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杂志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杂志

发布时间: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杂志

没有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

为增进复旦大学与海内外复旦校友的广泛联络与沟通,展示复旦人的风采风貌,复旦大学校友会、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友联络办公室策划编印了面向全体复旦校友、师生及各界友人的杂志——《复旦人》。刊物报道海内外复旦校友的生活、成长历程,介绍复旦大学各地校友会丰富多彩的活动,讲述复旦故事, 记述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汇集复旦新闻,搭建海内外复旦校友与母校进一步沟通联络的平台。通过《复旦人》彰显复旦品牌,弘扬复旦文化,努力打造传播复旦精神的校友刊物。 杰出校友奖为了表彰复旦校友为国家,为人民,为母校做出的重大贡献、争得重要荣誉,复旦大学决定在复旦大学最高荣誉“复旦大学校长奖”中特别设立“杰出校友奖”。“复旦大学校长奖”旨在升华大学氛围,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该奖不仅奖励那些为复旦争得极高荣誉的个人和团体,而且奖励那些勤勤恳恳在教学、管理和实验岗位上尽心尽责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奖励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奖励那些关心百姓疾苦、勇于献身的人,奖励那些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优秀校友,奖励在方方面面体现和丰富复旦精神的人。2006年,已85岁高龄的台湾老校友倪德明先生,在子女的支持下将个人多年积蓄人民币300万元注入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复旦大学校长奖”。倪老先生一生勤俭,但在资助母校教育事业上,他却十分慷慨。对此,他表示:“我之所以能投身银行业,全靠复旦当年对我的培养。如今,复旦正在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尽一分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 奉献社会、回报母校是复旦校友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神传统。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成就无愧于母校的业绩,是回报;有了事业,有了财力,奖掖后生,捐资办学也是一种回报;离开母校,仍然不忘复旦传统、牢记复旦精神并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更是对母校的回报。多年来复旦校友心系母校,在各个领域、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回赠于母校。母校亦希望通过做好校友服务工作,竭诚维系母校与校友间的深厚情谊。校友基金目的在于奖励为校友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组织开展校友论坛、校友返校活动;组织和开展校友工作研讨活动;资助地方校友会开展活动;支持出版校友刊物;筹建校友俱乐部等。复旦大学校友基金管理办法第一条 总 则为弘扬复旦人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加强母校与校友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推动校友联谊活动,促进校友团结互助,发挥校友会组织力量服务社会,奖励为复旦大学校友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为更好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友活动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广大校友的倡议下,复旦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特发起设立“复旦大学校友活动基金”。第二条 校友活动基金管理机构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友联络办公室负责校友活动基金的管理。包括负责校友活动基金的募集和日常事务性工作,负责提交年度报告,发布捐赠信息,公布上一年度校友活动基金的使用情况。第三条 校友活动基金主要来源1.学校正常拨款;2.各地校友会的捐赠;3.在校师生员工个人的捐赠;4.复旦龙卡接受的捐赠;5.海内外校友的自愿捐赠;6.其他。校友活动基金根据“自愿奉献、数额不限”的原则进行捐款。第四条 校友活动基金使用范围校友活动基金的捐赠额完全用于校友工作。校友联络办将根据校友活动基金数量,用于支持以下项目:1.联络校友,收集校友信息,维护校友信息数据库;2.组织和开展“校友论坛”、“校友沙龙”、“校友返校日”等校友活动;3.组织和开展校友工作研讨活动;4.组织在校学生开展校友联谊活动,聘请学生助理从事校友工作;5.校友网站更新的技术支持和校友刊物的组稿、印刷和发行;6.适当资助地方校友会开展活动;7.按照捐款人意愿实施的资助项目;8.服务于复旦校友的其他工作。第五条 校友活动基金财务管理校友活动基金的管理按照“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校友监督”的原则,在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专项基金,单独设帐管理,专款专用。接受捐赠后,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捐赠收据,并登记造册,录入校友信息数据库。并可根据捐赠人的意愿,签订书面协议,以明确捐赠用途、捐赠金额等。复旦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每年向学校和广大校友汇报一次校友活动基金的使用情况及财务状况,每年通过校友刊物和校友网站予以公布,并报复旦大学档案馆作永久保存。第六条 校友活动基金捐赠鸣谢方式凡为校友活动基金捐赠,在捐赠人不反对的情况下,复旦大学将以下列方式向捐赠人致谢:1.凡捐资者均在校友网站和校友刊物上予以公布;2.捐资在100元以上者,颁发捐赠证书;3.捐资在5万元以上者,颁发捐赠证书、纪念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双月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35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编辑发行,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创刊初期刊发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两类,以后又分别出版“文史哲号”、“科学号”等。1945年后停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于1954年8月成立“复旦大学学报编委会”,1955年重新正式出版《复旦大学学报》,内容分别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1966年停刊。1978年8 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同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并公开发行。学报自复刊以来,积极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复旦师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服务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报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为繁荣我国的学术探讨而努力。学报鼓励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经常发表具有新鲜见解、材料、方法的学术论文;注意评述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介绍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新成就,还十分重视对国内学派和国外思潮、流派的评价工作,因而常以其新颖的内容而吸引广大读者。学报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思路开阔,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复旦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也是全国首家成功创办英文刊的高校文科学报。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近年来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复旦研究生》,《复旦人》,《复旦》——至今都有,定期发放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书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分别正式对外公布了“十一五”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在这两项规划中,我社多种图书入选,成绩突出。在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复旦版“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等三项选题入选。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上海市第一批“‘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中,我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史概要》、《博学英语听说教程》(1-6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博学英语影视欣赏》、《简明世界史》、《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助教光盘、电子教案和助学光盘”、“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二期课改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10项选题入选,入选项目数在上海40多家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现代传播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名称

你查一下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六版)吧。北大核心目录在全国各大高校和医院都是公认的核心。《医疗卫生装备》不在最新北大中文核心目录中,所以应该不是核心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学术期刊有哪些

网上可以自己查。

书名:中国文学研究作者: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开本: 16开 《中国文学研究》由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是发表中国文学研究学术成果的园地,主要发表学术论文,也拟刊登少量书评;每年出版二辑至四辑。本书编辑委员会,实行主编负责制,但稿件能否刊用,则采取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由审稿委员决定。担任审稿委员者均为复旦大学及其他高等院校的著名专家。为避免审稿委员会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故不公布姓名。本书发表的稿件只注重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而不限字数,既欢迎视野开阔、论述严谨、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欢迎翔实可据的考证性、资料性的论文。截至目前本书已出到第十六辑。 第十四辑目录:论明代美学思想发展之结构性质及其与形上学之关系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近现代转型从古典的“义法”到现代的“结构”近代演说与传教士现代“小说创作谈”文体(文类)的滥觞论公安竟陵六家游记《西游记》中的龙王形象及其文化内涵韩江浞诗歌与道咸诗风鹣鲽情深,手足情重家族痛史的小说化有情的历史:“庚子衢州教案”的四种文学叙述文本声音?报刊?小说晚清翻新小说创作情况考证清末优秀长篇《黄绣球》及其作者颐琐考现代教育的创立与“南开新剧”的兴盛清末民初刻印的时调唱本清末日译小说之“德”“情”取舍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文献……

  • 索引序列
  •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杂志
  •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
  •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书
  • 复旦大学刊物有哪些名称
  • 复旦大学学术期刊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