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路理论论文

电路理论论文

发布时间:

电路理论论文

第一章电路基本定律和简单电阻电路§1-l引言§1-l-2欧姆定律§1-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的。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基尔霍夫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电学基本定律。从19世纪40年代,由于电气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电路变得愈来愈复杂。某些电路呈现出网络形状,并且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由3条或3条以上支路形成的交点(节点)。这种复杂电路不是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所能解决的,刚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年仅21岁的基尔霍夫在他的第1篇论文中提出了适用于这种网络状电路计算的两个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定律。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1-4电阻和电源的组合§1-5用△-Y变换来简化电路§1-6电源变换§1-7电压和电流分配习题第二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2-l节点分析节点分析法(node-analysis method)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未知的节点电压代替未知的支路电压来建立电路方程,以减少联立方程的元数。节点电压是指独立节点对非独立节点的电压。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节点电流方程,然后用节点电压去表示支路电流,最后求解节点电压的方法叫节点分析法。1、选定参考节点(节点③)和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对独立节点(节点①和节点②)分别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电流方程。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建立用节点电压和已知的支路电阻来表示支路电流的支路方程。3、将支路方程和节点方程相结合,消去节点方程中的支路电流变量,代之以节点电压变量,经移项整理后,获得以两节点电压为变量的节点方程。§2-2网孔分析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提供独立的KVL方程的回路数为b-n+1个,网孔只是其中的一组。网孔电流:沿每个网孔边界自行流动的闭合的假想电流。 一般对于M个网孔,自电阻×本网孔电流 + ∑(±)互电阻×相邻网孔电流 + ∑本网孔中电压升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并标出变量方向(常设为顺时针方向)2、按照规律,采用观察法列网孔方程3、解网孔电流4、由网孔电流计算其它待求量§2-3钱性和叠加§2-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Thevenin's theorem):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c;电阻R0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电源为零值时所得单口网络N0的等效电阻。戴维南定理(又译为戴维宁定理)又称等效电压源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L·C·戴维南于1883年提出的一个电学定理。由于早在1853年,亥姆霍兹也提出过本定理,所以又称亥姆霍兹-戴维南定理。其内容是:一个含有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及电阻的线性网络的两端,就其外部型态而言,在电性上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V和一个松弛二端网络的串联电阻组合来等效。在单频交流系统中,此定理不仅只适用于电阻,也适用于广义的阻抗。对于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相串联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来等效,这个电压源的电压,就是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这个串联电阻就是从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两端看进去,当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均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uoc 称为开路电压。Ro称为戴维南等效电阻。在电子电路中,当单口网络视为电源时,常称此电阻为输出电阻,常用Ro表示;当单口网络视为负载时,则称之为输入电阻,并常用Ri表示。电压源uoc和电阻Ro的串联单口网络,常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当单口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其端口电压电流关系方程可表为:U=R0i+uoc§2-5直流情况下的最大功率传输最大功率传输(maximum power tramsfer,theorem on)是关于使含源线性阻抗单口网络向可变电阻负载传输最大功率的条件。定理满足时,称为最大功率匹配,此时负载电阻(分量)RL获得的最大功率为:Pmax=Uoc^2/4R0。最大功率传输是关于负载与电源相匹配时,负载能获得最大功率的定理。定理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工作于正弦稳态的单口网络向一个负载ZL=RL+jXL供电,如果该单口网络可用戴维宁(也叫戴维南)等效电路(其中Zo=Ro+jXo,Ro>0)代替,则在负载阻抗等于含源单口网络输出阻抗的共轭复数(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只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时,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平均功率Pmax=Uoc^2/4R0。这种匹配称为共轭匹配,在通信和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常常要求满足共轭匹配,以便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满足最大功率匹配条件(RL=Ro>0)时,Ro吸收功率与RL吸收功率相等,对电压源uoc而言,功率传输效率为h=50%。对单口网络N中的独立源而言,效率可能更低。电力系统要求尽可能提高效率,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能源,不能采用功率匹配条件。但是在测量、电子与信息工程中,常常着眼于从微弱信号中获得最大功率,而不看重效率的高低。习题第三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3-1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当中。运算放大器最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将电压类比成数字,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也成为实现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的基本建构方块。然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在电路系统设计上的用途却远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transistor)或真空管(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现在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1960年代晚期,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型号为μA709,设计者则是鲍伯·韦勒(Bob Widlar)。但是709很快地被随后而来的新产品μA741取代,741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为稳定,也更容易使用。741运算放大器成了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历经了数十年的演进仍然没有被取代,很多集成电路的制造商至今仍然在生产741。直到今天μA741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教材。§3-2含运放电阻电路§3-3电压跟随器(隔离器)§3-4模拟加法和减法习题第四章电感和电容§4-l电感器§4-2电容器§413电感和电容的组合§4-4*对偶性§4-5简单电容运放电路习题第五章一阶电路§5-l单位阶跃激励函数§5-2无源RL电路§5-3无源Rc电路§5-4有源RL电路§5-5有源RC电路习题第六章二阶电路§6-l无源RLC并联电路§6-2无源RLC串联电路§6-3RLC电路的全响应习题第七章正弦量和相量§7-1-正弦量的特征m§7-2正弦激励函数的强制响应小§7-3电流与电压的有效值§7-4复激励函数§7-5相量§7-6R、L、C元件上的相量关系§7-7阻抗§7-8导纳习题第八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8-l节点、网孔和回路分析§8-2叠加定理、电源变换和戴维南定理§8-3相量图习题第九章功率与功率因数§9-1瞬时功率§9-2平均功率§9-3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9-4复功率§9-5交流情况下的最大功率传输习题第十章频率响应§10-I并联谐振§10-2串联谐撅§10-3其它谐振电路习题第十一章磁耦合电路§11-1互感§11-2线性变压器§ll-3理想变压器习题第十二章三相电路§12一l三相电压§12-2三相电路的Y-Y-联接§12-3三角形(△)联接§12-4功率表的使用§12-5三相系统的功率测量习题第十三章二端口网络§13-1导纳参数§13-2二端口等效网络§13-3阻抗参数§13-1混合参数§13-5传输参数§13-6二端口网络的联接§13-7*回转器§13-8*负阻抗变换器(NIC)习题第十四章傅里叶波形分析方法§14-l傅里叶三角级数§14-2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14-3波形对称性的应甩§14-4线频谱§14-5波形综合§14-6有效值和平均功率§14-7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4-8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习题第十五章拉普拉斯变换法§15-l拉氏变换定义§15-2单位冲激函数§15-3*在时域中的卷积与电路时域响应§15-4一些简单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15-5拉氏变换的几个基本定理§15-6部分分式法§15-7求全响应§15-8传递函数(网络函数)H(s)§15-9复频率平面习题第十六章网络图论§16-1定义和符号§16-2关联矩阵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3回路矩阵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6-4图的各矩阵间的相互关系§16-5特勒根定理习题第十七章网络矩阵方程§17-1直接分析法§17-2节点分析法§17-3回路分析法§17-4含受控电源的网络分析§17-5状态变量和标准状态方程§17-6标准型状态方程的列写习题第十八章简单非线性电路§18-1非线性元件§18-2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18-3小信号分析法§18-4将电路分解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18-5伏安特性的组合§18-6牛顿一拉夫逊法§18-7一般非线性电阻电路§18-8状态空闯分析:相平面§18-9相迹的特性!习题第十九章*电路设计§19-I设计过程§19-2简单的无源和有源低通滤波器§19-3带通电路第二十章*开关电容电路§20-1MOS开关§20-2模拟运算§20-3一阶滤波器第二十一章分布参数电路§2l-1引言§21-2传输线分布参数电路的交流稳态运算§21-3无损耗分布参数电路§21-4有损耗传输线的两种特定情况§21-5有限长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电路§21-6有限长无损耗传输线§21-7终端接任意阻抗的无损耗传输线习题附录部分习题答案参考书目注:打星号(*)的章节在教学时可以选用。

找我 可以 帮写哦。

这个

您可以私信我

电路原理论文

这也可以写成论文啊,写个说明就可以了。有电路图就可以分析,我经常分析这种电路。其实电视机的电路基本一样。

由 于各型号手机所附带的充电器插口不同,以造成各手机充电器之间不能通用。当用户手机充电器损坏或丢失后,无法修复或购不到同型号充电器,使手机无法使用。 万能充电器厂家看到这样的商机,就开发生产出手机万能充电器,该充电器由于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适合机型多,深受用户的欢迎。下面以 深圳亚力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该充电器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又没有随机附带电路图,给维修带 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实物测绘出其工作原理图,见附图,供维修时参考。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在外观设计上比较 独特,面板上采用透明塑料制作的半椭圆形夹子,透明塑料面板上固定有两个距离可调节的不锈钢簧片作为充电电极。面板的尾部并排有1个测试开关(极性转换开 关)和4个状态指示灯,用户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充电器电极距离和输出电压极性,并通过状态指示灯可方便看出电池的充电情况。一、工作原理该 充电器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充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等组成,其输入电压AC220V、50/60Hz、40mA,输出电压DC4.2V、输出电流在 150mA~180mA。在充电之前,先接上待充电池,看充电器面板上的测试指示灯是否亮?若亮,表示极性正确,可以接通电源充电;否则,说明电池的极性 和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极性是相反的,这时需要按一下极性转换开关AN1(测试键)才行。具体电路原理如下。1.振荡电路该 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2及开关变压器T1等组成。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经二极管VD2半波整流,形成1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的 卜1初级绕组加到了三极管VT2的c极,同时该电压经启动电阻R4为VT2的b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VT2导通。此时,三极管VT2和开关变压器 T1组成的间歇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由于正反馈作用,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电压通过反馈电阻R1和电容 C1加到VT2的b极,使三极管VT2的b极导通电流加大,迅速进人饱和区。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不断升高,VT1的b极电压逐渐降低,使三极管VT2逐 渐退出饱和区,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产生的磁通量也开始减少。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负反馈电压,使VT2迅速截止, 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VT2进入截止期间,变压器T的1-3绕组就感应出一个5.5V左右的交流电压,作为后级的充电电压。2.充电电路该 电路主要由一块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和三极管VT3等组成。从变压器T的1-3绕组感应出的交流电压5.5V经二极管VD3整流、电容C3 滤波后,输出一个直流8.5V左右电压(空载时),该电压一部分加到三极管VT3的e极;另一部分送到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的1脚,为其提 供工作电源。集成块IC1有了工作电源后开始启动工作,在其8脚输出低电平充电脉冲,使三极管VT3导通,直流8.5V电压开始向电池E充电。当 待充电池E电压低于4.2V时,该电压经取样电阻R11、R12分压后,加到集成块IC1的6脚上,该电压低于集成块IC1内部参考电压越多,集成块 IC1的8脚输出的电平越低,三极管VT3的b极电位也越低,其导通量越大,直流电压(8.5V)经极性转换开关S1向电池E快速充电。由于集成块IC1 的2、3、4脚和电容C4共同组成振荡谐振电路,其2脚输出的振荡脉冲经电阻R16送至充电指示灯LED1(绿)的正极,其负极接到集成块IC1的8脚。 在电池刚接人电路时,集成块IC1的8脚输出的电平越低,充电指示灯LED1闪烁发光强。随着充电时间延长,电池所充的电压慢慢升高,集成块IC1的8脚 输出电压慢慢升高,充电指示灯LED1闪烁发光逐渐变弱。当电池E慢慢充到4.2V左右时,集成块IC1的6脚电位也达到其内部的参考电压1.8V。此时,集成块IC1内部电路动作,使其8脚电压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3截止,充电指示灯LED1不再闪烁发光而熄灭,充满指示灯LED2(绿)由灭变亮。3.稳压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Z1等组成。过 压保护:当输出电压升高时,在变压器T的1-2反馈绕组端感应的电压就会升高,则电容C2所充电压升高。当电容C2两端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VDZ1的稳压 值时,稳压二极管VDZ1击穿导通,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拉低,使其导通时间缩短或迅速截止,经开关变压器T1耦合后,使次级输出电压降低。反之,使输 出电压升高,从而确保输出电压稳定。过流保护:在接通电源瞬间或当某种原因使三极管VT2的电流过大时,在R5、R6 上的压降就大,使过流保护管VT1导通,VT2截止,从而有效防止开关管VT1因冲击电流过大而损坏。同时电阻R6上的压降,使电容C2两端电压升高,此 后过流保护过程与稳压原理相同,这里不再重复。三极管VT1是过流保护管,R5、R6是VT2的过流取样保护电阻。

基于51单片机的抢答器设计目 录第一章 抢答器的概述 1 系统设计的功能 2 抢答器需求分析 3 抢答器的工作原理第二章 单片机的功能简介 1 89系列单片机的概述 2 AT89S51的功能 1 TA89S51特殊功能寄存器 2 AT89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第三节 硬件电路的设计1 总电路原理2 时钟频率电路的设计3 复位电路的设计1 复位电路的可靠性设计2 人工复位4 显示电路的设计5 控制电路的实现6 发声7 系统复位第四章 软件设计1 软件任务分析2 显示子程序的设计3 定时器T0、T1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4 抢答器处理程序的设计5 主程序及分析第五章 元器件及焊接调试第六章 设计小结致谢参考文献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各样的竞赛越来越多,其中抢答器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目前很多抢答器基本上采用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使用起来不够理想。因此设计一更易于使用和区分度高的抢答器成了非常迫切的任务。现在单片机已进入各个领域,以其功耗小、智能化而著称,所以若利用单片机来设计抢答器,便使以上问题得以解决针对以上情况,本文设计出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八路抢答器。我们采用了数字显示器直接指示,自动锁存显示结果,并自动复位的设计思想,它能根据不同的抢答输入信号,经过单片机的控制处理并产生不同的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最后通过LED数码管显示相应的路数,即使两组的抢答时间相差几微秒,也可分辨出是哪组优先按下的按键,它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系统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的特点。本设计是以八路抢答为基本理念。考虑到依需设定限时回答的功能,利用89S51单片机及外围接口实现的抢答系统,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同时使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用开关做键盘输出,扬声器发生提示。同时系统能够实现:在抢答中,只有开始后抢答才有效,如果在开始抢答前抢答为无效;满时后系统计时自动复位及主控强制复位;按键锁定,在有效状态下,按键无效非法。

电路理论文献

序言前言第1章 电路分析导论1 引言2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抽象而成,它近似地反映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用理想导线连接而成。用不同特性的电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就构成不同特性的电路。电路模型近似地描述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根据实际电路的不同工作条件以及对模型精确度的不同要求,应当用不同的电路模型模拟同一实际电路。这种抽象的电路模型中的元件均为理想元件。3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4 功率和能量--电路的复合变量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因为W=F(f 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当v表示平均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过程的平均功率,当v表示瞬时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状态的瞬时功率)。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亦简称能。能量这个词是T杨 1801 年在伦敦国王学院讲自然哲学时引入的,他针对当时把质量与速度二次方之积称为活力或上升力的观点,提出用能量这个词表示上述乘积是妥当的,并和物体所作的功相联系。但并未引起重视,人们仍认为不同的运动中蕴藏着不同的力。直到能量守恒定律被确认后 ,才认识能量概念的重要意义。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简称“能”。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物质在运动过程由于质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除了这些,还有风能潮汐能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因此,可以对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学定义。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于1845年由古斯塔夫·基尔霍夫所发现。该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其内容是电路中任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意结点,所有流入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依据:电流连续性原理。也就是说,在电路中任一点上,任何时刻都不会产生电荷的堆积或减少现象。适用范围: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结点,也可以推广到电路中任一闭合面。1)定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任一结点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即对任一结点有:∑i =0注意:“流出”结点电流是相对于电流参考方向而言。“代数和”指电流参考方向,如果是流出结点,则该电流前面取“+”;相反,电流前面取“-”。2)推广: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任一闭合面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代数和”指电流参考方向如果是流出闭合面,则该电流前面取“+”;相反,电流前面取“─”。3)本质:是电流连续性的表现,即流入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结点的电流。实际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交通问题,有些也是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背景设立的。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能量守恒公理7 特勒根定理如果有两个具有n个结点和b条支路的电路,它们具有相同的图,但由内容不同的支路构成。假设各支路电流和电压都取关联参考方向,并分别用(I1,I2,···,Ib)、(U1,U2,···,Ub)和(ǐ1,ǐ2,···,ǐb)、(ǔ1、ǔ2、···,ǔb)表示两电路中b条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则对于任何时间t,有ǐ1*U1+ǐ2*U2+···+ǐb*Ub=0以及I1*ǔ1+I2*ǔ2+···+Ib*ǔb=两个拓扑结构相同的集总参数电路中各对应的电流、电压的乘积之和为零 。1952年由BH特勒根提出。定理指出,若两个集总参数电路(电路本身最大线性尺寸远小于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波长)1和2 具有相同的有向图,并且二者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分别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则恒有:式中 U k 和 I k 分别是电路1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 ǔk和 ǐk分别是电路2 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 , b 为两个电路的支路数。两式的两组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也可以是同一电路中不同状态下的两组电流和电压(各表示一种工作状态)。若将上式中的ǔk 和 ǐk都换成 U k 和 I k (这相当于式中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都用同一电路中同一状态的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则有 ǐ1*ǔ1+ǐ2*ǔ2+···+ǐb*ǔb=0以及I1*U1+I2*U2+···+Ib*Ub=0,8 总结与思考1 总结2 思考习题1第2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分类1 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1 二端电阻2 二端电容3 二端电感4 二端忆阻元件2 独立电源3 基本信号1 复指数信号2 单位阶跃信号3 单位斜坡信号4 单位冲击信号4 多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其描述1 多端电阻2 多端电感3 多端电容5 电路元件的基本组与器件造型的概念6 电路分类7 总结与思考习题2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1 支路电流法2 节点分析法3 网孔电流法4 总结与思考习题3第4章 电路定理1 叠加定理2 替代定理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4 互易定理5 对偶原理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7 总结与思考习题4第5章 电路的时域分析1 一阶电路分析2 一般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3 冲击响感和阶响应4 卷积与零状态响应5 卷积积分应用6 总结与思考第6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 正弦稳态分析基础2 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3 相量分析法4 正弦电路的功率5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6 谐振电路7 总结与思考习题6第7章 三相电路1 三相交流电路三交流相电路。三相交流电源指能够提供3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最常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机。三相发电机的各相电压的相位互差120°。它们之间各相电压超前或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机在正序电压供电时正转,改为负序电压供电时则反转。因此,使用三相电源时必须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转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改变供电相序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  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组成。 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5 总结与思考习题7第8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3 拉普拉斯反变换4 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5 网络函数的定义6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7 网络函数的瞬态响应8 网络的正弦稳态响应9 网络的稳定性分析10 总结与思考第9章 双口网络1 双口网络的参数2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 双口网络的相互连接*4 双口网络有效连接的判别和实现5 双口网络的黑箱分析法6 总结与思考习题9第10章 图论及LTI电路系统的矩阵分析法1 图论基础2 电路系统的图矩阵表示3 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4 节点分析法和基本割集分析法5 网也分析法和基本回路分析法6 改进节点分析法7 总结与思考第11章 滤波器设计1 滤波器设计基础2 有源R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3 有源RC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4 总结与思考第1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1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2 Multisim2001软件基础3 Multisim2001高级应用4 Multisim2001应用实例——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仿真5 总结与思考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作 者: 陈希有 主编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4-1-1 字 数: 650000 版 次: 3 页 数: 538 印刷时间: 2004-1-1 定价:¥10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40130133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1996年《电路理论基础》(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除保持第2版教材特色外,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做了如下考虑:进一步理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实用性,便于自学;适度增删,突出教学重点和工程实用性;使物理概念、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有机结合;针对系列课程教学计划,进一步理顺与前期课及后续课关系。全书共分15章,具体内容是: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元件、线性直流电路、电路定理、非线性直流电路、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正弦电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非线性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网络的图、网络矩阵与网络方程、二端口网络、均匀传输线,另有3个附录,附录A 磁路,附录B 0rcAD/capture,Pspice概要,附录C MATLAB概要。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师生作为电路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绪论第1章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元件1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2 电功率与电能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5 电阻元件6 独立电源7 受控电源第2章 线性直流电路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2 电源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3 电阻的星形和三角形联接4 支路电流法5 回路电流法6 节点电压法7 运算放大器8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第3章 电路定理1 置换定理2 齐性定理与叠加定理3 等效电源定理4 特勒根定理5 互易定理6 对偶原理第4章 非线性直流电路1 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2 非线性直流电路方程3 数值分析法4 分段线性分析法5 图解法第5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1 电容元件2 电感元件3 耦合电感4 理想变压器第6章 正弦电流电路1 正弦电流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4 元件方程的相量形式5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6 GCL并联电路的导纳7 正弦电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8 含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9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10 复功率11 最大功率传输第7章 三相电路第8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第9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第10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第11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第12章 非线性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第13章 网络的图 网络矩阵与网络方程第14章 二端口网络第15章 均匀传输线附录A 磁路附录B OrCAD/Capture, PSpice概要附录C MATLAB概要

作 者:王震宇所属系列:全国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系列规划教材开本: 16开定价: 00 元(1)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符合教育部颁发的《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较为系统地解释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全书共分为十五章。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电阻电路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交流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耦合与谐振、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双口网络、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矩阵运算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方法。配合正文,在适当的章节引入Pspice和Matlab两种软件进行分析和仿真,每章后部都有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介绍、丰富的例题和习题。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电气、电子、通信、自控等强、弱电类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2) 前言“电路分析”是普通高等院校电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虽然其基本理论已非常成熟,但随着近代电路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其辅助的计算和仿真工具不断更新、以及当今新的学科领域和分支的相继涌现,使得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相应学时产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调整传统教材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本书内容尽力兼顾强、弱电专业,力图紧密联系信息技术,并体现信息学科的特色。本书以线性电路为基础,由电阻电路分析开始,提供直流作用下电阻电路的一些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其共同特点是任意时间相关性不影响分析过程,使读者对电路理论中的分析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便于后续章节应用。第二部分是交流稳态电路分析,包含相量分析法、三相电路、耦合电路和谐振等内容,其宗旨是掌握相量分析法,把时域变量转换为频域变量,再应用第一部分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是对含有电容和电感的动态电路瞬态过程建立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和求解。另外,在本书后两章中分别讲述了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矩阵运算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方法。本书以掌握电路理论分析方法为宗旨。在正文部分全面讲述电路理论知识,并根据需要适当地引入PSpice和Matlab两种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对于本书将要应用的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如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以及网络拓扑基础等,一并放置在本书的附录部分。这样不仅可以使正文部分完整统一,更可以使一些已经具备该部分数学基础的读者在学习时内容连贯。同时,本书还强调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每一章后面都有“实际应用”部分,以便了解实际电路中的理论,虽不能以偏概全,旨在激发读者对电路理论应用的兴趣、能够在今后设计出更有实用价值的电路来。另外,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也是不同的,本书带有“*”标识的章节,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可以视情况进行取舍。本书电子教案和全部仿真程序可从www…(此处请出版社填写)下载,力图共享。学习本书要求具备必要的数学基础和电磁学知识。电路理论是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建立电路模型,研究其中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联系规律,为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际电路提供基本电路理论,并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书经过集体讨论,分工执笔。王震宇编写第1、2、9~11、15章和附录A和C;王骥编写第3、4、12、13章;林菁编写第5~8章;徐国宝编写第14章和附录B;张世龙和刘明编制了本书的电子教案,为阅读本书增添了另一种媒质;王震宇副教授主编,并负责对全书和电子教案的修改、统稿和定稿工作。宿延吉教授主审,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尤其他的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给我们以深刻的教益。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曹嘉毅副教授的热心参与和对书稿的审阅,为本书增色付出了辛勤劳动。值此公开出版之际,对众多同事、同行以及参考文献中的前辈们,谨表谢忱,普铭高谊。但限于编者水平,一定还会有不少缺点和不当之处,诚望读者和专家指正。(3) 目录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1 电路理论与电气工程2 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电压的参考极性3 功率和能量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2章 电路基本元件1 电阻2 电感3 电容4 电源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3章 电路基本定律与定理1 引言2 基尔霍夫定律3 叠加定理4 替代定理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4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1 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2 2b法3 回路法4 节点法5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1 相量2 电路元件和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3 阻抗和导纳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5 平均功率6 复功率7 最大功率传输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6章 三相电路1 三相电压源的产生2 三相电路的接法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5 三相电路的功率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7章 含磁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1 互感2 互感的连接方式和去耦等效电路3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4 空心变压器5 理想变压器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8章 谐振和滤波1 串联谐振2 并联谐振3 滤波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9章 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 非正弦周期电压与电流2 非正弦周期电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3 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4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5 傅里叶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0章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1 运算放大器及其理想模型2 含有理想运放的电阻电路分析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容电路的分析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1章 一阶电路的动态过程1 动态元件的两个边界条件和换路定理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5 一阶电路对阶跃激励的零状态响应*6 一阶电路对冲激激励的零状态响应*7 一阶电路对正弦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2章 二阶电路的动态过程1 引言2 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 RL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4 RLC电路的全响应*5 RLC电路的冲激响应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3章 双口网络1 双口网络概述2 双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3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4 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5 双口网络的连接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4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中的应用1 电路元件和基本定律的复频域形式2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3 网络函数实际应用小结习题第15章 矩阵运算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 关联矩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2 标准支路和其矩阵形式3 节点法的矩阵形式*4 改进的节点法及其矩阵形式*5 割集矩阵与节点法*6 回路矩阵与回路法*7 状态方程实际应用小结习题附录A 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附录B 拉普拉斯变换附录C 网络拓扑学简介附录D 部分习题答案主要参考文献 作 者:郭琳,姬罗栓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9-1ISBN: 9787115227454开本: 16开定价: 00 元(1) 编辑推荐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本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结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经验,在本课程教学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为9章,教学参考学时数为56学时,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2) 内容简介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一阶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互感耦合电路和三相电路。本书内容安排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注重教学的实用性,适合于少学时的教学要求。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及相关电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3) 目录前言第1章 基本概念1电路及电路模型2电路分析中的物理量3基尔霍夫定律4电阻元件5独立电源6受控源7单口网络及等效8双口网络及等效习题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1KCL和KVL方程的独立性与完备性2电路的拓扑基础3支路电流法4节点电压法5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6应用举例习题第3章 线性电路的性质1线性电路的比例性2叠加原理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直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递定理5互易定理6应用举例习题第4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1电容元件及其性质2电感元件及其性质3一阶动态电路4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5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6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响应7阶跃响应8应用举例习题第5章 二阶动态电路分析1RLC串联电路2零输入响应3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4GLC并联电路分析及计算5一般二阶动态电路分析习题第6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正弦交流电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元器件伏安特性的相量表示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5阻抗和导纳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7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8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9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0频率特性11叠加原理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2谐振习题第7章 三相电路1三相电源2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3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4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习题第8章 耦合电路的分析1耦合电感的基本概念及其VAR2耦合电感的等效电路3耦合电路的动态分析4耦合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5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习题第9章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1运算放大器2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计算3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动态分析4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习题第10章 双口网络1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参数2双口网络的混合型和传输型参数3各组参数问的关系4有载双口网络的分析5双口网络的互连习题习题答案参考文献

电路原理小论文

好呀,多少字符的,刚好有一篇符合的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电流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1安 电压 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A;U→V;R→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 电阻:R=R1+R2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流:I=I1+I2②电压:U=U1=U2③电阻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 电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6×106焦耳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电功公式:W=Pt=UIt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用电器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阻值最大处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电路原理课程论文

adfa

建议你去大学论坛。这里对大学问题不太合适,高层次的答者不多。1、大学物理的电气知识是电气专业的理论基础,展开来,分别就磁、电、定律在大学物理中的理论在属于应用的电气专业的运用进行说明。仅这些恐怕1500字不够用,你自己挑重点说说。2、力学在电气专业的应用。主要考虑电气专业器件、安装、机械寿命要用到力学分析。3、光学在电气专业也有应用,比如光电控制要用到光学。总之大学物理是电气专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Circuit" is a specialty electrical very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class, not only for subsequent courses provide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Circuit for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methods, with node voltage method most commonly used, But really wanted to use these method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ome of the more complicated calculation of the circuit, using artificial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calculate, especially in the more complex circuits, the equation of a few more cases, quite cumbersome manual solution is not only time-consuming and prone to Some ne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aided analysis and Qiu subject to the relevant sources of the "circuit" teaching every three chapters VI on the node voltage for the basic principle, detailing how to use MATLAB programming method and powerful matrix function of complex circuits into resistance OK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but included solitary voltage source such as a special Through this method, the resistivity can complex circuit analysis and the calculation is very fast, convenient and more to the application of good teaching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from the complex circuit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also for circuit analys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auxiliary

  • 索引序列
  • 电路理论论文
  • 电路原理论文
  • 电路理论文献
  • 电路原理小论文
  • 电路原理课程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