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1997、1998年连续被评为文明教师,1999年“教育质量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01年学院举办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获优秀奖,2002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05年获得周口市文学艺术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院“师德标兵”,2006年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得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07年获得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发表的文章1.《论网络艺术的拟像性与交互主体性》2007年第10期《装饰》(中文核心)2.《现代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刍议》2006年第8期《教育与职业》(中文核心)3.《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汉字创意元素》2006年第3期《艺术教育》(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4.《现代汉字字体的创意设计》2006年第1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传统吉祥装饰的形态特征及其创作主题》2006年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2006年第4期(《艺术教育》(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色彩创意与色彩构图》2006年第1期《广西艺术学院学报》公益广告《自然、生命、人类》2004年第6期《文艺研究》(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标志设计作品系列2005年12月《东方艺术》“海盐城市标志”、“中华老字号标识”、“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会徽”、“中国侨商联合会会徽”发表于2008年第11期《美术观察》(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周口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1.专著:《现代汉语副词研究》(33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0年6月。2.研究生教材:《现代汉语虚词》(220千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10月。3.专著:《助词与相关格式》(310千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4.专著:《现代汉语副词探索》(34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专著:《现代汉语副词分析》(300千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2月。 其中国家一级刊物《中国语文》4篇1990年—1999年十年的科研成果1副名结构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3期;2《语助》释词浅析,《淮北煤师学报》1990年3期;3《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商榷,《徐州师院学报》1991年2期;4“N”+“们”的多角度考察,《现代汉语语法论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5《马氏文通》与《新著国语文法》句法理论比较,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6 无动把字句浅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2期(第一作者);7“才”与“纔”《辞书研究》,1992年4期;8“非X不Y”及其相关句式,《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2期;9“除非”及其句式 ,《汉语研究论集》第一缉,语文出版社1992年;10谈谈前置的“的”和“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40期,1993年6月;11现代汉语副词“白”“白白”,《淮北煤师学报》1993年1期;12谈谈新词新语的缩简方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3年;13近代汉语副词“才”的特殊用法,《徐州师院学报》1993年4期;1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征及其个性特点,《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3期;15副词与状词的区别,《汉语学习》1995年1期;16“有失”“失之”,《语文学习》1995年5期;17“有失”“失之”及其相关格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5年;18汉语吸收外来概念的方法和特点,《洛阳大学学报》1995年3期;19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语言研究》1996年1期;20释数词“兆”,《辞书研究》1996年1期;21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2期;22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1996 年3期;23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2期;24汉语语序研究要略,《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3期(合作);25交互类短语与连介兼类词的分化,《中国语文》1996年5期;2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4期;27上海浦东新区普通话使用状况和语言观念的调查,《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4期(合作);28现代汉语语言单位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方式,《中文自修》1996年10期;29现代汉语复句的误用,《中文自修》1996年11期(合作);30把+N+VV”祈使句的成句因素,《汉语学习》1997年1期;31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1期(续);32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1期;33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4期;3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点及其个性特征,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年;35说“永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2期;36近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探微,《古汉语研究》1999年1期;37汉语变换理论研究的总结、探索与创获,《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1期;38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重叠式,《徐州师大学报》1999年1期;39说“难免”——兼论汉语的虚化方式和羡馀否定,《中国语言学报》9期,商务印书馆1999年;40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上海师大学报》1999年2期。41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面面观》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2000年以后1.动词AABB叠结式的内部差异,《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2000年。2.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语言研究》2000年1期。3.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2000年1期。4.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2期。5.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6.试论前置的结构助词“的”和“之”,《汉语学习》2000年5期。7.略论时制助词“来着”,《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4期。8.复句研究综述,《语文论丛(6)》上海教育2000年。9.列举助词“等”、“等等”,《华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3期。10.把+N+VV祈使句的配价分析,《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1.N+们的选择限与N们的表达功用,《中国语文》2001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12.说“的话”,[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1年3期。13.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三论,《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4.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15.试说表数助词“把”,《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期。16.表数助词“来”和“多”,《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17.现代汉语列举助词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6期。18.助词“给”及其相关句式,《汉语学报》2001年上卷(2002年7月出版)。19.“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20.“就是”的篇章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3期。21.“个”从量词到助词语法化过程分析,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2.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23.近代汉语情态化副词“白”再议,《乐山师院学报》2003年1期。24.“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语言科学》2003年3期。25.范围副词“都”的选择限制,《中国语文》2003年5期。26.当代新词“零X”探微,《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1期。27.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3期。28.从“曾经”的功能扩展看汉语副词的多能性,《汉语学习》2003年5期。29.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30.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31.近代汉语强调肯定的“白、再、更、通”,《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人大资料全文复印)。32.试论汉语语素的确定与分类,《语文论丛(8)》,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33.试论“由”字被动句——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语言科学》2004年3期。34.副词“不”独用的语用功能和篇章功能,《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8卷。35.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与功用,[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4年。36.“总(是)”与“老(是)”的语用功能和选择差异,《语言科学》2005年1期。37.副词“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38.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探微,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39.述结式把字句的配价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40.近代汉语“把个”句研究,《语言研究》2005年3期。41.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42.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和功能,《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43.“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44.羡余否定的类别、成因与功用,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31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45.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4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中国语文》2006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看起来”与“看上去”,《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3期。48.“太”的语义内涵和语用规约,《中国语言学报》1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49.“以至”与“以致”,《对外汉语研究》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50.“同比”与“环比”——统计术语的个案分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年3期。51.元语言理论与汉语副词的元语用法,《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52“由”字被动句研究《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副区兼类词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第一作者)。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研究,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稍微”类程度副词的历时来源和发展演化,《忻州师院学报》2007年3期(第一作者)。程度副词对状态形容词的二次记量与主观赋量,[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九期,2007年。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学报》2007年4期。从间接的跨层连用到典型的程度副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4期。试论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间”,《语言研究》2007年4期。英语无标记不定式充当宾语补足语浅析,《廖序东先生纪念文集》高教出版社,2007年9月。试论“X然+间”,《汉语学习》2007年6期。当代汉语摹状式“X状”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1期。从“非常X”的陌生化搭配看汉语修辞学的现代取向,《修辞学习》2008年2期。当代汉语摹状格式探微,《语言科学》2008年2期。对集合量词典型性问题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第二作者)。从“A/V了许多”看汉语概量化程度补语的演化动因、格式鉴别及其互补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8月。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透顶”与“绝顶”的句法功能和搭配选择,《语文研究》2008年第4期。CSSCI扩70浅析“X客”词族 —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4期(第一作者)。71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72 “一”和“该”在当代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功用与照应方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73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语言科学》2009年3期。(人大全文复印)。74试论连词“及其”的词汇化动因、连接方式及指代歧义,《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75“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期76是“统括全体”还是“限制个体”?——兼论“净”与“尽”的进化后果与趋同倾向,[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十一期,2009年。77“X然”+“间”的两种表达功能,《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78“绝对X”的功能扩展与错位兼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79“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80副词“有望”的功能、特征及发展,《汉语学报》2010年1期。81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中国语文》2010年2期。82现代汉语指称词“本、贵、该”关系试析,《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三),复旦出版社2010年。83“用来”与“拿来”——兼论介词叠加与格式套用于介词悬空的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五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84试论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兼论演化中的骂詈语在当代汉语中的表达功用,《当代修辞学》2010年4期。85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语文研究》2010年4期。86略谈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若干疑难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期。87表迅捷义的“X速”词族的功能、用法与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4期。。88从标记词“的”在相关分布中的隐现与位置看汉语前加词的性质,《汉语学习》2011年3期。。89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吴福祥、张谊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五),商务印书馆,2011年,北京。90预设否定副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动因与作用,《语言科学》2011年5期。91谈谈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的写作,《阐释的力量》,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92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当代修辞学》2011年6期。93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精选集,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94“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95评注性副词“所幸”的功能、特征与发展,(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13期,朝日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作者)。9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吴福祥主编《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97试论叠加、强化的方式、类型与后果,《中国语文》2012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98试析一价动词和形容词在事件存现句中的构式分布,《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99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汉语学报》2012年4期。100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语文研究》2013年1期。101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 《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1期。此外,还参与主编(副主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参与编写张斌先生主编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和《新编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为《新编现代汉语》主要编写者之一。参与主编(副主编)《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承担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面向应用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经费4万元,2003年结项;承担2002年度上海市教委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语法化的诱因、机制和模式》经费2万元;2006年结项;承担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副词的性质、功能与发展》经费5万元,正结项中;承担200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发展演化》经费4万元,已发表10多篇论文,撰写一部语法化研究的书稿;承担200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近30年来汉语虚词的演化趋势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经费9万元,目前正在研究、分阶段完成实施过程之中;作为第二申请人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于2009年12月获批正式立项。资助经费20万。已经完成初稿。负责的上海市重点学科(三期)汉语言文字学2010年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受到市、校奖励。2012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2012BYY002),经费5万。

1.《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札记,语文研究,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分册2010年2期全文转载2.《从词汇角度看<列子>成书时代补证》,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1期3.《“疆场”首见问题讨论(一)》,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4.《河南罗山方言的“给给”》,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5.《<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释义商榷三则》,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6.《高僧传》六个词语的训释,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7.《法苑珠林校注》校正,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学》分册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8.《<水经注>词语拾零》,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2期9.《法苑珠林校注》斠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4期10.《<水经注>“尤部唇音字读虞部”二例》,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4期11.《<管子·轻重篇>成书时代考辨》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2.《<法苑珠林校注>校点疑误》,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13.《<高僧传>校点献疑》,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14.《法苑珠林校注》拾零,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5.《<高僧传>校点拾零》,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16.《<高僧传>校点商榷》,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17.《<高僧传>校点札记》,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18.《法苑珠林校注》献疑,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19.《<法苑珠林校注>校点商榷》,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20.《<水经注>中被动句考察》,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法苑珠林校注>校点商兑》,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22.《<法苑珠林校注>商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23.《法苑珠林校注》校议,江海学刊,2010年第5期24.《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朱庆之主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全文收录25.《<列子>撰写时代考——从词汇史角度所作的几点补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26.《世说新语》及刘注四音节同义连文词语拾零,长江学术,2010年第3期27.《<水经注>词汇性质浅论》,唐都学刊,2006年第5期28.《河南罗山方言的体助词“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9.《<水经注>地名反映的词汇现象》,学术探索,2006年第3期30.试论《水经注》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语料价值,燕山大学学报2010年1期31.《论河南罗山方言的副词“搞搞儿”和“搞下儿”》,天中学刊,2010年第3期32.《从词汇角度看<列子>的成书时代再补证》,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3.《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再补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34.《南北朝时期南北词语差异研究刍议》,长江学术,2008年第3期35.《河南罗山方言的“把+O+V+它”式处置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36.《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言词》,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37.《<高僧传>词语零札》,语文知识,2007年第2期38.《颜师古<汉书注>中“语有轻重”之分析》,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39.《<水经注>所见<汉语大词典>迟后书证补》,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2008年4辑40.《河南罗山方言的两个副词》,语文知识,2009年第4期41.《河南罗山方言的“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河南罗山方言“昝”的研究》,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河南罗山朱堂话音系特点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水经注>中“高”类同义词浅析》,怀化师院学报2005年第2期《<水经注>校点释义商榷》,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2005年第3辑《<触龙言说赵太后>教学点滴》,语文知识,2010年第3期《“隅”与“角”历时替换小考》,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水经注>词语琐记》,汉语史研究集刊,2003年第6辑《颜师古<汉书注>中的汉语语音现象》,怀化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河南罗山县朱堂话的“得”》,殷都学刊,2002年第2期《成都广告的文化内涵》,成都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52.《<水经注>“飞陆”考辨》,语文研究,2011年第4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专著:《现代汉语副词研究》(33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0年6月。2.研究生教材:《现代汉语虚词》(220千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10月。3.专著:《助词与相关格式》(310千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4.专著:《现代汉语副词探索》(34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专著:《现代汉语副词分析》(300千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2月。 其中国家一级刊物《中国语文》4篇1990年—1999年十年的科研成果1副名结构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3期;2《语助》释词浅析,《淮北煤师学报》1990年3期;3《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商榷,《徐州师院学报》1991年2期;4“N”+“们”的多角度考察,《现代汉语语法论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5《马氏文通》与《新著国语文法》句法理论比较,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6 无动把字句浅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2期(第一作者);7“才”与“纔”《辞书研究》,1992年4期;8“非X不Y”及其相关句式,《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2期;9“除非”及其句式 ,《汉语研究论集》第一缉,语文出版社1992年;10谈谈前置的“的”和“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40期,1993年6月;11现代汉语副词“白”“白白”,《淮北煤师学报》1993年1期;12谈谈新词新语的缩简方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3年;13近代汉语副词“才”的特殊用法,《徐州师院学报》1993年4期;1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征及其个性特点,《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3期;15副词与状词的区别,《汉语学习》1995年1期;16“有失”“失之”,《语文学习》1995年5期;17“有失”“失之”及其相关格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5年;18汉语吸收外来概念的方法和特点,《洛阳大学学报》1995年3期;19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语言研究》1996年1期;20释数词“兆”,《辞书研究》1996年1期;21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2期;22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1996 年3期;23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2期;24汉语语序研究要略,《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3期(合作);25交互类短语与连介兼类词的分化,《中国语文》1996年5期;2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4期;27上海浦东新区普通话使用状况和语言观念的调查,《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4期(合作);28现代汉语语言单位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方式,《中文自修》1996年10期;29现代汉语复句的误用,《中文自修》1996年11期(合作);30把+N+VV”祈使句的成句因素,《汉语学习》1997年1期;31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1期(续);32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1期;33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4期;3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点及其个性特征,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年;35说“永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2期;36近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探微,《古汉语研究》1999年1期;37汉语变换理论研究的总结、探索与创获,《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1期;38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重叠式,《徐州师大学报》1999年1期;39说“难免”——兼论汉语的虚化方式和羡馀否定,《中国语言学报》9期,商务印书馆1999年;40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上海师大学报》1999年2期。41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面面观》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2000年以后1.动词AABB叠结式的内部差异,《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2000年。2.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语言研究》2000年1期。3.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2000年1期。4.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2期。5.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6.试论前置的结构助词“的”和“之”,《汉语学习》2000年5期。7.略论时制助词“来着”,《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4期。8.复句研究综述,《语文论丛(6)》上海教育2000年。9.列举助词“等”、“等等”,《华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3期。10.把+N+VV祈使句的配价分析,《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1.N+们的选择限与N们的表达功用,《中国语文》2001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12.说“的话”,[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1年3期。13.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三论,《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4.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15.试说表数助词“把”,《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期。16.表数助词“来”和“多”,《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17.现代汉语列举助词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6期。18.助词“给”及其相关句式,《汉语学报》2001年上卷(2002年7月出版)。19.“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20.“就是”的篇章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3期。21.“个”从量词到助词语法化过程分析,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2.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23.近代汉语情态化副词“白”再议,《乐山师院学报》2003年1期。24.“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语言科学》2003年3期。25.范围副词“都”的选择限制,《中国语文》2003年5期。26.当代新词“零X”探微,《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1期。27.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3期。28.从“曾经”的功能扩展看汉语副词的多能性,《汉语学习》2003年5期。29.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30.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31.近代汉语强调肯定的“白、再、更、通”,《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人大资料全文复印)。32.试论汉语语素的确定与分类,《语文论丛(8)》,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33.试论“由”字被动句——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语言科学》2004年3期。34.副词“不”独用的语用功能和篇章功能,《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8卷。35.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与功用,[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4年。36.“总(是)”与“老(是)”的语用功能和选择差异,《语言科学》2005年1期。37.副词“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38.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探微,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39.述结式把字句的配价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40.近代汉语“把个”句研究,《语言研究》2005年3期。41.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42.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和功能,《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43.“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44.羡余否定的类别、成因与功用,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31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45.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4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中国语文》2006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看起来”与“看上去”,《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3期。48.“太”的语义内涵和语用规约,《中国语言学报》1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49.“以至”与“以致”,《对外汉语研究》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50.“同比”与“环比”——统计术语的个案分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年3期。51.元语言理论与汉语副词的元语用法,《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52“由”字被动句研究《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副区兼类词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第一作者)。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研究,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稍微”类程度副词的历时来源和发展演化,《忻州师院学报》2007年3期(第一作者)。程度副词对状态形容词的二次记量与主观赋量,[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九期,2007年。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学报》2007年4期。从间接的跨层连用到典型的程度副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4期。试论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间”,《语言研究》2007年4期。英语无标记不定式充当宾语补足语浅析,《廖序东先生纪念文集》高教出版社,2007年9月。试论“X然+间”,《汉语学习》2007年6期。当代汉语摹状式“X状”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1期。从“非常X”的陌生化搭配看汉语修辞学的现代取向,《修辞学习》2008年2期。当代汉语摹状格式探微,《语言科学》2008年2期。对集合量词典型性问题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第二作者)。从“A/V了许多”看汉语概量化程度补语的演化动因、格式鉴别及其互补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8月。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透顶”与“绝顶”的句法功能和搭配选择,《语文研究》2008年第4期。CSSCI扩70浅析“X客”词族 —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4期(第一作者)。71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72 “一”和“该”在当代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功用与照应方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73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语言科学》2009年3期。(人大全文复印)。74试论连词“及其”的词汇化动因、连接方式及指代歧义,《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75“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期76是“统括全体”还是“限制个体”?——兼论“净”与“尽”的进化后果与趋同倾向,[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十一期,2009年。77“X然”+“间”的两种表达功能,《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78“绝对X”的功能扩展与错位兼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79“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80副词“有望”的功能、特征及发展,《汉语学报》2010年1期。81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中国语文》2010年2期。82现代汉语指称词“本、贵、该”关系试析,《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三),复旦出版社2010年。83“用来”与“拿来”——兼论介词叠加与格式套用于介词悬空的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五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84试论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兼论演化中的骂詈语在当代汉语中的表达功用,《当代修辞学》2010年4期。85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语文研究》2010年4期。86略谈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若干疑难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期。87表迅捷义的“X速”词族的功能、用法与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4期。。88从标记词“的”在相关分布中的隐现与位置看汉语前加词的性质,《汉语学习》2011年3期。。89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吴福祥、张谊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五),商务印书馆,2011年,北京。90预设否定副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动因与作用,《语言科学》2011年5期。91谈谈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的写作,《阐释的力量》,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92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当代修辞学》2011年6期。93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精选集,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94“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95评注性副词“所幸”的功能、特征与发展,(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13期,朝日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作者)。9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吴福祥主编《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97试论叠加、强化的方式、类型与后果,《中国语文》2012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98试析一价动词和形容词在事件存现句中的构式分布,《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99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汉语学报》2012年4期。100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语文研究》2013年1期。101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 《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1期。此外,还参与主编(副主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参与编写张斌先生主编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和《新编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为《新编现代汉语》主要编写者之一。参与主编(副主编)《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承担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面向应用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经费4万元,2003年结项;承担2002年度上海市教委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语法化的诱因、机制和模式》经费2万元;2006年结项;承担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副词的性质、功能与发展》经费5万元,正结项中;承担200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发展演化》经费4万元,已发表10多篇论文,撰写一部语法化研究的书稿;承担200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近30年来汉语虚词的演化趋势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经费9万元,目前正在研究、分阶段完成实施过程之中;作为第二申请人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于2009年12月获批正式立项。资助经费20万。已经完成初稿。负责的上海市重点学科(三期)汉语言文字学2010年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受到市、校奖励。2012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2012BYY002),经费5万。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社长和总编最牛

编辑部部长 官大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编辑部部长和编辑部主任一个职务。叫法不同而已。没有编辑部这个职务。只有部门

  • 索引序列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