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副社长高政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副社长高政

发布时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副社长高政

12月11日上午10时,马云公益基金会公开发布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澎湃新闻了解到,项目预计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选拔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只有让最优秀的学生成为乡村老师,乡村教育才会强。” 称呼自己为“乡村教师代言人”的马云说道。马云谈到,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导致中国乡村教育目前比较薄弱。“但是,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乡村教育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最好的突破口。”采用定向招募及联合选拔机制首届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拟于2018年1月21日正式启动,将投入1000万元选拔100位即将签约服务乡村学校的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为他们每人提供持续5年共计10万元的现金资助和专业发展机会。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四所院校。未来项目将逐步扩大至其他省份,届时每年资金量也将不断提高,项目预计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只有让最优秀的学生成为乡村老师,乡村教育才会强。”马云公开阐释了他设立这一新计划的初衷。马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介绍称,项目将采用定向招募和联合选拔机制。定向,是基金会坚持从省属一类师范院校招募人才;联合选拔,是指采用合作师范院校推荐和学生自主网络申报结合。基金会将运用大数据对报名学生的能力模型进行分析匹配,根据结果在校园内进行首轮面试。通过面试的学生,需要去一线乡村学校进行3-6个月的教学实践,接受双向选择和教学实践导师、职业发展导师的考核。通过者将接受最后一轮面试确定最终入选名单。针对申报条件,于秀红表示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具有教育使命感,能够突破乡村条件限制,在获得资助的5年期间持续、稳定服务乡村教育;第二,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与持续学习提升的品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帮助乡村儿童快乐成长;第三,具有领导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拥有引领地区教育发展,成为未来教育家的潜质。据马云公益基金会介绍,该计划旨在通过激励优秀师范毕业生投身乡村教育,帮助他们在乡村一线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改善乡村教师队伍人才结构,带动乡村教育发展。马云:是广大师范生的机会“目前很多针对农村地区的定向计划、免费师范生项目均不是特别成功,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物质待遇较差,二是缺乏认同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高政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的抽样调查曾显示,收入较低、职业提升资源匮乏、孤独感强等问题,依然制约着青年教师在乡村的发展,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此外,稍早前的11月9日,教育部曾发布《2017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提出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马云基金会称,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马云认为,该项目将成为广大师范生、年轻人的机会,同时也是乡村教育赶上城里的机会。“改变城市教育很难,最多能做到锦上添花,但去到乡村就是雪中送炭。师范生们参与建设中国乡村的未来,就有机会创造历史。”他谈到,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导致中国乡村教育目前比较薄弱。“但是,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乡村教育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最好的突破口。”这是继乡村教师计划和乡村校长计划后,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启动的第三个项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秦玉友认为,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各项目之间存在逻辑关联——乡村师范生计划是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兴力量,乡村教师计划是提升教育水平,乡村校长计划是从领导力角度提升乡村校长从而影响更多教师,“这些项目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性和系统性,设计非常用心”。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学习方城县是空军英雄杜凤瑞的家乡,方城一高被济空定为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这里是飞行员的摇篮。近年来,方城一高已向空军飞行院校输送高素质的飞行学员近百名,多次受到济空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与奖励,学校要求已经飞向祖国蓝天的飞行员每年把他们荣立的功勋报告给母校,把他们誓做蓝天卫士、保卫祖国领空的决心传递给母校的弟弟妹妹,让他们的爱国之心激励一批又一批学生报考飞行学院,献身保家卫国的事业。如今方城北郊的“杜凤瑞烈士纪念馆”和“红二十五师血战独树镇遗址”都被方城一高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城一高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化,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目标:如高一年级,目标上要求学生“爱祖国、有理想”;从内容上要求学生懂得爱国是一种美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树立献身祖国的理想。高二年级要求学生“报效祖国,从现在做起,从学习中做起”;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解:现在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身体,做到品学兼优,是将来报效祖国必备的条件等。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素质方城一高将全国统一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具体细化,比如方城一高推出的《方城一高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目,结合本校实际都作了详细要求,内容具体,针对性强。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夯实学生素质的基础。方城一高的素质教育抓得细、抓得具体,从外在抓到了内在。现在的中学生存在的一些脆弱的心理素质:性格孤僻,情绪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浮气躁,自暴自弃等。针对学生长期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学校订有《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等杂志,并选派教育理论水平高和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辅导员。运用谈心、疏导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培养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中解脱出来。 重视诚信教育———言必信,行必果,成为学生自觉行动今年高招中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考生在考前签订“诚信承诺书”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讲诚信的重视。方城一高早就把诚信教育作为立校之本,要求各班的“班规班约”中都必须突出这一项,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的纪律教育大会上,李庆华校长总是郑重告诉学生:“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并且要求每个学生签三份“诚信承诺书”,一份签给家长,一份签给学校,一份签给班主任,内容包括“遵纪守法”、“五讲”、“四美”、“遵守《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刻苦学习,永不作弊”、“向党、向人民、向父母如实汇报自己的成绩”等内容。近几年方城一高政教处中考、期考及高考的违纪记录中,违纪人次逐年减少。 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大火熔炉里去,让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社会。活动内容包括调查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让学生知道挣钱不易,学会体谅父母和怎样花钱;走进人才大市场,了解找工作不易,懂得不好好学习,没有真才实学,不能服务于社会的道理;走进贫困地区,做一回贫家的孩子,让同龄人教育同龄人;深入厂矿企业,调查生产及破产的情况,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竞争是怎样的激烈……以上社会实践目标的实现,造就了今天的方城一高,造就了今天的一高人。记者在采访南阳市2004年高考状元———方城一高三(3)班的赵梅同学时,她的一番话着实激动人心:“是一高的领导、老师,是一高的环境、氛围使我懂得了青少年一定要立志报国,一定要诚实守信,一定要为社会负责,要为我们的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和工作……”这就是方城一高的素质教育,这就是方城一高闻名的原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高政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一般认为社科类核心期刊是指CSSCI来源期刊(不包含扩展版),即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俗称南大核心,各高校一般以此为标准确定本校的社科期刊目录分类标准(自然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指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也会定期公布一个核心期刊目录,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俗称北大核心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哪个刊好。这两个期刊目录中的有些期刊是重合的,但一般情况下,南大核心中的期刊要少而精一些,所以一般认为CSSCI中的期刊水平更高,也更为“核心”一些。但也有特殊期刊只属于南大核心却不属于北大核心,这可能是因为两类目录在评价机制和过程上的差别导致了对某个期刊水平认知的差别。

青年杂志、红树林,读者等等一大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社长

湖北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攻读文学学士学位(1982—198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专业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1986—1989);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加高等教育管理讲习班(1990);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1994—1997)

教务部负责学院各类面授培训项目的规划立项、统筹协调、质量评估与监控,规划设计学院学科课程及教材建设,参与审定重点班次教学计划,承担兼职教授的聘任与管理、开展培训研究和创新试点、统筹协调培训经费预算、培训档案管理、院外培训基地协调与管理、校友工作等。进修部负责统筹教育部规划面授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包括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计划研制、培训项目分解统筹、学员信息统计与分析、培训保障条件协调、教学参考资料编写、培训经费管理及学员组织管理等。培训部负责学院规划面授干部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的研发与组织实施。主要职责包括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计划研制、培训项目分解统筹、学员信息统计与分析、培训保障条件协调、教学参考资料编写、培训经费管理及学员组织管理等。科研部负责学院科研项目的规划和申报立项及日常管理、学院智库建设、调研咨询报告编审、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培养研究生及访问学者管理、出版基金和科研经费管理、挂靠学院专业学会秘书处工作、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科研档案管理、科研成果的审核统计等。国际合作与培训部(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学院各类涉外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立项报批、涉外(含港澳台)培训项目组织管理、海外宣传、制订对外合作与交流计划并组织实施、公派出国团组的组织协调与项目办理等。远程培训中心负责网络远程培训项目的开发和立项,协调和组织网络培训平台的开发和建设,组建网络学院管理中心并指导其业务和管理工作;开展远程培训研究;承担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项目办公室工作等。网络学院管理中心负责运维如下网络培训平台:1、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2、中国教师网络学院3、大学生网络党校4、全国教师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5、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围绕学院的培训教学任务,开展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科学技术哲学、领导行为科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道德与文化、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教育行政教研部根据学院的培训任务和科研计划,针对教育干部素质与能力建设需要,重点围绕教育行政基本理论、教育行政体制变革、教育战略与规划、教育政策与法治、教育体系与结构、教育人事与财政、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行政监察、教育公务员素质与提高等领域开展培训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学校管理教研部围绕学校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与科研,重点在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学校领导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大学生事务管理、学校领导者素质与培训和学校信息技术管理等领域组织学科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教育管理杂志社主要负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与《中小学校长》等期刊的编辑出版及管理运营工作。包括把握出版内容的宣传导向、学术品质;利用期刊资源组织开展教育管理重点内容研讨、论坛;与教育部相关司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院校开展合作研究;提供信息服务等。图书信息技术部负责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维护、图书期刊借阅、资料检索、学术信息查阅、电子阅览等服务,承担图书期刊报纸和数字信息资料的采集和管理、“特藏中心”建设、视频教学资源系统管理运行与维护、学院重要活动音像资料录制、编辑及档案管理等。校长大厦管理中心负责学院校长大厦、专家公寓、学员公寓、体育馆等培训教学场所的运营管理,为学院培训、会议及行政办公等提供餐饮、住宿、教学、会议、健身娱乐、动力交通、通讯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社长202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建于1955年,学院位于北京宣武区(现西城区)和平门,始称“教育行政学院”。该学院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培训和培养我国教育系统中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教育管理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学术活动和教育会议中心。2015年,经教育部推荐,人社部批准,学院成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1977年至1979年,在金寨县小学、初中任民办教师;1979年至198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3年至1999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研究员,教育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教育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科研外事处处长、团委书记等职务(其间,1990年1月至1991年1月,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作访问学者;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任驻大阪总领馆教育领事);2000年至2014年5月,历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综合研究处处长、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副司级)、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级干部(其间,2006年2月至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13年2月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级干部。 2013年7月,兼任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44督导组副组长。 2014年4月21日任命为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2014年5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现任中共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管理类学术期刊。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时也是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会刊。《学报》以“突出高教管理,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为宗旨,以“提倡原创、注重理论、重视本土、面向国际”为办刊原则,广泛交流教育管理改革的新经验、新认识及有关社科方面的新成果,关注教育管理、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领教育管理研究的前行方向。《学报》主要栏目有:教育学人、书记/校长文萃、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考察/调研报告、国际视野等。《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长》(以下简称《校长》)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刊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会刊。自创刊以来,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赢得了教育战线,特别是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认可。《校长》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服务于全国中小学校长为宗旨,关注办学治校中出现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致力交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经验。现开设的栏目主要有:理论探讨、依法治校、局长论坛、校长论坛、管理方略、基层党建、教改前沿、经典案例、名校风采、国际视野。

  • 索引序列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副社长高政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高政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社长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社长2022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