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

发布时间: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

如果你的学历在研究生以上(最好是博士生),这篇文章水平也确实很高,又有学界的某些知名人士推荐,那么可以考虑投给心理学类的CSSCI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这个杂志和医学有点关系,估计和你这篇文章不大搭界)、《心理与行为研究》、《应用心理学》;如果还达不到这些条件,那么等而下之可以投给一些大学的学报(具体什么等级的大学视乎你的学术地位和成就以及文章的水平)或者一些二三流的相关学术刊物。总之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有时候除了实际水平之外还要涉及人脉、经济能力(因为很多刊物都要版面费)等等,要看你自身的具体情况。

1 自2010年4月1日起,该刊实行网络投稿,不接受打印稿和邮箱投稿。此前所投稿件仍按传统方式进行审理,审稿通过之稿件按本指南所规定的规范进行修改。 2 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 3 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夹中上传)。如果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和/或问卷尚未公开发表,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证明的书面材料,挂号邮寄至编辑部。 4 由于该刊采用匿名评审,故正文中应删去作者的所有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单位、参考文献中包含的作者已被录用但尚未刊出的文章等。 5 投稿后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和稿件质量保证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 6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7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心理科学》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62。

记得上次看到一个权威的站点,是外国的,忘了。呵呵

心理科学进展期刊号查询系统

1、《心理学报》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刊号为ISSN0439-755X,CN 11-2610/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 电话:010-64850861 E-mail: 2、《心理科学》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刊号为ISSN1000-6648,CN 31-1582/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317,国外发行代号为BM489)。 编辑部地址: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电话:021-62232236; email: 3、《心理科学进展》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心理科学进展》刊号为ISSN1671-3710,CN 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 电话:010-64850861 E-mail: 4、《心理发展与教育》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号:ISSN 1001-4918 ,CN 11-1608/B 邮发代号:2-913编辑部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编辑部电话:010-62207700 E-mail: 5、《应用心理学》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刊号:ISSN1006-6020 CN 33-1012/B 编辑部地址: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34号 电话:0571-8273352 E-mail: 6、《心理学探新》季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国际刊号为:ISSN1003—5184,国内刊号为:CN36—1228/B 邮发代号为:44-108。 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探新》编辑部 邮编:330027 电话: 0791-8506874 E-mail: 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1号(邮政编码100083)联系电话:(010)-62010890, FAX:(010)-62367827, Email: 8、《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编辑部地址: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0731-5361775或0731-5524222-2662,传真:0731-5538250 E-mail:CJCP 9、《心理与行为研究》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刊号为ISSN1672-0628,CN 12-1348/B。 编辑部地址: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天津师范大学南院106信箱《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 电话:022-23541213 E-mail: 除了以上介绍的9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Chinese Society)。 各类师范院校的学报也有不少心理学研究的专栏!你可以上网查询。

《the secret》美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挺受益的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不过属于学术类刊物内容多艰涩难懂。你可以花钱先买一本旧书看看觉得好在买一年的刊物。或是去图书馆去看看。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

直接去淘宝找店名为"图书网屋'的发表。是通过支付宝汇款的,安全有保障,能查询录稿的真实情况。发表费用少,而且人也好。好好说说 能收到杂志再汇款的。刊物的选择也很多。

心理学的期刊比较少给您推荐一下《科技传播》杂志中英文目录知网 万方全文收录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您的文章可以先传给编辑部 看是不是适合该杂志发表

1 征稿范围  本刊正在酝酿实质性突破,努力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办刊形式。从2011年第1期开始,除了继续诚意接受心理学各领域以及相关交叉领域的进展综述和评论以外,本刊拟不定期增设“主编特邀”、“研究构想”、“博士论坛”、“研究简报”、“元分析”、“发展战略论坛”、“国内外热点”、“研究方法”、“短评或争鸣”等探索性栏目。中文或英文投稿均可。  “主编特邀”栏目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重大研究项目已经结题且有一系列重要发现的项目总结报告。  “研究构想”栏目稿件要求:  以当年或前一年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重大研究项目的申请书为蓝本改写。写作注意事项详见“下载中心”。  “博士论坛”栏目稿件要求:  获得全国、省部级等的优秀博士论文,其核心内容的缩写;在读博士生正在做的研究工作,需有导师或院系推荐。  “研究简报”栏目稿件要求:  1)研究方法或结果有创新性,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2)能够引起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广泛兴趣;  3)易于读者理解;  “发展战略论坛”指国内外关于重要发展战略的介绍或高层会议的论坛介绍,包括心理学各院系的发展战略规划。  2 来稿形式  本刊稿件以作者的自由来稿为主,也包括主编和编委会的主动约稿。  约稿为主编或编委约请在相关领域内有研究积累的高水平作者提供的高水平稿件,包括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未来的研究规划或发展走向评述。不要求作者提供研究数据,所以不会影响作者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相同主题的研究报告。  符合条件的作者也可以主动与主编或编委会联系约稿。  3 投稿要求  自由来稿的作者请登录编辑部网站投稿,无需寄送打印稿。  投稿前请填写综述论文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投“研究简报”栏目的研究报告和元分析的文章,请下载填写《心理学报》的自检报告。  网络投稿成功后,作者将收到编辑部分配的稿件编号。然后签署投稿签名确认书和版权转让协议书(请到“下载中心”下载),并填写稿件编号和文题,邮寄至编辑部。  因为是双盲审稿,所以上传文件中应删去有关作者的信息,如中英文题后面的作者姓名及单位、基金资助号等。但“研究构想”和“博士论坛”、“主编特邀”栏目的稿件无需删去作者信息。“研究构想”栏目稿件还需在文档的最前面写明基金名称、基金号、网上查询地址、查询方法及第一责任人。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4 撰稿要求  1 文题  限20字以内,尽量不用“研究综述”和“进展”作为文题。英文文题也尽量不要用Review, Advance或Progress等。  2 摘要  摘要限200字以内,尽量不要用“本文”、“我们”等第一人称。对核心概念要有定义。作为被数据库单独收录的单位,要给出实质性信息。不要写“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之类的空话。英文摘要参照国外同类文章的写法,请英语好的专业人士把关。  3 关键词  须给出3~5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关键词应为专业词汇。  4 分类号  采用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分类法,也可由本刊填写)。  5 标题层次  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如一级用“1”、“2”、“3”,二级用“1”、“2”、“3”,三级用“1”、“2”、“3”。标题仅限三级。  6 表格  采用三线表,不用竖线。  7 插图和照片  图中所用字号为6号,打印效果清晰。  8 参考文献  采用APA的著者-出版年制。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详细规定请查阅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出版手册。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是著者(外国人只写姓,中国人的中文需写全姓名)和出版年,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  文后的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先列中文文献,后列英文文献。  9 编排顺序  最终录用稿按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饲;(6)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英文题目;(10)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11)作者单位英文名称;(12)英文摘要;(13)英文关键词。初投稿和修改稿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  5 稿件评审  针对自由来稿,本刊采用匿名审稿。  初审由编辑部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的用稿要求。  外审是由编辑部请1~2位同行专家审查稿件,并根据评审情况,有可能会继续送多位同行审查。一般要求审稿人在20天内审回,但由于有些审稿人工作繁忙,可能会有延迟,需要系统自动提醒或编辑部发邮件提醒。  编委会是稿件的终审阶段。所有通过同行专家审查通过的稿件都需要提交到编委会上终审。编委会一般每2月开1次,也是匿名评审。  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由编辑部综合外审或编委会的意见给出退稿理由。退稿后不接受申诉。  6 稿件处理流程  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是:  初审->外审->退修->编委会->发稿->组版  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和“退修”两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  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收到定稿后,按顺序进入文献校对、排版、清样校阅、印刷阶段。  7 修改稿要求  同行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应较为详细,根据审稿意见逐条说明,以方便审稿人或编委会审阅。没有修改的地方需说明理由。  经过多次修改的修改稿应保留历次的修改说明。  修改稿需注明稿件编号。  每次修改稿都不要有作者的有关信息,保留投稿时填写的论文自检报告。  编委会终审之前的修改稿只需上传电子文档即可,无需寄打印稿。提交编委会终审的修改稿除了上传修改稿外,还需要寄送打印稿1份,供编委会讨论。  最终的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致谢等。英文部分的作者姓名应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Hou-Can, LI Shu  8 版面费和稿费  稿件发表后,本刊将收取版面费(150元/页),并付稿酬(300元/篇),所付稿酬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赠送样刊2册及抽印本若干。

如果想自己给杂志社投稿,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引来一片广告而已。

地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上传不了稿件

网上查下各杂志社的投搞要求,投稿方式(一般用电子邮件发过去)

中国国家地理,你 看看是否够格呢——这是最正规的期刊了,百度即有方式

当然是 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具体请看下面 Shangri-la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于1933年在其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gin) 中描写的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 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1971年,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原籍福建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第一家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从而揭开了一个辉煌如梦的酒店王国的序幕。郭氏自幼喜读《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在他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20年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酒店集团,总资产达470亿港元。令人感兴趣的是,香格里拉集团的每一家酒店都向来宾赠送《失去的地平线》这部小说。 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深知对卓越不凡的热忱追求必须从酒店高层人员作起,因此每位高层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 香格里拉领导层由酒店业界最出色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业界经验,幷且效力香格里拉酒店长达10年,才晋升至现有的职位。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云集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在国际酒店业积累了丰富经验,每位高级人员均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对管理和营运事务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集团在环球迅速扩展的重要资产。 下面是香格里拉的一些情况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真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 现今的云南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 消费血贵!

-/aspx?menuid=1479&tab=tab_kyxw&tabid=5758

心理科学进展期刊目录查询系统

心理学的期刊比较少给您推荐一下《科技传播》杂志中英文目录知网 万方全文收录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您的文章可以先传给编辑部 看是不是适合该杂志发表

常用的心理期刊包括:(1)心理学报(2)心理发展与教育(3)心理科学进展(4)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7)心理学科学(8)应用心理学(9)心理与行为研究(10)心理探索(11)心理研究心理技术及其应用《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月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出版中国心理学家的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论文。李树目前是《心理学》杂志的主编,著名心理学家曹里刚,潘伟,徐连仓,匡培子,林仲贤,陈永明,杨玉芳,林文娟和张侃曾担任过编辑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1 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2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3 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4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5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6 心理学探新《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9 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SCI/SSCI收录的455种心理学期刊作者 祝银梅刘 霞 苗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心理学期刊约有20多种,其中核心期刊5种,没有一种进入SCI/SSCI/EI,这与我国是个期刊大国(2003年中国期刊数9029种居全世界第三,据2002年统计中国期刊被SCI收录61种;SSCI收录3种;EI收录107种)极不相称。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研究SCI、SSCI收录的心理学期刊,以揭示其基本状况与特点,同时推荐一批优秀的国际心理学期刊,供相关期刊工作者及心理学者借鉴。1、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本文统计数据是作者于2004年5月检索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出版的大型权威检索系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而获得。SC1分为光盘版和扩展版,一般用SCI和SCIE(SCI?Expanded)表示,其区别仅在于收录期刊数的不同, SCIE收录的期刊数多且包涵了SCI光盘版。本文以SCIE为研究对象,该库收录自然科学基础领域170个学科的学术期刊6106种,其中心理学期刊62种占1.02%。SSCI收录全球50多个学科的社会学期刊1804种,其中心理学期刊437种占24.22%。JCR(Joum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也是ISI编辑出版的用于评价期刊的重要定量工具。本文利用JCR网络版数据库查找SCIE/SSCI收录心理学期刊的出版国、语种、期刊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IF)等指标,并逐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2、统计结果与分析2.1期刊数与交叉期刊分析SCIE来源期刊列表中包括1个学科主题(PSYCHOLOGY)的心理学期刊62种,有44种刊与SSCI来源期刊重复。44种交叉期刊有如下特点:出版国涉及7个国家,以美国、英国、荷兰为主;用英文发文的期刊40种,4种期刊以多语言出版;且季刊、双月刊多见;影响因子(IF )在1以上的有35种刊,最大值为9.896,是美国出版的Annum Review ofPsychology。2.2出版国(地)455种心理学期刊来自于23个国家,其中美国期刊294种(占64.62%),英国84种(占18.46%),德国23种(占5.05%), (各占1.32%),加拿大4种(占0.88%),日本、澳大利亚各3种(各占0.66%),俄罗斯2种(占0.44%),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丹麦、比利时、墨西哥、哥伦比亚、土耳其、南非、新西兰各1种(各占0.22%)。由此可知世界心理学主流期刊基本上由欧、美发达国家编辑出版。2.3语种455种心理学期刊涉及7种语言:英文409种(占89.9%),多语言27种(占5.9%),德语13种(占2.9%),法语,西班牙语各2种(各占0.4%),日语、俄语各1种(各占0.2%)。是否用英文发表是评价期刊能否达国际水准的首要特征。2.4影响因子(I F)2004年SCI、SSCI收录的455种心理学期刊最近2年的动态变化情况。2002年最大值是8.73,为美国出版的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行为与脑科学),2003年最大值是10.63(比上一年增加了1.9)仍是该刊。最小值为0.05的期刊是法国用法文出版的Revue DeNeuropsychologie。前后两年对比,除24种刊2003年无外,逐年增大的期刊有239种,逐年减小的期刊有194种,不变的有1种。3 结论与思考3.1心理学学科属交叉科学,但明显偏于社会科学以上SCIE与SSCI心理学交叉期刊的学科主题主要集中在实验心理学、多学科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这表明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人文特征,也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早期自科,后来取向人文,现在两者整合,且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更接近人的真实心理)相一致。3.2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将促使我国学科分类的重新思考交叉科学是指两门以上学科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有“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等6大学科门类,如心理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国外早在70年代已经将现代交叉科学作为大的学科门类,如美国已将学科划分为生命科学、心理学、物质科学、环境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7大门类是我国第一个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将学科分为5大门类,下设58个一级学科,虽然少量交叉科学如管理学等列入一级学科,但是许多交叉性强、跨度大的新兴学科仍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如将心理学归入生物学;又如1999年出版的《中图法》(第四版)将心理学归入哲学、宗教类,1994年出版的《科图法》(第三版)则将心理学归入哲学、生物科学类;再如2000年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把心理学归入哲学类,而医药卫生类也见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另外2003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则把心理学划入神经精神医学类。为了解决这一混乱局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迫切需要建立我国新的学科分类标准,使学科分类更加完善与规范,以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3.3中国心理学期刊的努力方向455种心理学期刊绝大多数由美国、英国、德国出版,且英文期刊占89.9%;44种交叉期刊及最具国际影响力28种期刊(见表)的出版国也是以美国、英国、荷兰为主。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心理学研究的引领地位。我国有心理学期刊20多种(其中核心期刊5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7种)。在CJCR中仅能查到3种心理学期刊有2002年的IF (即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73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732,心理学报0.283),与同期同类SCI/SSCI心理学期刊相比有较大的差距:(1)2002年SCI/SSCI心理学期刊平均值为1.733,是我国心理学期刊平均值0.732的2.37倍;(2)把2002年423个有IF值的SCI/SSCI心理学期刊降序排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相当于第259名(也可说有165个SCI/SSCI心理学期刊的比它小);而心理学报相当于第374名(有50个SCSCI心理学期刊的比它小)。我国心理科学学科独立分类、创新研究、期刊的数量(因为分类不合理,有关脑科研究的部分期刊可归到此类)与质量均要向国际看齐,因此中国心理学期刊应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可从“期刊出版现代化、编辑队伍国际化、选题科学化、论文规范化与语言英语化(《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已走在前面)、读者定位适当化”等方面努力。中国心理学会1980年7月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44个国家会员,标志着中国心理学开始走向世界。我国心理学在近20多年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近2年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轰轰烈烈,心理意识日趋深入人心;尤其是2004年8月在中国北京主办了第28界国际心理学大会,说明我国心理学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显示中国心理学正在走向世界。《心理学报》作为中国心理学期刊的领头羊,它是唯一一种既接受中、英文论文,又参考文献一律用英文书写的期刊,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文章摘要被美国出版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学光盘收录,正努力入围SCI、SSCI收录期刊。量高低的一种比较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指标,已被世界广泛采用。同是SCI/SSCI收录期刊,其相差非常悬殊)。因将2003年IF≥3最具国际影响力的28种心理学期刊列于下表中,推荐给广大期刊工作者和读者,争取中国心理学期刊与中国心理学论文早日迈进SCI、SSCI的国际舞台,真正实现走向世界。

  • 索引序列
  •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
  • 心理科学进展期刊号查询系统
  •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
  • 地理科学进展投稿系统上传不了稿件
  • 心理科学进展期刊目录查询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