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大全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大全

发布时间: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大全

中国民居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推荐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1、《“天人合一”审美观在现代农村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3、《当今现有材料表现》  4、《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的一点看法》  5、《构建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6、《关于设计美的思考》  7、《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8、《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9、《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10、《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11、《论家居设计中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12、《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13、《浅谈家居中的灯光设计》  14、《浅谈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15、《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

去看看汉斯的(设计)或者(艺术研究快报)期刊上的文献,看看别人的论题是怎么写的

国画的前途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关于岭南建筑艺术特征的探索正从各个层面展开,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本文仅就岭南建筑的界定及其人文品格作一管窥蠡测,以期抛砖引玉。 一 岭南建筑的由来与界定 1949年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后的头10年,建筑界虽偶有广东建筑的称呼,但尚无岭南建筑的提法。岭南建筑的称呼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广东建筑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中国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50年代中期,当时的建筑界盛行复古主义,刮起一股“大屋顶”之风,产生了“凡建筑须盖大屋顶”的无形规定。面对滚滚而来的复古主义潮流,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建筑师们并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灵活的变通性(如由林克明先生设计1956年落成的广东科学馆、由夏昌世先生设计于1954年落成的现华南理工大学二号楼在屋顶形式和斗拱运用上就作了变通处理),在思想上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广东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1959年,时任我国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同志在全国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提出“要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要求和倡议。自1960年开始,广东建筑界围绕“新建筑”、“新风格”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广东建筑是否应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广东有自己的特点,广东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应有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广东建筑界也开始尝试着对以往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 从学理层面上说,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1957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广东新建筑)的特点。这是岭南建筑的学理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岭南”本意指地理上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明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广大地区,但“岭南建筑”,从其被提出的学理初衷和被认可的时代背景来看,即指建国以后的广东建筑,或称广东新建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古建筑被称为岭南古建筑,1840~1949年的广东近代建筑被称为岭南近代建筑。就广东建筑而言,其重点是广府语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建筑成为岭南建筑的最主要内容。 由于广东在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广东建筑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往往开全国风气之先,如50~60年代的“矿泉别墅”、“广州友谊剧院”,70年代的“广交会”、“白云宾馆”,80年代的“白天鹅宾馆”、“国贸大厦”,几度出现引领全国建筑界的建筑创作的繁荣局面。 随着广东新建筑的创作繁荣和成功实践,国内建筑界一方面对这种实践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关于以上述建筑为代表的广东新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理论争鸣和学术探讨。在这场方兴未艾的探讨争鸣中,其中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关于岭南建筑的学术界定。对此,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地域论”。这种观点从“岭南”的地理概念出发,认为岭南建筑即建在岭南地区的建筑,包括广东、海南、港澳以及福建南部、广西南部、台湾南部等区域的建筑。二是“风格论”。持此论者认为,岭南建筑即具有独特的岭南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适合岭南气候地理条件的平立面设计、建筑部件结构与造型以及富于岭南地域文化内涵的建筑装饰。三是“过程论”。与前面两种观点不同,过程论者着眼于建筑艺术的创作主体及其创作实践活动,认为岭南建筑是指在岭南地区这块特定的土地上所开展和进行的求新、求变、不断探索的建筑创作实践活动。换言之,岭南建筑即岭南建筑创作实践活动的简称。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和借鉴意义,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说明岭南建筑丰富的本质内涵。“地域论”强调建筑的地域性,有助于揭示岭南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某些方面的技术个性。但是,“岭南建筑,是一个有自己追求和风格的建筑创作流派。正如并不是所有岭南的绘画都可归于‘岭南画派’一样,并不是所有建在岭南地区的建筑都可以称之为‘岭南建筑’”。“风格论”更接近于对岭南建筑的艺术特征的揭示,强调建筑的文化性,有助于把握岭南建筑的文化和艺术本质。然而,为了强调建筑的艺术性而否定建筑的技术个性,不但有悖于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样一个客观事实,而且也难以真正阐释建筑的风格问题。因为建筑的艺术风格有赖于对建筑材料的技术处理,甚至,建筑的技术水平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论”强调建筑是一种纯粹的创作实践活动,无视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流露出一种“建筑创作无需理论指导”的非理性倾向,无益于岭南建筑创作及发展,不利于岭南建筑的理论研究。鉴此,我们提出“文化地域性格”的新观点来界定岭南建筑,以表示对目前关于岭南建筑“地域论”、“风格论”、“过程论”的学术借鉴和理性鉴别。建筑审美属性的最高标准在于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三者统一。“文化地域性格”论的意义在于对岭南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三者的综合揭示。“文化地域性格”论诠释了岭南建筑的三大层面的内涵,即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文化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岭南建筑,作为审美对象而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思、赋予人们审美享受,往往是以其地域技术特征为表、文化时代精神为里、人文艺术品格为核的。夏昌世和莫伯治二位前辈,作为岭南建筑的先驱者,在论述岭南庭园时指出,岭南地区包括了“广东、闽南和广西南部� 这些地区不但地理环境相近,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共同之处”。正是岭南地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影响着岭南建筑的形成和发展�铸塑了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与人文品格。 二 岭南建筑的人文品格 建筑的人文品格主要是指通过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建筑形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建筑的人文品格是以建筑的技术个性为基础的。建筑的技术个性指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织、细部处理等方面的技艺表现手法和特征。而建筑的技艺表现,从建筑的平面布局到立面造型,抑或空间组织和细部处理,都必须遵循建筑的客观适应性原理①。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所以,在“人为”即进行建筑的设计建造时,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地势来考虑建筑的布局和造型,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不忘建筑为人所用,满足人们的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理想,以便显露建筑的技术个性和人文品格。岭南建筑于此有其独到之长,涌现出无数建筑佳作,赢得人们的普遍赞誉。建筑的人文品格是隐性的、间接的、抽象的,而建筑的技术个性是显性的、直观的、形象的。建筑的人文品格和技术个性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建筑美生成的客观条件。 建筑的人文品格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岭南建筑的人文品格也反映了岭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岭南建筑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是岭南文化融通性和开放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岭南文化本身就是许多不同特质的文化融汇而成的,开放、融通性是其重要的文化机制。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融、一种综合、一种凝炼。尤其是岭南近代文化,“经过对爱国的情感和追求进步的理性之间的冲突进行合理的调适之后,岭南地区的文化精英以开放而健全的心态,在融汇中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创造性的文化转换和文化重构,而且也完成了由‘得风气之先’向‘开风气之先’的飞跃,孕育了推动中国文化向近代形态转变的岭南近代文化精神。”岭南建筑的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在岭南近代的园林、民居等多种建筑类型中得到鲜明的表现。如建于1926年的开平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以西洋建筑的特点,结合中国园林优美雅致的风格,按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布局兴建的。”又如1934年建成的广东梅县白宫镇的联芳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客家民居建筑。该建筑的平面布局基本维系客家民居“三堂四横”的传统模式,但立面造型则洋气十足,正立面在柱头、柱顶处采用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的浮雕。在装饰内容题材中,既有中国式大鹏展翅、狮子滚绣球之类的题材,又有透露出西方文化气息的内容。现当代岭南建筑以更强的自觉意识融贯中西,以求继承创新,综合发展。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

这么多,你不把分给我,哼哼`看我怎么收拾你哦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龙岩地区为众,其中位处西部的永定县和南部的南靖、平和、华安等县最为集中,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  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绳武楼以及田螺坑土楼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闻名于世的圆形土楼,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闽南的福佬语系和闽西的客家语系土楼建筑的异同,又体现了不同时代土楼建筑的特色。  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启楼,位于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整座楼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石基土墙砖木结构,通廊式。环与环间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楼墙周长6米,总面积17平方米。其中,外环4层,高4米,设4部楼梯上下,每层用穿斗式木构架和浆砌泥砖分隔成72开间;底层为厨房,2层为谷仓,3、4层是卧室,并在外墙开窗;二环高两层半,每层44开间;三环为单层,作为书房,计36开间;四环是厅堂与回廊组成的单层“四架三间”两堂式院落,是楼内族亲议事、婚丧喜庆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除了凿有2口饮用水井外,还有一个大门、3个中门、8个侧门、8个檐廊拱门、8个防卫巷门和百余米的上下楼梯、千余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着江氏族亲达80多户、600余人,现尚住有50多户、300余人。这种通廊式土圆楼,是福建闽西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为圆形土楼的杰出代表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名胜词典》、《中国住宅概说》等书,制作成模型参加国际联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向国内外发行,被日本组织的世界邮票年度评审定为当年最佳邮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历时十二年竣工的华安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蒋氏家族36户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楼背靠杯石山,面临交汇于楼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为楼名。楼的平面呈圆形,石基土墙木结构,内外环,单元式内通廊,对外开一大门和左右两侧小边门。外环四层,高18米,每层52开间,除三个楼门和祀堂占4开间外,其余48个开间分隔成12个单元,各备楼梯上下,相对独立。底层为客厅或卧房,2、3层作卧室,顶层是祖厅。内环单层,高4米,分12单元,作为厨房、餐厅和谷仓等,并有过廊与外环楼连接,围合成每个单元内的小天井。楼中央是公用的庭院,凿水井2口。外墙底层以花岗岩块石垒砌,二层以上用生土夯筑,1-3层不设窗,仅在外环的四层楼设通廊将各开间联成一体,向外凿墙开56扇窗户,广布枪眼以备防卫匪患。楼内装饰繁简有度,重点突出:正对大门的祖堂、各单元顶层的祖厅和底层小天井的檐廊,雕凿彩绘,精巧绚丽;每家每户的壁画,更多出当地名家之手,维妙维肖。这种单元式土圆楼,整体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创,建筑装饰精巧华丽,是福建闽南土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显有别于闽西的客家土圆楼。  由1座方楼(步云楼)和4座圆楼(和昌楼、文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成的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上坂村。它以方楼居中,4座圆楼立于左右上下,疏密有间,错落有致。楼与楼之间,鹅卵石阶曲折相连。每座楼皆为三层的石基土墙木结构,通廊式,底层是厨房,中层为谷仓,顶层是卧室,中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楼设四个楼梯上下外,4座圆楼皆设2个楼梯上下,一个大门出入。从第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至最后一座竣工于1966年,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黄姓子孙前后历经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间此般奇景。从山顶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奥林匹克的五环,酷似山间绽开的梅花,外国人说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中国人讲更像“地上长出的蘑菇”,倍受赞赏;从山脚往上看,座座土楼顺山势而建,壮丽得宛若江南“布达拉宫”,令人倾倒。充分展现了土楼建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特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研究员见状,赞不绝口,赋诗曰:“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楼,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筑质量而言是近代土楼建筑的上乘之作。绳武楼,结构精巧,雕饰精美,是单元式与通廊式土楼相结合的典范。和贵楼,为方形土楼,兴建于淤泥地上,以木桩垫基,高达五层。福裕楼,为五凤楼,又称府第式土楼,是客家土楼与闽西南传统民居建筑手法的有机结合。奎聚楼,为宫殿式土楼,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力。皆各有千秋。  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楼被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承启楼、振成楼、和贵楼、奎聚楼、福裕楼、绳武楼和田螺坑土楼群与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二宜楼合并,名称福建土楼。  保护范围: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平和的绳武楼,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前至田,后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陕北民居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山西与山东民居  山西太行山区与山东胶东丘陵一带两地民居形式类似,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上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山西民居还多见砖雕等装饰。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异,故屋顶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势较高,东南面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挡海洋气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后者广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较多(>700毫米/年),为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陡。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成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抹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房组成,中间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款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侗族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徵。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 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 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 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 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 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 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 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 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 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 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 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 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 在金黄色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 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 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 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 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 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 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 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 已习以为常。

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第 5千纪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可归纳为下列六类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三、“一颗印”式住宅 四、大土楼  五、窑洞式住宅 六、干阑式住宅  下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礼"的核心是建立一种等级制度。  四合院的居住秩序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对外隔绝却有天地。 "礼"是儒家为维持封建社会人际关系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种社会秩序  四合院就是一种体现了礼制思想的民宅  国人在建筑空间安排上,形成了中为尊,两侧为卑;北尊南卑;左尊右卑;前尊后卑体系。四合院中,北房的中间是客厅或祖堂,东次间是长辈卧室,西次间是主人的卧室。东、西厢房由晚辈居住,长子夫妇居东,次子夫妇居西。南房做外客厅、书斋。厢房与南房设垂花门及矮墙,隔绝内外,形成内外院,妇女不出内院,外客不进内院。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罩楼,住未出嫁的女子或女佣,或做为杂用房间。  四合院的门窗一致开向院里,门里门外都设有屏风或者影壁,外面看来相当封闭,里面的生活却自成体系。它突出长辈与晚辈、长子与次子、男人与女人的地位差别,体现了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别"、"主仆有别"的特点。  四合院平面图与功能分析  方位与功能:  乾 坎 艮  兑 中宫 震  坤 离 巽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饰彩色"的规定。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宅门都是一间,按大小和规格又有数种:如广亮大门等级最高,进深大,门扇安在中柱一线,前后各有一个空间,前部空间两侧设守门人条凳,额枋下有雀替;金柱大门较小,门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线,门前空间也较小;蛮子门更小,门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线,门前没有空间(图四)。以上三种都用在官宦人家。再小的是如意门,有的面阔只及半间,门扇也在外檐柱,用在虽非官宦而相当殷富的人家。最小的是墙门,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或模仿西洋建筑砌通天柱  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造型玲珑,相当华丽,预示由此进入内宅,丰富了内外二院的景观(图六)。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各地的四合院,适应家居生活的需要,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此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四合院民居形式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进入庭院,尤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有哪些

去看看汉斯的(设计)或者(艺术研究快报)期刊上的文献,看看别人的论题是怎么写的

这么多,你不把分给我,哼哼`看我怎么收拾你哦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龙岩地区为众,其中位处西部的永定县和南部的南靖、平和、华安等县最为集中,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  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绳武楼以及田螺坑土楼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闻名于世的圆形土楼,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闽南的福佬语系和闽西的客家语系土楼建筑的异同,又体现了不同时代土楼建筑的特色。  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启楼,位于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整座楼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石基土墙砖木结构,通廊式。环与环间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楼墙周长6米,总面积17平方米。其中,外环4层,高4米,设4部楼梯上下,每层用穿斗式木构架和浆砌泥砖分隔成72开间;底层为厨房,2层为谷仓,3、4层是卧室,并在外墙开窗;二环高两层半,每层44开间;三环为单层,作为书房,计36开间;四环是厅堂与回廊组成的单层“四架三间”两堂式院落,是楼内族亲议事、婚丧喜庆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除了凿有2口饮用水井外,还有一个大门、3个中门、8个侧门、8个檐廊拱门、8个防卫巷门和百余米的上下楼梯、千余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着江氏族亲达80多户、600余人,现尚住有50多户、300余人。这种通廊式土圆楼,是福建闽西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为圆形土楼的杰出代表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名胜词典》、《中国住宅概说》等书,制作成模型参加国际联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向国内外发行,被日本组织的世界邮票年度评审定为当年最佳邮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历时十二年竣工的华安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蒋氏家族36户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楼背靠杯石山,面临交汇于楼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为楼名。楼的平面呈圆形,石基土墙木结构,内外环,单元式内通廊,对外开一大门和左右两侧小边门。外环四层,高18米,每层52开间,除三个楼门和祀堂占4开间外,其余48个开间分隔成12个单元,各备楼梯上下,相对独立。底层为客厅或卧房,2、3层作卧室,顶层是祖厅。内环单层,高4米,分12单元,作为厨房、餐厅和谷仓等,并有过廊与外环楼连接,围合成每个单元内的小天井。楼中央是公用的庭院,凿水井2口。外墙底层以花岗岩块石垒砌,二层以上用生土夯筑,1-3层不设窗,仅在外环的四层楼设通廊将各开间联成一体,向外凿墙开56扇窗户,广布枪眼以备防卫匪患。楼内装饰繁简有度,重点突出:正对大门的祖堂、各单元顶层的祖厅和底层小天井的檐廊,雕凿彩绘,精巧绚丽;每家每户的壁画,更多出当地名家之手,维妙维肖。这种单元式土圆楼,整体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创,建筑装饰精巧华丽,是福建闽南土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显有别于闽西的客家土圆楼。  由1座方楼(步云楼)和4座圆楼(和昌楼、文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成的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上坂村。它以方楼居中,4座圆楼立于左右上下,疏密有间,错落有致。楼与楼之间,鹅卵石阶曲折相连。每座楼皆为三层的石基土墙木结构,通廊式,底层是厨房,中层为谷仓,顶层是卧室,中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楼设四个楼梯上下外,4座圆楼皆设2个楼梯上下,一个大门出入。从第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至最后一座竣工于1966年,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黄姓子孙前后历经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间此般奇景。从山顶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奥林匹克的五环,酷似山间绽开的梅花,外国人说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中国人讲更像“地上长出的蘑菇”,倍受赞赏;从山脚往上看,座座土楼顺山势而建,壮丽得宛若江南“布达拉宫”,令人倾倒。充分展现了土楼建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特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研究员见状,赞不绝口,赋诗曰:“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楼,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筑质量而言是近代土楼建筑的上乘之作。绳武楼,结构精巧,雕饰精美,是单元式与通廊式土楼相结合的典范。和贵楼,为方形土楼,兴建于淤泥地上,以木桩垫基,高达五层。福裕楼,为五凤楼,又称府第式土楼,是客家土楼与闽西南传统民居建筑手法的有机结合。奎聚楼,为宫殿式土楼,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力。皆各有千秋。  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楼被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承启楼、振成楼、和贵楼、奎聚楼、福裕楼、绳武楼和田螺坑土楼群与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二宜楼合并,名称福建土楼。  保护范围: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平和的绳武楼,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前至田,后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陕北民居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山西与山东民居  山西太行山区与山东胶东丘陵一带两地民居形式类似,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上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山西民居还多见砖雕等装饰。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异,故屋顶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势较高,东南面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挡海洋气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后者广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较多(>700毫米/年),为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陡。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成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抹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房组成,中间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款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侗族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徵。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 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 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 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 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 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 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 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 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 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 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 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 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 在金黄色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 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 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 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 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 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 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 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 已习以为常。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1、《“天人合一”审美观在现代农村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3、《当今现有材料表现》  4、《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的一点看法》  5、《构建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6、《关于设计美的思考》  7、《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8、《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9、《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10、《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11、《论家居设计中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12、《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13、《浅谈家居中的灯光设计》  14、《浅谈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15、《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

国画的前途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目录表

中国民居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这么多,你不把分给我,哼哼`看我怎么收拾你哦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龙岩地区为众,其中位处西部的永定县和南部的南靖、平和、华安等县最为集中,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  二宜楼、承启楼、振成楼、绳武楼以及田螺坑土楼群五座中的四座,皆是闻名于世的圆形土楼,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闽南的福佬语系和闽西的客家语系土楼建筑的异同,又体现了不同时代土楼建筑的特色。  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落成的永定承启楼,位于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整座楼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石基土墙砖木结构,通廊式。环与环间以天井相隔,石砌廊道相通。楼墙周长6米,总面积17平方米。其中,外环4层,高4米,设4部楼梯上下,每层用穿斗式木构架和浆砌泥砖分隔成72开间;底层为厨房,2层为谷仓,3、4层是卧室,并在外墙开窗;二环高两层半,每层44开间;三环为单层,作为书房,计36开间;四环是厅堂与回廊组成的单层“四架三间”两堂式院落,是楼内族亲议事、婚丧喜庆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除了凿有2口饮用水井外,还有一个大门、3个中门、8个侧门、8个檐廊拱门、8个防卫巷门和百余米的上下楼梯、千余米的通廊,安排之巧妙,令人折服。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着江氏族亲达80多户、600余人,现尚住有50多户、300余人。这种通廊式土圆楼,是福建闽西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最早被作为圆形土楼的杰出代表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名胜词典》、《中国住宅概说》等书,制作成模型参加国际联展,印成面值1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向国内外发行,被日本组织的世界邮票年度评审定为当年最佳邮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历时十二年竣工的华安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蒋氏家族36户200多人聚居之宅。此楼背靠杯石山,面临交汇于楼前的小溪,取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意作为楼名。楼的平面呈圆形,石基土墙木结构,内外环,单元式内通廊,对外开一大门和左右两侧小边门。外环四层,高18米,每层52开间,除三个楼门和祀堂占4开间外,其余48个开间分隔成12个单元,各备楼梯上下,相对独立。底层为客厅或卧房,2、3层作卧室,顶层是祖厅。内环单层,高4米,分12单元,作为厨房、餐厅和谷仓等,并有过廊与外环楼连接,围合成每个单元内的小天井。楼中央是公用的庭院,凿水井2口。外墙底层以花岗岩块石垒砌,二层以上用生土夯筑,1-3层不设窗,仅在外环的四层楼设通廊将各开间联成一体,向外凿墙开56扇窗户,广布枪眼以备防卫匪患。楼内装饰繁简有度,重点突出:正对大门的祖堂、各单元顶层的祖厅和底层小天井的檐廊,雕凿彩绘,精巧绚丽;每家每户的壁画,更多出当地名家之手,维妙维肖。这种单元式土圆楼,整体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创,建筑装饰精巧华丽,是福建闽南土楼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明显有别于闽西的客家土圆楼。  由1座方楼(步云楼)和4座圆楼(和昌楼、文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成的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上坂村。它以方楼居中,4座圆楼立于左右上下,疏密有间,错落有致。楼与楼之间,鹅卵石阶曲折相连。每座楼皆为三层的石基土墙木结构,通廊式,底层是厨房,中层为谷仓,顶层是卧室,中为共享的庭院,皆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除方楼设四个楼梯上下外,4座圆楼皆设2个楼梯上下,一个大门出入。从第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至最后一座竣工于1966年,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黄姓子孙前后历经了近二百年,方才造就了人间此般奇景。从山顶往下看,以平面呈“器”字形,近似奥林匹克的五环,酷似山间绽开的梅花,外国人说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中国人讲更像“地上长出的蘑菇”,倍受赞赏;从山脚往上看,座座土楼顺山势而建,壮丽得宛若江南“布达拉宫”,令人倾倒。充分展现了土楼建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特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研究员见状,赞不绝口,赋诗曰:“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有,环球建苑出奇葩。”  此外,振成楼,中西合璧,用料考究,就建筑质量而言是近代土楼建筑的上乘之作。绳武楼,结构精巧,雕饰精美,是单元式与通廊式土楼相结合的典范。和贵楼,为方形土楼,兴建于淤泥地上,以木桩垫基,高达五层。福裕楼,为五凤楼,又称府第式土楼,是客家土楼与闽西南传统民居建筑手法的有机结合。奎聚楼,为宫殿式土楼,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力。皆各有千秋。  2001年6月25日,福建土楼被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承启楼、振成楼、和贵楼、奎聚楼、福裕楼、绳武楼和田螺坑土楼群与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二宜楼合并,名称福建土楼。  保护范围: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平和的绳武楼,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前至田,后至公路,左至山,右至田。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陕北民居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山西与山东民居  山西太行山区与山东胶东丘陵一带两地民居形式类似,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上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山西民居还多见砖雕等装饰。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异,故屋顶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势较高,东南面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挡海洋气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后者广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较多(>700毫米/年),为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陡。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成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抹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房组成,中间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款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侗族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徵。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 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 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 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 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 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 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 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 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 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 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 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 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 在金黄色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 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 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 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 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 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 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 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 已习以为常。

  • 索引序列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大全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推荐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题目有哪些
  • 中国民居鉴赏论文目录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