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电话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电话

写上对你更 有 利

一、 正文内圆括号注释格式1、 圆括号内注释由作者姓氏、著作页码构成。例:(Eco 10)、(歌德 9)。2、 如果句子中已经提供了作者的名字(或姓氏),则括号内只需提供引用作品页码。3、 如果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则在作者姓氏后提供相关作品的全称或简称,以及引用页码。例:(Eco,Open Work 11)、(Eco, Role of Reader7)。4、 圆括号注释所涉及的作品信息必须能在“引用作品”中找到。二、 “引用作品”格式I.引用中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说明:1、作者姓名后加冒号,其余信息用逗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尾;2、引用著作为译著的必须在作品之后,出版社之前注明译者名字;3、如作者不止一人,作者姓名间以顿号分开;如作者为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在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这两点也适用于译者;例:赫尔量·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书名中有副标题的用破折号隔开,例:《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嬗变》;5、如所引著作为多卷本,卷数直接置于书名号之后,中间不再加逗号,也可以卷数加括号的形式表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学史》上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学史(上);6、出版年代后不加“版”字。B 引用编著例: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说明:在编者姓名后必须根据原书信息准确地注明“编”、“主编”、“编选”等。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麦·布鲁特勃莱、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袁可嘉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守仁:《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舒程:《漏译与错译的误导》,《光明日报》2001年12月20日。II 引用外文作品A.引用专著例:Ransome, A Oscar Wilde: A Critical S? London: Methuen, 说明:1、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2、各项信息之间用句点隔开;3、书名用斜体,正副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4、如所引作品为译著,需注明译者;5、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除第一位作者的姓氏提前外,其他作者的姓名仍按照名字前姓氏后的顺序注明;三位以上的作者可以只注明一个,其后用“et al”表示省略。B 引用编著例:Ellmann, Richard, Artist as Critic: 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New York: Vintage Books, Fallen, Patricia, Melanie A Katzman, and Susan C Woole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ating D New York: Guilford, 说明:作者名后加逗号,再加“编纂”的缩写(),其余同上。C 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例:Kafka, F“The Hunger A” The Basic K?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80—McGlynn, M“Janice Galloways Alienated S” Scottish Studies Review? 2 (Fall 2003): 82— Manning, A“Curriculum Battles from Left and R” ?USA Today 2 M 1994: 5DMurphy, C“Women and the B” Atlantic Monthly? A 1993: 39—说明:1、文章篇名为正体,前后加引号,篇名后的句点放在引号内;2、文集书名、期刊名、报纸名或杂志名均为斜体;3、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社以及出版年,期刊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报纸注明出版日期和版面,杂志注明出版年月;4、必须注明引用文章的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文集则在出版年后加句点再加起止页码,如果引用自期刊、报纸、杂志则在出版年后加冒号再加起止页码;5、引用文集的编者放在文集书名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6、引用文集的译者放在编者后,再加上出版信息及页码;7、引用书中的前言、序、后记等按照前言的作者(姓前名后)、前言、作品名、作者名、出版信息、前言起止页码的顺序排列,各项目之间用句点分开。例:Kiberd, D“The War against the P” ?The Uses of the Past: Essays on Irish C E Audrey S Eyler and Robert F G Newark: U of Delaware P, 24— Bakhtin, M“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 E Michael H T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 Austin: U of Texas P, 84—Drabble, M I Middle M By George E New York: Bantam, vii—D 引用网上文章说明:一般顺序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字(姓前名后,如果没有作者则不需要注明)、作品名、编者名字、电子版版权信息(日期、版权人或组织)、引用时间以及网址。补充说明:1、 中文条目均需提供英文翻译,将中文信息置于英文翻译之下用方括号标志。例:Eagleton, T The Specter of P T Hua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2、 “引用作品”一律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作者名字用三根虚线代替,例:Frye, N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 Princeton: Princeton UP, Sound and P New York: Columbia UP, 4、在引用作品中,大学的出版社University统一简写成U;Press简写成P。例: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统一成U of Texas P;例: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统一为Columbia UP。 5、在文中引用互联网上的内容,在引文后标出(作者)即可。三、 编辑体例1、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均需提供英文翻译。 2、“内容提要”四个字(英文:ABSTRACT),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内容提要的正文,五号仿宋。3、“关键词”三个字(英文:Keywords),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关键词正文,五号仿宋。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字数控制在3—4个字以内。4、“作者”二个字(英文:Author),前面空两格,后面加冒号,五黑。作者名字加黑,后用尖括号注明电子邮箱,作者信息由作者名字,身份、工作单位及城市、邮编构成。如果文章是省级或省级以上项目,在中文的作者信息中标出项目名称、编号。5、本《体例说明》中未涉及的其他规定可以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5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的相应条目。四、 投稿须知《当代外国文学》主要刊登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及其研究论文,侧重研究8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流派。竭诚欢迎外国文学界的广大同仁积极向本刊投稿。来稿请按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信息、正文、参考书目的顺序编排。?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邮编210093,,勿寄交个人,以免贻误。本刊发表文章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予以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以此体例说明为准。本刊审稿周期为4个月。

你找找看中国出版社,也许可以问道

当代中国杂志官网电话

这个很好找啊 你要做什么?可以消息我

0530-3127786/3127788/3127790/3127769

当代韩国杂志官网电话

网易邮箱:

每一个杂志社都有自己的编辑部。你只要把信或者写好的东西发到他给你的或你所知道的邮件地址就行了。

当代外语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PUBLICATIONS 英文 (In English): Yang, X (forthcoming) Modelling ellipsis in EFL classroom In Yan Fang & Jonathan Webster (), Developing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ory and A London: E Yang, X A Reinterpretation of ‘Register’ Studies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4: 136- Yang, X A dynamic perspective in stylistic Essays in Stylistics (1): 324- Yang, X Modelling Text as Process: A Dynamic Approach to EFL Classroom D London & New York: C Yang, Xueyan (co-contributor) New Age Chinese-English D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 Yang, X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Punctuation Marks in E-C T Translation Quaterly, 25: 46- Yang, X On Meaning and P In Guozhang Xu (), ELT in China, 278-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 中文 (In Chinese): 杨雪燕,2012,会话省略的功能研究,《中国外语》(5):55-61。 杨雪燕,201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外语教学》(2):31-36。 杨雪燕、解敏,2012,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的互动性分析,《当代外语研究》(3):142-148。 杨雪燕,2012,浅谈外语教师的课堂互动能力,《北外英文学刊》(2011):1-16。 杨雪燕,2011,“省略”再认识,载张绍杰(主编)《语言学研究新视野:理论与实践》,100-11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雪燕,2010,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再认识,《中国外语》(6):39-46。 杨雪燕,2010,系统功能语言学之路,载黄国文(主编)《系统功能语言学群言集》,191-1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雪燕,2010,省略句在外语课堂对话中的衔接功能,《北外英文学刊》(2009):9-16。 杨雪燕,2009,由语法体现的动态人际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4):272-278。 杨雪燕,2009,外语课堂上交换的五种信息类型,《外语教学》(1):58-62。 杨雪燕,2007,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话语分析,《中国外语》(1):50-56。 杨雪燕,2007,篇类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层次性,《外语教学》(1):27-31。 杨雪燕,2006,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18-21。 常竹亭、杨雪燕,2006,英文报刊中讣闻的文体特征,《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70-75。 杨雪燕,2006,认识韩礼德的“语言建筑”,《语言学研究》(4):58-68。 杨雪燕,2005,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与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29-34。 杨雪燕,2004,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外语研究》(3):31-37。 杨雪燕,2003,“语篇”概念与翻译教学,《中国翻译》(5):59-64。 杨雪燕,2003,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1):54-61。【获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杨雪燕,2003,西方有关外语课堂过程研究综述,《外语教学》(1):57-62。 杨雪燕,2003,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教’与‘学’,载杨福昌(主编)《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2002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371-38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杨雪燕、张娟,2003,美国大报上的中国形象,《外交学院学报》(1):41-48。 杨雪燕,2002,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载杨福昌(主编)《2001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367-377。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杨雪燕,2001,社论英语的文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5):367-373。 杨雪燕,2001,英语泛指词的特点以及理解难点,《外语教学》(3):19-23。 杨雪燕,2000,文体学与外语教学,《外交学院学报》(4):79-85。 杨雪燕,1993,试论英语教学中的释义手段,《外交学院学报》(3):65-69。 杨雪燕,1993,可变语言能力模式与监查模式的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1):17-21。 杨雪燕,1991,话语分析与戏剧语言文体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17-22。 杨雪燕,1989,试论戏剧在语言文体学中的地位,《外国语》(1):67-70。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

《当代外国文学》比较通俗浅显。《国外文学》的学术性较强。其他还有《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可以参考。

这种杂志需要通过邮局购买。这是南大出的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杂志,相近的杂志如《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等都很不错。

  • 索引序列
  •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电话
  • 当代中国杂志官网电话
  • 当代韩国杂志官网电话
  • 当代外语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