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查询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查询

发布时间: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查询

*“《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 期;*“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社会心理学概观”(译文),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V-1.学术论文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等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50余篇学术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中国外交》卷、《世界经济》卷等全文转载。中国战略研究1、“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8-187页2、“中美印日俄有形战略资源比较——兼论旨在富国强民的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第26-41页3、“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3-89页4、“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63-68页5、“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4-13页6、“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14-19页7、“中国崛起的战略应对之道”,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第9-16页8、“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2期,第11-13页9、“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第54-58页10、“如何进行大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45页11、“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44页12、“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53页13、“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14、“中国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25页15、“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3期,第23-30页16、“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第26-35页17、“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57-63页18、“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第16-21页19、“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第68-73页20、“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5-26页21、“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37-46页22、“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20页23、“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中的战略调整”,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第61-65页24、“国家利益与战略视野——关于中日关系的调研与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0期,第4-11页25、“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第39-46页26、“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20页27、“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若干思考”,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3期,第17-23页28、“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页29、“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53-67页30、“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56-71页31、“中国国际战略演进及其经验总结”,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页32、“世界转型与中国的战略取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第35-36页33、“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页34、“中国大国关系的历史演进(1949-2009)”,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17页35、“中国青海藏区稳定的涉外因素分析与对策”,载《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第64-71页36、“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第70-77页37、“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0-18页38、“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4-66页大国战略研究39、弛张有度,斗和相兼——试析冷战后的美日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96-104页40、“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32页41、“US 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 ForeignAffairs Journal, N55, March 2000, 19-3242、“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页43、“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55页44、“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启示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第18-26页45、“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1期,第7-32页46、“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42页47、“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第22-29页48、“霸权之翼——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第47-52页49、“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第17-24页50、“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第60-66页51、“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0-18页52、“扩大共同利益,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24-30页53、“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变迁”,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第44-47页54、“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55、“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182-202页56、“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东亚战略研究57、“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84-89页58、“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9期,第36-47页59、“中日关系改善及其对东亚的贡献”(日文),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报》2007年第11期,第77-78页60、“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16-26页61、“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16-22页62、“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第70-86页63、“East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Global Legal Studies, V17, N1, Winter 2010, 47-64、“共同利益与东亚合作”,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第93-108页 65、“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历史进程、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62-74页国际关系理论66、“国际机制理论的批判与前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1期,第17-22页67、“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社会理论的比较”,载《欧洲》2000年第2期,第12-18页68、“国际机制理论流派评析”,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2000年夏季卷,第155-164页69、“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页(《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70、“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第40-44页71、“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页72、“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第7-22页73、“论国际机制的合法性”,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1-138页74、“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50页75、“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载《欧洲》2002年第3期,第90-105页76、“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122页77、“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理论框架”,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冬季卷,第137-176页78、“论国际关系理论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之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42-43页79、“关于世界秩序蓝图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第7期,第35-36页80、“罗伯特·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3-118页81、“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1页82、“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8-31页83、“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70-78页其 他84、“联合国机制浅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3期,第44-50页85、“联合国人权机制:一种框架性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75-82页86、“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载《国际观察》2002年第3期,第1-8页87、“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载《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第17-21页88、“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7页(《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转载)89、“阿根廷危机管理:教训、经验与启示”,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78-85页90、“社会结构、政党危机与2009年大选前景——关于德国政党体制变迁的调研与思考”,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5期,第37-44页V-2.学术著作专 著1、《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2006年3、《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5、《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 《修远集——门洪华调研录》,社会科学文献社2012年 合 著与主编1、《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2、《解读美国大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4、《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6、《中国改变世界》(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9、《中国外交大布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0、《中国战略报告第一辑: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思路》,人民出版社2013年V-3.学术译著独 译1、《权力与相互依赖》(RobertKeohane and Joseph Nye J, Power andInterdependenc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 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011年第四版2、《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RobertKeohane and Men Honghua, , Liberalism,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硬权力与软权力》(Joseph S Nyeand Men Honghua, ,Hard and SoftPower: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ization, 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G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 译1、《探究世界秩序》(Tommy Coh, The Quest for World Order, The Instituteof Policy Studies, Singapore, 1998)(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国富国穷》(David S Lande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1年度、2004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3、《从财富到权力——美国世界地位的独特起源》(Fareed Zakaria, From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4、《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AshleyJ Tellis et al,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RAND, 2001)(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2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合 译1、《中国西部四十年》(A DoakBarnett,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合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2、《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oseph Nye,,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3、《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安全驱动的战略选择》(Michele A Flournoy, , QDR 2001 Strategy – 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4、《世界政治中的探索与争鸣》(Peter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and Stephen Krasner, ,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MITPress, 1999)(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校 译1、《国际化与国内政治》(RobertKeohane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Domestic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其实务指南》(Guide to GATT Law and Practice, WTO, 1995)(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鉴别 鉴别-都指通过相应政府机关的鉴别。对中国大陆和香港政府网站,网址应有一项,注意在gov前后都有“”。如发现其他非政府网站内容与政府的的答复不一致,即可向当地警方举报。 {一}联合国期刊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期刊: [1]中国科学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学术核心期刊,是由世界唯一的联合国期刊中心唯一授权具有刊名和相应刊号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并且唯一在香港出版。 [2]中国科学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学术核心期刊,是经香港政府有关部门长期严格评审,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azette) 的、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美誉度的著名学术刊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是香港具有最高法律级别的公告。 {二}中国科学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学术核心期刊在香港政府的注册备案信息: [1]《中国教育学报》刊登于2005年7月8日出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第9卷第27期。 [2]《科学学报》刊登于2005年9月30日出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第9卷第39期。 [3]《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刊登于2005年9月30日出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第9卷第39期。 [4]《现代学术研究》刊登于2005年12月16日出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第9卷第50期。 [5]《中国教育科学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等其他刊物注册备案信息请直接向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查询。 {三}期刊注册备案信息查询(政府部门只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印刷本文件,供阅览、查询和复制): [1]中国香港地区 (1)可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阅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并查询其中以上刊物注册备案信息。电话:(00 852) 24145555 (2)可到香港政府档案处阅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并查询其中以上刊物注册备案信息。电话:(00 852) 1823 [2]中国大陆地区 (1)可到中国国家图书馆阅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并查询其中以上刊物注册备案信息。电话:(0 10) 88545426、88545360 (2)中国国家图书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有关记录: 题名与责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 =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azette [期刊] 出版项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 2005 中图分类号 D67 索书号:/ QN / D / 157 / 9,27 / 2005 索书号:/ QN / D / 157 / 9,39 / 2005 索书号:/ QN / D / 157 / 9,50 / 2005 馆藏 台港期刊(特殊) 馆藏 特藏子库 [3]其他国家和地区 可到所在国家和地区,收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的图书馆,阅览查询以上刊物注册备案信息。

这个应该是属于香港的期刊,在大陆设立代理机构,是不是要刊发论文呢?如果 他们跟你要钱,请核实你们单位是否承认这个期刊,否则,钱就百花了。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

《面子·人情·关系网》, 20万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 30万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繁体字版,22万字,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0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简体字版,2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面子、人情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取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8年版。*《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版*《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2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0*《社会科学本土化:多元视角解读》,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 司2001年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蜕变中的中国家庭》,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劳动社会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社会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现代社会心理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 ,第3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信任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社会心理学30年”,《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社会学的转向”,《社会》,2007年,第3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社会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其变迁”,南京:《中国研究》,2005年,创刊号;*“一场游戏,一场梦”,山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杭州:《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批判、反省与出路”,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1年,第1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评华人心理学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冬季号。*“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儒家的社会建构:社会理论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香港:《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2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 第4期。*“中国人的社会行动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平衡性原理及其本土的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95~1998》,专稿。*“中国‘土政策’的功能分析”, 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从油画人体展说开去”, 北京:《东方》,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 一项个案研究”,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6年, 第3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 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2期。*“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江海学刊》,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5年, 冬季卷 (总第13卷)。*“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5年, 6月号, 总第32期。*“中国人‘窝里斗’吗? ”, 北京:《东方》, 1995年, 第6期。*“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专稿。*“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北京:《东方》, 1994年, 第6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上是什么取向? ”,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 第4期。*“中国人的脸面观: 有关其向度及其假设”, 台湾: 《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期 (1994)。*“‘泥’与‘沙’——为中国‘国民性’之症结求答案”,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4年, 4月号, 总第22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3年, 第4期。*“论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 1993年, 第2期。*“东方天书新探——将军崖岩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双重取向——‘内聚’与‘内耗’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2年, 第3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1年, 第2期。 2006年,《报:中国人交换方式与观念的研究》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6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获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5年,《传统中国人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5)。2003年,《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2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6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5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4-1996年,因出任1994年江苏电视台举办的“亲亲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1995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长虹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南大队的执行教练及199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南大辩论智囊团成员并三次夺得冠军而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1994年,获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论文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3-1994年,获南京大学双元奖教金一等奖。1993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樱松奖三等奖。

V-1.学术论文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等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50余篇学术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中国外交》卷、《世界经济》卷等全文转载。中国战略研究1、“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8-187页2、“中美印日俄有形战略资源比较——兼论旨在富国强民的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第26-41页3、“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3-89页4、“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63-68页5、“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4-13页6、“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14-19页7、“中国崛起的战略应对之道”,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第9-16页8、“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2期,第11-13页9、“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第54-58页10、“如何进行大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45页11、“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44页12、“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53页13、“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14、“中国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25页15、“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3期,第23-30页16、“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第26-35页17、“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57-63页18、“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第16-21页19、“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第68-73页20、“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5-26页21、“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37-46页22、“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20页23、“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中的战略调整”,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第61-65页24、“国家利益与战略视野——关于中日关系的调研与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0期,第4-11页25、“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第39-46页26、“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20页27、“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若干思考”,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3期,第17-23页28、“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页29、“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53-67页30、“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56-71页31、“中国国际战略演进及其经验总结”,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页32、“世界转型与中国的战略取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第35-36页33、“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页34、“中国大国关系的历史演进(1949-2009)”,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17页35、“中国青海藏区稳定的涉外因素分析与对策”,载《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第64-71页36、“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第70-77页37、“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0-18页38、“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4-66页大国战略研究39、弛张有度,斗和相兼——试析冷战后的美日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96-104页40、“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32页41、“US 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 ForeignAffairs Journal, N55, March 2000, 19-3242、“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页43、“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55页44、“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启示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第18-26页45、“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1期,第7-32页46、“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42页47、“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第22-29页48、“霸权之翼——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第47-52页49、“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第17-24页50、“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第60-66页51、“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0-18页52、“扩大共同利益,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24-30页53、“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变迁”,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第44-47页54、“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55、“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182-202页56、“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东亚战略研究57、“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84-89页58、“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9期,第36-47页59、“中日关系改善及其对东亚的贡献”(日文),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报》2007年第11期,第77-78页60、“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16-26页61、“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16-22页62、“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第70-86页63、“East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Global Legal Studies, V17, N1, Winter 2010, 47-64、“共同利益与东亚合作”,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第93-108页 65、“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历史进程、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62-74页国际关系理论66、“国际机制理论的批判与前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1期,第17-22页67、“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社会理论的比较”,载《欧洲》2000年第2期,第12-18页68、“国际机制理论流派评析”,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2000年夏季卷,第155-164页69、“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页(《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70、“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第40-44页71、“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页72、“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第7-22页73、“论国际机制的合法性”,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1-138页74、“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50页75、“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载《欧洲》2002年第3期,第90-105页76、“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122页77、“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理论框架”,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冬季卷,第137-176页78、“论国际关系理论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之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42-43页79、“关于世界秩序蓝图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第7期,第35-36页80、“罗伯特·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3-118页81、“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1页82、“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8-31页83、“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70-78页其 他84、“联合国机制浅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3期,第44-50页85、“联合国人权机制:一种框架性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75-82页86、“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载《国际观察》2002年第3期,第1-8页87、“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载《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第17-21页88、“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7页(《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转载)89、“阿根廷危机管理:教训、经验与启示”,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78-85页90、“社会结构、政党危机与2009年大选前景——关于德国政党体制变迁的调研与思考”,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5期,第37-44页V-2.学术著作专 著1、《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2006年3、《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5、《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 《修远集——门洪华调研录》,社会科学文献社2012年 合 著与主编1、《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2、《解读美国大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4、《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6、《中国改变世界》(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9、《中国外交大布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0、《中国战略报告第一辑: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思路》,人民出版社2013年V-3.学术译著独 译1、《权力与相互依赖》(RobertKeohane and Joseph Nye J, Power andInterdependenc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 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011年第四版2、《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RobertKeohane and Men Honghua, , Liberalism,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硬权力与软权力》(Joseph S Nyeand Men Honghua, ,Hard and SoftPower: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ization, 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G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 译1、《探究世界秩序》(Tommy Coh, The Quest for World Order, The Instituteof Policy Studies, Singapore, 1998)(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国富国穷》(David S Lande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1年度、2004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3、《从财富到权力——美国世界地位的独特起源》(Fareed Zakaria, From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4、《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AshleyJ Tellis et al,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RAND, 2001)(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2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合 译1、《中国西部四十年》(A DoakBarnett,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合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2、《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oseph Nye,,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3、《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安全驱动的战略选择》(Michele A Flournoy, , QDR 2001 Strategy – 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4、《世界政治中的探索与争鸣》(Peter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and Stephen Krasner, ,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MITPress, 1999)(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校 译1、《国际化与国内政治》(RobertKeohane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Domestic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其实务指南》(Guide to GATT Law and Practice, WTO, 1995)(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面子·人情·关系网》, 20万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 30万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繁体字版,22万字,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0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简体字版,2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面子、人情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取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8年版。*《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版*《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2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0*《社会科学本土化:多元视角解读》,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 司2001年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蜕变中的中国家庭》,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劳动社会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社会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现代社会心理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 ,第3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信任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社会心理学30年”,《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社会学的转向”,《社会》,2007年,第3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社会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其变迁”,南京:《中国研究》,2005年,创刊号;*“一场游戏,一场梦”,山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杭州:《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批判、反省与出路”,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1年,第1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评华人心理学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冬季号。*“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儒家的社会建构:社会理论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香港:《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2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 第4期。*“中国人的社会行动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平衡性原理及其本土的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95~1998》,专稿。*“中国‘土政策’的功能分析”, 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从油画人体展说开去”, 北京:《东方》,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 一项个案研究”,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6年, 第3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 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2期。*“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江海学刊》,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5年, 冬季卷 (总第13卷)。*“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5年, 6月号, 总第32期。*“中国人‘窝里斗’吗? ”, 北京:《东方》, 1995年, 第6期。*“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专稿。*“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北京:《东方》, 1994年, 第6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上是什么取向? ”,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 第4期。*“中国人的脸面观: 有关其向度及其假设”, 台湾: 《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期 (1994)。*“‘泥’与‘沙’——为中国‘国民性’之症结求答案”,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4年, 4月号, 总第22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3年, 第4期。*“论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 1993年, 第2期。*“东方天书新探——将军崖岩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双重取向——‘内聚’与‘内耗’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2年, 第3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1年, 第2期。 2006年,《报:中国人交换方式与观念的研究》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6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获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5年,《传统中国人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5)。2003年,《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2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6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5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4-1996年,因出任1994年江苏电视台举办的“亲亲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1995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长虹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南大队的执行教练及199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南大辩论智囊团成员并三次夺得冠军而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1994年,获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论文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3-1994年,获南京大学双元奖教金一等奖。1993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樱松奖三等奖。

*“《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 期;*“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社会心理学概观”(译文),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57期

V-1.学术论文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等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50余篇学术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中国外交》卷、《世界经济》卷等全文转载。中国战略研究1、“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8-187页2、“中美印日俄有形战略资源比较——兼论旨在富国强民的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第26-41页3、“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3-89页4、“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63-68页5、“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4-13页6、“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14-19页7、“中国崛起的战略应对之道”,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第9-16页8、“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2期,第11-13页9、“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第54-58页10、“如何进行大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45页11、“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44页12、“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53页13、“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14、“中国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25页15、“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3期,第23-30页16、“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第26-35页17、“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57-63页18、“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第16-21页19、“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第68-73页20、“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5-26页21、“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37-46页22、“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20页23、“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中的战略调整”,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第61-65页24、“国家利益与战略视野——关于中日关系的调研与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0期,第4-11页25、“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第39-46页26、“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20页27、“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若干思考”,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3期,第17-23页28、“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页29、“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53-67页30、“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56-71页31、“中国国际战略演进及其经验总结”,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页32、“世界转型与中国的战略取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第35-36页33、“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页34、“中国大国关系的历史演进(1949-2009)”,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17页35、“中国青海藏区稳定的涉外因素分析与对策”,载《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第64-71页36、“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第70-77页37、“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0-18页38、“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4-66页大国战略研究39、弛张有度,斗和相兼——试析冷战后的美日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96-104页40、“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32页41、“US 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 ForeignAffairs Journal, N55, March 2000, 19-3242、“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页43、“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55页44、“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启示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第18-26页45、“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1期,第7-32页46、“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42页47、“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第22-29页48、“霸权之翼——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第47-52页49、“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第17-24页50、“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第60-66页51、“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0-18页52、“扩大共同利益,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24-30页53、“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变迁”,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第44-47页54、“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55、“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182-202页56、“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东亚战略研究57、“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84-89页58、“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9期,第36-47页59、“中日关系改善及其对东亚的贡献”(日文),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报》2007年第11期,第77-78页60、“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16-26页61、“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16-22页62、“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第70-86页63、“East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Global Legal Studies, V17, N1, Winter 2010, 47-64、“共同利益与东亚合作”,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第93-108页 65、“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历史进程、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62-74页国际关系理论66、“国际机制理论的批判与前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1期,第17-22页67、“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社会理论的比较”,载《欧洲》2000年第2期,第12-18页68、“国际机制理论流派评析”,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2000年夏季卷,第155-164页69、“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页(《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70、“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第40-44页71、“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页72、“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第7-22页73、“论国际机制的合法性”,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1-138页74、“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50页75、“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载《欧洲》2002年第3期,第90-105页76、“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122页77、“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理论框架”,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冬季卷,第137-176页78、“论国际关系理论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之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42-43页79、“关于世界秩序蓝图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第7期,第35-36页80、“罗伯特·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3-118页81、“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1页82、“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8-31页83、“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70-78页其 他84、“联合国机制浅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3期,第44-50页85、“联合国人权机制:一种框架性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75-82页86、“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载《国际观察》2002年第3期,第1-8页87、“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载《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第17-21页88、“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7页(《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转载)89、“阿根廷危机管理:教训、经验与启示”,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78-85页90、“社会结构、政党危机与2009年大选前景——关于德国政党体制变迁的调研与思考”,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5期,第37-44页V-2.学术著作专 著1、《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2006年3、《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5、《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 《修远集——门洪华调研录》,社会科学文献社2012年 合 著与主编1、《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2、《解读美国大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4、《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6、《中国改变世界》(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7、《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9、《中国外交大布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0、《中国战略报告第一辑: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思路》,人民出版社2013年V-3.学术译著独 译1、《权力与相互依赖》(RobertKeohane and Joseph Nye J, Power andInterdependenc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 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011年第四版2、《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RobertKeohane and Men Honghua, , Liberalism,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硬权力与软权力》(Joseph S Nyeand Men Honghua, ,Hard and SoftPower: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ization, 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G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 译1、《探究世界秩序》(Tommy Coh, The Quest for World Order, The Instituteof Policy Studies, Singapore, 1998)(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国富国穷》(David S Lande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1年度、2004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3、《从财富到权力——美国世界地位的独特起源》(Fareed Zakaria, From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4、《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AshleyJ Tellis et al,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RAND, 2001)(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2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合 译1、《中国西部四十年》(A DoakBarnett,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合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2、《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oseph Nye,,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3、《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安全驱动的战略选择》(Michele A Flournoy, , QDR 2001 Strategy – 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4、《世界政治中的探索与争鸣》(Peter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and Stephen Krasner, ,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MITPress, 1999)(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校 译1、《国际化与国内政治》(RobertKeohane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Domestic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其实务指南》(Guide to GATT Law and Practice, WTO, 1995)(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译著(美)亚历山大·文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新时代汉英词典》 (副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罗伯特·杰维斯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权力·制度·文化》《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China’s New Diplomacy 《霸权体系与区域冲突》 《美国研究》 1995年第4期《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4期《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 《外交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层次分析方法与国际政治研究》 《欧洲》 1998年第3期《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 《外交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国际体系结构与进程》 《中国书评》 1998年8月号《国际政治的社会结构》 《欧洲》 2000年第3期《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 《世界政治与经济》 2001年第10期《实证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春夏季号《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美国研究》 2001年第2期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级别

EI: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旗下有两个数据库,核心数据库EI Compendex 和非核心数据库EI Page One。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认可核心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认可度最高的检索类别。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特色型检索种类。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简言之,CSSCI就是在人文社科类北大中文核心中经过影响因子分析之后,将影响力更显著的期刊入选其数据库之中。CSSCI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在人文社科中文期刊评价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1、创建者不同,前者为美国创建,后者为中国创建。2、权威性不同,前者是世界级的权威系统,后者为中国领域内权威性强的索引系统。3、注重领域不同,前者注重基础研究领域,后者注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4、发表难度不同,一般来说,前者比后者更难发表。且前者为英文文献,后者为中文文献。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CSSCI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扩展资料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引文索引百度百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CI的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意思是“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它的姊妹期刊ssci是一个级别的,具有相同的含金量,如果有什么不懂得欢迎私信我,我专门负责发表论文这方面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 索引序列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查询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57期
  •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