自动化学会等10 控制与决策 沈阳 东北大学11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12 计算机工程 上海 上海市计算机协会13 计算机应用 北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14 信息与控制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5 机器人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6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A版 北京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17 计算机应用研究 成都 四川省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18 系统仿真学报 北京 航天机电集团北京长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1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北京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等20 遥感学报 北京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1 中文信息学报 北京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2 微计算机信息 北京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山西协会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南京 中国电子学会等24 微型机与应用 北京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6研究所25 传感器技术 哈尔滨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9研究所26 传感技术学报 南京 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东南大学27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京 航天工业总公司706所2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上海 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等29 微型计算机 重庆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30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西安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等 无线电、电信部分1 电子学报 北京 中国电子学会2 中国激光 北京 中国光学学会3 半导体学报 北京 中国电子学会等4 通信学报 北京 中国通信学会5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6 光电子、激光 天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7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8 激光杂志 重庆 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9 激光技术 成都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京 中国光学学会等12 量子电子学报 合肥 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13 应用激光 上海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14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京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等15 电子技术应用 北京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16 半导体光电 重庆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17 激光与红外 北京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18 电信科学 北京 中国通信协会19 半导体技术 石家庄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20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南京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21 现代雷达 南京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22 信号处理 北京 中国电子学会23 电波科学学报 新乡 中国电子学会24 电视技术 北京 信息产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25 压电与声光 重庆 机械电子工业部第26研究所26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7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上海 中国光学学会28 红外与激光工程 天津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8358研究所29 电路与系统学报 广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30 光电工程 成都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31 光通信研究 武汉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32 微电子学 重庆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33 通讯技术 成都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34 光通信技术 桂林 电子工业部第34研究所35 液晶与显示 长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光学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36 微波学报 南京 中国电子学会37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京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信息研究所3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京 中国真空学会39 数据采集与处理 南京 中国电子学会等40 红外技术 昆明 昆明物理研究所41 电子元件与材料 成都 宏明电子实业总公司(国营第715厂)

你去这个专业较强的有关大学的网站看看 上面应该有相关文献的出处的 例如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大学

半导体材料期刊

全称为:AFM: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原子力显微镜。AM: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杂志有:1、《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评论材料》。2、《Nature Energy》《自然能量》。3、《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4、《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5、《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AFM全称Atomic Force Microscope,即原子力显微镜,它是继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之后发明的一种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的新型仪器,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各种材料和样品进行纳米区域的物理性质包括形貌进行探测,或者直接进行纳米操纵。现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生物、化工、食品、医药研究和科研院所各种纳米相关学科的研究实验等领域中,成为纳米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分类﹕(1) 接触式﹕利用探针和待测物表面之原子力交互作用(一定要接触),此作用力(原子间的排斥力)很小,但由于接触面积很小,因此过大的作用力仍会损坏样品,尤其对软性材质,不过较大的作用力可得较佳分辨率,所以选择较适当的作用力便十分的重要。由于排斥力对距离非常敏感,所以较易得到原子分辨率。(2) 非接触式﹕为了解决接触式之AFM 可能破坏样品的缺点,便有非接触式之AFM 被发展出来,这是利用原子间的长距离吸引力来运作,由于探针和样品没有接触,因此样品没有被破坏的问题,不过此力对距离的变化非常小,所以必须使用调变技术来增加讯号对噪声比。在空气中由于样品表面水模的影响,其分辨率一般只有55nm,而在超高真空中可得原子分辨率。(3) 轻敲式﹕将非接触式AFM 改良,将探针和样品表面距离拉近,增大振幅,使探针再振荡至波谷时接触样品由于样品的表面高低起伏,使的振幅改变,再利用接触式的回馈控制方式,便能取得高度影像。分辨率介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之间,破坏样品之机率大为降低,且不受横向力的干扰。不过对很硬的样品而言,针尖仍可能受损。

物理学报》:发展与成就《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创刊于1933年,原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3年易为现名的中文期刊。《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和黄祖洽,现任主编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由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 2003年《物理学报》被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0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30,总被引频次为2410次。特别是该统计显示,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68种国际上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23和第28。其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这几年来,本刊继续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物理学报》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其中,在2004年《物理学报》刊登的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5%。这表明《物理学报》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提高了期刊自身的整体学术水平。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物理学报》被引相对较多的论文,其学术内容按国际物理学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黑洞、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反映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目前,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本刊2003年web下载58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61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2715,web影响因子4813。本刊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近几年来,《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02、2003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以及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其中除杨振宁教授上述对《物理学报》的评价外,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发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1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称:《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刊物,所登的许多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高,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当今,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面对我国入世后激烈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时代呼唤期刊工作者与科学家、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的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半导体学报》简介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报道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超晶格和微结构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包括量子点和量子线等材料在内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及性质测试,半导体器件物理,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CAD设计和研制,新工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与半导体器件相关的薄膜生长工艺,性质和应用等等。本刊与物理类期刊和电子类期刊不同,是以半导体和相关材料为中心的,从物理,材料,器件到应用的,从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跨越物理和信息两个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发表中、英文稿件。《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半导体学报》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每期190页左右,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均有英文目次,每篇中文论文均有英文摘要。《半导体学报》主编为王守武院士。国内定价为35元。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半导体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国内读者可直接到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期刊名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APPL PHYS A-MATER 出版周期 Monthly 出版ISSN 0947-8396 通讯方式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期刊主页网址 在线投稿网址 邮箱投稿 其他相关链接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Current Contents - Physical, Chemical & Earth Sciences 偏重的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7) 无机非金属材料(6) 数理科学(3)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3) 物理学I(3) 凝聚态物性 II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2) 半导体材料(2) 发光材料(1) 纳米材料(1) 材料(1)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1) 投稿录用比例 85% 审稿速度 平均 92308 个月的审稿周期

半导体材料期刊投稿

ieee A区

物理学报》:发展与成就《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创刊于1933年,原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3年易为现名的中文期刊。《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和黄祖洽,现任主编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由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 2003年《物理学报》被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0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30,总被引频次为2410次。特别是该统计显示,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68种国际上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23和第28。其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这几年来,本刊继续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物理学报》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其中,在2004年《物理学报》刊登的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5%。这表明《物理学报》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提高了期刊自身的整体学术水平。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物理学报》被引相对较多的论文,其学术内容按国际物理学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黑洞、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反映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目前,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本刊2003年web下载58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61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2715,web影响因子4813。本刊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近几年来,《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02、2003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以及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其中除杨振宁教授上述对《物理学报》的评价外,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发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1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称:《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刊物,所登的许多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高,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当今,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面对我国入世后激烈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时代呼唤期刊工作者与科学家、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的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半导体学报》简介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报道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超晶格和微结构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包括量子点和量子线等材料在内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及性质测试,半导体器件物理,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CAD设计和研制,新工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与半导体器件相关的薄膜生长工艺,性质和应用等等。本刊与物理类期刊和电子类期刊不同,是以半导体和相关材料为中心的,从物理,材料,器件到应用的,从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跨越物理和信息两个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发表中、英文稿件。《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半导体学报》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每期190页左右,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均有英文目次,每篇中文论文均有英文摘要。《半导体学报》主编为王守武院士。国内定价为35元。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半导体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国内读者可直接到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脚后跟读萨嘎施工此外空间站德国 微十第个毫的 微时第厘毫第万 微十第毫厘微第毫微毫微 丝素大会受到第微毫分毫万微 十第时毫微万个 受到 受到考察一是地方 ]调查撒地哦佛'死敌恢复形成开户行法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突破,常常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继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硅基半导体为代表)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之后,在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宽带半导体材料。 以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内、外量子效率高,具有高发光效率、高热导率、耐高温、抗辐射、耐酸碱、高强度和高硬度等特性,是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它的研究开发,不仅会带来IT行业数字化存储技术的革命,也将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照明的历史。 氮化镓材料可制成高效蓝、绿光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又称激光器),并可延伸到白光LED,用高效率蓝绿光发光二极管制作的超大屏幕全色显示,可用于室内室外各种场合的动态信息显示,使超大型、全平面、高清晰、无辐射、低功耗、真彩色大屏幕在显示领域占有更大的比重。高效率白光发光二极管作为新型高效节能固体光源,使用寿命超过10万小时,可比白炽灯节电5-10倍,达到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用于制作下一代DVD,可比现在的CD光盘提高存储密度20倍以上。另一方面,氮化镓材料宽带隙的特点也保证了它在高温、大功率以及紫外光探测器等半导体器件方面的应用前景,它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快速响应、长寿命、全固体化、体积小等优点,在宇宙飞船、火箭羽烟探测、大气探测、火灾等领域内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半导体材料期刊官网

序号 英 文 刊 名 中 文 刊 名 ISSN SCIsearch SCI CDE 1 Acta Biochmica et Biophysica Sinc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0582-9879 6789 2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学报 0577-7496 89 3 Acta Ahimica Sinica 化学学报 0567-7351 6789 89 4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 US1000-9515 89 5 Acta Mathematical Sinica-New Series 数学学报(新辑,英文版) 1000-9574 89 6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 0567-7718 6789 7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0894-9166 6789 8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报 0253-9756 6789 6789 9 Acta Physica Sinica- 0verseas Edition 物理学报(海外版) 1004-423X 6789 10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物理化学学报 1000-6818 89 11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1000-3304 89 12 AI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 1005-3867 89 13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SZ0253-4827 89 14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0895-3988 789 15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ties-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251-0790 6789 9 16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005-9040 6789 1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0890-5487 89 18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vices B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SZ0252-9599 789 19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001-8417 789 20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1004-9541 6789 21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英文版) 1001-604C 6789 22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学报(英文版) 0256-7679 6789 2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0366-6999 6789 6789 24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US0256-307X 6789 6789 2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001- 6538 6 89 89 26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0253- 6102 6789 6789 27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0254-3052 6789 28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0254-9409 6789 29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1-9014 89 30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00- 324X 89 31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nal 国际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1006-706X 89 3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1005-0302 6789 33 Journal of Rare Earths 稀上学报(英文版) 1002-0721 6789 3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 341000-2413 6789 35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3282 6789 36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US1002-0071 6789 37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2-185X 89 3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学,英) 1006-9283 6789 6789 39 中国科学- B辑(化学,英) 100609291 6789 789 4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英) 1006n9305 789 789 4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英) 1006-9313 789 789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d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 1006-9321 789 789 43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1003-6236 6789 44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US1061-1932 789 45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法律与政府? US0009-4609 89 46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文学cn1005-3050 FOOO9-4617 89 47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 US0009-4625 789 48 Chinese Studies in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研究 US0023-8627 7 9 49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中国历史研究 US0009-4633 789 50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当代思潮(中文版) 1097-1467 89

在连续介质力学里,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通常的术语“应力”实际上是一个叫做“应力张量” (stress tensor)的二阶张量(详见并矢张量或者张量积)。概略地说,应力描述了连续介质内部之间通过力(而且是通过近距离接触作用力)进行相互作用的强度。具体说,如果我们把连续介质用一张假想的光滑曲面把它一分为二,那么被分开的这两部分就会透过这张曲面相互施加作用力。很显然,即使在保持连续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力也会因为假想曲面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必须用一个不依赖于假想曲面的物理量来描述连续介质内部的相互作用的状态。对于连续介质来说,担当此任的就是应力张量,简称为应力。 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单位长度变形量。因此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在直杆模型中,除了长度方向由长度改变量除以原长而得“线形变”,另外还定义了压缩时以截面边长(或直径)改变量除以原边长(或直径)而得的“横向应变”。对大多数材料,横向应变的绝对值约为线应变的绝对值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二者之比的绝对值称作“泊松系数”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我们叫本构关系(物理方程)此关系很重要!一般可通过试验确定f(σ,ε)曲线,不同材料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线弹性体中有σ=EεE为弹性系数矩阵

dsg

虽然石墨烯具有众多卓越性能,应用领域也非常广阔,例如:柔性电子、高效晶体管、传感器、新材料、电池、超级电容、半导体制造、新能源、通信、太赫兹技术、医疗等等,但是它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适合应用于半导体。因其内部结构中缺少电子带隙,所以当石墨烯被赋予能量时,电子可畅通无阻地迅速流过它。硅,是如今最佳的半导体材料,它的带隙相当大,因而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电子流。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中,二进制计算机代码都是一连串的0和1,这种“开关”电子流的能力对于实现二进制代码来说非常关键。目前,材料科学家正进一步探索其他二维材料以及原子级薄度的材料的潜能,希望找到优于石墨烯和硅的材料。应变工程,一直被作为改善这些材料性能的可能的途径之一来讨论。不同于大块的三维结构,超薄结构使得材料特别容易受到弯曲和拉伸的影响。但是,对于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材料,测试应变产生的影响,困难极大。创新通过科学探索与创新,巨大的困难也并非不可克服。近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UConn's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的研究人员通过拉伸的方式,显著提升原子级薄度的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利于下一代柔性电子、纳米设备和光学传感器的设计。在一篇发表于学术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的论文中,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 Michael Pettes 表示,六个原子厚度的双层二硒化钨(tungsten diselenide)在受到应变时,其光致发光性能表现出100倍的增长。这种材料之前从未表现出如此强大的光致发光性能。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阿德尔菲的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提供了石墨烯薄膜,用于证实康涅狄格大学测量应变所采用的校准标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Molecular Foundry 的透射电镜证实了二硒化钨双层的原子级厚度。技术Pettes 及其实验室研究生、论文领导作者 Wei Wu 成功地测量了应变对于单晶双层二硒化钨的影响。首先他们将它装入一薄层丙烯酸玻璃中,然后在氩气室中加热它。(样本暴露于空气中时会被毁坏)。这种热处理强化了材料与聚合物基板之间的粘合,近乎完美地转移了受到的应力。在之前的实验中,这点一直很难实现。然后,研究小组定制设计出一个弯曲的设备,以便他们小心地增加材料的应变,同时通过哈佛纳米系统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一个共享用户设施)的 Horiba Multiline 拉曼光谱仪,来监测它是如何响应的。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实验。Pettes 说:“通过新方法,我们对二维材料施加的应变,比之前报道的研究几乎多两倍。”最终,研究人员发现增加对材料施加的应变,能够改变电子的流动,光致发光的强度可以反映出来这一点。团队与康涅狄格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 Avinash Dongare 以及计算机建模方面的专家、前博士生 Jin Wang 的合作研究表明,在理论上,他们的处理可以操控二硒化钨及其他原子薄度的材料的带隙,这对于找到更快速更高效的半导体和传感器来说极为重要。将非常靠近转变点的间接带隙半导体转化为直接带隙,有望通向极快的处理能力。价值Pettes 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科学家们首次令人信服地展示通过机械方式操控原子级薄度的材料的特性,从而提升其性能。这种能力将通向更快速的计算机处理器和更有效的传感器。他又说:“这是首次确凿地报道了通过外部控制,从间接向直接的电子带隙转变。我们的研究成果,使得计算机科学家可采用人工智能设计出高度抗应变或者应变敏感的结构。这对于下一代高性能柔性纳米电子设备和光电设备来说极为重要。”科研人员取得这一成果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为测量应变对于超薄材料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新技术。之前,这种测量一直很难开展,同时也妨碍了创新。Pettes 表示:“涉及应变的实验通常受到批评,因为这些原子级薄度的材料的应变实验非常难以判断,并且经常被推测为是不正确的。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开展超薄材料应变相关测量的新方法,而且它非常重要,因为应变会为这些跨越许多不同科学领域的材料的特性,带来数量级的改变。”

半导体材料论文

好发。建议多看一些半导体材料论文相关的期刊找找灵感和材料。比如《新材料产业》(月刊)、《广东化工》、《化学研究与应用》杂志等。想要了解期刊投稿格式,审稿时间,发表费用的知识也可以咨询月期刊的在线老师,他们的经验比较丰富,能为您尽早的安排到合适的期刊上面。

返回英国房价高

第六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意识: 全章内容概述 1.电压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测量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电阻的概念,单位,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 4.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短路的危害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6.欧姆定理和安全用电 .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章首图是雷电现象,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可提问:生活中的电和雷电有关系吗?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节 电压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压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压?这是对学生 最基本的要求。 电压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本节重点是练习使用电压表。 图1—1是实验室模拟的雷电现象,即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与章首图相对比,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实验也有联系。教师可想办法模拟实验,演示放电现象。 电压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热知的“电压”一词来学习。教材只讲了电压是什么的问题。 教学建议:启发提问: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听说过“电压”这一概念呢?让学生讨论、阅读思考回答,让他们从实际中认识电压。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讲解电源作用、电压表示符号及单位。 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它去掉了现行教材的讲述式的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说明书自学并使用电压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先让学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然后交流获取的信息,谈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同时让学生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设计一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路,并动手实验。这样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师注意:电压表的连接与旧教材的区别:过去的是“电压表与部分电路并联”。电流从“+”入“—”出,过于抽象。现今更加直观、准确、可操作性强。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材没有告诉读数的方法,而是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电压表读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切忌直接告诉。可先展示一下电流表,让学生说说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然后想想该怎样,谈谈你从电流表的读数中受到什么启发。大胆尝试一下电压表的读数。 想想做做:电池串联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对测量的分析,不难得出串联电池组电压的特点,即让他们从实验中感知串联电池组电压比单个电池电压多,且等于个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提问:串联电池电压组给了我们哪些新的启发呢?关于学生问到并联电池组电压时,由于并联电池组在日常生活中少见,教材未研究,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外研究。 动手动脑学物理:共有4个小题,且都联系实际,给学生实践的机会。第2题自制盐水电池,并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教师应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动手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破对电的产生的神秘感。在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时,大胆用“试触”的方法来实验。遇到问题可讨论如何解决。 第2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这个探究是教材中没有告诉结论的探究。它是从学生实验演变而来的,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过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诉了一个学案,有些探究程序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写。探究的结论,学生容易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没有给出结论,其原因之一是标准中没有确定的要求。 建议:由于教材中给出了学生导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我探讨完成导学内容前五部分,然后让他们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作为课外内容布置,让学生去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实验向学生展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制作水果电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不仅用菠萝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了电压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利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方法。此实验活动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水果电池”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来做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STS: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讲保护环境的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 索引序列
  • 半导体材料期刊排名
  • 半导体材料期刊
  • 半导体材料期刊投稿
  • 半导体材料期刊官网
  • 半导体材料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