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发布时间: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民国四大报纸:《申报》(1872-1949)《大公报》(1902-1949)《民国日报》(上海)(1916-1947)《中央日报》(1928-1949)

《太白》 生活书店发行 1934-1935 文学刊物。设短论、速写、漫谈、科学小品、读书记、风俗志、杂考、文选等栏目。《旅行杂志 》 中国旅行社(上海) 1927-1954 该刊以提倡旅游、服务旅游为宗旨,撰稿人均为民国时期享誉文坛的新闻界、小说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内容多以旅游散文、随笔为主,且文笔隽永,可读性很强,配发的图片全为铜版印制,很清晰。《国民杂志》 国民杂志社 1941《国民杂志》是一份创办于1941年1月(北平)的大型综合性刊物。以时事、政治、文艺为主要内容,兼有科学常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版面。《边疆人文》 国立南开大学文科研究所边疆人文研究室 1947《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 1938 1940-41 1944 1946 1948参考 民国期刊目录

那个时候的媒体还是很发达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表达,例如鲁迅,丝语,大公报,文汇报

青年杂志 创造 文学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

青年杂志 创造 文学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

民国四大报纸:《申报》(1872-1949)《大公报》(1902-1949)《民国日报》(上海)(1916-1947)《中央日报》(1928-1949)

中国道教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易经

那太多了!!想要更细的了解的话可以去看到道藏 道教有名的经典都在里面、、《正统道藏》 《中华道藏》 《道藏外书》 够你看一辈子的

我是正一你最好是先从《道德经》开始看,然后《南华经》然后看其他的就行了太乙救苦天尊福生无量天尊

《正统道藏》 《万历续道藏》 《道藏阙经目录》 《道藏目录详注》 《道藏辑要》 《云笈七签》 《无上秘要》 《三洞珠囊》 《道德真经》 《南华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洞灵真经》 《太平经》 《黄庭经》 《老子化胡经》 《西升经》 《上清大洞真经》 《度人经》 《清静经》 《阴符经》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想尔注》 《抱朴子内篇》 《真诰》 《老子义疏》 《玄珠录》 《道教义枢》 《化书》 《〈正易心法〉注》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会元》 《道德玄经原旨》 《易图通变》 《周易集说》 《重阳立教十五论》 《净明忠孝全书》 《老君音诵诫经》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周易参同契》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太上洞渊神咒经》 《养性延命录》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坐忘论》 《玄纲论》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 《古文龙虎经》 《道门科范大全集》 《灵宝毕法》 《崔公入药镜》 《悟真篇》 《修真十书》 《道枢》 《中和集》 《灵宝玉鉴》 《金丹大要》 《道法会元》 《庚道集》 《方壶外史》 《道书十二种》 《古书隐楼藏书》 《道书十七种》 《列仙传》 《神仙传》 《三洞群仙录》 《混元圣纪》 《金莲正宗记》 《甘水仙源录》 《清微仙谱》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汉天师世家》 《三教搜神大全》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武当福地总真集》 《茅山志》 《重阳全真集》 《磻溪集》 《长春真人西游记》 《海琼白真人语录》 《张三丰先生全集》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汇总

生于抗日岁月的报纸:《进步日报》、《奋斗日报》、《救国日报》、《正义报》、《救亡情报》、《复兴日报》等等;以“中”字开头的报纸:《中报》、《中央晚报》、《中国时报》、《中苏日报》、《中国画报》、《中国儿童新报》等等;地域类报纸:《金坛日报》(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题写报头》、《澄清日报》(江阴地区,由社会名流叶楚?崽庑幢ㄍ罚ⅰ端毡比毡ā贰ⅰ侗逼狡缆邸贰ⅰ侗逼嚼习傩杖毡ā贰ⅰ渡虾H吮ā返鹊龋?专业类报纸:《晶报》(商业信息类)、《品报》(登载小说连载等文艺作品)、《铁道时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报头)、《常识》(文化名人胡适题写报头》、《小孩报》、《俗文学》、《戏剧报》、《电影报》、《演艺报》、《总统府公报》。另外,军事类报纸有:《军事日报》、《华北解放军报》、《军政报》等。专用上海方言撰文的报纸《奋报》(小开版);以淡红色粉纸印刷的《幸福报》(颜色与报名及内容吻合)、《世界画报》(铜版纸印刷)。

关于民国时期的报纸: 诞生于抗日岁月的报纸:《进步日报》、《奋斗日报》、《救国日报》、《正义报》、《救亡情报》、《复兴日报》等等;  以“中”字开头的报纸:《中报》、《中央晚报》、《中国时报》、《中苏日报》、《中国画报》、《中国儿童新报》等等;  地域类报纸:《金坛日报》(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题写报头》、《澄清日报》(江阴地区,由社会名流叶楚?崽庑幢ㄍ罚ⅰ端毡比毡ā贰ⅰ侗逼狡缆邸贰ⅰ侗逼嚼习傩杖毡ā贰ⅰ渡虾H吮ā返鹊龋?  专业类报纸:《晶报》(商业信息类)、《品报》(登载小说连载等文艺作品)、《铁道时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报头)、《常识》(文化名人胡适题写报头》、《小孩报》、《俗文学》、《戏剧报》、《电影报》、《演艺报》、《总统府公报》。另外,军事类报纸有:《军事日报》、《华北解放军报》、《军政报》等。  专用上海方言撰文的报纸《奋报》(小开版);以淡红色粉纸印刷的《幸福报》(颜色与报名及内容吻合)、《世界画报》(铜版纸印刷)。  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数报纸的报头已采用套红刊印,如《中报》、《民众日报》、《新民报》等。极少数还有彩色插页。有些报纸的文字除了汉字,还有英文、俄文、回文的,如《东方日报》,正版为汉字,背面则为英文;《实话报》(由苏军于抗日战争结束后设在我国辽东北岛的指挥部主办)报眉为俄文。  另有几份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东三省时发行的《满洲日日新闻》等报纸,文字为汉字、日文间有。  在上述的一些早期报纸中,排版艺术令人折服。发行于民国六年的《铎声》报,头版样式新颖大胆,给读者以过目不忘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以上介绍的各类报纸,有政府办的,有机关团体办的,亦有私人营办的。  重点推介创建于我国清朝的《申报》。  《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4人集资1600两白银在上海创办。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别称“申”的原因,是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美查在上海创办地方报,由此取名“申报”。有史料记载,《申报》创办初期好多年,报纸日销售量仅为600份,然而影响却十分广远。著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录《报海旧闻》中有记载:“《申报》几乎就是报纸的代名词,人们包东西时常说‘拿张申报纸来包包’。”  《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虽然几易其主,但总体上坚持的策略是“义利兼顾”。1881年,《申报》的发行(销售)范围已从城市拓展到乡镇,并从本埠扩展到外埠。在北京、天津、南京、苏州、扬州、宁波等地设分销处。到1888年,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大的新闻类报纸,成为中国官府、民间重要的日常读物。  据悉,《申报》的办报方针是,不只为士大夫所赏,亦为工农商贾所通晓。其文字风格讲究通俗性和可读性,社会新闻和论说常常站在平民的立场,而且注重刊登议论时政的论说文。到了1897年,《申报》日销售量达到万余份。  我国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1912年接办《申报》。史量才在新闻业务和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引进先进设备,注重广告业务开拓,到1915年后,《申报》刊登广告的版面大于新闻版面。1916年《申报》日售1万4千份,1917年日售2万份,1922年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  在《申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还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报人,如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等,都先后应聘担任《申报》的特别通信记者。  《申报》作为旧中国影响最深远、销售量最大、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企业经营)新闻报纸,是大报中的精品。时至今日,《申报》仍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当代媒体借鉴。

民国四大报纸:《申报》(1872-1949)《大公报》(1902-1949)《民国日报》(上海)(1916-1947)《中央日报》(1928-1949)

那个时候的媒体还是很发达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表达,例如鲁迅,丝语,大公报,文汇报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图片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

民国四大报纸:《申报》(1872-1949)《大公报》(1902-1949)《民国日报》(上海)(1916-1947)《中央日报》(1928-1949)

大公报啊,新青年(陈独秀创办的,名气大大的),良友(上海滩娱乐报刊)

诞生于抗日岁月的报纸:《进步日报》、《奋斗日报》、《救国日报》、《正义报》、《救亡情报》、《复兴日报》等等;以“中”字开头的报纸:《中报》、《中央晚报》、《中国时报》、《中苏日报》、《中国画报》、《中国儿童新报》等等;地域类报纸:《金坛日报》(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题写报头》、《澄清日报》(江阴地区,由社会名流叶楚伧题写报头)、《苏北日报》、《北平评论》、《北平老百姓日报》、《上海人报》等等;专业类报纸:《晶报》(商业信息类)、《品报》(登载小说连载等文艺作品)、《铁道时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报头)、《常识》(文化名人胡适题写报头》、《小孩报》、《俗文学》、《戏剧报》、《电影报》、《演艺报》、《总统府公报》。另外,军事类报纸有:《军事日报》、《华北解放军报》、《军政报》等。专用上海方言撰文的报纸《奋报》(小开版);以淡红色粉纸印刷的《幸福报》(颜色与报名及内容吻合)、《世界画报》(铜版纸印刷)。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数报纸的报头已采用套红刊印,如《中报》、《民众日报》、《新民报》等。极少数还有彩色插页。有些报纸的文字除了汉字,还有英文、俄文、回文的,如《东方日报》,正版为汉字,背面则为英文;《实话报》(由苏军于抗日战争结束后设在我国辽东北岛的指挥部主办)报眉为俄文。另有几份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东三省时发行的《满洲日日新闻》等报纸,文字为汉字、日文间有。在上述的一些早期报纸中,排版艺术令人折服。发行于民国六年的《铎声》报,头版样式新颖大胆,给读者以过目不忘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以上介绍的各类报纸,有政府办的,有机关团体办的,亦有私人营办的。  重点推介创建于我国清朝的《申报》。《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4人集资1600两白银在上海创办。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别称“申”的原因,是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美查在上海创办地方报,由此取名“申报”。有史料记载,《申报》创办初期好多年,报纸日销售量仅为600份,然而影响却十分广远。著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录《报海旧闻》中有记载:“《申报》几乎就是报纸的代名词,人们包东西时常说‘拿张申报纸来包包’。”《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虽然几易其主,但总体上坚持的策略是“义利兼顾”。1881年,《申报》的发行(销售)范围已从城市拓展到乡镇,并从本埠扩展到外埠。在北京、天津、南京、苏州、扬州、宁波等地设分销处。到1888年,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大的新闻类报纸,成为中国官府、民间重要的日常读物。据悉,《申报》的办报方针是,不只为士大夫所赏,亦为工农商贾所通晓。其文字风格讲究通俗性和可读性,社会新闻和论说常常站在平民的立场,而且注重刊登议论时政的论说文。到了1897年,《申报》日销售量达到万余份。我国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1912年接办《申报》。史量才在新闻业务和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引进先进设备,注重广告业务开拓,到1915年后,《申报》刊登广告的版面大于新闻版面。1916年《申报》日售1万4千份,1917年日售2万份,1922年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在《申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还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报人,如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等,都先后应聘担任《申报》的特别通信记者。《申报》作为旧中国影响最深远、销售量最大、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企业经营)新闻报纸,是大报中的精品。时至今日,《申报》仍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当代媒体借鉴

  • 索引序列
  •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
  • 中国道教刊物名称大全列表
  •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汇总
  • 民国时期刊物名称大全图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