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学情发展新常态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为新时期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亲和力”再次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在学情发展新常态下,高校要以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特点、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提升亲和力作为有效途径,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意义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有利于师生共创和谐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提升,有赖于教师个人素质,通过教师的态度、语言、情感等,在教学实践中营造清静和谐的局面,使学生感受到理解、尊重、接纳和服务,以实现双方思想的共鸣,在亦师亦友的和谐环境中提升个人素质,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以枯燥、抽象的理论为主要内容,常常被学生称为“冷冰冰”的学科,而亲和力可以成为提升思政课温度的有力推手,通过亲和力的提升,可以增添思政教育的人情味,去掉教学的疏离感,增强理论与现实的关联性,从而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有利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95后”大学生个性强,价值观念多元,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提升亲和力来实现贴近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学会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除了滑镁岩、斑岩等片理化、粉化的岩石及断层等破碎带外,一般开裂、变形的巷道应该采纳锚喷网支护;因采动影响而受拉的巷道,应该应用预应力约3 t的锚杆。铅硐山、二里河的实践表明,本中段留矿法、阶段矿房法采场采准、切割前,应预应力锚喷网支护脉外巷道,脉外巷道离采场下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2 m,否则,采场采矿后普通锚喷网支护的巷道也会发生大面积垮塌[12]。

她对楚西的脸记得很深刻,她做梦都想成为这样的女人,这样美丽优雅,这样完美。即使在那样狼狈的情景下,仍然从容不迫。

二、学情发展新常态特征分析

第二,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大学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交往等方面均对于“95后”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被社会和家庭过多关注和照顾的一代,他们个性独立,个体意识强,加之大学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使得越来越多的“95后”大学生只追求自我,忽略集体意识,总是将个人的意识强加于他人,在个人价值不断膨胀的同时,越发缺少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陷入人际关系危机中。

在词频表达式中,Ft为某一词汇t的频率强度;Rt是词汇t的频度,即词汇t在文本统计中出现的次数;Lt是文本统计中词汇t的字数长度;L文本统计中所有的字数长度。依照此公式计算,按照频率由高到低选取与黄山民宿有关的20个高频词汇,如表1所示。

“95后”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性特征等方面与“70后”“80后”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95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网络技术的大发展,带给他们的是大量信息的摄入,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知识面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心态开放,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新鲜刺激,接受能力强,但部分“95后”大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理论知识缺乏,容易在不良价值观冲击下迷失方向。

第一, 价值观念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渗透也日益加大,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作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一代,“95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多元化。作为追求个性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的新生代,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上进、健康的,他们勇于奋斗,敢于创新,乐于竞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受网络文化、西方价值观等负面思潮的影响,存在政治意识淡化、信仰缺失、追求功利化价值取向等问题。

第一,教学载体网络化,利用新媒体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随着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教学”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这给传统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在日益影响着“95后”大学生常态化学习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以提高学生抬头率,增强课程实效性,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问题。目前,全国一些重点大学纷纷开设了慕课平台,“爱课程”网和各学校的资源共享课,均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相当高,这充分展现了思政课的非凡亲和力。当然,将网络作为思政课教学载体,具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放性地向学生推送具有教育性、政策性、时代性的文章、案例、故事、视频等,使学生在思想上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还可以利用手机App,对思政课传统教学进行翻转,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考核方式,创建适应学生个性特征、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立体式、发展性考试评价制度。

3)估值便宜,分红预期高。公司目前只有0.85倍市净率,市盈率14倍左右,十分便宜,而它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高达3.04元,规模超20亿元,未来有高分红的强烈预期。即便不分红,公司现金储备充足,在国家经济去杠杆背景下抗风险能力更强,而且公司战略是“实业+投资”,后续不排除有并购的可能。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

据介绍,教堂现有14位教牧人员,都受过正规的神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教育,具备学士、硕士等高学历。在招聘及选人用人方面,要求信仰纯正、品德良好、持守职分,“坚决杜绝吸烟、酗酒、言辞不洁、作风不良等现象发生”,以纯净教风,维护教堂内部的团结稳定。

第三,日常生活学习对网络依赖性大。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使用范围日益拓宽。在高校,网络已成为教学、交流、互动必不可少的载体。“95后”大学生在走进高校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无时无刻地与网络捆绑在一起,他们在网上学习、购物、交友、聊天、游戏,对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我们在肯定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不得不关注到作为年轻、高学历的“95后”大学生,他们自制力差,很难抗拒对网络的迷恋,他们会因此逃课、留级、辍学,从而丧失自我目标实现的意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提高政治认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大学生主体特征变化的新常态下,如何提升亲和力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实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攻点。

第二,教学方法艺术化,将抽象理论生动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政策性强,常常被学生评论为“枯燥、抽象、冰冷”,加之学生学习的功利主义,重专业轻思政,思政课因此而受到冷遇,所以如何使思政课教学方法艺术化,让抽象的理论更加接地气,成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重中之重。艺术往往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思政教育的艺术化也就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说教的理论生动化、通俗化。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个性化语言,把自己打造成整节课堂的“主持人”,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成为节目中的主要参与者。其次,在思政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思维。将学生的生活、思想作为思政教育最主要的话题,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领悟生活的真谛,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来看待学习和生活。最后,在思政课中,教师可以直接将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将学生感兴趣的话剧、相声、三句半等艺术形式作为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在活动中提升学生个人素质。

第三,教学内容人性化,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人性化原则,而“95后”大学生对思政课提不起兴趣的一个原因在于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原则下,思政教育必然要贴近实际,在教学内容中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剖析;要贴近生活,挖掘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通过对“95后”大学生学情特征新变化的精准把握,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度。

第四,教学队伍魅力化,通过教师个人魅力感染、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展现有关,教师的魅力往往是通过和学生近距离打交道传递出来的,并发挥言传身教典范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一定要提高思政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将言传身教相结合,以自己在教学中的良好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深厚的学识功底,以及谦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作风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满足,从而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必然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让思政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学生,借助丰富多彩、内容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搭建起思政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带领大学生用所学知识走进活动,在活动中化所学为所思、所感、所悟;在文化的熏陶中、活动的共享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反思、体悟和总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全程对学生活动进行策划、宣传和组织,师生共同组织工作组,工作组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设有摄像组、场务组、设备操作组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中。教师可带领工作组利用新媒体召开线上、线下碰头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团队意识,实战组织一场活动的策划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亲身收获经验。

时代在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在变,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来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走进学生,贴近生活,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来引导他们成长成才,“接地气”地挖掘思政教育对现代生活产生的有益内容,帮助学生在思政教育下筑起自己坚强的思想阵地,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张蕾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