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地震的论文1000字

关于地震的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

关于地震的论文1000字

四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中国四川下午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八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忙。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陈朝辉表示,根据推测,这起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二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陈朝辉表示,根据美国地震观测的数据,中国四川下午二时三十八分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他说,学理上,地震强度每增加芮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今天下午在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陈朝辉指出,规模七点八的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广岛的那种原子弹,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总和,威力相当惊人。 他表示,四川因邻近喜马拉雅山,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就是印度,因此推测这起地震是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像这种规模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十起,今年日本、印尼就各发生一起,四川则是第三起。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陈朝辉表示,在台湾,只要地震高于芮氏规模六或六点五以上,就足以造成灾害,因此被称为灾害性地震。 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到底有多大呢?陈朝辉表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五月二十二日,地点在智利,芮氏规模九点五;其次是1964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拉斯加地震,规模九点二;史上第三大地震,发生于1957年三月九日的阿拉斯加,规模九点一。 至于史上第四大地震,高达芮氏规模九,总共有二次,分别是1952年十一月四日堪察加半岛,以及200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门答腊。其中,苏门答腊引发的南亚海啸,造成近二十三万人死亡、超过五十一万人受伤。 陈朝辉指出,发生于1976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唐山大地震,规模也是芮氏七点八,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年造成二十四万余人死亡。 根据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资料显示,四川地震规模七点八,相当于两百五十一颗原子弹能量释放,是台湾九二一地震的五倍,它发生的原因相当罕见,并不是板块之间相互推挤,它是欧亚板块内部释放百年累积的能量所导致。 大陆四川成都地震相当剧烈,由于它是浅层地震,震波相当长,传递范围相当广,包括北京、上海、泰国、台湾都感受到地震,几乎半个亚洲都在摇晃,在台湾的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也监测到讯号。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现在我们应该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 ,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 。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 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 。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必须给出未来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即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动物对于地震更为敏感,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在3月11日13时46分,当我们还在上课时,我国的邻国——日本仙台发生了9级大地震,这是迄今为止日本发生的第一大地震,也是世界第五大地震。这次地震分不同个层次,最大的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日本岛上,而是发生在宫城县(日本的一个县城)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约二十公里,由于这次地震的震级太大,所以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吞没了包括仙台在内的几个县,日本气象局发布高级别海啸警报。据说海啸会在3月11日17时17时13分前后到达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波高为50到100厘米于21时前后到达浙江、福建沿海,波高为30到60厘米左右;于22时前后到达广东东部沿海,波高为40厘米以内;于12日凌晨2时前后到达江苏、上海沿海,波高为30厘米左右。该次地震发生后,日本股市大幅下跌,目前已知有数人受伤,至少2人被埋压。当地电视画面显示,由于地震引发强烈海啸,日本岩手港出现2米高浪,水中漂浮着数十辆汽车,距离震中最近的日本宫本县已宣布出现“严重伤亡”。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称,当地时间11日下午3点25分,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海港基地的所有海自舰艇已受命驶往宫城县附近海域,驰援震区。此外,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下午3时许向陆上自卫队提出派遣赈灾人员的要求。唉,日本,你们那边发生了海啸,我深表同情,但是你们以前杀了我们那么多无辜的同胞们,我深表痛恨,但是一情胜一仇,我还是同情你们,我本来可以给你们捐款或捐物,但是还没有这样的活动,所以我只能默默等待。啊,我为日本人祈祷,祝愿他们平安无事!--------------------日本为何常有地震与火山爆发 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1792年,日本境内发生火山爆发,使5万人丧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夺走了13万人的生命,国家损失惨重。日本境内为什么多火山、多地震呢?原来,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 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日本人为何不怕大地震? 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大地震呢? 镇定面对灾难 灾民谈笑风生 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日本大多数老百姓却一点都不怕。新潟地震发生后,很快,日本NHK电视台就播放了架设在东京闹市区街头的多架摄像机拍下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 次日早晨,记者又在电视上看到了异常镇定的新潟人:由于部分道路塌陷,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灾害现场,成群结队的受灾者在寒风中只是静静等待,默默地采取着自救措施;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刚刚从脱轨的“新干线”列车上被救下来、还困在附近一座车站里的旅客,竟然有许多人面带微笑,向记者描述地震时的遇险场面。 高效实施救援 官民默契配合 新潟地处山区,秋天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对灾区的救援成了日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地震发生3小时后,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就呼吁日本自卫队给予紧急支援。自卫队出动了30多架直升机四处搜寻被困人员,救助伤员、老人和孩子,帮助运送食品和饮水。日本政府也立即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日本警察厅设立了以警备局局长为首的“灾害警备本部”。日本媒体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报道,比如NHK的教育频道从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播放寻找受灾地区的亲朋好友的信息。 在新潟各地,许多老人和孩子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医院里虽然躺满了受伤人员,甚至有的医院还停了电,但是医护人员都在尽心尽责地为伤员治疗;许多商店、超市的货架全倒了,满地狼藉,但是营业员将食品清理出来搬到路边,向人们销售;有的饮食店在路边支起锅灶,免费向灾民提供做饭的地方;有的地方山高路又断,人们就聚集在山上,一起烧火御寒,等待救援。 普及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频繁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防震体系完备 临震经验丰富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 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在记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采纳~~

地震的论文1000字

在3月11日13时46分,当我们还在上课时,我国的邻国——日本仙台发生了9级大地震,这是迄今为止日本发生的第一大地震,也是世界第五大地震。这次地震分不同个层次,最大的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日本岛上,而是发生在宫城县(日本的一个县城)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约二十公里,由于这次地震的震级太大,所以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吞没了包括仙台在内的几个县,日本气象局发布高级别海啸警报。据说海啸会在3月11日17时17时13分前后到达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波高为50到100厘米于21时前后到达浙江、福建沿海,波高为30到60厘米左右;于22时前后到达广东东部沿海,波高为40厘米以内;于12日凌晨2时前后到达江苏、上海沿海,波高为30厘米左右。该次地震发生后,日本股市大幅下跌,目前已知有数人受伤,至少2人被埋压。当地电视画面显示,由于地震引发强烈海啸,日本岩手港出现2米高浪,水中漂浮着数十辆汽车,距离震中最近的日本宫本县已宣布出现“严重伤亡”。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称,当地时间11日下午3点25分,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海港基地的所有海自舰艇已受命驶往宫城县附近海域,驰援震区。此外,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下午3时许向陆上自卫队提出派遣赈灾人员的要求。唉,日本,你们那边发生了海啸,我深表同情,但是你们以前杀了我们那么多无辜的同胞们,我深表痛恨,但是一情胜一仇,我还是同情你们,我本来可以给你们捐款或捐物,但是还没有这样的活动,所以我只能默默等待。啊,我为日本人祈祷,祝愿他们平安无事!--------------------日本为何常有地震与火山爆发 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1792年,日本境内发生火山爆发,使5万人丧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夺走了13万人的生命,国家损失惨重。日本境内为什么多火山、多地震呢?原来,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 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日本人为何不怕大地震? 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大地震呢? 镇定面对灾难 灾民谈笑风生 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日本大多数老百姓却一点都不怕。新潟地震发生后,很快,日本NHK电视台就播放了架设在东京闹市区街头的多架摄像机拍下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 次日早晨,记者又在电视上看到了异常镇定的新潟人:由于部分道路塌陷,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灾害现场,成群结队的受灾者在寒风中只是静静等待,默默地采取着自救措施;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刚刚从脱轨的“新干线”列车上被救下来、还困在附近一座车站里的旅客,竟然有许多人面带微笑,向记者描述地震时的遇险场面。 高效实施救援 官民默契配合 新潟地处山区,秋天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对灾区的救援成了日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地震发生3小时后,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就呼吁日本自卫队给予紧急支援。自卫队出动了30多架直升机四处搜寻被困人员,救助伤员、老人和孩子,帮助运送食品和饮水。日本政府也立即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日本警察厅设立了以警备局局长为首的“灾害警备本部”。日本媒体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报道,比如NHK的教育频道从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播放寻找受灾地区的亲朋好友的信息。 在新潟各地,许多老人和孩子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医院里虽然躺满了受伤人员,甚至有的医院还停了电,但是医护人员都在尽心尽责地为伤员治疗;许多商店、超市的货架全倒了,满地狼藉,但是营业员将食品清理出来搬到路边,向人们销售;有的饮食店在路边支起锅灶,免费向灾民提供做饭的地方;有的地方山高路又断,人们就聚集在山上,一起烧火御寒,等待救援。 普及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频繁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防震体系完备 临震经验丰富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 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在记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采纳~~

你好意思吗你?!这都靠抄的 小子你家房子塌了压你5,6天你就文思如泉涌了你

你可以首先谈一下四川的地形、气候,然后谈一下四川在板块中的位置以及地震带的问题从中分析地震的原因其次就地震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叙述以及对地震中人嗦表现的精神做一个评价最后就震后重建问题进行论述

四川汶川地震感想心得体会论文:让地震孤儿有个美好的未来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5月19日表示,“地震后孤儿如果考取大学,全部学费由政府来承担。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就让孤儿读职业学校,读完职业学校出来,我们还负责给他们找工作。”(见5月20日《长江商报》) 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这些孩子以后如何生活?未来的路怎么走?现在政府表态,不仅负责他们以后的生活,还管学习和工作,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亲人已逝,生者还要继续生活;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这些道理,或许孤儿们都懂,但要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抚平心灵的创伤,绝非易事。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愿望。 我们的社会从不缺乏爱心。对地震孤儿的关注,这些天来一直在延续:四川新闻网接到数百个网民的电话,希望能够收养这些孩子;上海市民政局透露,在该市收养登记负责部门登记预约收养意向的市民已达3000多人;北京、江苏领养地震孤儿开始登记……为了让地震孤儿更好地生活下去,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手。 资料显示,唐山大地震的孤儿中有不少患有各类心理疾病。如果灾难后的心理阴影没有及时消除,往往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因此,如果能有更多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能合法地收养这些孤儿,让孩子们能在健全的家庭里成长,那么,孩子们心灵的创伤会愈合得更好。 在央视“5·18”“爱的奉献”捐款现场,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捐赠1亿元。该公司董事长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的孤儿,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解放军帮助受灾群众修建房屋、分发救灾物资的情景令他至今难忘,所以他希望能尽自己之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我们不期望每个孤儿都能像张祥青一样,但让每个地震孤儿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则是我们对死去同胞的最好告慰。四川汶川地震心得体会:我们相信奇迹,绝不轻言放弃 晚上看了CCTV的一段视频“男子被埋108小时抢救后奇迹生还”,很振奋,居然出现了奇迹。这位教师的奇迹源自自己坚强的信念,一个矿泉水瓶子,几张作业本纸张,还有自己排出的尿液,最好挽救了自己,喝自己的尿液,吃作业本纸张,生命的尽头,是自己的努力挽救了自己,是用极限条件下正确的方法挽救了自己。人只要有信念,只要我们相信有奇迹,只要我们往奇迹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还是有的。 “我就等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这是被困60多个小时的女孩乐刘会获救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也说出了所有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心声。这求生的执着信念和对搜救人员坚定的信任,是受困群众的精神支柱,一定能够使人们有效地延续生命,一定能够使一些人坚持到被营救的那一刻。 尽管随着时间残酷地推移,受困人员抢救成活率会越来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但亦有诸多事实表明,在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总是会有人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尊重每一个生命,抓住每一个可能,最大限度地搜救每一个受困群众,把人员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是抗震救灾的最大胜利。 全体救援人员,没有人想放弃,没有人会放弃。每一个搜救人员,都在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竭尽所能地多救活一些人。一位刚刚救人的战士,不顾断壁坍塌往里冲而被其他战士拖住时,跪下来这样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力量,时刻督促每一位救援人员把心思用到最仔细,把体能发挥到最极至,最大可能地寻找每一丝生命的气息。

关于地震的论文4000字

2008年5月12日,这个至今已过去两年多了但无人忘记的日子,承载了太多触动人内心的人或物。那场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0极大地震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和真实。短短的几秒钟,高楼林立的市区瞬间被夷为平地;短短的几秒钟,繁华的闹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短短的几秒钟,一个个襁袍中的孩子失去了温暖的家,失去了生他们爱他们的父母;短短的几秒钟,昔日人声鼎沸的城市沉寂了。幸存者目睹家园被摧毁,目睹房屋瞬间倒塌,目睹亲人被埋在废墟里,他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哭泣着,而这喊声,这哭声,像一把利箭穿越重山,刺痛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也触动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在汶川地震中,令我感动的事情太多了,在初中时期,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活动,让我们每人记一篇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情,我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一个发生在汶川地震期间的是我读完就泪流满面的故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相信每个人对这个故事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也相信每个读完的人都会潸然泪下。一位平凡的母亲,用柔弱的脊背顶住了轰然倒塌的房屋,用温暖的怀抱呵护了熟睡的婴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算不能继续陪伴孩子也想让他知道母亲对她的爱。这份感天动地的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不由自主地为全天下的母亲致敬,为母爱致敬!还有许许多多的片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可乐男孩”的幽默,“芭蕾女孩”的坚毅,“雄鹰老师”的无私,“敬礼男孩”的感恩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总是一次一次的被触动着。有人说,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团结,13亿人民的力量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我觉得,这次的地震是对所有人的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的心从来没有这么纯净,从来没有这么靠近过。心灵的洗涤与沉淀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啊。汶川大地震带给了我们沉痛的记忆,对我而言,这也是震撼心灵的一件事,在这场地震中,我看到了母性的光辉,领略了警察的敬业,感受了老师的无私,收获了朋友的互助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触动着我的心灵,使我终身难忘。

四川大地震的感想四川大地震让我很是吃惊,但令我更吃惊的是这次的地震竟然比唐山大地震还要厉害,还要凶猛,达到8级,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和我一样在学习的学生们遇难的遇难,死亡的死亡,而我们还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日子里,我感到很幸运。此刻我的心情是沉痛的,是苦涩的,是伤心的……5月2日14时28分,这是晴朗的一天。这个时候,学校在上课;医院在医治病人;工厂的工人在干活;景区的游客在游玩……那么多的人在做着自己的事。突然,地开始摇晃了,房顶上的砖瓦全都掉下来了,“咚,咚”的声音震天动地。这令人害怕的声音越来越大,摇得也越来越厉害。时间在这会儿好像停止了一般,度秒如时。更令人可恨的是余震也达到6级左右,死伤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可是,如此恶劣的天气,究竟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我想:自然灾害是一定会出现的,但是像今年先是我国南部50年一遇的大雪灾,接着又是手足口病,然后又发生了四川汶县大地震,这表明什么?你再关注一下全球,不仅仅是全球暖化,还有各国家的灾害,这一切一切,归根究底还是我们的错,是我们不保护环境的后果,本来这一切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我们人类却为了自己而破坏环境。如果真的发生了全球性的灾害,那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再怎么后悔也不行了。一切就从今天的教训开始,从头再来,努力保护环境,做到节约水电,不要乱砍伐树木,多植树,少吸烟,少开车……保持环境的清洁,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了!我们只有一个妈妈,她养育了我们,供我们一代一代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她,学会保护她——地球!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

汶川大地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1989年和1991年大同—阳高两次地震发生在山西剪切拉张带北部的晋北拉张区内,是本世纪在山西断陷构造带内发生的最大地震,这两次地震的发生提供了深入研究在张性断陷构造条件下地震成因机制的良好机会。本文以地震地质思想为指导,采用

关于地震的论文5000字

查资料,看报纸

这是什么情况?

地震局是地震的观众 就算测不准也没有任何责任 老百姓可就不行了在工作上稍微有点偏差不是下岗就是扣工资 建议中央电视台设立一个新频道直播地震局的工作状况让老百姓也清楚清楚自己的命是怎么没的

关于地震的论文2000字

查资料,看报纸

这是什么情况?

四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中国四川下午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八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忙。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陈朝辉表示,根据推测,这起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二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陈朝辉表示,根据美国地震观测的数据,中国四川下午二时三十八分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他说,学理上,地震强度每增加芮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今天下午在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陈朝辉指出,规模七点八的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广岛的那种原子弹,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总和,威力相当惊人。 他表示,四川因邻近喜马拉雅山,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就是印度,因此推测这起地震是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像这种规模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十起,今年日本、印尼就各发生一起,四川则是第三起。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陈朝辉表示,在台湾,只要地震高于芮氏规模六或六点五以上,就足以造成灾害,因此被称为灾害性地震。 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到底有多大呢?陈朝辉表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五月二十二日,地点在智利,芮氏规模九点五;其次是1964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拉斯加地震,规模九点二;史上第三大地震,发生于1957年三月九日的阿拉斯加,规模九点一。 至于史上第四大地震,高达芮氏规模九,总共有二次,分别是1952年十一月四日堪察加半岛,以及200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门答腊。其中,苏门答腊引发的南亚海啸,造成近二十三万人死亡、超过五十一万人受伤。 陈朝辉指出,发生于1976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唐山大地震,规模也是芮氏七点八,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年造成二十四万余人死亡。 根据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资料显示,四川地震规模七点八,相当于两百五十一颗原子弹能量释放,是台湾九二一地震的五倍,它发生的原因相当罕见,并不是板块之间相互推挤,它是欧亚板块内部释放百年累积的能量所导致。 大陆四川成都地震相当剧烈,由于它是浅层地震,震波相当长,传递范围相当广,包括北京、上海、泰国、台湾都感受到地震,几乎半个亚洲都在摇晃,在台湾的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也监测到讯号。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现在我们应该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 ,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 。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 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 。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必须给出未来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即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动物对于地震更为敏感,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有关地震的论文网上现在可以找到很多吧~你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呗~免费下载些这样的论文学习下~

  • 索引序列
  • 关于地震的论文1000字
  • 地震的论文1000字
  • 关于地震的论文4000字
  • 关于地震的论文5000字
  • 关于地震的论文2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