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际肿瘤学杂志》投稿的操作要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24

  投稿的顺利与否都取决于你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国际肿瘤学杂志》创办的时间是在1974年,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主管,中华医学会以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主办的一本专业医学杂志,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的说说《国际肿瘤学杂志》投稿的操作要求有哪些。


  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道等。征稿范围主要包括反映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等先进信息的综述,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论著、短篇论著、临床报道等。


  1来稿要求


  1.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1.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应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综述应将数十篇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是近5年国外发表的文献)通读后,有分析、有讨论、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1.3文题要求鲜明、简洁、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副标题,不用标点符号及非公认缩写符号。


  1.4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1.5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列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单位应列全称,包括院(系)、科室,并注明邮政编码和所在城市名。


  1.6综述、论著应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摘要应能反映文稿的主要内容,综述摘要应是正文内容的浓缩,不要与引言雷同。论著摘要一般4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1.7针对文章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列出关键词2~5个,应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最新版本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上的主题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中文或英文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


  1.8标题层次尽量不超过3层。各层序号采用1、1.1、1.1.1……的方式进行编号。各级标题上不使用括号及参考文献角码。自然段中小标题用①、②、③……接排。


  1.9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1.9.1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1.9.2统计学符号:按GB/T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1.9.3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和使用,组合单位中只能用1条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d应写为mg·kg-1·d-1;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d-1的形式。


  1.9.4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9.5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9.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Citing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对有DOI编码的文献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


  1.10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Consol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声明(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1.1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12统计学方法:应尽可能详细说明研究设计方法、资料的表达与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


  2稿件撰写要求


  2.1论著


  可按前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2.2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2.3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特稿)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3投稿方式


  本刊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本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gjzlx.cn)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阅读本刊稿约,根据相应的投稿要求投稿后,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如来稿系基金项目等请在首页注明,并附批文复印件。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盖章后,寄至杂志编辑部。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省部级或以上图书馆的查新报告及2位专家(非本单位)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


  4审稿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利益冲突)。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时,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5著作权相关事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修改稿逾期2个月未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确认稿件刊载后需付相关发表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2册。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安全可靠 品质保证
支付宝特约商家
7x18小时在线咨询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