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

我想,她存在过。因为所有活在她“传说”里的女孩子,她们即使不安和恐惧,可是,她们每一个都忽然开始渴望爱情。我看得出来。我也是。 其实,我们都是她。 《她的传说》 《南风》10年6月号

《南风》杂志于2002年改版,为正度32开的精印月刊,是一本以城市心情、爱情故事为主体内容的青春女性杂志,定价6元。 读者群: 15-25岁感性的、时尚的、热爱生活的、对引人入胜的爱情小说情有独钟的都市女性。 看点: 紧贴时尚的城市心情、爱情故事。 评价: 以独特的设计风格,精彩的时尚文字,精致的形象包装,张扬青春四季的激情,网罗城市里不同风景的爱情故事,用不同季节的心情表述,为你展现形形色色生动而有趣的资讯生活。清新,雅致,隽永中透着激情,伤感中蕴涵希望,是爱情的青涩滋味,是青春的狂热舞蹈!《花溪》杂志于1979年创刊,2000年改版为国内首家以现代都市时尚情爱为主题的女性时尚杂志,定价10元,是一本大32开的全彩精印月刊,月平均发行量为30多万。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小开本时尚杂志。 读者群: 读者主要是20-30岁文化素质高、注重生活品位、感性优雅且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现代都市白领女性,由于传阅率高,所以每期拥有超过200万的读者。 看点: 都市时尚和爱情美文的完美结合。 花溪开篇都会有明星介绍,里面也有时尚的介绍。南风有心理测试,还有个情感问题的咨询。 这两本我都有看过,但我更喜欢看花火。

他抚摸我依旧没有长长的发,在放手的时候,赠我这样的赞美:宁子,我将永远以你是我的初恋女友为荣。 他说完这句话,我转身落泪--我知道只有走过这段无果的爱情,我在那所校园里度过的青春,才不会遗憾。而在我心底,月季,是唯一的爱情花。 谢谢陶,直到如今。 《唯一的爱情花》 《南风》10年6月号

上海南风月刊社出版、光华书局发行的《南风》杂志,创刊于1931年4月,是一本综合性文艺刊物,主要发表一些短篇文艺创作作品,并选载一些外国翻译作品和当时文坛消息。该刊宗旨是立足中华民族的根基,树立一种新文艺。其倡导文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又是“思想的产物”、“有健全的思想而后有健全的文学”。所以该刊试图跨越那个“丑恶的时代”,将“健全的思想”搜罗在一处(即在这本杂志里)而放出“奇异的光芒”。为该刊撰稿的有陆鲁一、陈光虞、蒋用宏、蒋用宜、息影等,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为该刊奉献过作品。上海南风文社出版的《南风》杂志上海南风文社出版发行的《南风》杂志,实为年刊,创刊于1933年1月,是一本偏重于文艺理论性的刊物。该刊虽然刊载一些小说、诗歌,但主要以杂文、文学史及文论性作品为发表内容,并附带选择一些世界名作翻译作品。该刊所发表的文章如陈钟凡先生的“诗骚中所表现之清秋”、胡秋原先生的“艺术之社会底意义”、华林先生的“但丁与焦陀”以及姚名达先生的“论歌谣”等均有很好的思想性和理论价值。该刊负责人有夏炎德、章石承、龙旭光。本次收录该刊自1933年1月至1934年1月的1卷2期内容。 读者群:18-40岁感性的、时尚的、热爱生活的、对引人入胜的言情文学情有独钟的都市女性。看点:紧贴时尚的城市心情、爱情故事。以独特的设计风格,精彩的时尚文字,精致的形象包装,张扬青春四季的激情,网罗城市里不同风景的爱情故事,用不同季节的心情表述,为你展现形形色色生动而有趣的资讯生活。清新,雅致,隽永中透着激情,伤感中蕴涵希望,是爱情的青涩滋味,是青春的狂热舞蹈! 心情【映·画】 青春气息浓郁的插画高手作品,配以优美隽永的短句,清纯唯美,或忧郁感伤。【大学那年有爱】大学校园的真实记录,青春生活的成长感悟,最值得铭记的时光,图文并茂。4000字左右。小说3000—12000字【青涩森林】 纯真年代的爱恋,明媚温暖,清新纯净,青葱忧伤。【逆向生长】 书写疼痛青春,倾吐心中难以言表的成长挣扎与唏嘘。【花开花落】 花开花又落,其实,能遇上便已是奇迹,于是我们依旧感激……【完美爱情】 幸福,是爱情的归宿。在浪漫的爱情里快乐着,享受那分美妙……【生活叹息】 生活,充满希冀,也充满无奈,当你开始哭泣,可曾听见我的叹息……【擦肩而过】 爱情,总有遗憾,总有错过,也许只在一念之间,也许只是一次回眸,你已走过……【极度等待】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为爱而生,等一世,又如何?【刻骨铭心】 有一段情,深入骨髓,即便痛彻心肺,也是无法忘怀的……【剑魄琴魂】 轻武侠,江湖风云,侠骨柔情,荡气回肠。【暗香浮动】 那些发生在久远年代的动人情感,尽在梅影清浅,暗香浮动。【零点迷藏】 奇异、诡异、怪诞、另辟蹊径的非主流情感小说,呈现别样的阅读感受。【新人佳篇】 每月首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人新作,是新人崭露头角的前沿地带,是梦想开始的舞台……【强档推荐】 知名作者+出色作品。心意600—1000字【双生花】 同一画面,两个作者演绎不同的故事,刻画相异的青春心情。【心墙】 情感散文。来自平凡或不平凡的爱情的深刻感悟。【独家记忆】 对他或者她叙说你心底的情感,分享专属你们的点点滴滴。【爱问南风】 读者诉说恋爱、生活、学习的烦恼和忧虑,嘉宾和编辑排忧解难。

南风杂志文章在线阅读

他抚摸我依旧没有长长的发,在放手的时候,赠我这样的赞美:宁子,我将永远以你是我的初恋女友为荣。 他说完这句话,我转身落泪--我知道只有走过这段无果的爱情,我在那所校园里度过的青春,才不会遗憾。而在我心底,月季,是唯一的爱情花。 谢谢陶,直到如今。 《唯一的爱情花》 《南风》10年6月号

分开时,谁都没有和谁说再见。因为我们都知道,就算已离散,只要微微想念,便会感觉到同类的温暖的气息。即使很远,即使很多年。 我是,他们,亦是。 《所谓同类》 《南风》10年6月号

南风 12月刊 的电子版。可以在线阅读或者下载。

其实工作很忙,但小米喜欢在忙碌的间隙燃支烟,发会儿呆。 小米二十六岁半,小清秀那种,已经有剩女嫌疑,不太爱说话,脸上的表情总是淡淡的。陈子明第一眼便被她吸引,立刻施展百般手段,试图报得美人归。 江城与亚宁重逢的时候,亚宁已经赚了不少钱,开了一间KTV。他身边的女人换了又换,每个人长得都很像小米。 《想念的仙人球》 《南风》10年7月号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免费

蔓殊菲儿的《胭脂泪妆》 柳家三少奶奶淑明正呆坐着看窗外桃树上叽喳叫的黄鸟,不想一个小石头掷上来,惊跑雀儿,也摇落了几星桃花,淑明探身向外,只听得“吓!”的一声,继贤拿着弹弓跑远了。 继贤是二哥承德的儿子,今年八岁,长得浓眉大眼很是喜人,老太太喜欢得不得了,一天到晚心儿肉儿地叫着,母以子荣,二嫂因此倍受宠爱,而四弟的媳妇惠兰也有了喜。这些时日,淑明都是爱呆在自己的房里,叫搓麻将也不去,说是不舒服,实是不想听三姑六婆嚼舌头,说自己盯不住承义,又让他到处边窜去了。 这时,有脚步声自外边传来,淑明心头一紧,再听不是男人的声音,自是不愿起来理会,冷着脸绞团扇上的流苏,“三少奶奶,老太太那边有客,大少爷和大少奶陪着谈生意,就不设各房的碗筷了,四少爷四少奶、五小姐、六少爷、大姨太,二姨太、四姨太,都在二房吃饭,二少奶奶叫我请你也过去。”脆婉娇声自门帘外传来,这番伶俐的口齿,莫非小福而不能,小福是二少奶奶端琴陪嫁来的丫头,生得杏目纤细腰,最是下人中的可爱人儿,可是淑明听了不但不快,幽怨却反而加深了,人家各房都是夫妇一块,唯自己这边,就是天天和阿贞主仆二人,“知道了,真是麻烦二嫂了。”她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说话间,阿贞已捧了妆奁过来,淑明朝镜里凄凉一笑,自取鄢然。 饭席之中其乐溶溶,二房的张妈有一手好厨艺,两个拿手菜,四喜团子和貂婵豆腐都入了席,桌上主家,桌外下人,都吃得眉开眼笑,鸭舌汤罢了,众人都不尽兴,主家便摆了麻将来搓,二房,三房,四房和五小姐一围,御制骨块刚拿出来,边头就上了八宝茶,把大家敷衍得滴水不漏,可是淑明只觉惶然和无助,仿佛自己的手脚都没处搁,摸了几圈,把十只葱管似的长指甲现了出来,着实引了妯娌们的惊叹,最后还是端琴,送了她一套银缕甲套。用螺钿漆盒盛着,其中中指的一对最精美,尖尖三寸长,缕着并蒂荷花下的鸳鸯戏水。 未消寂寞初长夜,只羡鸳鸯不羡仙。 当年,嫁入柳家的淑明被一度认为是魏氏最幸运的女儿,作为前清朝臣的江南魏氏在清庭衰败之时迅速没落,到了民国三年,已落入举家食粥的地步,柳家过去是商人,却正好趁着时机发迹起来。与魏氏是旧交,早已定下的娃娃亲不愿因魏家没落而毁婚,于是在三公子从东洋回来的第二个月便完了婚,堂堂堂正正地进了柳家的门。 “承义……。”淑明迷迷糊糊地念叨着,天,已经暗了下来,遥遥地,可以望到另一个院落的灯火,她扶着窗棂向外望,明月已经东升,各房现在要么琴箫和鸣,要么同在塌上烧烟,唯自己这边,孤另另的一个人,碧绡纱帐,幽静如水。 “还是老三最有出息,家里的用度大都是靠他的进款,其它各房,要不是守着从地租上收利,几个兄弟早坐吃山空了。”淑明曾听大嫂私下谈论过自己的丈夫,虽然她对生意上的事不懂,但知道在众人的眼里,承义是个有出息的男人,是她世界的全部。 是的,全部,她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可他,也很爱她呵,这几乎是一件奇事,新派的男子竟会深爱这个成天将下巴颏儿抵在掐芽高领中的旧式小姐。当初的夜晚,洞房花烛,承义因为是家里逼婚而负气不揭新娘的盖头,待倒头要睡的时候,却见到淑明将盖头默默掀下的忧伤,少女,在残烛摇曳的光影里晶莹如玉,仰止间,石榴红玉的流苏轻轻叩击,细碎的声响有如初春冰裂,而在夜色与烛辉的明灭之间,她的青丝红唇便是那湿润流动的艳影,惊鸿一瞥让他着实痴了,他没等她起身,就一把抓住她的臂,将那锦绣凤披作一把握了,趁她惊慌间强拥一怀软玉温香,而淑明,却是用手止了他迫不急待的吻,玉色的长指甲撩到他的嘴唇,面向他的眸子里已是满泓秋水…… 淑明伏在镜前哭了起来,平伸着手臂,广袖旖逦,灯下凸现出大朵大朵媚红色的牡丹花,襟上袖口,裙摆衫边,长长的掐牙与镶滚们是寂寞中痛苦翻动的波涛,无风也起浪,斯人独缠绵。 作者: 橙子1007 2007-6-27 16:10   回复此发言 -------------------------------------------------------------------------------- 2 【蔓文欣赏】胭脂泪妆 静夜中传来车驾的声音,大门开启的闷响,健硕的男人踏在青石上的足音,她听见管家柳贵跑前跑后的殷勤,使女们接衣递水的慌乱,心眼此时,彻底清明——是他,回来了。 慌忙将镜前的东西收拾好,叫李嬷备好莲子燕窝羹,一臂里拢平有点毛的头发,一臂里起身去迎他,哪晓得他来得极快,紧跟着挑灯的阿贞细碎的脚步,就上楼来了,淑明急急跑到梯前,正迎着他,夫妻照面,隔着小别的相思,万语千言无法诉说,只有在轻轻地喘息,他看见她激动而慌乱的神情,两手扶在壁上驻足不动,一对耳环坠子却摇晃得如同打秋千一般。 阿贞知趣地提着灯下去了,光明渐渐隐弱,他在黑暗中再上了两级台阶,一把抱住她,吻上了她的嘴唇。 在床上的时候,淑明原想依旧例婉转承欢,哪知他先躺下了,扳她起来,置她骑在他的身上,这让淑明又羞又怕,想要挣扎,却被他一把握住了腰,动弹不得,再辗转时,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欲望满涨的他,尽情地将碧落黄泉求之遍,一更夜雨摧桃花…… 在承义的身上,淑明隐隐地嗅到了不属于自己的胭脂味,她心里明白姑嫂之间的传闻并不是流言。两年前,三房曾有一个孩子,可惜因为承义的爱恋太炽热,肆意放纵情欲,淑明在五月上就流产了。血崩,让她差点死去,醒来的时候,面对着的是承义苍白如雪的脸,“求求你,求求你,不要死,我不要孩子,我只要你。”淑明抱着丈夫哭了起来,心里遗下的是无边的痛楚和怅然。 可是,只打那之后,承义却渐渐沉默了,好久都没碰妻子一下,而淑明也因那次流产而丧失了生育的能力,以后的日子里,女子总是在丈夫沉睡之后偷偷向隅哭泣,有时候被他听见了,暗暗从被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温暖厚实的男人的手,让她心安,可小许的温暖却只能加深幽夜的寒冷。 当然,柳家的人对于三少奶奶不能生育的事是有微词的,他们当然不会说老三怎么不好,生孩子是女人的事,而淑明的身体从小不好,老太太很是后悔,说当初怎么就不想清楚呢,柳家各房的奶奶都是江南有钱有势的人家,这让淑明更觉得没脸,她唯一的寄托,就是承义的爱情,可是她的承义,现在已经厌腻她了,不然他怎么会那么长久地离开她,那么长久地不来一封信?画舫歌船,青楼酒肆,是他生意之闲去的场所,这一切,从大姨太涵珠的口中说出来,她半信半疑,“承义,承义……”淑明轻轻推了推身边的丈夫,男人含糊地嗯了一声,挪动手臂,搂住她的细腰,“承义,告诉我好么?你这些天过得好么?晚上一个人睡得好么?承义……。”“你想问什么?”他仍是装迷糊,“你不知道你在外面,我有多担心,我每天都想着你……。”“好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担心什么?不跑丝绸生意,这么大的家撑得下去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些兄弟的德性。”他放开了在她腰间的手,“可是承义,你告诉我好不好?我想知道,求求你,我想知道……。”微明的晨曦中,女子长发散乱而唇色鄢红,怯弱而神经质地摇着他的手臂,“够了,我只有你一个女人,一个我养在家里的女人!”他说罢,狠狠握了一下她的肩膀,任她在臂中泫然而泣。 承义在青楼的相好是碧云轩的名花银釉,当然银釉爱的不止是他的钱,柳三公子高大俊美,气度不凡,更深沉的是,他和那些客人不一样,他懂得对女人的温存,可是……三公子是不会带她回去的,崇尚理义的柳家是绝对不会要堂子里的人作妾的,这点她很清楚,也因此在承欢作乐之中带了点绝望的哀伤。民国十二年,正是流行新装的时候,柳公子带着好友,把碧云轩的乐班都请上了银釉阁,除这些乐伎外,其他人都是洋服新装,柳公子一身白西装,银色雕花手杖,在诸多胭脂艳影之中,宛若玉树临风,堂子上了最好的菜,一席人热热闹闹,划拳猜令,真是好不自在,可是银釉心里明白时日已然不久,忧伤之上无奈强行腾驾起笑意,凭着旗袍新装裹出的分明曲线,妖治夺人,逞宠持娇,嘻笑之中,她看到屏风旁微微露出一张女子娟秀的脸,尖尖的下颌抵在老装的高领里,那精致而悲绝的五官让她突然想到自己镜中的容颜,惊愕之中,屏风后的女子已经意识到被发现了,扭头就走,转身之际,只有那白绸青绣的衫子一角倏忽一现,像遗落暗夜的小块青花瓷,冥冥地听到破裂的声音。 作者: 橙子1007 2007-6-27 16:10   回复此发言 -------------------------------------------------------------------------------- 3 【蔓文欣赏】胭脂泪妆 惯谙风月的银釉,知道那是心碎的声音,一个女人见到自己心爱的男人搂着别的女人时冰刀刺入般剧烈的疼,过去她也体会过,可如今她只有痴笑,没有穿新装的女人,不是这儿的宾客,她知道那定是柳家三少奶奶,容颜与自己酷肖的女人,他曾在她的怀里呢喃着淑明的名字……银釉徒自冷笑,扭过头去,将瓜子皮“噗!”的一声狠狠吐在漱盂里。 那个晚上,承义当然没有来,淑明在床上翻腾,哭干了眼泪,随手操起一张帕子就撕,扯成了碎片之后,却耗尽了力气,被也没盖,一袭白衫地倒在床上。第二天就病了,各房奶奶都来瞧过了,暗暗可怜,只有涵珠一个人肯说出口,“哎呀,还不是为了瞧一眼才病的,都是怪我,不该让你去看,可不让你去吧,就说我造谣散谎,说老三的不是,让你去了,又变成这个样子。男人不都是这个样子?大爷和奶奶不也很恩爱么?恩爱照旧也有我的位置,你气他这个做什么?”涵珠已不再年轻,发黄的脸上扑了厚厚的脂粉,瘦削的身体撑不实流行的新装,但她手中伴她十几年的银凤烟枪依然光鲜华美,看着病怏怏的淑明,她幽幽一笑,在翡翠嘴上实实吸上一口,又缓缓向她喷过去,鸦片的甜香,浓郁里带着醉人的味道,轻柔地笼了她,“为什么要让我看到,如果光听,我可以不信,可是我看到了……。”淑明已经无力了,她泪眼涟涟地看着面前笑吟吟的涵珠,求助般地抓着她蕾丝边的袖子,“去,找个好的,做他的小,拴他在家里,有了孩子你认了就是了,这是最好的。”“可是,不!我不要,他说过他只要我一个人的,他只喜欢我一个人!”“死脑筋,想不通,那你就再不看,再不想呐,抽这个吧,这是好的,百病能医,老三会挣钱,不怕供不起福寿膏给你用。” 福寿膏是上等的鸦片膏,要好好地烧,烧得不好就会浪费了,可惜阿贞的手脚笨,不会弄这个,大姨太又不好开骂,只得亲自为淑明烧烟,两个女人正同倚在榻上抽鸦片,不想承义就在此时回来,主仆三人吓得慌忙收拾,涵珠不是手脚利索的人,和阿贞配在一起真是整乱的灾星,搅祸的双煞,广袖翻腾之间,只听得铛琅一声,漆盘摔下,烟灯,膏盒等一什精巧物儿全都栽到地上,跌得四瓣八瓣,香消玉陨……狼籍中,眼睁睁地见着他进来看到了这一切,着实惊忿,只把前襟一掀,不落头地又出去了。 三公子最恨抽大烟,这一去,就是整整几个月不回来了。 戒烟,万种痛苦远远地临驾在过去鸦片带来的快意之上,端琴来看她时,正逢上毒瘾发作,手上还戴着那对荷花鸳鸯的甲套,阿贞才捧着一碗药来,就让她打了,一个丫头一个婆子上来架住,好言相劝,她仍是双手乱抓,涕泪交流,“不行,要绑着!”李嬷急急地对阿贞说,“有没有绳子?”端琴有一条汗巾,宝蓝的底子,此时无奈给了出来,拔落甲套,将她的两只手系住了,美丽的长长指甲似葱如玉,一双皎皎纤手衬着那汗巾子,如同青夜初放的玉兰花,开时有并蒂,黯然中呈现的凄艳……被缚的淑明的样子,双颊绯红,花枝乱横,只把泪眼瞅定天花,呆呆地说:“为什么不叫三少爷回来呢……。” 三少爷在十五回来过几天,淑明这些时日,虽想得心如藕节,百窍千丝,可也怨恨他的冷落和移情,始终不多说一句话,冷着脸,僵直地坐在椅子上。夫妻同床却不共枕,明月何皎皎,空照罗帏床,忧愁不能寐,垂泪对枯怀。淑明坐在他的脚头掩面而泣,宽大的白睡袍上有刻丝的玉色凤凰,叠叠皱皱,已不能飞翔。明波流离,只在这本该缠绵的夜,一切却都寂静如死,纱帐迷糊了她微微颤抖的身子,泪光迷糊了他熟睡的脸…… 他走了后的日子,缓慢流逝如同抽丝,她成天地枯守,太阳有时可以照进三房的正厅,暖黄的光斑,一点点地挪过来,照上她绣鞋的足尖,又一点点地退回去,退到门槛以外,最后带走黄昏剩下的唯一一点温暖,淑明此时便跑出去,将双手伸出了对着暗红苍青的天空,悲伤地说着:“承义,求你,不要走,不要走……。” 有时也出去走走,无非是连到二房的寂静长廊,半旧的雕花木棂,朱红色的柱子,紫藤花从顶上垂下来,太阳的影子,温暖的虚空,渴求却又抓捞不到…… 作者: 橙子1007 2007-6-27 16:10   回复此发言 -------------------------------------------------------------------------------- 4 【蔓文欣赏】胭脂泪妆 忽然,听见长廊那头传来小福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张妈的骂声,“小福,你这个死丫头,又偷酸菜吃!什么时候那坛子都会叫你啃了!”小福笑着,一臂里跑一臂里把长长的一条酸菜高高捏起,仰着头吃,模样娇俏得可爱,可是就是不看面前的路,不小心就撞到了呆呆的三少奶奶身上,弄得她白绸青绣的袖子沾上了一大块水渍,“对不起……三少奶奶,实在对不起。”小福低下头来含糊地道歉,仄着脸,只把一双大大的杏目向上扬起,黑白分明地斜瞅着她,淑明不知怎的哆嗦了一下,嘴唇轻轻地抖动着,鲜脆的酸菜还在小福的口中咀嚼,牵着额上的青筋暗暗蠕动,淑明看到她拈过酸菜的左手后面两个指头有着葱管一般的长指甲,涂着指甲亮油,如自己的一样…… 淑明不知道,小福怀孕了,怀的是三少爷承义的孩子,那几天中的某一天,承义被小福妩媚的笑容所打动,而真正迷惑他的是小福的那两支指甲,长长的,玉色透明,就像淑明的手……在二房后花园的假山后面,生满绿蕨和青苔的天然婚帐上点缀着蔻丹花妖媚的红颜,拥抱的时候,小福用手拦他的吻,长长指甲的撩拨让他欲罢不能,纵使那个新婚之夜是曾经的沧海,但酷似的感觉使他完全地陷入了激情,沧海水罢了还有巫山云,女人,水作的骨肉,为江河湖海,为云雨雪雾,尽可使他沉溺,他在一时竟恍惚,仿佛身下的人不是二房的丫头,而是四年前那个十六岁的新娘,他最初的灵与肉上的快意,从京都艺妓开叠的和服裙中窥到的肉色内裤,原始的积累到了终于可以释放的时候,不想却碰到了那么娇美的女子,可他最终却伤害了她,也因这伤害而逃避……痛苦,在作爱中升腾的快意,小福的呻吟,月下花枝的招摇……成就了他继长子胎死腹中之后的第二个孩子。 奉子成婚,是柳家的大喜事,因为好歹三房也有了后,端琴在这一面上极力支持,持意作小福的娘家,从丫头一跃而成主子,也是小福的造化,而且三少爷是那么英慧过人,别说作姨奶奶,就是作他的贴身丫头也是好啊,柳家的人都喜气洋洋,不高兴的当然有,那就是三少奶奶淑明。 “我该说的都已说完了,我心里想什么你应该明白,不要再这个样子,你是名门的闺秀,大家的规矩应该明白,纳妾只是为了能传宗接代,对得起祖宗,你懂吗?”三少爷的理由很苍白,甚至让她感到可笑,到东洋去接受新式教育的男人,穿西装拿手杖的男人,却对这些这么计较,这不过都是借口而已,淑明背对着他,只是冷笑,“可以,但不要让我看到!我不愿见你抱她的样子,对她说和我一样的话!” “你的脾气太坏了!”承义抢言到:“不要在我面前摆架子,你们魏家已经衰落,早供不起你这个千金小姐,该道歉的我已道谦,原不原谅是你自己的事情,今晚我不会在这里,小福是新人,不可以冷落的,我来你这不是为了看你的脸子!”说完之后,他就拿起椅背上的外套,下楼去了,淑明呆了一呆,腾地站起来,将妆台上随手拿到的一个珐琅花瓶向门口扔去,带着哭腔“去吧!去了就不要回来了!”不要回来了——花瓶破碎,彩块和清水溅得满地都是,无辜的花枝,暗夜中凄冷的遗落,一地残红—— 芬芳而婉转的绝望,刺入了心,剧痛而微腥…… 长久地凝望,幽夜的清寒,他话语中的冷冽,她极力拥抱的痛楚,无声的哀伤,像光滑冰冷的小蛇,慢慢地爬上来,她张大眼睛,所见诸物都有他的影子,银釉摇着东洋绢扇,一脸嘲弄。小福嚼着酸菜,笑颜如花……“不,我不要看见,如果这一切我都没看见,我就不会相信那些流言,我就不会和他吵架,不会让他走,他会呆在我的身边,好好爱我,好好陪着我……。” 好好地陪着我,陪着我,始终让我相信他最爱的女人是我,也只有我一个人…… 漆奁打开了,明镜里的容颜在夜晚的烛光里显得那么憔悴,而在旧盒上补画的细细描金的花饰又让人觉得是在华美下的勉力支撑——就像淑明此时用香粉和胭脂细细盖去脸上的灰暗与黑黑的眼圈一样,她认直地点红嘴唇,他曾说过她的眼睛和嘴唇很美,她们曾是被他抚摸和亲吻过的地方……而最后拿起的就是端琴送的银甲套,尖尖的,长长的,中指是并蒂荷花下的鸳鸯戏水 未若双眸明似镜,怎落孤身伴灯眠?难消寂寞初长夜,只羡鸳鸯不羡仙。 淑明凄然一笑,抬起右手,娇生生的兰花指上甲套尖尖, 江南湖水碧,亭亭荷叶秋。郎衣翡翠羽,我着秋叶裳。 水色明皓颈,花光映红蹼。分羽同相戏,交首共白头。 银甲入眼,如针如刺,酸涩的剧痛几乎让女子晕却,血从戳烂的伤口里往外涌,染红了戏水鸳鸯,与先前的眼泪汇作一流,从脸上缓缓淌下来,合着的双眸眼睫长长美似丹凤,这一切在奁盖上的镜子之中如梦似幻,婉若一个奇竦艳丽的妆容。 他,踏夜色而来,随着阿贞欣喜的声音而来,近了近了,她感到蜡烛动摇的快乐,就在她的背后,抱住她,他温柔地呢喃着说:“淑明,我的妻,我今晚是在你这的,我不去新人哪里,我喜欢银釉喜欢小福都是因为我爱你,你知道么?” 淑明微笑着颤抖,轻泣出声,在他的怀里,缓缓地回过头来……

《南风》杂志于2002年改版,为正度32开的精印月刊,是一本以城市心情、爱情故事为主体内容的青春女性杂志,定价6元。 读者群: 15-25岁感性的、时尚的、热爱生活的、对引人入胜的爱情小说情有独钟的都市女性。 看点: 紧贴时尚的城市心情、爱情故事。 评价: 以独特的设计风格,精彩的时尚文字,精致的形象包装,张扬青春四季的激情,网罗城市里不同风景的爱情故事,用不同季节的心情表述,为你展现形形色色生动而有趣的资讯生活。清新,雅致,隽永中透着激情,伤感中蕴涵希望,是爱情的青涩滋味,是青春的狂热舞蹈!《花溪》杂志于1979年创刊,2000年改版为国内首家以现代都市时尚情爱为主题的女性时尚杂志,定价10元,是一本大32开的全彩精印月刊,月平均发行量为30多万。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小开本时尚杂志。 读者群: 读者主要是20-30岁文化素质高、注重生活品位、感性优雅且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现代都市白领女性,由于传阅率高,所以每期拥有超过200万的读者。 看点: 都市时尚和爱情美文的完美结合。 花溪开篇都会有明星介绍,里面也有时尚的介绍。南风有心理测试,还有个情感问题的咨询。 这两本我都有看过,但我更喜欢看花火。

我想,她存在过。因为所有活在她“传说”里的女孩子,她们即使不安和恐惧,可是,她们每一个都忽然开始渴望爱情。我看得出来。我也是。 其实,我们都是她。 《她的传说》 《南风》10年6月号

花溪稍大一些,纸张厚一些,大约三分之一讲时尚,一般是10元,有时候如果里面带赠品的就会贵个一两块,赠品一般是小记事本或者书签 南风稍小本一些,里面全是小说,价格7元两本里面的小说风格差不多,个人觉得南风比较划算,小说多不过我一般都会两本一起买 上次不小心在一个报摊遇到打折卖过期杂志的,十块钱三本,其中一本花溪两本南风,乐死我了

天风杂志在线阅读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X0ZNf0_Ii8C48wlA 提取码:FRIR    书名:生活的艺术作者:林语堂译者:越裔汉豆瓣评分:3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2页数:403内容简介:《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在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中国人》(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 提取码:5tbk    书名:中国人作者:林语堂译者:郝志东豆瓣评分:7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年份:1994-12页数:460内容简介:《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林语堂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他的著作,在东西方都极受欢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以至现今美国大的图书馆几乎都收藏有他的著作。《中国人》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是应美国纽约庄台(John Day)公司之约,1934年用英语写就的,1935年由雷诺与希师阁(Reynal & Hitchcock)公司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推崇备至。1936年,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William Heinemann)公司再版,以后曾被译成俄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这部《中国人》全译本除了补上原著第十章第六节《蒋介石其人其谋》、1935年初版《收场语》(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真相》、《领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出路》等重要而容易引起误读、误解的篇章),还增添了译者附记、索引等。这样不仅恢复原著的“全貌”,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林语堂这部原著的当年风采与全书的基本精神。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明日风尚》杂志在线阅读阅读

  • 索引序列
  •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
  • 南风杂志文章在线阅读
  • 南风杂志在线阅读免费
  • 天风杂志在线阅读
  • 《明日风尚》杂志在线阅读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